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寄生虫病现状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人体重要寄生虫病依然是一项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人群中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现状,我们开展了一项国家级的调查研究。
调查范围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和农村地区,共有20,000名居民参与其中。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感染率、危害程度、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情况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感染率依然较高,其中以蛔虫病和血吸虫病为主要的寄生虫病。
在调查的参与者中,约有10%的人群感染了蛔虫,占比最高;而血吸虫感染率约为5%。
这表明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发病情况仍然严重,仍需加大防治力度。
人体重要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蛔虫病感染者出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肠梗阻等并发症;血吸虫病感染者会引发肝脏炎症,造成肝功能异常。
这些危害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调查还发现,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水源和土壤。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然而,调查结果也表明仍有部分地区的食物、水源和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这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针对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寄生虫病的防治知识了解不深。
只有少数受访者能正确识别和预防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方式和方法。
这表明在预防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认知不足和教育宣传不到位的问题。
与此同时,部分受访者在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方面存在着误区,比如滥用驱寄生虫药物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加强对食品、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监管,确保人们的饮食和环境安全。
2024年寄生虫病诊断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寄生虫病诊断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寄生虫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有效治疗和控制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改进。
本文将对寄生虫病诊断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寄生虫病诊断市场概况近年来,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诊断需求的增加。
寄生虫病的诊断市场主要由两类产品组成:实验室诊断试剂和影像学设备。
实验室诊断试剂包括基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的试剂盒,用于检测患者体内的寄生虫感染。
影像学设备主要是用于诊断疟疾和丝虫病等疾病。
3. 市场发展趋势3.1 技术创新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寄生虫病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新型诊断试剂盒的研发使得寄生虫感染的检测更加快速和方便。
此外,基于免疫学的快速诊断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特异性抗原和抗体进行快速诊断。
3.2 市场竞争激烈寄生虫病诊断市场存在众多的企业和品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大多数企业都致力于研发更准确、更简便的诊断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同时,一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性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3.3 市场机遇与挑战寄生虫病诊断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市场需求的增长,但同时也要面对技术创新的挑战。
新技术的引入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投资,同时也需要经过严格的监管和审批程序。
对于一些新兴市场来说,市场准入门槛较高,需要具备较强的研发和注册能力。
4. 市场前景寄生虫病诊断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寄生虫病诊断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尤其是在一些寄生虫病高发地区,市场潜力更加巨大。
同时,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将会出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5. 结论寄生虫病诊断市场在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浅谈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浅谈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寄生虫是一种生物,此种生物的一生大多数时间需要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被寄生的生物被称为宿主。
寄生虫在寄生的过程中会对宿主生物造成极大的损害。
寄生虫最大的特点就是寄生,需要依靠宿主获取维持其生存发展、繁殖所需要的营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寄生虫还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寄生虫能够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病院引起的寄生虫病和疾病传播媒介两个方面。
从目前的局势上来看,寄生虫的危害仍然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公共性问题。
标签: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现状;发展方向相关研究表明,健康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成为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还巩固了防治的结果,推动了寄生虫防治工作的发展。
笔者根据多年所得对寄生虫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我国农村地区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健康教育发展的方向做出论述,希望能够给实际工作的开展带来参照。
1寄生虫健康教育相关论述寄生虫疾病不仅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影响了人民身体的健康,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我国对寄生虫的防治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将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和黑热病雷伟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
时至今日,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虽然我国的寄生虫病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在未来的防治过程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
从目前我国对寄生虫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上来看,我国寄生虫流行的省、市、自治区有12个,其中5个已经达到了寄生虫疾病传播阻断的相关标准,3个达到了传播控制的相关标准,剩余的省、市、自治区均达到了疫情控制的标准。
上述情况是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能够彻底消除丝虫疾病的国家。
在我国农村重点寄生虫病健康教育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40年代,而且的还在城乡民众卫生方面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寄生虫疾病的形势较为严峻,因此我国全面开展了“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國家不仅给予了物力、财力上的支持,还动员社会全体成员投入到寄生虫疾病的防治过程中,发动群众参与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促进了人们健康行为和健康理念的提升,在控制疾病传染,减低感染情况发生的几率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1000字

中国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中国,寄生虫病的流
行情况与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况:
一、弓形虫病
近年来,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改变,弓形虫病
在我国也呈现出明显的流行趋势。
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弓形虫病
的高发区波及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其中广东省的感染率
最高。
二、包虫病
包虫病是因摄入狗或猫肝内存在成虫或虫卵的生物细胞所致,
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感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包虫病在北方的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地高发,并在我国的东北、西北、西南等
多个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三、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我
国的南方地区,如江苏、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
在南方的农村地区,由于人们的生活卫生习惯不良,很容易感染血
吸虫病。
四、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寄生在人和猪体内的蛔虫引起的疾病,我国是世界
上蛔虫病感染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由于
地域、气候和环境等原因,蛔虫病的高发区波及了陕西、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总之,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状况非常严重,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人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一、引言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儿童和贫困地区人口的影响更为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寄生虫病疫情,改善教学质量,本文将对寄生虫病疫情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
二、寄生虫病疫情分析1. 寄生虫病的定义和分类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包括原虫病、蠕虫病和节肢动物病等。
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疟疾、血吸虫病、蛔虫病等。
2. 全球寄生虫病疫情概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10亿人感染寄生虫病,其中约有50万人因寄生虫病导致死亡。
寄生虫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
3. 寄生虫病在我国的疫情现状我国是寄生虫病高发国家之一,主要疫情包括血吸虫病、蛔虫病、疟疾等。
尤其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寄生虫病的发病率较高。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寄生虫病。
4. 寄生虫病对教育的影响寄生虫病会对人体造成身体和智力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寄生虫病主要通过影响学生的健康状况、营养摄入和认知能力等方面对教育产生影响。
三、教学改革建议1. 健全寄生虫病防控体系建立完善的寄生虫病防控体系,包括加强对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报告、提供有效的药物和疫苗、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宣传教育等。
2. 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学校应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寄生虫病高发地区的学生进行定期排查和治疗。
同时,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教育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提供营养改善计划针对贫困地区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学校应提供营养改善计划,包括提供营养餐、开展营养知识教育等,以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4. 教师培训和教材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同时,进行教材改革,将寄生虫病防控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5. 加强国际合作寄生虫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

寄生虫病疫情分析与教学改革一、疫情分析寄生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一定的流行情况。
本次疫情分析主要针对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疫情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 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根据我国卫生部的数据统计,我国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
近年来,寄生虫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对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的加强。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由于卫生条件不佳和人们的卫生意识较低,寄生虫病的流行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2. 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食物传播、水源传播、土壤传播等。
其中,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例如,蛔虫病主要通过食入被寄生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此外,寄生虫病还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垂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
3. 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
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寄生虫病的传播源。
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人群的体检和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以阻断疫情的传播。
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寄生虫病的防治水平,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对寄生虫病的教育和培训。
1. 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寄生虫病的基础知识的教育。
包括寄生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
2.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座、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改革,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教学团队,培养专业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2024年寄生虫病医疗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寄生虫病医疗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寄生虫病是一类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疥疮等。
在全球范围内,寄生虫病是导致疾病负担最重的因素之一,尤其在一些贫穷和发展中国家。
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高,使得医疗市场对于寄生虫病的解决方案有着巨大需求。
本文将探讨寄生虫病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
寄生虫病医疗市场概述寄生虫病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每年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人患病和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范围内有30多亿人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
尤其是在贫穷和不发达的国家,由于卫生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寄生虫病的影响更为严重。
市场需求寄生虫病医疗市场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治疗需求:寄生虫病的治疗是医疗市场的首要需求。
目前,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然而,由于抗寄生虫药物的副作用和药物耐药性的出现,治疗寄生虫病仍然具有挑战性。
2.预防需求:与治疗相比,预防是更为重要的控制寄生虫病的方法。
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风险。
因此,预防寄生虫病的疫苗和其他预防措施的开发和推广也是市场需求的一部分。
3.诊断需求:准确和快速的寄生虫病诊断是有效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
目前,寄生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观察、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
然而,有效的诊断方法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
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寄生虫病医疗市场的发展现状如下:1.新药研发:近年来,针对寄生虫病的新药不断研发。
这些新药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寄生虫病。
然而,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验证等。
2.疫苗研究:预防寄生虫病的疫苗研究也在进行中。
疫苗的研发可以为人们提供主动免疫,并有效减少疫情的发生。
目前,一些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其商业化仍需时日。
3.疾病监测:为了掌握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和趋势,各国政府和相关组织进行了大量的疾病监测工作。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并为医疗市场提供数据支持。
主要寄生虫病防控现状和挑战_邓卓晖

主要寄生虫病防控现状和挑战邓卓晖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 511430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控,广东省已经消除了丝虫病、血吸虫病和疟疾,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降至较低水平。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对外贸易日益增长、人口流动的日渐加快,我省报告的境外输入性寄生虫病病例逐渐增多。
另外,随着饮食文化的交融和汇合,食源性寄生虫病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这些新形势下,我省的寄生虫病防控工作面临新的特点与挑战。
现就广东省四种主要寄生虫病的防控状况作一简要描述。
1.疟疾疟疾是人体经按蚊叮咬后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有4种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广东曾是中国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经过数十年的积极努力,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疟疾防治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从 2010 年以后,广东省没有再发现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
近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劳务人员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务工,导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1-2017年全省共报告病例共800例,死亡10例(均为恶性疟),均为输入性病例。
流行虫种主要为恶性疟(71%)、间日疟(18.37%)。
近5来恶性疟感染病例数逐年上升,5年发病数占近10年恶性疟总病例数77.13% 。
2014年发现了一例输入性诺氏(猴疟)疟原虫感染病例,卵形疟逐年增多;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没有明显季节性。
疟疾病例报告主要集中流动人员较多的深圳、广州、佛山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年龄组主要为20-50岁的男性青壮年;病例感染地是在非洲和东南亚,主要为尼日利亚,喀麦隆,刚果(金),莫桑比克、缅甸等。
从全球疫情显示,由于流行国家国内和国际资金不足,导致不能充分提供药浸蚊帐、临床治疗药物和其它救命工具,2016年疟疾病例数比2015年多500万,疟疾死亡数量约为44.5万。
虽然疟疾新发病例率总体上已经下降,但自2014年以来下降趋势趋缓,且在某些地区有所逆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1989年第一次全国寄生虫调查后,全国在一些重点地区开展了防 治工作。为了解和分析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 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卫生部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31个省、自治 区、直辖市(未包括台湾、香港、澳门)组织开展了人体重要寄生虫 病现状调查 。
♦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
12.72 4.63 6.12 2.40 0.28
12.51 4.24 5.72 3.22 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1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降低, 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主要结果
♦ 钩虫、蛔虫、鞭虫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明显
降低,感染人数显著减少。
♦ 食源性寄生虫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区、市)
明显上升。
♦ 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50
6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 18 16 14
感染率(%)
12 10 8 6 4 2 0 0510152025303540455055-
钩虫 蛔虫 鞭虫
60-
65-
70-
75-
80-
年 龄 组 (岁 )
4.42% 19.24% 1.20%
图例
1种 2种 3种 4种以上
75.1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主要蠕虫感染率
虫种 土源性线 虫 钩虫 蛔虫 鞭虫 华支睾吸 虫 带绦虫 蛲虫 检查人数 356 629 356 629 356 629 356 629 356 629 356 629 58 991 感染人数 69 745 21 824 45376 16 513 2065 983 6062 感染率(%) 感染率(%) 19.56 6.12 12.72 4.63 0.58 0.28 12.28 加权率(%) 标化感染率 加权率(%) (%) 19.34 6.08 12.57 4.56 0.58 0.28 18.78 5.72 12.51 4.24 0.64 0.0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31个省 区、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布图 个省(区 个省 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布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4.63%),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人数为1.29亿人(钩虫3930万 人;蛔虫8593万人;鞭虫2909万人); ♦ 带绦虫感染率为0.28%,推算全国感染带绦虫人数为55万人; ♦ 流行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40%,推算流行区感染华支睾吸 虫人数为1249万人。 ♦ 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12.28%。
3 包虫病和黑热病在西部地区流行仍较严重
♦ 本次在内蒙古、吉林、河南、四川、贵州、云南、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等12省(区) 开展的包虫病调查,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为12.04% ,B超检查包虫病患病率为1.08%, ♦ 推算全国包虫病病人数为38万人,病例主要分布在 我国西部的四川、青海、西藏、甘肃等省的牧区和 半农半牧区。 ♦ 本次在新疆、甘肃、四川、山西、贵州、内蒙古等 6个省(区)进行了黑热病患病率调查,共调查了 16295人,患病率为0.59%, 发现的96例病人中,新 疆、四川和甘肃分别为85例、6例和5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不同寄生虫感染人数的推算结果
虫种 感染率(%) 感染率(%) 加权感染率 (%) 土源性线虫 19.56 18.78
蛔虫 鞭虫 钩虫 华支睾吸虫 带绦虫
推算的感染人数( 推算的感染人数(万) 12 900 8 593 2 909 3 930 1 249 55
全球土源性蠕虫感染状况
♦ 1997年的蛔虫、鞭虫、钩虫感染者分别为 1997年的蛔虫、鞭虫、钩虫感染者分别为 年的蛔虫
12.73亿(24%),9.02亿(17%)和12.77亿 12.73亿(24%),9.02亿(17%)和12.77亿 (24%)。同期的世界人口则由1947年的22 1947年的22亿 (24%)。同期的世界人口则由1947年的22亿 增加到1996年的56亿和2000年的60 1996年的56亿和2000年的60亿 增加到1996年的56亿和2000年的60亿。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现状分析
♦ 与国外寄生虫感染情况相比,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
感染率分别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日本和韩 国的感染水平。
土源性线虫 (%)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1960 1970 Japan 1980 Korea 1990 2000 China 2010
蠕虫 300多种
Parasites 原虫 70多种
﹝Kingdom Myceteae﹞
昆虫
﹝Kingdom Monera﹞
多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寄生虫学
♦ 是一门研究寄生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及寄生物 是一门研究寄生原虫、蠕虫、
1200万受感染。 1200万受感染。 万受感染 ♦ 1992年内脏利什曼病发病50万例,8万余人死 1992年内脏利什曼病发病50万例 年内脏利什曼病发病50万例, 亡。90%发生在孟加拉国、印度、尼泊尔和苏 90%发生在孟加拉国、印度、 发生在孟加拉国 丹。 ♦ 皮肤利什曼病年发病150万例,90%发生在阿富 皮肤利什曼病年发病150万例,90%发生在阿富 150万例 巴西、伊朗、秘鲁、 汗、巴西、伊朗、秘鲁、沙特阿拉伯和叙利亚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黑热病调查结果
♦ 本次在新疆、甘肃、四川、山西、贵州、内
蒙古6个省(区)进行了黑热病患病率调查 ♦ 共调查了16295人,发现病人96例,患病率 为0.59%。 ♦ 在新疆发现85例,四川6例,甘肃5例,山西 、贵州、内蒙古未发现黑热病病例。 ♦ 有80例病人出现在19岁以下的人群中,占总 病人数的83.33%。 ♦ 新疆的85例病人均是维吾尔族,占病人总数 的88.54%,其患病率为2.86%(附表59)。
♦ 中南部地区11个省(区、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31个省 区、市)土源性线虫的标化率排序 个省(区 个省 土源性线虫的标化率排序
海南
46. 73 54. 71
♦ ♦ ♦ ♦ ♦ ♦ ♦ ♦
土源性线虫(蛔、钩、鞭)、蛲虫和带绦虫感染 华支睾吸虫感染 包虫病 囊虫病 肺吸虫病 旋毛虫病 弓形虫病 黑热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31个省 区、市)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县 区)分布图 个省(区 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县(区 分布图 个省 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县
四川 湖南 福建 江西
21. 66 28. 43 30. 52 30. 33 35. 27 33. 90
39. 66 39. 60
安徽
16. 32
19. 89
省、区、 、市名
陕西
13. 19
16. 21
甘肃 辽宁
8. 17 9. 54
12. 88 11. 99
河南 西藏 宁夏
3. 21 6. 52 5. 67 5. 47
♦ 可见,肠道线虫的流行状况,基本上都在发 可见,肠道线虫的流行状况,
展中国家。 展中国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China CDC
全球利什曼病状况
♦ 利什曼病流行于88个国家,3.5亿人受威胁, 利什曼病流行于88个国家,3.5亿人受威胁 88个国家 亿人受威胁,
7. 89 7. 31
上海 北京 河北 新疆
0
2. 93 2. 73 2. 48 1. 78 1. 67 1. 24 0.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