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测

合集下载

维生素C注射液的检查和含量测定

维生素C注射液的检查和含量测定

无菌检查
总结词
确定注射液中无微生物污染
详细描述
通过无菌检查的方法,对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确保注射液中无微生物污染,符合无菌要求。
热原检查
总结词
检测注射液中的热原物质
详细描述
进行热原检查以确定维生素C注射液中是否存在热原物质。通过鲎试剂法或其他相关方法进行检测, 确保注射液不含有热原物质。
控制措施
加强生产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对 操作人员进行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 卫生意识。对原辅料进行严格检查和 控制,确保其无菌状态。
可见异物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原因
生产过程中异物混入、过滤器破损、灌装过程中产生等。
控制措施
加强生产现场的清洁和整理,确保无杂物混入。定期对过滤 器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完好无损。优化灌装工艺参数, 减少灌装过程中产生的可见异物。
维生素C注射液的检查和含 量测定
目录
• 维生素C注射液的简介 • 维生素C注射液的检查 •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问题及控
制 • 维生素C注射液的储存和运输要

01
维生素C注射液的简介
维生素C的作用和用途
抗氧化作用
维生素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 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保 护细胞和组织不受损伤。
02
维生素C注射液的检查
外观检查
总结词
判断注射液的外观是否符合规定
详细描述
检查维生素C注射液的外观,包括颜色、透明度、是否有沉淀、杂质等,以确保 其外观正常,无明显缺陷。
装量检查
总结词
确保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准确
详细描述
按照相关规定,对每支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装量检查,确保每支注射液的装量准 确,符合规定。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

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维护结缔组织、治疗感染、促进铁吸收、增强免疫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C是人体所必需的,但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必须从外部获得。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肉类中。

为了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求,维生素C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然而,由于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维生素C含量偏低等问题,因此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进行测定,是确保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对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操作技术;3. 熟悉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维生素C有特征性吸收波长,可以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测定,得到图谱后,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C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试剂:含0.1% H3PO4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维生素C注射液。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① 维生素C标准曲线的制备取维生素C标准溶液1mL,加入10mL比色管中,加入0.1%的磷酸溶液和适量的双氧水,用0.1mol/L NaOH溶液调节pH值为3.0,加适量去离子水至刻度即可。

将所选维生素C注射液10mL加入容量瓶中,加入0.1% H3PO4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mL;2. 测定实验① 范围测试设置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用去离子水校准基线,并检查荧光灯是否正确打开。

② 确定波长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上选择波长为265nm,记录基线的吸光度值。

将处理好的维生素C注射液1000μL加入试验药液中,稳定立即记录吸光度值。

④ 计算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标准曲线,计算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处理好的维生素C注射液的吸光度为0.505。

根据维生素C标准曲线计算,该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为90.3mg/10mL。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

维生素c制剂的质量分析实验报告维生素 c制剂是将维生素 c (或称甲基维生素)溶于稀盐酸溶液中制成,经加酶催化反应,然后与硫酸铜、硫酸铝钾、硫酸亚铁等反应得到一种脂溶性化合物,俗称“维生素 C”或“维生素 K”(亦称 VK),化学式为 KOH。

维生素 c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中,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代谢和正常生理功能等。

维生素 c不仅在生理上能保护心脏、肝脏、肌肉、造血、神经、生殖等器官及组织细胞,同时能调节内分泌系统,预防心血管病如心肌炎、心肌病等,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在机体各个组织中分布广泛且较为稳定,但随着年龄增长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作用减弱而逐渐失去作用。

维生素 c作为一种广谱抗坏血酸药物,在防治疾病方面有着广泛应用;而且治疗疾病效果明显;是一种理想且廉价的常用抗菌药物、抗病毒、抗生素制剂,在人类使用和治疗方面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维生素 c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药品采购目录中。

鉴于维生素 c制剂质量控制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了保证医药产品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我部组织本实验室开展了维生素 c制剂质量分析工作。

1、制定实验方案维生素 c制剂主要是用于治疗和预防维生素的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

对临床用量较大的药品,如治疗心肌炎药物、抗菌药物等,由于其成分含量的特殊性,在临床使用中其质量管理也尤为重要。

针对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原料种植管理模式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我部有8个专业实验室,其中2个国家级实验室以及2个省级实验室。

各实验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从原料到成品一条完整有序的质量管理链。

实验室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保证按照质量管理程序开展试验工作并顺利实施。

2、试样制备称取1 g维生素 c (浓度为10%)溶于150 ml稀盐酸溶液中,充分溶解后移入100 ml刻度玻璃瓶中。

取适量维生素 c加入100 ml10%磷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静置15 min,使其溶解。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Vitamin C Injection Quality Analysis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工分061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 4指导教师 xx 职称副教授导师单位 xx环境工程系论文提交日期xx一、课题名称: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二、毕业专题(设计)主要内容:维生素c为维生素类药。

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读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维生素c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几紫癜等辅助治疗。

它还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螯合,使铁排出加速。

另外还可以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注射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溶媒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并需采用避免污染或杀灭细菌等工艺制备。

注射剂的质量分析包括观察色泽和澄明度,然后进行鉴别试验、pH值检查,最后进行含量测定。

注射剂的常规检查分为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

本课题选择维生素c注射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最终写出科学性论文。

1、选题2、搜集阅读文献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方案实施4、方法验证5、撰写报告6、论文答辩三、计划进度1、5月24日动员2、5月24日—5月25日查阅资料,拟定提纲3、5月26日—6月25日实施实验4、6月26日—6月30日撰写报告,完成专题报告四、毕业专题(设计)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毕业专题任务书2、毕业专题实验报告3、毕业专题答辩成绩4、毕业专题成绩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0年5月24日2010 年5 月24 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实验设计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实验设计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实验设计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检查实验设计班级小组成员负责老师:时间:化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教研室实验九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掌握维生素C 鉴别的方法。

2.熟悉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查药物中杂质的操作。

3.熟练使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的操作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二、实验原理(一)鉴别实验1.与硝酸银反应维生素C 分子中有二烯醇基,具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维生素C ,同时可产生黑色银沉淀。

2.与2,6-二氯靛酚钠反应2,6-二氯靛酚钠为一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玫瑰红色,碱性介质中微蓝色。

与维生素C 作用后生成还原型无色的酚亚胺。

(二)杂质检查实验维生素C 及其制剂在贮存期间易变色,且颜色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

因为维生素C 的水溶液在pH 高于或低于5~6时,受空气、光线和温度的影响,分子中的内酯环可发生水解,并进一步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糠醛聚合呈色。

故可采用吸光度法检查。

(三)含量测定实验1.碘量法维生素C 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强还原性,被碘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H I 2HI 2+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根据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维生素C 的含量。

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2.2,6-二氯靛酚钠滴定法2,6-二氯靛酚钠是一种染料,其氧化型在酸性介质中为红色,碱性介质中为蓝色,OC OH H CH 2OHO OH OH O C OH H CH 2OH O O O与维生素C反应后,生成无色的还原型酚亚胺,因此,在酸性条件下,用2,6-二氯靛酚钠滴定至溶液显玫瑰红色,即为终点;无需另加指示剂。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比色皿、50mL锥形瓶、100mL 容量瓶、移液管,量筒;2.试剂:维生素C注射液(1g/5ml)、硝酸银溶液、2,6-二氯靛酚钠试液、稀醋酸、淀粉指示剂、碘标准滴定溶液、醋酸试液。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3. 排气:滴定管下端不要有空气 4. 将液面调节至“ 0” 刻度
5. 滴定:左手旋转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 眼睛注意锥形瓶中的反应,而不是滴定液
准确的姿势
6. 读数与记录:平视,记录到小数点后两位
思考题
1. 冷水为何要先沸腾过? 2. 为何要加丙酮并放置 5 分钟 3. 加入醋酸的目的
分析以下情况会使含量偏高还是偏低 ① 滴定管没有进行排气 ②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没有用滴定 液润洗 ③ 读数时眼睛仰视 ④ 读书时眼睛俯视
维生素 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标准规定
《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规定 :
一、实验目的
1. 熟练正确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 能够运用滴定法测定含量并正确计算其 含量 3. 理解氧化还原滴定测定维生素 C 的原理
2
实验原理
指示剂:淀粉指示剂
滴定剂:碘滴定剂
滴定反应:氧化还原滴定法
C6H2OH
(F)
体积
(即规
( V ) 格)
滴定度 (T)
22.42mg
F
滴定液实际的浓度 滴定液理论规定的浓度
计算公
100%
注意:单位统一
滴定管的使用注意事项
1. 检漏:活塞处涂一层薄薄的凡士林,注意 不要堵塞小孔
2. 洗涤:用自来水冲洗后,用蒸馏水冲洗 2 ~ 3 遍 , 用滴定液润洗 2 ~ 3 遍。
H C OH 5O
4
1O
HO 3 2 OH
维生素 C
CC
OI2
OH OH 淀粉指示剂
二烯醇结构
CC OO
二酮基结构
终点判断:由无色变为蓝色
三、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 10 支注射剂,将内容物到置干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Vitamin C Injection Quality Analysis班级工业分析与检验(工分061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 4指导教师 xx 职称副教授导师单位 xx环境工程系论文提交日期xx一、课题名称: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二、毕业专题(设计)主要内容:维生素c为维生素类药。

维生素c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读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

维生素c用于治疗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几紫癜等辅助治疗。

它还可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螯合,使铁排出加速。

另外还可以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治疗。

注射剂由药物和附加剂、溶媒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并需采用避免污染或杀灭细菌等工艺制备。

注射剂的质量分析包括观察色泽和澄明度,然后进行鉴别试验、pH值检查,最后进行含量测定。

注射剂的常规检查分为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

本课题选择维生素c注射液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相关标准,对其进行质量分析,最终写出科学性论文。

1、选题2、搜集阅读文献资料3、设计实验方案、方案实施4、方法验证5、撰写报告6、论文答辩三、计划进度1、5月24日动员2、5月24日—5月25日查阅资料,拟定提纲3、5月26日—6月25日实施实验4、6月26日—6月30日撰写报告,完成专题报告四、毕业专题(设计)结束应提交的材料:1、毕业专题任务书2、毕业专题实验报告3、毕业专题答辩成绩4、毕业专题成绩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2010年5月24日2010 年5 月24 日论文真实性承诺及指导教师声明学生论文真实性承诺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作品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内容真实可靠,不存在抄袭、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

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安全标准研究

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安全标准研究维生素C注射液质量安全标准研究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场上常见的维生素C产品有口服片剂、片剂和注射液等。

在临床上,为了快速补充维生素C,医生常常选择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治疗。

然而,随着维生素C注射液使用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关注其质量安全问题。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标准进行研究。

第一,维生素C注射液的成分及含量的研究。

维生素C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的溶液,其含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根据国家药典等权威标准,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一般应在100mg/ml到500mg/ml之间。

同时,还需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辅料进行研究,确保其成分安全稳定,不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

第二,维生素C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的研究。

生产工艺直接影响到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

首先,需要对维生素C注射液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加工过程中不受到外界污染。

其次,需对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设施进行监测和验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

同时,还需建立起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一致性。

第三,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维生素C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质量安全评价方法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包括对注射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等进行评价,同时还需对注射液的溶液稳定性、PH值、滴定酸度、含量测定等进行检测。

最后,需对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微生物检测,确保产品不受到细菌、霉菌的污染。

第四,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监控体系的研究。

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

应制定相应的监控指标,并建立采样、检测和监控机制,对维生素C注射液进行定期的质量监测。

同时,应对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对于维护人们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成分及含量、生产工艺、质量安全评价方法和监控体系的研究,才能确保维生素C注射液的质量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七 维生素C 注射液的质量检测
一、 实训目的
1、掌握注射液中可见异物检查方法及结果判定方法。

2、掌握维生素C 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3、熟悉灯检法的检查装置构造,检查人员条件,含量测定的计算方法。

4、了解维生素C 注射液质量检测项目。

5、掌握可见异物的检查方法。

二、 实训原理
可见异物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物质,其粒径或长度通常大于
50μm 。

注射剂应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的条件下生产,产品在出厂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逐一检查并同时剔除不合格产品。

可见异物检查法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

一般常用灯检法。

实验室检测时应避免引外
可见异物,当供试品溶液容器不适于检测,需转移至专用玻璃容器中时,均应在百级的洁净环境中进行。

灯检法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装置—伞棚式灯检箱。

检查人员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
测验,均应为4.9或4.9以上(矫正后视力应为5.0或 5.0以上);应无色盲。

结果判定
(1)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20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可见异
物。

如检出可见异物的供试品超过1支(瓶),应另取20支(瓶)同法检查,均不得检出。

(2)混悬型注射液 20支(瓶)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色块、纤毛等可见异物。

维生素C(C 6H 8O 6)又称抗坏血酸,其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I 2
定量氧化成二酮基,所以可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其含量。

O
C OH H CH 2OH
O OH OH −−→−++H I 2O C OH H CH 2OH O O O HI 2+
维生素注射液中常加有亚硫酸盐如NaHSO 3作为抗氧剂,抗氧剂NaHSO 3对测定维生素
C 的含量有影响,所以在滴定前需要加入丙酮来排除干扰。

由于维生素C 的还原性很强,即使在弱酸性条件下,此反应也能进行得相当完全。

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 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而产生误差,尤其在碱性条件下,
误差更大。

故该滴定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以减慢副反应的速度。

三、实训操作
(一)可见异物检查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20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轻轻旋转和
翻转容器使药液中存在的可见异物悬浮(注意不使药液产生气泡),置供试品于遮光板边缘处,在明视距离(指供试品至人眼的距离,通常为25cm),分别在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手持供试品颈部使药液轻轻翻转,用目检视。

(二)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
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
6H
8
O
6。

四、思考题
1、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进行可见异物检查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碘量法中加丙酮的目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