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板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太阳导学案套1《太阳》一课我的导学案设计如下。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疑惑。
同学们,和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科普短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和太阳相关的知识。
请你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也可以查工具书或者问老师同学,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整体感知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下面的词语要注意。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凝成2、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从介绍内容上看课文可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的1-3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一下,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词语盘点在练习本上抄写下面的词语,争取默写上来。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寸草不生日夜不停提示:“区”的笔顺见黑板第二课时导学案1、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默读课文思考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什么句子?有什么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说一下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以上是我在太阳一课中设计的导学案。
结合以前的实践我将导学案分为两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将两课时的目标合而为一那么学生一堂课中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有所消化,即便是交流也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操作起来都行之有效,从整体感知到词语积累到精度感悟到片断积累最后是目标检测,这样做设计的目的是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导学案表格模板

3.我能积累许多描写鲜花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搜集你感兴趣的植物的相关资料,了解植物的秘密。
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自主识记生字,查阅相关资料。
课堂学习导学单
课
中
学
花名
时间
花开
2.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
任务学习
问题
学案(学习活动)
导案(学法指导)
问题一:
第一、二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1.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花名与时间,完成表格。
2.哪句话提示了本段的主要意思呢?用“____"画出来。
3.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话的意思吗?
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回顾已经学过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概括段落大意。
课堂学习导学单
课
后
学
习
基础性
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鲜花( ) 绽开( ) ( )斗艳
留心()含笑() 传播( )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拓展性
作业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的作者先讲观察后发现,一天之内,(
) ,并列举了牵牛花等( )种花不同的开放时间;接着分析回答了( );最后进行拓展,谈到植物学家修建( )。
导学案模板

环县五中新课堂导学案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课题课题3 元素课型新授课课时 2教法自学+探究+引导主备郑琦执教郭国斐、李芳、郑琦班级九年级1--10班日期2013.9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重点1:元素概念的内涵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难点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2:认识元素周期表课堂流程学法指导独学一、元素(学生自读课文P59)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等学生自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合上书本完成下列习题。
】1、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核电荷数不同C.元素符号不同 D.核外电子数不同2、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
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
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3、同种元素一定含有()A、相同的质子数B、相同的中子数C、相同的电子数D、相同的电子层数二、元素符号【设问】我们知道了元素的定义,那么地壳中含有哪些元素,元素又该如何表示呢?元素符号的意义是什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元素?含量居于第三位的是什么元素?5、下列元素符号中即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A:H B: Na+ C: 2Cl D: O26、回忆归纳元素和原子区别和联系三、元素周期表简介(学生自读课文P62)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代表一个______,共有______个横行,有______个周期;每一纵行代表一个___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______个纵行,划分为______个族。
老师活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聆听学生存在的疑惑认真研读课文内容对学群学1、以班级帮扶对子为小单位进行探讨独学中存在的问题2、将对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探讨抓住关键探讨组内小展组内交流答案,进一步质疑有分歧的地方,老师进一步检查聆听分歧点所在班内大展1、对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说出自己的观点2、总结出元素符号可以代表的各种不同的意义3、找出元素周期表的某些简单的规律老师根据学生概括进行补充知识梳理【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1、元素的概念以及元素符号代表的不同意义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及其联系3、元素周期表的简单规律和前20号元素符号让学生自己口述、自己盘点达标测评1.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B.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D.原子的中子数不同2.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质子数与氢原子相同,但中子数比氢原子多一个的新原子,关于此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一种新元素B.跟氢原子相同的原子C.是氢元素的另一种原子D.与氢元素不同类的原子3.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是由原子的哪一项决定其种类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4.继食盐加碘工程之后,我国又启动酱油加铁工程。
导学案模板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检测反馈
。
板书
预设
课后
反思
语文园地导学案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教材
简析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时安排
导学过程
我会预习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学案
导案
小
组
合
作
探
究
学
习
检测反馈
板书预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学案
导案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检测反馈
板书预设
课后反思
版第册语文第单元导学案
主备教师:授课教师:班级:
主题
单元
内容
分析
单元
导学
目标
学情
分析
单元
导学
设想
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
拓展活动
《》导学案
课题
课型
教材
简析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
准备
课时安排
导学过程
我会预习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学案
导案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检测与反馈
板书预设
课后
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学案
导学案模板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导学案(化Ⅰ)
主备人:吴静
课题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1.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铁的物理性质
3.了解铁的氧化物
重点
铁的化学性质
难点
铁与氧化性酸的反应
预习案(课前)
一.铁的存在(阅读课本P53— P54 )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处于,仅次于、、。
我的困惑(学生)
探究案(课堂)
探究点一铁的化学性质
铁与除了与CuSO4、HCl、O2反应外,还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铁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及铁发生置换反应都生成几价铁。
探究点二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我们初中学过Cu O能与CO,H2,HCl反应。而铁的氧化物都是难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它们的性质与Cu O相似。那么铁的氧化物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铁与下列物质反应生成三价铁的是( )
A.S B。HCl C。Cl2D。CuSO4
5.Fe(NO3)2溶液中滴入稀H2SO4后,溶液颜色将会ﻩ()
A.不变B.由浅绿变棕黄
C.颜色变浅D.由绿变深绿
6。下列物质能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值得的是()
(1)FeCl3(2)FeCl2(3)Fe3O4(4)HCl
2、在自然界中存在态和态。
3、铁的常见化合价有、、.
4、铁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含铁的矿物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二.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铁是色金属,密度、溶沸点、抗腐蚀能力、
导电性比铜铝的、能被磁铁
2、(初中知识回顾)铁的化学性质
分别写出铁与CuSO4、H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导学案模板

2017导学案模板-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注:电子备课采用word格式;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厘米)上:2下:2 左:3 右:2;编辑要求:课题用黑体小三号,文中大标题用黑体四号,正文用仿宋体五号,段前、段后均为0,行距固定值为20磅;对齐方式:左对齐,标题居中,正文首行缩进;电子备课教案样表中备课内容可根据需要自行延伸至多页,“教后反思”栏要留够A4纸页面的1/3,写不开的可写在背面或增加附页,个性化修改也可根据内容多少写在栏外。
教案必须双面打印。
导学案设计模板

8、《一个文官之死》导学案编订者:邓洁玫一)预习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2、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3、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4、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文官的死》、等。
与、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三、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
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气氛令人窒息,人心惶惶。
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四、初读作品:1、字词积累:庶务()喷嚏()咳嗽()惶惶不安 ( ) 嘟嘟哝哝()2、小说中死去的文官谁?他的死因是什么?3、概述小说大体故事情节。
(叙述格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五、研读作品:4、为了一个喷嚏,文官道歉了几次?5、找出文官的神态变化和心理变化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神态变化:心理变化:6、找出将军面对道歉的反应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7、小说结尾写切尔维亚科夫之死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8、“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二)探究案1、死因探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他是被什么吓死的?2、探索小说主题:(1)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2)作者对这种社会环境和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如何?(小说主题)三)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踉跄靓妆斗量车载相互谅解B.书箧挈带切骨之仇锲而不舍C.况味粗犷旷日持久框架结构D.数落数说滥竽充数数典忘祖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朝伟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真可谓出类拔萃,人们透过他的眼神可以穿越时空,窥看人物内心深处存留的关于人性的复杂纷扰的记忆。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课题
课型
自主+展示
年级
主备人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2.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二【揭示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轻读。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清除阅读障碍。
【课后反思】2、Biblioteka 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
(2)
(3)
(4)
(5)
四【自主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自学提示1、2。
2、
五【展示交流讲解】
六【当堂训练】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三、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六【拓展延伸】
八【作业设计】
1.
2
九【板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三、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正反面两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四、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五、通过想象练习,不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种树人的话。
六、引导学生在读文中体会写法汲取经验。
四、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潘正琴
执教人
时
间
课题
第1课古诗词三首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过程与
方法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小组长分配任务,并组织学习
讲
一
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总结
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
1.读一二句。
2.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出示鸟飞图)(课件)
3.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意(出示云去图)(课件)
4.读诗,感受诗人的孤独。(板书鸟飞云去孤独)
5.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鸟飞云去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为何会如此的孤独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被贬离京城,十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样的孤单寂寞!)
教学
难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前
准备
相关PPT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
导案
学案
二次备课
看
一
看
导入新课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主备人
潘正琴
执教人
时
间
课题
第2课桂林山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过程与
方法
1.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人山对话,写中悟情。孤独的诗人会向敬亭山诉说什么?敬亭山又会怎样抚慰孤独的诗人?拿出纸和笔,写出人山对话。
6.分角色说人山对话,体会人山相知。同学们,听完人与山的对话,诗人与敬亭山就是一对相知的朋友啊!(板书:相知)有了这样的朋友,诗人还好孤独吗?(不会)还会寂寞吗?(不会)难怪诗人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词中哪个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组织学习
讲
一
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总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
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门已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
2.品渎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3.(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丈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7.感受人山相悦。
李白一生不畏权贵,命运坎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自有说不出的孤独寂寞与忧伤,只有流连山水、登高望远之时,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候。同学们,当李白登上敬亭山时,他的心情怎样?(喜悦高兴激动)是啊,李白是与敬亭山心有灵犀、两两相悦啊!(板书:相悦)
8、教师小结:
(结合板书)漂泊他乡,无人相伴是,李白与敬亭山相看、相知、相悦,从大山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大山中汲取人生的力量,排解内心的忧伤,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独坐敬亭山》(生有感情的读诗)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
模仿句式练习,说说像什么。比如:还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
小组完成学习目标,汇报交流展示
练
一
练
出示习题:
1.搜集并诵读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2.画出你眼中的江南美景,并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
完成练习,组内互评
板书
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去闲孤独寂寞
山相对
潭面镜未磨
洞庭湖白银盘
君山青螺
忆江南
江花红
好忆
江水绿
教学
反思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小组完成学习目标,汇报交流展示
练
一
练
出示习题:练习书写下列汉字。
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方。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完成练习,组内互评
学习过程(第二课时)
明确学习目标
议
一
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2.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的水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长分配任务,并组织学习
讲
一
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总结
1.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明确学习目标
议
一
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环节
导案
学案
二次备课
看
一
看
导入新课(复习旧知)
桂林的漓江水让我们陶醉,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看图.学文,感受桂林山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明确学习目标
议
一
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
小组组织讨论
讲
一
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总结
3.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明确学习目标
议
一
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理解题意:“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敬亭山看看。(教师出示敬亭山课件)(课件出示)
3.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4.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6.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教学
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2.积累课文优美的语段,初步体会排比句式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认识分号。
课前
准备
相关PPT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
导案
学案
二次备课
看
练
一
练
出示习题:
一、解释加横线的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