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报告爆破

合集下载

(QC成果)提高井下光面爆破质量

(QC成果)提高井下光面爆破质量

实施二:
1、由郭军负责根据工作面围岩的实际 情况编制专项技术措施。其中调整后的爆 破参数及技术要求必须经QC小组成员讨 论确认可行。
2、由陈正奎在班前会上向每一位职工 进行传达、讲解。
3、由胡团结、许祥林、刘科军负责在 施工现场组织实施,并负责每次放炮后的 巷道掘进成形进行实测和效果检验,同时 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

观察 光爆较 所占 主要 所占 主要 所占 其他 所占

循环 差的循 比例 由炮 比例 由装 比例 因素 比例



环数
眼布 置不
药量 不符
引起 的次
合理
合要

引起
求引
的次
起的

次数
40 28
70% 18
64.3 8 %
28.6 2 %
7.1%
111队QC小组
确认四、煤质松软、裂隙发育、煤层顶底板岩性差
111队QC小组
六、目标可行性分析
见下图因果图



工人培训时间短
打眼工、放炮员技术不熟练
影响巷道光爆成形质量的因素
炮眼布置不合理 装药量不符合要求
左、右帮为滑面 裂隙发育
发急 育倾 巷斜 道围 光岩 爆、 成裂 形隙 差较



111队QC小组
七、要因分析
确认一、工人培训时间短
末端因素 工人培训时间短
末端因素 左帮滑面、裂隙发 调查时间 育
2013年6月1日 ~6月10日
是否 要因
调查人
郭军
地点
施工现场
通过10天的现场跟踪调查,造成破坏引起巷道超挖的共

爆破QC技术成果

爆破QC技术成果

南阳天益2×600MW发电工程“主厂房”基础工程预裂爆破技术QC小组中建二局鸭河口电厂二期项目经理部 2006年10月15日编制:张会杰2006年10月15日审核:王天峰2006年10月15日批准:王贤2006年10月15日本工程为南阳天益2×600MW有限责任公司主厂房基础爆破工程,爆破量为103487m3,对于一般的爆破,地震冲击波会给相邻的建筑物、构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产生破坏,为克服次项困难,我们项目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在主厂房土石方爆破时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希望在地震时产生的冲击波及飞石现象取得突破。

二:小组概况:QC小组人员情况三:选题理由理由一:根据鸭河项目施工特点,为达到创新、人本、服务、安全的工程建设理念。

理由二:主厂房石方爆破量大,与一期主厂房相临,爆破难度大,一般爆破施工,地震冲击波对周边的建筑物影响过大。

理由三: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树立创新、学习型项目的需要。

综合以上理由,项目部决定用在主厂房土石方爆破时采用预裂爆破技术。

本QC小组对爆破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邀请了具备实际经验的专家到现场指导,并召集业主、设计、监理等爆破方面的专家召开研讨会,共参加32人,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爆破时产生的冲击波、飞石等一些主要问题,共收回信息80条,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了总结整理,归纳出以下问题:根据调查表,做出上面排列图,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冲击波因素在A区,属于A类问题。

五:小组活动目标及计划目标1、小组活动目标及计划目标2、目标可行性分析六:原因分析1、现象爆破时,震动强度过大,造成临近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仪器失灵,或对人体造成伤害。

2、分析2.1采用了爆速高,猛度大,冲击作用强的炸药,作用于爆破体上的炮轰压力大,因而使爆破震动过大。

2.2在控制爆破中,采用了密袋装药方式,爆破能量大,易使介质粉碎,震动亦相应加大。

2.3爆破一次装药量过大,使爆破震动强度超过允许界限。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缺点
光面爆破质量控制方法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 施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爆破参数和装药量,对施工人员的技 术要求较高。同时,该方法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设备和人力成 本。
05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 措施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概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隧道开挖过程中的 光面爆破质量,确保隧道洞壁平整、轮廓清晰,减少超挖和 欠挖现象,提高施工效率。
光面爆破技术的核心是在炮眼布置、 装药结构、起爆方式等方面采取一系 列措施,使爆破后岩面光滑平整,轮 廓线符合设计要求。
光面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
01
光面爆破技术广泛应用于隧道、 地下厂房、大型露天采石场等岩 石工程中。
02
在隧道开挖中,光面爆破技术可 以有效控制超挖和欠挖,提高隧 道开挖质量和效率,减少对围岩 的扰动和破坏。
05
04
03
02
01
爆破后进行安全处理,检查爆堆 是否稳定,及时清理危石、浮石 ,确保作业安全。
选用合格的炸药、雷管等起爆器 材,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
确定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和爆破方 案,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条 件,制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和钻孔 方案。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改进措施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确保隧道开挖面的平整度 和轮廓符合设计要求,对爆破施工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系列标准。
该标准主要涉及爆破孔的布置、孔深、孔径、装药量、堵塞长度、起爆方式等参 数,以及爆破后的检查与评估。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提高隧道施工安全
通过控制爆破施工的质量,可以减少对围岩的破坏,降低隧 道塌方的风险,提高施工安全性。

QC-提高大断面隧道爆破光面效果(新天心)

QC-提高大断面隧道爆破光面效果(新天心)

中铁五局集团赣龙铁路GL-5标隧道五项目经理部QC小组二0一三年二月隧道光面爆破施工质量目标值光面爆破施工质量现状情况统计17实实施施三三::加加强强培培训训 (1)每月最少1次针对工班的光面爆破技术培训,培训中加强对工班爆破质量意识培训,根据现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培训,以考试、提问的方式进行考核。

工班光面爆破培训考核(2)现场管理人员每月最少1次光面爆破知识及开挖质量意识培训。

现场管理人员光面爆破培训措施四:跟班指导加强现场作业跟班指导每开挖循环坚持1领工员、1技术员现场跟班指导,让培训确实能指导现场施工,项目部班子领导每月4-5次现场跟班指导。

技术员、领工员在开钻后进行跟班指导,重点检查周边眼和掏槽眼的开眼位置、间距、角度、深度是否与交底相符。

钻眼完成后,现场领工员验孔,合格后开始装药,领工员、班长、爆破员及安全员监督各个眼的装药连线情况,督促爆破工严格按照爆破交底进行装药连线,对不符合爆破安全操作规程的各种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控制非爆破操作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区,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

现场管理人员跟班指导措施五:现场考核测量画弧的同时,技术员、领工员及班长对掌子面的钻眼质量、炮眼利用率、炮眼痕迹率、炮眼堵塞情况、补炮和块径等爆破效果进行书面记录并签认,严格进行现场考核。

根据《光面爆破效果评定考核表》和“定人、定机、定位”表,每5日进行统计计算,及时兑现给爆破工和现场跟班作业管理人员,奖罚分配以“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原则进行,杜绝了“吃大锅饭”的情形,极大的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对光面爆破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员、领工员及班长现场考核开挖质量考核分析会十一、今后打算1、将新天心山隧道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在全赣龙、公司范围内推广应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保持隧道目前的光面爆破效果,力争再创新高。

相关附件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附件8掌子面光面爆破及超欠挖考核表.doc新天心隧道进口欠挖现场交底.doc新天心山隧道进口开挖定人定位考核表.d 新天心山隧道进口开挖班超挖量统计表 .开挖质量现场控制考核表.xls赣龙隧五新天心山隧道2011年10月份光爆光面爆破效果评定考核表.xlsx开挖质量控制管理办法(定稿) .doc。

《QC成果中深孔爆破》课件

《QC成果中深孔爆破》课件

五、深孔爆破的安全管理
安全评估、应急预案以及安全监测等内容,为深孔爆破提供全方位的安全管 理。
六、深孔爆破的案例分享
项目情况介绍
通过实际的案例,向大家展 示深孔爆破在不同项目中的 应用效果。
爆破方案设计
案例中所采用的深孔爆破方 案的设计原则和操作步骤。
爆破效果展示
通过图片和数据等方式,向 大家展示案例中的爆破效果。
《QC成果中深孔爆破》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QC成果中深孔爆破的技术。通过图文并茂的 方式,向大家展示深孔爆破的基本原理、应用、工艺流程、效果分析、安全 管理、案例分享等内容。
一、背景介绍
QC成果是什么?深孔爆破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深孔爆破的应用
深孔爆破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场景、工程需求以及其所具有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七、总结和展望
深孔爆破技术的发展趋势、安全生产和环保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八、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引用和参考,供大家深入了解QC成果中深孔爆破技术。
三、深孔爆破的工艺流程
1
参数的确定
深孔爆破中参数的选择与确定是实现爆
预处理工作场地准
备、设备检查等。
3
爆破方案制定
根据具体需求和地质条件,制定适合的
爆破实施
4
深孔爆破方案。
深孔爆破方案的实施与监控以及爆破结 果的评估。
四、深孔爆破的效果分析
通过爆破震动监测、爆破声级监测等技术手段,对深孔爆破的效果进行全面 的分析和评估。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光面爆破

隧道工程QC小组成果-光面爆破

如何提高隧道光爆效果——温福铁路福建段I标段一工区QC小组一、工程概况温福铁路是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八纵八横”主通道沿海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接浙江省温州市,福建省境内经过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等(市)县,南接福建省会福州市。

温福铁路(福建段)全长229km,总投资126亿元。

该铁路为国家I级双线电气化干线,设计旅客列车速度200km/h(预留提速250km/h条件)。

该线经过低山丘陵区、山间谷地区、滨海平原区,地形复杂,尤其是滨海平原及潮间滩涂区,淤泥土层深厚,属复杂的软土地基,工程量浩大,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8%。

分水关特长隧道起止里程为DK78+877~DK88+612,全长9735m,其中7590位于福建段,2145m位于浙江段。

在DK84+880处设置一斜井,距离浙闽交界长度为3858m,距离分水关隧道出口3732m,斜井斜长625m,综合坡度7.423%,位于线路方向左侧,与线路前进方向平面交角为45°。

此斜井采用无轨运输双车道断面,按设计斜井处设置一个工作面,即单向朝温州方向掘进,承担单向3858m正洞施工任务。

隧道施工完工后,斜井用作救援防灾的逃生口。

二、小组简介表1 QC小组简介表2 QC小组成员情况表三、选题3.1 分水关隧道位于福建省第一标段起始端,该隧道是温福线重中之重,也是局的重点工程之一,业主、监理联合体和局领导都常来检查。

在业主组织的信誉评价中,局项目部常把该工程作为全标段的形象代表。

因此工程影响较大,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局、处声誉。

3.2优质的光面爆破节省工程投资,是保证隧道质量的基本前提。

3.3光面爆破断面严格按设计开挖断面控制,基本上杜绝了开挖断面的欠挖和严重的超挖量,大大减少隧道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混凝土的用量,节约工程成本。

同时能加快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的施工进度。

3.4圆滑、平顺的开挖断面,易于布设土工布和防水板,在二次衬砌时,能有效地阻止防水板被凸凹不平的岩石顶破,保证了隧道工程的防水质量。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QC成果隧道开挖光面爆破质量

十、今后打算
1、QC小组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全员化。 2、开展QC小组活动,解决隧道防水板铺设、二
次衬砌等剩余工序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霍湾 山隧道全面创优。

第二次 PDCA循环阶段 (一)计划(P)阶段 (二)实施(D)阶段 (三)检查(C)阶段 (四)处理(A)阶段
七、活动总效果 八、巩固措施及标准化 九、遗留问题和体会 十、今后打算
一、工程概况
霍湾山隧道左线起讫桩号ZK197+769.8~
ZK198+906.26,全长1136.46米;右线起讫桩
七、活动总效果
(一)实现了课题目标 1、掌握和总结了一套完整、系统的风化花岗岩隧道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2、推广和应用了此项课题成果,确保霍湾山隧道顺
利掘进。
3、在业主大检查中,受到业主奖励,累计获得 奖金32万元 ,得到上级的高度评价。
4、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超、欠挖,节约了成本,加快 了进度,收到了良好的效益。
(三)检查(C)阶段
对策实施后,小组成员于 2007年4月20日对霍湾 山隧道左洞已完成的ZK198+780~ZK198+750段 进行质量检查,检查结果见统计表5。
(四)处理(A)阶段
从上表可以看出,根据主要原因制定对策实施 后,第一次循环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了一部分解 决,但合格率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标,为了使 隧道开挖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我们及时进行了 第二次循环。
(二)对策实施(D)阶段
实施一:由张玮做好开挖技术交底,具体到炮眼 角度、深度、间距及装药结构,且检查落实到位, 测量由工程部和测量队联手进行以保证测量精度 和开挖轮廓线的正确。
实施二:由马伟负责抓好导管及导管注浆施工质 量,且根据现场实况,及时调整注浆浆液配合比 和锚杆间距、长度,保证超前支护目的,以确保 安全开挖和光面爆破质量。

降低矿山法围岩隧道爆破超挖量QC成果汇报

降低矿山法围岩隧道爆破超挖量QC成果汇报

序号 末端原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确认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日期
现场质量制度虽然建立但
1
现场人员质量意识 未具体化,现场人员责任 差,责任心不足 划分不明确,没有签订责
任书,遇事互相推诿。
明确现场质量体系制度, 现场观察 现场人员责任划分,并签 XX
订相关责任书
15.09.5
2
工人对工艺理解不 现场询问相关工人是否熟
名词解释:
矿山法:主要用钻眼爆破方法开挖断面而修筑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超挖:所谓超挖是指以设计开挖轮廓线为基准,实际开挖的断面在基准线 以外的部分。 Ⅱ级围岩: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 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坚固性量化指标f=15)。
二、地质概况
金坑站~镇龙南站区间(山岭隧道段)隧道围岩综合围岩分级为Ⅱ~Ⅵ 级,土层分为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 岩、微风化花岗岩,其中Ⅱ级围岩属于微风化花岗岩,采用全断面爆破 开挖。花岗片麻岩岩石微风化带,青灰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节 理裂隙微发育。主要矿物为石英、黑云母、长石等。
面检测
19
7.77
17
6.95
15
6.13
16
6.54
14
5.72
19
7.77
15.5
3.17
计算为每延米 平均超挖量
五、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从上表可知:活动前Ⅱ级围岩每延米全断面平均超挖厚度为15.5cm,超挖量 3.17m³,目前剩余土方开挖量为77608.56m³,如果根据目前状况继续开挖我 们通过类比法计算得出超挖量将高达5706.5m³,占剩余开挖量7.4%。针对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小组成果报告课题名称:水下爆破质量控制小组名称:乌江河口至白马河段航道整治工程QC小组单位名称:重庆市渝航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小组类型:现场技术型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水下爆破质量一、工程概况乌江河口至白马河段航道建设工程航道整治工程航道等级Ⅲ级,航道尺度为2.7m×45m×480m(航深×航宽×弯曲半径),通航保证率为98%。

工程建设范围为乌江河口至白马河段,全长45 公里,对本河段不满足Ⅲ级航道标准的滩险进行整治,分别为:大角邦、庙门滩、曲石子、小角邦4 处采用炸礁为主,结合疏浚的方式进行治理。

乌江河口至白马河段航道建设工程航道整治工程A标段工程范围为:小角邦、曲石子、庙门滩、大角邦整治。

二、QC小组简介表一成立时间2013年5月QC小组名称乌江河口至白马河段航道整治工程QC小组QC小组类型现场技术型课题注册号WJQC-13.5 活动时间2013.5-2013.9 小组人员7课题名称开展QC小组活动,提高水下爆破质量QC小组成员一览表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鲁代文男48 本科项目副经理组长熊湘渝男31 本科爆破安全员副组长雷传建男44 本科安全员组员徐行男31 本科技术负责人组员杨亨培男23 本科技术员组员朱志强男22 本科技术员组员李春林男23 本科技术员组员兼记录员三、选题理由1、本工程由4个独立的滩险组成,施工区域比较分散,作业战线较长,炸礁工程量较大。

2、由于乌江水位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造成我部炸礁难度增大,炸礁施工水位为154.0m。

3、小角邦炸礁是针对砂卵石覆盖层以下少量基岩河床。

由于炸礁范围不明确,增加了施工周期和难度,采用先疏浚后炸礁再清渣的方式进行施工。

四、活动目标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规范钻孔爆破施工流程,提高爆破效率,确保爆破安全,控制爆破质量。

五、活动的开展5.1现状调查为了加强对钻孔爆破的管理和对爆破安全、质量的控制,我部对炸礁现场进行调查,对钻机的工作能力和成孔率进行统计分析;对每次领取的炸药和雷管进行抽样做浸水试验。

对现场调查情况作出调查统计表(表二)和质量问题频数表(表三)如下:表二乌江钻孔爆破质量问题调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合格(点)不合格(点)合格率(%)1钻机成孔502060.00% 2线路通电50590.00% 3孔距排距49883.67% 4雷管质量500100.00% 5炸药质量500100.00% 6导爆管质量500100.00% 7两岸落岩23195.65%8合计3223489.44%表三乌江水下钻孔爆破质量问题频数统计表序号检查项目频数(点)频率(%)1 钻机成孔0 0.00%2 线路通电0 0.00%3 孔距排距 3 13.64%4 雷管质量10 45.45%5 炸药质量6 27.27%6 导爆管质量 2 9.09%7 两岸落岩 1 4.55%8 合计22 100.00%根据质量问题频数统计表绘制饼分图,如图一:从饼分图中可以看出,孔距排距、线图通电和钻机成孔是水下钻孔爆破的问题症结所在。

目标依据分析:根据现状调查数据,钻机成孔、线路通电、孔距排距占据了钻孔爆破质量问题的97%以上,如能将这三个问题解决90%以上,那么钻孔成功率将可达到98.94%以上5.2设定目标QC小组通过对现场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及相关规范的要求,确定对钻机成孔、线路通电、孔距排距这3个方面进行技术公关,将本次QC活动的目标设定为:钻孔合格率98.94%。

六、要因分析和确认6.1要因分析从前面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钻机成孔和孔距排距和线路通电是影响水下爆破质量的主要问题。

为此, QC 小组集中讨论、对控制成孔和线路的方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研究。

根据讨论问题的情况,运用统计方法得到了以下因果图。

2、要因确认根据关联图,QC 小组召开会议对关联图所得出的14个末端因素逐一进行分析,确认过程如下: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标准确认内容负责人确定时间1 技术员对点位偏差要求不严格 现场验证、分析 技术员点位偏差是否在20cm 以内 技术员是否严格按照偏差确定钻孔点位 徐行 熊湘渝 2013.5.15 2 工人责任心不强调查分析强烈的责任心 工人是否有强烈的责任心 雷传建 2013.5.15 3起爆前没有检查线路 现场验证、分析每次起爆前必须检查线路是否在起爆前对起爆线路进行确认雷传建 2013.5.154 技术交底不到位 调查分析 交底合格率必须做到100%是否进行了水下爆破专项技术交底雷传建 徐行2013.5.15人料法 机 环电线表皮易破损互相搭接短路工人责任心不强 起爆前没有检查线路移船定位时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把握不当潜孔钻机的使用不符合操作要求,技术不熟练孔距排距没考虑具体水下情况 设备老化、漏油、风压不够套管开口太小洗孔石头易堵管水位起伏大水流速度急影响水下钻孔爆破的因素技术员对点位偏差要求不严格河床岩石层理结构脆弱易碎技术交底不到位测量误差5 电线表皮易破损互相搭接短路现场验证、分析购买质量好的品牌产品材料员购买的电线是否有合格证徐行2013.5.156 移船定位时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把握不当现场验证、分析测试船员对卷扬机卷动距离的把握能力船员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是否能精确把握朱志强2013.5.157 潜孔钻机的使用不符合操作要求,技术不熟练现场验证、分析装卸套管钻杆速度要快,钻机移动、卷扬、正反钻、风压操作熟练装卸套管钻杆速度是否够快,钻机移动、卷扬、正反钻、风压操作是否熟练雷传建徐行2013.5.158 测量误差现场验证、分析将测量仪器进行校核,且精度满足要求检测仪器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杨亨培2013.5.159 孔距排距没考虑具体水下情况现场验证、分析根据水底孤岩、褶皱、烂泥乱石的情况酌情更改孔距排距技术员是否能根据水底情况灵活应变李春林徐行2013.5.1510 套管开口太小洗孔易堵孔现场验证、分析套管的开口必须能通过80mm直径以下的石头套管开口是否能通过80mm直径的石头朱志强2013.5.1511 设备老化漏油、风压不够现场验证、分析潜孔钻机满足使用要求是否对老化设备定期检查雷传建2013.5.1512 水位起伏大现场验证、分析水位升高后要增加套管长度,超过10m停止钻孔作业是否及时把握水位变化更改施工内容李春林2013.5.1513 水流速度急现场验证乌江流速大于1.2m/s时禁止钻孔施工流速是否符合施工条件李春林2013.5.1514河床岩石层理结构脆弱易碎现场验证河床易碎时可采用裸爆作业河床地质是否满足钻爆条件李春林2013.5.15 确认1:技术员对点位偏差要求不严格确认人:徐行、熊湘渝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检查项目技术员对点位的确认情况,基本符合误差要求。

结论:非要因确认2:工人责任心不强确认人:雷传建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工人在每天上班检查所有施工设备,设备是否有漏电现象,每天下班清扫施工现场。

结论:非要因确认3:起爆前没有检查线路确认人:雷传建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通过开会教育强调起爆前检查线路的重要性。

结论:要因确认4:技术交底不到位确认人:雷传建徐行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询问项目技术负责人,得知技术负责已在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形成文字交底记录。

询问作业工人对水下钻孔爆破工艺流程的理解程度,95%以上的工人比较清晰的理解水下钻孔爆破工艺流程。

结论:非要因确认5:电线表皮易破损互相搭接短路确认人:徐行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电线有合格证,但缠绕船舷时受力大易出现破皮磨损,主要需要检查而非电线质量问题结论:非要因确认6:移船定位时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把握不当确认人:朱志强确认时间:2013.5.15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工人对卷扬机的卷扬距离掌握程度不一,同时操作容易造成较大偏差结论:要因确认7:潜孔钻机的使用不符合操作要求,技术不熟练确认人:雷传建徐行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认真查看工人对潜孔钻机的使用操作,部分工人不够熟练,需要进行培训练习。

结论:非要因确认8:测量误差确认人:杨亨培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所有测量仪器均有出厂合格证和鉴定证书,并定期到有资质的仪器校核单位进行校定,并有鉴定证书,其精度满足要求。

但小角邦两岸有峡谷,信号较差,容易造成偏差。

结论:要因确认9:孔距排距没考虑具体水下情况确认人:雷传建徐行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大部分河床起伏较大水底地质复杂,需要考虑水底情况重新布置孔位。

结论:要因确认10:套管开口太小洗孔易堵孔确认人:朱志强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重新切割套管开口,确保能通过大块碎石。

结论:非要因确认11:设备老化漏油、风压不够确认人:李春林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检查老化设备,检查钻机油管接头和液压系统,检查空压机接头。

结论:非要因确认12:水位起伏大确认人:李春林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分析根据水位涨落随时调整套管和钻杆长度,水位过深效率降低时不施工结论:非要因确认13:水流速度急确认人:李春林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流速超过1.2m/s时暂停钻孔作业结论:非要因确认14:河床岩石层理结构脆弱易碎确认人:李春林确认时间:2013.5.16 确认方法:现场验证庙门滩等重点滩段河床层理明显,钻后破碎难以成孔,直接开挖又无法下斗结论:要因经过调查分析,一致认为影响水下钻孔爆破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起爆前没有检查线路2、移船定位时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把握不当3、测量误差4、孔距排距没考虑具体水下情况5、河床岩石层理结构脆弱易碎七、制定对策:根据要因确认表我们找出影响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逐条制定了对策措施,见对策措施表: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1 起爆前没有检查线路对工人进行教育,并设立处罚措施线路合格率百分之百对工人进行起爆前检查线路的教育,对于未执行的情况处以罚款100元施工现场雷传建2013.5.162 移船定位时对卷扬机卷动距离把握不当训练工人对卷扬机的熟悉程度一次移船误差小于60cm,三次移船误差小于20cm通过对卷扬机操作较熟悉的蒲传建等工人对其他工人进行教育并将仪器架好进行移船训练,已培养出几名能够精确定位的船员施工现场雷传建李春林2013.5.163 测量误差加大基站电台的发射功率,或在小角邦冲积扇上面设立固定点确保测量所得到的是固定解已在小角邦冲积扇放样3个固定点,小角邦施工时将基站架在冲积扇上施工现场杨亨培2013.5.164 孔距排距没考虑具体水下情况每次下钻前先进行一次不下套管的试钻,探查水底情况根据水底情况调整孔距排距已对技术员进行指导并与其试行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