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 临床疗效观察
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治疗晚期二线治疗失败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药物与临床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0.125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治疗晚期二线治疗失败胃癌的临床疗效评价刘申吒1,孙长春1,于立江1,崔丽华1,侯娟1,王钊2,凌锐3,韩国虎1,陈德玉31.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靖江214500;2.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靖江214500;3.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院,江苏镇江212001[摘要]目的评估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应用于二线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靖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靶向治疗组,各40例,靶向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KPS 及癌痛评分。
结果联合组DCR(90.0%)优于靶向治疗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
联合组与靶向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KPS评分好转率(65.0%)优于靶向治疗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P=0.014)。
联合组癌痛评分低于靶向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对于晚期的胃癌患者采用口服低剂量阿帕替尼联合热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够确保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晚期胃癌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关键词]阿帕替尼;热疗;晚期胃癌;不良反应;化学治疗[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4(a)-0125-05Clinical Efficacy Evaluation of Low-dose Apatinib Combined with Hyper⁃thermia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fter Failure of Second-line TreatmentLIU Shenzha1, SUN Changchun1, YU Lijiang1, CUI Lihua1, HOU Juan1, WANG Zhao2, LING Rui3, HAN Guohu1, CHEN Deyu31.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Jing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4500 China;2.Department of Pathology,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Jing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4500 China;3.Tumor Research Institut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Province, 212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dose apatinib combined with hyperthermia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have failed second-line treatment. Methods 80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failed second line treatment at the Jingjiang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from De⁃cember 2020 to Dec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mbination group and a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250 mg/d of apatinib orally, while the combination group received hyperthermia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KPS, and cancer pain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DCR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90.0%)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argeted treatment group (72.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4.021, P=0.04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作者简介] 刘申吒(1991-),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胃癌内科系统治疗。
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分析

患者的比例逐渐增加,所以血脂管理工作应长期坚持。
④服用调脂药后需要定期复查生化指标评估疗效和是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但患者认为治疗的花费大于所能带来的获益,使部分患者无法按时复查评估,需要继续加强宣教。
4 总结本项目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运用药物治疗管理干预模式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研究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使用率、用药依从性、LDL C达标率、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均有提高,可见药师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中能发挥作用,药师干预模式在慢病管理中值得推广。
医改政策推进,促进“药师转型”,对药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但体现了药师价值,而且在“理论 实践 再理论 再实践”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和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了药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 67〔2〕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脂代谢学组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修订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7,33(11):925 936〔3〕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行动专家组 提高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的专家建议〔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4):294 298 〔4〕李亚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状况及他汀类药物应用现状调查〔D〕 西南医科大学,2017〔5〕刘伊,管晓东,信枭雄,等 药物治疗管理研究综述〔J〕 中国药事,2015,29(11):1172 1180 〔6〕GroupL Medicationtherapymanagementservices:acriticalreview〔J〕 JournaloftheAmericanPharmacistsAssociationJapha,2005,45(5):580 587〔7〕RoversJP Apracticalguidetopharmaceuticalcare〔J〕 AnnalsofPharmacotherapy,2003,37(10):285 92 〔8〕雷军 加强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162 163〔9〕王翠捷,廖国杭,罗振,等 临床药师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04):153 155〔10〕周树军,王云梅,王振娟,等 出院后药学干预对基层医院PCI术后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预后的影响〔J〕 中国药房,2017,28(08):1126 1129〔11〕甘井山,徐亚洁,运乃茹,等 影响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调查〔J〕 中国药房,2016,27(03):292 294 〔12〕曾卫强,曲云婷,闫其星,等 抗肿瘤药物药学监护路径的建立和应用〔J〕 中国药房,2016,27(35):5017 5020〔13〕吴晓玲,于国超 家庭药师服务标准与路径专家共识〔J〕 药品评价,2018,15(16):4 16〔14〕马倩雯 医患信任在医生共情与患者疾病感知之间的中介作用〔D〕 2019〔15〕深圳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分析〔J〕 中国医疗保险,2019,(08):32 37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分析杜宝萍,刘基华,陈富钦,何伟佳,刘 澍,周 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510060)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处方的规范性情况,为提高处方质量,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观察胃癌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和护理

观察胃癌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致手足综合征和护理【摘要】目的:探析对因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印发手足综合征胃癌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确诊为胃癌且应用阿帕替尼片治疗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出现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做评估,分析护理措施的价值。
结果:相对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以及疼痛评价分数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后出现手足综合征胃癌患者应保持重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调整患者心态并缓解疼痛症状,从而保障整体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手足综合征;护理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是常用于治疗注入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患者的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其用药机制在于选择性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自身的络氨酸激酶活性来达到阻断生成肿瘤血管的效果。
有研究[1]显示相对于同类药物如舒尼替尼、瓦他拉尼等药物,其活性与安全性均有显著优势。
甲磺酸阿帕替尼用药期间可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从发生率及威胁性而言以手足综合征引起临床重视,有典型症状会造成患者生理、心理负担并对治疗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病情反复。
有鉴于此本院对因服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后出现手足综合征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缓解不良情绪和疼痛感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确诊为胃癌且应用阿帕替尼片治疗患者30例。
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50~60岁件,平均(56.64±5.14)岁。
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出现手足综合征。
1.2方法心理护理:在患者用药前告知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价值、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式,使患者明确手足综合征虽然会引发不适但并无生命威胁,通过适当及时的治疗能够逐渐控制症状并愈合。
希罗达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

[] 2 陈元鸿 , 王婉 梅 , 皓, 埃 索 美拉 唑 三联指肠 溃疡 对 比研 究. 第一 军 医大学 学
报 ,0 5 8 :0 5—1 7 2 0 ( ) 14 4 0 .
[] 3 陈志辉 , 艳婷 , 侯 刘胜雄 , . 等 泮托拉 唑联 合铝碳 酸镁 治 疗 消 化性 溃疡的疗效观察 . 山东医药 ,09, ( 9 :9—5 . 20 4 2 )4 9 0 [ ] 忠 良. 4何 药物 治疗老 年 消化 性 溃疡 12例.中国 医学创 新 , 6
状腺癌 9例 , 黏液腺癌 4例 , 未分化癌 2例 , 移部 位涉及肝 、 、 转 肺 胰头 、 、 骨 腹腔 、 膜后 及锁骨上淋巴结。所有 患者卡 氏评分 I6 腹 >0
间( )开始治疗至肿瘤复发或 进展的时 间。生 活质量评定标 m : 准参照“ 内状况记分标准 ( a o k 评分 ) 。副作用情况根 据 体 Km fy s ”
[] 1 杨景玉 , 高琳琳 , 胡颖新 , 基 于 消化 性 溃疡 临床路 径 的健 等. 康教 育及 其 实 施 效 果 分 析. 国全 科 医 学, 00,5( ) 中 21 2 1 :
8 3—8 . 5
道P H值较高 的情 况下 才能起 到较 好 的杀菌效 果。传统 联合 使
用 的抗生素包括 克拉霉 素 、 阿莫西林 、 大霉 素及 甲硝唑等 , 庆 但近 年来 的 研 究 表 明 , 合 适 的 抗 生 素 联 用 易 致 较 高 的耐 药 几 不 率 , 有的高达 3 %以上 , H 0 如 p对克拉霉素联用 甲硝唑耐药的 文献越 来越多 , 这可能 与既往患 者多次联 用这两 种抗 生素有关 。 Hp的耐药性使 临床的治疗效果大为下降。本研 究着重研 究埃索 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 、 克拉霉 素治疗消化 性溃疡合 并 Hp感染 的 临床应用价值 。 索美拉唑较奥美拉唑抑制 胃酸作用快 , 快速的抑制 胃酸分泌 是修复溃疡黏膜 的重要基础 , 黏膜 的有效修 复减少炎症 因子 的侵 袭而缓解疼痛 J 。本组资料 中 , 采用 埃索 美拉唑 、 阿莫西 林联合 克拉霉素 , 即发挥 了索美拉唑 的快速起 效作用 , 又避 免 了克拉霉 素联合 甲硝唑带来 的耐药性 问题 。治疗结果显示 , 观察组溃疡愈 合率 7 . % , 9 6 有效率 1. % , 6 5 显著 高于对照组 的 4 . % 、52 , 35 4 . % 两者 比较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5 。观 察组 H p根 除率 为 7.% , 7 7 显著高 于对 照组 的 6 . % ( 2 9 P<0 0 ) .5 。治疗期 间 , 两组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图12019年9月胃镜下见食管-胃结合部巨大肿块图22019年9月C T见食管-胃结合部管壁增厚及胃周肿大淋巴结1病例资料1.1基本信息患者男性,48岁,因“进食后哽噎感伴胸闷1月余”于2019年9月入院,有长期吸烟史及少量饮酒史,无其他特殊个人史及疾病史。
入院时患者贫血较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仅有69g/L (正常值:131~172g/L ),消化道肿瘤标记物糖类抗原-125:111.3U /m L (CA -125,正常值:0-35.0U /m L )也较高。
根据患者症状及病史,考虑患者消化道病变,即行电子胃镜检查,如图1所见,贲门口可见一结节状不规则隆起,表面黏膜粗糙,溃疡形成、充血、糜烂,覆污秽苔;病变延伸至胃底可见巨大球形隆起,表面粗糙,充血、糜烂,覆污秽苔,与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晰。
即胃镜下取活检组织4块,病理提示:(食管-胃结合部)低-中分化腺癌。
结合胸部CT ,如图2所示,食管-胃结合部明显增厚,并且周围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且肝内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灶。
影像学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癌并胃周及肝内多发转移,最终该患者的临床分期为I V B期。
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李文登1,杜进臣2,马林冲3,王占鹏2,李庆新2△(1.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99;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普胸外科,甘肃兰州730050;3.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3)摘要:1例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 denocar ci nom a ofEs ophagogas t r i c J unct i on ,A EG )并胃周及肝内多发转移,肺转移不除外的患者,在给予2个周期贝伐珠单抗联合化学治疗后效果不佳,改用“信迪利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片”8个周期后,效果奇佳,根据胃镜及胸部CT检查判断该患者食管-胃结合部(Es ophagogast r i c Junct i on ,EG J )原发肿瘤和转移灶完全消失。
肝癌十大药物方案治疗

一、索拉非尼(多吉美)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临床研究表明,索拉非尼可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二、仑伐替尼(乐伐替尼)仑伐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双重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缓肿瘤生长速度。
三、阿替利珠单抗(百泽安)阿替利珠单抗是一种PD-L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阻断PD-L1与PD-1的结合,从而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四、奥沙利铂(乐沙定)奥沙利铂是一种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五、卡培他滨(希罗达)卡培他滨是一种口服的5-氟尿嘧啶前药,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在肿瘤细胞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六、瑞戈非尼(瑞戈非尼)瑞戈非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七、阿帕替尼(安罗替尼)阿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VEGFR2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减缓肿瘤生长速度。
八、阿扎胞苷(安维汀)阿扎胞苷是一种化疗药物,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九、替吉奥(泰瑞斯)替吉奥是一种口服的5-氟尿嘧啶、替加氟和奥沙利铂复合制剂,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在肿瘤细胞内转化为5-氟尿嘧啶,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十、伊布替尼(艾瑞卡)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的BTK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
在选择肝癌治疗药物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类型、分期、肝功能等)进行个体化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方案:1. 索拉非尼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方案:适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可有效延长生存期。
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分析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7.136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分析杨雅雯,杨光,王宏雨吉林省肿瘤医院内二科,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分析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08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4例。
对照组给予XELOX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IFN-γ、IL-12、IL-9与IL-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IL-12指标高于对照组,IL-9与IL-13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CEA、CA724与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5,P<0.05)。
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XELOX方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效果良好。
[关键词]信迪利单抗;XELOX方案;晚期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6(b)-0136-05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of Sindil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XELOX Regimen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nd the Effect on Serum Tumor MarkersYANG Yawen, YANG Guang, WANG Hongyu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Ⅱ, Jilin Cancer Hospital,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indilizumab combined with XELOX regimen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108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dmitted to Jilin Canc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February 2023.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with 5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XELOX schem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combined with Sintilimab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levant indi⁃cators, tumor markers and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FN-γ, The IL-12, IL-9 and IL-13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f IFN-γ, IL-12 index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IL-9 and IL-13 indicator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EA, CA724, and CA1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85%,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8.5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4.555, P<0.05).Conclusion Sintilimab combined with XELOX regimen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tumor markers and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健康科技能力提升项目(2022LC018)。
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Apr.0090,Vol.44No.0・29・阿帕替尼联合2OX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①张矍星,李智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瘤科,河南洛阳47202)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8-03-2219-10'期胃癌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
对照组采用SOX方案化疗,研究组采用SOX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统计对比两组疾病控制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4)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血浆辅助性T细胞2(Thl7)/调节性T细胞(Trey)。
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为20.07%(00/34),较对照组37.09%(19/34)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血浆Thl7/Tre(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4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化疗应用于晚期胃癌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抑制血清VEGF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阿帕替尼;s ox方案;化疗;晚期:癌中图分类号:R737.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024(2291)09-0140-09胃癌属于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增胃癌患者以及死亡人数约为全球52%[1]0由于胃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故>70%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主要治疗方式为化疗,临床多采用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钳和替吉奥联合化疗方案,可灭杀肿瘤细胞,进而改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4]。
因此需优化治疗方案。
随生物技术发展,产生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临床治疗晚期胃癌提供新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两组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 3。
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 3.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组别 分度
研究组 (n = 30)
对照组 (n = 30)
DOI: 10.12677/acm.2018.89143
856
临床医学进展
邢亚峰
评分 0~2 分,预计生存期 ≥ 3 个月。临床分期均为Ⅳ期。根据 RECIST 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有可测量 的靶病灶。排除靶病灶经过放疗的患者。阿帕替尼,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商品名:艾坦,江苏恒瑞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05;规格:425 mg × 7 片,2 板/盒。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 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病 理类型、TNM 分期等基线资料的分布,具体见表 1。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安国市医院肿瘤内科曾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 60 例晚期胃癌患者,纳入标准:既往均接受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 或者复发的患者,年龄 ≥ 18 岁,根据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
Open Access
1. 引言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其发病情况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相当悬殊。估计全球每年约有逾 1,000,000 例新发病例,每年约有 807,000 人因胃癌死亡,位居 癌症发病率的第 2 位,死亡率占第 3 位[1]。晚期胃癌的治疗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 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足 10%,约有 65%~70%的胃癌患者在就诊时已经达到中 晚期,无手术指征,通常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5 年生存率较低,仅为 27.4% [2] [3],但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很多胃癌晚期病人不能坚持。近年来,胃癌的靶向治疗探索越来越多[4]。 而阿帕替尼作为我国研制成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新型靶向药物,目前国内对其 较深入的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对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6 月安国市医院肿瘤内科接受阿帕替尼用 于治疗的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 60 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阿帕替尼的临 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Received: Oct. 26th, 2018; accepted: Nov. 13th, 2018; published: Nov. 20th, 201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apatinib combined xeloda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Method: 6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administrated with apatinib combined xeloda; 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rated with single xeloda. Result: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was 66.7%, with 0 cases (0%) CR, 26.7% PR, 40.0% SD, in thetreatment group, 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was 26.6%, with 0 cases (0%) CR, 13.3% PR, 13.3% SD, in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Disease control rate (66.7% versus 26.6%) (P < 0.05). Adverse Reac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omatitis, hand and foot syndr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but in leukopenia, anemia, thrombocytopenia, diarrhea, nausea and vomiting,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Apatinib combined with Xeloda still has better disease control,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better clinical value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Clinical Effect Observation of Apatinib Combined Xeloda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Yafeng Xi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Anguo City Hospital, Anguo Hebei
构成比 63.3% 36.7% 13.3% 45.0% 41.7% 31.6% 20.0% 33.3% 15.0% 21.6% 10.0% 36.6% 15.0% 0.06% 11.6% 73.4% 26.6%
2.2. 方法
两组病人均为我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治疗组给予阿帕替尼口服 850 mg/d, 希罗达 1.5 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直至疾病进展,对照组单纯给予希罗达 1.5 早晚饭后半小时口服。观察临 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期间常规给以托烷司琼止吐,奥美拉唑抑酸,复方甘草酸苷保肝及复查血 常规,出现骨髓抑制后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瑞白)升白及白介素-11 (巨和粒)升血小板治疗。两 个周期进行胸腹部 CT 等评价疗效。
邢亚峰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26日;录用日期:2018年11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0日
摘要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靶向治疗联合希罗达口服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临床作用。方法:将60例晚期 二线化疗或二线化疗失败的胃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对照组 30例,采用单药希罗达口服化疗方案。结果:入组病例均可进行有价值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组完全缓 解率(CR) 0%,部分缓解率(PR8例) 26.7%,稳定(SD10例) 40.0%,疾病控制率(DCR),66.7%,对照 组完全缓解率(CR) 0%,部分缓解率(PR2例) 13.3%,稳定2例,疾病控制率(DCR) 26.6%,研究组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两组口腔炎、手足综合征方面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方面、周围 神经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希罗达在晚期胃癌化疗 中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不良反应较少可控,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0度 I度 II 度 III 度 IV 度 0度 I度 II 度 III 度 IV 度
白细胞 减少 18
9 2 1 0 20 8 1 1 0
腹泻
16 10 3 1 0 18 9 3 0 0
恶心 呕吐 16 13
1
19 10 1
贫血
21 5 4 0 0 20 6 4 0 0
血小板 减少 22
5 3 1 0 25 4 0 1 0
Table 1. General data distribution 表 1. 一般资料分布情况
性别 年龄 病位
病理类型 临床分期
项目
男 女 ≤40岁 40~60岁 >60岁 贲门 胃体 胃窦 全胃 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 中分化癌 高分化癌 印戒细胞癌 其他 IVa期 IVb期
例数 38 22 8 27 25 19 12 20 9 13 6 22 8 4 7 44 16
关键词
晚期胃癌,阿帕替尼希罗达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
Keywords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patinib Xelo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