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咸阳初中毕业升学生物考试试卷【有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大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甲显微镜的目镜为10倍、物镜为10倍,乙显微镜的目镜为16倍,物镜为40倍,则在视野中哪台显微镜看到的细胞数目多()A.一样多B.甲多C.乙多D.不可判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甲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10×10=100倍;乙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16×40=1.甲放大的倍数小,看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故选B.2.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東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
【详解】AB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A错误;BC段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
胸腔容积由小变大,B错误;B点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0,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是本次呼吸中,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并没有全部排出体外,C错误;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D正确;故选D。
2019年陕西省中考生物试题、答案

2019 年陕西省中考生物试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30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1 分,计 3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大熊猫的细胞构造和竹的对比,没有的构造是()A.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2. 对于使用显微镜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经过目镜看到光亮的圆形视线,则对光达成B. 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C. 要将物像从视线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挪动D . 察看时,目镜用 10×,物镜用 10×,则放大倍数为 100 倍3. 以下对于植物体构造层次的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A 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B. 组织→器官→细胞→个体 C.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 . 组织→细胞→器官→个体4.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描绘的是()A . 丛林生态系统B . 草原生态系统带C. 大海生态系统D . 城市生态系统5. 某同学发现大树移栽时常常被剪去部分枝叶。
剪去枝叶的目的是降低树木的()A .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C. 汲取作用D. 分解作用6. 水培育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A . 含氮、磷、钾的无机盐B . 含钙、磷、钾的无机盐C. 含钼、硼、钾的无机盐D . 含锌、氮、钾的无机盐7. 以下对于人体气体互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 吸气时,胸廓减小,外界空气进入肺B. 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C. 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 . 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8. 右图是肾单位的构造表示图,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肾单位由①②③构成B. ②中的液体称为尿液C. ③拥有重汲取作用D . 正常状况下,②中的液体不含血细胞9. 以下图是缩手反射的构造表示图,有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③是神经中枢B . 神经激动的传导方向为:①→②→③→④→⑤ C. 反射的构造基础是反射弧D . 若④受损,则能发生缩手反射10. 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老是出此刻越古老的地层里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独一凭证 C.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久进化的结果D. 生物进化的整体趋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1. 以右图屈肘为例,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连接构成B . 骨骼肌遇到刺激缩短时,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 C. 每块骨骼肌起码附着在两块骨上D. 屈肘时,肱二头肌缩短,肱三头肌舒张12. 从行为的形成过程(获取门路)看,以下与“小鼠走迷宫”同样的是()A 候鸟迁移B . 鹦鹉学舌 C. 蜘蛛结网D. 母鸡孵卵13. 女性能够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生殖器官是()A. 子宫B. 输卵管C 胎盘D. 卵巢14. 依据以下图,家蚕的发育过程次序正确的选项是()A . ③→②→④→①B . ①→②→④→③C. ③→④→②→① D . ①→③→②→④15. 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A . 用叶生殖 B. 扦插C 嫁接D . 种子生殖16. 以下对于细菌主要特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 拥有成形的细胞核B . 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C. 有些对人类有害D . 大部分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7. 以下旋向中国,植物类群及其特点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植物类群主要特点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 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实的根(假根)C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生殖D 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生殖18. 丛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点有()①树栖生活②直立行走③制造工具④产生语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9. 利用发酵技术加工而成的食品是()A. 酸奶B. 方便面C. 薯片D. 火腿肠20.下表中甲、乙、丙是某位同学保留熟牛肉的三种方法,请展望哪一种方法保留的时间最长()方法甲乙丙能否抽真空否否是温度25 ℃4℃4℃A . 甲B . 乙 C. 丙 D 同样长21. 把 A 牛乳腺细胞的细胞核注入 B 牛的去核卵细胞中,进行培育,发育成胚胎,植入到 C 牛的子宫内,生出小牛。
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生物试卷

2019年陕西省咸阳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2019•咸阳中考)下列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A.兔子以植物为食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碰触时会合拢C.蘑菇的生长D.小麦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1分)(2019•咸阳中考)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C.③、④是消费者,④体内毒素富集最多D.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1分)(2019•咸阳中考)丁丁同学在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使用显微镜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搭配错误的是()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选用凹面镜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4.(1分)(2019•咸阳中考)如图是丁丁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⑤①③④②C.③①④⑤②D.⑤②④①③5.(1分)(2019•咸阳中考)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补充死亡和衰老细胞。
如图表示()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细胞生长D.细胞分生6.(1分)(2019•咸阳中考)如图所示几种植物,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②④⑤B.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①③⑥C.⑥的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②和④相比,不同点主要是②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④的种子有果皮包被7.(1分)(2019•咸阳中考)如图为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属于双子叶植物B.乙图中的⑪在种子萌发时起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C.豆浆的营养物质来自于⑤D.乙图中的胚包括⑦⑧⑨⑩8.(1分)(2019•咸阳中考)如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开花和结果”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⑥将来发育成种子B.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都凋落C.这朵花的雌蕊由①③⑥组成D.开花时期雨天过多,会影响花的传粉9.(1分)(2019•咸阳中考)下列有关“人体生殖和发育”叙述错误的是()A.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B.精子和卵细胞在子宫内结合C.女性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卵巢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10.(1分)(2019•咸阳中考)下列日常生活中问题的处理方式与原因解释错误的是()A.牙龈出血应多吃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B.对胃有刺激的药物被装在用淀粉制作的胶囊中﹣﹣胃不消化淀粉C.胆囊炎患者不能吃油腻的食物﹣﹣胆汁能乳化脂肪D.糖尿病患者不能口服胰岛素﹣﹣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会在胃内分解11.(1分)(2019•咸阳中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秦岭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都突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主要体现生物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A.鱼类的季节洄游(一些鱼类在特定时期,主动、集群的水平移动)B.蛾类的趋光性C.人参在林下生存好D.仙人掌的叶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生存需要水,在干旱的环境中,缺少水分,仙人掌为了减少水分的流失,将叶片进化为针状,这是适应干旱环境的结果。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形态与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根深叶茂B.大雁南飞C.大树底下好乘凉D.秋风扫落叶【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正确;B、根深,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使树叶茂,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B错误;C、秋季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D、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理解掌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C.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答案】C【解析】【分析】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酵母菌与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A.单细胞B.不含叶绿素C.不具鞭毛D.有成形的细胞核【答案】D【解析】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可结合着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示意图掌握,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型的细胞核,真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以真菌和细菌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就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因此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2.花生开花传粉后,发育成如图所示结构②的是()A.子房B.子房壁C.胚珠D.受精卵【答案】C【解析】【分析】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详解】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
图中②是种子,因此花生开花传粉后,发育成如图所示结构②种子的是胚珠。
故选C。
【点睛】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3.高老师进行常规体检,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应在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球D.肾脏内的血管【答案】A【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另外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因而出现糖尿。
4.下图示人体结构层次(各结构不是按同一比例绘制),分析正确的是A.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①→②→③→④,不同的④组成人体B.①是受精卵,在人体形成的场所是子宫,它通过不断分裂形成③C.皮肤、血液属于②这一结构层次,都是由不同的③按一定次序构成D.③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1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4主要由神经元构成【答案】D【解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②是器官,③组织,④是消化系统。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这两条血管依次()A.主动脉和肺动脉B.肺静脉和肺动脉C.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D.肺动脉和肺静脉【答案】D【解析】【分析】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即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据此解答。
【详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左心房。
可见,“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该血管是肺动脉;“乙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该血管是肺静脉,D正确。
【点睛】心脏各结构所连接的血管和血液循环中各结构所流动的血液的判断可以归纳为:房连静,室连动(血管);左动右静(血液);肺反体同(两循环中血液与血管的关系)。
2.每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为该食物的热价。
糖类热价为17kj/g,蛋白质热价为23kj/g,脂肪热价为38kj/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肪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B.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D.多吃脂肪类食品有利于为人体补充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生物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技部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新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从免疫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不同;二、抗原和抗体的概念;三、传染病有关知识点。
【详解】A.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病原体,不属于抗体,而应属于抗原,A错误。
B.甲型H1N1流感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是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 错误。
C.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因而属于传染源。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
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甲型H1N1流感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都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分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注意概念的理解。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草→兔→鹰→细菌可构成一条食物链C.在草场上适度放牧,草场基本维持原状,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几种生物的捕食关系中,植物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答案】C【解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A错误;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起始点只能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没有分解者,B错误;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达到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植物→蝉→螳螂→黄雀”这样一条食物链,黄雀的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有害物质的含量最多,D错误。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砂生槐是西藏高原生态恢复的理想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为初步筛选适合西藏某地区栽培的品种,研究人员测定了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B.砂生槐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D.丁品种砂生槐适合选为该地区极培品种【答案】D【解析】【分析】此图表示的是CO2吸收速率,CO2吸收速率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图中乙品种的CO2吸收速率最大,丁品种的CO2吸收速率最小。
【详解】此图是测定4个砂生槐品种幼苗的CO2吸收速率,以形成对比,因此4种幼苗应在相同光照强度下进行检测。
A正确;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B正确;CO2吸收速率可以反映光合作用速率,CO2吸收速率越大,表示光合作用越强。
C正确;图中乙品种的CO2吸收速率最大,丁品种的CO2吸收速率最小,丁品种砂生槐不适合选为该地区极培品种。
D错误。
【点睛】此题要求掌握的是学会比较直方图,并且理解CO2吸收速率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2.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