【黄光裕的创业】首富黄光裕:有三分把握就做
16岁创业故事-黄光裕

16岁创业故事-黄光裕16岁创业,曾经做过全国首富,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16岁创业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一度排名中国富豪榜首的黄光裕,从商之路并不平静,潮阳出身的他选择了北上,做起了服装生意,直到承包了“国美服装店”,又走上了电器零售的路。
如果说黄的成功有偶然的因素,但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
罕有人知的是,北上北京之前,靠着他哥哥的帮带,他其实已经涉足商道,做起了服装生意,这在那个年代,颇具超前的眼界和勇气。
黄光裕是潮阳人。
《周府》记载:“潮民力稼穑,收果木、蔗糖及鱼盐之利,经商不出布帛、米粟之门。
”人杰地灵的潮汕久有经商的传统,出过不少巨贾名商,最有名的莫过于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
1969年5月出生在汕头潮阳的黄光裕,曾经成为中国首富,性格中具有潮阳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的韧性。
黄光裕的家乡是在潮阳铜盂镇,虽然周围的城镇出过不少名人,但黄光裕所在的曾厝村却小的可以,人口不过300,也没有什么商界强人。
小小的曾厝村在黄光裕15岁之前,是他的全部世界,他和后来做了新鸿基地产的哥哥黄俊钦,以及两个妹妹生活在这里,童年没有很多可以记叙的事件。
1985年,黄俊钦高中毕业,而黄光裕则还没有读完初中,和许多潮阳人一样,他们决定出去闯一闯。
黄光裕和哥哥带着从老家筹措来的4000元钱,选择了内蒙古作为自己的第一站,最初和同时代的大量广州、福建商人一样,他们从事贸易——在内蒙古发现商机,然后通过潮汕、深圳、广州的一些厂商关系,贩卖当时的一些短缺物资。
黄光裕并没有在内蒙古呆很久,仅仅一年时间,他就认为内蒙古的市场太小,他想找一个更大的城市,他问自己的兄弟,周围的城市哪个最大,黄俊钦告诉自己的这个小兄弟是北京,黄光裕就决定到北京看看。
17岁的黄光裕来到北京,走在大街的他上觉得有点恍然。
之前,他哥哥带着他,做过一些物资生意,诸如衣服、电器的贸易。
几乎没有做什么调查,他就通过广州的关系要来了差不多价值15万左右的衣服,他决定在北京开始自己的商人生涯,做一个服装销售商。
黄光裕语录

黄光裕语录。
”·“方向一旦明确,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方向一旦明确,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某些事情,市场已经给了你机会,就要立即拿出行动,狭路相逢勇者胜。
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规划书连标点符号都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
”·“‘商者无域’是说经营的方法,思维的角度只有专业与否,没有套路之分。
”·“懂得定价,就必须了解国际市场形势,国家宏观政策,上游厂家生产、研发动态,消费流行趋势,以及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
”1.向许多人学习我的经历和思想受社会影响最大,社会变我就变,我就跟进。
我学一个东西是一个人向几百号人上千号人学,我每天见到朋友都从他身上学东西,你说我从哪个(人身上)学得多?2.做对的事什么是“做对的事”?讨论的结果就是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给人好的结果,或者照顾他,甚至只是满足他内心感觉的事。
也许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还是不成功,最终会导致失败—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3.能不能做起来是关键思想决定一切。
对市场的一种发现、目标设定、经营方法,就这三个方面。
也没有什么奥秘,很多人都能想到,(但)能不能做起来是关键。
4.三分把握就做关于较高目标,实际上这是两个词,一个是较高,一个是目标。
可能是我自己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一点,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齐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而且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标点符号我都给它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会。
我是边实施边做边修正,(中途放弃的事)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在重要事情上要让我放弃可以说是非常难。
5.一有机会就出击有些人创业的时候可能为了挣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做一番事业,然后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要出击,我属于这一种。
我并不是说挣了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中国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黄光裕创业史
1985年
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 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
承包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国美服装店,开始创业。
1987年
将国美服装店更名为国美电器店,正式走上家电零售 业。
黄光裕经典语录
敢做:
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边实施边提高和改进
坚持:
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碰到逆境时要坚 持不懈,才能发现机会、抓住机会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的
黄光裕经典语录
比如说:
多年来,我就放弃了做批发,而一直坚持做零售业, 这是我办企业的一个指导思想
在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当时就觉得企业应有更 远大的目标。
13、他(华平投资的孙强)强势我强势,但在真 理面前大家都平等。
强势的声音是有道理的,这是强者的声音,但并 不等于强词夺理
黄光裕经典语录
14、黄光裕成为首富后,在回答记者提问“觉得 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么?”时,
黄光裕思索良久后答:
可能现在想吃点什么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先问价钱了
黄光裕用人
不惜违反香港证监会规定,提前公布“第三季度 盈利5亿元”以安抚员工紧张的情绪。
黄光裕帝国的倒下
2008年11月25日下午的情况要好些:
海尔集团副总裁周云杰率队拜访国美总部,并奉上 2009年第一笔23亿元的供货大单。
但几乎同时,更多的供货商开始盘点与国美的未结算 货款,一家银行下令紧急核查国美及黄光裕关联企业 的贷款情况。
0.73%): 2007年下半年,*ST金泰连续拉了42个涨停板,
黄光裕的创业传奇 创业经验

黄光裕的创业传奇编者按:“不一定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但可能是中国最会经商的人,这就是本报授予黄光裕‘商圣’的理由!”面对广大读者的热情提问,本报只能这样回答。
自从本报将“商圣”这个金字招牌赠给黄光裕以来,“商圣”的争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因为只有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陶朱公弃官经商后,才因其富可敌国和再娶西施而被奉为“商圣”,自陶朱公以后2000多年中国历史中再没有人被封为“商圣”。
能在当前最热门的房地产与家电零售两个行业同时获得空前成功,这可能就是黄光裕让人们对“商圣”之名心服口服的两大理由,这不仅仅是“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商理念的传播,作为伟大的企业家,还是得让财富数字,哪怕是纸上财富,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登上胡润百富榜首位的黄光裕,保持一贯的谦虚,面对媒体笑称“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的105亿元大多是“纸上财富”。
不少媒体认为:让黄光裕“一飞登顶”的力量是今年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一个被称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将财富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过程中,黄俨然变身为资本运作高手。
但是,在资本游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庞大、可怕的国美网络在神奇般地崛起,没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可怕的力量”,相信香港股市也不会为“国美”两个字而发狂。
资本只不过是企业家的血液,没有现实的产业网络,哪怕血再多,也只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企业家”,投资者只能以金钱多少来量度,而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看经营管理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黄光裕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倾注大量的笔墨之故。
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
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国美电器(行情论坛)”的招牌。
据《竞争力》杂志报道,黄光裕,35岁,创业18年,铺就零售网络。
名人演讲稿黄光裕:“国美”创业的成功经验

名人演讲稿黄光裕:“国美”创业的成功经验主讲佳宾:黄光裕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裁人物简介:17岁离汕北上闯商海,用3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的经销。
十几年时间就创造了“国美”的商界奇迹。
如今,鹏润投资的国美电器连锁已占有国内家电分销市场的35%。
xx年黄光裕在胡润百富人气榜榜首名列第一位;在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名列第二名;同年12月还被中国贸易联合会等20多家机构推选为xx中国贸易年度人物。
主持人:黄光裕先生多是中国内地人气最旺、最富有传奇色采的企业家。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就创出了一系列贸易奇迹,目前他的门店是每30个小时开一家。
观点荟萃:■“国美”门店将扩大至近千家国美团体下属两个行业,一个是电器,一个是地产业。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销售企业,目前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具有了300多家直营门店,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达350亿元。
在今后5年内,“国美”将会更快速的发展,预计至xx年,“国美”在全国的门店将扩大到800至1000家,实现销售收进1200亿元。
地产方面,原来主要在北京发展,目前已在全国启动发展房地产计划,将更重视写字楼、住宅等项目的开发和拓展。
■成功的秘诀:敢想敢干和坚持我成功的秘诀是六个字:敢想、敢干、坚持。
敢想就是要建立目标,有理想,有广阔的视野和远见。
一个人“站不高就看不远”。
假如没有远大的理想,一生是很难成绩大事的。
敢做,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边实施边进步和改进。
坚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风平浪静,碰到逆境时要坚持不懈,才能发现机会、捉住机会。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预备的人的。
比如说,多年来,我就放弃了做批发,而一直坚持做零售业,这是我办企业的一个指导思想。
在团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我当时就觉得企业应有更远大的目标。
经过研究调查后,1997年我开始涉足地产业,这实在不是为了短时间效益,而是看到了地产业的未来发展。
多年来,我一直力求把这两个行业做精做细■成功在于系统失败在于细节多年来,我办企业的感受是,成在系统,败在细节。
黄光裕经典语录

黄光裕经典语录1、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标点符号都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会。
我是边实施边做边修正。
只要有三分把握的事,我就敢去做。
2、做对的事什么是“做对的事”?讨论的结果就是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给人好的结果,或者照顾他,甚至只是满足他内心感觉的事。
也许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还是不成功,最终会导致失败———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3、三分把握就做关于较高目标,实际上这是两个词,一个是较高,一个是目标。
可能是我自己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也比较严格一点,我做事的习惯,方向一旦明确,大概都想好,应该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而且我是要求速度的,尽快实施,我不会说花三个月来谋划,把这个规划书标点符号我都给它改清楚了,然后再去做这件事情,我不会。
我是边实施边做边修正,(中途放弃的事)不能说一点没有,但是在重要事情上要让我放弃可以说是非常难。
4、一有机会就出击有些人创业的时候可能为了挣钱,有些人可能是为了做一番事业,然后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要出击,我属于这一种。
我并不是说挣了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
5、重要的是有感觉你要做什么事,首先得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喜欢不喜欢我觉得并不是太重要,你懂不懂这个专业我觉得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感觉,做买卖有没有感觉。
有了感觉之后,我觉得首先你要有想法,对一个事构思一定要有想法,有切入点。
所以作为一个公司也好,作为一个行业也好,实际上是达到目标的一个载体而已,公司和行业本身并不是最关键的。
易,或者就找得到感觉,我觉得比例应该比较少。
6、我不是为了胡润而存在日前,黄光裕就蝉联胡润百富榜榜首接受记者采访时,心态十分平和地说:“这只代表社会对我们公司的一个评价。
”“我从未计算过自己的身价——觉得算这个没什么意义。
其实,中国的富人很多,而且我对‘中国首富’这个提法也没任何概念。
黄光裕创业历程_0

黄光裕创业历程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创业活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深入商业领域的方方面面。
下面就为大家解开黄光裕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黄光裕创业历程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
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首次打出“国美电器”的招牌。
第二个版本称,黄光裕最早在北京珠市口开一家小店,原是卖服装的,干了半年老是亏本,只好改行卖电器。
对于这段历史,黄光裕讳莫如深,绝口不提。
无论如何掩饰,总之十多年前的黄光裕还是个普通的生意人,和其他千千万万商人一样,起早贪黑打理着店面,一不留神就把买卖做亏了。
但这个普通人创造的国美却是中国商业界的神话。
上世纪80年代末,整个家电市场需求远大于供应,谁掌握了货源,转手就能赚钱。
黄光裕敏锐地发现了扩展性最好的家电市场,同时也预见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最终必将转向买方市场的大趋势。
国美扎根于大型的人口消费市场,对消费者的价格倾向有着深刻的认识。
国美没有采取一般商家所采用的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做法,而是确定了“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这一策略延续至今,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很多人称黄光裕带出的国美是“价格杀手”,黄光裕对此不置可否,“既然竞争在所难免,那么只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他并不认为是他压低了生产商的价格。
“十几年前听人说外国的电器坏了都不值得去修,因为便宜,我要做的就是让中国老百姓也买到价格很低的电器。
”黄光裕说他给中国家电业带来的肯定是正面影响,加速他们进步或者淘汰。
“厂家利润少,不是国美造成的,而是企业的竞争力在下降。
为什么有核心技术能力、有品牌、有优质服务体系的企业不怕竞争。
你不能说,我付出了,我就要有所回报,那就没有能人和平凡人之说了。
”黄光裕说他追求的是利润应该越来越合理,让企业通过提高核心能力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不管商家还是厂家都是这样。
黄光裕

创业经历
2004年6月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 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国美实现以借壳方式 在香港上市,黄光裕资产突破百亿元,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准备向海 外进军。 2004年 黄氏兄弟同上胡润百富榜,黄光裕问鼎内地首富 2005年 黄氏兄弟投资20亿元打造国美家电工业园 2006年 黄氏兄弟因涉嫌违规贷款被调查 2007年国美先后收购永乐电器、大中电器 2008年 黄光裕以430亿元问鼎内地首富
人 物 生 平
个人财富
2004年财富:105亿元 居2004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第一位;
2005年财富:140亿元居2005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第一位;
2006年财富:200亿元 居2006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第二位;
2007年财富:450亿元 居2007年胡润“中国大陆富豪榜”第四位;
——黄光裕
人物生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个人财富
创业经历 人物结果
失败原因
人物生平
黄光裕出生于1969年5月9日。 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最困难时, 黄光裕曾拾过破烂、捡过垃圾。也因 为家境困难,他16岁初中未毕业就 辍学了,跟着20岁的哥哥从老家广 东潮阳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 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 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又连 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 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 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在那里, 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 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富黄光裕:有三分把握就做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霄云路26号的鹏润大厦,全玻璃的墙体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与百米之遥的盛世大厦——微软公司中国总部所在地——相比,竟有几分贵族与神秘的气息。
记者进入大厦B座18层,穿过迷宫般曲折的走廊,来到这座大厦的主人、鹏润集团董事长黄光裕的办公室。
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鹏润集团这个名字,但说起该集团旗下的国美电器,提到2004年中国内地新首富,人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
这位国美电器的创办人,这个已经在北京打拼近20年的广东人,说话时依旧带有浓重的汕头口音。
他在他那间弧形办公室中,喝着牛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别人的专著中,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书写了“105亿的传奇”;在胡润的富豪榜上,他曾取代丁磊成为中国首富;作为商人,他一直信奉做人要真诚的原则,很看重朋友间的相互信任,喜欢将生意建立在诚信坦率的基础上。
他说,是因为毅力和坚持,加上一些运气,自己才走到今天,又因为现在的成绩,接下来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更多的事情。
从汕头到北京
坐在4个套间组成的巨大办公室中,黄光裕对于初进北京时的新奇、兴奋,间或会有的几分惶恐与无助的感受记忆犹新。
“出了北京站,花5毛钱住一个地下旅馆,又花了1块钱让一辆三轮车拉我去找那家旅馆,找了半天,实际上他是绕了一大圈,第二天起来以后我一看北京站就在门口,还花了我1块钱!”
初来北京的黄光裕,“觉得北京大得不得了”。
于是,他一整天就在北京站周围转来转去,不知道哪里是商业区,也不知道在这么大的北京城里应该怎么去做买卖。
“下午两三点钟了,我就在栏杆那儿站着,看着北京站。
这时有个人过来了,问我要不要拍一张照片。
”黄光裕“很奢侈地”花了10元钱,拍了一张一次成像的照片。
那张照片他一直保留着,直至前两年磨损厉害,才不得不丢弃。
黄光裕1969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凤壶村,属鸡。
今年是他的第3个本命年。
小时候,黄光裕家境清贫,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了,那年他16岁。
随后,他跟着哥哥从老家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那时他还叫黄俊烈)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又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一个100平方米的门面——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
1988、1990、1993和1999年,国美电器经过4次调整扩张后,如今正步入快速成长期。
短短十多年间,国美以其低廉的价格迅速打开各地市场,所到之处刮起阵阵价格旋风。
目前,国美电器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全国60多个城市以及香港等地区拥有分部30个、门店近200个,旗下员工4万多名。
仅仅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是不够的
黄光裕兄弟俩来到北京后,决定做家电生意。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了出来。
在当时那个卖方市场背景下,很多商家采用的是“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
但黄氏兄弟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路线,薄利多销和诚信交易,是黄光裕最为看重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