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研究报告
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变化条文总结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从201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文列出影响结构设计的主要修改内容,以备审核时查阅。
一、强制性条文的变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1.0.5、3.1.2、3.2.3、3.2.5、4.1.1、4.1.2、4.3.1、4.5.1、4.5.2、6.1.1、6.1.2、7.1.1、7.1.2条。
修订后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版共有强制性条文13条,分别为3.1.2、3.1.3、3.2.3、3.2.4、5.1.1、5.1.2、5.3.1、5.5.1、5.5.2、7.1.1、7.1.2、8.1.1、8.1.2条,即强制性条文数未增加,内容的主要变化有:1、原1.0.5条调整为3.1.3条(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2、原3.1.2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3、原3.2.3条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由单项改为多项叠加(j=1~m);增加参与组合的各项可变荷载应乘以考虑设计适用年限的调整系数的规定。
4、原3.2.5条调整为3.2.4条,文字略有调整,主要内容维持不变。
5、原4.1.1条调整为5.1.1条(增加了第4章永久荷载,以下各章顺延),主要修改包括:①教室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2.5KN/m2(由第1项(2)款改为第2项);②第5项(2)款增加了运动场活荷载(4.0KN/m2);停车库明确为9人以下客车的停车库(不包括消防车及其他大型车辆停车库),增加了板跨为3m×3m的双向板楼盖活荷载,附注第4条明确当双向板跨介于3m×3m与6m×6m之间时按跨度线性插值确定【规范用词为“板跨不小于3m×3m”,似应为不大于,否则与附注第4条有矛盾】,消防车通道活荷载频遇值系数由0.7改为0.5,准永久值系数由0.6改为0;③厨房的分类用词由“一般的”改为“其他”;④第1项中的民用建筑卫生间活荷载由2.0KN/m2提高到2,5KN/m2;⑤教学楼的走廊、门厅活荷载由2.5KN/m2提高到3.5KN/m2;⑥楼梯活荷载单独列出为第12项,除多层住宅仍取2.0KN/m2外,其他均取3.5KN/m2;⑦阳台的分类用词由“一般情况”改为“其他”;⑧附注第6条非固定隔墙自重不小于每延米墙重的1/3,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应”。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有关问题的探讨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地下室抗浮、地下室外墙和底板的荷载组合以及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的确定等内容。
一、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下简称荷载规范)GB50007-2002中,增加了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设计组合值,其目的是使结构可靠度达到目标值。
对于结构整体由电脑软件计算而言,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还是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作为设计荷载,该项选择易如反掌。
然而,对于一些需要人工计算的构件,如楼梯、悬挑板、简支楼板等,就要计算两种组合值来比较大小,取其大者作为设计值。
在设计中发现,如果构件的计算中只有一个活荷载,就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判定由何种荷载效应的组合值作为设计值。
由于只有一个活荷载,所以,荷载规范的公式(3.2.3-1)可以写成:S=GSGK+Q1SQ1K.(1)上式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其中:G=1.2,Q1=1.4。
SGK---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1K---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1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同时,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值的表达式(3.2.3-2)可以写为:S=GSGK+Q1C1SQ1K(2)其中:G=1.35,Q1=1.4,C1=0.7。
为寻求(1)和(2)式的关系,可设(1)(2),各系数代入后,得到:1.2SGK+1.4SQ1K1.35SGK+0.98SQ1K.(3)化简,得:SQ1K/SGK0.36(4)式(4)的意义在于只要可变荷载效应值与永久荷载效应值的比值大于0.36,设计值就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值。
反之亦然。
为了方便记忆,0.36可以近似取为1/3,误差小于设计值的1%。
因此,只要可变荷载效应值与永久荷载效应值的比值大于1/3,设计值就是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值。
以下是两个例外:1.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厂房楼面结构此时(2)式的Q1=1.3,重复以上步骤,可得:SQ1K/SGK0.3(5)公式(5)的意义由读者自行体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解读
该规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各类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包括住宅、工业厂房、商业建筑、桥梁、塔楼等。
该规范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各种荷载的作用,从而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该规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通则、荷载及其组合、结构分析和验算、以及附录。
其中,通则部分阐述了规范的目的、应用原则、术语和符号的定义等基本内容。
荷载及其组合部分规定了建筑物所受到的几种类别的荷载,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荷载等,并给出了计算这些荷载的方法和参数。
结构分析和验算部分介绍了结构设计中的力学分析方法和验算要求,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稳定性验算等。
附录部分给出了一些附加的参考数据和方法,便于工程师的应用。
该规范的解读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规定。
首先,工程师需要了解建筑物所受到的各种荷载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以正确评估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其次,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荷载组合的要求,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和经济。
此外,工程师还需要熟悉结构分析和验算的方法,以有效地进行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估。
总的来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是中国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工程师们需要认真学习和应用该规范,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该规范也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建筑工程的需求。
建筑结构试验报告

建筑结构试验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记录建筑结构试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负荷测试,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试验目标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建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某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柱、梁和地板板等主要组成部分。
本次试验采用负荷试验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和减小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荷载,观察和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和负荷承载能力。
试验过程试验前准备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定试验对象的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并清理试验现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对象的特点,搭建试验装置。
装置包括试验台架、负荷传感器、变形测量仪等。
将逐渐增加荷载施加在试验对象上,并记录荷载的大小和变形情况。
在荷载达到预定数值后,保持一定时间,并记录结构的变形稳定情况。
荷载卸载逐渐减小荷载,并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
在荷载完全卸载后,观察结构的恢复程度。
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荷载 - 变形关系根据荷载和变形记录的数据,绘制荷载 - 变形曲线。
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
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观察试验对象在负荷施加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对结构的塑性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观察和分析,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荷载 - 变形关系、变形和破坏情况等因素,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确认了试验对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1] XX标准:建筑结构试验方法[2] XX图册:建筑结构试验装置搭建指南。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24
一、背景
二、主要内容
1.荷载种类和组合:对不同种类的荷载进行了分类,并提供了相应的组合方式。
荷载种类包括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地震作用等。
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荷载组合形式。
2.荷载计算方法:规范中详细规定了荷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荷载的数量、分布和作用方式进行计算,确定在建筑结构上的荷载大小和位置。
3.荷载标准值:规范中提供了各种荷载的标准值和设计要求。
这些标准值是基于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的,可以作为设计时的参考。
4.结构各组件的荷载计算:规范中要求对建筑结构中的各个组件进行荷载计算。
这些组件包括墙体、柱子、楼板等,通过荷载计算确定其在设计过程中的尺寸和材料。
5.地震作用计算:规范中提供了地震荷载计算的方法和要求,将地震作用考虑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
根据地震区划和结构性能等级,可以确定适用的地震荷载。
三、应用
该规范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公共设施等。
它规定了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荷载计算和设计要求,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充分承受外部荷载的作用,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不发生结构性破坏或失稳现象。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目录分析
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基础荷载的相关内容。包括基础类型、基础荷载体型系数、 基础荷载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这一章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荷载计算非 常重要。
目录分析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结构安全性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结构安全等级、结构安 全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这一章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安全性设计非常重要。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在建筑学与土木工程领域,荷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荷载规范,作 为指导建筑结构设计的标准,对于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以及使用寿命具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2012,作为行业标准,对于各类建筑结构承受的荷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2在进行荷载效应组合时,对于同时具有恒载和活载的组合,其效应组合应符 合下列规定:
1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可变作用效应控制的组合:本规 范表1及表2中以恒载代表的永久作用效应Sg与以可变作用代表的作用效应SG按下 式进行组合:S=γGSg+SG”
精彩摘录
这段文字详细地解释了荷载的分类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荷载效应的组 合。对于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来说,理解这些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感受
我认为这本书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师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随着建 筑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本书 作为一本规范性书籍,不仅提供了各种荷载的详细数据和计算方法,还提供了对 于建筑结构设计的指导和建议,这对于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师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 率非常有帮助。
阅读感受
我对于这本书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表示赞赏。每一章的内容都按照逻辑顺序进 行编排,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 表和表格,这些数据资料非常实用,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师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问题的探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有关问题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的是《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有关荷载效应和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以及荷载效应组合等内容。
关键词:荷载效应荷载效应组合风荷载一、荷载效应的取值在新《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以下简称新规范)中,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原规范)使用期间反馈的意见和设计院的设计经验,并参考国外规范的相关规定,对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做了以下的调整:1.提高了教室活荷载标准值。
将教室活荷载取值由2.0kN/㎡提高至2.5kN/㎡。
这主要是考虑到。
原规范教室活荷载取值偏小,目前教室除传统的讲台、课桌椅外,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控制柜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显著增加;班级学生人数可能出现超员情况。
2.增加运动场的活荷载标准值。
新规范中运动场活荷载标准值取为 4.0 kN/m2。
这主要是因为现行规范中尚未包括体育馆中运动场的活荷载标准值,运动场除应考虑举办运动会、开闭幕式、大型集会等密集人流的活动外,还应考虑跑步、跳跃等冲击力的影响。
3.增加经营百货食品的大中型超市的活荷载标准值,取值为5.0 kN/㎡。
该荷载值针对普通的货架高度与间距,不包括生鲜货物的冷藏设备、水族箱等重量。
其他类型的超市,如带有大型货架的仓储式超市、建材超市等,活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取值。
4. 提高第1 项建筑中浴室和卫生间的活荷载标准值。
新规范中将浴室和卫生间的活荷载从2.0kN/㎡提高到2.5kN/㎡。
因为近年来,在浴室、卫生间中安装浴缸、坐便器等卫生设备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5. 楼梯单列一项,除了使用人数较少的多层住宅楼梯活荷载仍按2.0kN/㎡取值外,其余楼梯活荷载取值均改为3.5kN/㎡。
在发生特殊情况时,楼梯对于人员疏散与逃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汶川地震后,楼梯的抗震构造措施已经大大加强。
二、消防车等效均布荷载长期以来由于消防车活荷载本身较大,对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层高与经济性影响显著,而在原规范中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故在新规范中对荷载取值和构件计算时的折减系数和是否折减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https://img.taocdn.com/s3/m/cdc2932579563c1ec5da71ad.png)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GB 50009-2012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1.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按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年设计基准期。
3.1.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1.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1.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
可变荷载的频遇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Rd——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情况下采用抗震设防烈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抗震设防区划提供的地震动参数。
2020/11/7
34
五、 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措施
建筑类别不同,抗震设防标准也不同。 1.抗震设防分类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该标准主要以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 的程度大小,将建筑分成4个抗震设防类别。
2020/11/7
30
§2、 地震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
地面运动的一般特征可用地面运动加速度记录曲线来说明。
1.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 2.地面运动的周期 3.强震的持续时间
2020/11/7
31
3-2. 地震作用
一、特点:是惯性力,与 质量m、结构的动力特简性称(为结:构“的小
自振周期)及地面运动有关。
w0 = v02 /1600 确定的风压值; 可参考荷载规范。
对于特别重要和对风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 基本风压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
在进行舒适度计算时,取重现期为10年的风压 值。
2020/11/7
5
二、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mz: 风速由地面出为零沿高度逐渐增大,不同
地表面粗糙度使风速沿高度的增大梯度不同 ;荷载规范将地面粗糙度分为A、B、C、D四 类。其值可有荷载规范查得。
在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 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2020/11/7
37
三、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结构抗震验算
基本概念: 地震作用与地震作用效应 地震作用:是指地面震动在结构上产生动力荷载,俗称为地震荷 载。 注意:是间接作用
地震作用效应:地震作用产生结构的内力和变形 结构动力特性: 结构的自振周期、阻尼、振型等。 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的 位移、速度、加速度 及内力和变形 。 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是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2020/11/7
36
3.地震作用
甲类:地震作用计算以及抗震构造措施均应高于本地区的设防烈 度。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
乙类:按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构造措施按高一度处理。 丙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和构造处理。 丁类:按设防烈度考虑地震作用计算,可适当降低构造措施要求。 (6度时不降低)
2020/11/7
29
近年来国际上大地震: (1)印度大地震,2001年1月26日上午8时46分,印度西 北部古吉拉特邦,地级7.9级。
(2)美国加州北岭地震,1994年1月17日,7.0级, 2400栋建筑被毁,多处高架公路桥受损,死亡61人,伤 7300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亿美元。
(3)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11月17日,7.2级,22万栋 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死亡6348人,伤4万人,经济损失 1000亿美元。
措
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
施
抗震措施。
丙类 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度的要求
丁类 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 不应降低
较小乙类建筑:工矿企业的变电所、空压站以及城市供水水源的泵房等。
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
简化的底部剪力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本科生学习内容
2020/11/7
4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研究报告
wk 为风荷载标准值
z 为z 高度处的风振系数
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
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wo 为基本风压
2020/11/7
4
一、 基本风压w0:我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 定,基本风压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离
地10m高,统计所得50年一遇10分钟平均最 大风速 v0(m/s) 为标准,一般按
zf(H i,H ,Ty) pH e i/H 振型系
2020/11/7
14
脉动增大系数
2020/11/7
15
周期的近似计算
2020/11/7
3.2 风荷载16
脉动影响系数
2020/11/7
17
平均风压与波动风压
2020/11/7
பைடு நூலகம்18
五. 总体风载与局部风载 1. 总风荷载为建筑物各个表面上承受风力的 合力,是沿建筑物高度变化的线荷载。通常 按x、y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计算总风荷 载。
算。
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
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等
2020/11/7
33
三、抗震设防范围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所有新建建筑工程均必需进 行抗震设计。
规范适用于6-9度地区抗震设计及隔震、消能减震设计。 超过9度的地区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地震时,由于地震波的作用产生地面运 动,并通过房屋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使结 构产生的动态作用,这就是地震作用。地 震波会使房屋产生竖向振动和水平振动, 一般对房屋的破坏主要是由水平振动造成 的,因此设计中主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只有震中附近的高烈度区或竖向振动会产 生严重后果时,才同时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2020/11/7
6
1)在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地面 空旷,空气流动几乎无阻挡物(A 类粗糙度),风速随 高度的增加最快;
2) 在中小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B 类粗糙度),风速 随高度的增加减慢;
3)有密集建筑物的大城市市区(C 类粗糙度),风速随 高度的增加缓慢;
4)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D 类
2020/11/7
23
12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和商务大楼,自楼梯间相接
处分裂,东侧楼6层以下全部塌陷,并向东侧倒在
邻房4层楼公寓上。西侧楼5层以下全部倒塌,并
向西倾倒在另一栋大楼上,柱间距介于8米到10
米,且柱子数量偏少。
2020/11/7
24
16层钢筋混凝土住宅大楼。地震时其中一栋倾倒,靠在呈L型平面大楼 上,柱间距7至10米。造成倾倒的原因是底层柱子数量少,间距太大。
体型系数ms乘以相互干扰增大系数,该系
数可参考类似条件的试验资料确定,必要 时宜通过风洞试验确定。
2020/11/7
12
(3)局部风压体型系数
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 作用时,要采用局部风荷载体型系数,用
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强度和构件 连接强度。
檐口、雨蓬、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 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
2020/11/7
21
作业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8层结构,层高 均为5m, 高度为40m,假定H/B=2,平面尺 寸见下图,风向垂直从右向左。已知基本 风压为0.5,建筑场地C。计算在风荷载作 用下各层的线荷载分布。标注的尺寸单位 均为厘米,周期按经验公式。
2020/11/7
22
§3-2. 地震作用
2020/11/7
38
地震作用的简化: 地震作用简化为三个方向:两个水平方向,一个竖向。
一般分别计算三个方向的地震作用。
2020/11/7
39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计算方法
确定性方法
非确定性方法——随机振动分析
静态分析(最不利状态分析)
动态分析(全过程时程分析)
等效静力法
反应谱理论 弹性全过程分析 弹塑性全过程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上面标准作了修改。
设 甲类 防 乙类 分 丙类 类 丁类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抗震次要建筑
2020/11/7
35
2.抗震设防措施
抗震措施:除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 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震不坏,中震可修,
二、 抗震设防目标及方法
大震不倒”。
1.总目标:通过抗震设防,减轻建筑的破坏,避免人员死亡,
减轻经济损失。
具体通过“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和“两阶段”的抗震设计
方法实现。
2.“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
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
数ms不宜小于-2.0。设计建筑幕墙时,应按
有关的标准规定采用。
2020/11/7
13
四、风振系数bz: 风的作用是不规则的,实际建筑是在平均
侧移附近摆动。当房屋结构 H>30m 且
H/B>1.5时,需考虑振动的影响。
z
1 z z
f(0T12,Ty,pZeo)ne 脉动增大
f(H,H/B,Ty,p Zeo)n e脉动影响系
2020/11/7
25
2020/11/7
26
开滦煤矿医院,五层砖混结构(局部七层),仅西部转角残存 。
2020/11/7
27
唐山地区交通局,砖混结构的三层办公楼遭到破坏。(此处为唐山地震重点 保护遗迹之一。)
2020/11/7
28
1、目前的地震形势
地震的发生有间歇性。一段时间内发生较频繁,一段时间内较平静。 我国目前处于地震活跃期。
抗震构造措施:一般不须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 各种细部要求。
甲类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
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抗 乙类 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
震
要求;当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
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