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检测技术进展.ppt

合集下载

水质理化检验课件.ppt

水质理化检验课件.ppt


实验室内只易存放少量短期内需要的药品, 易燃易爆
试剂应放在铁柜中, 铁柜的顶部要有通 风口, 严禁在实
验室里防止总量超过 20 升的瓶装易燃液体.大量试剂应
放在药品库内, 对于一般试 剂如无机盐应存放有序地放
在试剂柜里, 可按元素周期族分类或按酸、碱、盐、氧化
物等分类存放. 存放化学试剂是要注意化学试剂的存放期
二,水质检验的基础知识
(一)、名词、术语
1、mg/L、μg/L:水质检验各项结果除了色、浑浊度、臭和 味、肉眼可见物、pH、菌落总数及总大肠菌群、放射 性指标等各有其特定单位或用文字描述外,其他各指标 测定结果的浓度都用mg/L或μg/L,表示每升水中含若 干毫克或微克该物质。
2.准确称取:指用分析天平称重,准确到0.0001g。 3.量取:指用量筒取水样或试液。 4.吸取:指用无分度吸管(即胖肚吸管或刻度吸管吸取)。 5.参比溶液:除规定外,均以溶剂空白(纯水或有机溶剂)
(五)水质指标 所谓水质:是指水及其中杂质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水质指标:衡量水中杂质的具体尺度,称为水质指标。
各种水质指标表现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由此可以判 断水质的优劣和是否符合要求。
(六)水质指标的分类 从卫生学角度分类: 1、感官指标:色,浊,嗅味 2、化学指标:PH,总硬度,铁,锰,挥发酚 3、毒理指标:氟化物,汞,镉,铬,铅,砷、氰化物 4、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余氯 5、放射性指标:总αβ放射性,氡、镭
限, 因为有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 甚至形成危
害, 如谜类, 四氢呋喃, 二氧六环, 烯, 液体石蜡 等,
在日光条件下如接触空气可形成过氧化物, 放 置越久越
危险.某些具有还原性的试剂, 如三氯化锑, 硫酸亚铁,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件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课件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精彩课件,旨在向大家传授相关知识。通 过本课件,您将了解该技术的意义和重要性,以及检验的准备工作、常见项 目与方法、结果分析、质控管理和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课程介绍
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卫生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对人类 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将深入探讨该技术在医学诊断、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中 的作用。
废弃物处理
正确处理废弃物,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污染。
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实验室安全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采 取预防措施,确保实验室操作 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个人防护
佩戴实验室服装、手套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事故和化学品飞溅。
设备操作
熟悉实验室设备的操作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
3 操作规范
正确操作和遵循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是保证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前提。
常见检查项目及方法
血液检验
常用于评估机体健康状况, 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等项目。
尿液检验
用于检测尿液中的有害物质、 代谢产物和肾功能等指标。
生化指标检验
包括血糖、肝功能指标、肾 功能指标等,用于评估机体 的生理状态。
卫生理化检验技Biblioteka 的意义卫生理化检验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它在疾病预防和流行病监测方面也 起着重要作用。
检验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1 样本收集
正确采集和保存样本对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至关重要。
2 仪器校准
仪器校准和质控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第四讲中药理化鉴定幻灯片

第四讲中药理化鉴定幻灯片

显色
鞣质 + 明胶
沉淀
氨基酸 + 茚三酮
显色
糖类 + 苯酚-硫酸 显色
(3)色谱法
分离、分析鉴双重优势。
常用色谱鉴定方法: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纸色谱法 凝胶电泳 毛细管电泳等技术
①薄层色谱法
特点:方便、成本小 广泛应用
灵芝胶囊TLC鉴别
方法:对照药材法或对照品法
阳性对照:鉴别药材按制剂工艺处理,再按鉴
Io n 5 3 7 .0 0 (5 3 6 .7 0 to 5 3 7 .7 0 ): D U I1 0 0 N G .D
银杏内酯A
500 400 300 200 100
0
T im e --> A bundance
1 2 .0 0 8 .5 0 9 .0 0 9 .5 0 1 0 .0 0 1 0 .5 0 1 1 .0 0 1 1 .5 0 1 2 .0 0 1 2 .5 0 1 3 .0 0 1 3 .5 0
BSTFA O
A
OF H
A
D DO
O B
O O
H H
FH
Me Me
E
EH
O OS Si
O
i(C(COHH
33)
)3
3
HO O
B
H H
H H
Bu Bu H H
H H
衍生化产物裂解过程
银杏银内杏酯内A酯:B
CH 3
(CH
3
)
2
CH SiO
3
O
(CH 3H) 2SiO
OO
C
H
O
HH
C
H O Si (CH 3 ) 3

《理化检测质量控制》课件

《理化检测质量控制》课件

检测方法选择与验证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 ,确保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报告编制
编制质量控制报告,总结质量控 制情况并反馈问题。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评 估,得出准确的结论。
检测过程控制
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符合 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04 质量控制实践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理化检测质量控制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理化检测基础知识 • 质量控制方法 • 质量控制实践 • 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01
介绍理化检测质量控制的目的和 意义,说明其在产品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监控等方面的应用。
02
分析当前理化检测质量控制的发 展趋势和挑战,为后续内容的展 开做铺垫。
总结与展望
06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
01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是确保理化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通 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减少误差和偏差,提高检测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提高实验室竞争力
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提高实验室的竞争力,使其在行业 中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业务。
理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总结词
理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详细描述
理化检测的原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优势。例如,化学分析是基于物质在化 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和变化来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光谱分析则是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产生的光谱特征来进 行成分分析和结构研究。
理化检测的标准和规范
0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指实验室内部采取一系列措施,确 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理化检验技术和进展

理化检验技术和进展

MISPME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联 用测定黄豆、玉米中三嗪类除草剂
SPME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 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 食品中的香料
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MISPME)
• 通过固相微萃取与分子印迹技术结 合,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微 萃取的涂层材料,它既具有固相微 萃取高效萃取的优点,又具有分子 印迹聚合物所具有的强大的分子识 别能力。
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样品采集的原则:
代表性 典型性 适时性
采样器具:
一般选用玻璃或塑料广口瓶作 为容器,采样前充分洗净并干燥。 颗粒状食物采样器 固体脂肪采样器 搅拌器 粉碎机 匀浆机
液体样品的采集:
先用搅拌器将其搅匀,再采集上、 中、下三层处的食品。
固体样品的采集:
大颗粒的样品,须捣碎或匀浆后再 取其中的一部分。充分混匀食物,再 按“四分法”进行缩分。 将样品分为检验、复验和备查三部 分。
低温灰化法 这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进行 低温灰化的方法。将干燥样品置 于特制的石英玻璃容器中,通入 氧气,在高频电场作用下,产生 氧等离子体,它能将样品在低温 下燃烧,经数小时后,样品化为 灰分。
该法的特点是,在低温(150 ℃以下)密封条件下灰化,许多 元素不会挥发损失,也不会带入 污染物质,并且样品不需先进行 炭化。 另一种类似的方法是氧弹法, 它利用测定有机物热值的装置, 将样品放在密封罐中,在高压下 燃烧而灰化。
ASE的特点 • 适合现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色质 联用等分析仪器样品预处理。 • 缩短萃取时间,提高萃取效率,减少 萃取溶剂用量,显著降低了单个样品 的提取费用,具有节省溶剂、快速、 健康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 解决固体、半固体样品前处理的新技 术。

食品理化检测ppt课件

食品理化检测ppt课件
§样品的处理
(一)样品的制备 • 采样要求采得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因此必须进行粉碎、
混匀和缩分。 水分多的新鲜食品:用研磨方法混匀 水分少的食品:用粉碎方法混匀 液体食品:将其溶于水或用适当溶剂使其成为溶液,以溶液作为
试样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8)浓缩法 常压浓缩

减压浓缩
• 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达目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滴定法
•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化学分 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 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 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 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 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 析法。它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 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 确度。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 日,总部在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 ,目前,已有90多个成员国,我国是1978年恢复
加入的。ISO 的标准每隔5年重审一次。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分析方法 • 3.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
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 4.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
分析方法 • 5.非水溶液滴定法--愉滴定反应的介质分类

2024年《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2024年《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进 行分析,如电位滴定法、 电导分析法等。
10
03
食品理化检验的样品前 处理
2024/2/29
1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024/2/29
采样原则
01
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防止污染。
采样方法
02
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样品保存
03
低温保存、干燥保存、防腐剂保存等,确保样品在运输和保存
《食品理化检验》 PPT课件
2024/2/29
1
目 录
2024/2/29
• 食品理化检验概述 •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食品理化检验的样品前处理 • 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常见项目与检测方法 • 食品理化检验中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与实验室管理
2
01
食品理化检验概述
2024/2/29
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保证食品安全;
有利于实验室认可和资质认定的 顺利通过,提升实验室形象和信 誉。
29
实验室管理的要求与内容
实验室管理要求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包括人员、设备、试剂、方法、环境等方面的管理;
2024/2/29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
2024/2/29
3
食品理化检验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食品理化检验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及其变化规律,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科学。
意义
食品理化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食品中有害物质和营养成分 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加工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
感谢观看

食品理化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展望PPT课件

食品理化分析方法现状及发展展望PPT课件
第28页/共120页
黄曲霉毒素
• 奶牛摄食被AFB1和AFB2污染的饲料后,在牛奶和尿中可检出其羟基化代谢产物AFM1和AFM2。AFM1 除了随乳汁排出外,还有部分存留在肌肉中。饲料中的AFB1约有1-6%在奶牛体内转化成AFM1出现在牛 奶中。
第29页/共120页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B1
第30页/共120页
第42页/共120页
问题和不足:
• 感官检验
GB5009很多方法制定感官测定方法,但是测定方法不够完善,给结果判定带来困难。
第43页/共120页
前处理方面 进展
第44页/共120页
传统前处理技术
1. 液—液分配 2. 蒸馏、浓缩 3. 吸附柱净化
第45页/共120页
现代前处理技术
1. 凝胶渗透色谱技术 2. 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 固相微萃取 3. 液相微萃取 4. 微波辅助萃取 5. 加速溶剂萃取 6. 吹扫捕集 7. 膜萃取 8. 基质分散萃取 9. 免疫亲和萃取 10. 热解吸 11. 衍生化
1 α-生育酚 2 α-三烯生育酚甘油醚 3 内标物 4 β-生育酚 5 γ-生育酚 6 γ-三烯生育酚甘油醚 7 δ-生育酚
第20页/共120页
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D • 多种胡萝卜素
第21页/共120页
微量元素和金属
• 目前以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为主 • 前处理技术上已较多使用微波消解 • 有些元素如铅等还难以实现理想检测。 • 有些仪器分析食品还存在问题。
第58页/共120页
SPME特点
微波辅助萃取和加速溶剂萃取
主要用于快速萃取 也可用于样品前处理,如氨基酸分析
第59页/共120页
微波辅助萃取(M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理化检测技术发展前沿
1.1理化检测技术在材料发展中的作用 理化检测技术是进行材料科学研究的的重要技术支柱。以 此探索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缺陷及其材料物理、化学、 力学能力和使用的影响。 1.2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发展前沿 分析化学是研究材料成分分析方法的科学,主要任务是确 定材料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并确定该物质有关组分的含量。 1.2.1痕量元素分析技术的发展 痕量分析指含量在1ug/g至100ug/g(质量分数)之间的组 分。 1.2.2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原子光谱分析技术是材料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 3 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
1.3物理冶金技术的发展前沿
1.3.1形貌观察技术的发展 形貌观察技术主要借助于各种显微镜 1.3.2结构测定技术的发展 结构测定技术主要借助于各种衍射仪,X射线衍射仍旧是主 要的检测手段。 1.3.3微区成分分析技术的发展 微区成分分析主要指利用电子束与试样微区 (尺寸为 10nm~1μm)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信号进行成分分析。利 用的信号主要有标识 X射线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利用电 子束激发的俄歇电子谱可以作表面微区成分分析 。
4
第二章
高温合金中纳米相的物理化学 萃取与鉴定
• 纳米相是指利用金相方法观察的等轴纳米级方形或圆形颗 粒类析出相、厚度为纳米级的片状或针状析出相等,这类 相利用常规物理的分析方法一般无法进行全面量化的分析 研究。 • 2.1纳米相的电解萃取技术 相的物理化学萃取是基于合金中第二相与基体阳极钝化行 为的不同而进行的,是第二相处于钝化状态而基体处于活 化状态,从而将基体溶解而将第二相保留。 • 2.2纳米相的定量分离技术 共存相的定量分离主要指化学分离,主要基于各相化学稳 定性不同, 而化学稳定性依赖于相的晶体结构、元素组成、颗粒大小、 5 形状及所处介质。更据各相在某种特定电解液中化学稳定
理化检测技术进展
绪论
• 本书重点介绍了近十年来航空材料理化检测技术的技术进 展、发展趋势和科研成果,按照技术研究方向和产品特点 分为13章,主要包括高温合金中纳米相的物理化学萃取与 鉴定技术,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技术,透射电子显微分 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化学分析技术进展,高温合金化学 成分icp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及化学元素间光谱干扰,原子 吸收技术进展,现场材料牌号鉴别技术,金属材料中气体 元素分析技术,空心阴极光源的研制及应用,钎料化学成 分分析技术,原子荧光光谱技术进展等;此外还介绍了钛 及钛合金中气体分析用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 理化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成分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和 宏/微观关系研究等,是一门学科交叉的科学,涉及物理、 化学、冶金学、材料学、电子学、统计学等诸多学科和技 术。 2 • 航空材料的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化学
7
• 你
8
准确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对样品要求三点
一、样品表面粗糙度越低越好 二、保证分析面与底面完全平行 三、要求样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9
第4章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的发展与 应用
•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利用高能电子束通过试样时产生的 各种信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分析技术。经加速的高能电 子束通过试样时和物质原子发生交互作用,形成透射电子、 衍射电子等,它们和物质的结构与成分密切相关。单独利 用透射电子束或衍射电子束成像,可以获得明场像或暗场 像;同时利用透射电子束和一束或多束衍射电子束成像, 可以得到高分辨结构图像。明场像、暗场像、高分辨结构 图像,都是反映物质内部不同层次结构细节的图像。
11
主要应用
一、用于物象鉴定和界面取向分析 二、用于微观缺陷和形变机制研究 三、用于高分辨电子显微术 四、用于表面/界面分析技术 五、用于航空材料
12
第5章 化学分析技术进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经典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法、光度法、电化学法等 • 电位滴定法测定软磁合金及高弹性合金中高量钴 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突跃来确定滴定 终点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适用于中和滴定、沉淀滴定、 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 软磁合金及高弹性合金中高量钴(约50%)的分析适用电位 滴定法,可参考的方法有HB5220.25《高温合金化学分析 法 铁氰化钾电位滴定法测定钴含量》GB223.20《钢铁及 合金化学分析 电位滴定法测定钴含量》其方法分析的上 限分别为25.00%和30.00%。 钴含量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 消除铬的干扰、检测条件的 控制。
10
透射电子显微术
• 透射电子显微术能够在原子和分子尺度直接观察材料的内 部结构;能方便地研究材料内部的相组成和分布,以及晶 体中的位错、层错、晶界和空位团等缺陷,是研究材料微 观组织结构的有力工具。近代透射电子显微术包括分析衍 射谱以获得衍射物质晶体结构和位向的信息,以及利用高 能入射束照射试样微小区域产生的X射线进行成分分析等 内容,还包括对不同成像模式下所获得的各种图像进行分 析以得到其他物质结构信息(例如晶体不完整性等)的有 关技术。
6
第3章 电子探针微区元素分析技术
•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 是进行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和 研究重要技术之一,主要用于材料微区化学元素的定量分 析,能在微米尺度对化学元素浓度分布、析出相元素组成 等进行定量分析。 • 电子探针(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EPMA)的主要 功能是进行微区成分分析。它是在电子光学和X射线光谱 学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率分析仪器。 其原 理是:用细聚焦电子束入射样品表面,激发出样品元素的 特征X射线,分析特征X射线的波长(或能量)可知元素 种类;分析特征X射线的强度可知元素的含量。
2.3纳米相鉴定技术 对高温合金中各种纳米相从合金中定量提取出来并将共存相 分离后,需要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鉴定,才能得到有 价值的微观组织结构参量。常用物理化学检测技术有纳米 相的x射线衍射鉴定技术 。目前颗粒分布用 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检测技术 常用检测技术包括激光粒度分 析和 x射线小角散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