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公告

合集下载

土木10级毕业设计大纲

土木10级毕业设计大纲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2010级 5/6/7班毕业设计大纲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二○一四年三月一、毕业设计安排(一)时间安排1、设计:第3周~第16周2、答辩:第17周(二)指导教师的安排设计指导教师:倪修全、陈洪生、汪汇、程新国、宗翔、胡义红、张吉兆、王娇、李运来、徐道富、杜菊芬、张经双、陆吉民、赵军、杨明飞、刘吉敏、尹楠(三)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毕业设计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及其重要的综合性教学环节。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继续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以后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毕业设计的几点说明1、学生在设计期间要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遵守纪律。

2、在设计期间学生应按作息时间在设计教室做设计,不得在寝室或其它地方进行。

3、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地收集资料,力求设计方案合理,计算准确,绘图认真无误。

4、倡导互助互爱,共同提高,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设计。

(五)毕业设计分组(见附录)二、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的基本条件1、旅馆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600m2,其中东西宽80m,南北长120m,距离城市主干道6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500mm~5500m2,主楼的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按五级标准,约400床位)1)普通客房3~4人,约占客房总数50%。

2)高级客房1~2人(设卫生间),约占客房总数50%。

3)公共用房部分:门厅、前台管理、中型会议室一间、餐厅、厨房、多功能厅(满足舞会、会议、学术报告等)。

2、门诊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9000m2,其中东西长100m,南北宽90m,距离路中心为90m。

(2)建筑面积:以满足下列要求为准,建议4000~4500m2、层数按五~六层考虑。

(3)主要房间设置参考(600人次/日)1)内科、外科、五官科、小儿科、妇产科、放射科、急诊分别为八~十一间;2)中医科、皮肤科、化验及功能检查、理疗分别为四~六间;3)公共用房十~十五间,包括挂号、病历、保健、药房、接待、男女厕所等;4)另外安排候诊、办公等用房若干间3、教学楼类建筑(1)建筑场地:占地30000m2,其中东西长不少于150m,南北宽不少于200m,距离城市主干道的中心为100m左右。

土木工程答辩稿范文

土木工程答辩稿范文

土木工程答辩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姓名],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我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答辩。

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具体题目]。

在开始介绍我的设计之前呢,我想先跟老师们说,这一路做下来啊,感觉就像盖一栋大楼,一块砖一块砖地垒,有时候还得拆了重垒,那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啊。

不过好在,现在总算是有个成果能拿出来给老师们瞧一瞧了。

一、工程概况。

我这个工程呢,位于[具体地点]。

就这个地点啊,当初选址的时候我可是做了不少研究。

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周边有[描述周边环境,如交通线路、商业区或者居民区等]。

这就对我的工程设计提出了不少特殊要求。

比如说交通这么繁忙,那在设计的时候就得考虑怎么方便人和车的进出,还不能造成交通堵塞。

这个工程的规模也不小,总建筑面积达到了[X]平方米。

它是一个多功能的建筑,包括[列举功能区,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

这就像是一个小社会一样,每个功能区都得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就像给一群性格各异的人安排房间,得让大家都住得舒服,还不能互相干扰。

二、设计理念。

我的设计理念呢,首先就是要以人为本。

毕竟这建筑是给人用的嘛。

就像我们住房子,肯定希望住得宽敞明亮、舒适方便。

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重空间的利用和布局。

比如说在住宅部分,我尽量保证每个房间都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就像给每个房间都开了一扇通往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小窗,让住在里面的人每天都能心情舒畅。

然后呢,还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都提倡绿色建筑嘛,我这个工程也不能落后。

我在设计中采用了很多节能措施,像[具体节能措施,如太阳能板、节能灯具等]。

这就好比给建筑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让它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省能源,一举两得。

再就是美观性了。

建筑可不能是个丑八怪啊,得让人看着赏心悦目。

我参考了很多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把它们融入到我的设计当中。

就像给建筑注入了灵魂一样,让它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

三、结构设计。

说到结构设计,这可是土木工程的重头戏啊。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

安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教务〔2004〕5号毕业设计(论文)是各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适应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然需要相应地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要求。

因此,为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初步进行科学研究,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1、调查研究、方案制定、分析比较、检索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2、设计、计算、绘图与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3、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实验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能力;4、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各院系及专业教研室要在毕业设计(论文)前做好毕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具体要求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2、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学术性,要对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领域内某一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表述其研究成果;3、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创见性,要对学术或工程的某一个问题有新的发现、新的构想或新的发展与完善;4、毕业设计(论文)要具有科学性,要求论述系统而完整,首尾一贯而不前后矛盾,实事求是而不主观臆造;5、毕业设计(论文)应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必要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6、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参阅一定量的外文资料,并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来。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领导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是在主管教学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与协调,各院系组织实施,各专业教研室(或研究室)具体负责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质量监控。

研究生学位论答辩信息公示

研究生学位论答辩信息公示
2
蔡鑫
周子龙
专硕
2017年5月6日,8:35
采矿楼217
不同含水与加载率条件下砂岩动力学特性与水岩作用机理研究
李夕兵教授主席 中南大学,张伟高工湖南有色设计院,赵国彦教授中南大学,李启月教授中南大学,马春德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秘书:陶明副教授中南大学
3
黄武林
李启月
专硕
2017年5月6日,9:10
采矿楼217
采矿楼217
不同升温速率下岩石动态力学特性及损伤模型研究
李夕兵教授主席 中南大学,张伟高工湖南有色设计院,赵国彦教授中南大学,李启月教授中南大学,马春德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秘书:陶明副教授中南大学
7
王品
尹土兵
专硕
2017年5月6日,11:30
采矿楼217
岩石热力学行为及动态累积损伤特性研究
李夕兵教授主席 中南大学,张伟高工湖南有色设计院,赵国彦教授中南大学,李启月教授中南大学,马春德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秘书:陶明副教授中南大学
贵州猫场铝土矿缓倾斜薄矿脉机械化开采技术
李夕兵教授主席 中南大学,张伟高工湖南有色设计院,赵国彦教授中南大学,李启月教授中南大学,马春德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秘书:陶明副教授中南大学
4
孔德国
李启月
专硕
2017年5月6日,9:45
采矿楼217
贵州猫场铝土矿大断面一次爆破开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李夕兵教授主席 中南大学,张伟高工湖南有色设计院,赵国彦教授中南大学,李启月教授中南大学,马春德副研究员中南大学,秘书:陶明副教授中南大学
12
包卓冉
彭述权
专硕
2017年5月6日,15:20
采矿楼217
离散元转扭摩尔库伦粘结模型及在边坡稳定分析的应用

安徽理工大学2013土木学院导师信息最新版

安徽理工大学2013土木学院导师信息最新版

2006年建设
土木建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2
学科专业介绍-实验室
2006年批准立项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
年12月通过验收。
2010年获批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煤炭科
学研究总院联合申报)。
土木建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1 1 历史沿革 校院概况 2 办学思想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 建筑环境与设备实验室 道路桥梁实验室 建筑学模型室 结构实验室
学生工作
冻土实验室 土木工程实习实训中心
土木建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1
校院概况-专业及机构设置
爆破工程研究所
教学 实验室 科研
省部级 重点实验室
地下工程结构研究所
冻土研究所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
注浆研究室 路桥研究所
土木工程 一级学科 2006
工程力学 2002
矿业工程领域 工程硕士 2000
建筑与 土木工程领域 工程硕士 2003
岩土工程 1984
结构工程 1997
市政工程
供热、 供燃气、 通风及 空调工程
防灾 减灾及 防护工程
桥梁与 隧道工程
土木建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1
校院概况-专业及机构设置
土 木 建 筑 学 院 组 织 机 构 学院党委 学院行政
土木建筑学院2013级研究生入学教育
2
学科专业介绍-桥梁与隧道工程
桥梁与隧道工程: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
学位授予权。
重点研究领域:
1. 桥梁检测、安全评价与加固技术。
2. 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
3. 隧道衬砌设计理论与方法。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汪立生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06-4 指导教师:李运来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淮南市人民医院门诊楼设计2、课题来源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大纲二、课题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可附页)三、指导教师意见课题研究意义:1.巩固、加深基础和专业知识通过毕业设计对于已经学过的基础知识如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和专业知识如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抗震、施工、钢结构、工程经济管理、建设监理、设计原理、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等专业知识可以进一步系统巩固、加深和拓展。

特别是力学、结构和计算机方面的基础,在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的设计中更显现出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中会加深和巩固这些方面的基础2.提高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过去所学的数学、力学基础知识和结构及管理的专业知识在毕业设计中就要综合运用。

毕业设计具有综合性,通过设计也就提高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

在毕业设计所遇到的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不是过去所学单纯某一门课的知识所能解决,这样就锻炼了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能力。

3.了解熟悉土木工程专业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的有关土木工程建筑的方针和政策,通过设计了解一个设计任务从任务书到政府建设部门批文,到委托设计和进行施工的建设程序。

熟悉如何使用专业的技术规范和规定,建筑防火、抗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公路桥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等。

4.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和熟悉如何搜集国内、外资料,了解国内外的现状和水平。

搜集国内外资料,包括设计图纸。

目的是了解现状,有那些先进的东西,可以结合我们的实际,可以吸取先进的设计的内容和国内外有关设计的优点。

知识,并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5.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深入细致、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提出个人见解。

答辩公告模板

答辩公告模板

答辩公告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学术专家、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XXX,本次毕业设计题目为XXXXX的学生。

在此,我向各位评委老师汇报我的毕业设计成果,希望得到您们的指导和建议。

一、选题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各类产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评价和更好地优化它们的性能,已经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较为完整、系统地对产品进行评估。

因此,基于多指标模型,对产品进行多角度评价成为了当下各类产品性能评估领域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近年来,我国建造业不断加速发展,就业人数和工薪总额等指标都有所提高。

在建筑材料方面,混凝土已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因此,建立一个基于多指标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调研和文献综述,从混凝土成分、生产工艺、养护时间等方面对混凝土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其次,通过实验的方法和数据采集技术,搜集了一系列混凝土施工实例的数据,收集因素影响下的强度评估数据信息。

在此基础上,引入多指标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分析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三、研究结果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强度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分析,并且建立了基于多指标评估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模型。

该模型通过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等,实现了对混凝土强度评估的多角度建模。

通过对模型的实际应用,我们发现此模型精度较为优异,在混凝土施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四、研究结论和展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多指标模型的混凝土强度评价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本文的研究内容探索了基于多指标模型的混凝土强度评估方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在今后的工程领域中,基于该评估模型可以实现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检查和评估,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准确的指导依据。

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研究生论文答辩信息汇总表

土木工程学院2017届研究生论文答辩信息汇总表

郝贠洪
曹喜
郝贠洪
曹喜
郝贠洪
曹喜
20141800168 20141100241 20141100244 20141800156
罗叶 李晨霞 张少昱 侯鹏杰
男 女 男 男
建筑与土木工 火灾下梁柱加腋节点受力性能 程 的有限元分析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等体积砂浆法再生混凝土的抗 冻性能试验研究 再生混凝土收缩与抗裂性能试 验研究
李建雄
曹喜
王尧鸿
2012120176
杨润

李建雄
曹喜
王尧鸿
20141100251 20141100248
郭健 雅茹罕
男 女
郝贠洪 郝贠洪
曹喜 曹喜
王尧鸿 王尧鸿
2017.6.9下午 土木馆B座219 2017.6.9下午 土木馆B座219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闫长旺
曹喜
王萧萧
刘曙光 刘曙光 刘曙光 郝贠洪
曹喜 曹玉生 曹玉生 曹喜
王萧萧 姜海军 姜海军 王尧鸿
建筑与土木工 杭锦后旗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 程 目招投标监督管理案例研究 建筑与土木工 旋挖桩桩基础施工技术与质量 程 控制应用 建筑与土木工 沙漠公路项目风险评价与决策 程 -以某二级公路为例 建筑与土木工 程 基于BIM的建筑消防管理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20141100242 20141800164
常智慧 胡志超
男 男
20141800175
王云龙

20141800167 20141100250 20141100249 2011120019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金荣 教授
试验研究
6 陈少秋 某交通枢纽综合体深基坑支护设计与监测分析 袁文华 副教授
盾构下穿既有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与控制技
7 司增国
袁文华 副教授
术研究
8 何翔
混凝土梁的交叉孔静态破碎试验研究
卢小雨 副教授
主席 委员 委员 委员 委员
郭杨 庞建勇 经来旺 平琦 张经双
答辩委员会
正高工
安徽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19 年 5 月 26 日 地点:求是楼土木建筑学院南 227 会议室
序号 答辩人
学位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1 司亚余 活性炭储能相变混凝土制备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马芹永 教授
2 顾皖庆 月桂醇/膨胀珍珠岩相变储能混凝土制备与试验分析 马芹永 教授
答辩委员会
主席
林定权
正高工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委员
马芹永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委员
袁文华
副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委员
卢小雨
副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莅临指导!
2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19 年 5 月 26 日
地点:求是楼土木建筑学院南 225 会议室
序号 答辩人
学位论文题目
8 朱建华 混杂纤维粉煤灰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研究 张经双副教授
9 李从鑫 冲击荷载下再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张经双副教授
答辩委员会
主席
陈云生
正高工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委员
吴金荣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委员
董春亮
副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委员
罗吉安
副教授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莅临指导!
安徽理工大学
3 钱叶宇
冻结水泥改性弱膨胀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马芹永 教授
4 操子明 改良膨胀土静动态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 马芹永 教授
5 洪 宏 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水泥土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马芹永 教授
6 王儒默 人工冻结粉质黏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马芹永 教授
7 罗小宝 掺硅粉混凝土高温后的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马芹永 教授
4 刘之喜
岩石分级加卸载本构及能量演化规律
罗吉安副教授
5 陶健
钢管粉煤灰混凝土动态劈裂试验与分析
董春亮副教授
6 张 号 不同长度石灰岩试件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平琦 副教授
7 方兆惠
动静组合加载下石灰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平琦 副教授
8 徐 健 水泥—黏土—矿渣粉注浆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徐辉东正高工
9 卢仁杰 淠史杭灌区膨胀土滑坡形成机理及治理技术研究 胡晓军 教授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副教授
安徽理工大学
副教授安徽理工Biblioteka 学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莅临指导!
3
指导教师
1 李阳阳 钢纤维混凝土试块静态破裂的试验研究
马芹永 教授
2 杨 霞 古竹岭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马芹永 教授
3 宋风宁 粉煤灰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
吴金荣 教授
4 陈海燕 老化对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水稳性影响 吴金荣 教授
煤矸石粉/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
5 洪荣宝
1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19 年 5 月 26 日 地点:求是楼土木建筑学院南 231 会议室
序号 答辩人
学位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1 陈思羽 千米垂深蠕变围岩巷道全断面加固技术研究 经来旺 教授
2 戴伟
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预加固技术研究
经来旺 教授
3 施沈杰 基于 HS 模型的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 罗吉安副教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