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一模英语试题讲评(16032014)

2014年广州一模英语试题讲评(16032014)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资料 作文讲评2013年广州一模语文作文写作导引

2013年广州一模语文作文写作导引 【真题回放】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他!” 爸爸拿着一本杂志走过来:“这里有篇文章,介绍一个叫隆·克拉克的老师,得过美国最佳教师奖。他教的学生个个成绩优异,又彬彬有礼。” 妈妈急切地问道:“他有什么秘诀?” 爸爸说:“他的制胜法宝是他的班规。比如这两条,别人有好的表现,要替他高兴; 自己有什么好的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 妈妈有点生气:“最重要的是鼓励孩子超过别人,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你看,我们公司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的劲头。” 爸爸说:“不过,看见别人的长处能去赞美也重要啊!” 小轩一声不吭,默默地看着他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对材料的理解】 这是一则就孩子学习问题的家庭对话,对话背景是孩子小轩的一次考试成绩被同桌超过,爸爸妈妈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小轩在一旁没有表达意见。 材料中妈妈不把对手放在眼里,鼓励孩子打败对手,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不服输的劲头;在社会上从事其他行业也当如此。 爸爸与妈妈意见不全一致,他以隆·克拉克的教育方法为例,认为要为别人好的表现高兴,也不要为自己输给别人而生气;这是人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它也会促使孩子的成绩变得优异,人也会变得彬彬有礼。 小轩在一旁没有说话。 【材料与写作范围的把握】 1.材料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其中有三个角色:爸爸、妈妈、小轩。三个人就教育 问题或有意见表达,或有神态表现,体现各自观点和态度;其中折射出来的道理也反映在教育以外的其他领域。学生可以就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可以将材料引入文中,也可以不引入。 2.写作要求(题干)中没有“全面理解材料”的字样,可以从材料中自选角度立意, 可从爸爸、妈妈、小轩中任选一人,也可以综合一个、两个或三个人的看法;对人物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言之有理即可。 【立意方向参考】 (一)妈妈角度 1.从小应该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如果未针对“从小”“孩子”等关键概念或不在教育 的范围讲 竞争,内容分考虑在二等); 2.人就是要有不服输的劲头,才能立足社会,取得成功; 3.人生最重要的是战胜别人,才能有成功的人生。 (观点2、3近似。对妈妈的观点可以做否定的立意,如“无须与他人争高下,何必

2014年广东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word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英语 本试卷共12页,三大题,满分135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 答题卡上。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学科网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Parents feel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live with teenagers. Then again, teenagers have 1 feelings about their parents, saying that it is not easy living with them.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search, the most common 2 between parents and teenagers is that regarding untidiness and daily routine tasks. On the one hand, parents go mad over 3 rooms, clothes thrown on the floor and their children’s refusal to help with the 4 . On the other hand, teenagers lose their patience continually zxxkwhen parents blame them for 5 the towel in the bathroom, not cleaning up their room or refusing to do the shopping at the supermarket. The research, conducted by St. George University, shows that different parents have different 6 to these problems. However, some approaches are more 7 than others. For example, those parents who yell at their children for their untidiness, but 8 clean the room for them, have fewer chances of changing their children’s 9 . On the contrary, those who let teenagers experience the 10 of their actions can do better. For example, when teenagers who don’t help their parents with the shopping don’t find their favorite drink in the refrigerator, they are forced to 11 their actions. Psychologists say that 12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arents should 13 to their childre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ould lend an ear to what

2014年广州市一模番禺区分析报告

2014年广州市“一模”英语学科番禺区分析报告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于2012年3月14日下午举行,3月15日番禺区进行了全区的统一网上阅卷。本分析对考试番禺区学生的考试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提出对下阶段复习备考工作的建议。本文的有关数据是以番禺区的考生为样本,总数为8021人。 一、考试结果数据分析: 表1.各区成绩 单位人数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 1卷2卷全卷1卷2卷全卷 直属6527 68 48.7 116.8 10.38 10.03 19.43 越秀3984 63.3 44.3 107.6 10.08 8.51 17.21 荔湾3144 62.4 43.6 106 10.66 8.37 17.7 天河3071 59 40.1 99.2 13.38 11.88 23.92 海珠3276 56.6 38.7 95.2 12.42 10.13 21.14 萝岗1451 54.6 35.7 90.3 13.66 12.22 24.42 番禺8020 52.7 37.3 89.9 16.13 13.44 28.35 其它2199 53.9 35.9 89.8 15.22 12.92 26.61 黄埔1166 53.6 36 89.6 13.42 10.65 22.72 花都4960 51.7 36 87.7 15.13 12.37 26.32 增城6879 50.3 35.7 86 15.25 12.83 26.68 从化3550 49.9 34.9 84.8 15.85 14.76 29.43 白云5407 50 33.5 83.5 15.66 12.87 27.37 南沙2083 44.5 31 75.5 15.21 12.04 25.94 全体55717 55.4 38.5 93.9 15.47 12.92 27.22 表2:番禺区各校成绩 单位人数平均分平均分平均分标准差标准差标准差 1卷2卷全卷1卷2卷全卷 广东番禺中学1005 64.8 47.2 112 7.62 6.8 12.84 广东仲元中学983 69.6 51.3 120.9 6.75 6.72 11.97 1 8126 69.3 50.5 119.8 7.05 6.7 12.34 象贤中学990 58.9 43.6 102.6 10.1 7.03 15.62 2 1025 3 64.6 46 110.6 8.97 7.61 15.12 番禺实验中学484 57.9 43.2 101.1 10.06 7.98 15.94 禺山高级中学816 53.6 36.9 90.5 12.19 9.59 19.99 3 9800 57.8 40.8 98.5 11.91 9.62 20.04 祈福英语学校51 64.3 41.2 105.5 9.13 10.03 16.42 石碁第三中学374 51.1 35.6 86.7 11.9 9.77 19.68 洛溪新城中学569 51.8 36.7 88.5 12.02 9.33 19.9 4 7193 54 37.3 91.3 12.81 10.3 5 21.62 二师附中929 41 29.9 70.9 13.41 10.35 21.88 华附中番禺学校173 50.6 31.4 81.9 19.26 16.67 34.29 5 7415 48.8 32.9 81.7 13.92 11.01 23.28

2019高三广州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2019年广州市高考一模下水作文 家族亲爱,家国情深 广州钟小鸿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春节,顾氏家族成员从各地回到老宅,欢度新年,畅叙亲情。 大太爷爷一家四代同堂,都住在老宅。大太爷爷早年以画像为业,儿子开照相馆,孙子经营影楼,曾孙女开发了一款美图软件,在网上爆红。 二太爷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儿子是大庆油田的技术员,孙女改革开放之初到深圳创业,曾孙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三太爷爷年青时到旧金山打拼,儿子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孙子娶了当地的姑娘,曾孙Peter 今年18岁,中文名字叫顾念祖,第一次随父亲到中国探亲祭祖。 顾念祖把大太爷爷手绘的画像和家族历次团聚的照片传到网上,这些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诉说着家族的故事。他留言说这次聚会给了他许多温暖和感动,他对顾家的家族观念充满好奇。 顾氏家族是无数中国家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谱写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历史都折射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回应顾念祖的留言,帮助他理解中国的家族文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届广东省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年3月20日 赵州桥建于隋朝,巍然挺立,气势雄浑,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港珠澳大桥已正式开通,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中国人心中有座鹊桥,传说农历每年七月初七夜晚,牛郎、织女相会,喜鹊群集银河,相衔成桥,以渡织女。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桥梁,也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交流的和平友谊桥梁。

2014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4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 英语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Arriving in Sydney on his own from India, my husband, Rashid, stayed in a hotel for a short time while looking for a short time while looking for a house for me and our children.

During the first week of his stay, he went out one day to do some shopping. He came back in the late afternoon to discover that his suitcase was gone. He was extremely worried as the suitcase had all his important papers, including his passport. He reported the case to the police and then sat there,lost and lonely in strange city, thinking of the terrible troubles of getting all the paperwork organized again from a distant country while trying to settle down in a new one. Late in the evening, the phone rang. It was a stranger. He was trying to pronounce my husband’s name and was asking him a lot of questions. Then he said they had found a pile of papers in their trash can(垃圾桶)that had been left out on the footpath. My husband rushed to their home to find a kind family holding all his papers and documents. Their young daughter had gone to the trash can and found a pile of unfamiliar papers. Her parents had carefully sorted them

2014广州一模考场优秀作文:说说校服上的“涂鸦”

2014广州一模考场优秀作文:说说校服上的“涂鸦” 说说校服上的“涂鸦” 无意间发现一女生的校服上写了许多字,仔细一看,写的是“阿呆阿呆你爱谁?……”我悄悄问她,她说有很多同学都在校服上乱写乱画。仔细观察,真的,许多同学的校服上都有五花八门的文字和图案,一如莫名其妙的天书。 也许在成年人看来,在这么好的校服上乱写乱画,实属大逆不道:一是糟蹋了家长的钱财,二是侮辱了学校和自己的形象。最为不解的是,班上有一女生,享受着国家的低保待遇,竟然也把来之不易的校服糟蹋得面目全非,而且洋洋得意地穿着,与同学媲美…… 学生们穿着写有“天书”的校服,会有什么感觉呢?几个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一说好玩,一说猎奇,一说撒气。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疑惑:难道有些学生已不满足于在课桌上、厕所里乱写乱画,所以要别出心裁地创造出这种比“课桌文化”、“厕所文化”更为张扬的“校服文化”?学生为什么要在校服上乱写乱画,而对他们自己挑选的时装却非常爱惜呢?比较他们所说的好玩、猎奇和撒气三个原因,不难看出,“撒气”是学生逆反心理的一种外在的表现,也就是要在校服上写“天书的主要原因。当今社会大力提倡与时俱进,大力提倡创新或创意,可是对处于青春期、最具活力的学生却施加了许多传统甚至古板的限制,这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在校服上乱写乱画,其实就是在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学生们不喜欢校服,而又非得天天穿校服,因此才用乱写乱画的方式、用肆意的涂鸦来撒气。 既然学生们喜欢在校服上乱写乱画,我们不妨投其所好、正确引导,用他们喜欢的时尚对他们讨厌的书本知识进行美妙的创意,印在校服上,以取代“天书”,让校服随着诸如《江南style》似的火爆,一并成为学生们喜欢的流行风景。 在此,也要奉劝我们的学生,既然我们还是学生,我们没有资本去张扬个性、追求新潮、标新立异,我们就应该保持学生的本色,即便要在校服上写“天书”,也应该写点儿精彩的唐诗宋词之类的东西。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样的诗句配上别具一格的卡通,不是也能很好地展示青春的风采吗? 审美标准要求,符合身份、适应环境的创意才最美。”天书”美不美,要看对不对,可不要把丑当成美哟。

2014年全国卷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 英语试题 选择题部分(共8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应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满分10分)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选项标号涂黑。 1. ---I am going to Spain fort a holiday soon. --- ______. A. It’s my pleasure B. Never mind C. Leave it alone D. Good for you 2. The paper is due next month, and I am working seven days ______ week, often long into ______ night. A. a; the B. the; 不填 C. a; a D. 不填;the 3.An average of just 18.75cm of rain fell last year, making ______ the driest year since California became a state in 1850. A. each B. it C. this D. one 4.Joe is proud and ______, never admitting he is wrong and always looking for someone else to blame. A. strict B. sympathetic C. stubborn D. sensitive 5.I don’t become a serious climber until the fifth grade, ______ I went up to rescue a kite that was stuck in the branches of a tree. A. when B. where C. which D. why 6.We most prefer to say yes to the ______ of someone we know and like. A. attempts B. requests C. doubts D. promises 7.Last week a tennis ball hit me on the head, but I tried to _______ the pain, believing that it would go away sooner or later. A. share B. realize C. ignore D. cause 8.“Every time you eat a sweet, drink green tea.” This is _____ my mother used to tell me. A. what B. how C. that D. whether 9.No matter how carefully you plan your finances, no one can _____ when the unexpected will happen. A. prove B. imply C. demand D. predict 10.While staying in the village, James unselfishly shared whatever he had with the villagers without asking for anything ______ . A. in return B. in common C. in turn D. in place 11.Sofia looked around at all the faces: she had the impression that she _____ most of the guests

2014广州一模作文题评析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同学: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分析】 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应该说,这样的题型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按理不应陌生。纵观这半年各地市的作文模拟题,此种类型的命题为数不少,如佛山一模关于“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思考,广州调研关于“学生社会实践与学习”的思考,汕头一模关于“如何阅读经典”的讨论,这些题目均是围绕一个明确的核心问题提供几种提示角度,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审题立意。 应该说,这样的命题是符合当前广东高考作文命题变化的。在《广东高考年报.2013》中,对于2013年的作文题目,有如下的评述:“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状况。材料的表述是简洁明晰的,不会造成阅读障碍。引导考查考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套作和模式化写作。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是应该提倡的。” 以此为标准,笔者对广一模作文题稍作评析。 首先题目确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别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校服涂画,这个现象没有谁

比学生更熟悉、真切,估计考场上的学生看到这个题目都会猛地一惊,“不会吧?居然是校服涂画!”。应该说,关注社会和生活,一直是广东高考这几年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而这次广一模可谓是无缝对接,面对“校服涂画”这种现象,每一个考生都不会陌生,都有话可说。 再从材料的表述来看,字数165字(不算题目要求),语言简洁精练,阅读也没什么障碍,但是理解材料的的含义就需要考生细细琢磨了。材料围绕“校服涂画”现象提供了三个采访记录,其实也就是三个围绕“校服涂画”这个背景材料提供了三个提示角度。而提示角度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提供观点,一是仅提供事件行为。直接提供观点的,只需在背景材料所限定的写作范围内任选一种或综合几种观点立意即可,而仅提供事件行为的就需要一个理解归纳的过程,考生或需要理解事件行为的实质,或需要追问导致此种事件行为的原因,要能够从事件行为里归纳出一个观点来,而这样明显是提高了作文的审题难度。而本次广一模的命题即属于后者,考生需要认真理解分析三个关于“校服涂画”的采访记录。而这个三个采访记录在理解上确实存在较大的难度,广一模作文审题最大的难度即在此。细细分析,第一个场景(学校门口),反映的是学校(教育者)对于“校服涂画”现象的简单处理,缺乏必要的引导,只是一味的禁绝,甚至老师的不当处理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白色涂改液),所以,场景一反映的实质其实是“校服涂画”现象突出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教育者)缺乏正确的引导,仅是简单且欠缺明智的处理。场景二(商场),反映的是学生对校服的态度,当然态度背后也反映了学生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而从场景材料的句子来看,学生对校服的态度是可以作不同理解的。一是学生喜欢校服,所以才会把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涂画在校服上,由此可以理解为学生在校服上涂画并不见得就是讨厌校服,相反有可能是喜欢的一种表现。一是学生不喜欢校服,在学生眼中看来,张靓颖的签名要比校服有价值多了,学生更重视的张靓颖的签名,这反映的是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场景三(文具店),反映的是学生在校服涂画的原因之一是校服便宜,校服在学生眼中不值钱。而其实校服的价值不仅在于金钱,更在于校服本身所承载的一所学校的形象和文化积淀,因为一身校服其实是学校的外在形象认知。学生在校服上试笔,其实是对学校形象的漠视,这种漠视有可能是因为对校服的意义不甚了解而导致的。当然还可以从综合的角度,特别是第一、第二两个场景的角度,就是校服代表的是一种整齐划一的统一要求,而在校服上涂画代表的是一种学生个性的自由表达。由此角度展开分析论述,也是可以的,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展开,都需要紧紧扣住“校服涂画”这个前提。 而关于套作问题,应该说,本次广一模作文完全杜绝了套作。学生平时准备的一些例文,包括大部分的素材,在本次作文中几乎毫无用处。对于“校服涂画”这个写作范围如此狭窄的问题,即使开卷考试,估计也找不到几个素材,更不用说是闭卷考试,因为关于“校服涂画”本来就没什么典型素材,那些所谓的司马迁、李白、陶渊明等等古人更无从谈起。因此,从杜绝套作的角度看,确实成功。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此狭窄的写作范围是否恰当?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在角度的多元化和限制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从备考的角度看,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这样的变化。可以说,不管是陈妙云教授,还是考试院的的说法,广东这几年一直打击套作作文,也一直在寻找一种能有效杜绝套作的命题形式,而从2013年的阅卷情况来看,对于“慈善”这样限制性极强的范围,基本无法套作。从高考年报的论述来,也肯定了2013年作文题对于打击套作和模式化写作所起到的作用。所以对于能有效防止套作和模式化写作的“这种就具体生活现象而引发关注,引出自己述说的作文形式”必须引起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原先建立在素材积累基础上的“论点—论据—扣题点题”的片段训练模式以本次一模作文来看,完全行不通,因为最重要的论据

2014年北京高考英语试题与答案

2014年高考英语试题以及答案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45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5 分) 从每题所给的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It’s so nice to hear from her again. , we last met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go. A. What’s more B. That’s to say C. In other words D. Believe it or not 答案是D。 21. Some animals carry seed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______ plants can spread to new places. A. so B. or C. for D. but 22. ---Hi, let’s go skating. --- Sorry, I’m busy right now. I _______ in an application form for a new job. A. fill B. have filled C. am filling D. will fill 23. Jane is in a hurry because the train to the airport leaves _______ half an hour. A. by B. in C. for D. until 24. ________carefully if any change occurs when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lab..

2018年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解析

2018年广州市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解析 一、作文题回放 二、审题 广州市2018年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通过文字材料,引出写作要求。 材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内容,是南粤中学宣传栏上出现了一组标语,标语是由汉字和表情包构成的。其包含的含意是:这组标语很新颖;同学们很有创意;年轻人喜欢新颖、活泼的宣传方式。 第二个内容,陈述这些标语中的甲骨文表情包的来历。这些甲骨文表情包是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的,表明这些表情包不是恶搞的产品,是经过严肃的程序设计出来的。是结合新技术产生的,是重新对中国古老象形文字的解读而设计的。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第三个内容,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表明甲骨文受到世界文化保护方面的重视。甲骨文成为大众与媒体的关注热点。表明甲骨文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某报“时尚”专栏,向社会征稿,展开专题讨论。最后这句话信息比较丰富。报纸向社会征稿展开专题讨论,表明这篇文章的读者对象是开放式的,面向是广大的社会受众。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该报纸是通过“时尚”专栏来展开讨论的。专栏的名称,暗示了专栏讨论的倾向性。 写作要求包括任务指令和一般写作指令另个方面: 首先看写作任务指令:“请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这个是写作任务的核心。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就上述材料的内容,给报社“时尚”

专栏投稿。这个限定了写作内容和写作目的的范围。“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感触”更多的是感情的抒发,是感性思维的呈现“思考”则是理性思维的呈现。 再看一般写作指令:“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这些都是常规的高考作文的要求。这样的写作指令,考生是已经非常熟悉的了。 对材料三个内容,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南粤中学出现的由教授团队设计的甲骨文表情包标语,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向报社“时尚”专栏投稿,展开专题讨论。能够这样整体地理解这道作文题的材料内容,立意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要防止高分段的考生不能整体理解材料的内容与含意。 那么这道题该如何立意呢? 可以从正面来立意,例如: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结合,展现时尚风采;传统文化需要跟时代结合,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生活结合,才能够有新的发展;传统的东西也可以很“时尚”;传统文化创新工作很有必要;用新颖时尚的宣传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裨益…… 可以从反面来立意,例如: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纯粹性;……这个角度立意可写的空间不大,因为材料基本排除了恶搞甲骨文的可能。 三、评价 评价一道高考模拟作文题的好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作文题命题是否规范,合乎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2)材料的理解是否有多元理解,可以让考生从多个角度立意切入写作。(3)写作任务是否可以调动起考生写作的积极性,考生有话可写。(4)是否能够体现区分度,拉开不同层次考生的距离。(5)作文题目是否有一定的陌生感。 从这几个评价角度来看,总体来说这道作文题是一道不错的模拟作文题。 (1)作文题命题规范,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是备考的重点,也符合作文命题的趋势。 (2)对材料的多元理解,整体上来说,更偏向正面的立意,“多元”理解上做得还不够。但是因为材料由三个部分来组成,加大了材料阅读理解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元理解不足的问题。 (3)材料有考生比较喜欢的表情包出现,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考生的注意,考生的写作热情容易激发。这些话题内容,考生是熟悉的,是有话可说的。 (4)这道题能够体现出区分度。普通的学生,能够写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关系,基本上都是可以符合题意的。但是要拿高分,就一定要注重材料的整体性理解。这是一个难点。材料三个内容,各自独立,又互相有联系。从严格要求来说,需要有整体性的理解,才是切合题意的。另外,“时尚”专栏这个“坑”挖得有点隐秘,估计不少考生会忽略这个点,也是造成分数区分的一个地方。 (5)作文的形式是考生熟悉的,材料内容有一定新意,给考生一定的陌生感,但是提炼主题以后,基本还是属于考生熟悉的内容范围。

2014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英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6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he 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 Curiosity Challenge Dare to Take the Curiosity Challenge! The 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 (CSF) is pleased to inform you of the sixth annual Curiosity Challenge. The challenge invites, even dares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the ages of 5 and 14 to create artwork or a piece of writing that shows their curiosity and how it inspires them to explore their world. Students are being dared to draw a picture, write an article, take a photo or write a poem that shows what they are curious about. To enter the challenge, all artwork or pieces of writing should be sent to the Cambridge Science Festival, MIT Museum, 265 Mass Avenue. Cambridge 02139 by Friday, February 8th. Students who enter the Curiosity Challenge and are selected as winners will be honored at a special ceremony during the CSF on Sunday, April 21st. Guest speaker will also present prizes to the students. Winning entries will be published in a book. Student entries will be exhibit and prizes will be given. Families of those who take part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celebration and brunch will be served. Between March 10th and March 15th, each winner will be given the specifics of the closing ceremony and the Curiosity Challenge celebration. The program guidelines and o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are available at: http://cambridgesciencefestival.org. 21 Who can take in the Curiosity Challenge? A. School students. B. Cambridge locals. C. CSF winners. D. MIT artists. 22 When will the prize-giving ceremony be held? A. On February 8th. B. On March 10th C. On March 15th.. D. On April 21st. 23 What type of writing is this text? A. An exhibition guide. B. An art show review. C. An announcement. D. An official report.

广东省广州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试题解析及典型例文

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试题解析及典型例文 【原题直播】 24、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60分) 总述: 今天进行的广州一模试卷,拿到作文试题不禁莞尔,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出这么一个题目,是命题人的无知还是对高考的不了解?这道试题就是2005年浙江省的高考试题啊! 2005年浙江的高考作文试题是这样的: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命题人这么没有预测性地拿出这样的模拟试题,浪费钱财不说,更浪费时间精力。高三学生贵如金子的时间,老师还得要批改这样毫无意义的学生作文,出点新鲜的行不? 不过,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倒是很值得一说的,诸位一定看到文章的题目后面凭空多了这么一个“?”,很稀奇也很创新,所以也就平添了诸多趣味,更值得玩味。 另外,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广东命题能够命出这么具有文学意味的题目的。 【审题和立意】 因为多了这么一个问号,这句本来耳熟能详的唐诗一下子变了口味,那么这样的“?”到底是有意还是设题失误?如果是有意为之,就给我们考生另辟了一个思维的通道;如果是设题失误,也许命题人后来知道了拾人牙慧,也正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造成既成事实,生米让考生自己做熟饭去吧。 既然已经出现在试题之中,板上就已经钉钉子了,那么我们只能从第一种的角度去审题和立意,如果多去想第二种,那就真得会埋汰命题人了。不过老实说,对于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我们还是很嗤之以鼻的。 这个拾人牙慧的妙处就在这个问号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 第一种:这是一个普通的疑问句,就如我们上课常用的提问方法那般,答题者只要回答“是”或“不是”,确实是这样,果真是这样或者决不是这样就可以了。也许命题者的本意也在这里吧,给考生一个辩证思维的空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一叶落知天下秋”,人人皆知,从这个立意正确的角度思考,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在审题的时候,就要看清楚了,这个命题不是让你满地去找落叶,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片或者一瓣,然后大呼:“啊,秋天到了!”,如果这样写,立马判你死刑,你的作文死定了。要知道,在咱南方,四季都有落叶,北方进入寒冷的冬季的时候,我们这里的落叶会更多,那还不四季都是秋天了啊! 呵呵,这只是个玩笑话,本次作文题是要我们考生写出比喻义,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题目的含蓄,富有象征性,既有感性体验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思想品格、伦理道德的范围,写出很强的文学性来。 “一叶”可以是很小的一个方面,“秋”就是大的方面,因此应该是局部与整体、点与面、小与大、有限与无限、瞬间和永恒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正像毕达

(完整word版)江苏2014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 小题; 每小题1 分, 满分15 分) 21. Lessons can be learned to face the future, ________ history cannot be changed. A. though B. as C. since D. unless 22. The book has helped me greatly in my daily communication, especially at work ________ a good impression is a must. A. which B. when C. as D. where 23.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Youth Olympic Games to be held in Nanjing? —Well, the media ________ it in a variety of forms. A. cover B. will cover C. have covered D. covered 24. Tom always goes jogging in the morning and he usually does push-ups too to stay ________. A. in place B. in order C. in shape D. in fashion 25. Top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ies are ________ by major companies. A. chased B. registered C. offered D. compensated 26. —What a mess! You are always so lazy! —I’m not to blame, mum. I am ________ you have made me. A. how B. what C. that D. who 27. She was put under house arrest two years ago but remained a powerful ________ in la st year’s election. A. symbol B. portrait C. identity D. statue 28. The idea “happiness, ” ________, will not sit still for easy definition. A. to be rigid B. to be sure C. to be perfect D. to be fair 29. The lecture ________, a lively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followed. A. being given B. having given C. to be given D. having been given 30. —Dad, I don’t think Oliver the right sort of person for the job. —I see. I’ll go right away and ________. A. pay him back B. pay him off C. put him away D. put him off 31. It was sad to me that they, so poor themselves, ________ bring me food. A. might B. would C. should D. could 32. I can’t meet you on Sunday. I’ll be ________ occupied. A. also B. just C. nevertheless D. otherwise 33. Legend has it that the origin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o ________ the soul of Qu Yuan. A. remember B. remind C. recover D. recall 34. Good families are much to all their members, but ________ to non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