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电大的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金融保险)电大的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金融保险)电大的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金融保险)电大的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1、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本位币一定是()。

A、足值货币

B、金属货币

C、无限法偿

D、有限法偿

2、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证券及某些信誉高的公司债券等,虽然不是现实购买力,但经过简单手续就可十分容易地变成货币,因此被称为()。

A、M1

B、M2

C、准货币

D、狭义货币

3、货币作为金融资产被人们保有是货币在执行()。

A、流通手段职能

B、贮藏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世界货币职能

4、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三者的关系是()。

A、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

B、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C、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D、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5、通货膨胀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使下列哪个主体在通货紧缩中获利()。

A、实物资产的持有者

B、固定利率的债务者

C、固定利率的债权者

D、浮动利率的债务者

6、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

A、增加货币供给

B、减少货币供给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财政赤字

7、凯恩斯认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A、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B、与收入反方向变化

C、与利率同方向变化

D、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8、在借贷期限内不需要定期调整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

B、浮动利率

C、固定利率

D、官方利率

9、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有盈利性、()和安全性

A、计划性

B、行政性

C、风险性

D、流动性

10、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是()。

A、职能分离型模式

B、全能银行模式

C、分业经营

D、单一银行制

11、某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期限10年,票面收益率为5%,当投资者以95元价格购买并持有到期时,投资者的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A、5.789%

B、5.5%

C、5.263%

D、4.737%

12、下列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是()

A、结算任务

B、信托业务

C、咨询业务

D、贷款业务

13、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则表示本币()。

A、升值

B、贬值

C、不变

D、无法确定

14、以下不属于期货交易特点的是()。

A、标准化交易

B、交易所内交易

C、需要交保证金

D、必须实物交割

15、投资收益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金融账户

D、储备账户

单项选择题2

1、货币在进行商品交易时执行的是()。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2、在货币供给机制中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是()。

A、创造基础货币

B、创造派生存款

C、发行货币

D、独立决定货币乘数

3、商业银行向居民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属于()。

A、直接信用

B、间接信用

C、商业信用

D、政府信用

4、下列属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有()。

A、吸收存款

B、发放贷款

C、发行债券

D、承诺业务

5、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A、与收入同方向变化

B、与收入反方向变化

C、与利率同方向变化

D、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6、作为发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

A、垄断货币发行

B、垄断债券发行

C、垄断股票发行

D、垄断国库券发行

7、负利率是指()。

A、名义利率小于零

B、实际利率小于零

C、官定利率小于零

D、通货膨胀率小于零

8、下列流动性最弱的货币是()。

A、M1

B、M2

C、准货币

D、广义货币

9、当前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最主要的渠道是()。

A、增加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B、买入政府债券

C、发行央行票据

D、增加外汇储备

10、在二级市场上有价证券流通转让的双方是()。

A、发行人与投资者

B、投资者

C、发行人与承销商

D、投资者与监管者

11、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12、国债发行的主体是()

A、政府

B、个人

C、企业

D、银行

13、在下列控制货币总量的各个手段中,中央银行不能完全控制的是()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政策

C、信贷规模

D、法定准备金率

14、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公定利率

15、下列金融市场类型中属于长期资金市场的有()

A、债券市场

B、同业拆借市场

C、本票市场

D、回购协议市场

单项选择题3

1、基础货币是()。

A、中央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总额

B、商业银行对社会公众的负债总额

B、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总额D、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

2、人民币是()。

A、金属货币D、商品货币C、代用货币D、信用货币

3、货币数量论认为()。

A、货币数量决定商品价格

B、商品价格决定货币数量

C、商品价格与货币数量无关

D、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无关

4、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保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B、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充分就业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5、下列工具中属于间接金融工具的有()

A、存款单

B、公司债券

C、国库券

D、股票

6、由于对某些部门产品的需求过多导致该部门产品物价上涨,最终带动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货膨胀被称为()。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型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将会()。

A、增加基础货币供给

B、减少基础货币供给

C、使货币乘数上升

D、使货币乘数下降

8、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功能的区别之一在于中央银行是()。

A、支付中介

B、融资中介

C、经纪人

D、最终贷款人

9.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非银行金融机构

D、社会公众

10、实际利率为负值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债务人会遭受损失

B、债权人会遭受损失

C、贷款需求减小

D、对借贷双方没有实质影响

11、下列流动性最强的货币是()。

A、M1

B、M2

C、准货币

D、广义货币

12、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有盈利性、()和安全性

A、计划性

B、行政性

C、风险性

D、流动性

13、目前我国开始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度

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4、凯恩斯认为货币投机性需求与当前利率水平的函数关系是()。

A、常数

B、递增

C、递减

D、齐次

15、投资银行不能从事以下哪项业务()。

A、证券承销

B、公司并购

C、吸收存款

D、风险资本投资

单项选择题4

1、下面可用于衡量金融资产流动性大小的是()。

A、变现成本

B、交易价格

C、名义利率

D、发行价格

2、实际利率为负则表明()。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B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D实际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3、根据凯恩斯理论、在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应采取()。

A紧缩性货币政策B扩张性货币政策C均衡性货币政策D中性货币政策

4、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以()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A、美元

B、日元

C、英镑

D、马克

5、货币在发挥()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货币。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6香港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A联系汇率制度B人民币制度

C浮动汇率制度D金本位制度

7、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通货()。

A全部是由中央银行创造的B全部是由商业银行创造的

C全部是由资本市场创造的D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

8、期限5年利率为10%的1万元贷款、按复利计算利息、5年后的本利和是()。

A、15000元

B、5000元

C、6100、51元

D、16105、1元

9、某种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10年还本、每年利息为5元、设某日的成交价格为95元、其当期收益率是()。

A、5、0%

B、5、263%

C、5、216%

D、6、0%

10、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被称为()。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型通货膨胀

D、混合型通货膨胀

11、金本位制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波动的基础是()。

A、货币供求

B、铸币平价

C、购买力平价

D、利率平价

12、弗里德曼主张货币供给量()。

A、随时调整

B、按固定比率增长

C、按总需要增长

D、按总供给增长

13、人民币汇率制度是()。

A、固定汇率制度

B、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固定汇率制度

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4、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供给过剩

B、投资不足

C、物价上涨

D、货币供应过多

15、“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是指在金银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

A、金币驱逐银币

B、银币驱逐金币

C、法律上高估的货币退出流通

D、法律上低估的货币退出流通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1、C

2、C

3、B

4、D

5、B

6、B

7、D

8、C

9、D

10、B11、A12、D13、B14、D15、A

单项选择题2

1、B

2、B

3、B

4、D

5、A

6、A

7、B

8、C

9、D10、B11、A12、A13、C 14、A15、A

单项选择题3

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净借入者是:()

A、居民部门

B、企业

C、政府

D、合同式储蓄机构

E、中介性金融机构

2、公认的最早成立的现代中央银行是:()

A、瑞典国家银行

B、英格兰银行

C、法兰西银行

D、德国国家银行

3、1994年以前不实行商业银行分支行制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E、瑞典

4、年通货膨胀率在3%以下的通货膨胀称为()。

A、爬行式通货膨胀

B、温和式通货膨胀

C、奔腾式通货膨胀

D、恶性通货膨胀

5、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1等于:()

A、现金流通量

B、企业活期存款

C、①+②

D、储蓄存款

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货币供应过多

B、货币贬值

C、纸币流通

D、物价上涨

7、现代银行的本质特征是:()

A、扩大了信用中介功能

B、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C、建立了部分准备金制度

D、实行非现金流通制度

8、我国利率属于:()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公定利率

D、优惠利率

9、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A、债券

B、股票

C、商业票据

D、银行票据

10、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金不得少于风险资产的();核心资本的比率不得小于()。

A、20%;10%

B、15%;10%

C、10%;5%

D、8%;4%

11、哪种理论认为,没有必要把资产管理作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唯一手段,银行完全可以在需要资金时进入市场借入资金:()

A、负债管理理论

B、资产管理理论

C、商业贷款理论

D、流动偏好理论

12、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

A、一元中央银行制

B、二元中央银行制

C、多元中央银行制

D、复合中央银行制

13、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一种()的状态。

A、良性循环

B、恶性循环

C、无序

D、频繁变动

14、按我国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M0等于:()

A、现金流通量

B、企业活期存款

C、①+②

D、储蓄存款

15、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物价水平变动情况,但容易受到物价结构影响的通货膨胀测定指标是()。

A、消费物价指数

B、批发物价指数

C、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D、居民生活费用指数

16、按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层次划分口径,M1包括()。

A、活期存款

B、现金

C、储蓄存款

D、A与B之和

E、A与C之和

17、下列不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18、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的特点。

A、不稳定

B、不确定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9、下列各项中,()通常不包括在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中。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20、货币政策诸目标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准货币”范畴的是(ABD)。

A、定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活期存款

D、外币存款

2、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的形式有:()

A、固定利率的定期存单

B、欧洲美元存单

C、浮动利率的欧洲美元存单

D、本票

E、发行债券

3、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

A、总财富

B、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C、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重

D、利率水平

E、财富所有者对不同形式财富所提供效用的嗜好与偏好

4、中央银行的贴现率有以下特点:

A、是一种短期利率

B、是一种长期利率

C、是一种市场利率

D、是一种官定利率

E、是一种标准利率或最低利率

5、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标准:

A、可控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抗干扰性

E、可行性

6、中央银行资金清算业务分为:()

A、现金结算

B、非现金结算

C、集中票据交换

D、集中清算交换的差额

E、组织异地之间的资金转移

7、货币政策的三要素是指(CDE)。

A、政策效果

B、传导机制

C、政策工具

D、中介指标

E、政策目标

8、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全国存款准备金的目的在于:()

A、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B、通过调整准备率,控制商业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和信用规模

C、通过存款准备的集中保管,增强中央银行资金实力

D、等待有利的贷款或投资机会

E、直接给政府以贷款或透支

9、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

A、贷款承诺

B、票据承兑或保证

C、货币掉期

D、远期利率合约

E、外汇期权

10、“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收紧信贷

E、增加货币供应量

11、货币政策时滞以中央银行为界限可分为()。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行动时滞

E、管理时滞

12、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3、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有()。

A、提现率

B、国外净资产

C、超额准备金率

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间的比率

14、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是()。

A、调控效果猛烈

B、主动性强

C、灵活性高

D、影响范围广

E、可以进行微调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

1、通货膨胀

2、原始存款

3、超额准备金率

4、货币市场

5、商业信用

6、金融工具

四、问答题(每题8分)

1、简述我国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西方国家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存贷款经营的管理?

3、什么是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简述公开市场业务的长处与制约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B

2、B

3、A

4、A

5、C

6、D

7、B

8、B

9、B10、D

11、A12、A13、A14、A15、C16、D17、C18、C19、A2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ABD

2、ABCE

3、ABCD

4、AD

5、ABC

6、CDE

7、ACE

8、ABC

9、ABCDE10、AD11、AB12、BCDE13、ACDE14、BCDE

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

1、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2、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3、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

4、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务工具大量交易的市场。

5、非金融企业之间相互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贷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6、在信用和融资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

四、问答题(每题8分)

1、答:利率的平均水平;

资金的供求情况;

物价变动的幅度;

国际经济的环境;

政策性因素。

2、答: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有:

(1)安全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应尽量减少资产风险。

(2)流动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应能及时满足存款人随时支取的要求。

(3)盈利性方针:是指银行经营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利润最大化是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以上三个方针是统一的,也是对立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组合,才是各国银行努力的最终目标。

西方国家对商业银行存、贷款经营的管理主要体现在:

(1)存款经营的管理。包括对存款利率管理、对存款保险管理和对吸收存款方式进行某些限制。

(2)贷款经营的管理。包括对贷款风险管理;对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重视信用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比例,鼓励银行进行抵押贷款业务;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贷款进行限制以防止徇私舞弊。

3、答: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取标准为:

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

可控性:指该指标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相关性:是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货币政策。

4、答:(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2)公开市场业务的长处是:主动性强、灵活性高、调控效果和缓、震动性小,影响范围广。

(3)公开市场业务的制约因素:中央银行干预与控制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其它政策工具的配合。

2021年电大货币银行学考试试题练习及答案汇总九新版

1.自加入WTO时起,国内证券业承诺外国证券机构可以通过中方中介从事B股交易。 2.加入 WTO后3年内,国内保险业承诺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容许设立全资子公司。 3.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就是典型单一中央银行制度。 4.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在资产一方。 5.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作为国家银行体现。 6.前在国内中央银行重要通过再贴现业务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 7.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负债比债权更具积极性和可控性。 8.欧洲中央银行接受欧盟领导机构指令,受欧元区各国政府监督。 9.后来监管商业银行经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重要职责之一。 10.费雪方程式中P值重要取决于V值变化。 11.剑桥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 12.凯恩斯以为,防止性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正有关。 13.弗里德曼以为,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比重与货币需求负有关。 14.弗里德曼以为,恒久收入无法用实证办法得到证明。 15.在弗里德曼看来,恒久收入相对稳定,货币流通速度则相对不稳定。 16.一定期期,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正向变动关系。 17.原始存款就是商业银行库存钞票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准备金存款之和。 18.准货币相称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汇存款之和。 19.货币供应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行为所决定。 20.公开市场业务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本货币。 21.再贴现政策是通过增减商业银行资本金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22.存款准备率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来调控基本货币。 23.当外汇市场上供应增长时,会产生外汇升值压力也即人民币贬值压力,为保持外汇供 求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将向市场投放按汇率计算相应数量基本货币。24.货币当局可以直接调控货币供应数量。

大学课程-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价流通的。 2、在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单位货币价值就是确定本币单位的____________ ,或确定与关键货币的固定比价。 3、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观点,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 的大小而与利率无关。 4、按照部门差异型通胀的解释,由于生产部门与服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两大部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趋于一致,最终导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央银行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 6、理论上讲,利息率的上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证券流通市场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场外市场。 8、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 为核心,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架构。 9、在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是通过买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实现融资的目 的。 10、从货币供给机制过程看,中央银行供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商业银行创造存 款货币。 二、单项选择题(10 X1分=10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表中相应的题号中) 1、我国目前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A、官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实际利率。 2、商业票据的债权人为转让票据而在上所作的签字被称为() A、承兑 B、贴现 C、担保 D、背书 3、本位货币是() A、被规定为标准的、基本通货的货币 B、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2015年1月中央电大金融专科《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5年1月中央电大金融专科《货币银行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造成金融压制的原因之一是金融市场落后,尤其是(B)发育不全。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外汇市场 D.投资基金市场 2.“金融二论”的代表人物是(D)。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凯恩斯和托宾 C.弗里德曼和施瓦茨 D.麦金农和萧 3.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政府调控 B.中央银行调控 C.利率机制 D.汇率机制 4.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D)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C.利率政策,财政政策 D.汇率政策,货币政策 5.通货膨胀的最直接原因是(B)。 A.物价上涨 B.货币贬值 C.货币需求过多 D.货币供给过多 6.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C)条件下。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 A )的特点。 A.相对性 B.绝对性 C.长期性 D.稳定性 8.费雪在其方程式(MV= PT)中认为,最重要的关系是(C )。 A.M与V的关系 B.M与T的关系 C.M与P的关系 D.T与V的关系 9.实行(B)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之一。 A.固定汇率 B.浮动汇率 C.钉住汇率 D. -揽子汇率 10.下列关于人民币发行管理方面的正确规定是( A )。 A.发行库保存发行基金 B.业务库保存发行基金 C.发行库由商业银行经营 D.业务库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 二、多项选择题 11.按交割期限不同,金融市场被划分为(CD)。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名词解释 金融;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3、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16. 17.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A. 经营租赁 B. 古代租赁 C. 传统租赁 D. 金融租赁 3. 1998 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 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货币供应量 D. 存款准备金率 4. “扬基债券 ”的面值货币是() A. 日元 B. 美元 C. 英镑 D. 法郎 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A. 平减指数 B. 非平减指数 C . 递减函 D. 递增函数 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交通银行 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 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保险期限届满 C. 保险人履约赔付 A. 保险标的灭失 B. 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D. 保险公司破产 ) =KR/M C. Md = kPY D. M1 A. MV = PT B. P 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 B. 佣金经纪商 C. 二元经纪商 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A. 有形市场 + M2= L1(y) + L2(r) D. 自营经纪商 B. C. 协商议价原则 D.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A. 美元计值 B. 英镑计值 ) 具有投机性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 C. 特别提款权计值 D. 贷款对象的货币计值 13. 某企业持有 3 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 2000 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 5%,则贴 现金额是 ( ) A. 1975 元 B. 1950 元 C. 25 元 D. 50 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直接投资 B.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 D. 政府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14. A. 15. A. A. C. A. 1942 年 B. 1945 年 C. 1946 年 D. 1960 年 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电大专科金融《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货币银行学试卷2018 年7 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15 分) 1.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2.企业信用—— 3.货币市场—— 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货币层次划分中,流动性越强包括的货币范围越大。( ) 2.银行券只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在金属货币制度中不存在。( ) 3.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 ) 4.企业的债权信用规模影响着企业控制权的分布,由此影响着利润的分配。( ) 5.对任何国家来说,国际储备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 6.现代经济中国家信用的作用日益增强,是由于国家的职能得到强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结果。( ) 7.《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消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规定各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应达到6%。( ) 8.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原则”是具有完全内在统一性的整体。( ) 9.由于回购协议交易的标的物是高质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因此,回购协议是无风险交易。( ) 10.身处弱势有效市场意味着无法根据股票历史价格信息获取利润。(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每小题有一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写在括号内) 1.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 ) ,且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 .资产业务 B .负债业务 C 表外业务D- 中间业务 2.下列属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是( ) 。 A. 基础货币B .经济增长 C .稳定物价 D .充分就业 3.成本推动说解释通货膨胀时的前提是( ) 。 A .总供给给定 B .总需求给定 C 货币供给给定 D .货币需求给定 4.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 A .流动性比率 B .公开市场业务 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 .再贴现政策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非常重视( ) 。 A. 恒久收入的作用B .人力资本的影响 C .利率的作用 D .汇率的作用 6.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 。 A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 .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 D .对商业银行和企业都基本没有影响7.在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 。 A .基准利率 B .实际利率 C .公定利率 D .差别利率8.有价证券的二级市场是指( )o A .证券发行市场 B .货币市场 C .资本市场 D .证券转让市场9.下列属于应在资本市场筹资的资金需求是( ) 。 A .有一笔暂时闲置资金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安全性与盈利性是统一的。× 3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之后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4 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流量概念。× 5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6 自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7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期限、利率、购买价格) 8 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复本位,银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金本位)。 9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

11 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 12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 13 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14 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15 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是(配比性原则)的要求。 16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对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行交易价格)。 17 谨慎性原则要求(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18 关于重要性原则,理解正确的是(可以不用全面反映,充分披露重要的事项即可)。 19 下列哪个不属于会计要素(成本)。 20 下列对于收入的描述错误的是(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

《货币银行学》学位考试题库 A卷答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产业经济学等专业 《货币银行学》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总分:100 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流动性偏好 答: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答: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而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衍生金融工具 答: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它的价值取决与作为合约标的物的原生金融工具或指数的变动状况。目前,最基本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 4.货币市场 答:所谓货币市场,是指一年或一年以下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子市场。这一市场的金融工具期限一般都很短,近似于货币,因此称为“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金融机构调节资金流动性的重要场所,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基础。 5.结构型通货膨胀 答:是指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总供求失衡或者导致部分供求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由于结构失衡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其传导机制是:价格刚性机制和价格攀比机制。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 答: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它可以体现在多种资产形式上,货币只是其中的一种,因此,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的一个比率为k的部分,k的大小则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从形式上看,剑桥方程与费雪方程似乎没有区别,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⑴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⑵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

电大会计本科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形考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2、准货币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3、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 制度。 4、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 受。 5、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 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 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6、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 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 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 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 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7、牙买加体系:是1976 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 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8、外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有三个特点:是国际上普遍接 受的资产,可以与其他外币自由兑换,其债权可以得到偿付。外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外 汇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外汇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9、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 外价值的表现形式。汇率有两种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10、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亦称 应付标价法。 11、间接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亦称应收标价法。 12、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13、浮动汇率:一国货币管理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 系自由波动。如果:本币盯住基本外币,汇率随其浮动,则被称为联系汇率或盯住的汇率制 度。 14、征信:其具体含义是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信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 估。信用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信用征信;二是与 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信用征信。 15、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 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16、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食用的俩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 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可以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转让。 17、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18、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19、消费信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20、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与国际间的流动。 21、利息:是指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汇总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汇总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帐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即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行为的各种方针措施。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主体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又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又称应收标价法。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方式是以赊销提供的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业务的银行。可以创造派生存款,通常又叫存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C)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D) A.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3. 商业信用中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D ) A. 存折 B. 股票 C. 债券 D. 票据 4. 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属于(A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国家信用 D. 消费信用 5.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在(C )制度下。 A. 银本位 B. 金本位 C. 金银复本位 D. 纸币本位 6. 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的票面额称为(C )。 A. 折价发行 B. 中间价发行 C. 溢价发行 D. 平价发行 7. 股票是一种永久性的证券,它是(B ) A. 债券凭证 B. 所有权凭证 C. 使用权凭证 D. 实物资本 8. 比一般贷款利率低, 用于国家政策扶持对象的贷款利率是( C ) A. 市场利率 B. 实际利率 C. 优惠利率 D. 名义利率 9.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C ) A. 产业政策 B. 财政政策 C. 货币政策 D. 收入政策 10. 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为( C ) A.实际利率 B.名义利率 C.市场利率 D.官定利率 11.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 ) A. 各项存款 B. 同业拆借 C. 自有资本 D. 向中央银行借款 12.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可称为(B ) A. 优惠利率 B. 基准利率 C. 差别利率 D. 实际利率 13.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的M0是指(D ) A. 储蓄 B. 存款 C. 信用卡存款 D. 现金 14. 属于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B ) A. 世界银行 B. 亚洲开发银行 C. 国际金融公司 D. 农业发展基金会 15. 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B ) A.汇率B .超额准备金 C .利率D .基础货币 16. 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D )。 A.货币贬值 B.纸币流通 C .物价上涨 D.货币供应过多 17. 当借贷资金的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越高,利率相对(C ) A. 不变 B. 稳定 C. 越高 D. 越低 18. 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的是(B ) A 存款准备金 B 外汇平准基金 C 再贴现 D 公开市场业务 19. 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的是( C ) A.金块本位制 B .金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 D .银行券制 20.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B) A. 有形市场 B. 具有投机性 C. 协商议价原则 D.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21.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A) A.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22.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使货币供给量(B ) A 减少 B 增加 C 不确定 D 平稳 23.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C) A.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24. 对经济运行影响强烈而不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A ) A.信用配额 B. 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政策 D. 存款准备金政策

电大金融学次作业原货币银行学完整版

1.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考核目的: 这是一道综合思考题, 同时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方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同学们不但要从人民币汇率最近的变动数据入手去探讨问题, 而且要深刻认识货币理论发展、货币制度变革同汇率变动之间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以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在把理论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同时, 提高同学们利用实例来综合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增强对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政策的理解。 要求: ( 1) 认真审题并重点研读教材第1~3章, 特别是有关汇率的决 定与影响因素、汇率制度的演进等内容, 清楚货币制度发展演变同汇率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2)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 ”自 7月21日起, 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并据以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 ( 3) 举例说明时视域尽可能开阔, 同题目紧密联系即可。 ( 4) 论述过程不必面面俱到, 但要有自己的观点。

( 5) 字数不低于800字。 解题思路: ( 1) 汇率制度是货币制度特别是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结果, 国际货币制度是解决汇率问题的根源; ( 2) 中国当前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以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为基础的; ( 3) 当前人民币的汇价趋势是不断升值, 这种趋势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 4) 中国人民币汇率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 自 7月21日起, 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 是指按照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 赋予相应的权重, 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

安徽大学-货币银行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思考题(201005)参考答案 三、名词解释 1、格雷欣法则: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2、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给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活承兑申请人签发),命令后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者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3、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4、基准利率:是人民银行公布的商业银行存款、贷款、贴现等业务的指导性利率。多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其变动时,其他利率也发生相应变化。 5、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商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6、再抵押: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指商业银行需要补充资金时,以工商企业向其借款时提交的抵押品(票据和有价证券),作为再抵押贷款的抵押品向中央银行借款。 7、表外业务: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 8、金融市场:是指买卖金融工具以及融通资金的场所活机制。 9、货币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级(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势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个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 10、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计算题及答案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计算题及答案 就我国金融资产结构而言,主要由金融机构持有,又以银行持有 最多。1997年底,我国金融资产总额为210519亿元,其中银行 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为169676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 为27613亿元,请计算:1997年的金融中介比率是多少? 由于金融中介比率=所有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全部金融资 产总额 所以, 1997年金融中介比率=(169676+27613)/210519≈ 93.72% 某股票的β系数为0.6,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11%,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该股票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预期收益率=5%+(11%-5%)×0.6=8.6% 某国库券以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为95元,面值为100元,偿还按面值支付,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 收益率=(100-95)/95×100%=5.26% 某企业以一张面额为30万的票据去银行贴现,银行的年贴现率为8%,票据尚有45天才到期,银行扣除的贴现息是多少?企业得到的贴现额是多少? 贴现息=300,000×8%×45/365=2,958.90 贴现额=300,0009-2,958.90=297,041.10 某三年期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市场利率为9%,该债券价格是多少?

债券价格=100(1+8%)3/(1+9%)3=97.27 某投资者以97元的价格,购入还有1年到期的债券,债券面值100元,年息8元。持有期收益率是多少? 持有期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某债券面值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通货膨胀率为3%,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实际收益率=(9/100)×100%-3%=6% 某债券面值120元,市场价格为115元,10年偿还期,年息9元,到期收益率是多少? 到期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设某国公众持有的现金为5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为400亿元,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为200亿元,超额准备金100亿元,问该国基础货币为多少亿元? 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银行体系准备金=500+400+200+100=1200(亿元)设原始存款1000万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8%,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6%,提现率为6%,试计算整个银行体系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 存款总额=原始存款×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00×1/(8%+6%+6%)=5000(万元) 王先生的资产组合中,有70%的比例投资于基金,其余投资于国库券。已知国库券的收益率为5%, 市场组合的收益率为12%, 基金的β系数为0.3,基金与国库券的相关系数为0.6,王先生的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多少? 基金收益率=5%+0.3×(12%-5%)=7.1%

货币银行学 题库

1)Of the following measures of interest rates, which is considered by economists to be the most accurate? (a)The yield to maturity (b)The coupon rate (c)The current yield (d)The yield on a discount basis Answer:A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2)To claim that a lottery winner who is to receive $1 million per year for twenty years has won $20 million ignores the concept of (a)amortizing a loan. (b)par value. (c)deflation. (d)discounting the future. (e)face value. Answer:D Question Status: New 3)If a security pays $110 next year and $121 the year after that, what is its yield to maturity if it sells for $200? (a)9 percent (b)10 percent (c)11 percent (d)12 percent Answer:B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of simple loans? (a)A simple loan requires the borrower to repay the principal and interest at the maturity date. (b)Commercial loans to businesses are often of this type. (c)The borrower repays the loan by making the same payment every month. (d)Both (a) and (b) of the above. (e)Both (b) and (c) of the above. Answer:D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电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电大货币银行学金融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作业1 一、解释下列词汇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

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征信: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年中央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8 年中央电大货币银行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作业1 一、解释下列词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 年7 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是1976 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征信: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

河南科技大学《货币银行学》题库

意义:A、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的监测; B、有利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C、客观上促进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 2、我国的货币供给主要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即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货币层次的口径有两个,即货币和准货币。 “货币”等于存款货币银行以外的通货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之和;“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外币存款之和。 4、公开市场业务是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财政部门及其他政府机构有价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的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有价证券,或是增减流通中现金,或是增减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其结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或减少。 不过,基础货币中增减的是现金还是准备金以及二者增减比例的变化都会导致不同的乘数效应,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减规模的不同。 5、再贴现政策的内容及作用机制。 再贴现政策主要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的数量以及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随之提高,它们就会相应减少贷款的数量;反之则会扩大贷款规模。但在存在更为强劲的制约因素时,如过高的利润预期或对经营前景毫无信心时,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则极为有限。 七、论述题 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参考答案〗 (一)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定义 (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制 (三)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效果 (四)我国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1、存款准备率。我国的存款准备率一直存在偏高的问题。虽然1998年以来两度下调,即从13%调至6%,但仍然偏高,还存在下调空间;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在我国一直未能发挥应有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商业信用不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加快商业信用票据化的进程,并进一步简化再贴现的票据及机构限制; 3、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效果并不理想,根源集中在两点:一是公开市场业务的对象规模有限;其次是中央银行用以展开公开市场业务的有价证券的品种非常匮乏。因此,增加证券尤其是政府证券的品种、增加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规模,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重要措施。 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一、填空题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的作用。 答案:利率 2、在()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答案:均衡利率 3、科尔内解释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经济非均衡的微观主体行为的特征是()和()。答案:投资饥渴、预算软约束 4、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直接后果是()。答案:物价变动 5、我国在5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和物资供求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