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校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精确测量小尺寸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测量准确性,进行定期的校验是非常重要的。

二、校验目的本次千分尺校验的目的是验证千分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通过校验,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千分尺的偏差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校验方法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验环境稳定,温度和湿度适宜。

b. 准备标准千分尺,具有已知准确度的千分尺,可以是国家标准或第三方认证的仪器。

c. 准备校验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验结果。

2. 校验步骤a. 清洁千分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或棉签清洁千分尺的刻度线和测量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b. 零位校准:将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确保游标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c. 单位校验:使用标准千分尺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与待校验的千分尺进行比对。

d. 重复性校验:重复测量同一物体多次,记录每次测量结果,并计算测量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

e. 稳定性校验: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检查测量值是否稳定。

四、校验结果评估1. 准确度评估:将校验结果与标准千分尺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偏差值,并判断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2. 重复性评估:根据测量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偏差,评估千分尺的重复性性能。

3. 稳定性评估:根据不同时间间隔内的测量结果,评估千分尺的稳定性能。

五、校验频率千分尺的校验频率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校验,并在每次使用前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查。

六、校验记录和报告1. 校验记录:根据校验步骤和结果,填写校验记录表格,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环境、校验步骤、校验结果等信息。

2. 校验报告:根据校验记录生成校验报告,详细描述校验过程、结果评估和建议。

报告应保存并备案,以备查阅和追溯。

七、校验结果处理1. 合格:如果千分尺的校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并在下次校验时重新评估。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使用和校验千分尺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以匡助大家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校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清洁千分尺在进行校验之前,首先需要确保千分尺的表面和刻度清洁无尘。

使用干净的布或者纸巾轻轻擦拭千分尺的表面,移除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同时,确保刻度线清晰可见,以便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1.2 校准基准尺千分尺的校准需要依赖于一个准确的基准尺。

在进行校验之前,需要先校准基准尺,确保其准确度。

可以使用专业的校准工具,如光学投影仪或者激光测量仪,对基准尺进行校准。

校准时应遵循操作手册中的指示,并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1.3 确定校验环境校验千分尺需要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选择一个干燥、无风的环境,并确保温度和湿度的稳定。

同时,避免在有振动或者噪音的环境中进行校验,以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二、千分尺校验步骤2.1 校验零点将千分尺的两个测量脚彻底关闭,确保它们密切贴合。

使用基准尺的零点对千分尺进行校准。

将基准尺的零点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确保两者彻底重合。

如果存在偏差,可以使用千分尺上的调零螺钉进行微调,直到两者彻底对齐。

2.2 校验刻度线将千分尺的测量脚张开到所需的测量范围,如10毫米。

使用基准尺的刻度线进行校准。

将基准尺的刻度线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确保两者彻底重合。

如果存在偏差,可以使用千分尺上的调节螺钉进行微调,直到两者彻底对齐。

2.3 校验测量范围将千分尺的测量脚张开到最大范围,如150毫米。

使用基准尺的测量范围进行校准。

将基准尺的测量范围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齐,确保两者彻底重合。

如果存在偏差,可以使用千分尺上的调节螺钉进行微调,直到两者彻底对齐。

三、校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3.1 记录校验数据在进行校验过程中,需要记录每一个校验点的数据。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精确测量小尺寸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千分尺的校验作业。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校验仪器和设备1. 校验千分尺:使用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校验千分尺,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校验块:使用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校验块,用于校验千分尺的测量误差。

三、校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千分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或纸巾擦拭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b. 准备校验块:选择适当的校验块,校验块的尺寸应覆盖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2. 校验零点a. 将千分尺的测量面与校验块的平面接触,调整千分尺的刻度线,使其与校验块的尺寸相等。

b.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线与校验块的尺寸完全吻合,即千分尺的零点校验完成。

3. 校验刻度线a. 使用校验块的不同尺寸,分别对千分尺的刻度线进行校验。

b. 将校验块的尺寸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应,记录下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校验千分尺的各个刻度线,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校验误差计算a. 将校验块的尺寸与千分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测量误差。

b. 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 若测量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千分尺。

四、校验要求1. 校验环境:校验千分尺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无尘、无振动,确保校验过程不受外界干扰。

2. 操作人员:校验千分尺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测量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校验仪器和设备。

3. 校验周期:千分尺的校验应定期进行,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验周期,通常为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4. 校验记录:每次校验都应记录校验日期、校验结果、测量误差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校验千分尺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碰撞、摔落或损坏千分尺。

2. 使用校验块时,应注意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完整性,避免影响校验结果。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长度的精密工具,通常用于工业制造和实验室研究中。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进行校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验设备:首先需要确认使用的校验设备是否符合标准,例如量具卡尺、外径千分尺等。

1.2 清洁千分尺:在进行校验之前,应当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整洁,无油污或杂质。

1.3 环境条件:校验千分尺时,应选择一个温度稳定、无震动的环境,以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校验步骤2.1 零位校验:将千分尺放置在平整水平的台面上,使用校验设备对千分尺进行零位校验。

2.2 读数校验:使用标准量具对千分尺进行不同长度的读数校验,记录每次测量结果。

2.3 计算误差:根据校验结果计算千分尺的误差值,包括零位误差和读数误差。

三、调整校准3.1 调整零位:如果发现千分尺存在零位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进行校准。

3.2 调整读数:对于读数误差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的调整,如调整千分尺的刻度或内部机械结构。

3.3 重复校验:在调整校准后,应当再次进行校验,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记录和报告4.1 记录数据:在校验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校准过程和结果。

4.2 生成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生成一份完整的校验报告,包括千分尺的型号、校验日期、校准结果等信息。

4.3 存档备份:将校验报告存档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定期维护5.1 定期检查: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检查,确保其外观和功能正常。

5.2 定期校验:按照规定的周期,定期对千分尺进行校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定期维护:定期对千分尺进行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测量精度。

结论:通过正确的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望读者能够按照本文的指导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新】千分尺校准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6页)

【最新】千分尺校准指导书-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千分尺校准指导书篇一:千分尺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千分尺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1.0 目的:确保千分尺校准严格按规定操作、保证校准的准确性。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普通千分尺内部的校准。

3.0 定义:量块:指专为千分尺校准设置的标准长度量块。

4.0 测试条件:温度20度左右,湿度小于80%.5.0内部校准测试步骤:5.1校准前将千分尺清洁干净,准备好校准工具。

5.2确认尺架、测微装置、测微螺杆、固定套筒、微分筒、等是否完好,检查方法:目测。

5.3. 校准项目:。

5.3.1 外观校准方法:目测5.3.1.1 要求没有碰伤、锈蚀、带磁性、或者其他缺陷;5.3.1.2 必须具有调整零位的工具;5.3.1.2 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5.3.2 各部分相互作用校准方法:实验和目测5.3.2.1 微分筒的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无卡死现象;5.3.2.2 锁紧装置有效;5.3.3 测微螺杆的径向,轴向窜动检查方法:固定千分尺后用杠杆千分尺测量;要求窜动量不大于0.01。

5.3.4 测砧和测微螺杆的相对偏移量校准方法:校正测微螺杆同平板水平后,用杠杆千分尺测量;偏移量不大于0.1。

5.3.4 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校准方法: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比对。

5.3.4 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量块均匀测量千分尺5.12、10.25、15.37、20.5 、25等5点,测量5次,测量值相对零点不超过正负0.004mm。

5.3.4量杆的校准方法:采用标准量块比对测量,误差不允许超过正负0.004mm。

5.4 校准合格贴上合格标签或者暂停使用标签,并填写《卡尺检定记录表》,合格标签上面必须填写校准修正值。

5.5 注意事项:5.5.1 拿取时轻拿轻放。

5.5.2 校准完成,需在千分尺移动滑动部位涂上防锈油,放置时测砧和测微螺杆必须留有间隙。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尺寸物体的精确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编写的指导手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

正文内容:1. 千分尺校验步骤1.1 准备工作- 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没有灰尘或者污垢。

- 确保千分尺的测量面没有划痕或者损坏。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清晰可读。

1.2 校验零点- 将千分尺放置在水平平面上。

- 轻轻挪移千分尺滑块,使其接触到测量物体或者参考物体。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与物体或者参考物体的接触点对齐。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1.3 校验刻度准确性- 使用标准校准物体,如校准块或者校准环。

- 将校准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

- 挪移千分尺滑块,使其接触到校准物体。

- 检查千分尺的刻度与校准物体的刻度是否一致。

1.4 校验滑块挪移性- 轻轻挪移千分尺滑块,观察其是否平稳挪移,没有卡顿或者磨擦。

- 检查滑块挪移的力度是否均匀,没有明显的阻力或者松弛。

1.5 校验固定性- 确保千分尺的固定螺丝是否紧固。

- 检查千分尺的刻度是否固定,没有松动或者晃动。

2. 千分尺校验注意事项2.1 温度和湿度- 在进行千分尺校验之前,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

- 高温和高湿度可能会影响千分尺的精确度。

2.2 使用正确的校准物体- 校准物体应与千分尺的测量范围相匹配。

- 使用过大或者过小的校准物体味导致校验结果不许确。

2.3 避免外部干扰- 在进行千分尺校验时,避免外部干扰,如强光、电磁场等。

- 外部干扰可能会干扰千分尺的测量结果。

3. 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3.1 定期清洁- 使用干净的软布或者棉签清洁千分尺的表面。

- 避免使用化学溶剂或者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千分尺的表面。

3.2 定期润滑- 使用适量的润滑油或者脂油涂抹千分尺的滑动部件。

- 避免过量润滑,以免油脂进入测量面影响测量结果。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和目的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精确测量小尺寸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千分尺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对千分尺校验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验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二、校验设备和材料准备1. 千分尺校验仪:用于对千分尺进行校验的专用设备。

2. 校验块:包括不同精度的校验块,用于检验千分尺的准确度。

3. 清洁布:用于清洁千分尺和校验仪的表面。

4. 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校验结果和相关数据。

三、校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校验仪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连接电源并进行必要的预热。

b. 清洁千分尺和校验仪的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c. 检查校验块的状态,确保其平整和无损坏。

2. 开始校验a. 将千分尺放置在校验仪的工作台上,调整千分尺的位置和方向,确保其与校验仪的接触良好。

b. 使用最小精度的校验块,将其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范围内。

c. 按下校验仪上的开始按钮,仪器将自动测量校验块的长度。

d. 校验仪将显示测量结果,并与校验块的实际长度进行比较。

记录测量结果和差异值。

3. 校验结果分析a. 根据校验结果和差异值,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

b. 如果差异值超出了预设的允许范围,说明千分尺存在偏差,需要进行调整或者维修。

c. 如果差异值在允许范围内,说明千分尺的准确度良好。

4. 校验记录和报告a. 将校验结果和差异值记录在指定的记录表格中。

b. 根据校验结果,编写校验报告,包括千分尺的型号、校验日期、测量范围、准确度等信息。

c. 将校验报告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校验。

四、注意事项1. 在校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为因素对校验结果的影响。

2. 校验仪和校验块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校验仪的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4. 校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五、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千分尺校验的步骤和要求,包括校验设备和材料准备、校验步骤、校验结果分析、校验记录和报告等内容。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于毫米级别的尺寸。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进行校验操作。

一、校验前准备1.1 清洁千分尺表面:在校验之前,务必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无尘、油污等杂物。

1.2 检查千分尺零位:将千分尺刻度盘调至零位,确保刻度盘指针指向零刻度。

1.3 准备校验工具:准备好标准尺、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等校验工具。

二、零点校验2.1 外径零点校验: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外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2 内径零点校验: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内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3 零点误差修正:如发现零点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修正,确保准确度。

三、线性误差校验3.1 选取不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如0-25mm、25-50mm等,进行线性误差校验。

3.2 多点校验:在选定的测量范围内,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确保千分尺的线性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记录误差值:将每个测量点的误差数值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修正。

四、重复性校验4.1 连续测量:在同一测量范围内进行多次测量,检查千分尺的重复性。

4.2 分析数据: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重复性误差。

4.3 判断准确度:根据重复性误差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如有必要可进行调整或修正。

五、校验后处理5.1 记录校验结果:将所有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报告中,包括零点误差、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等。

5.2 校验结论:根据校验结果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

5.3 定期校验:建立定期校验制度,确保千分尺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指导书,希望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千分尺的校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千分尺是精密测量工具,只有经过正确的校验和维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
编号:
标 题 拟 制
千分校验指导书
编号 页次 审 核 批
版本 生效日期 准
1、目的 确保公司所使用的千分尺符合工艺要求,保证千分尺精度,使千分尺的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2、适用范围 本公司使用千分尺皆适用之。 3、校验标准件 其允许误差必须小于待检千分尺的1/3,采用量值传递原则。 4、校验条件 温度205C,湿度60%20% 使用标准件:块规(经外校合格) 5、校验步骤 5.1 校验人员校验时需戴棉手套,块规拿取应轻拿轻放,不可掉落,使用后擦拭干净并喷涂上 专用油放回盒内。当无适合量块时,可采用量块叠加方式,但不宜超过三块,应保证接触 面无油、无杂物,可采用酒精清洗,使接触后的量块有吸附感为准。 5.2 外观与各部分相互作用 5.2.1要求:千分尺刻度应清晰,测量面无损伤,测量面应无漏光,微调装置,锁定机构应良好, 无松动现象,微分筒旋转时无阻滞现象。 5.2.2方法:目视与手感。 5.3 归零检查 5.3.1要求:千分尺显示数据应为零,对于测量范围不是从零开始的千分尺,需选用相应标准量 块进行归零检查。 5.3.2方法:目视。 5.4 测量误差 5.4.1要求:测量误差小于或等于允许误差( d ≤允许误差)。 5.4.2方法:在量程范围内选取低、中、高三个检定点,分别选取三个相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 千分尺对每一量块检定三次取其平均值。计算平均值与标准量块之差,如下式所示:
编号:
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用后擦拭干净并喷涂上
超过三块,应保证接触
置,锁定机构应良好,
尺,需选用相应标准量
应的标准量块,用待检
量块之差,如下式所示:
编号:
际需要,对该量程限用
用或停用标识卡,限用
作业指导书
编号:
标 题 拟 制
千分尺校验指导书
编号 页次 审 核 批
版本 生效日期 准
Xi1、Xi2、Xi3分别为测量第i个检定点时第1、2、3次的读数值。 5.4.3结果处理:d i≤允许误差为合格,任一项d i超标为不合格。 6、结论 若在量程范围内某一段量程不合格,则该千分尺不合格,但根据实际需要,对该量程限用 该量程前的量程按5.4.1进行测量,若5.2.1 不合格,则停用。 7、校验记录与标识 填写校验仪器检定表与检定履历表及计量仪器台帐,制作合格、限用或停用标识卡,限用 时需指明范围与功能,并依检定结果贴附相应的标识。 8、校验周期 千分尺校验周期为6个月。
di = x 1 ) i -L i ××××××××××××××××××××××××××××××××××××××××××× (
1 xi = ( xi1 + xi 2 + xi 3 )(i = 1,2,3) × × × × × × × × × × × × × × × × × × × ×(2) 3
(1)、(2)式中:di为分别取低、中、高档量块测量时的误差值; Li为分别取低、中、高档量块测量时的标准量块值; Xi为测量第i次检定点三次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