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成功首富的4大秘诀
黄光裕的四次豪赌

黄光裕的四次豪赌:两赢两输作者:王吉舟黄光裕爱赌,于是他能把有限想象的产业整合嫁接到无限想象的资本运作中去,并成为首富,的确不是一个俗人。
但是俗人都知道一个俗理,不能跟政府赌,跟法律赌,不俗的人往往就栽在俗理上。
无论多牛的赌徒也需要知道,赌场上也是有禁区的。
1990年~1999年一赌电器零售行业的整合机会,赢1990年前后,初到北京的黄光裕放弃服装生意改做电器零售。
这是他一生中最英明的选择。
事实上,一个国家内部经济的发展与各个行业的兴衰有如旋转木马,此起彼伏,轮回不止。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已有十余年,人民的基础享受需求已经满足,电冰箱、电视机成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家电企业和经营家电零售的商店,日子非常好过。
黄光裕很快发现,电器零售这个行业,不但日子好过,还存在着一次革命性的整合机遇,一次上帝赐予这个行业的百年一遇的财富机会。
彼时,电器零售由大商场电器柜台和企业专卖店两种业态构成的。
前一种业态是利用商场一角,摆卖电器。
后一种业态则以各地个体加盟商开设百十平方米电器小卖店的形式,摆卖自己品牌的电器。
无论哪种形式,基本上都是简单加价:从电器厂家1000元进货的电器,摆卖1500元,扣掉房租水电工资税收,获得25%的利润。
但黄光裕不行。
他人生地不熟,北京商委和各大商场不分给他电器指标,他必须自行研究渠道(包括走私渠道),这迫使他开始思考各种“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电器店必须开在繁华闹市?为什么从厂家1000元进货的电器,非要卖1500元?为什么个体电器商店面积最多只有几百平方米?思考的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黄光裕在非闹市区开电器大卖场,把营业面积一步到位做到几千平方米,把各个厂家的几乎全系列电器全部摆放到位,顾客来一次等于逛遍全北京城的电器商店。
1998年,黄光裕的这种电器大卖场打出的口号就是“买电器,到国美,花钱不后悔”,“如有差价,双倍返还”。
黄光裕赌的只有一样——北京人,你们可以平时不买电器,但是,只要你买电器,就一定来国美。
黄光裕的创业传奇 创业经验

黄光裕的创业传奇编者按:“不一定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但可能是中国最会经商的人,这就是本报授予黄光裕‘商圣’的理由!”面对广大读者的热情提问,本报只能这样回答。
自从本报将“商圣”这个金字招牌赠给黄光裕以来,“商圣”的争论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因为只有帮越王勾践灭掉吴国的陶朱公弃官经商后,才因其富可敌国和再娶西施而被奉为“商圣”,自陶朱公以后2000多年中国历史中再没有人被封为“商圣”。
能在当前最热门的房地产与家电零售两个行业同时获得空前成功,这可能就是黄光裕让人们对“商圣”之名心服口服的两大理由,这不仅仅是“商者无域、相融共生”的经商理念的传播,作为伟大的企业家,还是得让财富数字,哪怕是纸上财富,来证明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登上胡润百富榜首位的黄光裕,保持一贯的谦虚,面对媒体笑称“左手握右手,什么感觉也没有”,他的105亿元大多是“纸上财富”。
不少媒体认为:让黄光裕“一飞登顶”的力量是今年在资本市场上演的一个被称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将财富从左口袋放到右口袋的过程中,黄俨然变身为资本运作高手。
但是,在资本游戏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庞大、可怕的国美网络在神奇般地崛起,没有这样一个“真实而可怕的力量”,相信香港股市也不会为“国美”两个字而发狂。
资本只不过是企业家的血液,没有现实的产业网络,哪怕血再多,也只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一个“企业家”,投资者只能以金钱多少来量度,而企业家更重要的是要看经营管理水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为黄光裕这样伟大的企业家倾注大量的笔墨之故。
1985年,当时只有17岁的汕头少年黄光裕(又名黄俊烈)与他的哥哥一道,身揣4000元钱从家乡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
一年后,两兄弟一起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在珠市口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开始经销家用电器,并在1987年1月1日打出“国美电器(行情论坛)”的招牌。
据《竞争力》杂志报道,黄光裕,35岁,创业18年,铺就零售网络。
黄光裕难逃首富定律

2) 年 , 【6 黄光裕兄弟终因这 笔贷款 ( 】 被有关部门盯上 ,“ 新恒基系”资产全
部被查封 ,高层于星 旺等被捕 。不过 , 凭借危机公关 ,兄弟俩得以全身而退。 然而 ,此次黄光裕 “ 二进宫” ,官 称, 被拘原 因远 比操纵市场复杂 , 于是也为黄光裕 的被捕原 因 添 了一笔 。国美电器被指与 关联方战
竞 争 力 非常 之 人必 有非 常 之
术 ,黄光 裕也不例 外 。一个赤手 空拳 几乎 不可能步 步合规合 法 。首 富定律 是否成 立 ,关 键不仅在 于企业 家原罪 之 轻 重 ,还 在 于 他 们 是 否有 赎 罪 之
嘉 诚 。然 而 ,8 3 月 1日当 天 S T金 泰
上有名的黄光裕 ,终于难逃厄运 。 在赤 手 打天 下 的创 业神 话 背后 ,
在大富大错的历史上 .黄光裕不是第一个 ,
也 不 会 是 最 后 一 个
上海 商 报 》这 是 一个 两难 的悖
论 , 摸着石头过河 ” “ 的改革试错史 中, 必然 出现 违纪 、违 规乃至违 法的 “ 原 罪” 。清算过程 中,更要加 强监管 ,谨 防新的 “ 原罪”沉淀。
时 评 R vE El w
黄光裕难逃首 富定律
20 年 l月 2 0 8 1 0日, 9岁的国美电 3 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带 走调 查, 事发起 因众说纷纭。 (6 2) 年以 ( 】 来第二次被立案调查 , 黄光裕新首富的 位子还没焐热 ,就被推上风 口浪尖 。 从 白手起 家到坐 拥万 亿财富 ,黄 光裕是个颇为传奇 的人物 。 9 7 1 l8年 月 打出 “ 国美电器”招牌 ,到 2 0 06年收 购永乐 电器 ,创下 当年中 国商业连 锁 史上最大商购案 , 再到 2 0 年 1 月将 o7 2 大 中电器纳 入麾下 ,他一步步坐稳 家 电连锁龙头宝座。 如今 , 国美 已在内地 近 30 0个大 中型城 市拥 有直 营 门店 l0 5 0多家 ,年销售能力达 1 0 亿元 , o0 占全国家电销售总额的 l%。 5 此外 , 其
黄光裕事业成功原因的探讨

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除了商场历练之外,学习也是很有用的。
的确一开始黄光裕成功的创办了国美电器,但是到了后来国美电器不断扩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要运营如此庞大的企业,如果仅仅靠商场历练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是不断变化的,经验只能告诉我们以后在这错误方面要回避它,不能再犯错,但是却无法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回避,如何防范,同时真的遇到了困难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都是要依靠在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所能解决的。
而黄光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到了后期他遭到了经济犯罪起诉,国美也经历一系列的争权斗争,自身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后来国美的股价也开始下跌,若不是国美有浑厚的基底可能也会面临倒闭、分家的可能性。
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不是会让企业变成如此的。
虽说很多温州老板的学历并不高,但是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管理者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要管理一个庞大的企业是很有学问了,所以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管理者只凭着自己的经验去管理,是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落后于他人,甚至会陷入胡同,犯了同样的错误。
毕竟学习到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自己经验都是从前的,比较适合从前的经济状态,但现实是时代已经改变了。
就像老干妈的创始人,她的学历也是不高,但是在运营公司的过程,她也是不断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以便于她能更有效的管理公司。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不仅仅只是靠商场历练,也要学习也是很有用的。
成功6字经

光大培训资料之黄光裕的成功6字经黄光裕---国美掌门人,中国首富、中国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军人物。
从借贷经营到身家上百亿,他用了20年的时间。
在外界看来,他的成功一定有非同寻常之处,然而,在他的眼里,他的成功之道就归纳为简单的6个字-----“敢想、敢做、坚持!”黄光裕说,每个人的成功道路虽然不同,但殊途同归。
所谓“敢想”,就是要树立目标。
“一个人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宽阔的视野及远见,没有远大理想的人一生将一事无成。
”至于“敢做”,他认为就是要能将想法付诸于实施,取得实效;而坚持,就是要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才能捕捉到机会。
成功在于点滴积累,需要在每一个细节比别人做得都好一点,比别人的耐力更持久一点。
“现在社会信息量大了,人的眼界也开阔了,敢想的人很多,敢做的人就不那么多了,做到‘坚持’两个字的人更少之又少。
”他认为,在这6个字中,坚持是最重要的,“其实每个人、每个企业,单纯来讲差别并不大,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成功,就赢在这半步,而这半步的胜出,要靠日积月累的努力,持之以恒的付出,而不是模仿,模仿只能学到表面,掌握不了精髓----企业的内涵。
”他也强调,在坚持过程中要敢于变化。
“没有什么是不能够改变的,企业也是这样,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这一方面其实也体现在创新的手法上,在坚持中不断突破与创新。
碰到失败也不要紧,关键要在失败中找到方法。
企业家要做到多谋快决,错了就改,任何事情即使是错了,也谈不上真正的失败,失败就当是过程中的小插曲而已,这是心态的问题。
”关于梦想与成功,黄光裕认为,梦想有“大道”和“小道”之分,定位不同,人生价值和企业发展道路也就不同。
走“小道”投机取巧,追求短期利益,这样取得的成功是“小道”成不了“大器”,而走“大道”走“正道”,即要顺势而走,为了社会发展,而不是完全为了自己。
走“大道”是要根植于社会,把这些目标当成一种社会责任来完成,不局限一个企业的小框框,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更要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当事业越大,平台越高以后,责任感就会越强,承担的社会责任才会更大。
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

直击黄光裕家族的财富路径黄光裕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凤壶村,家境贫苦,捡过破烂,卖过废纸。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身揣4000元钱随兄离开汕头老家北上做生意,在短短的20年间建立起国美电器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因坐拥巨额财富而三度成为“胡润百富榜”首富。
如今,他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警方拘查。
作者的重点是试图对黄氏家族成长过程的剖析,窥见整个中国社会和商业界近30年来的变迁历程,由此深入探讨如黄光裕一样在草莽中生长的民营企业家的原罪由来以及未来去向。
首富被查事件,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诡异色彩犹记当年初贵时,曾有记者问黄光裕:“你这个首富的头衔是否花钱买来的?”他哈哈大笑:“我烦死胡润了,还给他钱?他的这个榜是个…通缉令‟,谁上谁倒霉!”想不到一语成谶。
2008年11月,黄光裕生命中的那只“黑天鹅”悄然降临。
黄光裕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1月10日的汕头粤东侨博会,当时广东省的主要领导还接见了一个月前又荣任首富的黄光裕。
领导鼓励他说:“国美集团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希望继续为广东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其间,他还抽空回了一趟老家凤壶村,但并没有多作停留,只是在当地官员和一群保镖的陪护下,在村子里转了半个小时就绝尘而去。
一周后,他即被公安机关调查了。
2008年11月18日22时,一些媒体记者突然接到一则匿名手机短信,主要内容是“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周一(17日)被相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无下落。
黄的老婆杜鹃和一主要财务人员已潜逃,涉及多起重大案件……”以黄光裕的地位和影响力,如果公安机关要调查他,前期也应该是尽量低调和谨慎的。
那么,到底是谁如此神通广大,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了确切的机密消息,并选择了在记者圈和家电行业内进行定位扩散?而且他又是从哪里知道这么多媒体记者和家电业内人士的手机号码的?这一切到现在都是一个谜。
2008年11月20日,上述短信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最紧张的当属国美电器供货商,他们开始四处探听消息。
黄光裕为何胜算较大

黄光裕为何胜算较大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0年第18期21CN:陈晓,你拿什么撼动黄光裕摘要:冷静思考发现,陈晓胜算的概率很低陈晓的第一个筹码——贝恩债转股。
但就算贝恩债转股成功,黄光裕依然握有30.66%的股权,在投票权上仍占有绝对优势。
第二个筹码——利用董事会的权力在特别股东大会前增发20%的新股,以此稀释黄光裕的股权。
但就算陈晓选择向贝恩等定向增发,剥夺黄光裕的增发参与权,黄光裕还可以以法律手段阻止增发的进行。
第三个筹码——管理层的支持。
这个需要花钱购买的“金手铐”有可能因为公司的动荡变成吃钱的“手铐”,让自己得不偿失。
第四个筹码——“忽悠”的权力。
但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媒体依然一边倒地斥责着他,甚至数出他的“十宗罪”,多数股东也会听他“忽悠”吗?*编自21CN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国美争战前夕:两家日本财团力挺黄光裕摘要:目前黄家已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充裕资金黄光裕妻子杜鹃的“回归”,让国美控制权之争出现新的变数。
与国美元老、黄光裕旧部接触,也是杜鹃出山之后的“功课”。
而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黄家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了充裕的资金。
另外,黄家已陆续接到国内外几个投资机构的合作邀请。
一家央企正在积极接洽黄家,天津一家著名房地产公司也愿意出资支持黄光裕。
*编自每日经济新闻中网资讯:黄光裕动用“永不动用基金”=摘要:首次动用多年前设下的“永不动用基金”据知情人士透露,黄氏家族已于8月24日、 25日两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国美电器1.2亿股,每股均价2.42港元,占总股本0.8%。
至此,其持股比例已上升为34.78%。
事实上,黄光裕继续增持的脚步远未停歇。
胡刚透露,日前黄光裕已首次动用多年前设下的“永不动用基金”。
在他只有2亿元时,“永不动用基金”为8500万元,如今其总资产翻了好几十倍,或可由此推测该笔基金的数额。
*编自中网资讯综合中国青年网:神秘底牌左右事态部分股东倒戈力挺摘要:部分股东和高管开始准备“脱陈挺黄”知情人透露,众多机构投资者对国美前景看淡,可能会在国美内部决策会议上,投票支持黄光裕。
富豪致富经Microsoft Word 文档

揭秘六位国产富豪的特色致富经黄光裕——胆大致富关于中国第一首富黄光裕的所有一切,恐怕都令人兴趣盎然。
一个汕头农家子弟,如何创造了中国当代商业史上的财富神话?黄光裕是一个不怕事儿的人,敢闯、敢拼、敢斗。
国美为什么能成功,因为它的侵略性特别强,从北京珠市口的一个小门店起步,一点一点扩张至如今的全国200多家店面,以零售巨鳄般态势在国内蚕食市场份额。
黄光裕认为更多的是大环境给自己带来的运气。
“我觉得国运、国家的环境是很关键的。
比我大10岁、20岁的人可能真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另外,做事情我不贪,心态比较平和,而且我能够很好地去看待逆境,把事业坚持下来。
”出生年月:1969年5月企业/单位:鹏润集团、国美集团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籍贯/国籍:广东汕头黄光裕,17岁随其兄弟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的经销。
到今天,鹏润投资的国美电器连锁已占有国内家电分销市场的35%,2002年10月26日,黄光裕重新执掌国美。
履历1988年7月~199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一分院学习;1987年1月~1997年7月,国美电器任总经理;1997年7月~现在,鹏润投资公司任总裁。
李彦宏——上市致富百度登陆纳斯达克第一天的开盘价直接就蹿升至66美元,在中盘最高达到150美元价格之后,最后收于122.54美元。
人们只看到百度上市成功后的李彦宏,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彦宏在美国工作最得意之时,毅然放弃外国公司丰厚待遇和期权,回国创立了百度。
他是一个能不断否定自己的成功从而获得更大成功的人。
从北大到布法罗到华尔街到硅谷,机遇来临时,李彦宏不失时机地把握住了,这些多年的积累给他日后创建百度打下坚实的根基。
出生年月:1968年企业/单位: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籍贯/国籍:中国山西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随后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完成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与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创建百度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之一;2002年荣获首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2004年4月,百度总裁李彦宏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光裕成功首富的4大秘诀!
陈安之演讲网 时间:2011年03月29日阅读: 954 次
【收藏本页】【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成功总有方法,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秘诀可以用4个字概括,那就是——“借鸡生蛋”。
借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借钱,中国首富的过人之处在于,同样是借钱,有人借了没钱不还,有人却借成了中国首富。
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黄光裕却以105亿元的资产成为胡润“2004年中国富豪榜”的首富。
黄光裕,这个农民的儿子,用18年的时间成功打造出国美电器这台印钞票的机器,平均每天黄光裕的口袋中就会被塞进159.8万元。
“黄光裕有着惊人的财技”,这是对黄光裕成功之道的普遍看法,成功总有方法,黄光裕获取财富的秘诀可以用4个字概括,那就是“借鸡生蛋”——借别人的钱成就自己的事业。
借还本付息的钱——银行的钱黄光裕借的第一笔钱来自银行。
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带着4000元钱从家乡广东汕头北上,到内蒙古一带做贸易。
一年后因不满当地人“轻易承诺疏于兑现”的特点,转战北京。
黄光裕兄弟用从银行借来的3万元贷款承包了位于北京宣武区珠市口东大街的国美服装店,敏锐的黄光裕意识到家电行业市场空间更大,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诞生。
黄光裕走上财富大道。
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积累自己的财富似乎是黄光裕与生带来的本能,在国内还处于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黄光裕已经开始懂得借助媒体的力量。
为了促进产品的销量,黄光裕在《北京晚报》中缝打报价广告,此举在当时
北京商家中还是独一家,其后不少商家开始模仿国美,《北京晚报》的中缝广告由此热闹起来。
在当时,商家普遍以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
而黄光裕经营国美电器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策略,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颇好,“所有存货一卖而光”。
黄光裕乘胜追击,开始滚动发展,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美”、“亚光”、“恒基”,店名不一而足。
至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型,银行的3万元贷款这个“金鸡”到这时候已经为黄光裕生下了好几个金蛋,他的小店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家。
借还本不付息的钱——厂商的钱
做大了的国美电器开始不满足于从银行借需要支付利息的钱,有没有不需要成本的借钱方式呢?黄光裕想到了向生产厂商“借钱”。
家电大卖场善于“欺负”生产商是名声在外了,但是在家电大卖场中,黄光裕的“借钱”手段依然是最厉害的。
从表中乐意看到,对比国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苏宁,国美每年从上游厂家中获得了20.33亿的周转资金,而苏宁每年还要自己掏腰包。
国美在用别人的资金壮大自己,而苏宁不得不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华夏证券分析师指出,尽管苏宁电器在毛利率上只比国美电器少0.05%,但净利润却是苏宁电器的3倍。
这就是黄光裕借鸡生蛋的杰作。
借不需还本付息的钱——股民的钱
哪里有借钱不需要还的地方?那只有资本市场了。
黄光裕在中国鹏润上的交易使得他一夜之间成为中国首富。
2004年6月,黄光裕让市值只有2亿的上市公司中国鹏润,通过发行可换股票据,掏出88亿,来收购他全资拥有的国美电器65%的股权。
这项收购之前,胡润认为黄光裕所有财富仅仅为46亿,而此次交易,黄光裕仅是拿出了22个城市的国美电器的65%权益,市盈率高达48倍。
黄光裕一夜之间“到手”88亿元。
下一步借什么?
而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黄光裕,下一步要借的会是什么?黄光裕的答案要借21世纪最贵的——人才。
今年三月,黄光裕对媒体表示,“包括国美未来的ceo,我都在寻找。
”“这些人选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不会有地域和国籍限制,就像国美开店没有限制一样!”
每一次借钱都让黄光裕离中国首富的宝座更进一步,而全球化的人才策略也许就是黄光裕开始攀登全球首富宝座的开始?
黄光裕称房地产也要做全国规模。
位于北京中央商务区霄云路26号的鹏润大厦,全玻璃的墙体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炫目的光芒。
与百米之遥的盛世大厦——微软公司中国总部所在地——相比,竟有几分贵族与神秘的气息。
记者进入大厦b座18层,穿过迷宫般曲折的走廊,来到这座大厦的主人、鹏润集团董事长黄光裕的办公室。
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鹏润集团这个名字,但说起该集团旗下的国美电器,提到2004年中国内地新首富,人们一定不会觉得陌生。
这位国美电器的创办
人,这个已经在北京打拼近20年的广东人,说话时依旧带有浓重的汕头口音。
他在他那间弧形办公室中,喝着牛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