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教案探研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其音乐魅力。
2. 通过学习《命运交响曲》,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引导学生理解《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乐观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简介2. 《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析3. 《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特色4. 《命运交响曲》的演奏家及版本介绍5. 欣赏《命运交响曲》全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的背景知识,分析乐章特点。
2. 聆听法:播放不同版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讲解:分析《命运交响曲》的四个乐章,讲解其音乐特色。
3. 欣赏:播放《命运交响曲》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命运交响曲》中所表现的人生哲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命运交响曲》。
2. 观看其他古典音乐作品的演出或视频,提高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3. 尝试演奏《命运交响曲》中的片段,提高音乐表现力。
4. 写一篇关于《命运交响曲》的感想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资源1.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乐谱2.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演奏视频3. 古典音乐相关书籍4. 音乐播放设备5. 钢琴或其他乐器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命运交响曲》的兴趣和热情。
2. 评估学生在讨论环节中对《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人生哲理的理解程度。
3.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
2. 学生对《命运交响曲》中复杂乐理的理解。
七年级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二:欣赏名曲《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的音乐代表了古典音乐时期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被誉为古典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交响乐,被称为音乐的“世纪交响乐”。
作为中学音乐教育的必修内容之一,如何引领学生赏析《命运交响曲》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从曲式结构上,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由四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
第一乐章以强有力的低音开头,顿时让我们感受到一股庄严而又神秘的气氛。
这种强烈的感性表达,常常是贝多芬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后,第一乐章主题渐次展开,穿插着雄壮有力和柔和曲调的过渡,创造出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效果,尤其是高潮部分,气势磅礴、壮丽卓绝,宛如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引人入胜。
在第二乐章中,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充满激情的表述和鲜明的情绪表达。
这个乐章强调了交响曲中纯音符的使用,这种纯音符的使用塑造了一种宛如诗歌一般的气息。
整个乐章的节奏跳跃而舒缓,表现了悲痛和悲伤的情绪,而第三乐章则表达了从心底发出的欢乐。
这个乐章有着充满青春活力的旋律,富有想象力和朝气,表现出了贝多芬内心坚定的理想和憧憬。
最后一个乐章是整个交响乐最为庄重和感人的部分,它是由结构清晰、旋律复杂、曲式多变的音乐段落组成的。
在这个乐章中,贝多芬展现了最为明确的音乐形式和最为强烈的情感表达。
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命运,强调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但同时也表达了抵抗命运和生活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这个乐章选用了大量声乐合唱,通过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之间的交织与协同来展现命运的阴郁和沉重。
在欣赏名曲《命运交响曲》时,一定要注意其音乐表现手法,比如贝多芬经常变换旋律、变换速度、掌握节奏和动态等技巧,让音乐的情感和内涵更加丰富和神秘。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音乐素材的完整性和表达方式的流畅性,以更好地理解作曲家在表达过程中的意图和想象。
《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反映人生命运和奋斗的杰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音乐珍品。
我们不仅要仔细地欣赏它的每一个乐章,还要认真感受作曲家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音乐的宗教般的敬畏。
人教版八下音乐3.2.3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教案

3. 交响曲的结构与特点:介绍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包括序曲、慢板、快板等部分,以及交响曲的特点和风格。
4. 音乐鉴赏与分析方法:介绍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何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来理解作品。
5. 音乐创作与表现技巧:介绍音乐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如何运用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来创作音乐作品。
6. 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探讨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音乐如何反映和影响文化,以及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理解。
二、拓展建议
1. 观看贝多芬的音乐纪录片,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音乐创作过程。
2. 聆听贝多芬的其他交响曲作品,比较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特点和风格。
3. 参加音乐鉴赏课程或活动,学习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 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运用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节奏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5. 研究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探讨音乐如何反映和影响文化,以及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理解。
6. 阅读音乐理论书籍或文章,深入了解交响曲的结构与特点,以及音乐鉴赏与分析方法。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交响曲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C小调第五交响曲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背景、结构特点和艺术价值,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C小调第五交响曲的重点,强调它的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 文化理解与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活背景和音乐创作风格,增强学生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命运交响曲教案

命运交响曲教案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它由四个乐章组成,以其动人的旋律、丰富的音乐结构和戏剧性的表达而著称。
下面是一个针对命运交响曲的教案,适用于中学音乐教学。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命运交响曲的背景和重要性;2. 学习命运交响曲的基本音乐结构和乐章;3. 分析乐曲的主题和旋律,理解贝多芬的音乐表达手法;4. 听、演奏和欣赏命运交响曲。
二、教学准备1. 命运交响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源;2. 乐谱(简谱或五线谱);3.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4. 黑板或白板和板书工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介绍1. 向学生介绍贝多芬及其作品的背景;2. 解释命运交响曲的名称和含义;3. 播放命运交响曲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
第二课:乐章一:开场慢板1. 听乐章一的完整录音,学生闭目聆听;2. 向学生解释乐章一的音乐结构和表达内容,可以通过谭盾指挥的版本来演示;3. 分析乐章一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与学生一起演奏出主要旋律。
第三课:乐章二:谐谑曲1. 听乐章二的完整录音,学生用五线谱跟谱;2. 介绍乐章二的音乐结构和表达内容,解释谐谑曲的含义;3. 分析乐章二的主要旋律和节奏,学生用乐器跟谱并分组演奏。
第四课:乐章三:运命乐章1. 听乐章三的完整录音,学生边听边整理听后感;2. 讲解乐章三的音乐结构和表达内容,强调其中的戏剧性;3. 学生分析乐章三的旋律和节奏,分组用乐器演奏出主要旋律,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模仿创作。
第五课:乐章四:终曲1. 听乐章四的完整录音,学生用五线谱跟谱;2. 解释乐章四的音乐结构和表达内容,介绍其中的主题变奏;3. 学生分析乐章四的主要旋律和节奏,分组用乐器演奏主题变奏部分,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第六课:总结与评价1. 向学生提问,回顾命运交响曲的主要特点和音乐表达手法;2. 让学生交流他们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3. 分享一些命运交响曲的演出录音和视频,进行欣赏和评价。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通过学习这首经典作品,教你如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音乐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通过学习这首经典作品,教你如何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音乐一、前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交响乐之一,它由一系列音乐主题和旋律组成,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这篇音乐教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笛子的演奏技巧,以及学习如何创作属于自己的原创音乐。
我们会分别从演奏和创作两方面来介绍这个教案。
二、演奏技巧在学习笛子演奏技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笛子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笛子分为木管和铜管两类,其中木管笛子的种类非常多,比如长笛、单簧管、巴松管、低音管等。
在本教案中,我们主要介绍长笛的演奏技巧。
1. 空气流量和双唇的配合长笛是一种吹奏乐器,演奏时需要通过吹气来产生声音。
因此,要掌握好演奏技巧,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好吹气的方法。
我们需要通过练习来感受气息和双唇的配合,使气息流畅、均匀,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状态。
2. 手指的技巧对于长笛来说,手指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掌握好手指的按键方式和技巧,使得演奏更加流畅自然。
好的手指技巧可以让演奏变得更加顺畅,避免出现过度张力。
3. 声音的控制和表现好的演奏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些基本的演奏技巧上,还需要掌握声音的控制和表现。
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调整吹气力度、掌握合适的呼吸和姿态,使得演奏更加自然、准确。
三、创作原创音乐学会了基本的演奏技巧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如何创作自己的原创音乐。
这里我们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例子,了解如何在学习现有作品的基础上,发掘自己的创作灵感。
1. 学习现有作品为了创作出自己的原创音乐,我们需要首先学习现有的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现有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音乐构成元素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发展规律,并可以借鉴和模仿其中的一些技巧和思路。
2. 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学习现有的音乐作品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借鉴上,我们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原创音乐。
这需要我们积累丰富的音乐素材和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尝试。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教你如何运用创意和想象力,演绎出属于你自己的乐曲故事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教你如何运用创意和想象力,演绎出属于你自己的乐曲故事?一、了解命运交响曲了解命运交响曲的构成、主题和情感是必要的。
命运交响曲共由四个乐章组成。
第一乐章是最著名的乐章,也是最能表现命运轨迹的乐章。
它由悲壮的开头和燃烧的主题组成,表达了人们在命运的轨迹中充满挣扎和希望。
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充满欢乐和轻松,表达着抗拒命运的心态。
第三乐章是悲怆的慢板,让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四乐章是热情奔放的结尾,表达着从命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喜悦。
二、创意和想象力的运用了解乐曲后,就可以开始运用创意和想象力,演绎出自己的乐曲故事了。
首先要考虑的是你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你是否曾经经历过在命运中挣扎、抗拒和解放的经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经历,给命运交响曲注入自己的故事。
例如,你在学习和工作上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解放了自己。
那么,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把第一乐章作为自己命运的轨迹,音乐从悲壮的开头逐渐变得充满希望和勇气,最终充满自由。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乐曲故事。
例如,你可以设想自己身处一个神秘的世界,面临着其他世界无法理解的命运。
你随着命运的轨迹,充满挣扎和希望,最终解放自己,超越世界。
三、运用乐器在演绎自己的乐曲故事时,乐器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想象,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能够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故事。
例如,在第一乐章中,弦乐器可以表现出悲壮和希望,管乐器可以表现出顽强和挣扎。
在第二乐章中,钢琴可以表现出轻松和欢乐,小提琴可以表现出柔美和活泼。
四、创新和探索最终,在演绎自己的乐曲故事时,创新和探索不可或缺。
通过不同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和声和旋律,你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和故事。
例如,在第三乐章中,你可以尝试用电子音乐元素,营造出更加神秘和悲哀的氛围。
命运交响曲教案

命运交响曲教案教案标题:《命运交响曲》教案教案目标:- 了解与欣赏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命运交响曲》。
- 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 通过学习音乐史背景,了解贝多芬及其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闯关游戏或简短的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和探讨“命运”的含义,并概述《命运交响曲》独特的创作背景。
音乐欣赏:2. 听歌识曲:播放《命运交响曲》开头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们通过动脑筋猜出这是哪一首曲子。
3. 全曲欣赏:请学生们带上耳机,放映完整的《命运交响曲》,并要求学生们积极记录并感受曲子中的不同乐章、情绪和旋律变化。
音乐剖析:4. 分享贝多芬的音乐创作过程:向学生们展示贝多芬的创作手稿和草图,解释他的创作过程以及对音乐的独特理解。
5. 引导学生们聆听并分析乐曲中的重要乐器、音符和乐句,讨论它们对整体音乐效果的影响。
音乐元素:6. 分析乐曲的节奏、音高、音色和音量变化,并与其他曲目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们讨论这些音乐元素在表达不同情绪和意图方面的作用。
历史与文化:7. 学习贝多芬及其《命运交响曲》的时代背景,包括其生平、音乐风格变革和对其他作曲家的影响。
引导学生们分析这首曲子如何反映了当时社会和个人的命运。
创作激发:8. 鼓励学生展示他们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绘画、写作、创作音乐或编舞等形式进行表达。
评价与总结:9. 学生们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相互评价彼此的作品。
10.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们继续深入学习贝多芬及其他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案评价方法:-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创作中的积极程度。
- 学生的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评价和展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
- 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听歌识曲和乐曲分析,评估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备注:根据教育阶段及教学时间的长短,可以灵活调整教案中的内容和深度。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Music lesson plan of destiny symphony (Beet hoven)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案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的:1 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2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3理解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二、教学重点:欣赏贝多芬课件展示)2、聆听展开部3、聆听再现部4、交响曲出示交响乐团的画面,了解交响乐团的乐器位置五、谈谈你的感受六、拓展维也纳“三杰”在欧洲18世纪古典乐派中,为交响曲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三位音乐家,被人们称为维也纳三杰。
他们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海顿把交响乐的形式和体裁进一步完善,医生创作了140多部交响曲,因此被誉为“交响乐之父”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歌剧、交响乐,为世界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贝多芬,他是集古典主义于大成,开浪漫主义于先河的音乐巨人,他的音乐与时代和命运紧密相连,以博大的胸怀,强大的冲击力,坚韧的理想主义震撼着世界乐坛,被人们尊称为乐圣七、教师寄语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教案探研
摘要: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最能代表贝多芬的思想观点和艺术风格,也是世界交响曲宝库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欢迎,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章对《命运交响曲》的音乐教案进行探研,以引导学生掌握欣赏这首交响乐的技巧,感受乐曲精神,使学生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
关键词:《命运交响曲》;贝多芬;音乐教学;教案;音乐欣赏
一、教学内容
第一,了解贝多芬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第二,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感受乐曲精神。
第三,分析《命运交响曲》的结构与创作方式,体会在“命运在敲门”这一主题中三短一长音符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
第一,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成就,获得激励,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运用多种方式理解第一乐章中两个音乐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区别。
第三,通过聆听、分析乐曲的旋律,深刻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欣赏贝多芬的不朽之作《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欣赏及合唱主题音乐,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的内涵,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超越和精神上的升华。
本课的难点是分析贝多芬“命运在敲门”这一主题的创作技巧,了解各种音乐元素在作品中的使用。
四、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采取看视频、听乐曲、唱旋律、打节奏、谈感受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发现音乐的美。
教师利用富于感情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魅力,获得情感的升华,用引导启示法让学生学会创造美。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初步感受音乐,播放《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它所带来的震撼。
第二步,小游戏导入,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
1)请学生通过性别、年龄、作品名称、称号等多个标签,来猜猜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是谁。
(标签:男性、德国人、生活在1770 年至1827 间、钢琴家、古典乐派大师、开创浪漫主义音乐先河、后半生失聪、被尊称为“乐圣”)学生猜到这个音乐家是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2)初步了解贝多芬。
教师引出这堂音乐课的主题,通过对贝多芬作品《命运交响曲》的聆听和分析,了解贝多芬的伟大之处。
3)音乐背景介绍,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又称为《命运交响曲》。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明亮的快板)。
第二乐章,双重主题变奏曲(慢板)。
第三乐章,诙谐曲(快板)。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快板)。
4)①告诉学生这节课要介绍的是第一乐章中的第一部分——呈示部,并请学生聆听,仔细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绪。
②请学生一边挥拳头一边模唱出印象最深刻的乐句,这个乐句充分体现出贝多芬的“命运在敲门”的音乐动机,这是四个震撼心灵的强音:○×××|×- ||。
③请学生在定音鼓上模拟这个乐句的节奏,并把感受到的紧张、激动情绪带给其他同学。
④请学生分析这短短的四个音为什么会让人产生紧张、激动的情绪。
(因为有力度的支持和节奏的支持。
休止符有和无的对比:○×××|×-- ||,××××|×-- ||。
请学生注意这两个乐句。
前八分音符变成休止符后,节奏就变得短促、紧凑,而短促、紧凑的节奏型让音乐充满冲击力。
ff 的强硬
力度和短促、紧凑的节奏相结合,让这个主题旋律不但有强大的冲击力,还有强大的压迫感。
⑤为了感受这个节奏的冲击力,教师与学生联合完成连续四小节节奏的打击。
⑥分析如下旋律线条的走向(旋律线向下)。
⑦聆听“命运在敲门”音乐动机的变体,从音乐中感受贝多芬的态度。
⑧打击节奏,显示出贝多芬和命运之间的斗争,感受逐渐加强的力度。
第三步,体会贝多芬如何通过音乐体现“扼住命运的咽喉”,让学生继续聆听音乐。
1)分析命运动机的变奏乐句圆号嘹亮、悠扬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我们,贝多芬坚信自己可以扼住命运的咽喉,坚信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圆号清亮的音色展现了贝多芬内心坚定的信念。
请学生跟随教师的琴声演唱这个衔接乐句,演唱时要注意声音的饱满、情绪的坚定。
第四步,感受命运动机变奏乐句中的积极情绪。
请学生聆听第二主题的音乐,让学生从音乐的力度、速度上仔细感受,这段音乐是否出现了与之前不一样的情绪
(第一小提琴),(单簧管)。
1)第一小提琴带来的是抒情、优美的音色,紧接着是象征田园风光的单簧管恬静、柔和的音色。
音乐从第一主题的紧张、短促,转换为第二主题的柔和、宽广,仿佛就是一首抒情的诗歌。
在第二主题中,平和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与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轮番交错,最后都幻化成贝多芬坚定的信念。
这就是贝多芬的第二主题:英雄动机。
2)请学生演唱第二主题的旋律,体会不同旋律所展现的不同情绪。
①分小组轮唱(三小组)。
②分角色演唱:小提琴,女;单簧管,男;小提琴,女。
③分声部演唱:衔接部与第二主题的合并,用合唱中的和声之美,表现出英雄动机中的温暖与深沉。
第五步,对比两个音乐动机,加深学生对两个主题的印象。
1)分别从力度、节奏、情绪三个维度对命运主题和英雄主题进行对比(见下表)。
2)让学生完整聆听卡拉扬指挥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感受贝多芬和命运的斗争还没有结束。
3)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
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在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中,贝多芬将会和命运继续斗争,直至最后的胜利。
六、课堂小结
第一,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的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呈示部,老师会把后面的展开部和再现部发送至每位同学的邮箱,请大家把它听完,并写一段听后感。
第二,聆听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呈示部,我们能感受到一个生动的贝多芬形象,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
第三,通过这个作品,我们不但了解了贝多芬的音乐创作风格,而且知道了贝多芬被称作“伟大的音乐家”的理由。
贝多芬是一个真正的斗士,他一生坎坷,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正遭遇着耳聋疾患,我们从音乐中感受到贝多芬悲怆的情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他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可以从他身上看到追求理想永不放弃的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