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导学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1.1.1元素周期表(1)1.1.2元素周期表(2)1.1.3元素周期表(3)1.2.1元素周期律(1)1.2.2元素周期律(2)1.2.3元素周期律(3)2.1.1化学能与热能2.2.1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2.2.2化学能与电能(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2.3.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2.3.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3.1.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3.2.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乙酸3.4.1基本营养物质(1)3.4.2基本营养物质(2)4.1.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 4.1.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学习目标】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备知识】一、原子序数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原子序数===【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归纳与整理]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导学案》问习习题诊断与矫正的感悟体会

《导学案》问习习题诊断与矫正的感悟体会今天我们数学集体备课学习了于春祥:《导学案》问习题诊断与矫正、《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和《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及参考建议》。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发现很多不足之处,并且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下面就将我的体会与收获交流一下:一、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存在很多的不足。
通过学习《导学案》问习题诊断与矫正,回顾自己设计的导学案,也存在在上述的问习题。
也是在设计上经常出现习题海,也有过以案代本,导学案缺位,很多的时候也是容量超载,本节课的内容完不成。
虽然这些问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但不知是设计上出的问习题,在和其他老师探索时,也并不明确这些是在设计导学案时发生的弊端与缺点,通过学习,我对导学案的设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我今后设计时,要考虑很多的内容。
首先,在设计时要注重从“试习题化”向“问习题化”的转型;还有在设计时不要大面积的把书本上的知识搬运到导学案上,导学案就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利用导学案让学生更好的对教材进行学习;在导学案的设计上还要注重以学生学习为主,最后还要注重容量,针对重点问习题,设计的要精,联系也要精中选精。
三、通过学习《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及参考建议》,我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课虽然只注重了高效课堂的模式,却丢失了口算夯实基础训练思维与情境激发兴趣这些重要的环节。
其实不论是高效课堂还是其他模式的课堂,数学课都要重视口算与情境的创设,这两个环节对学生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口算与情境落实到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数学。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很深,不但发现自己的不足与改进的地方,还明确了今后的改进方向,总之在往后的工作中,改进自己的不足,把高校课堂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高效课堂的作用。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导学案和练习题

导学案和练习题一、导学案1. 引言导学案是一种结构化的学习工具,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应用知识。
它通常由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并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指导。
本导学案将介绍导学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要点,并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练习题。
2. 导学案的结构(1)标题:导学案的标题应准确、简明地描述所学内容。
例如,如果导学案的主题是“分数运算”,那么标题可以是“分数运算导学案”。
(2)学习目标:在导学案的开头,要明确列出学习者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例如,“通过本导学案,学生应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基本原则和运算方法。
”(3)引入问题:导学案的引入部分应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探索所学内容。
例如,“你知道分数加法和减法有什么规律吗?请举例说明。
”(4)知识导入:在导学案的主体部分,要逐步介绍和讲解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
可以使用文字、图表、实例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5)练习题:导学案的最后一部分应包含一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难易程度。
3. 导学案的编写要点(1)简明扼要:导学案的内容应简洁明了,不要过多涉及无关信息或复杂的概念。
(2)逻辑清晰:导学案的结构应合乎逻辑,内容的前后关系要清晰明确。
(3)重点突出:导学案要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重点把握。
(4)合理安排:导学案的内容和长度应适合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
不宜过长或过短。
二、练习题1. 选择题1.1 下列哪个是导学案的基本结构?(A)标题、学习目标、引入问题、知识导入、练习题(B)标题、学习目标、知识导入、引入问题、练习题(C)练习题、知识导入、引入问题、学习目标、标题(D)引入问题、练习题、学习目标、标题、知识导入1.2 导学案的引入部分的目的是什么?(A)陈述基础知识(B)激发兴趣和思考(C)介绍解题方法(D)举例说明难点2. 填空题2.1 导学案的学习目标应明确列出学习者需要达到的 ___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习题课导学案

第8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习题课主备人刘爱国 审核 班级 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
2.学会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重点难点能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解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教学过程一.练习反馈:一元二次方程共有几种解法?________种,分别为:①形如方程)0(02≥=-k k x 或())0(2≥=+k k h x 可以用 求解。
②形如a.b = 0 ⇒a= 0或b = 0用 解。
③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④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是二、自学讨论:例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1)03412=-x (2) (2x-1) 2-18=0例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2x 2 -3x -4=0例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x 2-3x-2=0 (2) 2x 2 -3x-4=0三、 交流提升1、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3x 2+4x-1=0 (2) (3x -2)2-49=0(3) x 2+6x -5=0 (4) (x-2)2 =2(x-2)2、用配方法证明:关于x 的方程(m 2-12m +37)x 2+3mx+1=0,无论m 取何值,此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3、若a 、b 、c 为ΔABC 的三边,且a 、b 、c 满足(a -b)(a -c)=0,判断△ABC 的形状。
四、抽测达标1、一元二次方程x 2-ax+6=0, 配方后为(x-3)2=3, 则a=______________.2、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2-1)x 2+(1-a )x+a-2=0,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a ≠±1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B 、当a ≠1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C 、当a ≠-1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D 、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3、请你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4、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0512=+-x xB 、x (x+1)=x 2-3C 、3x 2+y-1=0D 、2213x +=315x - 5、方程x 2-8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是( )A 、(x-6)2=11B 、(x-4)2=11C 、(x-4)2=21D 、以上答案都不对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2)x 2+(2m —1)x+m 2—4=0的一个根是0,则 m 的值是( )A 、 2B 、—2C 、2或者—2D 、127、要使代数式22231x x x ---的值等于0,则x 等于( ) A 、1 B 、-1 C 、3 D 、3或-18、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6和8,第三边长是x 2-16x+60=0的一个实数根,求该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导学案及习题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注意: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点燃木炭后要将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到瓶的中部,原因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氧气大,避免直接伸至瓶底,生成的二氧化碳将瓶内没有消耗的氧气排出。
4、探究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
1铁丝是色态。
2观察集气瓶底有什么物质?为什么预先要放这种物质?「三
L [
3把一根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可观察到细铁丝|it jj
只能发生现象。*...
4将另一根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将细铁丝柴快燃尽时将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细铁丝,
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有效训练(达标检测,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2、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的火焰,放
出气味的气体,并热量。
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3、探究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燃烧:
1 木炭在常温下是色态•
2用镊子将木炭伸入到集气瓶内观察是否燃烧?
3用镊子将木炭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后在空气中可看到。
再把点燃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又会观察到发出,放出。
5、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属于氧化反应。
一、自主学习、(吸引学生去主动探究)
第28周 行程问题(一)(习题导学案教案)(奥数实战演练习题)

第28周行程问题(一)专题简析: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
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32×2=64(千米)。
两车同时出发,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64千米呢?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56-48=8(千米)。
64里包含8个8,所以此时两车各行了8小时,东、西两地的路程只要用(56+48)×8就能得出。
32×2÷(56-48)=8(小时)(56+48)×8=832(千米)答:东、西两地相距832千米。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
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
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分析与解答快车3小时行驶40×3=120(千米),这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说明甲、乙两地间路程的一半是120-25=95(千米)。
此时,慢车行了95-25-7=63(千米),因此慢车每小时行63÷3=21(千米)。
(40×3-25×2-7)÷3=21(千米)答:慢车每小时行21千米。
库仑定律习题课导学案

青岛五十八中高二物理选修3——1导学案课题:《库仑定律习题课导学案》导学案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设计人:于孟娟审核人:苟乃英孙登照 2009年9月日〖要求〗1.掌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新课复习〗〖知识精讲〗[例1]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带等量异号电荷的金属小球A和B(A、B均可看作点电荷),分别固定在两处,两球间静电力为F.用一个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小球C先和A 接触,再与B接触,然后移去C,则A、B球间的静电力应为多大?若再使A、B间距增大一倍,则它们的静电力又为多大?[例2]竖直绝缘墙壁上的Q处有一固定的小球A,在Q的正上方的P点用绝缘丝线悬挂另一小球B,A、B两小球因带电而相互排斥,致使悬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如图所示,由于漏电,使两小球的电量逐渐减小,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逐渐减小,则在电荷漏完之前悬线对悬点P的拉力大小将()A、保持不变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基础达标〗1.关于点电荷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B.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C.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D.对于任何带电球体,总可把它看作电荷全部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2.a、b两个同性点电荷的距离保持恒定,当另有一个异性电荷移近时,a、b之间的库仑斥力将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能确定3.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A、B、C位于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A、B都带正电荷,A所受B、C两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如图中FA所示,那么可以判定点电荷C所带电荷的电性为A.一定是正电B.一定是负电C.可能是正电,也可能是负电D.无法判断4.将两个半径极小的带电小球(可视为点电荷),置于一个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释放,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忽略两球间的万有引力作用)A.它们的加速度一定在同一直线上,而且方向可能相同B.它们的加速度可能为零C.它们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D.它们加速度的大小一定越来越小5.两个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 m时,相互吸引力为0.1 N,则它们的电荷量分别是Q1=___________C,Q2=___________C.将它们相碰一下再放到相距1 m远处,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___.6.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质量均为m且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用两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如图所示),静止后两条细线张角为2θ,若细线长度为L,两个小球所带电量大小均为___________,悬线张力大小为___________.7.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其中q1=5×10-3C;q2=-5×10-2C,它们相距15 cm,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各自放在何处才能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静止状态.8.A、B、C是三个完全相同,带有绝缘棒的金属小球,已知其中一个带电,如果A球先后与B、C球相接触,再把A、C球放在距离为r的两位置上,测得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1,设法使三个球恢复初始状态,然后用C球先后和B、A球相接触,再把A、C 球放在距离为r的两位置上,此时两球间的库仑力仅为F1/4,因此可判断原先哪个球带有电荷?〖能力提升〗9.三个电量相同的正电荷Q,放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问在三角形的中心应放置多大的电荷,才能使作用于每个电荷上的合力为零?10.在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有异种电荷q1和q2,且q1≠q2,当它们相距离2cm时,测得其相互吸引力为4×10-5N,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再放回原来位置,测得其相互斥力为2.25×10-5N,求两球原来所带电量q1和q2?12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1和-Q2.相距为L在它们的中垂线上有另外一个点电荷+q,如图所示,试说明点电荷+q 由M 点移向N 点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做功情况?(不计重力)【课外演练】 1.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 、B 分别用细丝线悬吊在同一点O上,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 (α>β)电量q1 、q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m1<m2, q1<q2B.可能有m1<m2, q1>q2C.可能有m1=m2, q1=q2 D.可能有m1>m2, q1=q22.两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带有不等量的电荷,它们相隔某一距离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F1.现将两小球接触后又放回到原位置,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F1<F2,则两小球原来所带电的电性一定相反B.若F1<F2,则两小球原来所带电的电性一定相同C.若F1=F2,则两小球原来所带电的电性一定相同D.若F1>F2,则两小球原来所带电的电性一定相反3.大小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等量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时,两球间的库仑引力大小为F ,现在用另一个跟它们大小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两个小球接触后再移开,这时A 、B 两球间的库仑力大小A.一定是F/8B.一定是F/4C.可能是3F/8D.可能是3F/44.半径为r 的两个带电金属小球,球心相距3r ,每个小球带电量都是+q ,设这两个小球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 B.C. D.5.如图所示,两根细丝线悬挂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当A 、B 不带电时,静止后上、下两根丝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 、TB .使A 、B后上、下两根丝线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TA/、TB/.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TA/=TA ,TB/ >TBB.TA/=TA ,TB/ <TBC.TA/<TA ,TB/ >TBD.TA/ >TA ,TB/ <TB 6.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用轻质绝缘弹簧相连.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x1;若使两小球的带电量都减半,再次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x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2=x1/2B.x2=x1/4C.x2>x1/4D.x2<x1/47.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绝缘球壳上均匀分布有总电荷量为+Q 的电荷.另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固定在该球壳的球心O 处.r (r<<R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三个带电小球A 、B 、C 放置在光滑绝缘的水平直槽上,AB 间和BC 间的距离均为L .已知A 球带电量为QA=8q ,B 球带电量为QB=q ,若在COM球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恰好能使A、B、C三个小球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加速运动。
第9周 设数法解题(1)(习题导学案教案)

(4)教师评价。
四、拓宽视野
1、商店饮料促销,规定6个空瓶能换1瓶饮料,要想喝到157瓶饮料至少要买多少瓶饮料?
答案:
157÷6×5≈130.8(瓶)=131(瓶)
答:要想喝到157瓶饮料至少要买131瓶饮料。
2、商店销售一种饮料,规定6个空瓶能换1瓶饮料,如果每瓶饮料1元钱,131元最多能喝到多少瓶饮料?
师: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生:我们知道三个空瓶能换一瓶饮料,那么把饮料分成空瓶和一份汽水来看的话,就是说两个空瓶就能喝一份汽水,这样来分析的话就能更快的求出最多喝的饮料数。
答案:
8+8÷2=12(瓶)
答:最多可以喝到12瓶饮料。
4、教师小结。
师:空瓶换饮料问题常常需要理解借空瓶的方式来达到所喝饮料瓶数的最大值,也可以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把饮料看成是空瓶和汽水两部分组成的,然后用空瓶来表示汽水的方式进行解答。
师:杨老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同学们的方法也都很棒。既然这样,我想提高一下这个问题的难度。”
例2:这一次超市推出新活动,每5个空瓶可以换2瓶饮料。如果杨老师买来60瓶饮料,最多可以喝多少瓶饮料呢?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信息
师:这个题目和例1有什么区别?60瓶饮料你还能一个个画图来解决吗?
生1:这一次5个空瓶就能换2瓶饮料,但是有空瓶剩余。想要没有空瓶剩余,就要通过先借后还的方式,最少3个空瓶就能换回2瓶饮料。也就是说每买3瓶就可以喝到5瓶。
生:杨老师先买了8瓶饮料;3个空瓶能换1瓶饮料;问题问我们最多能喝到多少瓶饮料?
师:你是怎么理解“最多”的?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我们可以循环的算一下,先买了8瓶,然后喝完就有8个空瓶,就能再换2瓶饮料,剩下2个空瓶;喝完之后就是4个空瓶,就能再换1瓶饮料,喝完就剩2个空瓶,不够换了,就结束了,这样在把饮料数加起来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第九、十课时:单元练习主备人:吴孜颖高琰勇授课人:_________ 授课时间: ________一、学习目标(learning aims):1.合作学习并掌握本单元重点词汇和短语。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写作练习怎样保护北极熊。
3快乐学习,共同探究。
二、学习难点(Difficult points):1.如何牢固的记住重点词汇并灵活运用2.带着激情在有效时间快速完成完形填空。
预习案Previewing case(10分钟)一.重点单词1.n,保护vt 保护 2. vt恐吓,威胁______________n.3. v减少,使变小(反义词) v4. vt危害, 使受到危险n危害adj5. n,损失,遗失vt丢失6. vi回答,响应n响应,答复7. n(痛苦或忧虑的)减轻或解除vt8. n笑声v 9. adj确定的,某一10. vt包含,容纳11. vt,影响,感动12. vt,鉴赏,感激13. vi,成功n, adj14. adj,安全的,可靠地n,安全,可靠15. vt雇佣,利用n雇佣n雇员雇主16. adj没料到的,意外的17. n,事件,事变18. adv忠诚地,忠实地19._________________n,vt损害,______________adj 20.bite (vt,vi)过去式过去分词二.重点短语1.according_______根据…所说,按照2.protect…________保护…不受…(危害)e_____ _______形成,产生(vi,无被动,无进行时态)Keep/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阻止…做某事come into________看得见come into_______当权,执政come________use\service开始被使用4.pay______________to注意__________one’s attention 吸引某人的注意力5.in_____________(of)在危险中_____ _____danger 脱离危险be dangerous for(翻译)in__________如释重负________ 和平6.burst into_________突然地笑起来burst out__________7.have_________on同情,怜悯____ _____ mercy____任由…摆布8.die_________灭亡,逐渐消失die_______(声音,光线)逐渐消失die down (翻译)____________ die________相继死去9.be employed in(doing) sth_________________10.succeed_____(doing) sth成功完成了某事11._____harm_____伤害,损害be harmful _____探究案Exploring case(10分钟)一.完成句子1. 尽管我有些观点跟他不同,我喜欢与他一起干活。
I enjoy working with hi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你知道恐龙为什么在大约65万年前突然灭绝了?Do you kn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out 65 million years ago?3.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麋鹿,使他们不会再次消失?What can we 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sappearing again?4. 人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有足够多的动物再次在野外生活。
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one day there will be enough animals living in the wild again. 二.翻译句子1. 他出了一次车祸,结果只得在医院里躺了整整一个月。
(as aresul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们的毛皮用来制作像你穿的那种毛衣。
(被动语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她很快就适应了那里的天气。
( get used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我们的航班被推迟,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机场等待4个小时。
(dela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你认为中国的熊猫正处在危险中吗?(in dang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案Building up case(20分钟)一.完形填空The heaviest snow in a hundred years hit the south of China. It snowed __1___for half a month. Many people were __2___in railway stations, bus stations and airports. People did everything they couldto fight the __3___; nobody was killed from cold and _4____. Gradually ,the trapped people all went back home_5___. While fighting the snow, people ___6__their animal friends until a moving story of a swallow couple appeared on the Internet.The couple had n’t eaten anything for several days __7___the snow. They tried to fly into people’s home to warm themselves, but every house was ___8___tightly. They got to a side of a balcony ( 阳台) where wind couldn’t reach. They jumped and flapped (拍打) their wings to _9___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inside the house, who were __10____their own things. The wife’s body was __11___. She couldn’t move any longer. The husband came near and __12__her with his wings. The husband lost his heat soon because of his opened wings.The next morning, the housemaster went to the balcony to __13__ his flowers and saw a dead swallow outside. __14__ it, he found they were two embracing(拥抱)together. Thinking of the __15___the snow had brought to people, he was moved to tears . He took them in for giving them some _16___they couldn’t feel any longer. He found a small box, __17__it with some hay (干草)and lay the couple in . He_18__them in the garden of the community.In my hometown in the countryside, a swallow family live in the roof of my house . They __19__every spring to have babies. Then in autumn, when babies have __20___, they fly to the south, I wonder if they will come back this spring as they did.【小题1】A.beautifully B.directly C.gently D.continuously【小题2】A.forbidden B.rescued C.trapped D.covered【小题3】A.disaster B.war C.campaign D.disease【小题4】A.anger B.heat C.hunger D.poverty 【小题5】A.sadly B.safely C.nervously D.curiously【小题6】A.treasured B.invited C.accepted D.forgot【小题7】A.because of B.in case of C.in spite of D.instead of【小题8】A.controlled B.fixed C., stretched D.closed【小题9】A.admit B.attract C.turn D.escape【小题10】A.busy with B.born with C.good for D.famous for【小题11】A.burnt B.watched C.frozen D.found【小题12】A.supplied B.wrapped C.folded D.sorted【小题13】A.buy B.send C.sell D.check【小题14】A.Feeding B.Leaving C.Touching D.Greeting【小题15】A.hardship B.childhood C.cooperation D.lesson【小题16】A.clothes B.warmness C.flowers D.tension【小题17】A.made B.played C.associated D.filled【小题18】A.buried B.showed C.fastened D.enjoyed【小题19】A.put away B.come back C.fly away D.hold back【小题20】A.dropped out B.died out C.grown up D.stood up二.写作练习(约10分钟)就How to protect polar bear这一话题写一段50-70词的话,用上下列词或词组:habitat,protect…from, die out, global warming, b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