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
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

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
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
浅议新会计准则下跨期摊提类账户核算的变化

广 东省粤 电集 团有限公 司 夏 慧芸
【 摘
要 】新会计准则删除 了原会 计制度 中跨期摊提类账 户的待 摊费用和预提 费用科 目, 并对长期 待摊 费用 的核算 内容进行 了删 减,
恰 当地把 握这些 变化是在 新准则下进行 正确会 计核 算的前提 。本 文针对 目前 大家普遍 关注的原会计制度 中此类账户核算 内容在新会计 准
一
跨期摊提 类账户也 叫跨期摊 配账户 , 用来反 映和监督应 由 是 几个 会计期 间共同负担 的费用 , 并将 这些费 用在 各个会 计期 间进
行分摊和预提 的账户 。
会计计量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的权 责发生制原则要 求 :凡是 当期已实现 的收入 和已发生或应当负担 的费用 ,不论款项是 否收 到 , 当作 为当期 的收入和费用 ; 之, 都应 反 不论 款项是否收到 , 不 都 应 当作 为当期 的收入和 费用 。权 责发生制是相对 收付实现制设 置 的, 了贯彻权责发 生制 , 为 会计制度专 门设 置了“ 待摊费用 ” “ 、预提 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 ” 和“ 这些跨期 摊提类账户 , 类账户设置 的 目 此 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 , 严格划分 费用的受益期 间 , 正确计算各个 会计期 间的成本和盈 亏 , 就是“ 也 谁受益 、 负担 原则” 谁 。待摊费用 应在一年期 内均匀摊销 , 每期摊销 数应 基本保持 一致 , 不能随意 变
目。 贷记 “ 周转 材料——在 库” 目 ; 销时按 当期应摊销 额 , 记 科 摊 借
“ 管理 费用 ” “ 、 生产 成本 ” “ 、 销售 费用 ”等 科 目,贷记 “ 转 材 周
料— —摊销 ” 目。周 转材料报废 时应补提摊 销额 , 记“ 科 借 管理 费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跨期分摊费用的会计核算探析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跨期分摊费用的会计核算探析
王转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
【年(卷),期】2024()11
【摘要】跨期摊提账户在调节和分配行政事业单位跨期间费用核算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校业务开展过程中会发生需要跨期分摊的费用,财会部门通常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规定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进行相应核算,但仍缺乏具体应用方面的指引,造成实务处理的困扰。
本文在梳理政府会计制度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重点就该类型业务的会计核算进行实务处理方面的探讨,并针对具体处理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为高校财务报表公允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172-176)
【作者】王转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
【相关文献】
1.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探析
2.双基础下高校专用基金项目会计核算探析
——基于政府会计制度的视角3.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项目会计核算探析4.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项目间接费用会计核算探析5.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社会保险费会计核算实务探析——以H高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
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
跨期摊提费用在新旧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

2.待 摊 费 用 的 账 务 处 理
对于企业当期支出的需要在本期及以 后 期 间 分 期摊 销 的费 用 ,在 发 生 时 应 借 记 “ 待摊费用”科 目, 贷记相关科 目。在每期 摊销时 , 记相 关成本费用科 目, 借 贷记 “ 待 摊 费 用 ”科 目。 例 如 : 0 5 9 2 业 以银 行 2 0 年 月 8HA企 存款预付第四季度生 产车 间租人设备的租
议
二 、待 摊费 用 在新 会 计准 则 下的 会
计 处 理
( 一)按新的企业会计准 则规定 。“ 待摊费 用 ”科 目中一些 内容 已不在该科 目中核算
1 、经 营租 入 固定资 产发生 的改 良支1
【 关键 词 】 跨 期 ;摊 提 费 用 ;会 计 ;新 变化
一
旧会 计 准 则对 待 摊 费 用和 预 提 费用 的处 理
( )待摊费用的概念及会计账务处理 一 1、 待 摊 费 用 的 概 念 待摊 费 用是 指 企 业 已经 支 付 ,但 应 当 由 本期 和 以后 各 期 分 别 负 担 的 、分 摊 期 限 在 1 以 内 ( 1 )的各 项 费 用 。比如 : 年 含 年 预 付保 险 费 、预 付 经营租 赁 固定资 产租 金 、预付报刊杂志订阅费、摊 销期在一年 ( 一 年 ) 以 内 的待 摊 固 定 资 产 修 理 费 用 、 含 次购买 印花税票和一次缴纳税额较多且 需要 分 月摊 销 的税 费等 。 待 摊 费 用 的 特 点 是 支付 在 前 , 受 益 、 摊 销在 后 。待 摊 费用 应 按 费 用 项 目的 受 益 期限分期摊 销,如果其所应摊销的费用 项 目不能再为企业带来利益 ,应将尚未摊 销 的待摊 费用 的摊余价值 ,全部转入当期成 本 、费 用 。
跨期摊提费用分配(inter

跨期摊提费用分配(inter
将跨期摊提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计入各期成本。
跨期摊提费用指应由多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
费用在发生或支付时需加以记录,而费用分配则以受益,则应在各受益期间分摊,不能全部计入本期成本。
因此在月末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根据日常核算资料进行调整分配。
需要调整分配的内容有:(1)以前月份已经发生和支付,应由本期负担的待摊费用;(2)本期发生或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月份共同负担的待摊费用;(3)本期发生或支付,已经在以前月份预提的费用;(4)尚未发生或支付,应由本期预提的费用。
费用的摊销和计提,影响到各期产品成本和利润的正确性,应当严格加以管理和控制,不能随意摊提。
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一般不应超过两年。
预提费用一般应在年内结清,多提或少提数额应在期末加以调整结清。
结于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可设置相应账户进行核算,实际发生或支付的费用记入借方,摊销或预提的费用记入贷方。
新准则下原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

第1期(总第125期)机械管理开发2012年2月No.1(S UM No.125)M EC HANIC ALM ANAGEM ENT ANDDEVELOPM ENTFeb.2012引言原制度规定的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且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以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原制度规定的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借款利息、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1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联系1)账户设置的目的相同。
两者都属于跨期摊提类账户,此类账户的设置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2)账户的用途和结构相同。
两者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由若干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并将这些费用摊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账户。
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额或发生额,贷方登记应由各个会计期间负担的费用摊配数。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不经常发生的核算单位,两账户可以合二为一,设置一个“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借以简化核算手续。
“待摊和预提费用”账户的余额应列示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差额,即以期末待摊费用大于预提费用的差额列为借方余额,而期末预提费用大于待摊费用的差额列为贷方余额。
此账户余额列示于资产负债表。
3)两者均具有流动性。
两者的受益期皆在2个月以上1年以下,所以都具有流动性,待摊费用为流动资产,预提费用为流动负债;在一定条件下,预提费用可以转化为待摊费用。
4)明细账的设置相同。
两者都是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的核算。
5)审计方对两者的审计目标相同。
审查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是否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入当期成本,有无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新准则下跨期费用账务处理浅析

新准则下跨期费用账务处理浅析作者:钦祥永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11期[摘要]由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已经删除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跨期摊提类账户,于是笔者在此稍作探讨。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中图分类号]F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128-01江苏省2011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临近,许多学生在做《会计基础》配套的机考模拟试卷时,发现试卷中有几个题目涉及到了消失已久的“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两个跨期摊提类账户,不知如何进行选择,由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下已经删除了这两个账户,但是类似的经济业务却仍然在发生着,为方便学生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于是笔者在此稍作探讨。
一、“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账户设置(一)“待摊费用”账户1.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
2.账户的用途:是用来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如预付财产保险费用、待摊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预付报刊订阅费用等。
3.账户的结构:待摊费用借方贷方4.明细账的设置:按照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费用的支付在前面,而受益和摊销在后面。
(二)“预提费用”账户1.账户的性质:负债类账户。
2.账户的用途:是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月的成本和费用中预先提取,但是尚未实际支出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银行借款的利息费用、保险费用和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3.账户的结构:预提费用借方贷方4.明细账的设置:按照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分类账户,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受益和预提在前面,而费用的支付在后面。
二、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一)新旧会计准则下“待摊费用”的核算举例例:某公司一月份通过银行转账方式预付第一季度报刊订阅费1500元,其中生产车间管理部门600元,公司专设的销售部门210元,公司行政管理部门69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准则下跨期摊提费用的处理准则修订前设置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的目的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换句话说就是“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在准则和准则指南中都没有说明跨期摊提费用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本文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一、待摊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新准则规定,“待摊费用”科目中一些内容已不在该科目中核算。
1.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2.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不再采用待摊或预提方式,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预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4.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贷记“周转材料(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
(二)除上述几项业务外,还有一些需要在“待摊费用”科目中核算的业务。
比如: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印花税额较大需分摊的数额等。
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待摊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待摊费用”项目。
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这种观点认为,待摊费用是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费用,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与分期摊销计入损益对全年的损益影响是一样的。
但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没有严格划分费用的受益期间,不能正确计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盈亏,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费用”。
比如:2007年12月支付2008年的报刊杂志费,是不能计入2007年损益的。
第二种观点:设置“待摊费用”科目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
因此,企业如有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等业务,可以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中反映。
例1: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借:待摊费用——预付保险费12600贷:银行存款12600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管理费用——保险费900营业费用——保险费400贷:待摊费用——待摊保险费4200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第三种观点:不增设“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反映。
例2:假定某企业2007年1月1日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7000元,每季初支付租金。
1月1日支付租金时:借:预付账款——预付租金21000贷:银行存款210002007年1~3月份摊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设备租金 7000贷:预付账款——预付租金 7000例3:假定某企业2007年12月预付2008年上半年报刊杂志费12000元,会计分录为:借:预付账款——预付报刊杂志费12000贷:银行存款120002007年12月31日,“预付账款”的借方余额12000元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预付款项”项目中。
2008年1~6月份摊销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报刊杂志费2000贷:预付账款——预付报刊杂志费2000例4:假定某企业10月份通过银行预付第4季度保险费12600元。
其中基本生产车间6900元,辅助生产车间18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2700元,专设的销售机构1200元。
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借:预付账款——预付保险费12600贷:银行存款1260010月份该企业要编制待摊费用分配表(略),然后,根据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制造费用——保险费2900管理费用——保险费900营业费用——保险费400贷:预付账款——预付保险费4200该企业11、12月份再做与10月份相同的会计分录即可。
二、预提费用在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处理(一)按照新准则,预提的租金和短期借款利息已不在本科目核算。
1.预提短期借款利息按照新准则,企业预提的短期借款利息在“应付利息”科目中核算。
预提利息时,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支付利息时,借记“应付利息”,贷记“银行存款”。
2.预付固定资产租金按照新准则,企业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例5:甲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管理用办公设备一批,每月租金8000元,按季支付。
3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租金。
甲公司的有关会计处理如下:(1)1月31日计提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租金:借:管理费用8000贷:其他应付款80002月底会计处理同上。
(2)3月31日支付租金:借:管理费用8000其他应付款16000贷:银行存款24000(二)除上述两项业务外,还有一些业务需要在“预提费用”科目核算。
比如:预提保险费等。
但是新发布的会计科目表中,删去了“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也删去了“预提费用”项目。
这几项业务如何处理,也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不预提,支出发生时一次计入损益。
比如:6月末支付前半年的保险费,全部计入6月份的成本费用中。
笔者认为,这样处理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
第二种观点:设置“预提费用”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负债”中反映。
第三种观点:不增设“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例6:甲企业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3月末支付一季度的保险费,则1月末、2月末预提保险费时,借记有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3月末支付保险费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等,贷记“银行存款”。
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项目,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不增设“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
企业预提保险费等时,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列示。
企业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款项”项目中列示。
具体业务的处理方法笔者认为如下:新准则下原制度规定的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1、低值易耗品和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对于原制度中的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新准则中归类到“周转材料”科目核算。
新准则应用指南指出,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实物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周转材料”科目可按其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采用一次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科目。
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库”科目;摊销时按应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
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
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并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借记“周转材料——摊销”科目,贷记“周转材料——在用”科目。
2、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对于预付保险费、经营租赁的预付租金、预付报刊杂志费的处理,按预付的金额分别计入有关成本或损益类科目。
属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计入制造费用;属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计入销售费用。
预付上述款项时,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3、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内的费用新准则应用指南中规定,企业发生的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4、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对于一次交纳数额较大、需分摊的印花税的处理,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
5、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新准则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支出只是确保固定资产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通常不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在发生时计入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不得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处理。
新准则应用指南规定,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如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应当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发生的与专设销售机构相关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直接计入销售费用总结经验,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以下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一、新准则下,一般待摊费用可计入“预付账款”,预提费用可计入”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