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 水乡外婆桥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丝竹流韵唱: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丝竹流韵唱: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D004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六年级上册《丝竹流韵唱: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水乡外婆桥》
教材分析:
《水乡外婆桥》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两段体,4/4、3/4、2/4变拍子。

旋律巧妙地运用了江南传统民歌《外婆桥》的素材,又加以丰富和发展,表现的是一幅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水乡生活场景。

歌词由景生情,先通过轻松、清新的歌声再现水乡古村的情景,引出对外婆桥沧桑变迁的感叹,表现了水乡人对故乡亲情的无限流连。

学情分析:
随着认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的体验感知和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课堂上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节奏音准把握较好;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抒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感受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情趣的音乐特点。

2、通过动、听、唱等环节,领略江南音乐风情。

教学重难点:
1、注意节拍的变化,能对变换拍子作出准确的反应。

2、演唱时能区别“连音”“跳音”“重音”表情记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图片和《水乡外婆桥》背景音乐。

师:图片中的风光你见过吗?是哪里?(生回答)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走进江南水乡,一起去感受水乡孩子的趣味生活,领。

小学音乐《动:采集与分享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动:采集与分享 歌表演(水乡外婆桥)》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采集与分享歌表演(水乡外婆桥)》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音乐作品。

2学情分析
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

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

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习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

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

经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

唱:姑苏风光 水乡外婆桥-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姑苏风光 水乡外婆桥-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这首歌的歌词及旋律。

2.学生了解苏州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和文化。

3.学生能够通过合唱,培养协作精神,提高音乐素养。

2. 教学内容1.歌曲《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的教学。

2.对苏州这座城市进行简单介绍。

3.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4.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5. 教学方法1.演唱教学法。

2.视听教学法。

3.互动交流法。

6. 教学过程6.1热身(10分钟)老师先给学生进行简单的声乐练习,如气息训练,发声练习等。

6.2学习歌曲(2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听唱歌曲《姑苏风光水乡外婆桥》并重点讲解歌曲中的一些音乐知识与技巧。

老师让学生站在原地,手握麦克风,以轻柔的嗓音和流畅的旋律来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6.3苏州风光介绍(15分钟)老师用PPT或者简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苏州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和文化背景,并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了解到爱好音乐和爱好旅游的人是多么的幸福。

6.4合唱练习(25分钟)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小组合唱或者全班合唱,让学生互相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并带领学生练习合唱,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音乐素养和理解能力。

6.5总结(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收获和不足,并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7. 注意事项1.针对全班分别进行演唱练习,以解决学生演唱中的个性问题。

2.每节课程都要让学生自主练习,家长可协助学生练习。

8. 小结通过本课程,学生们认识到了苏州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和文化。

同时也通过练习歌曲,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和合作意识,这将对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苏少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苏少版

水乡外婆桥教学内容唱:《水乡外婆桥》听:《欢乐歌》音乐活动:露一手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准确地辨认参与“江南丝竹”演奏的各种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导入学习1、动一动学生随着《水乡外婆桥》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师: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4、议一议师: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师: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景。

师:让我们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鱼网虾的快乐。

2、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

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歌曲。

(3)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和乐的性格。

完整地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

师:你能用颜色来表现乐曲的情绪吗?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

师:《欢乐歌》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面,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三课时 苏少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 丝竹流韵 第三课时 苏少版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水乡外婆桥》2[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表现的是一幅颇具情趣的江南水乡生活场景。

歌曲用轻松、清新的歌声再现了水乡的一草一木,也再现了外婆桥的沧桑变迁,表现了水乡人对水乡的热爱之情。

全曲变换了三种拍号 4∕4,3∕4,2∕4 ,在教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并作相应指导。

[教学目标]:1.生能够学会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2.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能较准确地表现全曲变换了三种拍号 4∕4,3∕4,2∕4 ,在演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

节拍的特点。

3.在演唱过程中准确把握歌曲中休止符,附点节奏等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唱好这首歌,演唱时特别注意在变拍子的时候歌曲的情绪变化。

跳音重音记号的把握[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好休止符,附点节奏,[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CD、电脑[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发声练习二、复习江南的音乐文化1.“江南丝竹”“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

“丝”为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古筝等;“竹”为笛、箫、笙,有时还加上一些轻打乐器:板、板鼓、碰铃。

乐队编制少则二、三人,多则七、八人。

细致含蓄“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竹”:笛、箫、笙。

打击乐器:板、板鼓、木鱼。

2.“苏州评弹”集说、唱、奏于一体的一种表演形式,常用的乐器有三弦和琵琶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梅花三弄》(三六)、《熏风曲》(中花六板)、《行街》《四合如意》《云庆》《欢乐歌》《慢六板》《慢三六》。

三、听赏歌曲《水乡外婆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背过童谣吗?谁还记得?背给大家听一听!生:背师:有一首童谣,老师记得可深了“摇啊摇……”生:加进来一起念师:有一位作曲家,小时候也是这首童谣慢慢地伴随着他长大,外婆家也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当他成为一位作曲家之后,他就下决心把这幅情景写成一首歌,让美好的歌声伴随着每一位孩子,表达了孩子们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六上第二单元歌表演(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是一首具有江南特色的儿童歌曲,歌词描绘了水乡的美好景色和孩子们在外婆桥下的欢乐时光。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充满了童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节奏等方面深入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水乡外婆桥》,并能熟练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特色,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歌唱技巧。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的含义、旋律的特点等。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情境教学法:创设江南水乡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案、课件、音乐设备等。

2.准备《水乡外婆桥》歌曲的乐谱。

3.准备相关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准备分组练习的道具和场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江南水乡的特点,引导学生回忆起对水乡的美好印象。

然后,播放《水乡外婆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结束后,教师简要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词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和音准,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

(小学教育)2019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

(小学教育)2019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

2019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苏少版教学内容唱:《水乡外婆桥》听:《欢乐歌》音乐活动:露一手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准确地辨认参与“江南丝竹”演奏的各种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导入学习1、动一动学生随着《水乡外婆桥》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师: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4、议一议师: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师: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景。

师:让我们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鱼网虾的快乐。

2、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

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歌曲。

(3)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和乐的性格。

完整地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

师:你能用颜色来表现乐曲的情绪吗?学生讨论后各抒己见。

2019-2020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

2019-2020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 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 苏少版

2019-2020年(秋)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水乡外婆桥》教案苏少版教学内容唱:《水乡外婆桥》听:《欢乐歌》音乐活动:露一手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认真聆听民乐合奏《欢乐歌》,对“江南丝竹”这一常见器乐表演形式有初步的了解。

3、能主动地参与“露一手”活动,准确地辨认参与“江南丝竹”演奏的各种民族乐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导入学习1、动一动学生随着《水乡外婆桥》伴奏音乐,与教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2、看一看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3、猜一猜师: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4、议一议师: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师: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二、感受体验自主学习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景。

师:让我们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鱼网虾的快乐。

2、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

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歌曲。

(3)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3、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欣赏乐曲体验风格师:在山清水秀的江南,还回荡着如绵绵江南雨的丝竹音乐,它轻巧、明朗、欢快、活泼,表现了江南人民崇尚和乐的性格。

完整地播放民乐合奏《欢乐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乡外婆桥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

2、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

3、复习上节课竖笛《友谊圆舞曲》。

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感知江南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教学意图:
1、六年级学生虽然对竖笛音阶指法熟悉,但是吹奏竖笛的方法需要改正,正确
的演奏方法是吐奏,让气流缓缓吐出不要太急促。

2、指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片,学生边听歌曲《太湖美》边看画面。

2、猜一猜
师:片中的画面你熟悉吗?
3、议一议
师:你能描述片中城市的风光特点吗?
师:诗人就曾这样赞美江南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四、感受体验,自主学习
1、学生跟着录音边哼歌曲旋律,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

师:江南好,江南美,江南水乡歌儿多。

播放歌曲录音作为范唱。

师:能说说此时水乡孩子的心情吗?
指导学生从歌词中找出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句子,并有表情地读一读,感受歌
词所描绘的美景。

师:让我们一起泛舟湖面,感受捕鱼网虾的快乐。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指导学生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

(2)学生设计一个动作加在休止符处,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羞答答的形象。

让学生在反复听赏、感受中,通过自主学习,学会歌曲。

(3)歌曲处理。

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分组讨论对歌曲的处理意见。

五、歌表演。

结合歌曲,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六、复习竖笛《友谊圆舞曲》
1、演奏时笛头朝上笛尾向下,舌尖轻点软腭向外吐奏。

2、演奏时切忌不要用力过猛,不然会影响到音色。

七、课堂小结
水乡是美的,生长在水乡的儿童是幸福的。

我们自己的家乡同样很美,相信大家一定会为自己家乡感到自豪!在《水乡外婆桥》的歌声中,学生愉快地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节课唱的《水乡外婆桥》包含4/4拍、3/4拍、2/4拍,首先在初听时提醒学生找节奏变化的相关小节,然后在唱谱时进一步了解节奏变化,方便学生在唱歌曲时注意节奏不要唱错。

另外歌曲中的顿音记号提醒学生要唱的短促而有弹性,表现出鱼虾活蹦乱跳的情景,孩子们声音控制的好不错。

歌曲的最后音有点高,让孩子注意不要喊叫,轻声的把歌曲唱到位就可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