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
统计基础课件习题的答案第八章

速度与水平指标的结合运用
1. 若两个时期的发展方向不同不宜计算速度指标,而直接
通过增长量来分析表述。
如:某企业上年亏损120万,本年盈利80万。
2.有时不能单看速度,应与水平结合分析 。如:某大学甲
学院上年招生200人,本年招600人; 乙学院上年招2000人,本 年招3000人。计算分析两学院新生增长速度。
每一指标值反映现象 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
(二)相对数时间数列
月份
1月
2月
3月
实际销计划销售额(万元) 1000
1100
950
计划完成程度(%) 108
102
103
(三)平均数时间数列
月份
产量(件) 月初工人数(人) 劳动生产率(件/人)
1月
14000 200 76
a0 a0 a0
a0
两种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1. 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a1a2a3an an R(总速 ) 度 a0 a1 a2 an-1 a0
2.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 环比发展速度
ai : ai-1 ai
a0 a0
a i-1
二、增长速度
增长速 基 增 度期 长水 量 发 平展速 - 1度
该公司上半年职工月平均人数 :
40 400 420 450 450 481 4012
2
24(0 人 /6 月 )
7 1
练一练
某公司2019年一月上旬职工人数变动:
日期 1日 2-3日 4-6日 人数 256 249 245
该公司一月上旬平均每天的职工人数:
7-10日 236
2 5 1 2 6 4 2 2 9 4 3 2 5 3 4 2 6.3 4 ( 人 /日 3 ) 1 2 3 4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的构成要素是()A.变量和次数 B.时间和指标数值C.时间和次数 D.主词和时间2.编制时间数列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具有()A.可加性 B.连续性C.一致性 D.可比性3.相邻两个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A.累积增长量 B.平均增长量C.逐期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4.统计工作中,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可以计算()A.逐期增长量 B.累积增长量C.平均增长量 D.年距增长量5.基期均为前一期水平的发展速度是()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C.年距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速度6.某企业2003年产值比1996年增长了1倍,比2001年增长了50%,则2001年比1996年增长了()A.33% B.50%C.75% D.100%7.关于增长速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 B.增长速度是发展速度减1C.增长速度有环比和定基之分 D.增长速度只能取正值8.如果时间数列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同,可配合()A.直线趋势方程 B.抛物线趋势方程C.指数曲线方程 D.二次曲线方程二、多项选择题1.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A.时期长短应一致 B.总体范围应该统一C.计算方法应该统一 D.计算价格应该统一E.经济内容应该统一2.发展水平有()A.最初水平 B.最末水平C.中间水平 D.报告期水平E.基期水平3.时间数列水平分析指标有()A.发展速度 B.发展水平C.增长量 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增长量4.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C.序时平均法 D.分割平均法E.最小平方法三、填空题1.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_______是编制时间数列的最主要规则。
2.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_______增长量两种。
3.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的_______之和。
两个相邻的_______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完整word版)时间序列习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A平均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3.发展速度属于( )A比例相对数B比较相对数C动态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人B 292人C 295 人D 300人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150万人B150.2万人C150.1万人D无法确定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A有8个B有9个C有10个D有7个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A 5%6.58B 5%6.158158 C 6%6.58 D 6%6.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A简单平均法B几何平均法C加权序时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随机变动1.C 2.B 3.C 4.B 5.C 6.C 7.A 8.A 9.B 10.D 11、B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二、多项选择题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E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 A%100⨯=基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 B %100⨯=报告期水平增长量增长速度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D %100⨯-=基期水平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E%100⨯=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A 1231201-⨯⨯⨯⨯=n na a a a a a a a nx B 0a a n x n = C1a a nx n = D n R x = E n x x ∑=6.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 A 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 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 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 D 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4万元E第五年增长1%绝对值为13.5万元7.下列关系正确的有()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A时距扩大法B方程法C最小平方法D移动平均法E几何平均法9.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B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C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10.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A时间长度要一致B经济内容要一致C计算方法要一致D总体范围要一致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答案1.BDE 2.BD 3.BC 4.ACD 5.ABD 6.ACE 7.AE8.ACD 9.ABC 10.ABCDE三、判断题1.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经济应用统计学-第八章时间数列分析.ppt

时间数列分析
STAT
简单算术平均 间隔相等 简单算术平均
间隔不等 加权算术平均
间隔相等 两次简单平均 间隔不等 先简单后加权
分子分母先分别平均再相除
静态平均指标:同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序时平均指标:视情况选用简单平均和 加权算术平均
n项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第n期的定基发展速度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stat时间数列分析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995gdp58478678447446378345820688946897315105172117252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1602109761052110475109021087710807111491160212734133971403415299166411798520051我国1995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资料stat时间数列分析增长速度上年同期本期上年同期上年同期本期stat时间数列分析逐期增长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stat时间数列分析累积增长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stat时间数列分析stat时间数列分析stat时间数列分析1时间数列速度分析stat时间数列分析平均发展速度stat时间数列分析平均发展速度stat时间数列分析平均发展速度stat时间数列分析平均发展速度stat时间数列分析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年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001076107810521091110911521135108811161113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041103810921142113511261105109610881078求
统计学基础课件第8章 时间数列

(三)计算方法应一致 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由于适应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往往有所
改变,为此,就要将这些指标按照统一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和核 算,这样,才具有可比性。计算方法即通常说的计算口径,包括 统计方法、计算公式、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等,都要前后统一。 如工业统计用工厂法,农业统计用产品法。产值指标,有现行价 格和不变价格两种计算方法,对比时要统一调整为不变价。实物 量的计量单位,过去多用国内标准,加入WTO之后,要统一用 国际标准,需要进行换算。 (四)经济含义要一致 经济含义,是指各个指标内容的同质性和经济内容的统一性。不 同质的指标,不能混编时间数列,否则就缺乏可比性。因此,要 注意时间数列中各指标经济含义的前后一致,不能就数量论数量 ,要对指标含义进行质的分析。
量,因此,各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相加后的合计数表示现象在更 长时期内的总量;而时点数列每个指标值不能相加,因为相加的 结果并不能说明是那个时点的总量,没有实际意义,不能说明任 何问题。 (2)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期的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 长则数值大,反之则小;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 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联系,间隔时间长,不一定值就大;反之, 也不一定小。 (3)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统计所得,而时点数列中各 指标值只需在某个时点进行登记即可,不需连续统计。
序时平均数与第五章介绍的一般(静态)平均数都是将 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地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1)抽象的对象不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 一数量标志值的差异加以抽象;而动态平均数是将某 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差异加以抽象。
(2)计算的目的和作用不同。一般平均数是用来反映 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 而动态平均数是反映现象在不同时间内发展变化所达 到的一般水平或一般速度。
时间序列习题(含答案)课件.doc

一、单项选择题1 .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A 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B 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 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D 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2 .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平均数时间数列B 时期数列C 时点数列D 相对数时间数列3 .发展速度属于( )A 比例相对数B 比较相对数C 动态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4 .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A 报告期水平B 基期水平C 实际水平D 计划水平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月份 1 2 3 4 5 6 7月初人数280 284 280 300 302 304 320 ( 人)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A 296 人B 292 人C 295 人D 300 人6 .某地区某年9 月末的人口数为150 万人,10 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 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A150 万人B150.2 万人C150.1 万人 D 无法确定7 .由一个9 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A 有8 个B 有9 个C 有10 个D 有7 个8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 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1 / 7C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 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9 .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 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 —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A 5 5 8.6%B 5 158.6%C 6 58.6% D6 158. 6%10 .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A 简单平均法B 几何平均法C 加权序时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A、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 D 、随机变动1.C 2 .B 3 .C 4 .B 5 .C 6 .C 7 .A 8 .A 9 .B 10 .D11、B二、多项选择题1 .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2 .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3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2 / 7速度-1E 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增长速度 =1 4 .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A 增长速度增长量 基期水平100%B增长速度增长量报告期水平100%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 100%D 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100%E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 基期水平100%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aaa123nx naaaaA211 nanx nBa 0anx nCa 1Dx En Rn Rxxn6 .某公司连续五年的销售额资料如下:时间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年年年年年销 售额10001100130013501400( 万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 第二年的环比增长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10%B 第三年的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 =200万元C 第四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135%D 第五年增长 1%绝对值为 14 万元E 第五年增长 1%绝对值为 13.5 万元 7 .下列关系正确的有 ()3 / 7A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B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D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E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8 .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主要有( )A 时距扩大法B 方程法C 最小平方法D 移动平均法E 几何平均法9 .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B 常用的方法是按月( 季) 平均法C 需要计算季节比率D 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E 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10 .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 时间长度要一致B 经济内容要一致C 计算方法要一致D 总体范围要一致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答案1.BDE 2 .BD 3 .BC 4 .ACD 5 .ABD 6 .ACE 7 .AE8.ACD 9 .ABC 10.ABCDE三、判断题1 .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都是统计绝对数。
最新《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

《统计学》_第五章_时间数列第五章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
两者的关系是累积增长量是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
2、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指标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绝对数时序)、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数时序)、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数时序)三种,其中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是基本数列。
3、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所求的平均数叫平均发展水平,又称序时平均数。
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方法有水平法和累计法。
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一般是不相同的。
必须按照动态数列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
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达到的水平,采用水平法为好;如果动态分析中侧重于考察各年发展水平的总和,宜采用累计法。
5、进行长期性趋势测定的方法有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趋势线配合法、曲线趋势的测定与分析等。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某企业2000年利润为2000万元,2003年利润增加到2480万元,则2480万元是( A )A. 发展水平B. 逐期增长量C. 累积增长量D. 平均增长量2、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是(A)A 、发展水平B 、发展速度C 、平均发展水平D 、增长速度3、已知某企业连续三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6%,7%,8%,则该企业这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D ) A. B.4、序时平均数又称作( B )A 、平均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水平C 、平均增长速度D 、静态平均数5、假定某产品产量2002年比1998年增加50%,那么1998-2002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D )6、现有5年各个季度的资料,用四项移动平均对其进行修匀,则修匀后的时间数列项数为( B )A 、12项B 、16项C 、17项D 、18项7、累积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是( A )A.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B. 累积增长量等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C. 累积增长率与其相应增长量之差D. 两者不存在任何关系8、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 A )A 、绝对数时间数列B 、相对数时间数列%8%7%6⨯⨯%8%7%6++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9、由时期数列计算平均数应是(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0、历年的物资库存额时间数列是( B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11、由时间间隔相等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按( A )A. 简单算术平均数B. 加权算术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序时平均数12、由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以(C)为权数A、时期长度B、时点长度C、间隔长度D、指标值项数13、计算动态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是(D)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发展水平14、用移动平均法修匀时间数列时,在确定平均的项数时(A)A、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B、不必须考虑现象有无周期性变动C、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周期性变动D、平均的项数必须是奇数15、时间数列中,每个指标值可以相加的是( B )A、相对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16、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共同点是(A)A、两者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B、都可消除现象在时间上波动的影响C、都是反映同一总体的一般水平D、共同反映同质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一般水平17、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7.1%、3.4%、3.6%、5.3%,则定基增长速度是( D)A、7.1%*3.4%*3.6%*5.3%B、(7.1%*3.4%*3.6%*5.3%)-1C、107.1%*103.4%*103.6%*105.3%D、(107.1%*103.4%*103.6%*105.3%)-118、平均增长速度是( D )A、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B、总增长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平均发展速度减100%19、时间数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 D)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20、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 A)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21、半数平均法适用于( A)A、呈直线趋势的现象B、呈二次曲线趋势的现象C、呈指数曲线趋势的现象D、三次曲线趋势的现象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正值,则这条直线呈( B)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3、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如果y=a+bx中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呈( A )A、下降趋势B、上升趋势C、不升不降D、无法确定24、如果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致相等,则适宜配合( A )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C、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25、累计增长量等于(C)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D、逐期增长量之差26、增长1%的绝对值是( D)A、增长量与增长速度之比B、逐期增长量与定基增长速度之比C、增长量与发展速度之比D、前期水平除以100(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1、历年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其最后一年的( ACD )A. 总发展速度B. 总增长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发展总速度2、各项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有(BCD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E、变量数列3、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BDE )A.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比性B.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之间具有可加性C.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无关D.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期长短有关E. 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4、时期数列的特点是(ACE )A、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B、指标数值不能直接相加C、指标数值通过连续登记加总取得D、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量E、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5、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ACE )A、历年银行年末储蓄存款余额B、历年产值C、各月末职工人数D、各月商品销量E、历年粮食库存量6、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有( ABC )A.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B. 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C. 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7、历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列是(AD)A、绝对数时间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E、时点数列8、某企业2000年总产值为50万元,2003年为100万元,则2003年的总产值比2000年(ABD)A、增长了50万元B、增长了100%C、增长了50%D、翻了一番E、翻了两番9、已知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和时期数,便能计算出(AC)A、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水平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D、各期逐期增长量E、累计增长量10、平均发展速度是(ACDE )A、环比发展速度的动态平均数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E、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11、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时间长短应该一致B、总体范围应该一致C、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一致D、指标的计算方法、计算价格、计量单位应该一致E、指标数值的变化幅度应该一致12、时间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CDE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绝对数时间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1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B)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基期一致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E、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之差14、下列社会经济现象属于时期数列的有(BE)A、某商店各月商品库存额B、某商店各月商品销售额C、某企业历年内部职工调动工种人次数D、某供销社某年各月末人数E、某企业历年产品产量15、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具体包括( ABD)A、发展水平B、平均发展水平C、发展速度D、增长量E、增长速度16、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具体包括( ABCE)A、发展速度B、平均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增长量E、平均增长速度17、影响时间数列变化的因素有( ABDE )A、基本因素B、偶然因素C、主观因素D、循环变动因素E、季节因素18、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ABCD)A、时距扩大法B、移动平均法C、分段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E、趋势剔除法19、在直线趋势方程y=a+bt中的参数b表示(CD)A、趋势值B、趋势线的截距C、趋势线的斜率D、当t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减的数值E、当t=0时,y的数值(四)是非题1、将总体系列不同的综合指标排列起来就构成时间数列。
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

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_____ 数列,一般由 ______ 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_________ 。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______________ ,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_________ 平均数,或________ 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______ 增长量,各______ 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______ 增长量。
&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 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 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_______ 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 。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__________ 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______ ,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________ ,以扶正其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题目ch8时间数列(一)填空题1、时间数列又称_____ 数列,一般由 ______ 和—两个基本要素构成。
2、动态数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分为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大类,其中最基本的时间数列是_________ 。
3、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
4、时间数列中的四种变动(构成因素)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就叫______________ ,通常用a表示。
6、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_________ 平均数,或________ 平均数。
7、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增长量和______ 增长量,各______ 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的______ 增长量。
&把报告期的发展水平除以基期的发展水平得到的相对数叫,亦称动态系数。
根据采用的基期不同,它又可分为发展速度和—发展速度两种。
9、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________ 法和法两种。
10、某企业2000年的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2 倍,比95年增长了0.8倍,则95年粮食产量比90年增长了_______ 倍。
11、把增长速度和增长量结合起来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 。
12、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__________ 数列。
13、在时间数列的变动影响因素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因素是______ ,举出三种常用的测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4、若原动态数列为月份资料,而且现象有季节变动,使用移动平均法对之修匀时,时距宜确定为项,但所得各项移动平均数,尚需________ ,以扶正其位置。
15、使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时,求解a、b参数值的那两个标准方程式为_________ 。
16、通常情况下,当时间数列的一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可拟合趋势方程,而当时间数列中各二级增长量大致相等时,宜配合趋势方程。
17、用半数平均法求解直线趋势方程的参数时,先将时间数列分成的两部分,再分别计算出各部分指标平均数和的平均数,代入相应的联立方程求解即得。
18、分析和测定季节变动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
这种方法是通过对若干年资料的数据,求出__________ 与全数列总平均水平,然后对比得出各月份的_________ 。
19、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__________ 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20、商业周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动称为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1、组成动态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时间和指标数值 B 、变量和次数(频数)C主词和宾词 D 、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2、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A. 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 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C. 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D. 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3、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A、某工厂各年工业总产值;B、某厂各年劳动生产率;C、某厂历年年初固定资产额D、某厂历年新增职工人数。
4、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5、工人劳动生产率时间数列,属于( ) 。
A、时期数列 B 、时点数列 C 、相对数时间数列 D 、平均数数列6、在时点数列中,称为“间隔”的是( ) 。
A 、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间的距离;B 、最初水平与最末水平之差;C两个相邻指标在时间上的距离;D 、两个相邻指标数值之间的距离。
7、对时间数列进行动态分析基础指标是( ) 。
A 、发展水平;B 、平均发展水平;C 、发展速度; D 、平均发展速度。
8、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A. 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 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 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 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首尾折半法 B 、简单算术平均法C加权算术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10、某企业2014年1-4 月初的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月份 1 2 34月初库存额20 24 1822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库存额为()A、(20+24+18+22)/4 B 、(20+24+18)/3C、(10+24+18+11)/3 D 、(10+24+9)/311、上题中如果把月初库存额指标换成企业利润额,则第一季度的平均利润额为()A、(20+24+18+22)/4 B 、(20+24+18)/3C、(10+24+18+11)/3 D 、(10+24+9)/312、某企业2014年一季度的利润额为150 万元,职工人数120 人,则一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A、50 万元,40 人 B 、50万元,120 人C 150万元,120人D 、以上全错13、定基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量的关系是()。
A、定基增长量-1 =环比增长量B、定基增长量等于各环比增长量之和C环比增长量的连乘积二定基增长量D相邻两环比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定基增长量1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差=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15、某企业2013年的产值比2009年增长了2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50% B 、13.89% C 、31.61%D、29.73%16、2000某市年末人口为120 万人,2010 年末达到153 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A、3.3 万人B 、3万人C 、33 万人D 、30 万人17、上题中人口的平均发展速度是()A、2.46% B 、2.23% C 、102.23%D、102.46%18、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 ) 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 、算术平均法B 、调和平均法C 、方程式法D 、几何平均法19、已知某地国内生产总值“十一五”期间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8%,9 .2%,9.5%,8.4% 和10%,则该时期GDP勺平均增长幅度为: ()A 8%X 9.2%X 9.5 X 8.4 X 10%B、108%X 109.2%X 109.5%X 108.4%X 110%C、(8%X 9.2%X 9.5 X 8.4 X 10%)+1D、(108%X 109.2%X 109.5%X 108.4%X1 1 0%)1/5 -120、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 年勺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之后勺时间数列只有( )A、19 项B 、18项C 、16 项D 、15 项21、直线趋势Y C=a+bt中a和b的意义是()A 、a 是截距,b 表示t=0 勺趋势值;B 、a 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水平;C 、a 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 表示平均发展速度;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2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趋势直线方程YC=a+bt在什么条件下a=y, b =2 ty/工t2()。
A、》t = 0 B 、工(Y —y)= 0 C 、2 Y= 0 D 、工(Y- ?)2=最小值23、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合()。
则宜配A、直线模型;B、抛物线模型;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
C、曲24、当时间数列的逐期增长速度基本不变时,配合()。
宜A、直线模型B、二次曲线模型辑曲线模型D、指数曲线模型C、rnr、逻25、当一个时间数列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排列时,则其中没有()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26、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该是()A等于零B、等于1 C、大于1 D 、小于零27、某一时间数列,当时间变量t=1,2,3……,n时,得到趋势方程为y=38+72t,那么若取t=0,2,4,6,8 •……时,方程中的b将为()A、144 B 、36 C 、110 D 、3428、上题中,a 的取值应为多少( )A、110 B 、144 C 、36 D 、76(三) 多项选择题1、动态数列的作用有( ) 。
A 、描述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B 、反映现象的分布特征C了解现象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规律 D 、反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E、对现象的发展进行预测。
2、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A变量 B 、次数 C 、现象所属的时间D现象所属的地点 E 、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3、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
A 、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有意义;B、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相加之和没意义;C 、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D 、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计算时间间隔的长短无直接关系;E 、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通常是间断登记取得的。
4、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 )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相对数时间数列;D 、绝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
5、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有( ) 。
A 、时期长短应相等;B 、总体范围应一致:C 、指标要有可比性;D 、指标的经济内容应该相同: E 、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一致。
6、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
A 、高校历年的毕业生人数;B 、某企业年初职工人数;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D、某银行各月初存款余额E. 某地历年的死亡人口数7、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 。
A 、序时平均数B 、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 D 、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发展速度&适于用公式a=S a/n来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数列有( ) 。
A、时期数列 B 、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C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D、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E、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9、下列动态指标中,一般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是( ) 。
A、增长量;B、发展速度;C、增长速度;D、平均发展速度;E、平均增长速度。
10、已知各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可以计算哪些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