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概况介绍

合集下载

云南省昭通区域概况

云南省昭通区域概况

昭阳区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和国家“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的腹心地带,距昆明381公里,距成都、重庆、贵阳均在500公里左右。

全区国土面积2167平方公里,总人口78.9万人。

昭阳区地势西高东低,最高处是大山包乡独石包包,海拔3364米,最低处是海拔494米的金沙江边的茅坡,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气温11.6℃,最热月7月均温19.8℃,最冷月1月均温2℃,极端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3.5℃,年降水量735毫米。

昭阳区辖3个街道、3个镇、14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龙泉街道:8.40万人|凤凰街道:10.10万人|太平街道:5.20万人旧圃镇:6.10万人|永丰镇:4.00万人|北闸镇:5.20万人布嘎回族乡:2.90万人|守望回族乡:4.20万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3.10万人盘河乡:2.30万人|靖安乡:3.70万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2.60万人洒渔乡:5.40万人|乐居乡:2.90万人|苏家院乡:3.64万人|苏甲乡:3.80万人大山包乡:1.40万人|大寨子乡:1.40万人|炎山乡:2.20万人|田坝乡:1.30万人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东以赤水河为界与四川叙永相邻,南连贵州毕节、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

县城驻地乌峰镇,。

县境从东至西99公里,从南到北54公里,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和南部稍平缓。

最高点是以古镇麦车村的戛么山,海拔2416米;最低处为罗坎镇桐坪村大滩,海拔630米。

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贵阳326公里,距重庆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

县城与毗邻市(县)城距离,距叙永182公里,距威信87公里,距赫章76公里,距毕节73公里,距彝良220公里。

镇雄年平均气温11.3℃,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镇雄县辖16个镇、12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人口近150万:乌峰镇:11.55万人|中屯乡:6.03万人|泼机镇:11.02万人|鱼洞乡:1.84万人|黑树镇:2.68万人|母享镇:5.96万人|坡头镇:6.64万人|花朗乡:2.18万人|大湾镇:5.03万人|以勒镇:6.09万人林口彝族苗族乡:3.87万人塘房镇:5.41万人|果珠彝族乡:3.53万人|尖山乡:2.96万人|赤水源镇:5.34万人|芒部镇:4.47万人|雨河镇:3.97万人木卓乡:2.70万人|罗坎镇:7.07万人|盐源乡:3.79万人|碗厂乡:2.05万人|杉树乡:2.17万人花山乡:2.55万人|牛场镇:4.04万人|五德镇:6.50万人|坪上乡:3.79万人|以古镇:2.90万人|场坝镇:5.37万人威信县威信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东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接壤,南与贵州省毕节县、云南省镇雄县相连,西与彝良县和四川省筠连县交界,北与四川省珙县、兴文县毗邻。

昭通人文介绍

昭通人文介绍

豆沙关古镇
02
位于大关县境内,有“小三峡”之称,是古代通往滇西北的要
道。
大山包遗址
03
位于昭阳区境内,是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民俗风情
苗族踩山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昭通市苗族群众都会举行踩山节活动。
苗族蜡染
苗族蜡染是昭通市苗族的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极高的艺术价值。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昭通市苗族的传统工艺,包括银帽、银项圈、银手镯等。
历史沿革
1
昭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期设 立县治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
昭通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也是中 国著名的“南丝绸之路”的要冲。
3
自古以来,昭通就是“西南夷道”的重要交通 线之一,具有“锁钥南滇,咽喉西蜀”之称。
行政区域
昭通市下辖1个市辖区昭阳区
2个县鲁甸县和巧家县
民族文化
昭通市的彝族文化特色浓郁,拥有众多传统节庆和民族风情,如火把节、苗 族花山节等。
文化特色
传统文化
昭通市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川剧、灯戏等,以及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和 手工艺,如剪纸、糖画等。
红色文化
昭通市还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扎西会议纪念馆等,为当地 文化特色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04
昭通发展历程
古代发展
文化遗址
昭通市内有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朱提江遗址”、 “乌蒙山遗址”等。
古代政治经济
昭通在秦朝开始设置郡县,成为中原王朝的统治中心之一。 同时,昭通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之一,商业贸易繁 荣。
近现代发展
近代昭通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昭通成为我国重要的烟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也是当 时国内重要的矿产品开发和出口基地。

昭通市昭阳区概况介绍

昭通市昭阳区概况介绍

昭阳区位于云、贵、川、渝腹心的云南省昭通市,是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国土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全区辖17个乡(镇)、3个城区办事处。

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6个民族,总人口80万,城镇人口25万。

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开发较早。

古称“朱提”“乌蒙”,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 5年)置朱提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设安上县,七年复称朱提县。

宋为乌蒙部,元为乌蒙路,明设乌蒙军民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设昭通府,置恩安县。

民国2年(1913年)改称昭通县。

1950年3月成立昭通县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撤销昭通县建制,其辖区并入县级昭通市。

2001年撤销县级昭通市成立县级昭阳区。

早在5万年前,昭通的先民,早期智人“昭通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昭阳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早期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汉代已成为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商品集散地之一,曾创造过灿烂的朱提文化,是“国学大师”姜亮夫之故里,爱国将领龙云、卢汉之故乡,清末民初,商贸繁荣,城市繁华,曾有“小昆明”之称。

昭阳,区位独特,气候宜人。

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抬升地段,最高海拔33 64米,最低海拔494米,立体气候明显,昭通坝子位于中央,平均海拔1920米,是全国著名的避暑城市。

昭阳,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立体气候造就了昭阳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苹果、烤烟、马铃薯、花椒等特色种植业已初具规模。

达81.58亿吨的褐煤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无烟煤储量达3亿多吨,随着世界原油日趋紧缺、油价不断上涨,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品牌“月中桂”绿豆糕、始创于清朝中期的乡土特产昭通酱、编织工艺独特的昭通“版纳地毯”等产品,曾多次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以质量和价格优势畅销国内外。

工业发展潜力巨大,昭阳工业园区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工业园区建设。

昭通市昭阳区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内容

昭通市昭阳区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内容

第一章城市概况1.1 城市基本情况1.1.1 位置与面积昭阳区位于昭通市西南端,东经103º8′—103º56′、北纬27º7′—27º39′之间。

东西最大横距6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3公里,总面积2240平方公里,山区占64.3%;江边河谷占2.1%;平坝区占33.6%,平坝区面积769.5平方公里 (含2002年末城区建成区面积16.5km2),是昭阳区工农业生产相对集中的区域,也是今后工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中心城区是昭通市委、市政府驻地,南至省会昆明473公里,东至贵阳462公里,北至成都679公里、至重庆609公里。

213国道和内昆铁路经过城郊。

见昭通市政区图。

1.1.2 地形地貌昭阳区西高东低,属滇中凹陷部东北端,受金沙江水系及无数深谷切割,形成高原湖积盆地、冲积平地、起伏山地、高山丘陵等地形。

最高点是大山包乡独石包,海拔3364米;最低点大寨子乡茅坡,海拔494米。

山脉系乌蒙山脉延伸尾端和凉山山脉五莲峰分支。

昭阳区中心城区海拔1909—1958米,所处昭通坝子为典型的高原湖积盆地,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地,坡度低于8度,是一个山、台、坝相间的盆地,东部沿凤凰山、圆宝山和黄萝地梁子形成高约50米的土台,平坦宽阔,西部高约100—300米的九龙山、桃树井梁子与洒渔坝分开。

中部荷花梁子稍凸起。

坝子北部由大龙洞至小龙洞,相距约20公里。

1.1.3 水系河流昭阳区水系属横江上段—金沙江下段水系。

金沙江从巧家县蒙姑进入昭通市境内,沿西部边缘经巧家、昭阳区炎山、永善、绥江转向东流,经屏山至水富出境,流程458公里,平均比降0.93‰,属昭通市径流面积为5432平方公里。

屏山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流量4450m3/s,最大洪峰流量29000m3/s (1966年9月2日),最小流量1060 m3/s(1960年4月3日)。

流经昭阳区西北部边缘,区内河长30公里。

横江下段称横江,中段称关河,上段是洒渔河。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昭阳区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是一个适合农业发展的地区。

蔬菜产业作为昭阳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状况如何呢?首先,昭阳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较大。

由于昭阳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蔬菜生长,因此吸引了众多农民投入蔬菜种植。

据统计,目前昭阳区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主要包括番茄、黄瓜、洋葱、胡萝卜等多个品种。

这些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为昭阳区提供了丰富的蔬菜供应。

其次,昭阳区的蔬菜品质逐步提升。

为了提高蔬菜的品质,昭阳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种植管理,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在蔬菜种植中应用现代化设备,提高了种植效率和品质。

再次,加强蔬菜品牌建设,通过认证和品牌宣传,提升了蔬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昭阳区蔬菜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昭阳区的蔬菜销售渠道逐步健全。

随着蔬菜产量的增加,销售渠道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昭阳区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和配送企业的发展,建立蔬菜产销对接机制,提高蔬菜销售的效率和规模。

同时,昭阳区也积极发展电商渠道,将蔬菜直接销售给市场,方便消费者购买到新鲜的蔬菜。

这些销售渠道的逐步健全,使昭阳区的蔬菜销售更加便捷和高效。

综上所述,昭阳区的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良好。

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加强市场销售和关注可持续发展,昭阳区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逐步提升。

未来,昭阳区将继续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昭通

昭通

昭阳区昭阳区总面积2167平方千米,总人口78.9万人(2007年)。

区人民政府驻海楼路,邮编:657000 代码:530602 区号:0870 拼音:zhāo yáng qū目录1区情概况2自然环境3主要资源4旅游景点5历史沿革6经济发展7地方特产8特色美食1区情概况昭阳昭阳区区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位于云南省东北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和国家“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的腹心地带,距昆明381公里,距成都、重庆、贵阳均在500公里左右,全区国土面积2167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78.9万人,居住着汉、彝族、回族。

昭阳区行政面积龙泉街道凤凰街道太平街道旧圃镇永丰镇北闸镇布嘎镇守望镇洒渔镇靖安镇盘河镇乐居镇苏甲镇炎山镇田坝镇小龙洞镇大寨子镇青岗岭镇大山包镇苏家院镇2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境内有两大山系横亘境内,东边,乌蒙山脉绵延而至,山势雄奇,高耸峻拔;西边,是横断山脉凉山山昭阳区望海公园系五莲峰分支的尽头,山山陡峭,峰峰兀立。

地势西高东低.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最高处是大山包乡独石包包,海拔3364米,最低处是海拔494米的金沙江边的茅坡,从海拔最低的金沙江边到海拔最高的大山包山顶,你能体会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感觉,还可以领略到完整的高原山峦和高原坝子风光,欣赏到汹涌湍急、奔腾而去的金沙江。

巨大的海拔高差,导致了立体气候明显,昼夜温差大。

而坐落着昭通城的昭鲁坝子,则是春、秋相连,无明显的夏季气候特征,是较为理想的避暑胜地。

2006年、2007年,昭阳区连续进入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并在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上位列第20位。

shadow©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昭阳区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昭通大山包发展背景

昭通大山包发展背景

昭通大山包发展背景昭通大山包(Zhaotong Dashanbao)位于中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是一座以生态保护为主题的大型自然保护区。

大山包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昭通大山包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昭通大山包位于滇西北的滇东南山脉,地处滇中高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

其南面是滇东南山系,北面是滇西北山系,东西两侧分别是滇池和金沙江。

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山包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貌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昭通大山包地处云贵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交汇地带,气候多样,地形复杂。

这里的海拔高度从1000米到4000米不等,形成了高山、峡谷、平原和湖泊等多样的地貌景观。

同时,大山包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这种独特的气候和地貌条件为大山包的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山包是一个典型的生态保护区,这里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

据统计,大山包地区有1000多种植物和300多种野生动物。

其中,大熊猫作为国宝级动物,是大山包的代表性物种之一。

此外,大山包还是许多珍稀鸟类和植物的栖息地,如白头叶猴、红腹锦鸡、马麻雀等。

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为物种的繁衍和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大山包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这里的自然景观独特而壮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大山包的主要景点包括神龙峡、大山包湿地公园、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神龙峡以其险峻的峡谷和清澈的水质而闻名,被誉为“东方小峡谷”。

大山包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主题公园,是观赏水鸟和湿地景观的理想场所。

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是大山包地区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重要基地。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山包的发展前景也非常广阔。

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政策,以促进大山包的旅游业发展。

目前,大山包已经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旅游设施,如酒店、度假村和观光车等。

昭通市昭阳区烟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昭通市昭阳区烟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昭通市昭阳区烟草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作者:李兴洲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3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昭通市昭阳区烟草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了昭阳区在生产中采取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经验,提出了发展昭阳区特色山地烟叶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昭阳区稳步发展烟草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草;生产现状;发展前景;云南昭通;昭阳区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3-0042-011 烟草种植概况昭通市昭阳区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3°08′~103°56′、北纬27°07′~27°39′之间。

海拔最高3 364 m,最低494 m,相对高差2 870 m,平均海拔约1 950 m,地势平坦,丘陵相间。

其中,坝区占33.6%,山区占64.3%,河谷地带占2.1%,是典型的高原湖积盆地。

昭阳区种植烟草历史悠久,据记载,1941年,浙江人吴镜漪与昭阳人雷鸣章、崔国章在元宝山试种金元烤烟成功后,昭阳区烤烟种植发展十分迅速,1982年烤烟种植面积2 707.7 hm2,2000年以后发展到5 008.6 hm2,目前基本稳定在5 333.3 hm2、总产1.1万t左右[1]。

烟草行业是昭阳区的经济支柱,昭阳区的清香型特色山地烟叶是全国著名烟叶之一,为实现“原料保障再上新水平”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昭阳区经济增长、促农增收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 烟草生产现状2.1 品种昭阳区烤烟种植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82年以前以金元、金星400号、大金元、G28为主,1989—2015年以云烟97、云烟99、K326等烤烟品种为主,2015年以后主要种植云烟87。

近年来,通过不断培育和引进新种,烤烟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昭阳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云烟87,其次是NC102和云烟116,这些品种刚种植时表现很好,但由于连片种植、各种病虫害加重、抗病性逐年退化、烟叶品质变劣,失去原有品种的优良特征[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阳区位于云、贵、川、渝腹心的云南省昭通市,是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国土总面积2167平方公里,全区辖17个乡(镇)、3个城区办事处。

境内居住着汉、回、彝、苗等16个民族,总人口80万,城镇人口25万。

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开发较早。

古称“朱提”“乌蒙”,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 5年)置朱提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改设安上县,七年复称朱提县。

宋为乌蒙部,元为乌蒙路,明设乌蒙军民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设昭通府,置恩安县。

民国2年(1913年)改称昭通县。

1950年3月成立昭通县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撤销昭通县建制,其辖区并入县级昭通市。

2001年撤销县级昭通市成立县级昭阳区。

早在5万年前,昭通的先民,早期智人“昭通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昭阳是云南开发较早的地区,秦凿“五尺道”,汉开“南夷道”,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早期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汉代已成为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区商品集散地之一,曾创造过灿烂的朱提文化,是“国学大师”姜亮夫之故里,爱国将领龙云、卢汉之故乡,清末民初,商贸繁荣,城市繁华,曾有“小昆明”之称。

昭阳,区位独特,气候宜人。

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抬升地段,最高海拔33 64米,最低海拔494米,立体气候明显,昭通坝子位于中央,平均海拔1920米,是全国著名的避暑城市。

昭阳,资源丰富,物华天宝。

立体气候造就了昭阳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尤其是苹果、烤烟、马铃薯、花椒等特色种植业已初具规模。

达81.58亿吨的褐煤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无烟煤储量达3亿多吨,随着世界原油日趋紧缺、油价不断上涨,煤化工发展潜力巨大。

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品牌“月中桂”绿豆糕、始创于清朝中期的乡土特产昭通酱、编织工艺独特的昭通“版纳地毯”等产品,曾多次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以质量和价格优势畅销国内外。

工业发展潜力巨大,昭阳工业园区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工业园区建设。

昭阳,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自然风光旖旎壮观,文物古迹品位独特,文化旅游底蕴深厚。

回族的古尔邦节、苗族的芦笙舞和花山节、彝族的火把节和十月年等民俗风情无不绚丽多彩。

雄伟的乌蒙山、峻峭的鸡公山、澎湃的金沙江、秀丽的洒渔河构筑了集高原绝壁、高山湖泊、高海拔瀑布和溶洞为一体的罕见高原奇观。

独特的大山包亚高山原生性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黑颈鹤及雁鸭类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全世界仅有4000余只的珍稀鸟类——黑颈鹤,每年到昭阳区大山包跳墩河水库越冬栖息的就达1200余只,构筑出一幅“人鹤一家”
的和谐美景,被列为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此外,昭阳区境内还有库容3.55亿立方米的滇字一号水利工程——渔洞水库、新老“昭阳八景”、葡萄井彝族六祖分支祭祖圣地——洒渔河古五尺道人文旅游开发带、大龙洞——清官亭——凤凰山旅游带,以及彰显历史风云的龙卢宗祠,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境内出土的汉孟孝琚碑有较高书法价值,被称为“稀世之宝”;以获得“鲁迅文学获”的《好大一对羊》为代表的一批昭通文学作品,在国内影响较大,被称为“昭通文学现象”。

随着“云南旅游大省”、“云南北大门”和“历史文化及跨省区之旅精品线”的建设,昭阳区以独具魅力的“朱提文化”和高原奇观为依托的旅游业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开发前景。

昭阳,如旭日东升,昭示阳光大道,极具投资魅力。

随着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和云南省国际大通道建设的不断加快,昭阳区将形成东经黔桂通沿海,北连川渝进中原,南下昆明达东盟,西沿金沙连川藏的交通大格局,昭阳区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南丝绸路重镇,振兴磅礴乌蒙昭通”的目标,区委、区政府将围绕“重点在农村、突破在工业、特色在城市、关键在创新”的发展思路,把昭阳中心城市建成“雄踞滇东北,影响滇川黔,集工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中等生态城市”。

新世纪,新希望,我们将一如既往坚持全面开放、以人为本、又好又快、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把昭通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发展目标,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富足的土地资源,
富裕的劳动力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宽松的政策环境,独特的人文地理,诚邀四方宾客,广迎八面商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到昭阳区投资兴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