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60个法则

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60个法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学习的成效则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本文将为家长们分享60个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法则,希望能对家长们的育儿之路有所帮助。
一、时间管理1. 制定学习时间表,每日规划学习任务。
2. 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度沉迷于游戏或电视。
3. 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每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
5. 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不要拖拉。
二、学习方法6.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笔记、思维导图等。
7. 学会提问,积极思考问题。
8. 善于总结,及时复习。
9. 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依赖他人。
10. 培养好奇心,不断探索新知识。
三、阅读习惯11. 培养阅读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12. 坚持阅读,每日保持一定时间的阅读量。
13. 阅读时注重理解,不要流于表面。
14. 学会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扫描阅读等。
15. 阅读后要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四、写作习惯16. 培养写作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
17. 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18. 学会正确表达,注重语言规范。
19. 培养写作习惯,坚持每日写作。
20. 鼓励孩子参加写作比赛,提高写作水平。
五、记忆力训练21. 学习记忆技巧,如联想、编故事等。
22. 注重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3.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忆,如口诀、歌曲等。
24. 培养好奇心,探索新知识。
25. 利用游戏等活动进行记忆训练。
六、思维训练26. 培养逻辑思维,学会分析问题。
27. 学习创新思维,不断探索新领域。
28. 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从从众。
29. 注重思维训练,如解谜游戏、智力竞赛等。
30. 鼓励孩子参加团队合作,锻炼协作能力。
七、口才训练31. 培养口语表达兴趣,积极参加口语比赛。
32. 学习正确发音,注重语音语调。
33. 培养流畅表达能力,不要结巴。
34. 学习演讲技巧,如掌握节奏、掌握情感等。
一定要给孩子立的十个规矩,将来不后悔

一定要给孩子立的十个规矩,将来不后悔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们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以下是十个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规矩:
1.尊重他人: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轻易侵犯他人。
2.诚实守信: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告诉他们诚实对待自己和他人。
3.勤奋努力: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和工作,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4.分享善良:教育孩子分享,帮助他人,并表达善良和友善的行为。
5.责任心: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6.爱护环境:教育孩子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时间管理: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
8.健康饮食:教育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关注饮食营养均衡。
9.尊重规则:让孩子理解并尊重规则,明白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10.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通过遵守这些规矩,孩子们将会受益终身。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家长应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

家长应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习惯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一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益处。
所以,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一般应帮助孩子养成下列八个良好习惯。
一、帮助孩子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
生活有规律,能够很好地把握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家长要教育孩子按时起身、洗漱,按时作业,按时休息,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生活有规律,对孩子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处。
二、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文明礼貌,看似小事,实则不然。
一个人从小有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对他以后的成功非常有好处,同时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养。
所以,家长应把在各种场合需要注意的文明礼貌知识教给孩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帮助孩子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讲究卫生,对提升个人形象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从小教育孩子不乱抛杂物、不乱扔果皮等,自觉保护环境整洁。
让孩子明白讲究卫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是大人小孩均应有的素养。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讲究卫生的好习惯,特别是孩子,从小就要注重这方面素养的形成。
四、帮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是人改变自然和自身命运的必然方法。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学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不要事事为孩子包做,将孩子培养成为“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话,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
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尊重劳动人民的好品质,形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五、帮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
勤俭朴素是传家宝,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挑吃捡穿,好吃零食,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有些孩子与别人比穿着、比消费、比享受,这些坏习惯对孩子学会生存极为不利,对孩子健康成长极为有害,这些习俗小时不抑制,到大成恶习,后悔晚矣。
孩子应该养成的十大好行为

1.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行为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早睡早起不但有益身体健康,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
2.培养孩子专心吃饭的行为吃饭的时候就专心吃饭,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玩玩具等,这点家长们需要配合,在吃饭的时候自己也要放下手机,陪专心吃饭,否则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榜样。
别小看孩子专心吃饭的行为,对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非常有好处。
而孩子专注力强不强,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就。
3.培养孩子自己如厕的行为一般孩子3岁就上幼儿园了,有些孩子3岁就能够自己如厕了,有的孩子到了5岁还不会。
早点把孩子如厕这件事情训练好,孩子会更受老师的喜欢和小朋友的尊敬和欢迎。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那么多,老师再好也做不到像妈妈对待孩子一样周到细心。
孩子早点学会如厕,也相应地减少了老师的负担,老师当然会更开心、更喜欢这个,会经常表扬孩子,这又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培养孩子讲卫生的行为饭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饭后漱口、勤洗澡,这样的卫生行为要养成,对健康生活才会有帮助。
5.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行为家长教会孩子从小遵守秩序很重要,比如排队啊之类的秩序,孩子从小学会遵守,做懂文明的好孩子。
6.培养孩子自己穿衣、穿鞋的行为孩子2-3岁,一般就会自己穿鞋子了。
也许对于穿袜子、穿衣服等还不太会,但是家长要有耐心教会宝宝,让宝宝一步步锻炼自己穿衣的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7.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做简单家务的行为收纳整理在当今社会非常受欢迎,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做事顺畅。
相反,一个乱糟糟的房间会让人心情糟糕,人们经常会因为找不到东西而心生烦恼,引发坏脾气。
培养宝宝做家务,从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开始。
当然,开始的时候家长可以配合宝宝一起收拾玩具,让宝宝逐步学会自己收拾。
根据孩子的年龄,让孩子做简单的家务。
很多人以为孩子只要好好读书就行,家务事情一律不让孩子管。
这样也许培养出一个高学历的低能儿,也许培养出一个学习并不好的妈宝男、妈宝女等,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很不好。
优秀孩子必备的好习惯

优秀孩子必备的好习惯【篇一】优秀孩子必备的好习惯1.有规律的生活所有的生活内容,如起床、进餐、学习、就寝等,都理应有科学合理的安排,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实施。
规律的生活,能够让儿童身体的各个系统都有规则地工作和休息,做到张弛有度。
2.进餐、睡眠、解手的习惯这些活动,除了如上所述强调有规律外,还要求:进餐尽可能不要大人喂,独立地进食;主动按时睡觉,入睡过程不需要父母陪伴;自己有解手的意识,会用座便器等。
3.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更衣,修建指甲,每天洗脸洗脚等。
还有,家中环境卫生整洁,个人衣着整洁等。
4.自理水平自理水平强的孩子一般表现地自信,活泼,且更有责任感和动手水平。
所以,父母理应适当地放手,让他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
起初能否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愿意做;家长需要的也不是让他一开始就尽善尽美,而是教会他如何去做,并培养他的劳动意识与习惯。
具体的:洗碗,扫地,洗一些小的衣物,让孩子尽力而为就能够了。
5.理财意识一是学会节俭,要意识到节俭是美德而不是寒酸的表现;二是学会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6.文明礼貌比如,教育孩子进他人门前前敲门;不随意动他人的东西;与他人约会不迟到等。
相反的,有的孩子不知道主动问候来客,有的出口成“脏”,都是极其没有礼貌的表现。
而家长却往往不以为然。
其实,文明礼貌在很大水准上是一个人教养的表现。
一旦儿童养成了这样的不良习惯,他就会习以为常,更不会想到去改正。
【篇二】优秀孩子必备的好习惯(1)游戏与竞赛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比如,能够在嘻嘻玩耍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吃饭,穿衣等,然后把这些活动再引到生活中来。
必要时,能够在儿童之间举行生活技能竞赛活动,通过这样的竞赛,使儿童学得的技能得以巩固,同时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与奋斗精神。
(2)童谣与谚语童谣简短通俗,琅琅上口,为广大儿童所接受;谚语对仗押韵,言简意赅,蕴藏着血多古老而质朴的道理。
如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就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要合理安排和利用好时间。
九个饮食好习惯

九个饮食好习惯1、定时定量;2、细嚼慢咽;3、吃饭时不说话;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少吃零食;7、不边走边吃;8、少喝饮料;9、不吃不合格食品。
九个安全好习惯1、遵守交通规则;2、不玩火不玩电;3、不随身携带危险物品;4、遵守公共秩序;5、不急追猛跑;6、右行礼让;7、有自护意识;8、不做危险的事情;9、离家离园要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九个劳动好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说了就要努力去做;5、按规则去做;6、学会共同劳动;7、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九个礼貌好习惯1、进别人房间要敲门;2、使用礼貌用语;3、用双手接送长辈的东西;4、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5、礼貌待客、微笑待人;6、不乱翻别人的东西;7、不随便打乱别人的话;8、在公共场所要安静;9、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
九个卫生好习惯1、饭前便后要洗手;2、早晚要刷牙;3、手脏了要及时洗;4、不随便席地而坐;5、常换衣服;6、不随地吐痰;7、不乱扔垃圾;8、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服;9、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九个学习好习惯1、喜欢学习,独立完成作业;2、专心听讲、不边玩边学;3、保持正确读、写姿势;4、书写画画要整洁;5、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6、勤于思考、善于动手操作;7、不打断老师的讲话;8、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9、良好的阅读习惯、爱护图书。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10个好习惯中英文 word版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10个好习惯(图)让孩子受益终生的10个好习惯1. Focus on the activities and people that make you happy。
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让你快乐的活动和人上。
Sometimes we make things complicated when they are really quite simple: Find what it is that makes you happy and spend more time doing it. Find who it is that makes you smile and spend more time with them. Living your dream is really just a state of mind. It‟s feeling comfortable in you r own skin, and realizing that where you are at any given moment is exactly where you want to be. Thus, happiness and success in life is simply the gratifying combination liking yourself, liking what you do, and liking who you do it with。
有时候,我们自己无形中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其实很简单的:找到那些能让你快乐的事物,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上面;找出那些总让你快乐的人,并跟他们度过更多时光。
所谓的活出你的梦想,指的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每一刻你都活得自在,并充分享受当下的状态。
所以想让生活变得幸福成功的话,你只需要爱自己、爱自己所做的事、爱那些在你周围的人就可以啦。
2. Trust your instincts on new opportunities。
培养孩子的10个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曾引用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
”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
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
1。
说了就要做(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础。
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不堪为伍的;一个言而无信的民族,是自甘堕落的。
2。
耐心听别人讲话(尊重别人)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习惯之一,也是吸纳一切智慧的必要。
因此,从小学会用心倾听各种声音,而不去粗鲁地打断别人或随意插嘴,是现代儿童应有的良好素质。
3。
按规则行动(规范行为)按规则办事是地球公民学会共处的基本准则,如果每个人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不遵守公共规则,不考虑他人的意愿,这世界必定永无宁日,也必定危及每个人的利益。
中国加入WTO的现实,尤为紧迫地提出了这一强烈需求。
对于儿童来说,养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规则的习惯,并自学遵守有关规则,是儿童社会化的范式。
譬如,从济应习惯于公共场所的排除队,而拒绝投机取巧。
4。
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不忘责任)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之一,也是衡量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日益增细,分工越细越需要责任心,因为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职,都可能导致整个事业的崩溃。
一代代人的责任心状况,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5。
节约每一分钱(学会生存)每个人的节俭不仅仅显示了个人的道德观与生活能力,也与整个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
节约每一分钱的实质是节约资源,并从中体验人类的高尚情感与博大智慧。
6。
天天锻炼身体(健康第一)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恒的方针,也是人幸福的基本保障。
一个重要的发现值得人类铭记;一个人如果在童年养不成运动习惯,长大了养成运动习惯,而一个没有习惯的人,生命的质量必定下降。
因此,小学生每天应保证睡眠10小时,学习不超过6小时,而运动1小时以上。
7。
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物归原处)善始善终对于儿童是困难的,却又是十分必要的,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思维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其责任心的形成,对于父母与教师来说,用百次机会可养成儿童某种文明习惯,若错过最佳教育时期,千次万次了是徒费心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必读: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明智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良好的习惯,这样形成的意识将使孩子受益一生,以下九个习惯是孩子成功所不可少的。
1.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2.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
3.对孩子存有的短处,要客观看待,甚至积极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4.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告诉他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5.在家里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1.协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水平。
父母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够独立的,同时又要在生活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去发现自己的水平。
您能够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独立的快乐。
2.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
天冷的时候,父母们不要先对孩子说“该穿大衣了”,而是要让孩子自己在感受中学会加衣服。
为了孩子的独立,有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无微不至。
3.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篮球健将乔丹的母亲以前深有体会地说,最棘手、最不放心的问题,是允许儿女不按我为他们确定的发展道路而独立决定自己的梦想。
“这也恰恰是天下多数父母都担心的问题。
不过,要想让孩子真正独立,父母一定要冲破这个关,这是孩子独立的关键所在”。
4.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
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
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好习惯之三———强烈的责任心
1.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打扫卫生、负责给花草浇水等,看他能否完成,完成了立即加以鼓励。
2.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
经常和孩子讲讲家里的花销添置、人事来往,并请孩子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者请孩子出主意想办法。
当父母经常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的时候,孩子就会心中油不过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3.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
”“你不懂。
”“你不行。
”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
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远远超出成年人的想象。
成年人认为孩子不能做的事,可能孩子已经完全有水平驾驭。
所以,父母们要尽量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样孩子便能够在自我服务中增强责任心。
4.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5.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
好习惯之四———持之以恒的毅力
1.给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天坚持去做,并即时鼓励他们。
2.当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他们一个奖励。
奖励未必是物质的,能够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者给孩子做一个进步记录。
3.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这样慢慢就能够达到持之以恒。
有的父母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长性,做事不够坚持,也有的父母认为毅力就是天生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培养的,所以只能“望孩子兴叹”。
其实,毅力完全能够培养出来,而培养习惯正是增强毅力的好办法,能够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毅力会在习惯的培养过程中逐步产生、增强;逐步产生、增强的毅力反过来又能够强有力地促动习惯的培养。
好习惯之五———充满自信
1.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
如果一个人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自己,则容易自卑。
所以父母要在这方面多引导,协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
2.自信在于积累。
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
所以,建议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那样非但不能协助孩子成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
3.培养孩子的钉子精神。
钉子之所以能钉在坚硬的墙里,一是因为它很尖,也就是目标不很大;二是因为钉钉子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榔头,就是用的力很大。
如果我们不是用榔头钉钉子,而是用拳头砸擀面仗,就一定钉不进去,因为目标太大,用力太小。
父母也要给孩子讲些类似的道理和故事,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标和力量之间的关系,并用钉子精神去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
4.要让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所以而组成了大千世界。
父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也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山水花草。
告诉孩子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绿茵。
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即时发扬光大他们的特点。
好习惯之六———懂得尊重
1.尊重的重要特点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张扬每个人的个性。
所以,无论是自尊还是尊重他人,都需要我们不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人,要求人。
相信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合适的理由。
2.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在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
3.尊重别人的劳动。
尊重人,不但要尊重每个人的想法、人格,还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比如,当他人把地扫干净时,你是否懂得爱惜;当朋友请你吃饭时,你是否懂得感谢……
4.尊重不同阶层的人。
尊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既然是每个人的,就说明每个生命都能够有不同的体验。
所以,在面对弱势群体的时候,要告诉孩子平等地看待他们,以心和他们交流,而不但仅是怜悯和施舍。
5.尊重的前提是民主,所以父母要尽可能地在家庭中创造民主的环境,这是无声的培养。
好习惯之七———保持诚信
1.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
2.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
责任其实是和信誉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责任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3.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
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4.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
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
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
好习惯之八———利人利己
1.父母在家里尽量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做,大家有兴趣,对大家都有利,做得高兴,玩得快乐,让孩子体会“利人利己”的价值。
父母不要仅仅考虑孩子的兴趣,还要把自己的兴趣加进去,让孩子学会考虑父母的爱好和利益。
2.找一些损人利己、损人害己的报道拿给孩子看,即时与孩子讨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说说怎样做人最适合。
3.到市场上买了一件孩子喜欢的东西,就要让孩子明白买卖成功的原则就是利人利己,我们得到了喜欢的东西,商人赚了钱。
如果让商人赔钱,他肯定不会把东西卖出去。
4.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为他人考虑。
能够先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同学着想等等。
好习惯之九———善待他人
1.善待他人就要学会了解人。
有的父母常常说:“我实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实际上,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应该说,父母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听孩子的话,听多了就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他希望什么,埋怨什么,需要什么。
所以,建议父母蹲下来和孩子平等对话,同时也要教孩子学着去了解周围的人,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周围和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人。
2.善待他人就要学会欣赏人。
一位专家以前谈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说有一次中外孩子举行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国家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80%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80%表示满意。
而实际成绩怎样呢?实际上,外国孩子的成绩还不如中国孩子。
这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
而外国的父母习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
所以,建议父母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要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赞赏他人。
3.善待他人就要学会关爱人。
这是善待他人最重要的一点。
教育的重要秘诀也是爱,我们常常说要爱得孩子不好意思犯错误,也是这个意思。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怎样去爱长辈,爱同学,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