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4.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大单元教学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学校六中年级七年级设计者指导者课程模块第四单元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使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单元涵盖章、节第四章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四节输血与血型课标要求1.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进行体内物质的运输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功能是运输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物质4.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主题名称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题概述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并运送到组织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与二氧化碳也需要运走并排出。
这些物质的运输任务是由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物质是通过血液运输的,血流的管道是血管,动力是心脏。
血液是物质与气体运输的载体。
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和血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
血液在血管里流动,人体内具有哪些血管,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和功能,按着血流的方向有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血液流动的管道,而血液运输的动力是心脏,心脏分为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后,这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一是心脏结构与其作为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的功能相适应;二是心脏结构与血液循环的功能相适应。
血液对人体非常重要,失血过多需要输血,输血与血型密切相关,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了解献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血型分为O、B、A、AB型。
学情分析(针对单元)学生几乎都有过流血、抽血的经历,都知道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对血液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清楚血液中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的功能以及血液和生命活动的关系,也不清楚血液是如何运输的,运输的动力来自哪里。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材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识别和推断血液的功能,血管及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知识点汇总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思维导图:第一节:物质运输的载体1.循环系统的组成(1)人体要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要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这都依赖血液循环系统。
(2)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和血液。
2.血液的分层现象:离心静置后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中层白色,下层深红色。
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溶液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
3.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成分: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作用: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血浆和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能看见的血细胞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血小板很小,需要进行特殊染色才能看见)(1)血浆①成分:水(主要成分)、各种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代谢废物(尿素、二氧化碳)。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红细胞(RBC)①特征: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含有血红蛋白②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③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
④红细胞异常时的症状:人体内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引起贫血。
饮食建议(了解):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拓展: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更多。
(3)白细胞(WBC)(重点)①形状(了解):球形,自身可以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②特点:有细胞核;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③作用:吞噬病菌,起到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④白细胞异常时的症状:白细胞数目偏高说明有炎症;数目偏低,会削弱机体抗菌能力,易受病菌感染。
⑤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了解):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通过自身的变形将病菌包围、吞噬。
(3)血小板(PLT)①特征: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
②功能:止血,凝血③血小板异常时的症状:血小板过少,不易凝血、机体异常出血;过多会形成血栓。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 练习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3课时)一、血液循环说明:1.体循环:起始于________,终止于右心房:肺循环:起始于________,终止于左心房。
两条路径在心脏中连接成一条大循环。
2.物质交换的两个场所: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血液氧气、营养CO2、废物肺泡氧气血液静脉血→动脉血CO23.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跟氧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
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跟氧别离。
二、血压与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与心率是一样的。
3.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强。
A组根底训练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A.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B.心脏和血管组成C.由心脏、血管和肺组成D.由心脏、血管和瓣膜组成2.比拟以下各处的血压,其中最高处是()A.肺静脉B.主动脉C.肺毛细血管D.上、下腔静脉第3题图3.如图是血液循环过程中某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如果图中b为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那么血管c的名称是()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4.关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正确的选项是()A.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C.静脉→心室→心房→动脉D.动脉→心室→心房→静脉5.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6.(泰州中考)如图为人体肺内的血管构造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第6题图A.a内流静脉血,c内流静脉血B.a内流动脉血,c内流动脉血C.a内流静脉血,c内流动脉血D.a内流动脉血,c内流静脉血7.如图甲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乙图表示①、③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含量。
3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学案

4.3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一、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 (1)概念:血液在由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叫做血液循 环。
(2)组成:心脏和血管。
(3)途径:血液在一次完整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两次,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承担者。
2、体循环与肺循环 (1)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各级动脉一全身毛细血管一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
(将将动脉右.心医 下腔年脉 右室肝静脉 肝门母脉肺动味上腔带咏肝动味主动脉肺肾麻左心序 左心室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一肺动脉T 肺部毛细血管T 肺静脉一左心房。
(将静脉血变为动脉血)—表示血液 循环中的 勘脓血 —表示血液 循环中的 舒脓血各级静脓 个全身毛细 血管网(3)体循环主要特点:路程长,流经范围广泛,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脏。
(4)肺循环主要特点: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
【注意】只有毛细血管处,才能进行物质交换。
3、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不断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器官组织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以保证生理活动正常进行。
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的血颜色鲜红;流入右心室、右心房的血颜色暗红。
含氧量高的血呈鲜红色,肺部毛细 血管网左心房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4、动脉血和静脉血/心室卜肺循环 ----- 用日挣拙《渔动脉血)怵静脉一 (:流静味血),体循环_体动咏(流动豚由)肺动氏_ (流静脉力) 右心房 右心室称为动脉血;含氧量较低的血呈暗红色,称为静脉血。
5、心率、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健康的成年人安静时心率约为75次/分,正常范围是60~100 次/分。
(2)脉搏: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此压力沿着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动脉都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1课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9-
知识点2 心脏的功能 5.[教材图片题]如图为人的心脏工作示意图。据图可以判断 ( B)
A.右心房处于收缩状态 B.左心室处于舒张状态 C.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D.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0-
项目 甲 乙 丙
心房 收缩 舒张 舒张
心室 舒张 收缩 舒张
房室瓣 动脉瓣
__开__放____ 关闭 关闭 开__放___
__开__放____ 关闭
血流情况
心_房__→__心__室_ 心室→动脉 静脉→心房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知识点1 心脏的结构
自主预习Biblioteka 基础巩固能力提升-5-
1.心脏的结构如图所示,结构名称对应不正确的是( D )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3.与四腔相连的血管:[H]连通上腔、下腔静脉,[J]连通肺动脉
,[D]连通 肺静脉 ,[F]连通主动脉。
4.瓣膜:
(1)位置: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I ] 有[ E ] 动脉瓣 。 (2)作用:能够防止血液的 倒流
房室瓣 。
;心室与动脉之间
(3)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其中房室瓣只能朝向 心室 开,
A.与①相连的是肺动脉 B.心脏的房室瓣和动脉瓣能保证血液不倒流 C.血液流经心脏四个腔的顺序为②→①→④→③ D.②的腔壁最厚,能将血液输向全身
第1课时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2-
2.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构成心脏的组织主要是肌肉组织 B.心脏内有四个腔,左右两部分不相通 C.心室连接静脉,心房连接动脉 D.一次心跳中,心房收缩在先,心室收缩在后 【解析】心室连接动脉,心房连接静脉。
第三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PPT课件(初中科学)

活动一: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跟本人的拳头大小差不多大 位于胸腔内,两肺间,尖端偏左.活动二:视察源自讨论:一:心脏的结构
二:心脏工作时的 特点
上腔静脉 肺动脉
动脉瓣 右心房 房室瓣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主动脉
心
脏
结 肺静脉
构 左心房
示 房室瓣
意 左心室 图
心肌
心脏的结构
1:有心肌构成.(能收缩和舒张,左侧心肌比较厚)
心率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一般健康人休息时为60-80次 分钟
心脏的跳动有什么作用呢?
推动着血液在 心血管中的流动。
讨 心脏的跳动推动血液在心血管 中的流动,这句话中出现拉几
论 个人体重要的组成分?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血管 血液
特点: 遍布全身各处
作用: 运输人体需要的养分和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
左心房(和肺静脉相连)
2:有四个腔
左心室(和主动脉相连, 用主动脉瓣隔开)
右心房(和肺动脉相连,
(左右两边不通)
用动脉瓣隔开)
右心室(和上\下腔静脉相连)
用房室瓣隔开
瓣膜:保证血液沿一定 方向流动,不发 倒流生.
用房室瓣隔开
三者的关系 动脉(artery) 静脉(vein) 毛细血管(capillary vessel)
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管壁较厚、弹性大。血 流速度快.
血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管壁极薄,管径较细,
只允许红细胞成单行通过。
管
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它的管壁较 薄,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
人体的三种血管
动脉(artery)
2022-2023学年浙江九年级上学期科学同步练习3-3-1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与血管【知识点分析】一.血液的成分:1.血液的功能:经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血液和淋巴循环流向全身。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
2.血液的组成:如果在装有新鲜血液的试管中加入抗凝血剂,并静置一段时间,血液就会分层上下两层:上层是透明、淡黄色的液体,叫做血浆,下层则是呈暗红色的血细胞。
3.血浆:①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②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③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体内代谢出的废物。
4..血细胞的结构与特点:二.血型与输血:1.输血的前提:人的血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个人大量失血时,就需要通过输血来补充血量。
但输血前必须先检验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血型。
如果他们血型不相符,红细胞可能会凝集到一起。
2.凝集原和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存在着叫凝集原的蛋白质类物质(决定血型的物质),而血清中含有与之对应的特异性蛋白质类物质,称为凝集素(可与对应的凝集原发生凝集)【不同血型与血清的凝集状态】43.输血原则: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无同型血,不得已要进行异型血输血时,必须先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观察供血者血细胞与受血者血浆是否会发生凝集,根据上述原则,可依据下表进行输血,但必须少而慢..无偿献血: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三.血管与动静脉血:1.人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
动脉分流,静脉合流42.动脉:把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1)特点: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2)分布:一般分布较深处,也有较浅处。
如颈部与腕部的动脉。
3.静脉:把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1)特点: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
分布有较深处、也有较浅处。
(2)作用: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
1.血液的组成
构成血液的成分有液态的血浆以及各种血细胞。
血液⎩⎪⎨⎪⎧ (55%) (45%)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浆及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例1 (临沂中考)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
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血细胞所作的描述,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在人受伤时,细胞①会释放使血液凝固的物质,形成凝血块而止血
B .细胞②没有细胞核,数量过多时,人体可能患炎症
C .细胞③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因含丰富血红蛋白而使血液呈现红色
D .细胞①能够运输氧气,当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的初期,该细胞数目会增
加
心脏和血管
1.心脏
说明从血管与心脏的连接看,动脉与心室相连,静脉与心房相连,可以简单地记忆为“室连动,房连静”;心脏的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可简单地记为“上房下室”。
2.血管
人体中血管的类型及其特点见下表:
例2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图中血管a表示的是动脉,流淌的是动脉血
B.血管b管壁薄,流速快,红细胞单行通过
C.动脉血管内有动脉瓣,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
D.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血液在一次完整
的循环过程中要流经心脏________,因此,血液循环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体循环的路线:
组织细胞
氧和养料↑↓二氧化碳等废物
左心室→______→各级动脉→全身各器官________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路线:
右心室→肺动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心房
氧气↑↓二氧化碳
肺泡
人体通过血液循环,能不断地将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运送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并将组织器官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以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组成人体的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血液经体循环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例3如图是人体的血液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图中实线为体循环路径,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营养物质减少
D.若②为肾脏,则血液流经②后,尿素和氧气明显减少
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
例4(菏泽中考)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图简图。
该同
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
A.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
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
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
体内物质的变化情况
例5如图所示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物质(或量)Y依次经过Ⅰ、Ⅱ、Ⅲ三种结构(或时间段)时含量(或速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对此曲线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若Y表示血液中的氧气,则Ⅱ为肺部毛细血管
B.若Y表示血液中的葡萄糖,则Ⅲ为小肠静脉
C.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D.若Y表示栽有大量植物的某温室内氧气浓度,则Ⅱ表示从早上到晚上的时间
例6(无锡中考)如图为血液流经某机构B的示意图,请回答:
(1)若B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A血管是______脉,C血管是______脉。
(2)若B为毛细血管网,当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时,B是______(填“组织处”或“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网。
(3)若B是臀大肌处的毛细血管网,则A血管在结构上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关于人体血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输血时血型不合血小板会凝集成团
B.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
C.红细胞的体积比白细胞大
D.红细胞能吞噬病菌
2.(济宁中考)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
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
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4.如图是利用人的手臂进行的一个实验,图中“Z-Y”是一段静脉。
据图回答问题:
第4题图
(1)如图中(1a)用橡皮管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3a)所述,放开手指后,血管Z-Y段是否会充满血液?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证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用下面的句子说明你的推论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号加箭头方式)。
①松开手指A,手指B仍压住Y点
②将手指A由Y推向Z
③由此推断静脉中有静脉瓣
④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到Z-Y段
⑤观察到Z-Y段的血液被推走
⑥观察到Z-Y段没有血液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血浆血细胞
养料废物细胞核氧二氧化碳无细胞核止血凝血例1D知识点2:左心室弹性一层上皮细胞最慢例2D知识点3:两次体循环肺循环主动脉毛细血管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例3D
【易错点拨】例4A例5C
【综合应用】例6(1)肺静主动
(2)肺泡处(3)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
【巩固提升】1.B 2.B 3.C
4.(1)阻挡血液流回心脏(2)不会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血液是只能从远心端(Y)流向近心端(Z)(3)静脉中有静脉瓣,静脉瓣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②→⑤→①→⑥→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