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教案

合集下载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

生物遗传学教案高中必修二教材:高中必修二
内容:遗传学
一、基本概念
1. 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3. 遗传规律的基本原理:孟德尔遗传定律
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1. 单因性遗传规律
2. 自由组合定律
3.二因素交叉定律
三、杂交和纯合
1. 杂种优势
2. 杂种劣势
3. 纯合和杂合的区别
四、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变异
1. 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影响
2.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意义
五、遗传疾病
1. 基因遗传疾病的分类
2. 常见遗传疾病及其诊断方法
3. 遗传疾病的防治措施
六、人类基因组计划
1. 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和成果
七、基因工程技术
1. 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
3. 基因治疗和转基因生物的风险与伦理问题
八、环境与遗传
1. 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2. 环境因素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3. 环境保护与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遗传学的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学习顺利!。

遗传学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遗传学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现代遗传技术简介
基因编辑技术
介绍CRISPR-Cas9等基因 编辑技术的原理、应用和 发展趋势。
基因组学
阐述基因组学的概念、研 究方法和在医学、生物学 等领域的应用。
遗传诊断与治疗
介绍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方 法、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 等新型治疗手段。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道 德问题,如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争议 、基因增强和基因歧视等。
基因治疗的伦理规范
讨论生物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承担的 社会责任,如确保技术应用的公正性 、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等。
遗传信息的隐私保护
探讨如何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 防止遗传信息被滥用或泄露。
生物技术的社会责任
阐述基因治疗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规 范,如尊重患者自主权、确保治疗安 全性和有效性等。
THANKS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伦理观。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安排
本课程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三个部分。理论 授课主要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操作部分将指 导学生完成一些基本的遗传学实验;课堂讨论部分将引导学 生对遗传学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遗传学科学教案教学设计
$number {01}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基础知识梳理 • 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 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答疑 • 拓展知识:现代遗传技术应用及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遗传学科学概述
1 2
3
遗传学定义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表达和变异的科学。

大学六年级生物学遗传学教案

大学六年级生物学遗传学教案

大学六年级生物学遗传学教案一、教案概述遗传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种内和物种间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化规律。

本教案旨在帮助大学六年级的生物学学生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重组等基本过程;3. 熟悉遗传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方法;4. 能够运用遗传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物学问题;5.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遗传学基本概念及历史发展- 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遗传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学说2. 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DNA的发现和结构解析- RNA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概念和性质3. 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 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传递- 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质合成4. 遗传信息的变异和重组- 突变的类型和机制- 染色体的重组和遗传连锁- 遗传多样性的形成和意义5. 遗传学实验方法与实践- 核酸提取和酶切技术- 基因克隆和表达技术- 基因组学与遗传工程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系统的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重要理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参与遗传学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可选实验包括DNA提取、酶切、转基因操作等,确保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遗传学问题和实验设计。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针对选定的遗传学研究课题进行报告,培养其撰写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和作业安排1. 课堂测验每章学习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并提交。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遗传学相关的课题,撰写一篇课程论文。

论文内容应包括背景介绍、材料与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

高中三年级遗传学教案: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

高中三年级遗传学教案: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

高中三年级遗传学教案: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探索基因的遗传规律引言:遗传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了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

在高中三年级的遗传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进行遗传问题的解析和分析。

本教案将围绕基因的遗传规律展开,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演示,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的传承方式和变异机制。

一、基因的传承方式1.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a. 孟德尔的工作及贡献:介绍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以及他得出的遗传规律。

b. 单因素遗传与分离规律:解释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实验,以及为什么说基因在体细胞中是分离的。

c. 二因素遗传与自由组合规律:介绍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实验,展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和独立性。

d. 多因素遗传:进一步讨论多因素遗传的现象和规律。

2. 配对基因与等位基因a. 配对基因的概念:解释基因的配对现象,并介绍显性和隐性等位基因的概念。

b. 表型和基因型:引导学生理解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如何确定一个个体的基因型。

c. 分离、连锁和重组:讨论配对基因的分离和连锁现象,并介绍通过重组来研究基因的连锁关系。

二、基因的变异机制1. 突变与基因的变异a. 突变的概念:解释突变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并介绍突变的不同类型。

b. 诱变剂与突变率:介绍不同诱变剂对基因突变的影响,以及如何计算突变率。

c. 突变的影响:讨论突变对个体和物种的影响,以及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

2. 重组与基因的重组a. 重组的概念:解释重组在遗传学中的意义,并讨论重组是如何发生的。

b. 重组率与连锁分析:介绍重组率的计算方法,并通过连锁分析来推断基因位点的相对位置。

c. 重组的应用:探讨重组在遗传工程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三、实验演示与探究1. 配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a. 实验设计:介绍如何进行配对基因的分离规律实验。

b. 实验步骤:详细解释实验的步骤,并强调实验中的关键点。

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授课对象:本科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授课学时: 32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掌握遗传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分析和解释遗传学实验数据。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遗传学基础理论(8学时)1. 第一章遗传学概述(2学时)- 遗传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 第二章遗传物质(2学时)- DNA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组成和表达3. 第三章遗传定律(2学时)- 孟德尔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实验证明第二部分:遗传学实验技术(8学时)1. 第四章基因的克隆和测序(2学时) - 基因克隆的基本原理- 基因测序技术2. 第五章遗传分析技术(2学时)- Southern blotting- Northern blotting- Western blotting3. 第六章转基因技术(2学时)- 转基因的基本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第三部分:遗传学应用(8学时)1. 第七章遗传病(2学时)- 遗传病的定义和分类- 常见遗传病的遗传方式2. 第八章遗传育种(2学时)- 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 常用的遗传育种方法3. 第九章遗传咨询(2学时)- 遗传咨询的定义和目的- 遗传咨询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遗传学实验,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系统讲解遗传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遗传学实验,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和安全。

4.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解释遗传现象。

5. 总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等(30%)。

遗传学教案

遗传学教案

主要内容: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一)遗传和变异的现象(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二者的关系(三)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四)遗传学的研究任务二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一)遗传学在中国古代的发展(二)遗传学在国外的发展(三)我国近代遗传学的发展三、遗传学的意义(一)农业方面(二)工业方面(三)医学方面(四)国防方面资料:花中花:河北省邯郸市曾在一棵茁长的月季的粉红带绿的花中又抽出一根嫩绿色的枝条,枝条的顶端又开放了一朵粉色大月季花;猴娃:一九三九年春天,我国四川巫山县一普通农户家出生一猴娃,此二种现象皆属变异中的“反祖”,同样,“玉米反祖”“二乔菊花”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61年发行,一半红色,一半黄色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原本黄色——突变——发育——一半红色复习:1、遗传、变异二者关系2、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巴彦林甸等地区叫“毛玉米”——爆裂玉米主要内容:生物体的繁殖是构筑在细胞的基础之上的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二)细胞质1、细胞浆2、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液泡、质体、溶酶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三)细胞核: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和染色体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1、形态特征:根据着丝点的位置进行分类2、细微结构:染色丝、染色粒、着丝点、主缢痕、次缢痕、随体、核仁组织中心3、数目:数目的多少与进化程度无关4、大小:一般指长度5、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构与数目三、染色体的性质:连续性、稳定性、变异性四、染色体的化学组成1、化学组成2、根据着色的深浅分为两类五、染色体的结构模型六、细胞的分裂(一)细胞的周期及间期细胞核的特征(二)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的过程2、有丝分裂的意义3、无丝分裂4、核内有丝分裂(三)减数分裂1、特点2、过程3、意义(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复习: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前期有联会,而前期无联会2、以两对4条染色体为例图示中期、中期1、后期、后期1的区别主要内容:生物体的繁殖是构筑在细胞的基础之上的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二)细胞质1、细胞浆2、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液泡、质体、溶酶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三)细胞核: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和染色体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1、形态特征:根据着丝点的位置进行分类2、细微结构:染色丝、染色粒、着丝点、主缢痕、次缢痕、随体、核仁组织中心3、数目:数目的多少与进化程度无关4、大小:一般指长度5、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形态、结构与数目三、染色体的性质:连续性、稳定性、变异性四、染色体的化学组成1、化学组成2、根据着色的深浅分为两类五、染色体的结构模型六、细胞的分裂(一)细胞的周期及间期细胞核的特征(二)有丝分裂1、有丝分裂的过程2、有丝分裂的意义3、无丝分裂4、核内有丝分裂(三)减数分裂1、特点2、过程3、意义(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复习: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一个主要区别是前期有联会,而前期无联会2、以两对4条染色体为例图示中期、中期1、后期、后期1的区别。

遗传学备课教案

遗传学备课教案

遗传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方法;3.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4.了解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影响;5.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用李约瑟的“遗传学是生物科学的基础”这句话以及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引起学生的兴趣。

介绍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基本概念概述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基因、基因型、表型等。

引导学生了解基因的作用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

3.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介绍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和沃森-克里克的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等重要事件。

让学生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和重要科学家的贡献。

4.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介绍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人类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和动物遗传学等。

同时介绍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如克隆技术、回交和杂交等。

5.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详细介绍基因的结构,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的概念。

探讨基因的功能,如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

6.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介绍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包括垂直遗传和水平遗传。

详细讨论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让学生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机制。

7.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影响分析遗传变异的原因,包括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

讨论遗传变异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如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和物种的进化等。

8.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选择经典遗传学案例进行分析,如豌豆花色和果蝇翅型的遗传等。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评价1.课堂小测验设计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和方法应用。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

3.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简单的遗传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通过评价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思维能力。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甘肃农业大学《遗传学》课程教案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备注:1、教案采用上述表格格式。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2、教案统一按照章节内容来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olliday连接体和支链迁移 1)Holliday连接体 2)支链迁移
四、单链侵入模型 五、Holliday模型对基因转变的解释
基因转变实质上是异源双链DNA错配的核苷酸对在修复校正过程
中所发生的一个基因转变为它的等位基因的现象。 问题讨论:只有真菌中才会发生基因转变吗?
第四节 人类的连锁分析 一、家系分析 1、家系分析 2、举例: 二、体细胞遗传学与细胞学图 1、体细胞遗传学(somatic cell genetics) 2、运用体细胞杂交方法进行人类基因定位 1)体细胞杂交(somatic cell hybridization) 2)克隆(clone) 3)同线法(synteny) 3、利用染色体异常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的具体位置 1)基因剂量效应法 2)染色体缺失定位
及职称
教学方 法
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以提出问题进行
讨论为辅
课时安
多媒体教学、动画、自 排
制简易教具
3课时
使用教 材和 主要参 考书
教材:《遗传学》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遗传学》王亚馥 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
《现代遗传学》徐晋麟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同源重组、Holliday中间体等概念; 2、掌握Holliday模型; 3、了解人类连锁分析的方法。
《遗传学》教案 --------------------------------------------------------------
----------------
授课时间 2006-10-25
第 7 次课
授课章 节
第五章 真核生物的连锁分析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定律
任课教 师 王淑芳 副教授
-----------------------------------------------------------------------------
授课时间 2006-11-8
第 9 次课
第五章 真核生物的连锁分析
授课章 第三节 重组的分子机理

第四节 人类的连锁分析
任课教 师 王淑芳 副教授
广泛的重组类型。 2、位点特异性重组 如 λ 噬菌体整合到大肠杆菌的染色体中。 3、转座重组 例如基因的转座。 二、基因重组的可能机理 1、模板选择模型(copy-choice model) 基本观点:重组是复制的直接结果。 问题讨论:模板选择模型有哪些局限性? 2、断裂愈合模型(breakage joining model)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名词解释:Holliday中间体、同线法 2、基因重组的可能机理有哪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连锁遗传、连锁群、基因定位、连锁图、双交换、图距、染 色体干涉、并发率等概念; 基因定位的方法,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连锁群的概念; 重组值与交换值的区别; 双交换 三点测交的基因定位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定律
一、连锁现象的发现 问题讨论:连锁遗传和自由组合在杂交现象上有何不同?
素 5、几点说明 6、连锁交换定律 四、连锁群 问题讨论:为什么连锁群数目应该等于单倍体染色体数n? 五、基因定位 1、两点测交: 2、三点测交:
3、黑腹果蝇中的三点试验实例: 4、双交换 5、基因直线排列定律
问题:三点试验中,两边两个基因对间的图距等于两边两个基 因对间的重组值加上两倍的双交换值。为什么是两倍的双交换值?
2、对只有6种表型的三点测交结果如何准确地定位? 3、对有8种表型的三点测交结果如何简单而准确地定位? 4、如何正确理解遗传学三大定律的关系?
授课时间 2006-11- 1
第 8 次课
授课章 节
第五章 真核生物的连锁分析 任课教 第二节 真菌类的遗传学分析 师 及职称
王淑芳 副教授
教学方 法
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以提出问题进行讨 论为辅 多媒体教学
6、重组值和交换值 问题讨论:基因重组是交换的结果,交换一定导致重组发生
吗? 六、干涉和并发率 1、干涉: 2、并发率(并发系数): 七、连锁图(linkage map) 八、连锁与交换定律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中的应用 九、三大定律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名词解释:连锁遗传、连锁群、基因定位、连锁图、双交换、 图距、染色体干涉、并发率
三、Holliday模型 1、Holliday模型对交互遗传重组的解释 也称为异源或杂种DNA模型、双链侵入模型。
联会 → 单链连接 → 单链断裂 → 单链交换 → 交联桥 → 支链迁移 → 异构化 → 拆分交联桥 →以两种方式进行拆分,旁侧标记基因或是发 生交互重组,或是无重组 → 修复异源双链区 → 可能发生基因转变
及职称
教学方 法
与手段
以讲授为主,以提出问题进行讨 论为辅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 排
3课时
使用教 材和 主要参 考书
教材:《遗传学》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遗传学》王亚馥 戴灼华主编,高教育出 版社
《现代遗传学》徐晋麟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连锁遗传、连锁群、基因定位、连锁图、双交换、图距、染 色体干涉、并发率等概念; 2、掌握基因定位的方法,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连锁与交换定律的意义。
转变这一概念时,容易成为“一个基因转变为其他基因的现象”,对这 一点要讲清楚。)
★染色单体转变: ★半染色单体转变: 基因转变和遗传重组是相关的。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名词解释:四分子分析、顺序四分子、着丝粒作图、染色单体
干涉、基因转变 2、为什么粗糙脉孢菌是遗传学分析的好材料? 3、如何进行着丝粒作图?
三、四分子分析和着丝粒作图 1、四分子分析(tetrad analysis) 2、顺序四分子(ordered tetrad) 3、着丝粒作图 问题讨论:为什么粗糙脉孢菌中可以进行着丝粒作图?
四、链孢霉的连锁 1、只考虑各型子囊的排列结果 2、考虑到各子囊型的起源: 3、基因定位 4、着丝粒和ade间重组值的校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Holliday模型; 理解分子水平上对交互式遗传重组和基因转变的解释。
难点:Holliday模型; 理解分子水平上对交互式遗传重组和基因转变的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三节 重组的分子机理
一、基因重组的类型 1、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同源重组是最主要和
二、连锁(linkage) 1、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2、连锁遗传:
三、交换(crossing over) 1、交叉型假设 2、玉米中的连锁与交换 问题:如何理解两个连锁基因之间每发生一个交叉,产生一半
的重组类型? 如果AB/ab形成的配子中Ab占5%,问双杂合体的性母细
胞中理论上有多少在A和B两个连锁基因之间产生一个交叉? 3、重组频率(重组值) 4、影响交换的因素 1)着丝粒 2)性别 3)年龄 4)温度 5)射线、化学物质等因
五、染色单体干涉 问题讨论:染色体干涉和染色单体干涉有和不同? 多线交换的发生能使最大的交换值超过50%吗?
六、顺序四分子在遗传分析学上的好处: 七、基因转变
1、Mitchell的杂交试验 遗传重组有时会出现异常分离; 遗传重组通常总是交互的。
2、基因转变(gene conversion) 一个基因转变为它的等位基因的现象。(许多同学在理解基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四分子分析、顺序四分子、着丝粒作图、染色单体干涉、基
因转变等基本概念; 着丝粒作图方法;
粗糙脉孢菌作为遗传学好材料的原因。 难点:顺序四分子、基因转变的概念;
着丝粒作图方法。
教学内容: 第二节 真菌类的遗传学分析
一、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 crassa)的生活史 二、粗糙脉孢菌是遗传学分析的好材料
课时安 排
3课时
使用教 材和 主要参 考书
教材:《遗传学》刘祖洞,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遗传学》王亚馥 戴灼华主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
《现代遗传学》徐晋麟主编,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四分子分析、顺序四分子、着丝粒作图、染色单体干涉、基 因转变等基本概念;
2、掌握着丝粒作图方法; 3、掌握粗糙脉孢菌作为遗传学好材料的原因? 4、了解基因转变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