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最新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教学文稿

最新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教学文稿

、通知各科室:根据国家、省、市及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经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研究、报请院务会批准,现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控制标准公示如下: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门诊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20%;急诊科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20%;住院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60%,使用强度不高于40DDD;I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30%。

住院病人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对超标科室每项指标每超1%分别扣除医生组当月奖金1%。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每超标1例,扣除科室奖金2000元。

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每减少1%,扣除医生组当月奖金5%。

对年底仍不能达标者,将追究科主任责任。

望各科室遵照执行。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2017年06月15日1、新闻体裁的分类:a消息b通讯c特写*关于每个分类的具体内容1)消息的概念和特点消息——只报道事情的概貌而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以简要的语言文字迅速传播新近事实的新闻体裁,也是最广泛、最经常采用的新闻基本体裁。

消息的特点:a.篇幅较短,内容简明扼要,文字干净利落;b.常有一段导语,开门见山,吸引读者;c.通常一事一报,讲究用事实说话;d.更注重时效,报道快速及时;e.基本表达方法是叙述2)通讯的概念和特点通讯——也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的比较详尽而生动的报道。

不及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通讯的特点:a.容量大,范围广,取材全面;b.讲究结构变化,展开情切,情景交融;c.表现手法多样,结合叙述,兼以描写、说明、抒情或议论,富有感情色彩或理论色彩;d.比消息的篇幅长,时效性要求较宽松3)特写的概念和特点:新闻特写——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说明:
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

2.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说明:
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

2。

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相关指标供医生和药剂师参考,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程度,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

二、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1. 根据患者的临床诊断,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2. 对于感染的确认,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排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3. 确定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三、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1. 根据病原菌的分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2. 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用药途径,以达到预期的疗效;3. 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间隔;4.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使用过长导致耐药性的发生。

四、抗菌药物的疗效监测1.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2. 定期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确保药物在治疗区间内;3. 对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或剂量。

五、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1. 对于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及时记录并进行评估;2. 对于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停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措施;3. 对于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症状进行处理,如减量或替代药物。

六、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与预防1. 定期收集和分析不同科室的耐药菌株数据,评估耐药性的情况;2. 根据耐药菌株的分布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手卫生、控制院内感染等;3. 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引发耐药性问题。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抗菌药物应用流程图。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是指我国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规定;2. 临床诊断: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定患者的疾病种类和诊断结果;3. 药敏试验:通过实验室检测,评估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抗药性。

最新最全卫生部抗生素利用文件

最新最全卫生部抗生素利用文件

卫生部2012年《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部分重点内容解释
•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 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 :随机抽查(或统计某时间段) 门诊(急诊)处方使用抗菌药物者占门诊(急诊)总处方 数的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 X100%(回顾一下你在平时接诊用药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是不是笔者要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 一:卫生部2012年《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部分重点内容解释 • 二:常用术语解释 • 三: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四: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第84号)部分重点内容介绍 • 五:临床用药需注意的几个常见问题 • 六:《处方管理办法》与《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 范》部分内容介绍
卫生部2012年《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部分重点内容解释 •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 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接 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80%; • 落实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每个月对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生向全院公示,对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生向全院通报。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 ******
常用术语解释
• 耐药性: • 是指微生物对药物产生的不敏感性。耐药可分为固有耐药 (天然耐药性,细菌可代代相传、不会改变。如链球菌对 氨基甙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PC天然药,) 和获得性耐药,(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后 改变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杀灭。获得性耐药可因细菌不再接 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能转变为固有耐药)。 • 如果抗菌药物继续滥用,将导致更多的耐药菌出现,终有 一天将会导致感染后无药可用(后抗生素时代)。耐药菌 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即使是从来没有使用过抗菌药的人, 同样可能成为抗菌药滥用的受害者。所以合理规范使用抗 菌药物,避免或减缓细菌耐药的出现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工 作和责任。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要求

附件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论指标及要求要求序三级二级妇产医院指标公式(或释义)口腔肿瘤医精神病号综合综合小孩医院(妇幼保医院院医院医院医院健院)抗菌药物件种数= 本医疗机构药品采买目录中抗菌药物件种数,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与甲氧苄啶,SMZ/TMP)、呋喃≤50≤35≤35≤35≤50≤10≤40抗菌药物件种、妥因、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5- 氟胞嘧啶可不计在品种数内1品规数目要求注射剂型≤2种,拥有相像或同样药理学特点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买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口服剂型≤2 种,拥有相像或同样药理学特点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买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件规≤2 个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件规碳氢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品规深部抗真菌类药物件种特别使用级抗菌2药物使用量占比口服剂型≤5 个注射剂型≤8 个≤3 个≤4 个≤4 个≤5 个抗门诊患者≤≤≤菌抗菌药物2020≤10%≤25%≤5%≤20% 320%药使用率%%物急诊患者≤≤≤≤10%≤50%≤10%≤20%使抗菌药物404050%用使用率%%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6060≤40%≤60%≤5%≤60%70%使用率%%≤20DDDs≤40≤40≤40住院患者抗菌药≤30(依据成≤5≤404注: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DD DD DD同期出院患者DDDs人规定日DDDs DDDs物使用强度均匀住院天数Ds Ds Ds剂量标准计算)I类切口手术预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率不超出30% ,原则上5防用抗菌药物比不结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此中,腹股沟疝修理术(包含补片例修理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出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门路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Ⅰ类切口切手术预防口用抗菌药手物疗程≤术24 小时的6预百分率防Ⅰ类切口使手术预防100%用用抗菌药抗物机遇合菌理率药物合Ⅰ类切口理手术预防情用抗菌药况物件种选择合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7物静脉输液占比8静门诊患者脉静脉输液输使用率液急诊患者使静脉输液用使用率率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住院患者静脉输9液均匀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接接受抗菌受药物治疗抗的住院患菌者抗菌药≥30%药物使用前物微生物(合1治格标本)送疗检率的接受限制住使用级抗院菌药物治≥50%患疗的住院者患者抗菌抗药物使用菌前微生物药(合格标物本)送检率使用住院用特前殊使用级微抗菌药物生患者病原≥80%物学(合格标送本)检查百检分率率每个月接受处1处方评论方≥25%1的医师比点例评每位接受处方评论医师被评论处方(医嘱)数目许多于50 份处方(或50 条医嘱)说明:1.医疗机构确因诊断工作需要,采买的抗菌药物件种和品规数目超出上述规定的,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方法》办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新版」最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了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本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二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及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下简称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说明:
1.医疗机构确因诊疗工作需要,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和品规数量超过上述规定的,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办理。

2.表格中的空白项,表明该指标未设定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

3.表格中所称合格标本是指下呼吸道痰标本(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白细胞数>25个/低倍视野)、肺泡灌洗液、清洁中段尿液、组织和血液、脑脊液等无菌体液标本。

4.表格中第8项“静脉输液使用率”、第9项“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平均每床日使用袋(瓶)数”是指所有药物的静脉输液,不单指抗菌药物的静脉输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知
各科室:
根据国家、省、市及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经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研究、报请院务会批准,现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控制标准公示如下:
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
门诊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20%;
急诊科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20%;
住院部规定抗菌药物使用率不高于60%,使用强度不高于40DDD;
I类切口使用抗菌药物<30%。

住院病人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对超标科室每项指标每超1%分别扣除医生组当月奖金1%。

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每超标1例,扣除科室奖金2000元。

微生物样本送检率每减少1%,扣除医生组当月奖金5%。

对年底仍不能达标者,将追究科主任责任。

望各科室遵照执行。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2017年06月15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