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模板

合集下载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太阳导学案套1《太阳》一课我的导学案设计如下。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疑惑。

同学们,和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科普短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和太阳相关的知识。

请你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也可以查工具书或者问老师同学,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整体感知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下面的词语要注意。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凝成2、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从介绍内容上看课文可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的1-3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一下,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词语盘点在练习本上抄写下面的词语,争取默写上来。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寸草不生日夜不停提示:“区”的笔顺见黑板第二课时导学案1、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默读课文思考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什么句子?有什么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说一下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以上是我在太阳一课中设计的导学案。

结合以前的实践我将导学案分为两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将两课时的目标合而为一那么学生一堂课中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有所消化,即便是交流也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操作起来都行之有效,从整体感知到词语积累到精度感悟到片断积累最后是目标检测,这样做设计的目的是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导学案 模板.doc

导学案 模板.doc

科目数学年级七执教人李晓霞课题 6. 1.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线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学习内容1.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特殊的线.2.归纳特殊的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学习 1.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特殊的线y=x, y=-x, x=a, y=bo2.归纳特殊的线y=x, y=-x, x=a, y=b上点的坐标特征。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导学过程学案导案检查预习 1.小组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说出你找的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规律?3.说出你找的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规律?4.用P(x,y)表示一三或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能写出y与x的等式吗?生对生检查师对生检查自主学习 1.写出y与x的等式。

2.找出所有x=3的点,看组成什么图像?3.找出所有y=T的点,看组成什么图像?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探究合作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能够小组解决的问题要能说出理由,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在解决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展示交流1.y=x是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它上面的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也相等。

2.y=-x是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它上面的点的横纵坐标护卫相反数,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也相等。

3.x=a与x轴垂直,垂足为a。

(或与y轴平行,到y轴的距离为a) o4.y=b与y轴垂直,垂足为b。

(或与y轴平行,到 y轴的距离为b) o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巩固练习已知点A(a, -5), B(8, b),根据下列要求确定a, b 的值。

(1)A、B两点关于y轴对称。

(2)A、B两点关于x轴对称。

(3)AB//x 轴。

(4)A、B两点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布置练习引导完成达标检测已知点A (2a+l, a+7)到x辄y轴的距离相等,求a的值。

分析: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的点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或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解:当点A在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2a+l=a+7a=6当点A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时,2a+l=- (a+7)a=-8/3所以,a的值是6或~8/3o 测评反馈及时纠正拓展延伸1.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A (-2, -1), B(4, -1)位两个顶点的正方形,有几种情况?2.预习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式
新安县铁门二中年级导学案
课题:授课时间:
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审核:
一、教学目标:
1、
2、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
(二)确定目标
(三)分组合作
(四)展示提升
(五)穿插巩固
(六)达标检测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新安县铁门二中年级导学案
课题:授课时间:
课型:复习课主备人:审核:
一、教学目标:
1、
2、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将章节、单元知识系统归纳)1、
2、
题型讲解:(由教师或师傅对典型例题进行版演、讲解)
1、
2、
分层检测:(必做题、选做题、变式题等)
1、
2、
3、
总结提升:(交流总结做题方法、思路)
1、
2、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导学案(表格式)
一、课题
- 课题: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
- 导学案类型:表格式
- 字数要求:800字以上
二、目标
本导学案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份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的导学资源,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和自主研究社会科学知识。

三、导学格式
本导学案采用表格格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四、注意事项
- 学生应按照表格中的步骤来进行研究和复社会科学知识。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度自主安排研究时间。

- 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请教。

五、总结
本导学案为部编版一年级社会上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研究计划
和目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科学知识。

通过自主研究和复,学生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家庭、学校和社区等社会组织的构成和功能。

同时,他们也能够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字数:191)。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第五课时
姓名
安绍军
科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时间
编号
学习内容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教具学
具准备
班班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四、归纳总结,重点解疑。
五、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六、回顾提练,总结升华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作业布置内容:
作业布置目的:
作业批改情况:
1.书写干净,正确率高的有:
2.知识掌握不太牢固,格式不太正确的有:
3.典型错例分析:
4.补救措施:

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范文

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关键技能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2)技能的运用与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演示文稿等;(2)教案、学案、导学案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能;(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2)课后作业评价;(3)实验、演示评价。

2. 评价标准:(1)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2)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思:(1)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2)对教学过程的建议。

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表格式导学案模板

自主学习(独立尝试)展示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巩固提升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大中国》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祖国的风光美景: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

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

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

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

(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1>全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多少个省?多少个直辖市?2,我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3、我国的陆地面积在世界排列第几位?4.我国大陆的东面,自北向南相连的四海依次是?5.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里?6、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指哪五个?7、我国最北端的省份是哪里?8.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哪里?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连词成句。
1.it,scared,feel,me,mak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el,you,do,happ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ad.I,school,feel,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nChina,red is a happy colour
(5).Don’t feel bad.
教学
用具
Recorder,
Students’ Book
课时
总课时:____第____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先知】
根据括上下句意用适当的单词填空,每空一词。
1.--- ___ do you feel ,Li Ming ?
(3).InChina,red is a happy colour .




1.掌握一些与介绍颜色和情感有关的词汇blue,green ,yellow ,red ,sad ,sick ,scared ,angry ,happy .
2.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询问家人或朋友当时的情感态度。
3.掌握重点句子:
---Let’t say hello to our new teacher.
---OK,Let’s go.
Say hello的意思是“表示问候”,后面带宾语时还要加上介词to .
e.g You can say hello to your classmates.
你可以向你的同班同学表示问候。
类似的短语还有say sorry ,say goodbye,say thanks等。
---I feel red.
2.---Danny,are you sad?
---No,I’m_____
3.---Jenny,I feel red today.
--- Me._____.
4.---______does“green”mean?
---It means“sick”.
5.---Is red a happy______?
三.【当堂检测,逐步提高】:
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每空一词。
1. I feel happy.(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 feel happy?
2.They feelbluenow.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they feel now?
3.He is sad today. (改为否定句)
I am _____ _____an English song
2.你感到高兴吗?
Do you ____ ______?
3.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
What____that word_____?
4.他们今天感觉怎么样?
_____ _____ they feel today?
5.我们可以用颜色表示感觉。
We can use colours___ _____.




1.了解介绍颜色和感情的知识并学源自相关的单词和短语。2.学习一些用于介绍颜色和感情的句子,如:
(1).I feel blue.
(2).Blue can mean“sad”.
Green can mean“sick”.
Yellow can mean“scared”.
And red can mean“angry”.
4.I,friends,like,my,play,to,wi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they,China,how,feel,do,i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有用的短语
1.wave one’s hand2.be sad3.say hello
He ____ ____ today.
4. Yellow can mean“scared”(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____ mean“scared“?
5. I don’t feel good.(改为同义句)
I ____ ___.
四.【家庭作业,拓展延伸】
I.根据汉语完成下面句子,每空一词。
1.我正在听一首英文歌曲。
(1).I feel blue.
(2).In English,we use many colours for our feelings.
(3).Blue can mean“sad”.
Green can mean“sick”.
Yellow can mean“scared”.
And red can mean“angry”.
question,sick,smile,mean.
2.L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expression feeling with the colour
3.Let the students know how toanswerSpecial questions and thegeneralinterrogative sentence
Lesson 14 Colours and Feelings导学案
科目
English
课题
Lesson 14Colours and Feelings
课型
New lesson
主备人
李秀琴
授课人
授课
时间
学案
编号
yyQ20140923

学目标
1.To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words:
---Yes,it is.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探究一:如何表示感觉
I feel blue and they red.
表示“感觉怎么样”可用动词feel加上表示感觉的形容词.e.g.Do you feel happy?
你感到高兴吗?
They all feel scared.
他们都感觉害怕。
探究二:say hello的意思是“表示问候”
4.InChina5.feel sad
教学反思:
备注(教师复备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