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在最优化方法中,如果是极大值问题,一般将其转化为极小值问题来求解。
(2)多元函数极值
将多元函数F(P)展成台劳级数,并略去高阶导数项,得
海森矩阵
P p1 p2 p3 pn
T
F P F P p1
F P F P p2 pn
p*存在的充要条件是: F p
p
2F p 0 p 2 p p*
2F p 极值点一定是驻点,但 0 0 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p 2 p p* p p*
相对极大点
拐点
单一极小点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局部极小点
RED APPLE STUDIO
全局极小点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4
例子(1)电路频响特性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实际响应特性
理想特性
W(ωi)是个正 实数,在不同 的采样点可选 取不同的数值, 用以权衡各采 样点对性能的 要求。
k大则误差 函数中数值 大的分量权 重自动加大 通常k =2
P — 待优化的电路元器件参 数向量, P p1 , p2 , , pn , 表明有 n个元件参量
3 2 0.618(1 2 ) 4 1 0.618(2 1 )
'4 3
'3 4
' ' '4 1 0.618('2 1 )
比较f ('3 )和f ('4 )
n 直到[1 , n 2 ]满足 n | n 2 1 | 为止。
求最优步长λ的实质:求单变量函数f(λ)在某一区间λaλ λb中的极小值,即: min f(λ) λaλ λb
插值法:包括二次插值方法和三次插值方法。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10
(1)二次插值方法
如果已知函数f(λ)在区间中的三个点λ1 < λ2 < λ3 的函数值为f(λ1),
2 2 1 2 2 2 2 2 3
1 a0 a11 a f 1 2 a0 a12 a f 2 a1 , a2 a a a f 3 0 1 3 3 STUDIO RED APPLE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13
2. 黄金分割法(属试探法):又称0.618法
f(λ3)<=f(λ4)
' 1 1, '2 4
' '3 '2 0.618(1 '2 )
已知:1,2
f(λ3)>f(λ4)
' 1 3,'2 2






a
a1
2 a2 a2 3a3a1
a0 , a1 , a2 , a3
迭代
*
的真
正最优解
a f a a0 f a 3 2 b f b a3 b a a2 b a a1 b a a0 f b a1 ' a ' a f ' a 2 3 a 2a2 b a a1 f ' b ' b f ' b 3 b a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9
10.3 单变量函数优化
单变量函数最优化问题:
对一维搜索来说,因为Sk是+1或-1,P0也可以确定,故 f(Pk+ λSk) →φ(λ),也就是说可用后者来逼近前者 一维搜索的方法有两类:函数逼近法,试探法
1. 插值法(属函数逼近法)
2
调整元器件参数
10.1 电路优化设计概述
最优化设计方法的数学描述:
P=(p1,p2,· · · ,pm)T :元件参数向量 F(P):目标函数,越小说明设计越好
min F P g i P 0 h P 0 i
i 1,2, , l j 1,2, , k
第10章 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
主要内容:
10.1 电路优化设计概述 10.2 目标函数
10.3 单变量函数优化
10.5 有约束优化方法
10.4 多变量函数优化
10.6 统计优化方法
10.7 模拟退火法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1
电路的优化设计方法,应包括以下两方面:
不等式约束和等式约束条件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3
10.2 目标函数
目标函数
由电路特性的误差函数组成,是电路实际特性与设计要求特 性之间误差的量度,是评价电路设计好坏的定量指标。优化 设计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极小值。 1. 目标函数的表达式 不可能给出目标函数的统一表示形式,只能针对具体不同的 电路设计问题,给出不同的描述方式。
比较f ('3 )和f ('4 )
n 直到[1 , n 2 ]满足 n | n 2 1 | 为止。
为预先给定的误差要求
为预先给定的误差要求
*
(n) 1 (2n )
n 极小值误差为 RED APPLE STUDIO(0.618) / 2
2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A. 自动设计电路的拓扑结构; B. 自动确定电路的元器件参数。
10.1 电路优化设计概述
利用CAD技术进行电路优化设计的过程:
给定电路拓扑结构和元件参数初值 图10.1.1 电路优化设计框图 建立优化目标函数 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 用优化算法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 满足误差要求否? 输出优化结果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2 F P 2 F P p1p2 p1pn 2 F P 2 F P 2 p2 p2 pn 2 F P 2 F P 2 pn p2 pn
T


1 T P HP 2
[F ( P )] S 0 k [F (P )] S 0
[F ( Pk )]T S k || F ( Pk ) || || S k || cos
RED APPLE STUDIO F ( P)下降最快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选 1800 方向(梯度负方向)作 为 S k的方向,可使
电路节点电位Vi 感兴趣的支路电流Ij 电源功耗
~ W V V i i 目标函数 F ( P) Vi ~ Vi i 1
n


2 ~ m W I I j j Ij ~ Ij i 1


l Wk I ShU Sh 2 k 1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12
(2)三次插值方法 a3 a 3 a2 a 2 a1 a a0有极小值
' 0 * ' ' 0
*

*
2 * * ' 3a3 a 2a2 * a a1 0 * * ' ' 6 a a 2a2 0 3
15
最速下降法的优化过程 如下: (1 )给定允许误差 ( 0) , 令迭代次数为k,首次迭代 k 0,并选取迭代初值 P 0。 (2)计算梯度向量 F ( P k )。若 || F ( P k ) || , 则P k 为最优 解,迭代结束;否则转 (3)。 (3)计算搜索方向 Sk : F ( P k ) S || F ( P k ) ||
F P* P F P*



P HP 0
H在向量P的全部区域内正定
P*为极小点的充分和必要 条件是: 1.梯度F P 0; 2.二阶偏导数矩阵 H是正定的。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8
10.3 单变量函数优化
数值最优化法的步骤:(关键求Sk ,λk )
*
1 1 1
2 f 1 1 f 2 2 2 2 f 3 3
1 1 2 1 2 1 3
f 1 f 2 f 3
11
极小点λ*值
实用的二次插值法:迭代法
不直接采用一次抛物线逼近得到的λ* 作为最优步长,而是 要进行迭代。
将最优解(λ*, φ*)取代原三个点(λ1, φ1), (λ2, φ2),和(λ3, φ3) 中最坏(即该φ与相应的f差别最大)的一个点,构成新的三 个点。 再通过这三个点重新进行抛物线逼近,再次求得最优解。 如果反复迭代,直到相邻两次解的差足够小,满足误差要求, 则认为一维搜索迭代收敛。 收敛后的最优解λ*即为最终最优解。
电源功耗最小
6
2
多目标优化
节点电位和支路电流相对误差最 小
RED APPLE STUDIO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2. 目标函数的极值
最优化方法的目标是寻找目标函数的极小值。
(1)一元函数极值
F p 0 p p p* p均有 F(p*)F(p) 一元函数F(p),极小点p=p*,对所有的
f(λ2), f(λ3),则可通过这三点(λ1, f(λ1)), (λ2, f(λ2)), (λ3, f(λ3))作 一条抛物线,并用此抛物线φ(λ)(二次曲线)来逼近函数f(λ)。 设这个多项式为
a0 a1 a22
a1 2a2
*
d a1 2a2* 0 d *

*
(n) 1 (2n )
2
14
10.4 多变量函数优化
多变量函数优化的方法:梯度法(最速下降法、牛顿法、共轭
梯度法以及变尺度法等)、单纯形法。
下降最快)方向来寻优 1 最速下降法原理 以目标函数的负梯度(
F ( Pk Pk ) F ( Pk ) [F ( Pk )]T Pk
T
频响特性越复杂频点数应越多
频率采样点数 频率的加权函数 误差函数的指数, 1 k
m 1 k
k ~ 目标函数 F P, W i T P, i T P, i i 1
频率,通常是离散的频 率采样值
防止溢出
应特性 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 设计要求的理想频率响
计算机辅助电路设计与分析
RED APPLE STUDIO
5源自文库
例子(2):电路时域特性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时域采样点数 实际瞬态响应特性V(P,t) 理想时域特性
~ 目标函数 F P, t W ti V P, ti V ti
i 1
m


2
例子(3):电路静态工作点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ΔP k P k 1 P k
目标函数应不断减小
泰勒展开
F ( Pk 1 ) F ( Pk Pk ) F ( Pk )
k T k
k T k
[F ( Pk )]T Pk 0
k k P P Sk k || P || k
k F ( P ) Sk || F ( P k ) ||
(1)从初始猜测点P0开始;
(2)寻找一合适方向Sk(k=0,1, · · · ),Sk为第k+1次迭代搜索方向; (3)沿Sk方向向前进一步的步长设为λk,求合适的步长λk;
(4)由Pk+1=Pk+ λkSk 得到新的点Pk+1,它应当比原来的点Pk更接 近最优点;
(5)检验Pk+1是否最优,若最优则停止迭代;否则k=k+1,转(2) 步骤继续迭代。
T
1 T F P P F P F P P P HP 2
T
若P*为极小点, F P* 0
F P * P F P *

T
2 F P 2 2p1 F P H p p 2 1 2 F P pn p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