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知识盘点+试题)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知识盘点+试题)

专题3 日积月累、文言文及运用一、全册日积月累、文言文盘点。

1.关于惜时的名句。

(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葛洪【释义】不能每天吃饱了就无所事事,不要浪费一分一秒的光阴。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释义】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年富力强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释义】年少时,不要把大好青春等闲虚度,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释义】多少人间的事情,都是那样匆匆而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

一万年太久了,我们要珍惜时间,做好眼前的事。

2.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太平盛世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人寿年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多事之秋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内忧外患3.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释义】能辛勤地为国效力,能节俭持家。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魏征【释义】处在安逸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险,反对奢侈浪费,倡导节俭。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释义】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困难。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用纯【释义】吃粥饭时,应当想到这些粮食的得来是很不容易的;用针线时,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这句话意在告诫我们要注意节盛名师解惑约,珍惜劳动果实。

4.文言文。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①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敏②而好③学,不耻④下问⑤。

【释义】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而识⑥之,学而不厌⑦,诲⑧人不倦。

【释义】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ppt课件
01
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02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03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总之只剩下A、B、C三个成分。
04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
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站在窗外,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台湾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浪费的"后面加"现象"28."数量"改"质量"
"的活动"跟"的一天"去掉一个
答案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⑺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01
第一种改法: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不当的毛病,却出现了“爱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02
第二种改法:把全文改为“同学都爱护财物”。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例句1、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
改: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4、××对×说:“你的……,我……。”
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2. 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1一(词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第一单元一、词语解释贪婪:是指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适宜:适合,相宜。

倾盆大雨:雨大得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直叫。

依依不舍:留恋,不忍分离。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毫不犹豫: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

品味:仔细体会,玩味。

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彩,满溢的色彩。

形容色彩明丽。

饱览:尽情地看。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天长日久:形容长久。

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

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

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牵肠挂肚:牵,拉。

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黯然神伤: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二、近义词急切: 迫切惧怕: 害怕隐藏: 暗藏鼓励: 勉励、激励兴趣:兴致困难: 艰难犹豫: 迟疑熟悉: 熟识继续: 持续忽略: 疏忽特别: 特殊亲切: 杀热丰富: 丰盛模仿: 模拟、反义词贪婪: 知足快乐: 忧伤暂时: 长久轻松: 繁重滚瓜烂熟:结结巴巴困难: 容易喜欢: 讨厌犹豫: 果断熟悉: 陌生继续:中断忽略: 汪息特别: 普通悲惨: 幸福丰富: 贫乏赞誉:腹责津津有味:枯燥无味第二单元一、词语解释泊:船靠岸,停船。

问:本课指间隔。

绿:本课用作动词,吹绿。

秋思:秋天的思绪。

欲作:想写。

复恐:乂怕。

临发:即将出发耳舌:声音嘈杂。

幽芳:形容香味活淡而分芳。

颇:很。

颇负盛名,就是名气很大。

古玩:可供玩赏的古代器物。

玷污:弄脏。

大抵:大多;大都。

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

折节:屈服。

无所谓:谈不上,说不上。

隆冬:冬季最寒冷的时候,深冬。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全册期末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道德知识点总结:
1. 了解国徽、国旗、国歌等国家的象征,学习爱国主义。

2. 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3. 学习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4. 学习珍惜粮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行为。

二、法治知识点总结:
1.了解法规的重要性:
(1)了解法规对于社会的规范作用;
(2)理解遵守法规的意义;
(3)了解法律对于保护人民权益的作用。

2.学习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概念:
(1)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了解法律是国家行为的规则。

3.学习法治国家的特点和优势:
(1)了解法治国家依法治理的特点;
(2)理解法治国家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优势。

4.了解法律的制定和修订过程:
(1)了解法律的制定机关和程序;
(2)理解法律修订的必要性和程序。

5.学习法律的实施和监督:
(1)了解法律实施的组织和程序;
(2)了解法律监督的机构和方式。

6.学习法律的知识:
(1)了解人身安全、公共卫生、教育权益等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
(2)理解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期末复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期末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期末专项复习

五年级上册期末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期末专项复习

【期末专项】专题05 古诗文和日积月累命题焦点:从近年来小考题的命题来看,关于“古诗文”的检测,试题类型较为灵活,考查重点侧重于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赏析和评价。

主要题型有:①有关古诗文的作者、作品、年代等文学常识的填空、判断、选择和连线题;②古诗文的默写与补写题;③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题;④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题;⑤分析古诗文表现手法题;⑥理解古文字词题;⑦翻译古文句子题;⑧体会古诗文所蕴涵的哲理题。

这部分设题范围广泛,题型灵活,试题存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针对古诗文赏析、评价和体会思想感情这方面的试题,难度很大。

学生在复习时应加强对这方面的训练。

根据命题焦点对本册做如下复习:一、本册新学知识点(全册)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示儿》朗读指导:在读正痛、读通顺的基础上读好停,准确把握感情基调,入情入境地朗读如,《儿》要读出诗人“恒不见九州同”的沉郁和对收复河山的渴望;《题临安》要读出诗人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悲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已杂诗》要读出诗人对“万马”的痛心我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背诵指导:可以借助键词诵,如,《儿》中的“空、、定、家祭”;《题临安鲜》中的“山、楼、歌舞、重、醉、直把”;《己杂诗》中的“九州、ㄎ马、、降”默写指导:默写《示儿》时,注意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不写错别字,标点不要遗漏。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3.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暖风重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青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提示:朗读《山居秋暝》时,静态描写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动态描写的诗句读得活泼些。

朗读《枫桥夜泊》可用比较深沉低缓的语调。

朗读《长相思》要用缓慢而深情的语调来读上阕,用低沉而悲伤的语调读下阕。

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归类复习(含练习)

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归类复习(含练习)

小数乘法1、意义:(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小数: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计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验算方法:(注意用原题数字进行验算)(1)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2)可以用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

4、积变化的规律:(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n倍,积也跟着扩大(缩小)n倍;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缩小n倍,积不变。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积的近似数:与估算不同,只是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得数一定的小数位数。

6、小数的四则运算(1)常规计算与整数一样,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从左往右。

(2)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1、2.4+2.4+2.4+2.4=2.4×()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0.56×1.3=() 5.6×13=()3、把5.8扩大()倍是58,69缩小()倍是0.69。

4、在计算0.56×3时,可以把0.56看成( )来计算,要使积不变,应把计算的结果缩小()倍。

5、0.56×202= 0.56×()=()利用了()律进行简算。

6、0.108×2.3的积有()位小数,如果0.108扩大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2.3变成()。

7、4.9095取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是(),两位小数是(),三位小数是()。

8、在下面的圆圈里填上“>”、“<”或“=”符号。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完好版一、近义词担忧——担忧贪心——贪心惧怕——害怕适宜——合适喜欢——喜欢困难——困难起码——至少鼓励——鼓励毫不犹豫——毫不迟疑熟悉——熟识品味——品味欣赏——欣赏愉悦——喜悦遭遇——遭受悲惨——凄惨领悟——领会二、反义词担忧——放心贪心——知足隐藏——公开暂时——长久喜欢——讨厌困难——容易起码——至多鼓励——打击毫不犹豫——犹豫不决熟悉——生疏欣赏——讨厌愉悦——不快悲惨——幸福寂寞——热闹模拟——独创三、四字词1、花花绿绿倾盆大雨饥肠辘辘舒舒适服依依不舍2、绿林好汉滚瓜烂熟能文能理3、毫不犹豫想去就去4、流光溢彩呐喊助威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花纹驳杂黯然神伤千篇一律一片一片天高气爽云淡日丽香飘四野又圈又点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古今中外大显身手眼泪花花真情实感心安理得念念不忘呕心沥血天长日久悲欢离合精读课《窃读记》1作者林海音〔19___年-2023年〕,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____大阪,原籍____苗栗县头份镇,作家。

代表作《城南旧事》,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六那么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2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分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3理解句子①急忙翻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心地读着。

“贪心”: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心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置,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只读不买。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

惧怕: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概念汇总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在数轴上,以“0”为分界点,越往左边的负数越小,左边的数都比右边的小。

2、在生活中,常把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呈相反关系的量用正负数表示:比如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上(+)、海平面以下(其中海平面高度为0),(—);盈利(+)、亏损(—);收入(+)、支出(—);东北(+)、西南(—)……,所以说:正负数是一对相反的数。

第二单元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 =ab S =a ×a =a 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 =ah S =ah ÷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a +b )h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2、分割思想:把一个复杂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图形。

转化思想:把一个不规则图形通过分割、平移等方法转化成一个规则图形(前后图形的形状变了,但前后图形的面积不变,也叫做“等积变形”)转化思想在图形面积中运用非常广泛。

长方形的长可以看作“底”,宽可以看作“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3、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通过移动拼成(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等积变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用字母表示S=a×h。

4、等底等高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相等5、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关键是看“底×高”后的乘积是否相等。

6、把长方形方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但高变小了,所以面积变小了;同理,把平行四边形方框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高变大了,面积也变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