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违约互换与CDS解析全集

合集下载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探析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探析

信用违约互换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探析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广泛应用于国际金融市场。

CDS旨在用于管理信用风险,通过在债务证券之间交换风险来转移和分散风险。

CDS具有许多好处,例如提高流动性,降低风险,提高市场透明度等。

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信用风险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引入CDS作为一种工具来管理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关注焦点。

本文将探讨CDS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CDS 的基本概念CDS是一种双边协议,其目的是通过交换违约风险来降低风险。

交换双方为买方和卖方。

CDS协议的基础是一个违约事件,其定义为债务人无法履行其约定的支付义务。

当违约事件发生时,卖方要向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赔偿金。

CDS涉及的债务证券类型包括公司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家主权债务证券等。

在CDS协议下,买方向卖方支付CDS spread。

CDS spread是一个年化费率,在CDS生命周期中不断调整,以保持CDS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

第三部分:CDS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CDS可以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CDS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降低信用风险,提高资本利润率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可以购买CDS,以转移风险。

商业银行可以购买CDS,以保护其债务证券组合免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CDS还可以用于增加银行与借贷关系的透明度和支持风险评估。

此外,CDS还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提高金融市场竞争性。

第四部分:CDS 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CDS存在一些弊端。

CDS市场的缺乏监管可能导致风险,例如CDS公司的信用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

此外,CDS的买方和卖方可能存在风险不匹配的问题,这可能导致CDS交易失败。

CDS的复杂性也可能使商业银行难以理解其功能和运作。

未经过适当的培训和了解CDS的员工不应该参与CDS交易。

信用违约掉期分析

信用违约掉期分析

一、关于信用违约掉期(CDS)概述1.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定义(1)信用违约掉期(CDS)的定义阐释信用违约掉期(CDS)的英文称呼就是Credit Default Swap,也被叫做信用违约互换,是目前金融衍生品的一个部分。

掉期表示商定在此后的特定时间内和对方交换的衍生工具(如金融资产、股指、汇率等)。

信用违约掉期(CDS)最初是由美国摩根大通企业开发的用来预防债务人违约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

传统上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是在场外市场(OTC)交易,即买方与卖方签订协议,在合约期内,如果买方遭受信用违约,比如出现一方方不能支付资金或者信用等级下降时,买方可通过CDS的卖方实施索赔,直接将标的合约交割给卖方。

但是假如买方并未遭遇到违约,其就始终向卖方支付规定的款项。

从功能和本质上看,信用违约掉期(CDS)和信贷保险有相似的作用:买家(投保人)为了保证其债权按时完成而买入的保证,其中卖家(保险公司)就提供给此保障,上述保障主要是想让买方利用特定的保费得到出险)时的索偿权利。

然而其和信贷保险相比具备明显的差异。

第一,主体的不一致,信用违约掉期(CDS)对主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但是信贷保险只能由保险公司出保。

第二,合同不一致,保险合同对信息披露有着更严格的要求,而信用违约掉期(CDS)就缺少清楚的要求。

第三,运作时间差异,保险合同的买方可以随时暂停,但是信用违约掉期(CDS)合同的终止需要买卖双方的意见统一。

(2)信用违约掉期(CDS)的种类信用违约掉期(CDS)一般分为单名CDS和多名CDS。

前者就是以单笔债务为标的物,但是后者是以多笔债务综合风险为标的物。

同时市场上也存在CDS指数,即以具有不同明显特征的CDS为基础通过一定的编制所产生的指数产品,一般来说,CDS指数选择的都是市场流动性最好的CDS品种。

单名信用违约掉期(CDS)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多用于交易者对冲风险的工具,而多名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及信用违约掉期(CDS)指数结构复杂,多用于专业金融机构的投机活动中。

信用违约交换合约(CDS)保险.

信用违约交换合约(CDS)保险.

CDS之性質:保險?

以保險之在經濟上之功能來看:


表面上:符合保險在經濟上之功能(為CDS之 買方承擔、移轉和分散風險)。 實質上:依美國聯邦法院所採用之「主要目的」 說來看。

以CDS作避險:CDS較有可能被視為保險。 以CDS作投機:CDS較無可能被視為保險。

請參考下面4張表格說明。

350萬美 元 9,700萬 美元
是( 1百萬美元 * 第5 1 = 100萬美 元 年)
1億美元
CDS用來作為投機工具時,當買方在訂約時預期參考標的發生信用事件之可能性
會增加,但後來發現可能性持續增加時,合約買方「鎖定」其獲利之方法
保險金 = 合約買方之債 權價值 = 1億美元。 保險費:第1年 = 100 bp(1%)* 1億美元 = 100萬美元(每年);第 2 ~ 10年 = 200 bp( 2%) * 1億美元 = 200 萬美元(每年)
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 保險、 避險、投機還是大規模 毀滅性金融武器?
報告人:楊君毅
CDS在金融危機中之角色:沒有CDS之世界
投資機構(如退 休基金):只能 「投資等級」之 標的。
利息:10%(100 bp)
=
投資:$10 million
債券 (如投資銀 行發行之CDO): 信用等級BB(低於 投資等級)

1,700萬 美元 1億700 萬美元
是( 1百萬美元 * 第5 1 = 100萬美 元 年)
1億美元
萬美元
CDS之性質:保險?

以某種CDS是否容易產生道德風險,而避 許被排除在保險之外來看:


以CDS對AIG和金融市場所造成之危機來看: CDS確實有「道德風險」存在。 Warren Buffet早在2003年就曾戲謔,包括信 用違約交換合約在內之「衍生性金融商品」為 「大規模毀滅性金融武器」(financial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CDS信用违约互换

CDS信用违约互换

CDS信用违约互换定义,信用义义互义;Credit Default Swap,CDS)又义信义义义掉期~也叫义款义义保义~称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义泛的义外信用衍生品。

广ISDA;义互义和衍生品义,于国会1998年义立了义准化的信用义义互义合义~在此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义展。

信用义义互义的出义解了信用义义的流义性义义~使得信用义义可以像市义义义一义义行交易决~从担而义移保方义义~同义也降低了企义义行义券的义度和成本。

义款义义保义的容是内:定义:A:申义义款者B:放义者(义行或其他金融机构)C:保义提供者流程:A向B申义义款~B义了利息而放义义A~放义出去的义义有义义(如A破义~无法义义利息和本金)~那义义义候C出义~由C义B的义义义予以保义承义~件是个条B每年向C支付一定的保义义用。

如万一A破义的情义生~那义由况C 义义B所遭受的的义失。

信义义义掉期是一义新的金融衍生义品~义似保义合同。

义义人通义义义合同义义义义出将售当~合同价格就是保义。

如果义入信义义义掉期合同被投义者定价太低~次义义义率上升义~义义“保义”就上义~之增义。

随CDS;信用义义掉期,是一义义生在交易义手之义的衍生义品~义似于义义义券义义两个的保义。

CDS的义义者通常向义方付款~义义某义义券如果义义~可义方义得的义义~合同从可能义一至五年。

其价格以达BP表示~价格越高代表方义义义券义义的可能性越大双。

1000个BP相于即当1义准合同义义义1000万美元的义券~每年要付年保义义100万美元。

CDS也常常被义基金、投义义行等用于义义某家公司的未是否破义~而会冲来会交易者不的持有某家公司的义券。

并真美国 CDS的市义义模巨大~覆盖的义券和义款的市义高达62万义美元。

在CDS合义中~CDS义方定期向CDS义方支付一定的义用~义义用一般用基于个面义的固定基点表示。

如果不出义信用主义义事件~义体CDS义方有任何义金流出没~而一旦信用主出义义义~体CDS义方有义义以义金形式义义义券面义义义事件义生后义券价义与之义的差义~或者以面义义义CDS义方所持义券。

信用违约互换(CDS)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信用违约互换(CDS)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信用违约互换(CDS)专题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目录第一节中国版CDS正式推出,未来有望实现信用风险流通化 (4)一、中国版CDS正式推出 (4)二、信用违约互换(CDS)概念介绍 (4)三、CDS主要功能介绍 (5)四、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条款丰富 (6)五、CDS与次贷危机 (9)第二节国内外CDS发展历程 (11)一、美国CDS市场发展情况 (11)二、信用违约互换市场改革“大爆炸” (11)三、国内类CDS信用产品发行情况 (12)第三节国内CDS未来发展机会 (17)一、信用债违约加剧 (17)1、银行 (18)2、基金 (19)二、CDSVS债转股 (20)三、国内CDS当前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可能 (21)1、信用类衍生品基本空白 (21)2、丰富CDS产品线,同时提高市场透明度 (22)3、参与主体多元化 (22)第四节 CDS定价方式简介 (24)一、单一公司(Singlename)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方法 (24)1、例1:单一名称CDS定价 (25)二、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BasketCDS)定价方法 (26)第五节总结 (28)图表目录图表1:信用违约互换结构图 (4)图表2:CDS主要功能 (6)图表3:信用违约互换分类 (7)图表4: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结构 (8)图表5:2001-2015年CDS市场规模(单位:万亿美元) (9)图表6:CDS对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10)图表7:美国信用违约互换(CDS)发展历程 (11)图表8:国内信用类衍生产品发展历程 (13)图表9:CRMW买方卖方流程 (14)图表10:国内信用债规模逐年递增 (17)图表11:当前超过1/3的信用债的到期时间小于1年 (17)图表12:2014年至今各类信用债负面事件发生次数 (18)图表13: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 (18)图表14:2011年以来,债券基金规模 (19)图表15:2015Q2以来,保本基金规模 (19)图表16:信用违约互换违约概率 (25)图表17:CDS价格与到期时间的关系(波动率=0.15) (25)图表18: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定价计算流程 (26)表格目录表格1:国外CDS市场主要参与者的交易机制与交易方向 (5)表格2:国外市场CDS常用条款 (7)表格3:2009美国CDS市场改革内容 (12)表格4:中债增信公司信用衍生系列产品简介 (13)表格5:CDS与我国信用类衍生产品对比 (14)表格6:首批9只CRMW发行情况 (15)表格7:CDS与债转股比较 (20)表格8:当前国内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可能 (22)第一节中国版CDS正式推出,未来有望实现信用风险流通化一、中国版CDS正式推出9月23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信用联结票据业务指引》,《信用违约互换业务指引》和《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标志着中国版CDS 交易已经正式推出。

信用违约互换(CDS)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信用违约互换(CDS)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信用违约互换(CDS)定价模型与实证分析安泰11级金融硕士吴格【摘要】信用违约互换(CDS)作为重要的信用衍生工具,在近几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均显示出其深刻的影响力。

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监管的不健全等因素,国际上的CDS市场也并不完善,业界对其的定价模型尚未形成统一定论。

特别是欧债危机中希腊等国家对其主权债务的清偿出现一定困难,致使其主权债CDS价差异常,也为CDS定价的理论模型带来挑战。

基于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结构化模型和基于外生违约强度的简约化模型各有优劣。

本文选取结构化模型中的CreditGrades模型和简约化模型中的Bloomberg模型,依据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权债CDS数据,对以上两类业界常用的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从实质结果来看,虽然两者均能对CDS价差作出较为精准的估计,但是对于主权债CDS,CreditGrades模型由于其基础假设等原因,偏差较Bloomberg模型更大,而Bloomberg模型有虽然对市场信息依赖较大的特点,但在主权债CDS定价上更易发挥自身优势。

【关键词】信用违约互换;结构化模型;简约化模型一、研究问题作为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违约互换(CDS)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均显示出其深刻的影响力,但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监管的不健全等因素,国际上的CDS市场并不完善,市场上对于CDS的定价也并无统一定论。

尤其是欧债危机中希腊等国家对其主权债务的清偿出现一定困难,致使其主权债CDS价差异常,也为CDS定价的理论模型带来挑战。

1.背景意义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又称信贷违约掉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金融产品,其市值规模占全部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97%以上。

信用违约互换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浅谈中国信用违约掉期 (CDS) 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浅谈中国信用违约掉期 (CDS) 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定价】

浅谈中国信用违约掉期 (CDS) 市场一、CDS的定义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指CDS的买方在有抵押下借款给第三方(欠债人),而又担心欠债人违约不还款,就可以向CDS的卖方购买一份有关该债权的合约。

买方会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的费用,卖方则承诺在合约期间,若所指定资产出现信用事件时,会向买方赔付相应的损失。

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CDS,credit default swaps,信用违约置换。

从字面理解一下这个用于借贷,简单说就是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流动性。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简单说明:信用: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借款人的信用不足,简单说,就是让本来不满足借款信用的人也能借款。

违约:通常情况下,通过CDS的借款,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很大。

置换:为了降低风险,保险公司给借款人担保,一旦借款人违约,保险公司负责理赔。

二、CDS的发展历程1、CDS国外市场发展简介在美国银行监管趋严和不良资产压力加大以及当时的低利率的背景下,CDS 在1995年诞生于摩根大通。

1995-2002年是CDS平稳发展时期;2002-2008年经济形势好、企业违约率低,CDS市场进入过度投机迅速发展期,而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市场回归理性;随着CDS监管和交易的加强和规范,2009年至今是CDS市场进一步规范发展期。

截止2016年6月底全球存量CDS名义金额达12.1万亿美元,我们对存量CDS 特征进行梳理,一是以单名称CDS为主,且参考实体以政府为主,其次是金融和消费行业;二是参考实体评级以A/BBB级为主;三是剩余期限集中在1-5年,其次是低于1年以内期限,超过5年的CDS占比最少。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违约互换出自 MBA智库百科()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也称信用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信用违约互换概述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将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由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定义简单、容易实现标准化,交易简洁,自90年代以来,该金融产品在国外发达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对于投资者,规避信用风险的方法一种是根据信用评级直接要求信用利差,另一种就是购买诸如信用违约互换等信用衍生品。

如果投资组合中企业债券发债体较多、行业分布集中度低,则直接要求每只债券一定信用利差即可有效降低组合整体信用风险损失;但如果组合中企业债券数目不多、行业集中度高,不能有效分散信用风险,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即成为更现实的做法,产生与通过分散资产来降低组合风险的同等作用。

由于在购买信用违约互换后,投资者持有企业债券的信用风险理论上降低为零,我们可以因此认为企业债券收益(y)、信用违约互换点差(s)和无风险利率(r)存在等式关系s=y-r。

在具体交易中,国债收益率以及利率互换(swaprate)收益率都可用作无风险利率,而交易商对具体企业债券市场报价则简单表述为在同期限无风险利率基础上加上信用违约互换点差水平。

信用违约互换结构图信用违约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障买方转移给信用卖方的交易。

信用保障的买方向愿意承担风险保护的保障卖方在合同期限内支付一笔固定的费用;信用保障卖方在接受费用的同时,则承诺在合同期限内,当对应信用违约时,向信用保障的买方赔付违约的损失。

对应参照资产的信用可是某一信用,也可是一篮子信用。

如果一篮子信用中出现任何一笔违约,信用保障的卖方都必须向对方赔偿损失,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信用违约互换国内信用违约互换设计目前国内的企业债券几乎都有银行或者有实力机构担保,偿付的风险基本没有,但是这不代表国内就彻底没有信用违约互换出现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用违约互换与CDS全解析一、信用违约互换简介1、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义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CDS)又称为信贷违约掉期,是进行场外交易的最主要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之一,也是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

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能够将参照资产(Reference Obligation)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的买方(Protection Buyer)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Protection Seller)的金融合约。

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违约互换购买者定期向违约互换出售者支付一定费用(称为信用违约互换点差),而当参照实体(Reference Entity)一旦出现信用类事件(主要指债券主体无法偿付),违约互换购买者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给违约互换出售者,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违约互换的出售者向购买者所遭受的损失进行的这种赔付是一种或有偿付,即当合约到期时,如果参照实体没有发生任何信用事件,则信用保护的卖方无需向买方进行任何资金支付,合约终止。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A借钱给了B,每年得到一定的利息,到期B还本付息,但是借出去的钱总有一定风险,万一B未能按时将钱还给A,则A会遭受损失。

此时C提供一项服务,只要A 支付给C一定部分的利息或保险费用,若B未能按时偿付A的本息,由C来对A进行偿付。

这个A和C达成一致协议所签订的合约就是CDS。

此外,C还可能将CDS打包后再卖给其他人,这样风险就会层层传递下去。

查看原图通常CDS交易发生在两个参与主体之间,购买CDS称作购买保护或多头保护,违约互换的购买者被称作“信用保护的买方”,出售CDS称作出售保护或空头保护,违约互换的卖方被称作“信用保护的卖方”。

信用保护的买方一般为银行,卖方通常为投资银行或主承销商。

参考实体违约才会触发违约互换,违约和违约事件的概念略有不同,违约事件情况是由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文件中所规定的事件。

根据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以下简称ISDA)有关的信用违约互换的标准文件(2003),违约事件包括:(1)破产,无力偿还破产导致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2)拒付以及暂停或延期支付,例如,拒绝或拖延支付利息和本金的行为都将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3)重组,重组是因参考实体信用恶化或财政状况不佳导致参考实体与债券持有人之间原有协议改变的情况。

(4)无法偿还,例如,在一定宽限期限后未能偿还一个或几个合约,同样可以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5)债务加速到期。

指由于除无法偿还外其他原因导致某一或很多债务提前到期而触发信用违约互换。

在实践当中,破产、拒付和重组是最常见的违约事件。

在CDS的交易过程中,交割是违约事件发生后一项重要的操作。

CDS的交割有两种方式:实物交割和现金交割。

实物交割是指违约互换的买方将违约资产以面值卖给违约互换的卖方,现金交割是指资产不需要转移,违约互换的卖方需要向买方支付基础资产面值与违约后资产的市值之间的差价。

由于实物交割对可交割的债务有一定的要求,以及实物交割操作过程的复杂性,现金交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2、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类型及属性(1)CDS交易类型随着CDS的发展,信用违约互换的类型已经不再单一,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单一经济实体的信用违约互换、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和信用违约互换指数。

(a)单一经济实体的CDS是信用衍生品的最早形式,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单一实体意味着参考资产只有一种,由买方向卖方定期支付预先商定好的保费或者票息直至合约到期,卖方承诺在参考资产发生违约事件时向买方提供索赔,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合约即中止。

(b)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

信用保护出售者可以出售多个资产的保护,在首次违约篮子互换中,互换的出售者在合约期内通过补偿资产篮子中第一个资产的损失来承担资产篮子的违约风险。

即在合约期内通过出售已确定的一篮子资产的保护获得保费收入,而承担着这一篮子资产的违约风险,直到其中有一个资产出现违约,合约中止,保护出售方支付违约资产的损失;若合约期内没有任何一种资产发生违约,则信用保护卖方赚了一笔保费。

(c)信用违约互换指数反映了的由多个单一实体信用风险合成的资产组合中各个参考资产的CDS风险加权值总和随时间波动的情况。

和一篮子信用违约互换相比,其标准化程度更高,包含的参考资产数量多,覆盖面也较广。

目前信用违约互换指数主要包括欧洲指数,北美指数等。

(2)CDS的交易属性和动机CDS实质上类似于保险合约,但它比保险合约具有更强的流动性。

CDS与保险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保险要求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有经济利益,而CDS不要求有利益关系,即使并未持有某个公司的债券也可以购买该公司的CDS,这就极大增强了CDS的流动性,使得CDS发展成为除了信用风险管理之外的一个投机的工具。

同时,CDS的数量不受标的资产数量的限制,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名义本金数量远远超过其参考实体债券的总量,这也体现了CDS的特有的交易属性。

(a)交易用途从CDS的交易用途来看,商业银行是CDS的最大买方,随着CDS市场的发展壮大,其他金融机构纷纷参与进来,如保险公司、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并逐渐发展成为CDS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商业银行参与CDS主要是为了转移自身的信用风险,而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参与CDS交易的主要动机是投机和套利。

(b)交易产生条件CDS交易产生的现实条件是交易双方资金成本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看作不同金融主体承担和化解风险能力的差异。

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就是根据这种差异在不同金融主体间实现信用风险最优配置的过程,或者说是信用风险最优分散化的过程。

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实现也可以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来解释。

信用违约互换交易可以看作是一种贸易,对于同样要“生产”出一种产品——即参考资产的信用损失的保护,由于双方的保护成本不同,银行自身承担风险的成本大,因此选择让信用违约互换的卖方来进行“生产”,银行来购买这种产品。

这种交易的结果在使得信用违约互换卖方获得期望收益的条件下,也增加银行的收益。

(c)CDS对交易主体的作用银行同业之间进行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可以促进双方互相调整各自的风险头寸,重组贷款结构,降低信用风险。

购买信用违约互换的银行可以向对手方转移信用风险,在降低风险的同时,拓展了新的业务。

通过信用违约互换,可以实现跨地区、跨行业的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过于集中。

出售信用违约互换的银行在获得保费的同时,也能通过CDS选择自己偏好的风险暴露,优化自身的风险组合。

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可以使银行突破信贷限额的限制。

低信用等级、规模较小的银行难以获得直接投资高质量资产的机会,小银行通过出售信用保护给大银行而间接地进入高质量级贷款市场,平衡其高收益率贷款组合,大银行借此也转移了信用风险。

机构投资者参与信用违约互换的交易,拓宽了其投资渠道。

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等拥有大量的资金,但缺乏足够的投资机会和渠道,大量资金集中于股市和债市,风险较集中。

机构投资者可以与银行开展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作为信用保护的卖方,以低融资成本获得一笔贷款的收益,而不必直接持有信贷资产。

这样在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可以突破自身业务的限制,间接的参与到信贷市场,优化自身的资产结构,在控制好风险的情况下,增加了自身的收益。

另外,在国外比较活跃的CDS市场,交易量大,CDS合约成为标准化的产品,交易价格时刻都在变动,对冲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投资者,参与CDS的交易的动机还包括投机和套利,可以通过对错误定价的CDS产品的买卖来获取差价利润。

由于CDS合约将信用风险与产品本身分离开来,通过CDS的买卖交易,可以获得自身偏好的风险暴露或回避不想要的风险。

查看原图3、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功能及意义CDS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风险管理和投资功能。

(1)风险管理功能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能够主动管理信用风险,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进行分离并可以交易,实现了信用风险交易的市场化,对冲了信用风险,增强了流动性。

市场上其他多种类型的机构参与,将信用风险分散并转移,减少了违约带来的损失,降低了市场整体的系统性风险。

(2)投资功能随着信用违约互换的发展,它已成为一些金融机构投机和套利的工具。

参考资产的信用评级的变动,会引起CDS价格变化的较大波动。

当市场预期参照实体的违约概率上升时,CDS的息差将相应上升,反之亦然。

当投资者预期参照实体违约概率下降时,他可以出售CDS。

如果预期准确,则投资者将获得投机收益。

同时,因为CDS的交易者可以不受标的资产数量的限制,信用违约互换市场名义本金数量远远超过其参考实体债券的总量。

这种杠杆效应使资金拥有量不是十分庞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对大额贷款风险的部分承担而参与其收益分配,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实现自身风险结构的优化并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增强了盈利能力。

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的功能,信用违约互换的推出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首先,信用违约互换的出现提高了市场的效率,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CDS的流动性高于一般的企业债券,在交易双方的议价过程中,价格会反映参考资产的发行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动态信息等的变化情况,其价格发现功能能够及时提供市场对债券违约概率的看法,也能揭示出一些市场上的隐含的信息,增加市场的透明度。

同时,其交易价格的变化也对不同公司的信用评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重要的价格信号。

此外,CDS使更多的机构参与进市场,有利于不同行业之间风险的分配和转移。

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工具,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需求,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其次,对于发行债券的企业来说,通过发行附有CDS的债券,有利于提高债券的信用等级,可以降低债券的发行成本。

同时,CDS还降低了交易成本,信用违约互换具有高杠杆性,其交易成本低于其他的金融衍生品,CDS合约的标准化使其成为了投资者对冲风险头寸的有效工具,通过合成头寸实现卖空风险资产的效果,具有成本低的特点。

最后,信用违约互换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在信用违约互换不存在的情况下,信用风险等级高的债券很难发行或被卖出,流动性很低。

CDS的出现不仅促进了低风险证券的发行量的增大,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风险债券的发行和流通,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分离,可以提升相应证券的评级水平,丰富了债券可投资的品种,有利于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4、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概率模型;第二种是无套利定价方法。

(1)概率模型如果违约事件未发生,那么CDS合约的价格就是贴现保费的支付之和,所以在CDS的定价时,我们需要考虑在CDS合约存续期内每个时间段的违约的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