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全册)整理一、简介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内容。

导学案是学生在研究前阅读课文并备课的重要资料,帮助学生对课文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导学案摘要:二、导学案摘要1. 第一单元课文名称:《读书的好处》-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读书的好处及阅读的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导学案,培养阅读兴趣,研究正确的阅读方法。

2. 第二单元课文名称:《治水的智慧》- 本单元讲述了我国古代治水的智慧;- 导学案中提供了相关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第三单元课文名称:《童年》- 本单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共同感受成长的乐趣。

4. 第四单元课文名称:《绝句》- 本单元介绍了绝句的创作技巧和特点;-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进行绝句创作,锻炼写作能力。

5. 第五单元课文名称:《金波箔》- 本单元讲述了陶渊明与朝廷的关系;- 导学案中通过探讨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6. 第六单元课文名称:《国家树》- 本单元介绍了我国的国树——国槐;- 导学案中通过国槐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家荣誉的责任感。

7. 第七单元课文名称:《牛郎织女》- 本单元讲述了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 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体验浪漫与感动,培养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8. 第八单元课文名称:《古乐府》- 本单元介绍了古乐府诗的韵律特点和创作技巧;- 导学案中通过欣赏古乐府诗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欣赏。

三、总结本文档整理了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全册的导学案摘要,涵盖了八个单元的内容。

导学案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和学生在备课和学习过程中提供帮助。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天的画面,体验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学,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单词标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吸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a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背单词的任务。

这个问题强化记忆,巩固单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己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明确课文的思想。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一遍课文,寻找课文中生动的句子,并在课本上勾画出来。

2.简单说说一句话为什么生动。

提示:欣赏句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和用词入手。

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引用、重复、排比等。

句子中的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找到优秀的词。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

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一、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幽默、悲剧个故事情节描写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人情世故。

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可以说,《三国演义》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体,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注意词义的推测、句子的分析,这对于提高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三、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近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抒发真情实感、描写生活为主要特点。

现代散文可以是散文随笔、散文诗、散文小品等形式。

著名的散文家有鲁迅、巴金、沈从文等。

通过阅读现代散文,我们可以了解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增加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音韵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愉悦和启迪。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们要学习古代的诗词,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创作意图,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欣赏古诗词,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五、作文写作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文的类型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点和要求。

在写作文时,要注意逻辑性、条理性和表达清晰,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六、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查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文段或文章,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事实细节、作者意图等。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七、诗歌鉴赏诗歌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形式,以抒情、抒发思想为主要特点。

通过鉴赏诗歌,可以领略诗人的才华和意境,感受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要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境的表达,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欣赏能力非常重要。

以上是初一下册语文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认真阅读相关文本,积极思考,勤加练习,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背诵全词,积累重点字词。

2.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 学习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 写作背景。

(三)预习检测。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妖娆(ráo)风骚(sāo)稍逊(xùn)今朝(zhāo)2. 解释下列词语。

妖娆:娇艳美好。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四)文本研读。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从空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动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静态描写)等方面描写。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2. 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惜”字有多种含义。

一方面肯定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他们都曾是威震一方的英雄;另一方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同时,通过“惜”字引出真正的英雄——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体现出诗人超越历史英雄人物的自信。

3.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坚信革命必将胜利,无产阶级必定能主宰世界。

(五)写法探究。

1.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找出例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群山比作银蛇在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在奔跑,赋予山和原以生命活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群山与高原在大雪覆盖下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 对偶句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广袤无垠和冰天雪地的景象。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语文导学案教案设计模板

语文导学案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相关词汇、句型、语法等基础知识。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技能点。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或理解困难的内容。

2.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复杂语法结构、词汇用法。

- 学生在写作、口语表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相关资料等。

- 设计符合教学目标的课堂活动、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课文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 带好学习用具,如笔、本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自主学习- 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如阅读课文、查找资料等。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解决问题。

4. 课堂讲解- 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 结合实例,讲解语法、词汇用法等。

5. 课堂练习- 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展示-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读课文、表演情景剧等。

-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7. 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课文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

3. 家长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如诗歌鉴赏、辞章的应用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诗歌鉴赏和辞章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理解辞章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课题,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与辞章的兴趣。

2. 预习新课指导学生预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基本结构。

3. 解读课文通过解读课文的内容、结构和语言,让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点。

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或示范演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拓展延伸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相关话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5. 实践运用设计一些课堂练习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协作能力。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体会。

五、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设计合适的板书。

七、教学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以上是一份语文导学案模板,根据具体内容和教学需要,可以灵活调整和修改。

在编写导学案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删减相应的步骤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