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策

合集下载

辽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能力建设研究

辽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能力建设研究

[ ]蒋辉 .环境工程技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0 . 1 M] 03 [ 2]刘超 臣.环境学基础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 0 . M] 03 [ 3] 黎 华 寿. 生 态 保 护 导 论 [ ] 北 京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M .
社 ,2 0 . 09
系统数 据库 ,直 观地反 映保 护 区的状 态 ,为 保护 区
参 与对 “ 亲 河 ” 的保 护 。利 用 广 播 、电 视 、报 母 刊 和 网络等新 闻媒 体 ,大力宣 传根 治辽河 、彻 底恢
复 辽河 生态 的重大 意义 和环境保 护 方针政 策 、法律
管理提 供必 要信 息 。 43 围栏 、界碑 、界桩 、标 示牌 、宣传 牌建 设 .
辽河保护 区治理与保护能力 的建设 目标 ,是通 过 围栏 、界碑 、标示牌 、宣传牌 等设施建设 ,重 点区域 的水 质 、生态监测站点建设 ,保护 区综合管理平 台建 设 ,应急响应体系建设 ,完善监测体 系和数据综 合分 析能力 ,提升监察应急能力 ,实现保 护 区管理 的信息 化 ,全面提高保护 区基 础设施与监控能力。
3 规划 期 限
年 5月 ,辽 宁省 政府划 定 了辽河保 护 区 ,成立 了辽
河保 护 区管理局 ,对 辽河保 护 区实行统 一管 理 ,启
动 了 《 河保 护 区 “ 二 五 ” 治 理 与 保 护 能 力 建 辽 十 设专 项 规 划 》 项 目,以加 强辽 河 保 护 区 的 污染 防 治 、资源 保护 和生 态建设 。
族 和 中华 文 明 的 发 源 地 之 一 ,被 称 为 辽 宁 人 民 的
“ 亲河 ” 母 。
要功 能是 数据 管理 。但监 测站 点 的 自动 监测水 平 落 后 ,没有 实现 监狈 站点 与数据 中 心的直 接传输 。 4 13 围栏 、界 碑 、标 示牌 、宣 传牌 现状 . 随着 辽河 保护 区 的划界 和建立 ,区内将 建设 大 量 的人 工湿地 和生 态示 范 区 ,急需 管理 水平 的提 高

辽河流域近三年水质状况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辽河流域近三年水质状况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10期丿辽河流域近三年水质状况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王朝霞(辽宁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沈阳110161)摘要:辽河流域是我'七大江河流域之一,—水系发达,在'家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ABC 。

60年的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给辽河流域带来了大量EQ 染物,水质恶化严重°近年来尤-是"十三五”]间的水Q 染防'取得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

文章通过对比已公布A 2018-2020年前五个月的水质状况,来研究辽河流域近三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并对发生变化A 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辽河流域;量;Q 染物浓度;原因分析辽河流域 的 4 流尤其是 地 有 V 断,2020年干流已无劣V 类断面$ 2018-2020年干流各水质类别占1$污染物 和 ,2018 年 年下降,2020年相比2018年,氨氮改善了 72.1%,总磷改善了62.5%$ 2018-2020年干流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图2$2.50引C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之一,其水系发达,包括辽河、浑河、太子河和大辽河,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在国家社 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叭60年的传统工业产业发展,辽河流域集中了众多产业集群,污染物排放量大,水质恶化严重叫近年来,水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近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的打响,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叫今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各地更是不断 加强管控措施,竭尽全力保证“十三五”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国家三大攻 战 一 的 $2020 年 的五个月的水质状况,与前2年同期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来研究辽河流域近三年的水质变化情况,并对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后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借鉴$1辽河流域干流水质变化50..0.30氨氮总磷0.002018 年2019 年50502 2 1 100000.002020 年图2 2018~2020年干流王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辽河流域 流断面, 断 量上,还是 污染物平均浓度上,均呈现逐年向好趋势,水质改善是非常明显的$2辽河流域支流水质变化干流断面中,水质优良'I -川类)断面由2018年的4个,逐 年上升,2020年达到9个,优良断面比例上升了 20.1%$ 2018年 优良断面主要分布在浑河上游和太子河源头,到2020年已经分布到太子河中断,辽河和浑河优良断面数量也有所增加$劣V 类断面则由2018年的14个,逐年下降,2020年前五个月的均值监测结果已无劣五类断面,劣V 类断面比例下降了 60.9%$ 2018年支流断面中,水质优良'I -川类)断面由2018年的12个,上升到2020年的14个,优良断面比例上升了 8.0%$劣V 类断面则由2018年的8个,下降到2020年的2个,劣V 类断面比例下降了 24.0%$ 2018年辽河上游的几条支流河均有劣五类断面存在,至2020年已全面消除$ 2018年〜2020年支流各水质类别比3$100%100%%06(&)蛋皿20%2019 年2020 年V%%%0008 6 4(&)蛋皿0%2018 年图1 2018年~2020年干流各水质类别占比情况类0%■劣V 类■ V 类IV 类■ I -III 类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图3 2018年~2020年支流各水质类别占比情况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均从2018年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相比2018年,氨氮改善了 84.3%,总磷改善了80.0%$ 2018-2020年支流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图4$15IB ■uo o o o o o o5 0 5 0 5 0 5(J /6E )®璇瞒嘛• 氨氮总磷辽河流域支流断面,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呈现逐年向好趋 势,变化明显;断面数量变化总体向好#因此,辽河流域支流水质改善也是很明显的#3辽河流域水质变化原因分析为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辽宁省各地立足断面水质目标,积极完善落实水质达标a 施,不断加强水环境污染治理和管控,保证“十三五”目标的实现&在各项制度和a 施的综合作用 下,辽宁省的河流水质出现了重大改善,尤其是辽河流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密监测,精准研判问题原因通过对相应河流加密监测点位,获取更多的监测数据,对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能精准判定河流的污染河段,查找污染来源,从而为下一步治理a 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2) 提高站位,推动“河长制”落实落实市、县、乡(镇)、村四级主体责任,调动各级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加强巡查,深入各支流及沟渠,摸排 问题,抓好常态管控,真正将工作落到细处、落到实处,加快推进河流断面达标工作&(3)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实施河流深度治理为切实解决河流的超标问题,各地有针对性地启动各项污水 处理工程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扩建工程、原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处理站建设、农村小型处理设施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改造等&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及扩建整改了企业污水超标排放、生产污水溢流的问题;原处理厂提标改造有效地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保证了整条河流的达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和改 保证了各 污水尤其是 污水 污水 理 理 排放,有效地防止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对河水造成污染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河流的 体水质;污水 理 和理设施建设极大地缓解了乡镇及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4) 拉网式全面排查,问题逐条整改通过无人机航拍结合徒步巡河的拉网式排查方式,即科学 方式+传统方式相结合,形成问题台账,并明确整改时限,限时整改&对未完成的问题跟踪督办,确保解决,对整改完成的问题逐《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第10期一销号&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督促了各种问题的及时解决,尤其是对于河道垃圾的治理得到了很好的整改&(5)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整治和管理在流域内干流及所有支流沿河因地制宜划定禁养区、限养区,依法依规完成禁、限养区养殖企业、养殖户搬迁整治叽对规模化养殖企业开展执法检查,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环评”要求,达标排放&将普通养殖户和“散养户”整治职责落实到乡镇政府和 村委会,要求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污水外排入河&这项a 施 对于重要的畜禽养殖地区起到了规范化作用,有效地缓解了河 流纳污的压力&(6) 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结合重点断面,重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对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的企业、污水处理厂、规模化养殖场重点监管&定期开展沿河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加强河流日常巡查、管护工作!对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对于河道淤泥严重淤积,影响水质的河流!要做好清淤工作,保证水质的稳定达标&专项执法行动的开展是对各项治理a 施的重要补充和监督&结语“十三五”期间,辽宁省集合了各方力量,立足目标*科学部署、多a 并举、加强监管、依法治污,保证了辽宁省河流水质的持续改善& 2020年是“十三五”的结束,也是“十四五”的开始,是重要的转折年,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十三五”的重要经验!为“十四 五”提供借鉴&但是,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在“十四五”期间也会面临新形式,届时会有更科学和便于河流管理的考核指标 和标准[5],我们应针对流域特点和新的形式!制定辽河流域河流空间管控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辽宁的水环境保护工作,让辽宁人民看得到更多的碧水&参考文献[1]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构建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监控与监测体系为水环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撑:”辽河流域水环境安全监控与监测体系建设”课题成果综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36(12):10-13.[2] 李从.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与优选[D].沈阳:东北大 学,2011.[3] 惠婷婷,李艳红.浅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及改善a 施[J]. 环境保护科学,2015,41 (1)-31-33+56.[4] 陈颖,吴娜伟,董旭辉,等.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点与难点解析——《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解读[J].环境保护,2019(1):8-11.[5] 袁哲,许秋瑾,宋永会,等.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历程与“十四五”控制策略[J].环境科学研究,2020.作者简介王朝霞(1984-),女,山东烟台,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环境质量综合工作&16。

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以辽河流域为例

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以辽河流域为例

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以辽河流域为例摘要:通过分析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程度,提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建议,遵循源头预防、末端治理的防控理念,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设定环保准入门槛以及建立和完善矿业开发环境管理体系,有效遏制和减少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

关键词: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辽河流域在快速的工业化过程中遭到严重污染,流域水资源匮乏,过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功能下降。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辽河流域中典型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较轻,少数地段达到强污染的现状,提出了辽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生态环境在控制重金属污染源的同时,对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只有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辽河流域的水环境也会得到改善和提高。

重点放在扩大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对矿区己经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

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少地减少水土流失,进而减少地质背景对水环境的影响。

2 加强源头预防,推进末端治理通过生态恢复与重建可以有效减少自然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今天,人为因素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标本兼治,从源头上切断人为污染源,从而有效遏制和改善环境质量。

由于辽河流域受地形的限制,许多厂矿建立在河边,其排出的废水等污染物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近年来,我省许多大型企业投入巨资,改进了相关工艺流程,提高了废水循环利用率,剩余排放废水也达到了相应标准,大大减少了重金属废水入河量,使得辽河流域的水质较以前有所改善。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探索治理重金属污染,如:地球化学工程学,利用物质之间的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甚至有用物质;水浴热处理可替代铅浴炉生产工艺,处理后理化性能与铅浴热处理后相当,可从根本上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生态方法修复,碱性稳定是将碱性材料加到处理的污泥中,通过提高污泥的pH,达到无害化,实现污泥资源化的目的;生物浸沥过程中起作用的是硫杆菌属类细菌,一种较新的能够经济有效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辽宁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环函〔2020〕150号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辽宁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环函〔2020〕150号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辽宁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辽宁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辽宁省河库管理服务中心(辽宁省水文局):你单位报送的《辽宁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9年第8次会议讨论,现就该报告书批复如下: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019-210000-76-01-065890)拟建地址线路自铁岭昌图县福德店至盘锦市大洼区海滨,干流穿越铁岭市、沈阳市、鞍山市、盘锦市,全长 538千米,涉及辽宁省境内辽河干流左右岸及小河子河、亮子河、王河、付家窝堡排干、亮沟河和凡河回水堤左右岸(支流河口段19.06千米)。

全部工程分为五大类别,分别为堤防加固及新建工程,堤防加培601.821千米、砂堤砂基治理159.491千米、穿堤建筑物治理166 座(拆除复堤14座、改造72座和拆除重建39 座,新建41 座,其中新建水闸11座、箱涵24座、交通路涵洞3座、排水站3座)、新建堤防41.189千米(包含浆砌石堤防11.573千米)、防汛路贯通(含支流口桥梁7座)及堤顶路563.348千米(堤顶宽8米,重新铺设沥青或保护区内部分铺设砂石硬化路面7米宽)、堤坡硬性防护41.828千米、防浪林补植265.131千米等 7 个分项;险工险段治理(治理险工 57 处)44.776千米;清障及滩区治理工程,河道清障工程(外迁居民地清理 132.11 万平方米,清理套堤520.265千米,清理大棚基础等农业设施295.17 万平方米)、防洪工程生态改造(建设双台子河闸鱼道 1 处)、生态治理工程 24 处11519.80 万平方米等 3 个分项;防洪提升信息化建设,从辽河全流域层面出发,建设全面智能的信息化系统平台。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警戒线则实施流域限批 。此项制度加大了对辽河流域 的
监管力度 ,促进 了辽河支流和干流的同步治理。
2 . 3 经 济 手 段
尽管辽宁省 已初步建立 了国控断面水质 自动监 测系 统 ,并在 “ 十一五” 水专项 研究 中针对大伙房水库 开展
了 自动监测与 预警体系研究 ,但还远远不 能满足水环境 管理的需要。同时 ,在流域管理 中缺乏 “ 总量减排一环
随着 地方交往 日益频繁及其属性 的 日益 复杂 ,协调
地方政府间关 系成 为流 域水 环境 管理 的重 要 内容 和核 心 ,经济手段是重 要的平衡方式 ,是对现有行 政手段的
境容量一 水质改善” 的整套联动管理机制 ,没有完全覆 盖影响辽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的指标 ,使 得污染减排 、监 测与考核等措施和手段 没有 完全整合 ,不能完全适 应辽 河流域水环境管理 的需求。 3 . 3 污染源管理缺乏有效措施
( 县 长) 担 任 本 辖 区 内河 流 的 河 ( 段) 长 ,对 河 流 治 理 和
理为主 ,缺 乏 “ 流域管理” 这一整体观念 ,流域层 面缺
乏统筹和协调、监管 。流域机构受职 责所限 ,在流域整 体决策和协调能力方 面明显不足。此外 ,流域水环境管
河流水质负责 ,提高对 区域 内河 流水 环境 的监督效 果 。 此外 ,出台 “ 红色 警戒 制度 ” ,将河 流 C O D浓 度 超过 1 0 0 mg / L定 为红色警戒线 ,并将此制度与地方政 府管理 相结合 。当首次超过警戒线时 ,通 报所 在地政府 ;连续
理方面缺少 有效 的信息 交流 平 台和 机制 ,缺 少 资源共
享 、信息公布的机制与平 台 ,使得 辽河 流域管理 的有关 决策者 、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 方不能够及时 、便利地 了 解真实 的流域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3 . 2 监控预警体 系不完善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

辽宁省水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措施作者:林健孟丽娟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07期摘要介绍了辽宁省水资源开发现状,提出了该省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包括污水治理、调整水价、加大水土保持力度等,以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综合利用措施;辽宁省中图分类号TV2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7-0345-01辽宁省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主要江河有辽河、浑河、太子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和鸭绿江。

全省水资源总量(点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多年平均值34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1/3,是北方严重缺水省份之一。

全年降雨分布不均。

降雨在空间上呈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因此辽宁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1辽宁省水资源现状建国后随着大伙房水库的建成,辽宁省境内相继建成25座大型水库,总兴利库容达83亿m3(其中省属八大水库兴利库容60.52亿m3,占72.9%),主要流域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以省属水库为龙头的供水体系,在辽宁省的经济建设中做出了极大贡献。

1.1中西部水资源现状目前水资源的缺乏是辽宁省中部城市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利用辽宁东部山区降雨量大、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辽宁省实施了东水西调的大伙房水库引水工程,以保证大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也将完工。

工程能够在一段时期内缓解辽宁省中部城市群供水紧张局势。

而地处辽西的锦州、朝阳、阜新几座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563、482、481 mm,受水资源缺乏的困扰更为严重。

各大中城市都有长期稳定的可靠水源是辽宁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利用工程措施将其他地区丰富的水资源调配到辽西,将会给辽宁省整个经济结构带来改变,为辽西人民带来福祉。

1.2沿海地区水资源状况大连是辽宁省淡水资源最为贫乏的城市,引碧入连、引黄入连是大连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的成果。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1.流域概况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境内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全长1345km。

辽河流域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东邻第二松花江、鸭绿江流域,西邻内蒙古高原,南邻滦河、大凌河流域及渤海,北邻松花江流域,流域总面积22.11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9.45万km2,山丘区面积12.66万km2。

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和浑太河。

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37.21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9.57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1.92亿m3。

辽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吉林、辽宁和河北四省区的20个市(盟)。

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338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172亿元,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耕地面积83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19万亩,粮食总产量2747万吨。

2.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2.1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供需矛盾加剧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

目前,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7%,其中浑太河已达89%,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将提出更高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2 水污染防治任务重,生态环境脆弱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废污水排放量大,是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区。

目前,城市废污水处理率较低,水污染问题突出。

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

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

2.3 局部地区用水效率偏低,节水工作亟待加强现有灌区渠道多数没有衬砌,输水损失严重,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水浇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0,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节水意识不强,部分灌区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用水定额偏高;城镇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高达16%,个别城镇甚至超过30%。

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

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

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2010年9月29日《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已由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加强辽河保护区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辽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以及其他有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辽河保护区,是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定并实行特殊保护和集中管理的辽河流域特定区域。

辽河保护区的界限,由省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照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范围予以公告,并设置区界标牌。

第四条辽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科学规划、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辽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工作应当与沿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辽河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保护辽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并有权举报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辽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和辽河保护区所在的设区的市(以下简称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辽河保护区治理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对辽河保护区治理保护工作的领导,明确各相关方面职责;组织做好对辽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治理保护意识和能力。

辽河保护区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辽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省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统一负责辽河保护区内的污染防治、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等管理工作,履行水利、环保、国土资源、交通、林业、农业、渔业等有关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

辽河保护区所在的市、县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辽河保护区治理保护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水利、环保、国土资源、交通、林业、农业、渔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做好治理保护工作。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和辽河保护区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辽河保护区的治理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责任考核体系,并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