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其革新和变化,实时监控(远程监控)与仿真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微机芯片数据、可编程控制器PLC、现场总线处理、流程控制、曲线与动画显示、自动故障诊断与报表输出等)把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从严格意义上说,数据采集系统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越及时,工作效率就越高,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传感器从被测对象获取有用信息,并将其输出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储存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进行某些物理量的控制。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应有尽可能高的采样速度,以满足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和实时控制的要求[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出现是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当代电子设计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项技术,它的硬件描述语言的可修改性、高集成性、高速低功耗、开发周期短、硬件与软件并行性决定了它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是Xilinx公司1985年首家推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高密度PLD,采用CMOS-SRAM工艺制作,其部由许多独立的可编程逻辑模块(CLB)组成,逻辑块之间可以灵活的相互连接。CLB的功能很强,不仅能够实现逻辑函数,还可配置成RAM等复杂的形式。配置数据存放在片的SRAM或者熔丝图上,基于SRAM的FPGA器件工作前需要从芯片外部加载配置数据。配置数据可以存储在片外的EPROM 或者计算机上,设计人员可以控制加载过程,在现场修改器件的逻辑功能,即所谓现场可编程[2][3]。

1.2 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采集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最前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初步处理等,并且一般需要通过PC接口总线将数据送入计算机,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简言之,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为进一步操作做准备。

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雷达系统、通信设备、水声探测、遥感探测、语音处理、智能仪器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的设备迅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

数据采集系统追求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精度高,二是速度快,一般是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速度;提高数据采集的速度主要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扩大数据采集系统的适用围。目前,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总线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以提高精度和速度。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DSP芯片层出不穷,新型高速、高分辨率的数据转换部件不断涌现。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方式也己经拓展到ISA、PCI、USB、EIEEl394及VXI、PXI等多种总线接口,USB总线由于具有安装方便、高带宽、易扩展等优点,其中USB2.0标准有着高达480Mbs的理论传输速率(USB3.0标准也已经发布),已经逐渐成为计算机接口的主流。

目前形成了以插卡式和便携式为主的两种产品,数据采集系统可分为基于板卡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和基于分布式的数据采集系统。集中式的基本方式是采用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将一块基于ISA或PCI的板卡插入PC机上,把外部信号引至计算机的端口然后接入数据采集卡,通过定制的软件就可以进行采集,其显著优点是成本较低、速度块。但是,采用板卡安装麻烦、价格昂贵、易受干扰,同时由于计算机插槽数量和地址、中断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挂接很多设备。

分布式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智能采集模块记录信号,通过一些通用总线如RS232,RS485进行传送,或者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数据采集模块,流行的现场总线如CAN 总线等,通过现场总线将智能采集模块引入计算机,上位机通过定制的软件和智能模块通信。它的优点是易维护、布线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由于接口总线的限制使得采样速度远远低于集中式数据采集系统。随着接口总线的进步,分布式数据采集是数据采集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4]。

1.3 课题的提出与任务要求

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目前在环境感知,图像处理、语音识别、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用于实时、高速地采集和记录应用领域的各项参数信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信号分辨率、采样率,数据存储容量,存储时间等要求都大幅提升,设备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大容量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抗冲击干扰能力、可扩展性及可移植性等方面因素都必须严格考虑处理[5][6]。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数据采集产品,但这些产品还存在着诸如功能单一,通用性差,操作复杂,不能适用于差别很大的环境等问题,这些都严重的限制了产品的应用围,这迫使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设计一套速度高,采集精度高,应用围广的素具采集系统,本课题正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提出。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对16路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通过FPGA将转换得到的数据存储到FLASH存储器中。并能通过FPGA读出FLASH存储器中的数据。

技术要求如下:

(1)信号采集电平围:0-5VDC;

(2)采样位数:16bits

(3)每通道采样率:40KHz;

(4)能够完成FLASH的读写、擦除操作。

2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根据电路参数及其各项要求,提出整体设计方案,其整体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整体设计方案

以上系统由多路模拟量数据采集模块、FPGA中心控制模块、flash存储模块以及其它外围辅助电路组成。

多路模拟量数据采集模块是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获取信号的质量和采集测试的精度。模拟信号的采集电路通常由模拟多路开关、电压跟随器、A/D转换器等部分组成。其中模拟多路开关的作用是切换各路输入信号,使得不同通道的模拟量被有序地送入A/D转换器;电压跟随器用来对所采集的模拟量进行信号调理,从而获得更准确的被测量;A/D转换器是整个系统性能优异与否的关键,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数据采集系统。

FPGA中心控制模块由FPGA及外围电路组成。FPGA是控制模块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通道选择、A/D转换器的时序控制、数据的存储以及相应的控制逻辑等控制任务。

FLASH存储器模块在系统中主要完成数字信息的存储。当A/D转换结束后,FPGA 给存储模块一个写信号,将转换后的数据存入FLASH存储器中。

根据整体设计方案,将各个模块细化,得到系统整体结构图如图2.2所示

图2.2 系统整体结构图

总结如下:模拟信号输入端的输入信号为需要采集的模拟信号,一般由传感器提供;信号调理电路的主要作用是滤掉干扰,使传感器输入的被测模拟量更加准确;A/D转换使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以便实现数据采集的目的;FPGA提供整个系统的控制信号,让整个系统正常有序的工作;FIFO用来提供对采样后的数据进行缓存。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工作可靠与稳定主要取决于信号采集、信号调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存储四大模块设计。

数据采集与存储控制模块均采用Xilinx 公司的Spartan-Ⅱ系列FPGA 中的

XC2S100实现。它作为控制器具有时钟频率高,编程配置灵活,部延时小,运行速度快,I/O 端口多,配以IP 软核,本身集采样控制、处理、缓存、传输控制、通信于一个芯片,各方面均满足系统对实时性和同步性的要求[7]。

2.1 信号采集及调理模块

信号采集模块FPGA 对其外围设备的控制全部通过I/O 端口进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采集速度。部分应用如图2.3:

图2.3 前端输入电路

模拟信号主要测量的是冲击量、振动量、缓变(温度、压力等)和系统电量参数信息,并且留有备用采集通道。冲击、振动、缓变模拟量接入由单电源轨至轨运算放大器OPA4340 构成的电压跟随器,16 路模拟量数据通过信号放大调理电路接

线性光耦原理与电路设计,4-20mA模拟量隔离模块,PLC采集应用

1. 线形光耦介绍 光隔离是一种很常用的信号隔离形式。常用光耦器件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由于光耦电路简单,在数字隔离电路或数据传输电路中常常用到,如UART协议的20mA电流环。对于模拟信号,光耦因为输入输出的线形较差,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限制了其在模拟信号隔离的应用。 对于高频交流模拟信号,变压器隔离是最常见的选择,但对于支流信号却不适用。一些厂家提供隔离放大器作为模拟信号隔离的解决方案,如ADI的AD202,能够提供从直流到几K的频率内提供0.025%的线性度,但这种隔离器件内部先进行电压-频率转换,对产生的交流信号进行变压器隔离,然后进行频率-电压转换得到隔离效果。集成的隔离放大器内部电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模拟信号隔离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使用线形光耦。线性光耦的隔离原理与普通光耦没有差别,只是将普通光耦的单发单收模式稍加改变,增加一个用于反馈的光接受电路用于反馈。这样,虽然两个光接受电路都是非线性的,但两个光接受电路的非线性特性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反馈通路的非线性来抵消直通通路的非线性,从而达到实现线性隔离的目的。 市场上的线性光耦有几中可选择的芯片,如Agilent公司的HCNR200/201,TI子公司TOAS的TIL300,CLARE的LOC111等。这里以HCNR200/201为例介绍2. 芯片介绍与原理说明 HCNR200/201的内部框图如下所示 其中1、2引作为隔离信号的输入,3、4引脚用于反馈,5、6引脚用于输出。 1、2引脚之间的电流记作IF,3、4引脚之间和5、6引脚之间的电流分别记作IPD1和IPD2。输入信号经过电压-电流转化,电压的变化体现在电流IF上,IPD1和IPD2基本与IF成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分别记为K1和 K2,即 K1与K2一般很小(HCNR200是0.50%),并且随温度变化较大(HCNR200的变化范围在0.25%到0.75%之间),但芯片的设计使得 K1和K2相等。在后面可以看到,在合理的外围电路设计中,真正影响输出/输入比值的是二者的比值K3,线性光耦正利用这种特性才能达到满意的线性度的。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实验报告.doc

心电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概述 心脏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器官。由于心脏不断地进行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活动,血液才能在闭锁的循环系统中不停地流动。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首先产生电激动。心肌激动所产生的微小电流可经过身体组织传导到体表,使体表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如果在体表放置两个电极,分别用导线联接到心电图机(即精密的电流计)的两端,它会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体表两点间的电位差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有一下几点用途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塞,而且还可确定梗塞的病变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肌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包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5、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为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血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纪,以利于确定时间。 6、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二系统设计 心电信号十分微弱,频率一般在0.5HZ-100HZ之间,能量主要集中在17Hz附近,幅度大约在10uV-5mV之间,所需放大倍数大约为500-1000倍。而50hz工频信号,极化电压,高频电子仪器信号等等干扰要求心电信号在放大的过程中始终要做好噪声滤除的工作。下图为整体化框图。 三具体实现 电路图如下: 1 导联输入: 导联线又称输入电缆线。其作用是将电极板上获得的心电信号送到放大器的输入端。心脏

雷达信号处理地MATLAB仿真

11目录 1. 设计的基本骤 (1) 1.1 雷达信号的产生 (1) 1.2 噪声和杂波的产生 (1) 2. 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 (1) 2.1 正交解调模块 (2) 2.2 脉冲压缩模块 (3) 2.3 回波积累模块 (3) 2.4 恒虚警处理(CFAR)模块 (4) 结论 (11)

1 设计的基本骤 雷达是通过发射电磁信号,再从接收信号中检测目标回波来探测目标的。再接收信号中,不但有目标回波,也会有噪声(天地噪声,接收机噪声);地面、海面和气象环境(如云雨)等散射产生的杂波信号;以及各种干扰信号(如工业干扰,广播电磁干扰和人为干扰)等。所以,雷达探测目标是在十分复杂的信号背景下进行的,雷达需要通过信号处理来检测目标,并提取目标的各种信息,如距离、角度、运动速度、目标形状和性质等。 图3-6 设计原理图 2 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 雷达信号处理的目的是消除不需要的信号(如杂波)及干扰,提取或加强由目标所产生的回波信号。雷达信号处理的功能有很多,不同的雷达采用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本文是对某脉冲压缩雷达的信号处理部分进行仿真。一个典型的脉冲压缩雷达的信号处理部分主要由A/D 采样、正交解调、脉冲压缩、视频积累、恒虚警处理等功能组成。因此,脉冲压缩雷达信号处理的仿真模型.

2.1 正交解调模块 雷达中频信号在进行脉冲压缩之前,需要先转换成零中频的I 、Q 两路正交信号。中频信号可表示为: 0()()cos(2())IF f t A t f t t π?=+ (3.2) 式(3.2)中, f 0 为载波频率。 令: 00()()cos 2()sin 2IF f t I t f t Q t f t ππ=- (3.3) 则 00()()cos 2()sin 2IF f t I t f t Q t f t ππ=- (3.4) 在仿真中,所有信号都是用离散时间序列表示的,设采样周期为T ,则中频信号为 f IF (rT ) ,同样,复本振信号采样后的信号为 f local =exp(?j ω 0rT ) (3.5) 则数字化后的中频信号和复本振信号相乘解调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后得到的基带信号f BB (r ) 为: 1 1 000 {()cos()}(){()sin()}()N N BB IF IF n n f f r n r n T h n j f r n r n T h n ωω--==-----∑∑ (3.6) 式(3.6)中, h (n ) 是积累长度为N 的低通滤波器的脉冲响应。 根据实际的应用,仅仅采用以奈奎斯特采样率进行采样的话,得不到较好混频信号和滤波结果,采样频率f s 一般需要中心频率的4 倍以上才能获得较好的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当采样频率为f s = 4 f 0时,ω0 T = π/2,则基带信号可以简化为 1 1 0(){()cos()}(){()sin()}()22N N BB IF IF n n f r f r n r n h n j f r n r n h n π π --==-----∑∑ (3.7) 使用Matlab 仿真正交解调的步骤: (1) 产生理想线性调频信号y 。 (2) 产生I 、Q 两路本振信号。设f 0为本振信号的中心频率,f s 为采样频率,n 为线性 调频信号时间序列的长度,则I 路本振信号为cos(n2πf 0/f s ),同样,Q 路本振信号sin(n2πf 0/f s )。当f s = 4 f 0 时,I 、Q 两路本信号分别为cos(πn/2)和sin( n π /2)。 (3) 线性调频信号y 和复本振信号相乘,得到I 、Q 两路信号。

三相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方案

引言 当前,电力电子装置和非线性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电网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发生畸变,电能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同时,各种高性能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精密试验仪器、精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设备等对供电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对电力系统供电质量 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问题成为近年来各个方面关注的焦点,电能质量监测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1],有必要对三相电信号进行高精度采集,便于进一步分析控制,提高电能质量。对电力参数的采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流采样法和交流采样法。直流采样法采样的是整流变换后的直流量,软件设计简单,计算方便,但测量精度受整流电路的影响,调整困难。交流采样法则是按一定规律对被测信号的瞬时值进行采样,再按一定算法进行数值处理,从而获得被测量,因而较之直流采样法更易获得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量结果[2]。 三相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三相电信号采集电路框架 三相电信号采集电路的框架如图1所示。三相电压电流信号经过电压电流互感器转换为较低的电压信号。其中A相的电压信号经过波形调整成为频率与A相电压信号相同的方波信号,用于测量频率。同时将转换后方波频率信号进行频率的整数倍放大作为A/D转换的控

制信号。经过六路互感器降压后,将信号送入AD7656进行A/D转换,转换完的数字信号就可以供于DSP/MCU进行数据分析。 电压电流互感器的选用 电压/电流互感器均采用湖北天瑞电子有限公司TR系列检测用 电压输出型变换器。电压互感器采用检测用电压输出型电压变换器TR1102-1C,如图2为其结构图,规格为300V/7.07V,非线性度比差<+/-0.1%,角差<=+/-5分。电流互感器采用检测用电压输出型电流变换器TR0102-2C,规格为5A/7.07V,非线性度比差<+/-0.1%,角差<=+/-5分。 电源电路 AD7656共有两种模拟信号输入模式,一是模拟输入信号为二倍的参考电压(2.5V)即+/-5V之间,另一种是四倍的参考电压即+/-10V 之间。为提高采样的精度,本电路采用输入信号为+/-10V之间,因此需要+/-10V~+/-16.5V之间电源供电。AD7656同时需要5V的AVCC

信号处理仿真(MATLAB)实验系统仿真(MATLAB)实验2

信号处理仿真(MATLAB) 实验指导书 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2006年4月 MATLAB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 Be familiar with MATLAB Environment 2. Be familiar with array and matrix 3. Be familiar with MATLAB operations and simple plot function 二、实验内容: 1. Be familiar with Matlab 6.5 Startup Matlab 6.5, browse the major tools of the Matlab desktop The Command Windows The Command History Windows Launch Pad The Edit/Debug Window Figure Windows Workspace Browser and Array Editer

Help Browser Current Directory Browser 2. Give the answer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or the array 1)What is the size of array1? 2)What is the value of array1(4,1)? 3)What is the size and value of array1(:,1:2)? 4)What is the size and value of array1([1 3], end)? 3. Give the answer of the following commad 1) a=1:2:5; 2) b=[a’ a’ a’]; 3) c=b(1:2:3,1:2:3); 4) d=a+b(2,:) 5) w=[zeros(1,3) ones(3,1)’ 3:5’] 4. Give the answer of the sub-arrays 1) array1(3,:); 2) array1(:,3); 3) array1(1:2:3,[3 3 4]) 4) array1([1 1],:) 5. Give the answer of the following operations 1) a+b 2) a*d 3) a.*d 4) a*c 5) a.*c 6)a\b 7) a.\b 8)a.^b 6.Solve the following system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for x 7.Edit & Run the m-file % test step response function wn=6; kosi=[0.1:0.1:1.0 2]; figure(1); hold on for kos=kosi num=wn^2; den=[1,2*kos*wn,wn.^2]; step(num,den) end hold off; 8.Edit & Run the m-file % test plot function x=0:pi/20:3*pi; y1=sin(x); y2=2*cos(2*x); plot(x,y1,'rv:',x,y2,'bo--'); title('Plot the Line of y=sin(2x) and its derivative'); xlabel('X axis'); ylabel('Y axis'); legend('f(x)','d/dx f(x)'); grid on; 9. Edit & Run the m-file % test subplot and loglog function x=0:0.1:10; y=x.^2-10.*x+26; subplot(2,2,1); plot(x,y); grid on;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输入电路的设计 与实现 电信1302班 刘志威 0121309340310

摘要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基于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相应的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多路转换开关及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PC机通信的技术,键盘和显示的设计,系统电源的设计。多路转换开关及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中重点介绍了多路开关的选择、AD521放大倍数的计算以及多路开关CD4051和放大器AD521硬件连接电路。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中重点介绍了采样保持电路的原理和主要参数以及采样保持器的选择和连接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中重点介绍了系统A/D通道的选择和A/D转换器的各项误差分析以及A/D转换器AD574的介绍、输入方式和连接电路。单片机与pc机通信主要是利用MAX232单芯片RC-232标准的接口通信电路。键盘和显示的设计采用八个独立键盘并通过串行通信的方式传输到12864中并显示。电源部分的设计通过采用6V*2的变压器对220V的输入交流电进行降压,经二极管全波整流,通过三端稳压器的稳压,输出5V直流电压。利用555时基电路输出 15V的双电源电压。 关键词:数据采集;AT89S51单片机;CD4051;MAX232

第一章系统硬件设计 本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多路转换开关及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采样保持电路的设计,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PC通信,电源的设计。 1.多路开关的选择 多路转换开关在模拟输入通道中的作用是实现多选一操作,即利用多路转换开关将多路输入中的一路接至后续电路。切换过程可在CPU或数字电路的控制下完成。常用的模拟开关大都采用CMOS工艺,如8选1开关CD4051、双4选1开关CD4052、三3选1开关CD4053等。本设计是实现8路数据采集,所以只选择1片8选1的模拟开关。 模拟多路开关中,不可避免导通电阻R ON 的存在。R ON 使信号电压产生跌落, 跌落量与流过开关的电流成正比。设计中希望R ON 越小越好,但是R ON 越小的器件 价格越高。所以根据器件的价格和系统的容忍度,选择R ON 的值。 多路开关的主要参数是精度和速度。多路开关的精度以传输误差的大小来间接表示。多路开关的速度以信号通过多路开关的通过率来间接表示。 传输误差是衡量多路开关的一个指标,多路开关的传输误差包括两个方面。 (1)多路开关导通电阻加上信号源阻抗与负载阻抗构成了分压器。当要求精度为0.01%时,负载阻抗就应至少是开关导通电阻与信号源阻抗之和的104倍。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多路开关的负载一般是采样/保持器。因为典型的多路开关的导通电阻为200欧姆~200千欧姆,所以,如果信号源阻抗在几百欧姆以下,则作为负载的采样/保持器,其输入阻抗应在108欧姆以上。 (2)多路开关的漏电流在信号源阻抗上产生偏移电压,而漏电流与工作温度关系很大。因此,应该根据最高工作温度时的漏电流来计算偏移误差。 通过率是衡量多路开关的另一个指标,是多路开关从一个通道切换并使下一个通道建立到规定精度所能达到的最高切换率。它一方面取决于多路开关建立时间,并与规定的建立精度有关,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两个通道同时接通,多路开关被设计为“先断后通”,这增加了断开到接通的延时,影响了通过率的提高。在确定多路开关的通过率时,要跟据系统的采样速率来考虑。 根据上面的分析,本设计选用的是采用CMOS工艺的8选1开关CD4051。 CD4051的模拟信号范围为±7.5V,导通电阻R ON 为125欧姆,关断漏电流为0.1μA,

基于仪表放大的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

基于仪表放大器的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2010-2-5 20:10:0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1 引言 传感器及其相关电路被用来测量各种不同的物理特性,例如温度、力、压力、流 量、 位置、 光强等。 这些特性对传感器起激励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经过调理和处理, 以对物理特性提供相应的测量。 数字信号处理是利用计算机或专用的处理设备, 以数值计算的方式对信号进行采 集、变换、估计与识别等加工处理,从而达到提取信息和便于应用的目的。仪表放大 器具有非常优越的特性,能将传感器非常微弱的信号不失真的放大以便于信号采集。 本文介绍在一个智能隔振系统中,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具有非常多的传感器,而且信 号类型都有很大的差别的情况下如何使用仪表放大器将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以符合 模数转换器件的工作范围。 2 仪表放大器在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中的应用 仪表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直流耦合放大器,他具有差分输入、单端输出、高输 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等特点。差分放大器和仪表放大器所采用的基础部件(运算放 大器)基本相同,他们在性能上与标准运算放大器有很大的不同。标准运算放大器是 单端器件,其传输函数主要由反馈网络决定;而差分放大器和 仪表放大器在有共模信号条件下能够放大很微弱的差分信号, 因而具有很高的共模抑 制比(CMR)。他们通常不需要外部反馈网络。 仪表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差分输入和其输出相对于参考端为单端输出的闭环增益 单元。输入阻抗呈现为对称阻抗且具有大的数值(通常为 109 或更大)。与由接在反 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外部电阻决定的闭环增益运算放大器不同, 仪表放大器使用 了一个与其信号输入端隔离的内部反馈电阻网络。 利用加到两个差分输入端的输入信 号,增益或是从内部预置,或是通过也与信号输入端隔离的内部或外部增益电阻器由 用户设置。典型仪表放大器的增益设置范围为 1~1000。 仪表放大器的特点: (1)高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 (CMRR) 则是差模增益 (Ad) 与共模增益 (Ac) 之比, CMRR=20lg 即: (Ad/Ac)dB;仪表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CMRR 典型值为 70~100 dB 以 上。 (2)高输入阻抗 要求仪表放大器必须具有极高的输入阻抗, 仪表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的阻 抗都很高而且相互十分平衡, 其典型值为 109~1012 低噪声由于仪表放大器必须能 够处理非常低的输入电压,因此仪表放大器不能把自身的噪声加到信号上,在 1 kHz 条件下,折合到输入端的输入噪声要求小于 10 nV/Hz。 (3)低线性误差 输入失调和比例系数误差能通过外部的调整来修正, 但是线性误差是器件固有缺 陷,他不能由外部调整来消除。一个高质量的仪表放大器典型的线性误差为 0.01%, 有的甚至低于 0.0001%。 (4)低失调电压和失调电压漂移 仪表放大器的失调漂移也由输入和输出两部分组成, 输入和输出失调电压典型值 分别为 100 uV 和 2 mV。

信号处理模拟仿真课程设计

《信号处理模拟仿真》 课程设计 题目:信号处理模拟仿真课程设计 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132 学生姓名:庞建奇 学号: 720130026 2016年 6 月 1 日

目录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3) 2 课程设计要求 (3) 3 课程设计内容 (3) 3.1 MATLAB软件的基础应用 (3) 3.1.2 MATLAB描述常用信号 (5) 3.2 信号处理分析 (8) 3.2.1 信号抽样与调制解调 (8) 3.2.2 信号卷积的MATLAB实现 (12) 3.2.3 用MATLAB测量信号频谱 (15) 3.2.4 基于MALAB的DFT变换 (17) 4 实训心得 (19)

1 课程设计目的 《信号处理模拟仿真》课程实习是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次实训,其目的在于实现在可视化的交互式实验环境中,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以科技应用软件MATLAB为实验平台,辅助学生完成信号处理中的数值分析,可视化建模及仿真调试,将学生从繁杂的手工运算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到信号处理的分析方法和理解中来。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通过工程技术实践,不断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2 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的过程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围绕数字信号的频谱分析、特征提取和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来安排的。根据设计题目的具体要求,运用MATLAB语言完成题目所规定的任务及功能。设计任务包括:查阅专业资料、工具书或参考文献,了解设计课题的原理及算法、编写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调试,最后写出完整、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书。 实验前,必须首先阅读本实验原理,读懂所给出的全部范例程序。实验开始时,先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些范例程序,观察所得到的信号的波形图。并结合范例程序应该完成的工作,进一步分析程序中各个语句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这些程序。 3 课程设计内容 3.1 MATLAB软件的基础应用 3.1.1.1 实验名称 MATLAB 程序入门和基础应用 3.1.1.2 实验目的 1.学习Matlab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Matlab的数值计算,符号运算,可视化功能; 3.Matlab程序设计入门

信号处理电子电路图全集

信号处理电子电路图全集 一.波形发生器电路图 交流驱动电路实现的基本要求是要在选通像素点两端施加交变脉冲信号,而在非选通端加零偏压或负偏压。为了增加电路应用的灵活性,并且为研究OLED的驱动信号变化对于其性能的影响提供方便,要求交流驱动电路的相位和占空比可调。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可以灵活控制的波形信号发生器,其结构为图1所示的一个由双D型触发器构成的振荡器。该振荡器的起振、停止可以控制,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占空比也可以调节,其工作波形如图2所示。 二.红外接收头的构造 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红外接收二极管与放大电路组成,放大电路通常又由一个集成块及若干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并且需要封装在一个金属屏蔽盒里,因而电路比较复杂,体积却很小,还不及一个7805体积大! SFH506-38与RPM-638是一种特殊的红外接收电路,它将红外接收管与放大电路集成在一体,体积小(大小与一只中功率三极管相当),密封性好,灵敏度高,并且价格低廉,市场售价只有几元钱。它仅有三条管脚,分别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以及信号输出端,其工作电压在5V左右.只要给它接上电源即是一个完整的红外接收放大器,使用十分方便。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放大,选频,解调几大部分,要求输入信号需是已经被调制的信号。经过它的接收放大和解调会在输出端直接输出原始的信号。从而使电路达到最简化!灵敏度和抗干扰性都非常好,可以说是一个接收红外信号的理想装置。 · [图文] T形R-2R电阻网络D/A转换电路

· [图文] KD9561组成的开关式警音发生器电路 · [图文] 石英晶体矩形波振荡器电路 · [图文] 方波振荡器电路 · [图文] 8031与DAC0832双缓冲方式接口电路 · [组图] 矩形波电压发生器 · [组图] 用DAC0832产生锯齿波电路 · [图文] 功率变换电路 · [图文] 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1与CC2430应用接口电路 · [图文] 调制解调器与电脑接口电路 · [图文] 数字信号的纠错原因及解决方法 · [组图] 变压器电桥原理图 · [图文] 利用运算放大器式电路虚地点减小电缆电容原理图 · [组图] 差动脉宽(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 [图文] 通断温度控制电路--On-Off Temperature Control · [组图] Phorism with 12V · [组图] 击落模型定位器电路 (Downed Model Locator II) · [组图] 红外线开关电路-Infra Red Switch · [组图] 电池组接收器的放电电路--Discharger for Receiver Battery Packs · [组图] 多通道火箭发射器 -Multi Rocket Launcher · [组图] 阻抗变换器电路 · [图文] 步进电机各相绕组驱动电路 · [图文] 速度判别电路 · [图文] 一种实用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 [图文] 4线步进电机分列分列电路原理图 · [组图] 击落模型定位器电路 (Downed Model Locator) · [图文] CW431CS比较器应用线路 · [图文] 智能天线技术的应用 · 天线的基本概念及制作 · [组图] 红外接收头的构造 · [图文] 手机信号指示器电路原理图 · [组图] 二阶高通分频器单元电路 · [组图] 二阶分频器低通单元电路 · [组图] 分立元件无稳态多谐振荡电路 · [图文] 用Max038制作的函数波形发生器 · [图文] 多波调频信号产生器电路 · [组图]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 [组图] 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 [图文] AD8228集成芯片构成的阻抗匹配电路 · [图文] 分立元件组成的阻抗匹配电路 · [图文] 采用间接电流反馈架构的IA · [图文] 使用三运放搭建输入缓冲级和输出级电路

采样调理电路

3.4 A/D采样电路及信号调理电路 对连续信号) x,按一定的时间间隔s T抽取相应的瞬时值(即通常所 (t 说的离散化),这个过程称为采样。) x经过采样后转换为时间上离散的模拟 (t 信号) x,简称为采样信号。 (s s nT 本系统中采集的模拟量主要是交流电压/电流(计算功率用)、整流输出直流电压/电流(用作脉冲调整)等交流量和直流量,此外加调理电路的作用是把采样信号进行硬件上的定标,变成DSP的A/D口可以识别的0~电平以内的信号。 3.4.1互感器电路原理及选型 图电压互感器原理图 如图,电流型电压互感器采用星格SPT204A(2mA/2mA),R1是熔断电阻防止电流过大烧坏互感器,R2为限流电阻将电压信号转化为2mA电流信号,R3为压敏电阻起过电压保护作用,二次侧输出为2 mA电流信号送至采样模块。 5A输入 2.5mA输出 图电流互感器原理图 如图,电流互感器采用互感器采用星格SCT254AZ,将一次侧5A交流输入转化为输出送至采样板。 3.4.2交流电压/电流采样电路 交流电压/电流采样电流采样信号来自同步变压器经霍尔电压/电流传感器的电压电流源。

为了更清楚的阐述采样电路的工作原理,首先需对电路中的重要器件LM358作简要说明: LM358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1)交流电压采样电路整流器的输入是三相三线制,无中线,交流电压采集的是经过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后的交流电流信号,以A相采样电路为例,如下图所示,输入电压经过放大电路电压跟随之后,叠加+的直流量,确保正弦电压的负半周上移到DSP能处理的单极性电压信号+电压范围之内: 图交流采样电路 Rd0为熔断电阻,防止电流过大;Rd1, Rd2为限流电阻,LM358作电压跟随。滑动变阻器Wd0另一侧输入+电压,将电压信号变为单极性信号;电容Cd2、Cd3起去耦作用;电阻Rd3为限流电阻,限定电路的工作电流.,使电路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状态下运行。稳压管Dd0电压设为3V,使得ADCINB1口的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在3V及其以下。采样之后的信号送至TMS320F2812的A/D口进行处理。 (2) 交流电流采样电路交流电流采样电路与电压采样原理基本相同,但相比较而言,电流采样电路更为复杂,同样以A相电流采样为例,采样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数字信号处理MATLAB仿真

实验一 数字信号处理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连续信号及其MA TLAB 实现方法; 2、掌握离散信号及其MA TLAB 实现方法 3、掌握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MA TLAB 实现 4、了解离散傅里叶变换的MA TLAB 实现 5、了解IIR 数字滤波器设计 6、了解FIR 数字滤波器设计1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内容 (一)、 连续信号及其MATLAB 实现 1、 单位冲击信号 ()0,0()1,0 t t t dt εεδδε-?=≠??=?>??? 例1.1:t=1/A=50时,单位脉冲序列的MA TLAB 实现程序如下: clear all; t1=-0.5:0.001:0; A=50; A1=1/A; n1=length(t1); u1=zeros(1,n1); t2=0:0.001:A1; t0=0; u2=A*stepfun(t2,t0); t3=A1:0.001:1; n3=length(t3); u3=zeros(1,n3); t=[t1 t2 t3]; u=[u1 u2 u3]; plot(t,u) axis([-0.5 1 0 A+2]) 2、 任意函数 ()()()f t f t d τδττ+∞ -∞=-? 例1.2:用MA TLAB 画出如下表达式的脉冲序列 ()0.4(2)0.8(1) 1.2() 1.5(1) 1.0(2)0.7(3)f n n n n n n n δδδδδδ=-+-+++++++

clear all; t=-2:1:3; N=length(t); x=zeros(1,N); x(1)=0.4; x(2)=0.8 x(3)=1.2; x(4)=1.5; x(5)=1.0; x(6)=0.7; stem(t,x); axis([-2.2 3.2 0 1.7]) 3、 单位阶跃函数 1,0()0,0t u t t ?≥?=?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例题

第7章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1、(10分)写出下面电路中o1U 、o2U 及o U 与输入电压i1U 、i2U 、i3U 的关系式。 o U R U U 3 R U 解:⑴ A1:反相输入求和电路;A2:电压跟随器;A3:差分输入求和电路。(3分) ⑵ 22 31131I I O u R R u R R u ?-?- =………………(2分) 32I O u u =………………(2分) ()35 6252631516312563I I I O O O u R R u R R R R u R R R R u u R R u ?+?+?=-?= ………………(3分) 2、(10分)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分别指出A1、A2和A3各构成什么基本电路,并写出O1 u 、O2u 和O u 与输入信号I1u 和I2u 的关系式。 O u 解:⑴ A1:同相输入比例电路;A2:求和电路;A3:电压跟随器电路。

3 311167212 465 6712 4615 211()()O I O O I I I O O R u u R R R u u u R R R R R R u u R R R R u u =+ =-+ =+-+= 3、(15分)如下图所示,设所有运放为理想器件。其中Ω=k 41R ,Ω==k 652R R , 7324k R R ==Ω,89101110k R R R R ====Ω,Ω=k 10012R ,μF 1=C 。V 6.0i1=U ,V 4.0i2=U ,V 1i3-=U 。 ⑴ 写出o1U 、o2U 及o3U 与输入电压i1U 、i2U 、i3U 的关系式;(9分) ⑵ 设电容的初始电压值为2V ,求使输出电压V 6o -=U 所需要的时间t 。(6分) o R U U R U 解:⑴ 电压表达式 V V U R R U R R U i i o 2.54.06246.04242231131-=??? ???+?-=??? ? ???+?-=(反相输入求和电路) V V U R R U i o 51624113572 -=-???? ??+=????? ? ?+=(同相比例电路) ()()V V U U R R U o o o 2.052.510 1021810 3=+--=-- =(差分比例电路) ⑵ 积分时间 333601212102002010010110.()()t o o o t U U U d U U t V R C R C ττ-?? =-+=-?+=-- ?????? ? ()22t V =-- 令()226o U t V V =--=-,得出所需要的积分时间为: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六章模拟信号运算电路典型例题 本章习题中的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分别选择“反相”或“同相”填入下列各空内。 (1)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反相输入端为虚地,而比例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位等于输入电压。 (2)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大,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小。 (3)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零,而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流等于流过反馈电阻中的电流。 (4)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大于1,而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小于零。 解:(1)反相,同相(2)同相,反相(3)同相,反相 (4)同相,反相 填空: (1)运算电路可实现A u>1的放大器。 (2)运算电路可实现A u<0的放大器。 (3)运算电路可将三角波电压转换成方波电压。 (4)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大于零。 (5)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1+bX2+cX3,a、b和c均小于零。 (6)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aX2。 解:(1)同相比例(2)反相比例(3)微分(4)同相求和 (5)反相求和(6)乘方 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填表。

图 u I /V u O 1/V u O 2/V 解:u O 1=(-R f /R ) u I =-10 u I ,u O 2=(1+R f /R ) u I =11 u I 。当集成运放工作到非线性区时,输出电压不是+14V ,就是-14V 。 u I /V u O 1/V -1 -5 -10 -14 u O 2/V 11 14 设计一个比例运算电路, 要求输入电阻R i =20k Ω, 比例系数为-100。 解:可采用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形式如图(a)所示。R =20k Ω, R f =2M Ω。 电路如图所示,试求: (1)输入电阻; (2)比例系数。 解:由图可知R i =50k Ω,u M =-2u I 。 即 3 O M 4M 2M R u u R u R u -+=- 输出电压 I M O 10452u u u -== 图 电路如图所示,集成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幅值为±14V ,u I 为2V 的直流信号。分别求出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 (1)R 2短路;(2)R 3短路;(3)R 4短路;(4)R 4断路。 解:(1)V 4 2I 1 3 O -=-=-=u R R u (2)V 4 2I 1 2 O -=-=- =u R R u (3)电路无反馈,u O =-14V (4)V 8 4I 1 3 2O -=-=+- =u R R R u

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多路模拟信号采集电路毕业论文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其革新和变化,实时监控(远程监控)与仿真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微机芯片数据、可编程控制器PLC、现场总线处理、流程控制、曲线与动画显示、自动故障诊断与报表输出等)把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从严格意义上说,数据采集系统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越及时,工作效率就越高,取得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具体地说,就是传感器从被测对象获取有用信息,并将其输出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储存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进行某些物理量的控制。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它的精度和速度。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应有尽可能高的采样速度,以满足实时采集、实时处理和实时控制的要求[1]。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出现是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当代电子设计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途的一项技术,它的硬件描述语言的可修改性、高集成性、高速低功耗、开发周期短、硬件与软件并行性决定了它的崛起是必然的趋势。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是Xilinx公司1985年首家推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高密度PLD,采用CMOS-SRAM工艺制作,其部由许多独立的可编程逻辑模块(CLB)组成,逻辑块之间可以灵活的相互连接。CLB的功能很强,不仅能够实现逻辑函数,还可配置成RAM等复杂的形式。配置数据存放在片的SRAM或者熔丝图上,基于SRAM的FPGA器件工作前需要从芯片外部加载配置数据。配置数据可以存储在片外的EPROM 或者计算机上,设计人员可以控制加载过程,在现场修改器件的逻辑功能,即所谓现场可编程[2][3]。 1.2 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采集作为信息处理系统的最前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存储、数据的初步处理等,并且一般需要通过PC接口总线将数据送入计算机,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算法处理。简言之,数据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为进一步操作做准备。 数据采集技术已经在雷达系统、通信设备、水声探测、遥感探测、语音处理、智能仪器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的设备迅速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

Matlab在光学信息处理仿真实验中的应用_谢嘉宁

收稿日期:2004202213 基金项目: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科研课题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谢嘉宁(1971-),女,广东潮州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讲师,光学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光学实验教学与 光信息处理的研究. Matlab 在光学信息处理仿真实验中的应用 谢嘉宁1,陈伟成1,赵建林2,陈国杰1,张潞英1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广东佛山528000;2.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陕西西安710072) 摘 要:提出了一种利用计算机并通过Matlab 软件仿真光学信息处理实验的方法,其特点是可以随意改变物理参量,克服了光学实验上难以实现的操作.文中分别给出了光栅衍射、空间滤波、图像边缘增强、相关识别等实验的部分仿真结果. 关键词:Matlab ;计算机仿真;CAI 中图分类号:O4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642(2004)0620023203 1 引 言 光学信息处理是以光子传递信息,以光学或光电子器件进行操作运算,利用光的透射、干涉和衍射等光学现象来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各种变换或处理.因此,它也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得到了大量研究,各类CAI 软件应运而生,给光学信息处理的研究和教学带来极大方便.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仿真程序由VB ,C 和Fortran 等高级语言编写[1~3].使用这些语言编程,需要编者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并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本文探讨利用Matlab 软件实现对光学信息处理实验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Matlab 作为科学计算软件,主要适用于矩阵 运算和信息处理领域的分析设计,它使用方便、输入简捷,运算高效、内容丰富,并且有大量的函数库可供使用[4].与Basic ,C 和Fortran 相比,用Matlab 编写程序,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只需以数 学方式表达和描述,不需要大量繁琐的编程过程,因此特别适合工程计算和教学软件的编写.本仿真实验系统实现了多种衍射屏的夫琅和费衍射、空间滤波、图像边缘增强、相关识别等实验的仿真.2 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 本系统采用Matlab5.3编写,在Pentium 以上个人计算机上、Matlab 环境下运行.为了方便 用户使用,本系统的实验项目模块设置如图1所示.主界面的程序为OIP000.m ,界面如图2所 示.四大系统子模块是该窗体的子窗体模块,分别为OIP1.m ,OIP2.m ,OIP3.m 和OIP4.m ,通过单击主界面上相应的按钮即可启动相应的子窗体,在每一级子窗体界面上有相关的参量选择和操作 . 图1 系统模块功能图 图2 仿真实验系统主界面 第24卷 第6期 2004年6月 物 理 实 验 PHYSICS EXPERIM EN TA TION Vol.24 No.6  J un.,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