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合集下载

教师口语第三章(2)

教师口语第三章(2)

音节
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 的语音单位,也是最自然 的语音单位。一般来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
音素
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 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 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发音器官与发音原理
发音器官
包括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三个部分。其中,口腔部分包括唇、 齿、舌、腭等构音器官。
发音原理
发音时,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气管、喉头、声带、口腔或鼻腔等发音器官调 节后形成语音。其中,声带的松紧程度决定音调的高低,口腔和鼻腔的形状决 定音色。
语调的变化
语调是口语表达中的音高变化,通过 语调的变化可以表达出疑问、肯定、 否定等不同的语气。
03
CATALOGUE
教学口语技能
导入语设计
情境导入
通过描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
后续的讲授打下基础。
问题导入
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 入学习状态。
VS
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第一声 )、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和 去声(第四声)。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 用,例如“妈”、“麻”、“马”、“骂 ”四个字的声母和韵母都相同,但声调不 同,意义也不同。
02
CATALOGUE
口语表达技巧
停顿与重音
停顿的作用
停顿是口语表达中的重 要技巧,可以起到换气 、强调、区分语意等作
专业术语
在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内,教师应使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以确保信 息的准确传递。
师生沟通用语规范
平等尊重
01
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应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避免使用命令式
或贬低性的语言。
清晰表达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课件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课件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
第三章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
• 第一节 发声技能训练
• 一、用气发声训练 • (二)用气发声的训练 • 8、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晴四条腿; •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 (以下依此类推)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
共鸣
原理: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起其 它物体的共振的现象叫共鸣。
式呼吸 • 2、胸腹联合式呼吸要领 • 姿势----吸气----呼气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
胸式呼吸又称肋式呼吸法、横式呼 吸法。这种呼吸法单靠肋骨的侧向 扩张来吸气,用肋间外肌上举肋骨 以扩大胸廓。其甚者,吸气时双肩 上抬,气息吸得浅,因此又称为肩 式呼吸法、锁骨式呼吸法或高胸式 呼吸法等。
⑷慢+控制=呼气 也就是说呼气要慢,要有控制,把吸气时的状态尽量
保持好,隔肌慢慢地有节制的缓缓上升。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
那怎样才能体验到这种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呢? 先找一把有垂直靠背的椅子,一定要挺胸坐
直,靠在椅背上(当然靠墙直立也可以)这样, 你会发现腰部与椅背(或墙壁)间有一定的空隙, 然后嘴、鼻同时快速吸气,如体会到吸入气时腰 部的扩张减小了与椅背(或墙壁)间的距离就对 了。保持住这个状态,千万不要松懈,呼气时要 收着小腹,即腹部推着上胸挺起来呼气和发声, 呼出气要慢且均匀、稳定。用腹部的肌肉来控制 出气的力度及弹性,合理分配气息,循环进行呼 吸练习,来达到气息的流动。
选自老舍剧作《龙须沟》 要求:由一般速度的练习开始,逐渐加快速度。气息吐字要配合好。气息通畅 不紧,吐字清晰利落,感情有起伏扬抑的变化。
幼儿教师口语基础训练(发音听话态势)

幼师教师口语ppt课件

幼师教师口语ppt课件
17
.
四、语速
语言的速度是指讲话的快慢。其快慢是否科学合理, 对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电影、电视解说的速度为每分钟250至300字,课堂教 学的语言速度还要慢一些,以每分钟200至250字为宜。
发送信息的频率太高,会使学生大脑对收取的信息处 理不迭,势必会造成信息的遗漏、积压,而导致信息处理 的障碍。如果信息发送得太慢,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的速 度,不仅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会导致学生的精力涣散。
10
.
三、教师口语的明晰性
教师口语的明晰性主要是指口语表达语脉相通,条理清晰。 要达到教学用语的明晰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用 语。 (一)多使用短句 (二)使用明白易懂的词语 教学用语中有时出现下面几个问题:
1、生造词语。 2、随意简缩。 3、滥用文言词。 (三)言简意赅,避免多余信息 1、抓住教材内容的实质 2、力避无意义的重复 3、剔除口语杂质。
5
.
(三)预设语言与应变语言的结合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育语言是预 设性的。即教师在说话前一定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即课前的认真备课和反复熟悉教案,也清楚要讲 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教师职业语言也有随意的 一面。随意的一面是指在按照准备好的教案或讲 稿上课时,又不能拘泥于教案或讲稿,照本宣科, 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 就要根据课堂情境做随机性的变化,临场发挥, 或调或改或增或减。
3
.
一、教师职业口语的含义
教师职业口语(教师口语)是指教师在日常 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行业用语,是用标准的或比较 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工作 用语。它包括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使用的教学口语、 教育口语,也包括与教学、教育相关工作的口语, 即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的一系列口 语表达方式与口语技能、技巧。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幼儿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
“教师口语”是师范专科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

本课程在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指导下逐步培养工作的口语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能运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初步掌握运用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任务
本课程教学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内容的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教师口语的前提,贯穿本课程的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通过教学和专业训练,培养学生从事育、教学职业基本技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为128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节。

教师口语知识与技能基础 -回复

教师口语知识与技能基础 -回复

教师口语知识与技能基础 -回复
教师口语知识与技能基础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口语表
达能力和技巧。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发音准确性:教师应注意正确发音,包括音素、音调和语音
连读等方面。

可以通过模仿标准发音、多听多读多模仿来提高自己的
发音准确性。

2. 语速和节奏掌握:教师应适当控制语速和节奏,清晰流畅地
表达思想。

可以通过大量口语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流畅度和自信心。

3. 语调和语气运用:教师应根据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运用适当
的语调和语气,使语言更生动、有感染力。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演讲者、大量阅读和广泛积累语言素材来提高语调和语气的运用能力。

4. 问题提问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
思考和参与讨论。

教师可以学习不同类型的问题,如开放性问题、封
闭性问题和启发性问题,并灵活运用它们。

5. 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
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来锻炼思
维和表达能力。

6. 语言组织能力:教师需要能够合理组织语言,对教学内容进
行梳理和总结。

可以通过讲台教学和多与同事交流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7. 手势和面部表情运用:教师应运用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辅助表达,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和自我练习来提高自己的
手势和面部表情的运用能力。

以上是教师口语知识与技能基础的一些重要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
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普通话考试与教师口语技能》第三章 普通话朗读技巧

《普通话考试与教师口语技能》第三章 普通话朗读技巧
(2)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3) 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 呢?
4.曲折调。 曲折调一般用于表达复杂的情绪或隐晦 的感情,它所强调和突出的音节,不像其它 句调多表现在句末,而是根据需要,出现在 句子不同的位置上。时常用来表现幽默、讽 刺、含蓄、夸张、惊讶、双关等复杂的情绪。 朗读时语调升降间隔,有起伏感。 (1)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2)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3)你说呀,你倒是说话呀。
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 声语言,把无声的文字符号转变为有声语 言的一种语言表达的再创作活动。 朗读的要求:1、理解作品。2、熟读作品。 3、把握作品的基调。
第三章 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朗读技巧训练
朗读技巧是指在作品的朗读过程中运用声 音的变化来表情达意的技能,它是朗读成 功的关键。没有技巧的朗读,只能算是以 声带字的简单过程,不能完全表达作品的 内蕴,让人听后索然无味,达不到感染人、 教育人和愉悦人的目的。所以,朗读除了 语音标准、语句流畅外,更侧重于技巧的 训练。 朗读的技巧:语调、停连、重音、语速。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平调,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曲调,嘲讽)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曲调,诱惑) 我渴望自由,(平调,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升调,蔑视) 我希望有一天,(平调) 地下的烈火,(稍向上扬)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降调,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降调,沉着、坚毅)
二、停 连(停顿)
停连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停顿”和 “连接”。停连是口语表达的歇息与延伸 ,非 语气中断。处理好朗读中的停连,可以帮助我 们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使语义表达更准确,而且也便于朗读者及时调 节气息。停连不仅是作品内容表达的需要,也 是朗读者生理上的需求。 停连主要有语法停连、逻辑停连、情感停 连三种类型。 停连运用的基本原则:标点符号是参考; 语法关系是基础;情感表达是根本。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

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四、课程教学内容上编普通话训练第一章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2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发音器官和发音原理,掌握科学的发音方法与语音的训练步骤,使语音响亮、清晰、持久不衰,为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语言技能

3教学语言技能

uan:u—a—n—uan弯 uang:u—a—ng—uang汪
uen: u—e—n—uen温 ueng:u—e—ng—ueng翁 ü an:ü —a—n—ü an渊 ong:o—ng—ong翁
ü n: ü —n—ü n晕
iong: i—o—ng—iong拥
前、后鼻韵母训练 2、词语对比练习 an 湛蓝 散漫 反感 栏杆 赞叹 谈判 胆敢 办班 汗衫 反叛 坦然 ang 党章 帮忙 厂房 当场 蟑螂 苍茫 肮脏
nó ngzhò ng—ló ngzhò ng 浓重——隆重
内线——泪腺 留恋 ——留念
2.边鼻音 (4) 绕口令训练 男旅客穿着蓝上装,女旅客穿着呢大衣,
男旅客扶着拎篮子的老大娘,女旅客牵着拿笼子的小男孩
蓝帘子内男娃娃闹,搂着奶奶连连哭,
奶奶只好去把篮子拿,原来篮子内留了块烂年糕。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四围 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 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 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 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 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这到底是什么 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原来是满野 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 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 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苏东坡写过这 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见荔枝的妙处。
大声说话;控嗓指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响度 语音与吐字: 做调控。 训练方法:模拟教室听讲的人数分别是100、 普通话语音(准确度),吐字清晰(清晰度) 60、30、10人,学生用不同响度朗诵一首诗。 《见或是不见》
音量与语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启发性
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成 为学生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 这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通过教 学语言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 思维能力。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 做到适时引导,以提问、反问和设问等方 式开启学生的思考空间。
(五)生动性
(三)应变语的要求
1.沉着冷静 2.讲究分寸 3.自然顺畅
五、总结语
(一)总结语的作用
1.启发思维 2.概括总结 3.升华感情 4.对照促理解 5.诱导思考 6.鼓励创新 7.巩固成果
(二)总结语的类型
1.期望型 2.号召型 3.总结型 4.要求型 5.抒情型
(三)总结语的要求
1.语言精练 2.提前准备 3.生动活泼
(三)鼓动
鼓动是指用语言文字激发人们 情绪,使其行动起来。 1.鼓动经常化 2.鼓动带真情
(四)激发
激发是指用刺激性的语言去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起学生奋发争先 的情绪和意志,促使学生自觉地学习。 1.激发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2.新鲜感是激发兴趣的助推器 3.注重授课形式,保持激发的持久性 4.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 主体性
(二)教育口语
1.按教育形式划分 从教育形式上划分,课外教育口语可以 分为集体教育口语和个体教育口语两类。 2.接教育层次划分 从教育层次上划分,课外教育口语可以 分为幼儿园教育口语、小学教育口语、中学 教育口语、大学教育口语四类。
3.按功能划分 从教育功能的划分上,课外教育口 语可以分为谈话语、指导语、评价语三 类,分别针对学生心理、学习以及其他 各方面出现的问题。
运用激励语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赞扬
学生最在乎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能 够给予学生正面的感受,他就会一直朝 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在平时的工作中, 一篇情理交融、鼓励性很强的评语,一 段肯定、称颂的赞美之词都能让学生心 情愉悦,那么教师的教育往往就会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
启发思维的教学,已成为教师努力 追求的目标。启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适度原则 2.设置情景 3.巧设疑问 4.类比联想
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 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语言的生动性。教 师在运用教学语言时要充分发挥语言的 直观功能,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以及谚语、歇后语等方式来增强语言表 达的趣味性,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 想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口语的分类
(一)教学口语
1.按教育层次划分 从教育层次上划分,课堂教学口语可 以分为幼儿园教学口语、小学教学口语、 中学教学口语和大学教学口语四类。 2.按教学功能划分 在教学功能上,课堂教学口语主要可 以分为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应变语 和总结语等五类。
(二)启迪语的要求
1.因人而异,因事设理 2.积极赞扬,热情鼓励 3.理论升华,提高境界
五、激励语
激励语,是指教师运用赞美、表扬、 激发、鼓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 教育口语。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提出要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阐述确立目标的理由,激发学生 形成实现目标的内趋力; 第三,指明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 第四,勉励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第三节 教育口语技能
一、教育口语要素 二、劝导语 三、沟通语 四、启迪语 五、激励语 六、评价语
一、教育口语要素
(一)针对性
1.因人施言 2.因事施言 3.因时施言 4.因地施言
(二)诱导性
诱导,即诱发、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正确 的思想认识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是教育 活动的根本目的。因此,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 将事理明白地告诉学生是不够的,而必须根据 学生的思维习惯,采用灵活多样的语言,在思 想上给予点拨、引导,促使其思考,鼓励其行 动。
(一)教师口语是教育教学活动 中最重要的手段
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口语 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教 师口语是传递知识的主要媒介,是教学活 动的最直接手段。
(二)教师口语是一种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听话和说话能力在社会 交际中的应用。教师口语能力要想切实 得到提高,就应该着重注意以下三种能 力的培养。 1.语言能力 2.语篇能力 3.策略能力
(二)形式美
1.教师口语形式的标准 (1)准确性。(2)鲜明性。(3)生 动性。 2.教师口语形式美的要求 (1)推敲词语。 (2)句式适当。 (3)修辞运用。
(三)音色美
1.话语甜美亲切 2.语调丰富生动
(四)情感美
1.教师口语情感特征 (1)情感的现实性 (2)情感的广泛性。 (3)情感的深度性。
1.师生沟通是一种积极的交流过程 2.师生沟通是双方的心理作用 3.师生沟通可能产生特殊的沟通障碍
(二)沟通语的要求
1.理解
2.尊重 3.真诚
四、启迪语
(一)启迪方式
理性启迪就是针对学生对事物缺 乏认识,教师给予分析说理,启发学 生独立思考、提高认识的一种启迪方 式。 情感启迪就是开启教育对象的情 感,使之与教育者情感相融,转变原 来的态度,进行自觉地反省而获得正 确认识的一种启迪教育方式。
2.教师口语情感功效 (1)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 (2)让微笑温暖学生心灵。 (3)让幽默发挥教育功能。
三、教师口语艺术案例赏析
(一)语文教学
情景:教师讲授散文,学生理解意境 分析: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及时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 堂上,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根据 学生的好奇、好胜、喜欢探究新异事物的 特点,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 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动 了“情”,继而便 有了“趣”。
二、劝导语
(一)劝导语的特点
一是说服的目的要明确; 二是采取疏导与规劝相结合的方法; 三是不说大话、套话、空话,不以教 师的权势压服学生,而是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二)劝导语的要求
1.因人而异 劝导的方式因人、因事、因地 而异。教育是否能培养出大批的具有 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这一切 皆有赖于我们教师对学生个性化的培 养。
(二)数学教学
情景:在上课时遇到较难的问题 分析:数学要求说话要通俗化,避免 深奥的学术性语言,一定要清晰、准确、 有条理、逻辑性强,让学生容易领会,说 话的速度快慢得当,声调要有轻重缓急, 语言要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有感染力。 当然数学语言更要求精练明确,富有启发 性,教师语言的生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 兴趣,特别是带有激励或挑战性的语言更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教师口语艺术基本要素
(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优秀教 师口语艺术的显著特点。优秀的教师口 语又是经过转化的书面语和经过优化的 口头语的“合金”,是教师精心创造的 艺术精品。
(二)教育性和审美性的统一
优秀教师口语的教育性不仅体现在语 言内容饱含着积极的思想教育和健康的情 感滋润上,而且体现在语言本身的教育作 用上。它的审美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创设优美的语境; 二是教师口语自身的语言美; 三是教学口语的流程美。
(三)说理性
教育口语的核心在于一个“理”字。 在教育中,对学生的说服、劝导或者批评 都要以理服人,启迪暗示或者褒扬激励也 要以理为据。
(四)感染性
所谓感染性,指教师在教育学生 的过程中,既晓之以理,同时又动之以 情,即“以情育人”。在思想工作的谈 话中,教师饱满的热情和精彩的言辞, 往往能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 一方面可唤起学生深刻的理性感悟,另 一方面又可造成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这种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正是教育口 语感染性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第三章 教师口语基本技能
第一节
教师口语概述
教学口语技能 教育口语技能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教师口语艺术
一般口语交际技能
第五节
第一节 教师口语概述
一、教师口语的含义 二、教师口语的特点 三、教师口语的分类
一、教师口语的含义
教师口语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所 使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工具和手段。 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 针对特定的学习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 按照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 为达到某种预期的效果而使用的语言。
(三)教师口语是符合当代教育教 学规律和要求的语言方式
1.教师口语应该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2.教师口语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任务 3.教师口语要重视示范 4.教师口语必须讲求节奏 5.教师口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 知发展规律
二、教师口语的特的科
学性
2.教师口语要富于逻辑性和系统性 3.教师口语要具有规范性
(五)勉励
与鼓动、激发相比,勉励的话语显 得平和、恳切。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以用一些成功 者的实例来勉励学生。榜样是根据人们 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 旗帜,它比说服教育更具说服力和号召 力,更容易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 还有一些脍炙人口的至理名言,会使学 生刻骨铭心,长时间地回味,以此来勉 励学生,更有启发意义。
(二)教育性
教书育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最根 本目的。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 起来。教师口语的教育性,不仅要体现在 课堂上、校园内,还要体现在教学教育的 各个方面。
(三)思想性
思想是个人对社会生活中一切事物的 看法。这里的思想性是指要用教师口语对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 教师口语应集中体现教师所教课程知 识的思想性。
1.填空法 2.过渡法 3.选择法 4.比较法 5.连环法 6.信息反馈法 7.错误诱导法 8.追本探源法 9.扩展延伸法
(四)提问语的要求
1.难易适中 2.数量适中、系统科学 3.整体把握
四、应变语
(一)应变语的作用
1.辅助教学 2.调整教学状态 3.增强教学效果
(二)应变语的类型
1.幽默风趣型 2.自嘲解围型 3.因势利导型 4.顺水推舟型 5.旁敲侧击型 6.以退为进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