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葱种植情况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 山东大葱种植条件与种植方法.doc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山东大葱种植条件与种植方法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山东大葱种植条件与种植方法有哪些?据悉,大葱也称青葱、事菜,是烹饪中常用到的食材之一。
目前在山东栽植较多,小编下面就来介绍下山东大葱的相关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吧!一、山东大葱的种植条件1、土壤:大葱适于pH6.5-7.5的壤土栽培,育苗地要求肥活疏松,底墒充足,出苗期要防止表土板结,幼苗开始迅速生长时追肥一次,定植前10-15天控制土壤水分,防止徒长倒伏。
2、肥料:大葱喜肥,并要求氮、磷、钾均衡施用。
在生长前期对氮肥要求较多,后期则需较多的磷、钾肥。
特别要注意磷肥的施用,因为缺少磷肥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下降。
同时要注意葱地硫元素的含量,土壤缺硫,将影响增产效果。
3、温度:大葱具有抗逆性,既耐寒,又耐热。
虽然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对大葱的生长没有多大影响,但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优质高产。
4、水分:大葱根毛少,吸水吸肥能力差。
根系大多分布在土壤表层,喜湿,要求有较高的土壤湿度,但根系又怕涝,高温高湿则极易引起根系死亡,5、光照:大葱对光照强度要求适中。
因为大葱的筒状叶在密植的条件下,仍能得到良好的光照条件,所以不需强光。
强光对大葱生长有不利的影响,会造成叶身老化,纤维增加,品质下降,甚至丧失食用价值。
二、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1、秋季种植时间:第一年秋季9月上旬播种,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获,窖藏或露地越冬,第三年春季抽签开花,夏季采收种子。
2、春季种植时间:早春上壤解冻以后播种,炎夏来临前作为小葱供应,或定植后当年收获作为干葱或沟葱供应。
3、夏季种植时间: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种,故又称伏葱。
当年越冬时植株较大。
三、山东大葱的种植方法1、大葱播种时间大葱播种一般是春播和秋播,多以秋播为主,较佳的播种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10月。
2、定植前大小苗分开,剔除病苗、弱苗、过小苗及明显弯曲苗,株距每米35-40株,行距1米,亩栽2.3万株左右。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介绍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介绍山东大葱是中国传统的蔬菜之一,以其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而闻名于世。
种植山东大葱的时间和方法对于保证大葱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
一、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
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效果来调整。
1. 春季种植春季种植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初进行。
选择适宜温度的时候种植,能够保证播种后葱苗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春季种植的大葱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开始收获。
2. 秋季种植秋季种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进行。
秋季种植的大葱一般在翌年的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收获。
由于秋季气温较低,大葱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是收获时间较长。
二、山东大葱的种植方法山东大葱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准备、育苗、移栽和管理等环节。
1. 土壤准备山东大葱喜欢生长在肥沃且疏松的土壤中。
在种植前,首先需要将土壤进行清理和修整,除去杂草和残余的作物根系。
然后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 育苗育苗是山东大葱种植的重要环节。
可以选择用种子进行育苗,也可以使用大葱姆头进行繁殖。
若选择用种子进行育苗,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种子,进行播种前的处理。
通常是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12小时,然后捞出,晾干。
接下来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播种,播后轻轻覆土,保持湿润的环境,适当施以光照。
若选择用大葱姆头进行繁殖,可以将姆头整颗或适当切开后直接移植到苗床中。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光照条件,有利于大葱苗的生长。
3. 移栽当大葱苗长到5-7厘米高时,就可以开始移栽。
将苗床上的苗间距适当加大,有利于大葱的生长和管理。
移栽时将苗苗挖出,整齐地插入土壤中,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距,并确保幼苗的生长点不被埋入土壤中。
4. 管理种植过程中的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
山东大葱偏好湿润的土壤环境,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腐烂。
因此,在生长期间,要适时浇水,并掌握好水肥平衡的原则。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介绍

山东大葱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介绍山东大葱(Allium fistulosum L.)是葱科多年生蔬菜,也是山东省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下面将介绍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
一、种植时间:山东大葱的种植时间主要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具体如下:1. 春季种植: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4月之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来确定播种的确切时间。
春季播种的大葱能够在当年晚秋或冬季进行收获。
2. 秋季种植:一般在每年的9月至10月之间,根据当地气候和土质条件来确定播种的确切时间。
秋季播种的大葱能够在明年初春进行收获。
二、种植方法:以下是山东大葱的种植方法的详细介绍:1. 土壤选择和处理:选择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进行大葱种植。
在春季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耕作和整地。
首先,将田地犁深翻耕为30-40厘米,然后进行翻耕和碎土,从而使土壤松散,有利于葱鳞的扩展生长。
在秋季播种前,还要进行清除田地中的秧蔓和残茬,以防虫害和病菌的滋生。
2. 播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10-12小时,然后将其晾干,准备播种。
在播种前,先将种子和砂土混合,以便均匀撒播。
对于春季播种,每亩需播种2.5-3公斤的种子;对于秋季播种,每亩需播种2-2.5公斤的种子。
播种时可以采用直播或育苗盘育苗再移植的方式,苗期约为20-25天。
3. 施肥和水分管理:大葱生长期需注重适量施肥和科学的水分管理。
一般在土壤整地前混入适量腐熟有机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大葱生长初期,每15-20天施用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保持土壤肥沃和葱的生长需求。
同时,要做好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4. 防治病虫害:大葱生长期间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叶蛟虱、蚜虫等。
可以定期喷洒适量的农药,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大葱的健康生长。
5. 收获和储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大葱生长情况,春季播种的大葱一般在8月至11月进行收获;秋季播种的大葱一般在次年的3月至5月进行收获。
收获后,应将大葱晾晒至枯水分达到40-50%,然后进行整理和分类。
2023年大葱发展趋势报告

技术革新提升产量质量
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如科学施肥、高效 灌溉等,提高了大葱的产量和质量。
大葱产业链扩大完善
1. 大葱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增加种植面积:根据数据统 计,过去5年,我国大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年均增量达 到15%以上。大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大葱产业 链得以完善,种植、收获、加工、销售形成了有机衔接的 流程。 2. 大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供给链更加丰富:随着 技术的进步和加工工艺的改进,大葱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有机葱油、葱糖、葱粉、葱膏等多种加工产品 已经投放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分析,预计未来5年,大葱 加工产品供给链将进一步丰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 也为大葱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 大葱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大葱是我国重要的调
02
大葱产业的市场前景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 提高,大葱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我国大葱 的消费量将达到2000万吨,而大葱 制品的消费量也将达到300万吨
03
大葱产业的未来展望
综上所述,大葱产业的发展前景十 分广阔。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葱 产业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2.大葱品种选育注重品质提升,新品种口感更佳、抗病性 强
品质优良:在大葱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提高品质。选育出的新品种在口感上更加脆嫩,风味更加鲜美,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优质品种还具备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增加了种植的收益和稳定性。
大葱耕种技术改进
1.大葱耕种技术改进
大葱种植已经从传统的露天耕种逐渐转向了现代的温室种植。据统计,2020年全球温室大葱种植面积已经 达到了600,000公顷,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750,000公顷。其中,中国大葱种植面积占全球的近40%, 而温室大葱占中国大葱种植面积的近80%。
东北大葱调研报告

东北大葱调研报告东北大葱调研报告据统计,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大葱是该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为了解东北地区大葱的种植情况以及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东北大葱的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
其中,黑龙江省的大葱种植面积最大,吉林省次之,辽宁省较少。
这三个省份的气候条件适宜大葱的生长,土地资源丰富,为大葱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大葱的种植技术方面,东北地区普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通过合理浇水、施肥和控制病虫害等措施,保证大葱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一些种植户也尝试了有机栽培,以提高大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大葱的销售方面,东北地区主要通过传统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销售范围主要是本地市场。
由于农贸市场的局限性,东北大葱的销售渠道相对较窄,价格波动较大。
此外,东北大葱的品牌影响力较弱,缺乏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大葱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高种植户的专业能力和种植水平,推动大葱的高质量产出。
2.倡导有机栽培,加强对有机大葱的推广和宣传,满足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大葱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东北大葱走出本地市场,进入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进行推广和销售。
4.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东北大葱的品牌影响力。
可以通过宣传片、广告等方式,塑造和推广东北大葱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
综上所述,东北地区大葱种植潜力巨大,但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科技支撑、推广有机栽培和拓宽销售渠道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东北大葱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况

中国大葱育种研究概况大葱是原产我国的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蔬菜作物,在我国至少有26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先民通过混合选择或母系选择育成了适合本地生态环境、栽培条件和消费要求的优良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如山东的章丘大葱(包括大梧桐型和气煞风型)、天津的五叶齐、河北的海阳葱、朝阳的鳞棒葱、陕西的赤水谷葱、隆尧鸡腿葱、内蒙古的胭脂红大葱、云南的安宁大弯葱等。
另外,大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同一品种内基因型特别丰富,个体间基因型有较大的差异,对优良变异个体连续定向选择可以选育成优于原始群体的新品种,我国众多的优良地方品种都是这样育成的: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交流的不断扩大,栽培用种逐渐集中于少数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一些不符合商品生产、流通的地方品种或农家品种被大量淘汰,同时由于广泛引种、自繁,繁种技术不规范导致了品种混杂、种性退化,有些优良的地方品种现在已濒临灭绝现阶段,我国的大葱育种与其他蔬菜育种相比滞后于生产及流通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尤其近几年来对外出口鲜葱及大葱深加工产品的增加,对品种的专一依赖性大大增强,因此加强大葱育种工作势在必行:现就现阶段我国大葱的育种成就及育种工作动态进行简要地总结,以期能够对我国的大葱育种有所帮助。
大葱育种现有的途径主要有引种、选择育种、有性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等。
l 引种大葱以营养器官为产品,是没有严格的成熟标志的蔬菜作物,生长期间无论小苗、大苗、还是成龄株、侧芽葱、甚至鲜嫩的花薹均可供利用;又由于大葱原产地是中亚高山地区,属于全年温差与昼夜温差都很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夏季干旱炎热,冬季严寒多雪,大葱既耐热又耐寒,适应性较广,因此在地区间、国际间引种容易成功,如山东省章丘市的“章丘大葱”已经被我国北方广泛引种,南方部分地区也引人种植;秦皇岛的“海阳大葱”已经成为哈尔滨市及河北省的主栽品种,天津“五叶齐”在京、津及河北、辽宁等地表现优良,浙江的“西子大葱”早年引自日本。
大葱苗种植时间和方法

大葱苗种植时间和方法大葱是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大葱苗则是大葱的种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种植时间和方法也是影响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葱苗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希望能对广大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大葱苗的种植时间大葱苗的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5月,具体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而定。
在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进行大葱苗的种植,而在南方地区则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大葱苗的种植时间应避开春季的低温、冰雪和寒露等天气,以及夏季的高温和多雨季节,以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二、大葱苗的种植方法1. 土壤准备大葱苗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一般采用旋耕或翻耕的方式将土壤翻松、耕细,去除杂草和残留物,然后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
2. 播种方式大葱苗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盘育苗两种方法。
直播是将大葱种子直接撒在地里,然后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压实土壤,保持湿润,待种子发芽后再适时间苗;育苗盘育苗则是将大葱种子先在育苗盘中育苗,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地里,这种方法适合于气温较低或气候多变的地区。
3. 种植密度大葱苗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0-30万株,具体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种植方式和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种植密度越大,大葱苗的产量也越高。
4. 管理措施大葱苗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包括浇水、施肥、除草、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
在生长初期,大葱苗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适量浇水,待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适当减少浇水量;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苗的生长状态进行施肥,以保证苗的营养供应;除草和松土可以减少杂草对苗的竞争,提高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病虫害防治则是保证苗的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
总之,大葱苗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对大葱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种植者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时间和方法,同时进行适当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大葱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南北方大葱种植

南北方大葱种植南北方大葱种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种植技术上。
下面将详细介绍南北方大葱种植的区别。
一、生长环境的差异1.气候条件:南方大葱种植区域一般气温较高,四季温差较小。
温暖、湿润,秋冬季节气温相对较高,有助于大葱生长。
北方大葱种植区域气候条件相对寒冷,气温波动较大,且冬季时间较长,夏季短暂。
北方大葱需要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同时采取温室或保护措施,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2.土壤条件:南方大葱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适中。
北方大葱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喜欢温暖、湿润、疏松的土壤。
因北方气温低,夏季短暂,土壤对葱根的保温以及保湿能力都较差,所以需加强土壤管理。
二、生长周期的差异南方大葱一般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80-120天。
由于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大葱生长速度较快,且可以连作。
北方大葱生长周期较长,一般为120-180天。
受到气温变化影响大,种植期较短。
北方大葱需在春季进行早播,秋季进行晚播,以适应气温变化。
三、种植技术的差异1.播种时间:南方大葱一般在秋季进行种植,如10月下旬至11月。
北方大葱播种时间较为复杂,春季进行早播,如2月份;秋季进行晚播,如8月份。
2.栽植密度:南方大葱栽植密度一般为20000-25000株/亩,间距约为25厘米×20厘米。
北方大葱根据具体品种选择不同的栽植密度。
通常南北排距为20厘米左右,行距可根据品种来调整。
3.施肥管理:南方大葱需合理施肥,选择肥力较高的土壤,并在翻耕前进行基础施肥。
生长期间需进行追肥。
北方大葱需注意土壤的保温,可以在栽培过程中进行冬季覆盖物的添加。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氮素的用量,过量施肥容易引起葱蒜薹虫等害虫的滋生。
总而言之,南北方大葱的种植主要差异在于生长环境、生长周期和种植技术。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合理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提高大葱的产量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大葱种植、出口情况一、种植、生产情况今年由于日本取消对我大葱实行进口设限,大葱各主产区种植面积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同2000年相比种植面积明显减少。
山东地区今年种植面积4.5万亩左右,上海2.5万亩左右;浙江7300亩;福建15000亩。
2003年,国内出产日本品种毛料大葱30万吨,符合出口标准的约有10万吨。
其中,出口日本保鲜大葱4万吨,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保鲜大葱约有3万吨,出口冷冻和脱水大葱约2万吨,内销次品大葱约21万吨。
二、出口情况根据海关统计,2002年1-11月共出口大葱42412吨,金额为1787万美元,其中对日出口30120吨,金额为1650万美元,平均单价为548美元/吨,占总数量的71%,总金额的92%,日本仍是我大葱主销市场。
另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2年1-11月,日本进口大葱31006吨,金额为26亿日元,平均进口单价为85日元/公斤,与去年同期比,数量增加28%,金额增加24%,进口单价下降3%;与2000年同期比,数量减少15%,金额减少25%,单价下降5%。
据了解,每年10月、11月和12月期间,由于节日集中,日本市场需求比较旺盛。
同时11月份为山东、江浙和上海地区交叉发货期,所以中国大葱单月出口量一般都在5000吨左右。
此外,今年10月份日本大葱主产地千叶县遭到台风袭击,造成日本大葱供应不足。
为满足市场需求,日本进口商增加了从中国进口的数量。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2年10月当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大葱4636吨,比9月份的2635吨,增长了76%。
11月份的进口数量增加到了6033吨,比10月份增长了30%。
随着日本冬葱陆续上市,市场供需已趋于平衡,日本进口商开始减少进口量,12月份进口商订单明显少于前两个月。
预计今年对日大葱出口总量可达到35000吨。
山东名产葱姜蒜产业发展概况2007-12-4一、我国葱姜蒜在世界上的地位葱姜蒜是中国广泛栽培的重要蔬菜作物,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世界葱、姜、蒜栽培面积约计分别为60万hm2、50万hm2和120万hm2,其中,中国葱、姜、蒜栽培面积约计54万hm2、24万hm2和77万hm2,分别占世界葱、姜、蒜栽培面积的90%、48%和65%左右。
中国葱、姜、蒜出口量约为6万t、30万t和125万t,分别占世界葱、姜、蒜出口贸易量的90%、68.2%和80%。
二、国内外葱姜蒜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1.国外葱姜蒜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由于葱姜蒜的主要生产国多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科研水平、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研究内容仍以栽培方式、施肥、病虫害防治为主,以求获取较高的产量。
近年来,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对大葱、大蒜的研究较多,重点开展了大葱不同适应性品种的选育,以保证大葱的周年生产;在大蒜上则重点开展了利用可育资源,选育大蒜新品种,但目前尚未达到在生产上应用的程度。
美国开展了生姜、大蒜有效成分分离提取与加工方面的研究,生产的姜辣素价格高达10万美元/吨。
由于生姜、大蒜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作用,发达国家主要研究其药用成分、功效及加工技术,对葱姜蒜栽培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较少。
2.国内葱姜蒜产业状况葱姜蒜是我国优势特产蔬菜,章丘大葱、莱芜生姜、苍山大蒜均是山东名优品种,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葱、姜、蒜,在良种产业化、安全性生产、产品精细加工、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和环节上均落后于日本、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
但在生姜、大蒜高产栽培技术方面,我国尚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结合国际葱姜蒜发展趋势,国家农业部、山东省农业厅等组织制定了“生姜、大蒜、大葱产品标准”、“生姜、大蒜、大葱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为生姜、大蒜、大葱标准化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葱姜蒜高产栽培技术、新品种选育的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等先后完成了“莱芜生姜生育规律研究”、“生姜光合特性与源库调控技术研究”、“生姜超高产形态生理指标及配套技术研究”、“利用辐射诱变技术选育生姜新品种”、“大葱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利用”、“早薹蒜2号选育”、“大蒜生理异常发生机理与防止技术研究”、“大蒜茎尖培养脱毒快繁及诱变技术研究”、“大蒜鳞茎离体培养保存技术研究”、“诱变大蒜开花研究”等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余项。
三、国内外葱姜蒜生产贸易状况1.国内外葱姜蒜生产状况目前,我国葱姜蒜常年种植面积分别在52.5万hm2、63.7万hm2、22.3万hm2左右,是世界上葱姜蒜栽培面积、生产数量最大的国家。
不仅如此,从生产发展趋势看,我国栽培面积占世界的比重越来越大。
2.国内外葱姜蒜贸易状况葱、姜、蒜是我国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出口蔬菜,目前在我国出口蔬菜中约占1/4。
近年来我国葱姜蒜出口迅猛发展。
大蒜、生姜的出口量分别由1986的10.37万t、1.04万t,增加至2003年的114.22万t、22.61万t,中国大蒜、生姜出口量占世界的比重,分别由1986年的41.04%、14.42%增加至2003年的79.45%、76.99%。
我国大葱出口量也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我国大葱出口不足5000t,2004年出口量达到6万t,8年间增长了12倍。
四、山东葱姜蒜产业状况山东省大葱、大蒜、生姜的栽培面积均居全国首位,分别为8.5万hm2、40.3万hm2和7.5万hm2,分别占全国栽培面积的16.2%、63.3%和33.6%,加工出口量分别为5万t、80万t 和14万t,分别占全国出口量的83.3%、70.2%和70%。
可见,葱姜蒜是我国优势出口蔬菜,山东省是全国葱姜蒜生产及加工出口的主要省份。
1.科技支撑,加快产业化发展国家“十五”“948”项目“优质蔬菜品种(葱姜蒜)及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外,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已将大葱、生姜、大蒜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列入2005年计划,并给与经费支持。
而且,有关安全生产技术的相关研究内容也得到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的资助。
2.引进资源,消化创新(1)资源引进通过搜集、购买、交换等多种途径,先后从日本引进春味、长宝、元藏、天光、高冠、夏黑2号、十国、田喜等共计25份大葱资源。
从日本、美国引进了金时生姜、近江大姜、房州生姜、熊本生姜、高知大姜、高知香姜、Chinger生姜等7个生姜品种。
先后共引进大蒜种质资源20份,其中美国1份、澳大利亚1份,巴西1份,日本7份,台湾10份。
(2)鉴定评价对引进的种质资源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种植观察和比较鉴定,初步掌握了这些材料的主要植物学和农艺学性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等,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通过田间和室内测定相结合,进行了大葱品种的耐热性、抗寒性、耐抽薹能力等综合性状鉴定评价,比较了在越冬生长、产量、品质和商品性方面的差异,筛选出适合不同季节栽培的品种类型,为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对引进的洋葱种质资源(品种)进行了农艺学、解剖学性状观察,并通过自交分离,获得了17余份雄性不育材料,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6个品系。
(3)新品种选育:结合研究工作基础,利用引进的种质资源,开展了大葱新品种选育,同时进行了高效育种方法研究,获得育种中间材料330余份,其中雄性不育材料22份,育成综合性状优良、稳定的大葱新品系2个,生产试验表现良好。
叶色淡绿,生长速度快,尤其生长前期,叶面积大,长势明显优于章丘大葱。
葱白圆筒状,上下近粗,较紧实,葱白质地甜嫩,适合生食和炒食。
较耐热、中等耐寒,不分蘖。
(4)研究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技术围绕出口大葱周年、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先后进行了周年栽培模式、越冬、越夏栽培品种筛选、不同播期和苗龄对大葱越冬栽培抽薹影响、合理施肥和安全用药试验等,研究结果为大葱安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科学支撑。
开展了土壤条件与生姜产量品质及病害发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播种期、栽培密度、施肥技术、灌水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生姜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消解规律及对产品污染的关系,为研究制定生姜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了技术基础。
开展了土壤条件与生姜产量品质及病害发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播种期、栽培密度、施肥技术、灌水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生姜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消解规律及对产品污染的关系,为研究制定生姜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了技术基础。
(5)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出口增值先后与潍坊长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潍坊东方红食品有限公司、泰安复发中记食品有限公司、金乡县宏昌大蒜进出口公司、巨野佳农农产公司等合作,对葱姜蒜生产基地产品进行加工出口,并协助企业建立了大葱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累计创汇愈1亿美元。
五、葱姜蒜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1.葱姜蒜是我国优势特产蔬菜,在国际蔬菜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葱、姜、蒜是我国目前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出口量约占我国蔬菜出口总量的1/4,占世界葱姜蒜出口贸易量的70%以上。
国际市场的价格一般为国内价格的5—10倍。
但因我国葱、姜、蒜品种性状表现一般,不能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的需求,我国葱姜蒜出口价格低。
因此,引进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葱姜蒜品种资源,选育适合出口的品种,并提高产品加工水平,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蔬菜的结构性过剩,提升蔬菜产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蔬菜加工出口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葱姜蒜营养丰富,药用保健价值较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葱姜蒜的特殊风味和很高的营养保健食疗价值,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仍在逐年增加,尤其是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以及有机产品更是供不应求,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为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目前许多国家正致力脱毒大蒜、脱毒生姜的商业化生产,优质脱毒系列良种也将走俏国内、外市场。
3.葱姜蒜加工产品日益增多,用途越来越广泛葱姜蒜是一种集调味品、食品加工原料和药用原料为一体的多用途蔬菜。
目前,我国葱姜蒜加工品主要为技术附加值较低的初加工产品,如姜干、姜粉、糖姜片、盐渍蒜头、糖醋蒜头、脱水蒜片等。
目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利用生姜、大蒜为原料生产的药用保健品已在国内外市场亮相,生姜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与产业化生产刚刚开始,生姜精油、姜黄素、姜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正逐渐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广为应用。
4.我国葱姜蒜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葱姜蒜生产属于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近年来,多数发达国家蔬菜生产弱化,进口增加,因此,全球蔬菜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这为我国出口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营养型“绿色食品”越来越深受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