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pkpm结果

合集下载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pkpm实例

pkpm实例

pkpm软件应用之砖混结构设计实例_secret(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1. 底框部分:(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5)剪力墙往往矮而长,变形能力差,多为剪切破坏,宜开竖缝保证高宽比大于1.5;(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2. 砖混部分:(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1. 底框部分:(1) 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

必须检查的PKPM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必须检查的PKPM计算结果输出信息

必须检查的PKPM计算结果输出信息PKPM(平面剪力墙结构设计与计算软件)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结构设计和分析软件,主要用于计算平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稳定性。

在进行PKPM计算时,输出的信息对于工程师和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必须检查的PKPM计算结果输出信息:1.结构受力情况:PKPM可以输出各个构件(如墙体、柱子、梁等)的受力情况,包括受力大小和受力位置。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结构位移: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位移情况,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结构的变形程度和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3.结构刚度: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刚度,包括全局刚度和局部刚度。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结构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4.配筋设计:PKPM可以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构件的尺寸要求,计算并输出结构的配筋设计方案。

这对于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确定适当的钢筋尺寸和数量,以满足结构的强度要求。

5.结构荷载: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荷载情况,包括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确定结构受力状态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结构稳定性: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稳定性分析结果,包括反力、剪力、扭矩和弯矩等。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结构的稳定性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结构抗震性能: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抗震性能,包括层间位移、层间剪力和楼房位移等。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结构动力特性:PKPM可以计算和输出结构的动力特性,包括周期、振动模态和阻尼比等。

这对于工程师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评估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抗震设防水平。

9.结构破坏模式:PKPM可以预测和输出结构的破坏模式,包括剪力破坏、弯剪破坏和压弯破坏等。

PKPM计算砖混结构的设计技巧

PKPM计算砖混结构的设计技巧

PKPM软件是目前国内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计算软件,它使得以往由人工完成的一些重复性工作转而由计算机更快更好地完成。

在砖混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均采用PKPM软件进行抗震、受压验算并画现浇板的配筋图和进行基础计算, PKPM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多的技巧,只有很好地掌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为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一些设计技巧。

现以一栋砖混结构的住宅楼为例进行说明:1)有错层楼板的地方,如果楼板相错5 0 0以上,一般要按错层考虑。

错层时,应在P M中按两个标准层进行输入,T A T和S A T W E会自动形成错层数据。

如果按一层输入并考虑错层影响,应该在TAT或S A TWE中,定义弹性节点等措施。

楼板相错500以下时,如卫生间和厨房做防水,笔者在用PKPM计算时发现若考虑错层此处现浇板的裂缝特别大,因此建议在计算中不必考虑错层的影响,但要注意板顶和板底钢筋的锚固问题。

2)楼梯间一般在PMCADfc菜单“输入次梁楼板”时,设此位置的板厚为0,这样才不会影响与其相联的其它房间的板配筋。

而且考虑到楼梯板是空间倾斜的,所以在PMCADt菜单“输入荷载信息”时,楼梯间的恒载一般取的大点,且要改变导荷方式,程序自动出来双向板导荷方式,将其改成楼梯间的实际传力方式。

3)坡屋顶在进行计算时可以简化成平板进行计算,这样就要将坡屋顶层高(一般取1 2〜23屋脊处的高度)进行折算,计算出的板的配筋可以人工调整为坡屋顶的板配筋。

4)在PMCADfc菜单“ PM交互式数据输入”中,先不要急着输入GZ和QL的信息,因为在PM CAD主菜单有一项“砖混结构抗震及其它计算”,在这儿会进行墙体局压的计算,可以看出哪儿局压不满足,再在此处安排GZ而砖混结构中的圈梁只有400高,和等高的砖墙重量差别不大,所以只要在编辑旧图的时候,把QL所在的墙体涂黑,标明涂黑部分为Q L走向就可以了。

5)必须准确填写地下室层数,主要有几个原因,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必须要用到这个参数,有了这个参数,地下室以下的风荷载、水平地震效应就没有往下传,但竖向作用效应还是往下传递。

pkpm(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pkpm(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

(底框-)砖混结构设计总结一、分析建筑条件,准备初步工作:1. 底框部分:(1)根据建筑条件图布置框架柱轴网,由抗震概念设计,尽量不要出现单根柱而不能形成一榀框架的情况,柱距一般为6米;(2)柱截面初步设计;单层商铺部分的框架柱截面设为350X350,底框部分的框架柱设为400X400;(3)根据柱轴网确定剪力墙的分布(长度和距离);(4)剪力墙一般分布在楼梯间处,与电信专业协调,预留电表箱位置;(5)剪力墙往往矮而长,变形能力差,多为剪切破坏,宜开竖缝保证高宽比大于1.5;(6)根据底层店面部分的墙厚确定框架梁、柱偏心;(7)根据框架柱的设置和柱距,确定框架梁的高度和宽度(一般上面有出承重墙的框架梁宽度不小于350,其它墙梁宽度不小于300,高度不小于净跨的1/5);(框架结构梁截面尺寸控制办法:计算时用TAT,看计算结果配筋图内的配筋率图;要求全截面配筋率1.5-1.7之间)(8)其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6、7度可分别按三、二级采用;2. 砖混部分:(1)根据纵横墙的布置及可能会有的屋面构架,确定构造柱的位置和种类,(最外围的构造柱直接升到女儿墙,门窗洞口处的构造柱尺寸最好与门洞处的短墙吻合)(2)根据户型布置设置梁,包括其宽度和高度(其位置应把楼板分成规则的矩形,在阳台较大窗洞处或门窗连续设置处应设置过梁,且其高度加上门窗的高度应等于楼层高度);(3)根据户型布置确定板厚,一般取短向跨度的1/35,但是最好不要小于100,客厅不小于120,否则影响使用;阳台、厨卫一般为90,屋面板厚120,楼梯梯板厚度为板跨的1/28,且平台梁高度与其下的窗高之和要等于建筑标高;(4)根据墙体外立面的腰线做法,确定外围圈梁的高度和做法;(5)根据总体要求,设置不同的结构标准层与荷载标准层;(6)阳台处的挑梁高度为挑出长度的1/3-1/6;二、输入计算模型,进行程序计算:1. 底框部分:(1)SAT-8计算底框时不能考虑风荷载。

pkpm软件计算结果审查分析_secret分析

pkpm软件计算结果审查分析_secret分析

PKPM软件计算结果审查分析Senegal 2011-20/11计算机的后处理结果,即最终打印结果指内力图、配筋图和详细的内力及配筋表(按构件编号依次输出),有抗震计算时还输出中间分析结果(如自震周期、振型、位移、底部总剪力等)设计人应认真对最终打印结果进行分析,确认无误或无异常情况后再绘制施工图,必要时应将最终确定的构件编号、构件截面和配筋数量、规格绘制成简单的平面图,供校核审定和归档用。

对最终打印结果不进行分析,盲目采用其配筋直接绘制施工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往往会造成不良的严重后果,既对工程不负责任、有不利于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一、计算结果合理性判定1、对重力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分析审查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是否符合受力规律;可以利用结构底层检查竖向内外力的平衡,即底层柱、墙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轴力之和应等于总重量;如果结构对称、荷载对称,其结构内力图必然对称,即检查其对称性。

当以上三者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返回原始数据进行检查。

2、对风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分析审查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和位移是否符合受力规律;可以利用结构底层检查侧向内外力的平衡,即底层柱、墙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之和应等于全部风力值(需注意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方向);如果结构沿竖向的刚度变化较均匀、且风荷载沿高度的变化也较均匀时,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沿高度的变化也应该是均匀的,不应有大正大负、大出大进等突变。

3、对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计算结果的分析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可以利用其结果进行如同风荷载作用下的渐变性分析,但不能进行对称性分析,也不能利用结构底层进行内外力平衡的分析(因为振型组合后的内力与地震作用力不再平衡)。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对其计算结果的分析重点如下。

3.1.结构的自振周期对一般的工程,结构的自振周期在考虑折减系数后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即第一周期)大致为:框架结构T1≈ ( 0.12~0.15) n框-剪和框-筒结构T1≈ ( 0.08~0.12) n剪力墙和筒中筒结构 T1≈(0.04~0.06)n式中,n为建筑物的总层数。

PKPM电算结果分析

PKPM电算结果分析

一自振周期的评定 (1)二振型曲线的评定 (3)三地震力的评定 (3)四水平位移的特征 (5)五几个重要的比值 (6)1轴压比 (6)2位移比 (6)3周期比 (7)4刚度比 (7)5剪重比 (8)6刚重比 (8)7有效质量比 (9)一自振周期的评定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有三种:能量法,等效质量法,顶点位移法。

但是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经验公式值:第一振型T1=(0.12-0.15)n,第二振型T2=(1/3-1/5) T1,第三振型T3=(1/5-1/7) T1。

详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2.3,调入PKPM电算结果: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有计算的结果知结构的第一振型周期分别为0.7854,0.2524,0.1443,0.1022,0.0841第二振型周期分别为0.7441,0.2421,0.1408,0.1016,0.0831第三振型周期分别为0.6340,0.2065,0.1200,0.0862,0.0709 具体分析见如下结果:计算出的经验值为0.6~0.75 0.15~0.1875 0.1~0.125,由上分析知道所算的结果与理论相差并不是很远,所以结构的构件尺寸基本合理。

二振型曲线的评定有经验知识知在正常的计算下,对于比较均匀的结构,振型曲线应是比较连续光滑的曲线,不应有大的凹凸曲折。

第一振型无零点;第二振型在(0.7-0.8)H处有一个零点;第三振型分别在(0.4-0.5)H及(0.8-0.9)H处有两个零点。

调入PKPM电算结果:第一振型曲线第二振型曲线第三振型曲线上面的图片是一层楼中X方向第一、第二、第三振型投影仅为电算结果中的一个代表由该图知各振型曲线基本光滑,与经验基本一致,说明结构的布局,构件的选取以及荷载的输入基本正确。

三地震力的评定根据目前许多工程的计算结果,截面尺寸、结构布置都比较正常的结构,其底部剪力约在下述范围内:7度,II类场地土:F EK≈(0.03-0.06)G调入PKPM的电算结果:********************************************************** 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层号塔号质心 X 质心 Y 质心 Z 恒载质量活载质量(m) (m) (t) (t)5 1 21.792 12.079 16.800 414.2 12.34 1 21.672 12.015 13.500 685.1 54.93 1 21.672 12.015 10.200 685.1 54.92 1 21.672 12.015 6.900 685.1 54.91 1 21.680 12.016 3.600 689.8 54.9活载产生的总质量 (t): 231.930恒载产生的总质量 (t): 3159.396结构的总质量 (t): 3391.326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结构的总质量包括恒载产生的质量和活载产生的质量活载产生的总质量和结构的总质量是活载折减后的结果 (1t = 1000kg)。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结构休系Δu/h限值框架 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筒中筒,剪力墙 1/1000框支层 1/1000名词释义:(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

(mm)Ave-(X)、Ave-(Y)----X、Y平均位移。

(mm)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适用于12层以下任意平面布置的砌体结构及底框-抗震墙砌体结构的计算。

底框-抗震墙砌体结构层数为1或2。

一、砌体结构抗震验算
(1)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的计算过程
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各层地震力——按楼面刚度和墙体侧向刚度分配地震剪力到每个墙段——导算楼面荷载和墙体自重计算墙体压应力——按墙体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验算个墙段的受剪承载力。

(2)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的计算内容
验算每一大片墙体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对象包括门窗洞口在内的大片墙体,求出每一片墙体在抗震受剪时考虑压力影响的沿阶梯形截面坡坏的抗震抗剪强度。

计算结果是抗力与效应的比值。

验算各门窗间墙段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当墙段的抗震受剪承载力不满足时,将计算出墙段所需水平配筋的总截面面积。

(3)参数输入
地下室结构嵌固高度(mm)<3层:当有地下室或者有半地下室时,输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至计算水平地震力的地平面的高度,该高度值小于房屋3层高度。

(当输入的嵌固高度大于0时,在计算基底总地震力时不计算地平面以下结构部分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在计算各层的地震力和地震剪力时,结构总高度将减去高高度值)。

施工质量控制等级:1,2,3级对砌体的强度作相应的调整系数为1.05,1.00,0.89。

砂浆类型:选择水泥砂浆对砌体的抗压强度(*0.9)、抗剪强度(*0.8)。

(4)计算结果
黄色数据:是个大片墙包括门窗洞口的抗震验算结果,数值结果是抗力与荷载效应的比值,标注方向与该片墙的轴线垂直。

计算结果小于一,不满足抗震强度要求,用红色显示。

兰色数据:是个门窗间墙段的验算结果。

标注方向与该墙段平行。

不满足用红色显示,旁边括号给出层间竖向截面中所需水平钢筋的总截面面积(mm*mm)。

白色数据:为混凝土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kn),可以根据次值对墙体进行配筋。

(5)墙体剪力设计值计算结果
各大片墙剪力设计值垂直于该墙比标注,各墙段平行标注,都为白色。

二、底框-抗震墙结构的计算
(1)底框-抗震墙结构的计算过程和内容
1.计算底框-抗震墙的填充墙和其他各层砖墙的抗震承载力,以及底框结构中的混凝土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在底框的计算中不考虑框架承担的地震作用,即地震作用全部由抗震墙承担。

底层的混凝土墙和满足砖填充墙的砖墙应作为受力墙输入,一般隔墙不输入。

2.计算底部各榀框架的侧向地震作用及各榀框架中框架柱有地震倾覆力矩时产生的附加轴力。

底框-抗震墙的地震剪力要根据上下层侧移刚度乘以1.2-1.5的增大系数
;然后将地震剪力在框架和抗震墙之间分配,分配时呼凝土剪力墙的侧移刚度乘以折减系数0.3,砖填充墙乘以0.2的折减系数,非抗震墙不再模型中输入。

3.剪力墙的内力和配筋计算
(2)底框-抗震墙结构及半参数的输入
(3)底框-抗震墙结构演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完成各层抗震验算之后,程序接着算底框-抗震墙的侧向地震作用和附加轴力。

(抗震演算结果文件为:ZH*.T)框架计算结果文件为KJ1.T 在底框框架抗震演算结果图中:黄色数据为各榀框架侧向地震力标准值,标注方向与框架轴线垂直;兰色数据为各框架柱的附加轴力标准值,数字标注方向与框架轴线平行;紫色数据剪力墙配筋结果,As为每边端柱的纵向配筋面积,Ash剪力墙水平分布筋面积。

K90,K0为90度和0度方向上层砖房与底框-抗震墙的抗侧刚度之比,大于规范的限制,用红色表示。

(4)底框-抗震墙结构抗震计算结果与PK,TAT,SATWE接口
三、砌体结构的受压计算
(1)墙体受压计算原则及过程
以门窗间墙段为计算单元,当墙体中没有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按无筋砌体有关规范计算,有构造柱则按组合墙的有关规范计算。

长度小于250mm的墙不做受压计算
受压承载力计算时,墙体构件按墙段自动生成,每个墙段生成一个承压构件。

(2)墙体的受压计算结果
结果文件ZC*.T 数值为抗力与效应之比。

(3)墙体轴力计算结果
结果文件名ZN*.T ,单位kN/m。

轴力设计图中黄色数据表示底层各轴个大片墙每沿米的轴里设计值,标注方向与该片墙垂直,兰色数据表示各墙段每沿米轴力设计值,标注方向与该墙段平行。

四、砌体结构高厚比验算
(1)墙体高厚比验算原则及过程
程序把相邻两端有墙肢支撑的墙段生成墙高厚比计算单元。

长度小于1.9米的单元不做高厚比演算。

考虑构造柱共同作用,高厚比乘以构造柱提高系数。

(2)高厚比计算结果
结果文件名ZG*.T 墙体高厚比*修正的容许高厚比,前面的数字小于后面的满足要求兰色显示,否则红色显示,不满足高厚比要求。

五、砌体结构局部受压计算
软件中的局部受压计算指的是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

有四种情况,结果文件为JBCY*.T。

图中标注数据(抗力Fa/何载效应N0+N1)
=================================
局部受压计算结果文件
==================================
节点编号: 195
梁垫类型: 无梁垫
梁支承宽度b= 250.; 梁高度h= 350.
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o(或垫块伸入墙内长度ab)= 152.8
上部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应力σo=0.605(N/mm2)
局部受压面积Al= 38188.1
影响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o= 175200.0
梁端支承压力Nl= 55.519(kN)
上部荷载产生的轴力No= 23.106(kN)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ψ=0.000
压应力图形完整系数η=0.700
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 1.663
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1.50
局部受压荷载效应值(ψNo+Nl)=55.520(kN)
局部受压抗力值(γηfAl)=66.680(kN)
66.680≥55.520; 验算通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