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校验规范

合集下载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精确测量小尺寸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

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千分尺的校验作业。

本指导书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校验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二、校验仪器和设备1. 校验千分尺:使用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校验千分尺,确保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校验块:使用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校验块,用于校验千分尺的测量误差。

三、校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千分尺:使用干净的软布或纸巾擦拭千分尺的测量面和刻度线,确保表面干净无尘。

b. 准备校验块:选择适当的校验块,校验块的尺寸应覆盖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2. 校验零点a. 将千分尺的测量面与校验块的平面接触,调整千分尺的刻度线,使其与校验块的尺寸相等。

b.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线与校验块的尺寸完全吻合,即千分尺的零点校验完成。

3. 校验刻度线a. 使用校验块的不同尺寸,分别对千分尺的刻度线进行校验。

b. 将校验块的尺寸与千分尺的刻度线对应,记录下测量结果。

c. 重复以上步骤,校验千分尺的各个刻度线,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校验误差计算a. 将校验块的尺寸与千分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出测量误差。

b. 根据测量误差的大小,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c. 若测量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千分尺。

四、校验要求1. 校验环境:校验千分尺的环境应保持干燥、无尘、无振动,确保校验过程不受外界干扰。

2. 操作人员:校验千分尺的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测量经验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校验仪器和设备。

3. 校验周期:千分尺的校验应定期进行,根据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校验周期,通常为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4. 校验记录:每次校验都应记录校验日期、校验结果、测量误差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校验千分尺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碰撞、摔落或损坏千分尺。

2. 使用校验块时,应注意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完整性,避免影响校验结果。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精密测量工具,准确的校验是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千分尺的校验工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验设备:首先要确保准备好适用于千分尺校验的标准设备,如外径千分尺校验仪、平行度检测仪等。

1.2 检查千分尺状态:在进行校验前,需要检查千分尺的外观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零位是否准确。

1.3 确定校验环境:选择一个安静、干净、无振动的环境进行校验,以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二、零位校验2.1 调零操作:将千分尺放置在平稳的水平面上,轻轻旋转刻度盘至零位,确保指针指向零刻度。

2.2 检查零位误差:使用标准设备进行零位校验,记录零位误差值,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需进行调整。

2.3 调整零位:根据零位误差值,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调节螺钉,使其指针准确指向零刻度。

三、量程校验3.1 确定量程范围:根据千分尺的量程规格,选择适当的标准设备进行量程校验。

3.2 逐步校验:依次将千分尺移动至不同位置,使用标准设备进行校验,记录各位置的读数。

3.3 检查误差:比对校验结果与标准值,计算各位置的误差值,确保在规定范围内。

四、平行度校验4.1 定位千分尺:将千分尺固定在校验仪上,确保其平行度正确。

4.2 进行校验:使用平行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记录平行度误差值。

4.3 调整平行度:根据平行度误差值,通过调整千分尺的固定方式或位置,使其平行度达到要求。

五、记录和报告5.1 记录数据:将各项校验结果准确记录在校验记录表中,包括零位误差、量程误差、平行度误差等。

5.2 制作报告:根据记录的数据,制作详细的校验报告,包括校验日期、校验人员、校验结果等内容。

5.3 存档备查:将校验记录和报告进行存档,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总结:千分尺校验是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工作,正确的校验作业指导书能够帮助操作人员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千分尺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

千分尺校验规程千分尺校验规程1.0目的规范千分尺校验的操作,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精度处于受控状态,检验结果真实、可靠,以确保产品品质。

2.0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验。

3.0校验设备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0环境条件温度(20±5)℃,湿度45%~75%RH。

校准前被检测量设备在规定温度下恒温不少于2h。

5.0校验方法5.1外观检查用目视观察,千分尺应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和出厂编号。

5.2仔细检查仪器各零件是否有磨损、碰伤、腐蚀或其他缺陷,同时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5.3被校准千分尺应先清洗,擦拭干净,其侧面应光洁无划痕。

5.4拿取量块时,应带手套,不可对着标准量块及配套设备讲话,以免手汗或唾液造成标准器锈蚀。

5.5选择适当的标准量块,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测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测量时要手持千分尺的隔热装置,测量读数时视线要与千分尺刻度线垂直成90度角,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测量数值减去标准量块数值,即为误差值),普通最大允许误差为±4μm,数显最大允许误差±2μ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5.7校准完毕后,把量块和配套设备擦拭干净,涂上防锈油放回原处妥善保管。

把校准合格的量具放在已检合格区域摆放整齐。

收拾工作台上的5S保持工作台清洁干净。

校准合格的千分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千分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5.8校准记录填写并完成测量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校准完后需填写校准记录由实验室或档案室保存至少3年。

6.0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凡在使用过程中经过修理或示值调整的均需重新校准。

7.0参考文件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JJF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GBT/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8.0记录表格内校合格证千分尺校验记录内校合格证千分尺校验记录检定:核验:检定日期:200 年月日注:表中A表示千分尺测量下限。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尺寸物体的精确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编写的指导手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

正文内容:1. 千分尺校验步骤1.1 准备工作- 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没有灰尘或者污垢。

- 确保千分尺的测量面没有划痕或者损坏。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清晰可读。

1.2 校验零点- 将千分尺放置在水平平面上。

- 轻轻挪移千分尺滑块,使其接触到测量物体或者参考物体。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与物体或者参考物体的接触点对齐。

- 确保千分尺的刻度指针指向零刻度线。

1.3 校验刻度准确性- 使用标准校准物体,如校准块或者校准环。

- 将校准物体放置在千分尺的测量面上。

- 挪移千分尺滑块,使其接触到校准物体。

- 检查千分尺的刻度与校准物体的刻度是否一致。

1.4 校验滑块挪移性- 轻轻挪移千分尺滑块,观察其是否平稳挪移,没有卡顿或者磨擦。

- 检查滑块挪移的力度是否均匀,没有明显的阻力或者松弛。

1.5 校验固定性- 确保千分尺的固定螺丝是否紧固。

- 检查千分尺的刻度是否固定,没有松动或者晃动。

2. 千分尺校验注意事项2.1 温度和湿度- 在进行千分尺校验之前,确保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

- 高温和高湿度可能会影响千分尺的精确度。

2.2 使用正确的校准物体- 校准物体应与千分尺的测量范围相匹配。

- 使用过大或者过小的校准物体味导致校验结果不许确。

2.3 避免外部干扰- 在进行千分尺校验时,避免外部干扰,如强光、电磁场等。

- 外部干扰可能会干扰千分尺的测量结果。

3. 千分尺的维护和保养3.1 定期清洁- 使用干净的软布或者棉签清洁千分尺的表面。

- 避免使用化学溶剂或者腐蚀性清洁剂,以免损坏千分尺的表面。

3.2 定期润滑- 使用适量的润滑油或者脂油涂抹千分尺的滑动部件。

- 避免过量润滑,以免油脂进入测量面影响测量结果。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

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标题:千分尺校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小于毫米级别的尺寸。

为了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校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校验的作业指导书,以帮助使用者正确进行校验操作。

一、校验前准备1.1 清洁千分尺表面:在校验之前,务必确保千分尺表面干净,无尘、油污等杂物。

1.2 检查千分尺零位:将千分尺刻度盘调至零位,确保刻度盘指针指向零刻度。

1.3 准备校验工具:准备好标准尺、外径千分尺和内径千分尺等校验工具。

二、零点校验2.1 外径零点校验: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外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2 内径零点校验: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标准尺的内径,并将千分尺刻度调至与标准尺一致。

2.3 零点误差修正:如发现零点误差,可通过调整千分尺的零位来修正,确保准确度。

三、线性误差校验3.1 选取不同测量范围:选择不同的测量范围,如0-25mm、25-50mm等,进行线性误差校验。

3.2 多点校验:在选定的测量范围内,选取多个点进行测量,确保千分尺的线性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3.3 记录误差值:将每个测量点的误差数值记录下来,以便后续分析和修正。

四、重复性校验4.1 连续测量:在同一测量范围内进行多次测量,检查千分尺的重复性。

4.2 分析数据:对多次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算重复性误差。

4.3 判断准确度:根据重复性误差判断千分尺的准确度,如有必要可进行调整或修正。

五、校验后处理5.1 记录校验结果:将所有校验结果记录在校验报告中,包括零点误差、线性误差、重复性误差等。

5.2 校验结论:根据校验结果判断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有问题可及时处理。

5.3 定期校验:建立定期校验制度,确保千分尺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语:通过本文的指导书,希望读者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千分尺的校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千分尺是精密测量工具,只有经过正确的校验和维护,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千分尺内校检定规程

千分尺内校检定规程

1.目的
为检测设备的校验提供依据,保证测试测量的精密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制造部门使用中的千分尺的检定。

3.校准环境
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必须在温度为25+5/-3℃,湿度为60+15/-10%RH的条件下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

4.校验项目
外观、示值检测。

5.校准件
编号为LKB001的量块作为校验标准件。

6.校验程序
6.1外观检查
6.1.1要求
6.1.1.1千分尺及校对用的量块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
径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
6.1.1.2千分尺应附有调整零位的工具,千分尺应具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6.1.1.3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商标)及出厂编号;
6.1.1.4千分尺的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6.1.1.5可调或换测砧的调整或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6.1.1.6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1.1.8新制的千分尺应符合以上要求,使用中的千分尺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6.1.2检定方法:试验和目力观察。

6.2示值检测
6.2.1要求
6.2.1.2用被检千分尺测量标准量块分段对比,测试出误差值;
6.2.1.3校验点为:1mm、3mm、5mm、10mm、20mm;
6.2.1.4测试误差变化量△≤0.002mm。

6.3检定方法
6.3.1使用前需校对起始值设置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立即修正设置;。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
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
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
相切。

2.示值误差
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3.校准条件
3.1环境湿度:20±5℃
3.2相对湿度:≤80%
4.标准器具
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
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
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千分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
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千分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

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检定规程千分尺是一种非常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正式验证其测量精度的检定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千分尺检定规程。

一、检定前准备1.1 检定设备进行千分尺检定的设备需要包括专门的卡尺、校正块等测量工具,这些工具需要定期检定以保证其准确度。

1.2 检定环境检定千分尺的环境需要干净、稳定,同时温度、湿度等条件也需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进行检定前需要仔细清理千分尺上的杂质及水垢等。

1.3 确定检定频次根据千分尺的使用情况,需要确定其检定频次,通常建议进行6个月一次的检定。

二、检定步骤2.1 清洁千分尺首先需要用丝刷去除千分尺上的杂质、污渍等,如果有生锈情况则需要切记不要将其清理过于频繁以防破坏表面涂层。

2.2 校准零点将千分尺的游标调整到零点位置,并用调整螺丝锁定,同时检查千分尺刻度盘和游标是否对准。

2.3 用卡尺检查用卡尺测量标准物体不同位置的长度以检查千分尺的精度,按照规定测量次数和测量方向得到测量值,并计算出平均值。

2.4 误差计算将测量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出千分尺的误差值,并计算误差值的标准差,如果误差值超过规定精度范围则需要重新校准。

2.5 记录和报告记录千分尺的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校准人、校准结果等信息,并将检定结果报告给相关人员。

三、检定后维护3.1 保持清洁千分尺需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碰撞和振动等,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3.2 定期检定按照千分尺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定,保证其精度达到标准要求。

3.3 使用注意事项千分尺的使用需要注意松紧度、避开低温、热源,避免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以上就是千分尺检定规程的详细介绍,通过以上步骤可对千分尺进行有效检定,避免因千分尺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

作为一种关键的测量工具,千分尺的检定不仅对生产、检测等领域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工作效率也有积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0,25.000mm的標準塊規進行量測.
5.5.5校驗結果判定:
5.5.5.1用測得值減去相應塊規示值為誤差值.
5.5.6校驗結果記錄於<<檢測設備內部校驗報告>>
6.0參考資料
千分尺使用說明書,檢測設備校驗/管理作業辦法.
7.0附件:

刻度千分尺0.01mm0-25mm+/-0.01mm
5.2校驗設備:
校驗合格的標準塊規.
5.3準備事項:
5.3.1準備工業酒精及無塵擦拭紙.
5.3.2用無塵擦拭紙沾工業酒精將千分尺及塊規擦拭干凈,置於儀校室至少4小時.
5.3.3把千分尺固定在千分尺專用夾具上.
5.3.4熟讀整個校驗觀檢查:
無銹蝕,劃傷,碰傷,刻線清晰,數字顯示清晰無閃跳.
5.5.2歸零調整后對光檢查無透光
5.5.3各部分相互作用:移動順暢平穩.
5.5.4千分尺長度誤差校驗:
5.5.4.1對0-25mm規格的千分尺,依次取0.500mm,5.000mm,10.000mm,15.000mm,
1.0目的:
為使本公司千分尺校驗規範化,保證千分尺校驗的準確性,可靠性,制定此規範.
2.0範圍:
本公司生所有千分尺均適合.
3.0定義:

4.0權責:
由儀校人員負責制定和執行此規範.
5.0作業流程:
5.1誤差允收標準(根據儀器本身容許誤差及產品精度要求而制定)
千分尺型號精度長度誤差允收標準
數縣千分尺0.001mm0-25mm+/-0.00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