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大报纸日本经济新闻

合集下载

日本政府不同时期新闻政策的分析

日本政府不同时期新闻政策的分析
研究生学苑
日本政府不同时期新闻政策的分析
蔡文书
日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报业王国, 据日本新闻协会的统计,在这个岛国发 行 着1 20多 家 报纸 ,总 的期 发 量为 72 05万 份,是世界上日报期发量最大的国家。全 世界平均每千人日报拥有量约为 90 份。 而 日本 每 千人 日 报拥 有量 为 578 份,位居 世 界第 二 。日 本报 纸只 有 1 20 多家 ,但它 的 总期 发 行量 是 世界 冠军 。日 本 的5 家全 国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 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 发 行量 达 100 0多 万份 到2 00多 万 份不 等 , 占全国报纸发行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均 跻身世界十大发行量报纸之列。[ 1]之所以 形成五报独大的局面,缘于日本社会特 有的社会同质性、均质性和读者群中存 在着的强烈的“中央志向性”,有力地 维系和支撑着五大报纸的存在和发展, 使五大报纸对舆论、文化的创造和传播 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由于庞大 的发行量所造成的对言论和信息的垄断 使得处于高度垄断下的信息市场所提供 的 信 息内 容 出 现“ 均 质化 ”、“一 元 化”和“一面性”, [ 2] 几乎听不到与政 府不同的声音。这些看起来是因为报业 自身发展不平衡所致,实际上是因为日 本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的政治上高 度集中、统一的新闻政策的结果。
二、对外侵略时期新闻事业被纳 入战时动员体系之中,法西斯的宣传 政策成为主旋律
(一)军部要求媒体的“国论”必 须与全面侵 华的“国策” 保持高度 一 致。当时军部新闻负责人的谈话就很好 地说明这一点:“一旦我们的报道机关 阐明正义观念、统一国内舆论、指出前 进方向,使国民紧密团结,燃烧起来火 一般的爱国热情,即使以整个世界为敌 也毫不畏惧,那就是为国家立了大功, 无论 谁在 它 面前 都不 能不 脱 帽致 敬。”[ 6 ] 正如《情报局的 组织和机能》(1 9 4 0 年)对日本国内广播基本方针确定的那 样:“以建设国防国家体制为目标,以 达成事变为目的。致力于国策的贯彻和 国内外形势的阐明、国民的团结一致和 国民士气的高扬。广播内容以全体国民 为 对 象 ,尤 其 重 视 农 民 、工 人 和 青 年”。[ 7 ] 明治宪法的 第 2 9 条虽然承认 “在法律的范围内的言论、著述、出版 发行、集会和结社的自由”,而限制这 些自 由又 有一 大堆 法律:《 报纸 法》、 《 出 版 法 》、《 治 安 警 察 法 》 和 《 军 事机密保护法》等。[ 8] 所以无论是从法 律上还是军人政府的政策来看,新闻事 业必须无条件地服务于对外侵略政策是 其终极目 标。

外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外国新闻传播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英国1、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法令”即着名的“星法院法令”,1641年7月正式被取消,这是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自由.2、克伦威尔独裁时期,只允许出版的两种官方报纸:政治信使报和公众情报者.3、牛津公报创办于1665年11月16日,是英国历史上第一张报纸,单页两面印刷.4、1702年,英国第一家日报每日新闻,由马利特在伦敦创办.他是英国报人中第一个提出客观报道的的人.5、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伟大的三位报人是派瑞、贝尔、斯图亚特.6、三大评论期刊:丹尼尔·笛福英国报业之父的评论、理查德·斯梯尔的闲谈者、阿狄生的旁观者.7、绅士杂志是英国第一份综合性月刊,1731年爱德华·凯夫创办于伦敦.以报道国会新闻为主,“合众为一”为信条.8、知识税包括印花税、广告税、纸张税.9、政府压制的措施:征收知识税、实行津贴制度、法律制裁叛国法和煽动诽谤法.10、政党报纸1特点: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政府津贴补助、读者为政界人士和上层人士、内容侧重于时政新闻,大量篇幅用于政治争论.2原因:工商业不发达;资本主义及教育不发达,报业大众化不可能实现也不能满足大众需要;印刷术未改进,报价降低成为不可能.11、独立报业:1代表每日广告报大众广告报早晨纪事报晨邮报泰晤士报2泰晤士报1785年1月1日由约翰·沃尔特创办,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第一个希望用广告收入补贴发行损失,并实现经济独立.12、廉价报纸大众化报纸:1概念: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报刊,售价较低,读者均为平民大众,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以及;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2特点:注重软新闻,具有人情味;文字通俗易懂;版面、排版较活泼;经济上独立,实行商业经营,广告是主要的收入来源,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报纸;政治上标榜超党派而独立3发展过程:初创1855到19世纪末成功引进了美国的办报风格;英国特色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新型大众化报刊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4对现代新闻业的影响:新闻本位思想得到确立;新闻业对受众的地位重视程度的提高被认可;给当代报刊留下了客观报道的理念;给当代报刊留下了新闻时效的观念5最成功的是每日电讯报由斯莱上校在1855年6月29日创办,劳森是该报的主要缔造者.该报是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13、北岩:1北岩勋爵是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有“舰队街拿破仑”之称.21896年在伦敦创办每日邮报英国早期报纸的代表,这张报纸的成功标志着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报业的开端.2成功的原因:认真分析研究了英国社会的需要与报纸的积弊;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制定了满足新时代读者的新闻原则:解释、简洁、清晰;聘请遗留记者常驻重要城市;健全的报业管理3接办泰晤士报后的改革:更新设备;改革报纸设计和版面编排;提高待遇;主张文章简短有力量,少些温文尔雅4北岩报团:英国最早的报团,新式新闻的集大成者.以北岩报团为起点英国掀起了报业的垄断.5比维布鲁克报团现仍为英国六大报团之一:有英国赫斯特之称,追求黄色刺激,每日快报和每日星期快报都是英国销量最大的大众化报纸和星期日报之一6罗瑟米尔报团:现仍为英国六大报团之一,一战后最大报团14、现代报业的主要特征是言论独立、企业经营、机器生产及报纸的大量销售.15、星期报是英国报业的一大特色,英国最早的星期日报是观察家报1791年伦敦创刊.星期报的优势在于本周新闻综述.16、两次大战之间报业垄断的影响:1积极: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规模化;提高自己在新闻市场的竞争力;实现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新闻在政治上的自主能力2消极:一城一报会影响观点言论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会损害新闻自由和政治民主;损害消费者和广告主利益;报团老板会使得报业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17、地方报纸:1821年12月1日第一张报纸曼彻斯特卫报原名北方快报与兰克郡每日邮报在曼彻斯特发行.18、英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曼彻斯特卫报.19、二战中的新闻宣传:英国设立了新闻宣传处,发表官方新闻,并对邮电和新闻实行检查.20、主要报刊:1每日电讯报1855年创办于伦敦,是英国第一家廉价报纸.1976年该报驻北京记者第一个向世界报道中国粉碎“四人帮”的消息.2金融时报1888年创,是一张全国性金融报纸,主要追求订户的“权威性”.3太阳报是英国销量最大的日报.4此外还有泰晤士报和曼彻斯特卫报5经济学家英国最有影响、最富权威的的大型综合周刊,1843年创于伦敦.21、通讯社:1路透社:1851年创于伦敦,世界上资格最老的通讯社之一;以“迅速、准确、客观、公正”为原则;最具赚钱的两大业务:递送经济新闻和声像新闻2报联社:全称报纸联合社,1868创于伦敦,专门收集英国本土的新闻3交换电讯社:1872年创于伦敦,私人通讯社.是唯一有权从伦敦证券交易所直接向外发报的通讯社.22、英国媒体的特点:媒体保持独立性、受跨国公司的兼并、报纸雅俗鲜明、广电实行双轨制.23、英国三大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泰晤士报.24、双轨制指公营台与私营台并行的体制.实行的初衷是引入竞争机制.25、实行双轨制的影响:1利:丰富节目;保护本国传统;有助于政治多元化,保护民主制度2弊:娱乐化倾向,受美剧的冲击;公营台处于下风.法国1、封建统治时期,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勒诺多,法国新闻之父、学者报、信使报.2、1777年1月1日,法国第一张日报巴黎新闻由雅克·布里索创办.3、大革命时期着名的报人和报刊:1马拉和人民之友2阿贝尔和杜歇老爹报“长裤汉”派机关报.4、大革命后政党报纸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原因:1法国革命后政局多变2法国政党林立,各个党派均拥有自己的政治报纸,为自己的利益鼓噪.5、塞尔新闻法是法国历史上制定的第一部新闻法,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新闻法.6、巴黎公社时期无产阶级报刊:1最重要的报纸有法兰西共各国公报杜歇老爹报社会革命报人民觉醒报2启示:新闻政策宽松,没有有效管理;不少报刊卷入内部斗争之中,发表过替敌人张目的内容;为扞卫公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7、新闻自由体制的确立:1881年7月29日,法国议会通过“新闻出版自由法”,废除了特许制和保证金.8、最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6年创刊的新闻报和世纪报.9、19世纪下半叶法国廉价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巴黎的四大日报: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晨报新闻报.10、19世纪末,重要的政党报纸有费加罗报时报巴黎回声报震旦报等.11、现代新闻事业的特点:1政治性与商业性的畸形结合2法国新闻业受贿成风3报业集团规模小12、现代报业的开端:标志是商业报纸日趋兴旺,在报业中的影响日益扩大.13、两次大战之间新闻政策的调整:11919年10月12日废除新闻局,恢复新闻自由出版法21935年3月29日议会通过了职业记者法.14、报团:20世纪30年代形成,当时主要报团有普鲁沃斯特报团、科蒂报团、温德报团、帕特诺特报团.15、二战后新四大报: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震旦报.16、二战后报业的垄断化进程:140年代后期50年代初,为日后形成报团准备了基础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出现了区域性报团370年代以后,报业垄断进一步升级,报团间的联营兼并17、地方报崛起的原因:1战时全国实行分区配给制度,并规定一区一报,地方读者已习惯阅读地方报纸2战后交通困难,巴黎报纸到达地方城市过迟,或不能准时到达地方读者3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地能同时收到信息,致使巴黎报纸失去重要性4许多报业人员转至地方报纸服务,并对其革新极有贡献5地方报团的编辑、主笔,熟悉本地区读者的兴趣及其愿望18、目前法国的六大报团:埃尔桑报团、阿歇特报团、阿莫里报团、世界出版报团、巴亚德报团、菲力巴奇报团.19、主要报纸:1世界报法国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精英报纸,是一份质报同人报纸.四大原则:国际事业、保持质量、维护独立核心、信守承诺.2法兰西晚报是法国量报的代表3费加罗报法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也是质报.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包罗万象、版面合理,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纸.4回声报是法国一家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经济日报,能比较完整的提供法国财政经济方面的消息.20、质报:是指重视对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等所谓“严肃性新闻”的报道,以文章、资料和评论的“质量”赢得读者.21、通讯社:1哈瓦斯通讯社半官方: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1835年由夏尔·哈瓦斯在巴黎创办.供稿原则:迅速和优质.2法新社,全称法国新闻社,1944年9月成立.经费来源:政府补贴性订费、报刊传媒订费、私营机构和企业订费.经营方针是发展与多样化.22、广播电视事业:1922年法国邮电部在埃菲尔铁塔上架设发射天线,用长波定时播出节目,标志着法国广播事业的开始.1935年开始电视事业.1945年取消所有私人电台不再允许私人经营广播.1982年实行双轨制.23、法国新闻媒体的特点:1政府对报纸、广电实行二元政策2强烈的娱乐化倾向3法国的民众逐渐离开媒体24、新闻业经历的阶段:王权官报时期→政党报刊→大众传播的市场化.25、精英报纸:世界报费加罗报;大众化报纸:法兰西晚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美国1、美国第一张报纸国内外公共事件1690年由本杰明·哈里斯在波士顿创办.2、报纸发行人身份的变化:邮政局长→印刷商→独立资产者→垄断资本 .3、1704年4月,约翰·坎贝尔创办美国第一张连续发行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4、1741年,波士顿公报与新英格兰周报合并,这是美国新闻史上第一次报刊合并交易.5、1721年8月,詹姆士·富兰克林创办了新英格兰报.其最重要的贡献是使美洲报业摆脱了出版许可证发放者的羁绊,开创了美国报纸编辑史上的独立传统,被称为“叛逆者”.6、邮政局长所办报纸的共性:低费发行、内容乏味不关注受众需求、发行量少、多集中在波士顿.7、印刷商办报的改变:内容上注重读者兴趣和爱好,满足读者需求;报纸有较高的文学水平;独立的编辑权.8、着名报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杂志的创始人,创立了现代的广告系统,有美国广告之父的美誉.9、曾格案件:“曾格案件”——也称“曾格事件”,美国新闻史上关于争取新闻自由的着名案件,影响深远.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开始于此.北美本土派势力商人和地主的兴起后,要求对殖民地事务享有更大的控制权,但由于本地仅有的一份报纸是布雷德福所有的纽约公报,而且是由殖民当局所控制,所以本土派势力需要能有人出面替他们搞宣传,正好一位布雷德福过去的学徒约翰·彼得·曾格开办了印刷厂.于是1733年秋,商界在和曾格磋商后,,曾格的纽约新闻周报出版.风格犀利的新闻周报使得当局越发不满,总督威廉科·斯比爵士一方面指控曾格“对政府进行无耻中伤和恶毒谩骂,试图煽动反政府情绪”,另一方面命令其一手提拔的首席法官德兰西对曾格提出起诉.但大陪审团拒绝提出一项正式法案,议会也同样不愿提出起诉.最后,总督从咨询会议中挑选了一批人,同意对曾格采取法律行动.星期天下午,曾格以“煽动闹事”罪名被捕.后经过律师汉密尔顿的抗诉,被无罪释放.10、独立战争时期着名的报人:塞缪尔·亚当斯、托马斯·潘恩、艾赛亚·托马斯.11、政党报刊的<1>特点:1强烈的党派性,文风恶劣2经济上依赖政党、政府3内容上侧重于政治问题,大量篇幅用于政治争论4读者对象为政界、商界的中上层人士<2>报业基调:宣传证见、争取舆论、党同伐异、激烈争论.12、杰斐逊新闻思想:1率先提出并努力积极地为新闻自由立法2正确指出了新闻自由在行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3深刻阐述了新闻自由对探索真理的意义13、廉价报纸:1矛盾:事业性与商业性之间的矛盾.2廉价报纸的先驱——本杰明·戴的太阳报,是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1833年9月3日纽约创办.并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着名的便士运动.3贝内特父子与先驱报:1835年5月6日在纽约创办,首次确立了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原则.因为他使报纸闯入并干预了社会生活,被看作是美国第一个真正的记者.美国新闻史专家莫特对大小贝内特的评价是“一个是争取新闻的大师,一个是制造新闻的奇才”.4格里利和论坛报:1841年4月10日创办,有“伟大道德机关报”的雅号.5亨利·雷蒙德和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创办,主张“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14、大众化报纸的早期代表: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15、高级报纸的最早代表:纽约时报.16、大众化报纸对世界报业的影响:1新闻业真正成为大众的传播2结束了政党报刊时期而转入了商业报刊时期3报刊基本民营,成为一种文化产业4报纸开始成为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17、南北战争给报业带来的全新改革是新闻简报和导语.18、现代新闻事业:1三大报人:普利策、赫斯特、奥克斯.2普利策和世界报:<.1>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世界报标志着廉价报纸取代政党报纸成为报刊主体<2>贡献:开创了新式新闻事业,并开启了世界报刊经营思路;重视评论,使媒体工作对新闻评论有了新的认识;对新闻教育做出了贡献,设立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开创了新闻教育分门别类的学科;设立普利策新闻奖,鼓励新闻从业人员投身于事业的敬业精神.3赫斯特和纽约新闻报:黄色新闻:<1>定义:用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进而达到耸人听闻扩大报纸销量的目的.<2>评价:黄色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社会风气的败坏招致了黄色新闻的泛滥,而其泛滥又招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毒害人们的心智,引发社会犯罪活动,也是对新闻真实的践踏;黄色新闻转移了人民群众对当前切身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的注意力,削弱了他们的斗争意志;黄色新闻是打击政敌的有力手段;优点有在大众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和在版面业务上使用了许多实用方法4奥克斯和纽约时报有“档案记录报”之称:<1>庄重的新闻政策:刊载所有一切适于刊载的新闻.特色:记录性、新角度、事实与议论分开、掌握分寸实事求是<2>任用优秀人才:客观的、超党派的报道态度.5斯克里普斯报团:美国第一个报团,也是美国现代报团的开始.1900年美国报业垄断化的开始.19、一战时新闻政策:1成立公共新闻委员会2颁布新闻检查法20、两次大战之间报业的突出特征:报纸的合并和垄断的加剧.21、二战时的新闻政策:1新闻检查局→国内2战时新闻局→泄密新闻\新闻处:代表国家发布战争新闻3新闻界与政府处于高度一致的状态4广播最占优势22、二战后报业的的特点:垄断资本控制报纸,有个人新闻时代进入公司决策时代,由单一的新闻经营转向了多产业经营.23、报业的现状:1问题:信誉危机、经济危机、结构性危机2对策:重塑报业理想、建立合作经营协议、寻找失落的读者群3报业面临的三类竞争:对读者时间的竞争、报纸需求下降方面的竞争、其他媒体的竞争24、现在美国的三大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四大报再加上华尔街日报25、今日美国1982年9月15日由甘奈特报团在华盛顿创办的全国性综合日报.1获得众多读者的原因:大量的新闻满足了忙碌的人们对信息的渴望;对图片、照片等形象手段相当重视.26、黑人报刊:在美国现有领土上由美国黑人主办的内容面向黑人读者的报纸和杂志,其三个显着的特点是自发诞生,多半依靠自身力量成长壮大;关于黑人出路问题,两派不同意见斗争贯穿始终;商业性和政治性报刊交替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27、掏粪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闻界以杂志为主体掀起了一场揭露丑闻、谴责腐败、呼唤正义与良心的运动,这就是着名的“掏粪运动”.这一名称源于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他把写揭露新闻的记者比作班扬的小说天路历程中的主人公,埋头拿粪耙收集污物,不愿抬头看天主.在罗斯福看来,这些记者就是令人不屑的掏粪者.但新闻界却把这一称呼视作光荣的奖赏接受下来.“掏粪运动”是从麦克卢尔杂志1902年底发表的三组重要文章开始的.“掏粪运动”中的着名人物是美国小说家辛克莱,他对食品加工业的曝光使这一运动中的经典之作.“掏粪运动”中尽管有些文章带有煽情主义倾向,但它在影响和引导社会正义与良知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向人们展示新闻报道的真正力量,使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成为一个大声疾呼改革的十年,在美国新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随着一战的临近,民众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欧洲战场,“掏粪运动”逐渐衰落.28、现在美国三大新闻周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9、商业杂志: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30、通讯社:1美联社:1848年港口新闻社→1856年纽约新闻联合社→1882年合众社→1892年美国联合通讯社.1870年1月17日“三边四社协定”即“联环同盟”协定2合众国际社:1907年成立3世界性的电视新闻社:美联社电视新闻社、路透社电视新闻社.31、广播电视事业:11920年11月2日是美国广播事业的开始.目前广播事业的最大特色是地方化与专业化.2对外广播——美国之音VOA1942年4月24日当时主要从事战争宣传,战后主要进行反共宣传,现在是多元化发展.3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全国广播公司N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4福克斯广播公司FBC5以四大网为代表的商业广播电视的内容主要是新闻、娱乐、广告.32、美国传媒业的特点:1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私营的2高度的垄断3彻底的的商业化运作4具有高度的独立性日本1、17世纪时,读卖瓦版被认为是日报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2、1868年是日本近代报纸的诞生年.3、日本的第一份官办报纸是太政官日志报,第一份非官方报纸是中外新闻.4、1869年初制定了报纸印行条例,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5、1870年4月横滨每日新闻的创办,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6、19世纪末,日本的三大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7、日本近代杂志的先驱是西洋杂志.8、1918年8月25日在大阪召开了“关西记者大会”.9、白虹贯日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1918年1月,日本抢先派军舰闯入海参崴.同年8月,日本政府又抢先发表“出兵西伯利亚宣言”,不顾美、英等国限制,向西伯利亚出兵7万多. 这一时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已经建立.受到十月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了群众性的示威活动,要求日本政府“不干涉俄国”并“立即撤军”.再加上当时日本正爆发反对米价飞涨的饥民暴动,全国民众的反战运动如火如荼.在此期间,日本报界普遍表示:“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没有明确理由”.为此,总共有56家报纸先后被寺内正毅内阁勒令停刊.与此同时,日本内阁还禁止报纸报道有关“米骚动”的任何消息.寺内正毅的镇压措施,激起报界强烈不满.8月25日,日本全国84家报社的记者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会议决议提出: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总辞职;要求言论自由;拥护确立宪政等.大阪朝日新闻在报道这次大会的情况时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暗示革命”为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信雄和采写这条消息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村山龙平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均被迫退出报社.10、五家全国性报纸: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业经济新闻.11、全球经济类三大报纸: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日本经济新闻.12、通讯社:1日本最早的通讯社是1887年创办的东京急报社.2共同社:1945年11月1日成立,是让你最大的通讯社.3时事社:1945年成立,向世界传播日本声音的国际性通讯社.13、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日本广播协会NHK,1926年创办,半官方性质,唯一公营.14、日本三大广播网:日本调频广播网、全国广播网、日本广播网.15、日本传媒业特点:1高度的垄断和竞争2日本媒介与政党、政府关系密切3背靠大财团、大公司4日本媒介发展囿于国内.16、电波三法:1950年4月,日本国内根据盟军总部的意见通过了有关无线电管理的三个法案电波法广播法电波监理委员会设置法,共同确立了战后日本广播事业自主经营与广播自由的原则,也确立了公私并存的双轨制. 17、日本报纸发行量大的原因:1日本国民的同质化使得报业市场整齐单一2新闻领域的激烈竞争造就了报纸的高质量3定价适度不允许恶性竞争4报业的独特格局,兼具上层报纸和廉价报纸的特点5报社重视与读者的密切联系6专卖制的成熟启示:1自办发行的运营管理模式应当注重制度化建设2在目标市场建立的销售网点应均匀分布、突出重点3建立融入读者之间的销售终端,有助于销售数量的稳定4发行的竞争,价格战不能成为主角俄罗斯1、广播电视事业:1对内广播:全苏中央广播电台2对外广播:莫斯科电台、和平与进步电台.2、改革后的广播报道:1从中央到地方不再遵循“舆论一律”的宣传方针21990年新闻法允许私人办电台并为之提供了法律依据3“于电视与广播民主化的命令”使广播不再由中央政府垄断控制4新闻的公开性原则扩大了广播的批评报道面,宣传禁区逐步缩小5停止干扰西方电台,采取与西方合作的态度6在广播风格和形式方面趋向亲切、自然、活泼、多样7改变了以往联邦一级电台不播广告的传统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1、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新闻传播力量巨大差距、新闻流向单向等方面,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差距.表象: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传播媒介的分配不均、新传播技术导致不平衡加剧等平均信息获取能力的差距.2传播流向的不平衡:基本上是单向的,信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3传播内容的不平衡:发达国家根据自身需要播报新闻,依据西方的政治观点、。

世界新闻传播史之日本

世界新闻传播史之日本

六,报刊大合并 为了更好地实行控制。宣布除了几家全国性的大报纸外。其他报纸一律 按照一县一报的原则实行合并。 杂志也没逃脱大合并的命运,九一八事变后,社会主义杂志也遭到查禁, 例如《中央公论》和《改造》等 七,日本新闻界为什么追随法西斯 明治时代初期,日本的媒介为自由民权运动的传播做过贡献,但几经欧 化与国权论的较量,后者渐占上风,并且发展到极端的日本特有的军 国主义-法西斯主义。 但是,日本新闻界还是有反抗的声音,1944年新名丈夫的述评《战 争至此,决定胜利的不是竹枪,而是飞机、军舰》,此即日本历史上 的“竹枪事件”。
3,《每日新闻》 受众:以前对象为农民,现在转为市民读者 历史:1872创办《东京日日新闻》和1888年创办的《大阪每日新 闻》,1911年后者兼并前者,1943年元旦起使用现报名。 分布:国内四总社(同地点) 国外两总局(华盛顿、伦敦) 概况:早晚刊合计发行550万份,记者编辑1200人。
三,通讯社的重新建立 同盟社于1945年10月30日正式解散,报联社体制的社团 法人“共同通讯社”于11月1日成立,同日,提供经济新闻为主的 株式会社“时事通讯社”成立。 四,改组日本广播协会,确立广播公营和民营并行的体制 1946年由盟总推荐的17人组成的新NHK广播委员会,战 时广播委员会成员全部下台。 盟总对日本广播业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目的在于建立竞争机制, 摧毁法西斯主义广播体制再生的基础。 1951年,电波管理委员会颁布第一批16家广播公司的营业 执照。 1952年2月1日,NHK恢复国际广播。NHK公营,以及 公营民营并行的广播体制,大势所趋,已经确立。
读卖瓦版—日本于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 出现早期的新闻传播形式,内容多为各种突发事情。 现存最早的读卖瓦版是1615年的《大阪夏之阵图》, 记载的是这年夏天大阪发生的一次战争。 1818年,官方“洋书调研”的手抄译的荷兰洋报(俗 称“传闻书”)在幕府高级官员手中流传。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考题含解析

全国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考试外国新闻事业史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1843年创办于伦敦的英国最有影响的周刊是______。

A.《学者杂志》B.《明镜》C.《新政治家》D.《经济学家》2、通常被认为是文字传播的发韧的是______。

A.手写传播B.图式传播C.印刷传播D.口头传播3、1868年初,明治政府发行的报纸是______。

A.《巴达维亚新闻》B.《长崎航运及广告报》C.《日本先锋》D.《太政官日志》4、西亚国家中开办广播最早的是______。

A.土耳其B.新加坡C.马来西亚D.印度尼西亚5、一般来说,商业广播电视主要包括私有私营和______。

A.混合体制机构B.国有公营C.公私合营机构D.社会公营6、2000年,德国主要的商业电视台有卢森堡广播电视台、电视七台和______。

A.卫星电视一台B.电视六台C.电视二台D.巴伐利亚台7、法国《报纸》作为第一张持续出版的周报创刊于______。

A.1630年B.1631年C.1632年D.1633年8、作为无产阶级政治报纸的卓越代表,《北极星报》诞生于______。

A.葡萄牙B.法国C.英国D.德国9、世界上第一个取得成功的新闻通讯社所属的国家是______。

A.美国B.英国C.德国10、1644年英国人约翰·密尔顿发表的演说以后被译为______。

A.《论出版自由》B.《论自由》C.《人权宣言》D.《论法的精神》11、1879年创办的《朝日新闻》奉行的办报方针是企业本位方针和______。

A.经营至上B.读者第一主义C.广告至上D.报道第一主义12、查理二世复辟后,允许出版的两份官报是《国会情报员》和______。

A.《大众信使》B.《公众情报员》C.《政治信使》D.《不列颠信使》13、美国广播电视领域最大的垄断组织除了CBS和ABC外,还有______。

A.CNN、NBCB.NBC、CPBC.NBC、FBCD.CPB、FCC14、20世纪70年代,英国广播电视格局中的“双头垄断”指的是IBA和______。

世界著名的新闻通讯社

世界著名的新闻通讯社

中文网址 http://www.kcna.kp/ http://chinese.donga.co m/gb/index.html http://www.kwongwah. com.my/
/
《朝日新闻》 日本五大全国性、综合性报纸之一, 1879年创刊亍大阪,拥有朝日电视公司等22家电视公 / 司和广播公司 日本最大通讯社,社团法人组织。该社实际上是半官斱 http://china.kyodonews 的通讯社 .jp/ 日本第二大通讯社,总部在东京,经济新闻是其特色内 http://www.nippon.co 容 m/cn/ 日本富士电视台是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民营电视广播机构 之一,也是日本规模最大、收视率最高的民营电视台, 成立亍1959年,其富士电视网(简称FNS)由28个地斱 电视台组成。 日本放送协会(官斱英文翻译名称:Jap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缩写:NHK)又称日本 广播协会,前身为东京广播电台(Radio Tokyo),是 日本的公共媒体机构,亍1926年成立,亍1931年开始 发送短波频率,亍1935年开始向海外传送广播节目。 其业务与服务已涵盖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另外为海外的 观众和听众同样提供电视、无线电广播及NHK World Premium等服务,每日有华语及其他多国语言的广播 节目播出。
新加坡国际广播电台(英语:Radio Singapore International,简称RSI;马来语:Radio Internasional Singapura)是新加坡的已停播的国际 广播电台,在1994年1月1日开始广播。使用英语、马 来语、汉语、广东话和印尼语,用短波播音,频率为 6000kHz、9560kHz[1]。2007年12月31日,新加坡 国际广播电台停止播音。 印度报业托拉斯(Press Trust of India)是印度最大 的通讯社,成立亍1947年,属亍半官斱性质,前身是 1910年建立的印度联合新闻社,其总社位亍印度孟 买,总编辑部在新德里。 印度报业托拉斯在国内设有132个分社,并在纽约、伦 敦、北京、莫斯科等地设有国外分社,员工约1500人 。通讯社向1400多家订户提供印地语和英语新闻和专 稿,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 印度联合新闻社(简称UNI)是印度第二大通讯社,成 立亍1959年,亍1961年3月正式运作,使用英语、印 地语和乌尔都语对外发送稿件和新闻。印度联合新闻社 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有分社,在20多个国家派驻记者 。 《今日印度》(India Today)创刊亍1975年,是印度 的头号英文杂志。报导国内及全球最新的政治、经济新 闻等。 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是印度国家报纸,反 映印度政府观点的英文对开日报。印度时报的读者主要 为知识分子、商人、官员。印度时报亍1838年在孟买 创刊,起初称为《孟买时报》,每星期三、六出版。 1850年改为日报。1861年5月与《旗帜报》 、《电讯 与信使报》合并,改用现名。

日本的五大报系名词解释

日本的五大报系名词解释

日本的五大报系名词解释日本拥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新闻媒体市场之一。

其中,五大报系是指“朝日新闻”、“Yomiuri Shimbun”、“Mainichi Shimbun”、“産经新聞”和“东京新闻”五家在日本新闻界影响力较大的报纸。

这五大报系以其独特的历史和为民众提供高质量新闻报道的能力而闻名。

下文将为您解释这五大报系的特点和差异。

1. 朝日新闻朝日新闻是日本最富盛名和历史最悠久的报纸之一。

它成立于1879年,被广泛认为是自由主义传统的代表。

朝日新闻通常关注社会不公正、政治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等议题,以此在全球新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该报社追求独立和独立思考,常常成为引领舆论的风向标。

2. Yomiuri ShimbunYomiuri Shimbun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其创刊于1874年,经营超过一个世纪。

Yomiuri Shimbun在日本的影响力广泛而深远,无论从时政报道到体育赛事,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不仅如此,Yomiuri Shimbun还以其详实的报道和深入的分析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深受日本民众的喜爱。

3. Mainichi ShimbunMainichi Shimbun成立于1872年,是一家以中道立场为基础的新闻社。

该报主张传递公正和平衡的报道,以中立客观的态度分析事件,被誉为新闻的威尔士亲王。

Mainichi Shimbun重视对个人权益的尊重,致力于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报道,因此备受日本社群的欢迎。

4. 産经新聞産经新聞是一家专注经济和商业报道的新闻机构。

创刊于1967年,其出版物包括《Sankei Shimbun》和《産業経済新聞》。

産经新聞的新闻报道聚焦于经济、金融、企业等领域的分析与报道,提供给读者最新和精准的经济信息。

该报系在展示日本经济实力以及全球经济趋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东京新闻东京新闻是一家总部位于东京的新闻机构。

该报在1917年创立,以其对本地新闻的深入报道而闻名。

《日本经济新闻》的立体化经营

《日本经济新闻》的立体化经营

称 是 《 外 物 价 日报》 其 后 更 名 中 , 为 《 外 商业 新 报 》 中 ,直 到 14 96年
才 改为 现 在 的 报 名 。 该报 注 册 资 本
个 报 业 集 团公 司 ,它 涉 及 四个 领
域 :包括 《 经》 报业 集 团公 司 、 l E 《l E经》 出版集 团 公 司 、 《 经》 E l 电视集 团公司和 《 日经》数据库集
国 内记 者站 ,3 5个 国 外记 者 站 ,2 5 个 国 内 印 刷 点 ,6个 国 外 印刷 点 :
目前 , 日本 经济 新 闻社 已经 成 为 一
年 是 33 95亿 日元 ,其 中主要 的收
益来 源 是报 纸 。在 总利 润 中 ,报 纸 带来 的利 润 占到 6 %以上 ,出 版 业 2 虽 然 很 兴 盛 ,但 是 只 占 总 利 润 的 5 % 。整 体 上 ,报 纸还 是 日经 集 团 . 5 的最 主要 利 润来 源 。
丑经产业 闻 lT 9 ( 企业、产业新闻 、经蓉战略 、新 品 、新技术动向分折)
l s【 I 旺D 企业I务 经济产业统 于 计历吏效据库服务)
——圈豳—豳豳
丑经厂叠( 短浚广播公司、 股票数字潜恩、赛马僖息)
日圣 u1 s 刊杂志) jBs№s倜 日经会社’报 《 I 季刊 ) R ̄icaia( .ehncl月刊) l 日经c-ue ( optz双周刊 ) 日 e1h e月刊) 经Hatc ( 日经全臻霸络技术( 月刊)其他 ,
东嘉电爱 麟 ( 东衰电视台霸络是 日 奉六大 电视台之一 在日本有六个 电视台)
Vge o' R奉 《 a - 月刊). 翼他
中国报业 2 0 4 06 0 71

金融危机下日本报业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金融危机下日本报业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20 0 9年 第 l 期
第 2 卷 ( 第 10 ) 3 总 5期
日本 问 题 研 究
Ja ne eRe e r h pa s s a c
场 2 . 3 1
^ . 200 9
金 融 危机 下 日本 报业 的 困境 与 应 对 策 略

( 北大学 河

赵 树 旺
保定 0 10 ) 7 0 2
影 响 力 、 透 率 等重 要 因子 , 发行 量 下 降对 日本 渗 但 报 纸 的 直接 冲击 首 先是 收 入 的 下 降 。 日本 报 纸 发 行 本 身 是 赢 利 的 , 行 收 入 是 报 社 的 主 要 收 入来 发 源 , 多 数 日本 报 纸 的发 行 收 人 占报 纸 总 收 入 的 大 5 %, 的发 行 收入 则 占到 了 7 %”; 0 有 0 发行 量下 降 的 间接 的影 响则 表 现在广 告 收入 的锐减 。 广 告 市 场 被 称 为 是 传 播 媒 介 的“ 二 市 场 ” 第 。 在 金 融 海 啸 冲击 下 , 球 企 业 都 受 到 了程 度 不 一 全 的打 击 , 其 以金 融 、 地 产 、 车等 行 业 受 到 的 尤 房 汽 影 响 最 大 , 这 些 行 业 正 是 过 去 广告 市 场投 放 额 而 最 高 的客 户 。在 自身 资 产 不 断缩 水 、 支 漏 洞 越 收 来 越 大 的情 况 下 , 多 企 业 不 得 不 选 择 减 少 广 告 许 支 出 的金 额 , 对 传 媒业 产 生 的 负面 影 响 , 这 是毋 庸 置 疑 的 。广 告 业 专 家 认 为 , 纸 可 能 是 受 影 响最 报 严 重 的 传 媒 业 之 一 。有 数 据 显 示 , 融 危 机 爆 发 金 后, 日本 三 大 报 纸 中 , 《日本 经 济 新 闻 》 冲 击 最 受 大 , 报 2 0 年 1 月 的广 告 收入 比 2 0 年 同期减 该 08 0 07 少 了2 .%, 读 卖 新 闻 》 减 少 了 1 _ 《 日新 1 1 《 也 63 %, 朝 闻》 少 了 1 .% ] 减 47 。 面对 金融 危机 , 日本 报 业除 发行 量与广 告额 的 大 幅 下 降 , 面 临 营业 利 润 骤 减 的危 机 。 朝 日新 还 《 闻》 每 日新 闻》 产经 新 闻》 日本 主流 大报 陆续 《 和《 等 公 布 了 2 0 年度 上 半 期 的 决 算 结果 。 每 日新 闻》 08 《 2 0 年 4 至 9 上 半 年决 算 结果 显 示 , 销售 额 08 月 月 其 比上 一 年 度 减 少 了 42 营业 利 润则 出现 91 亿 .%, . 9 日元 的 赤字 。在 此前 公 布 决算 结 果 的《 经新 闻》 产 同样 出现 1.4 日元 的赤 字 。 朝 日新 闻》 在 其 98 亿 《 则 创 业 百 年 来 首 次 出现 赤 字 , 而且 这 一 数字 竟 高达 10 日元 , 别是 因有价 证 券 投 资在 上半 年 中损 0亿 特 失 了 4 . 亿 日元 。 日本报 业 阶段性 总体 营业 利润 46 9 的下 降必将 推 动整个 报业 市场 的转 型。 困境 二 : 媒 体 发展 迅 猛 , 业 面 临转 型 。 网 新 报 络 媒 介 的 迅 猛 发 展 , 重 了 日本 报 业 的 发 行 危 加 机 。 相 比 于 报 业 市 场 必 须 支 付 的纸 张 、 刷 、 印 仓 储、 输等成本 , 运 网络 媒 介 的边 际成 本 几乎 是 零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三大报纸日本经济新闻、朝日新闻、读卖新闻于一日决定联手经营线上新闻网站,以吸引年轻读者同时提升报业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

三家强调今后仍将维持竞争关系,但会在发行业务及灾害发生时的新闻制作上互相支援合作。

据“中国时报”报道,在三报共同营运的网络事业方面,三报拟架设共同新闻网站,提供三报的头版新闻及社论等,但仅是少部分内容,供读者可以在网站上阅读比较,原则上是供读者免费阅读,将从二OO八年初起开始正式提供服务。

三报考虑平均出资数亿日圆,成立新的组织来经营共同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则以广告为主,将来也不排除接受其他报社的加入。

共同网站营运之后,各报仍将维持独自的新闻网站,提供各报的独自服务,同时期待靠共同网站的连结来发挥集客的功效,读者可从共同网站连到报社网站,也可在网上直接订报。

在发行销售业务方面,三报今后拟在偏远地区,采取经销店共同送报、收款的合作,以减少送报所需的成本。

朝日和读卖目前已在北海道部分地区合作送报,今后还考虑在大阪、九州鹿儿岛等地区合作。

有关制作新闻的相互支援方面,三报协议,今后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
若某报因系统故障等原因无法编辑、印刷时,其他合作媒体将代为制作、传送等,这项合作协定拟于明年三月底再另行签约。

朝日和读卖目前每天的发行量各超过一千万及八百万份,日经新闻则有三百万份的发行量。

三报都强调,这次的合作是为了维持报纸的发送网,吸引年轻读者透过网络订报,让更多的读者来阅报。

读卖新闻的内山齐社长则强调,“这项合作是为在网络时代中活用网络来传播新闻讯息,同时维持平面媒体”。

朝日新闻社长秋山耿太则强调,“Yahoo、Google等网络上的新闻大多是来自报社”。

事实上,这些网站的点阅率却远高过报社的网站,三家报社期盼在合作之后,可以用更新奇的企画丰富网站内容,提高点阅率及广告效益。

朝日新闻二日在头版以“网络也将成为负责任的媒体”为标题强调,在网络普及和媒体多样化的急速发展下,报纸必须继续维持“最受信赖的媒体”之地位,三报的合作将提供不辜负读者期待的新闻服
务。

日本其他的报社也致力开发新闻网站,每日新闻刚宣布结束与Microsoft合作的新闻网站,从十月一日起改与Yahoo、Recruit共同出资的网路公司合作经营“每日jp”新闻网站。

产经新闻则接手
与Microsoft合作“MSN产经新闻”的网站。

日本最大的通讯社“共同通信社”则于去年七月结束提供Yahoo新闻的合作,并于去年十二月起与各地方报纸组成“47NEWS”的线上新闻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