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复习题

人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课复习题第一单元复习题1、铁生锈的条件是(有空气和水),铁遇到(酸、碱、盐)也容易生锈。
2、铁和铁锈(不是)同一种物质。
铁锈颜色是(暗红色), 敲击时(容易碎),铁锈(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3、防锈的方法有(表面刷油;把水擦干;表面喷防锈漆;加覆盖膜;电镀)4、自行车被雨淋湿了,防锈的方法是(把水擦干);刚洗完的锅防锈的方法是(把水擦干或给锅内刷一层食用油。
)5、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发光、发热、蜡油融化、产生小水珠和二氧化碳)。
6、(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7、空气是由(氮气、氧气和其它气体组成的)。
空气的成分中只有(氧气)支持燃烧,(氮气和其它气体)都不支持燃烧。
8、碘酒遇淀粉变(蓝色)。
用淀粉溶液在白纸上写一封密信,读信的方法是(往纸上喷碘酒,纸上会显现出蓝色的字。
)9、切开的马铃薯会变(深褐色),剥开的香蕉会变(褐色)。
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如:苹果,醋,橘子、青西红柿等酸性物质)变(红色),紫甘蓝汁遇碱性物质(如:香蕉、洗衣液、肥皂水、小苏打水等碱性物质)变(绿色。
)1 0、给白糖加热,白糖的变化是(先融化成液体,再变成焦糖色,并产生气泡)。
1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水结冰,水蒸发、水凝结、蜡烛融化成蜡油、白糖加热融化成液体;木材做成桌子;酒精挥发、玻璃打碎、弹簧被拉长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蜡烛燃烧;紫甘蓝汁遇酸性物质变红色,遇碱性物质变绿色;淀粉遇碘酒变蓝色;马铃薯切片变褐色,香蕉剥皮后变褐色,二21、举案例说一说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好处和弊端22、你家里的生活垃圾,你是怎样分类的?答:剩菜剩饭一一厨余垃圾;塑料瓶、废纸一一可回收垃圾;旧电池一一有害垃圾;废灯管、破碗一一其它垃圾。
第五单元复习题1、植物工厂采用哪些技术手段为植物提供生长需要的条件?答:①通过电脑自动控制浇水量和营养液;②利用LED灯提供光照;③将根部浸泡在营养液里提供营养;④使用栽培架节省空间;⑤利用手机APP软件自动控制温度;⑥通过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科学管理;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o2、植物工厂与传统农业相比,有哪些优点?答:①封闭结构,避免污染、虫害和各种自然灾害等;②空间利用率高;③缩短了植物生长周期;④电脑控制浇水和补充营养液;⑤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实现智能控制和科学管理。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解析)

人教鄂教版(2023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解析)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一、填空题1.秋冬季节,空气中的( )遇冷会发生变化,在物体表面温度高于0℃会形成( ) ,低于0℃会形成( )。
2.在( )的照射下,叶绿体能将根吸收的( )和由叶片进入的( )制造成植物生存所需要的( )并释放(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3.自然资源中,需要漫长时间形成,人类开采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属于( ),如煤、石油、和( )。
像风能和水能,能持续更新、反复利用的就是( )。
4.自然资源按照其再生情况,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 )资源;水能、风能、太阳能属于( )资源。
5.常见的防锈方法有( )、( )、( )等。
6.空气体积中,( )约占21%,( )约占78%,其他气体约占1%7.绿色开花植物的六部分结构是( )( )、( )、( )、( )、( )。
8.( )出生于瑞典,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
他自幼喜爱花草,8岁便有“( )”的绰号。
1753年,( )出版了( ),该书奠定了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
9.每种植物都有多种特征,如蚕豆的叶片是( )的,花是( )的。
根据植物的一些( ),可以对植物进行分类。
10.地球上一切生命的( )、( )和( )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选择题11.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依次是()。
A.植物工厂设施栽培露天栽培B.露天栽培设施栽培植物工厂C.设施栽培露天栽培植物工厂D.植物工厂露天栽培设施栽培12.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都离不开()。
A.潮汐能B.太阳C.核能D.地热能13.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D.水循环是地球大气中重要的生态活动14.能使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来自()。
A.太阳B.水蒸气C.风D.雷电15.下列哪种现象出现时,空中的气温会在℃以下()。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一、填空1、人的一生要经历()、()、()、()、()五个阶段。
2、自己与父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3、()与()是生物的特性之一,影响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4、()是人类的居住地。
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6]5、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或(),于是他们提出了" "。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6、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7、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率领队伍从西班牙的()出发,开始远征海洋。
2个月零9天后,他们看到了美洲的一个岛,即"圣萨尔瓦多",意思是" "。
[7]8、1519年9月,航海家()率队从()出发,向西穿越(),绕过()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到达()群岛,之后继续向西穿过(),绕过()南端的(),于()年9月回到西班牙。
历时()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一周的航行。
9、地球上有()大洲,()大洋。
七大洲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洲,有()万平方千米,面积最小的是()洲,我国属于()洲,有()万平方千米;四大洋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洋,面积最小的是()。
[8]10、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
[10]11、地球仪都是由()、()、()、()四部分构成的。
[11]1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
()与()相交的两点,是()和()。
1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指示()方向;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指示()方向。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六上-【期末复习试卷(试题)3】

期末复习试卷(三)(试题)-2021-2022学年科学六班级上册-人教版2017-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没有(),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A.光合作用B.土壤C.水分2.植物向上生长在查找()。
A.土壤B.阳光C.水分3.下列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
A.馒头发霉B.铁块变铁水C.蜡烛融化4.下面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两两混合后,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水和醋B.小苏打和醋C.水和盐D.沙和绿豆5.用烧杯罩住燃烧着的蜡烛,蜡烛的火焰慢慢变小直到最后熄灭。
这是因为()。
A.烧杯内的热气扑灭了火焰B.蜡烛燃烧的条件全部不具备C.烧杯内的氧气烧完了6.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取出,发觉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水中的()。
A.二氧化碳变少了B.氧气变少了C.氧气变多了7.我们应该()地对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
A.不着边际B.异想天开C.有依据8.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源开发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促进社会进展B.资源开发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C.资源开发只有利,无一害。
二、填空题9.(______)是田鼠的天敌,七星瓢虫是(______)的天敌。
10.生物之间的联系就像链环一样,把(______)、(______)等紧密联系起来,这种食物联系被称为(______)。
11.农业污水主要是由过量使用_______和喷洒_______引起的,它们会随着农田排水引入江河湖海。
12.空气中的(______)遇冷后变成小水珠,当这些小水珠飘散在高空中就是(______),低空则是雾,附着在物体上的则是(______)。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说法隐含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14.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这些资源不是(______)。
15.绿色开花植物的六部分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练习册1~3单元答案集锦

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你如何看待“克隆人”的说法?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现已利用在动物,植物上,在人类上,目前仍有争议.主要是人伦、道德、法规等。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进步,用克隆技术来克隆人体的某一器官,造福人类也是有可能的。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对于克隆人我是完完全全持否定态度的,我觉得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不光是生殖性克隆,就是治疗性克隆也不应该存在。
我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先说明一下我反对治疗性克隆人的理由。
以电影《克隆岛》为例;克隆人的人格尊严;第二: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有悖伦理了。
首先,由于技术问题,可能就降低了克隆人的生命质量,多利就是个例子,正常羊正常都可以活个八九年,而多利只生活了短短的五年时间。
再则,谁也无法排除这样一种风险:克隆技术很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流产与残障婴儿。
其次,即便这个孩子安全的出生了,他的父母又是谁呢?第三,这也会带来一些混乱,当克隆人出现后,他的身体任何特征都与其原主一致,不但是长相,就连指纹和遗传物质都是一模一样的。
如何区分他们以免造成混乱应该也是个问题。
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
因此,我们要警惕克隆人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另外,伦理应该规范和引导科学,倾听伦理的声音,才利于科学更健康、顺利地发展。
才能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我个人认为克隆人技术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有些科学家认为制造出克隆人就是为了治疗疑难杂症,从而让人类的生命更长久。
但是,人有旦昔祸福,月有阴晴圆缺,一个人如果长命百岁,如果得了任何病都能挺过去,那他的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她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又怎么体现出来呢?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我觉得,生命的质量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你怎么去生活,有些人活了一百年也只能称作为怪物!顺应自然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生命!第二课地球1、文中谁证实了“地圆学说”,他是用什么办法证明的?麦哲伦;麦哲伦和他的船队自西向东完成环球航行;他们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前进,肯定会回到西班牙;2、你还有什么办法证明是圆的?①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②卫星的地球照片;③3、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远古人类——我国古代——古希腊人)4、探究:5、地球总表面积大约5.11亿平方千米地球陆地面积大约1.49亿平方千米(约为地球表面积的29%)地球海洋面积大约3.62亿平方千米(约为地球表面积的71%)大洲(亚洲4400、非洲3020、欧洲1016、北美洲2423、南美洲1797、南极洲1405、大洋洲897 单位:万平方千米)大洋(太平洋17968、大西洋9336、印度洋7492、北冰洋1310 单位万平方千米)6、判断题错对对第三课地球仪1、救援部队根据失事船只提供的经纬度,先通过纬度确定南北半球,再根据经度确定东西半球的位置;2、假如电台还能联系使用,则呼救最好有准确的经纬度,一般GPS和传统导航仪器都有显示3、略第四课地图1、略2、南、东方红广场和建设商业广场;西;东广场、贺龙体育场东广场;全程长略第五课建立“地球档案”1、不是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被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1.①人一生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②遗传现象:像这样,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③变异现象:像这样,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①地球是人类居住地。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②在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每一个地区的人都以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是世界的面貌。
③我国古人认为地是方的,大地是一个平的大托盘,坚如磐石,恒久稳定,而天空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半圆形的盖子罩在大地上。
④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
于是他们提出了“地球说”。
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壳、蛋清就是天。
⑤1492年8月3日清晨,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的三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开始远征海洋。
2个月零9天之后,他们看到了新大陆,也就是美洲的一个岛。
哥伦布把这个岛命名为“圣萨尔瓦多”,意即“救世主”。
⑥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由约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
他们向西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之后船队继续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于1522年9月回到了原出发地西班牙。
历时三年,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⑦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3.①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就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②地轴:我们用手拨动地球仪,它便会绕一根倾斜的轴自转,地球在宇宙空间是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的,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
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③赤道:在地球仪上,有一根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它为赤道,其他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小学科学人教鄂科版六年级上册期末练习题(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属于植物分类学家的是()。
A.达尔文(英国)B.拉瓦锡(法国)C.林奈(瑞典)D.门捷列夫(俄国)2.下列关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能为植物自身制造养分。
B.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要消耗氧气。
C.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D.叶子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3.下列环境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A.封存在沙漠里的飞机。
B.沉入水中的铁皮船。
C.涂上油漆的铁桶。
4.下列几种自然资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森林资源B.渔业资源C.矿物资源D.水资源5.下列几种现象,属于水的蒸发的是()。
A.几天后,水杯里的水变少了。
B.晾在阳台上的衣服逐渐变干了。
C.湖泊里的水,在阳光照射下变少了。
D.烧水时,锅盖上凝结着小水珠。
6.下图是我国部分省份的人均水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均水量最高的是广西,最低的是天津。
B.四川人均水量达到了3000m³。
C.北方省份的人均水量比南方省份的要少。
D.人均水量的多少与人口数量无关。
7.“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句诗中反映的天气现象是()。
A.下雨B.下雪C.下露水D.下雾8.海底还有很多珍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海底资源的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浅海的盆地。
B.煤和铁等固体矿产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底。
C.可燃冰主要分布在100米以下的深海沉积物中。
D.2000米以下的深海海底盆地中主要分布锰、铁、铜等几十种元素。
9.下列几种动物之间没有吃与被吃关系的是()。
A.青蛙——蚊子B.蚂蚱——稻谷C.犀牛——犀牛鸟D.猫头鹰——老鼠10.下列关于建造“植物工厂”的好处,表述最准确的是()。
①可以节约土地资源②可以实现植物高产③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④可以使蔬菜味道更可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2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一、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各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做经线,指东西方向。
()2、地球绕地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一样的,但时间不一样。
()3、成都比北京先看到日出。
()4、不同季节里我们看到不同的星座,星座还可以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5、水结冰的温度是水的冰点,是0℃,水烧开时的温度是水的沸点,通常是100℃。
()6、动物需要过冬,而植物不需要过冬。
()7、只有水才有液态、固态、气态三态变化。
()8、火山喷发既给人类带来危害,也给人类带来益处。
()9、我是双眼皮,我父母一定就是双眼皮。
()10、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古代鱼类化石,这说明这个地方有可能在很久以前是海洋。
二二、我会选:将最佳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前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这是一种现象。
A、遗传B、变异C、差异()2、当我们看地图的时候,不属于地图的三要素。
A、方向B、比例尺C、地图大小()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200多人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历时三年,回到原出发地,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A、哥白尼B、哥伦布C、麦哲伦()4、我国位于亚洲,属于。
A、东半球B、北半球C、南半球()5、漂亮的卵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A、河水冲刷B、工人打磨C、阳光暴晒()6、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奇特地貌。
如图是。
A 、丹霞地貌B 、冰川地貌C 、海岸地貌( )7、人们经过考察发现,溶洞大多位于 构成的山中。
A 、石灰岩 B 、花岗岩 C 、大理石 ( )8、 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珠江 B 、长江 C 、黄河( )9、 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A 、云贵高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 )10、人在一天中, 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练习题姓名(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和()。
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和()。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现象。
6、()和()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二、问答题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第一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地球是(),蛋清、蛋壳就是()。
3、1519年9月,航海家()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和()、()、()、()。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叫()。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
9、地球的表面积约(),半径平均约(),地球赤道周长约()。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
11、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率领由约()名船员操纵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终于看到了大陆。
12、地球是一个()13、看地图,一是要知道(),二是要判定()三是要了解()二、问答题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2.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发生转变的?答:3.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4.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5.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6.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7.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8.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9.怎样制作地球档案?三、技能题1、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2、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做些什么?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练习题第二单元(6-9课)姓名一、填空题1、“太阳中心”学说是()的天文学家()于1543年在()中提出来的。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引起的。
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小时。
4、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转。
5、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
6、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左右。
7、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4点(),下午14点-早晨6点()。
8、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
9、人类一般是白天(),夜晚(),猫头鹰则是白天(),夜晚()。
1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夜晚()。
二、问答题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三、技能题1、“昼夜交替”模拟实验你做过的,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测是:(2)、你做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是:(3)、你的结论是:2、分别说出三种以上的在白天和夜晚活动的动物和植物。
白天开花:夜间开花:白天活动:夜间活动:3、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
六上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10-16课)一、填空题1、我们经常在()、()、()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
4、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5、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米以上。
6、()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7、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多千克。
8、沙尘暴多发生于()、()和干燥的()的地表。
9、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
1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地震强度为()级。
1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12、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
二、问答题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答: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答:3、溶洞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答:4、黄河下游河床中沉积下来的泥沙等物体是从哪里来的?答:5、黄河两岸的大量泥沙流失沉积到黄河中,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答:6、产生沙尘暴的原因的什么?7、地震是怎样产生的?答:8、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见课本第50页)答:9、火山爆发是怎样形成的?答:三、技能题1、认真做课本第37页的实验,说一说该实验使用的材料和看到的现象。
(材料:)(现象:)2、做一做课本第41页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的猜想-(2)、你看到的现象-(3)、你的结论-3、人类的活动给黄河带来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做?4、认真分析课本第49页实验,说说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5、你们在学校进行过防地震演练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四、拓展题1、说一说地震发生前会有什么征兆?2、了解火山暴发时有什么现象发生?六上科学第四单元复习题(17-20课)一、填空题1、冬夜,仰望星空会看到很多闪亮的星星,其中()最为明显了。
2、()是找星座的最好办法。
3、找星座是这样找的,面对()站立,把冬季南天星图举到一定角度,进行对照观察。
4、在不同季节里,我们所能见到的主要星座都不一样,春季有()座、夏季有()座、秋季有()座。
5、星座可以帮助我们(,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利用()找到北方。
6、地球上的四季的形成与()有关。
7、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是(),其中()两个月最冷,最热的季节是(),其中()两个月最热。
8、冬天,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会出现()的现象。
9、我知道我家乡有水的地方在冬季()不容易结冰,()容易结冰。
10、我知道很多动物过冬的方法,如蚕、菜青虫等一些昆虫()过冬,野兔、野鼠等()躲藏过冬,牛、马、鸡、狗等一些家养地位(用长毛〈或〉羽毛)过冬。
11、水稻、棉花、狗尾草等植物(用种子)过冬;小麦、油菜等植物(用幼苗)过冬。
12、水有()、()、()的变化二、问答题1、怎样利用星图找星座?答:2、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看到的主要星座不一样?答:3、找到北极星后,怎样确定东、南、西、北方向?答:4、我们这个地方昼夜平分的季节是哪些节气?()5、我们看到的霜你知道是怎样形成的吗?6、我们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物质有三态的变化?(举3-5例)()7、靠落叶过冬的植物你知道有哪些?(举3-4例)()8、我知道靠根过冬的植物有这些。
(举3-5例)()9、你知道冬天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蚂蚁?()10、冬天来了,大雁为什么往南飞?(11、你知道青蛙是怎样过冬的吗?()12、我们这儿的冬天,湖面上也会结冰,我们能不能到湖上去溜冰?()三、技能题1、你夜里观察过星座吗?你认为大熊星座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样子的?2、你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晴朗的夜晚如何辨别方向?()3、完成课本第64、65页的曲线图,分析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题1、雪是怎样形成的。
2、冬天人们为什么将白菜、萝卜等蔬菜放在地窖里贮藏?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练习题(1课)一、填空题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二、问答题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答: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第一单元(2——5课)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哥伦布)率领由约(90)名船员操纵3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经过2个月零9天,终于看到了大陆。
12、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二、问答题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2、前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发生转变的?答:①、古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方的,像一个大托盘。
②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隐现,证明了地球不是平的。
③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证明地球不是方的。
④麦哲伦环球航行后,证明地球是圆的。
⑤现在,可从太空观察地球,证明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
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大约占70%)3、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7、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8、怎样制作地球档案?(地球的形状、大小、地形、地貌、陆地、海洋、动植物、物产、矿藏、人类和环境等资料)三、技能题1、说出制作地球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