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一、课程名称:博物馆学概论二、课程类型:平台课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物爱惜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四、打算课时:36,包括一次教学参观五、学分:2六、任课教师:魏女七、课程简介:《博物馆学概论》是文化遗产学院本科时期的平台课程,由“博物馆学的大体理论”、“博物馆的进展简史”和“博物馆的实际工作”三部份组成。

教学的重点在于“博物馆的实际工作”。

为了突出重点,将前两部份内容合为一章,课时为10,后一部份共有五章,课时为26。

其中第五章为选学内容。

在第四章讲完后,配合课程内容,安排一次陕西省境内的博物馆学教学参观。

八、课程的要紧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一章博物馆与博物馆学(10个课时)第一节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概念二、博物馆的要素与特点三、博物馆的性质与功能四、博物馆的类型第二节什么是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概念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三、博物馆学进展简史四、博物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三节博物馆进展简史一、世界博物馆简史二、中国博物馆简史第一章课后试探题:1.中国与国际通行的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2.博物馆的要素和特点各是什么?3.中外博物馆在功能方面有什么不同?4.简述国际博物馆经常使用的分类标准及分类情形。

5.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6.比较中外博物馆产生的缘故。

7.中、外博物馆进展时期的划分及要紧特点。

第二章博物馆的藏品(10个课时)第一节关于藏品一、藏品的概念二、藏品的特点三、藏品的作用第二节藏品征集一、藏品征集的意义二、藏品征集的原那么三、藏品征集的途径四、藏品征集的要求第三节藏品治理一、藏品治理的目的和要求二、藏品治理的内容第四节藏品爱惜一、藏品爱惜的概念和必要性二、藏品爱惜的大体内容三、藏品爱惜的原那么四、藏品爱惜的要紧方式第五节藏品鉴定一、藏品鉴定的历史二、藏品鉴定的内容三、藏品鉴定的方式第二章课后试探题:1.博物馆藏品征集的原那么和途径有哪些?2.藏品治理的内容有哪些?3.藏品爱惜的原那么是什么?4.藏品鉴定的内容和方式是什么?第三章博物馆的陈列(6个课时)第一节博物馆陈列研究一、陈列的概念和作用二、陈列的产生三、陈列的原那么和步骤四、陈列的分类及特点第二节博物馆陈列设计一、陈列整体设计二、陈列内容设计三、陈列艺术设计第三章课后试探题:1.博物馆陈列内容的分类及特点?2.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分类及其关系?3.博物馆陈列方案的内容和编写方式。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测试及答案

博物馆学概论期末测试及答案

一、单选题1、首先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是()。

A.2000年《里斯本战略》B.1845年《不列颠博物馆法案》C.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D. 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正确答案:D2、私人藏品向陌生人开放的现象首先在()出现,这一变化最初可能是无意识的。

A.南美洲B.欧洲C.北美洲D.亚洲正确答案:B3、1924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并对外开放。

A.9月9日B.7月7日C.10月10日D.8月8日正确答案:C4、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考古学家先后找到了从440万年到700万年之间的古人类化石,包括(),从而填补了大自然地层之书的缺页。

A.蓝田人B.尼安德特人C.千禧人D.乍得沙赫人化石托麦正确答案:C5、1974年约翰逊(D.C.Johanson)等人组成的考察队在阿法盆地发现了一具完整性达到40%的古人类化石,他们给这位“年轻妇女”起名()。

A.DaisyB.LucyC.NancyD.Tracy正确答案:B6、就类型而言,以下什么类博物馆展览的单位造价最高?A.历史类B.科技类C.自然类D.艺术精品类正确答案:B7、调查研究/前置评估属于以下博物馆展览营建哪个核心步骤的环节?A.制作规划B.细部设计C.初步设计阶段D.可行性阶段正确答案:C8、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同时提供两套文字说明系统,是()。

A.装置分众B.标签分众C.教育分众D.路径分众正确答案:B9、1897年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费赫奈尔(G.T.Fechner)首次在博物馆中采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观众对艺术作品的反应?A.跟踪调查B.问答C.小组访谈D.问卷正确答案:B10、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是()。

A.中国西部博物馆B.徐家汇博物馆C.故宫博物馆D.南通博物苑正确答案:D11、()首次提出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划分,并在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这一理论。

A.罗伯特·普洛特,《牛津郡自然史》B. 汤姆逊,《斯堪的那维亚古物指南》C.彼得·冯·门施,《博物馆学研究的目的》D.威廉·约翰·汤姆斯,《世界民俗学》正确答案:B12、博物馆展览接受公众和社会的检验,如果存在许多问题,那么总结评估就会变成()。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博物馆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博物馆学概论》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金石学的开创之作是()A.《集古录》B.《金石录》C.《先秦古器记》D.《宣和博古图》2【判断题】(10分)流传至今最早的古器物图是元祐七年吕大临所撰的《考古图》。

A.错B.对3【判断题】(10分)“博物馆学”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德国学者卡尔奥弗里·德·缪勒1830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A.对B.错4【单选题】(10分)提出“活的博物馆”的概念的美国学者是()A.乔治·布朗·古德B.尼克利乌斯C.默里D.约翰·考顿·达纳D.5【判断题】(10分)新博物馆学诞生的标志是1984年的《魁北克宣言》。

A.错B.对6【判断题】(10分)中国历史早期就有专门收藏和保存文物的建筑与机构,这一传统发展出了以公共教育为特色的近代博物馆。

A.对B.错7【单选题】(10分)1683年,英国()建立,“Museum”一词开始作为博物馆的固定用语A.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B.大英博物馆C.卢浮宫博物馆D.慕尼黑雕塑博物馆8【多选题】(10分)公元三世纪的亚历山大博物院包括()A.学院B.收藏室C.研究所D.图书馆9【判断题】(10分)标志着博物馆学研究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事业,并从此被纳入更加组织化和制度化的路径中的事件是1958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

A.对B.错10【单选题】(10分)奥地利学者弗德利希·瓦达荷西在《博物馆学-德语系世界的观点》一书中指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A.博物馆化B.博物馆情感C.博物馆性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最初的收藏行为源自人类超越物质需求的心理活动。

A.错B.对2【判断题】(10分)人类的收藏行为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概括地说,包括“从经典到日常”,“从可移动到不可移动”,“从物质到非物质”,“从过往到现生”。

A.对B.错3【单选题】(10分)以在地型收藏作为馆藏基础的博物馆称为()A.生态博物馆B.区域博物馆C.历史博物馆D.自然博物馆4【判断题】(10分)1857年的科学与工业博物馆是在1851年美国举办的首届国际博览会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06第六章 《博物馆学概论》 马工程
博物馆展览是指在特定空间内以实物展品和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艺术或技术的辅助展品为辅助以展示设备为平台依据特定传播或教育目的使用特殊的诠释方法和学习次序按照一定的展览主题结构内容和艺术形式组成的进行观点和思想知识和信息价值和情感传播的直观生动的陈列艺术形象序列
第六章 博物馆展览策划、设计 与施工管理
第一节 展览内容策划
的配合和控制?
• (三)展览内容文本文字的编写
• 1.各级看板说明文字 • 2.辅助展品创作描述和依据文字 • 3.数字媒体隐性信息文字
第二节 展览形式设计
• 一、形式设计的空间与造型理论
• (一)空间的概念
• 一般是指由可度量的长、宽、高限定的有限空间,即展览所赖 以呈现的博览性建筑空间。展览空间又可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 空间。
• (二)博物馆展览工程的委托方式
• 1.公开招标 • 2.邀标议标 • 3.直接委托
• (三)展览设计与制作宜一体化 • (四)博物馆展览工程的质量要求
• 1.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基本要求 • 2.对展览工程设备和技术的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工程对形式设计的要求
• (一)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依据 • (二)博物馆展览概念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三)博物馆展览深化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 (四)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案的考核
• 四、展览设备设计
• (一)展览设备的作用
➢ 围护作用 ➢ 展示作用 ➢ 组织空间的作用
• (二)常用展览设备设计
➢ 展柜 ➢ 展墙、展架与展板 ➢ 台座 ➢ 标牌
• 五、采光照明设计
• (一)博物馆建筑的采光方式与照明设计 • (二)文物及其照度要求 • (三)照明的需求设计原则 • (四)照明的艺术设计原则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

《博物馆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博物馆学发展史一、外国博物馆学发展史1. 16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博物馆学(1)起源阶段- 博物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私人收藏,这些收藏多为珍奇物品、艺术品和自然标本。

- 16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的贵族、教会和学术机构开始建立私人收藏室,展示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珍稀物品。

(2)初步发展阶段- 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博物馆逐渐被视为传播知识、教育公众的场所。

- 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标志着博物馆从私人收藏向公共展示的转变。

- 此时期,博物馆的职能开始从单一的收藏保存扩展到教育、研究等多个领域。

(3)博物馆学理论初步形成- 19世纪,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加,博物馆学开始形成独立学科。

- 欧洲各国纷纷建立国家博物馆,探讨博物馆的功能、分类、展览方法和藏品管理。

- 重要的博物馆学著作开始出现,如法国学者阿尔封索·德·贝朗热的《博物馆学原理》。

2. 两次世界大战及以来的博物馆学(1)博物馆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战后逐渐恢复,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20世纪50年代,博物馆学理论得到丰富,如博物馆教育的理念、生态博物馆等新型博物馆的出现。

- 美国学者乔治·H·埃尔斯海默的《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对博物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2)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成立,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国际化。

- 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概念,博物馆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 国际间的博物馆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博物馆学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

(3)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兴起- 20世纪末,博物馆学的分支学科如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藏品保护等逐渐兴起。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学、博物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古物陈列所、地志博物馆、藏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运动、藏品征集、社会征集、专题征集、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藏品分级、藏品编目、文物总收入登记簿、博物馆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陈列主题、形式设计、辅助陈列品、直接观众、间接观众、博物馆疲劳、博物馆之友。

二、简答、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的。

2、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博物馆的现状。

3、当代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4、从发展历史角度,论述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5、联系实际,论述博物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6、谈谈你对博物馆藏品的理解。

7、国内外对“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怎样?
8、简述博物馆的要素。

9、藏品征集的要求以及途径。

10、简述我国对博物馆的分类。

11、1911年至1937年中国博物馆发展概况。

12、建国以来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13、陈列的基本原则。

14、陈列的步骤。

15、博物馆观众有哪些类型?
16、博物馆馆址选择的原则、类型及其评价。

17、博物馆建筑的构成。

18、博物馆陈列室布局有哪些?
19、陈列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式?
20、博物馆库房布局方式。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第一部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历史第一章博物馆的基本理论(6)第一节博物馆的内涵第二节博物馆的类型第三节博物馆学第二章博物馆的历史(4)第一节世界博物馆的历史第二节中国博物馆的历史第二部分博物馆的专业工作第一章博物馆的藏品(8) 第二章博物馆的陈列(8) 第三章博物馆的宣传教育(2)第四章博物馆的科研工作(2) 第五章博物馆的科学管理(4)第一部分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博物馆的历史第一章博物馆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博物馆的内涵一、博物馆的定义1、外国关于博物馆概念的解释Mouseion (女神)前4-3世纪Museum (博物馆) 17世纪(阿什莫林博物馆)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首届会议《章程》规定: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者则除外。

1951年 1962年 1974年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六届会议《章程》规定: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1951年,"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等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62年,"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1974年,"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日本:博物馆是"收集、保管(包括培育)、陈列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产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从教育角度,以供一般民众提高文化教养、调查研究、消遣娱乐为目的的机构。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最新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论》-马工程
09第九章-《博物馆学概 论》-马工程
第九章 博物馆观众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第三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内容
第一节 博物馆观众定义
• 观众是博物馆环境的直接体验行为人的集合体。
第二节 博物馆观众研究方法
• 一、观众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博物馆观众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观众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的一种 方法或角度。
• (一)年龄结构 • (二)性别构成 • (三)居住地 • (四)职业结构 • (五)受教育程度 • (六)参观次数 • (七)观众流量
• 二、观众心理学
• 观众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对观众心理现象、精神领域进行 的研究。个体观众心理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印象、满意度、 记忆等,群体观众心理主要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和群体与 群体的关系,诸如独立与依赖、顺从与叛逆等。
• (一)观众动机 • (二)观众需要 • (三)观众兴趣 • (四)观众印象 • (五)观众满意度 • (六)观众记忆
• 三、观众行为学
• (一)方位判断行为 • (二)驻足行为 • (三)互动行为 • (四)蹭听行为 • (五)拍照行为 • (六)休息行为 • (七)购物行为 • (八)赞扬行为 • (九)批评行为
思考题
• 1.试论博物馆观众和博物馆公众的区别与联系。 • 2.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博物馆观众研究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 3.试述观众人口学、观众心理学和观众行为学的基本内容。 • 4.观众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
➢ 两个层次 ➢ 博物馆观众定量研究是以若干数据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并得出描述性解释。 ➢ 两者的区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文献法研究 • 三、观察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物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博物馆学、理论博物馆学、博物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古物陈列所、地志博物馆、藏品、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运动、藏品征集、社会征集、专题征集、社会历史类博物馆、藏品分级、藏品编目、文物总收入登记簿、博物馆陈列、基本陈列、临时展览、陈列主题、形式设计、辅助陈列品、直接观众、间接观众、博物馆疲劳、博物馆之友。

二、简答、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的。

2、联系实际,谈谈中国博物馆的现状。

3、当代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4、从发展历史角度,论述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

5、联系实际,论述博物馆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6、谈谈你对博物馆藏品的理解。

7、国内外对“博物馆”概念有哪些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怎样?
8、简述博物馆的要素。

9、藏品征集的要求以及途径。

10、简述我国对博物馆的分类。

11、1911年至1937年中国博物馆发展概况。

12、建国以来我国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13、陈列的基本原则。

14、陈列的步骤。

15、博物馆观众有哪些类型?
16、博物馆馆址选择的原则、类型及其评价。

17、博物馆建筑的构成。

18、博物馆陈列室布局有哪些?
19、陈列室采光照明有哪些方式?
20、博物馆库房布局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