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

千分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
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
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
相切。

2.示值误差
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
测量范围(mm)示值误差(µm)
I级
0—100 ±4 3.校准条件
3.1环境湿度:20±5℃
3.2相对湿度:≤80%
4.标准器具
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
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
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千分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
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千分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编制千分尺校准规程批准生效日期文件编号版次A0 页次第 1 页共 2 页1.适用范围适用于广东骏汇公司内部所使用的最大量程在500mm以下的外测千分尺、内测千分尺和深度千分尺均可按本标准进行校准。

2.校准条件校准室内温度(20)℃校准室内相对湿度<70%校准前,应将被校准的千分尺及校准用的量杆等置于大理石平台或木桌上,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区分测量范围上限/mm 室内温度20℃允许偏差/℃平衡温度时间/h 千分尺校准用量杆非数显千分尺0~100 ±5±3 2 >100~500 ±4±2 3数显千分尺0~100 ±3±1 3 >100~200 ±2±1 4 >200~500 ±1±1 53.校准方法项目校准方法说明图测定点千分尺清洁用酒精及无尘布将千分尺的各测定部位及本尺进行清洁。

外观①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严重划伤或其他缺陷。

②标尺刻印应清晰、均匀,数显千分尺的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各部分相互作动①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②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外径千分尺①测定面的清洁取一张干净的打印纸置于测量面,拧动测量旋扭使其夹紧,然后缓慢抽出打印纸.②将两测量面缓慢接触,然后转动测量旋扭3~5圈,确认读取数是否归零.在没有归零时则调至归零.③最小测量值大于零的场合则选用校准用量杆(归零块)进行归零。

④再用千分尺进行受检点的测量,千分尺的受检点参照附表1《各种千分尺受检点一览表》,测2次,取最大测量值记录。

最大测量值4. 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附表1(各种千分尺受检点一览表)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报告书表单编号:。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千分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外径千分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300㎜范围、分度值为0.01㎜的外径千分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
4-1、外观:
4-1-1、要求:千分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千分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千分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
4-2、各部份相互作用:
4-2-1、要求: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可换或可调测砧的装卸或调整应顺畅,其作用可靠,锁紧装置应切实有效,测微螺杆无明显的轴向窜动与径向摆动。

4-2-2、方法:手感
4-3、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距离:
4-3-1、要求:对准零位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允许压线不大于0.05㎜,离线不大于0.10
4-3-2、方法:调整好千分尺的零位,转动微分筒使微分筒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横刻线相切,并按微分筒读出零刻线相对于固定套管纵刻线的偏移量,该数值即为离线、压线的数值。

4-4、示值误差:
4-4-1、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4-2、方法:以5等或2级或相应等级量块,依下表一规定之受检点进行校准。

4-5、校对量杆的尺寸误差
4-5-1、要求:校对量杆尺寸误差不超过下表一的规定: 4-5-2、方法:校对量杆尺寸误差在三座标上进行校准。

表一:单位mm
5、校准周期为12个月2016年10月。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

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概述本文介绍了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包括检定的目的、范围、要求、方法、设备和检定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化的检定程序和方法,保证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

目的jjg 21千分尺检定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千分尺的测量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保证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和效率。

范围本检定规程适用于各类用于精密测量的千分尺,包括手动和数显两种类型。

涉及到的测量范围为0~1000mm。

要求千分尺在检定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准确性要求: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在规定范围内,根据具体规格和等级进行评定。

2.重复性要求:千分尺在重复测量同一长度时,示值应保持稳定并在规定的范围内。

3.稳定性要求:千分尺在连续测量一段时间后示值的变化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4.线性度要求:千分尺的线性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整个测量范围内示值与实际长度之间的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方法千分尺的检定主要分为静态检定和动态检定两种方法。

静态检定方法静态检定主要用于测量静止物体的长度和尺寸。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测量标准:根据千分尺的量程和要求准备合适的长度标准。

2.温度校准:将千分尺和标准放置于恒定温度下,等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校准。

3.初始调零: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起始位置对齐,调节调零装置使示值为零。

4.测量开始: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末端位置对齐,记录示值。

5.结果评定:根据标准要求和测量结果进行评定,确定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态检定方法动态检定主要用于测量动态物体的长度和尺寸。

具体方法如下:1.准备测量标准:根据千分尺的量程和要求准备合适的长度标准。

2.温度校准:将千分尺和标准放置于恒定温度下,等待温度稳定后进行校准。

3.初始调零: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的起始位置对齐,调节调零装置使示值为零。

4.动态测量:将千分尺的测量面板与标准物体表面进行接触,进行动态测量。

数显千分尺操作规范

数显千分尺操作规范

数显千分尺操作规范1.保持仪器干燥和清洁:在使用数显千分尺之前,需要确保仪器表面干燥和清洁。

使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仪器,避免灰尘和污渍影响测量读数。

2.校准数显千分尺: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对数显千分尺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可以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调整测量位置:将待测物体放在数显千分尺的测量平台上,并确保物体与测量平台平齐。

调整仪器的位置,以确保测量点与待测物体的表面完全接触。

4.读取测量数值:打开数显千分尺的显示屏,根据仪器显示,读取测量数值。

注意读数的单位和精度,确保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5.注意测量稳定性:在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显千分尺的稳定性。

如果测量数值波动较大,需要等待仪器稳定后再进行读数。

在数显千分尺稳定后,记录测量结果。

6.避免碰撞和震动:避免在使用数显千分尺过程中发生碰撞或震动。

碰撞或震动可能会导致仪器损坏或测量误差增大。

7.避免过度力量:在使用数显千分尺时,避免施加过大的力量。

过度力量可能会导致测量出现误差,并损坏仪器。

8.合理使用数显千分尺:数显千分尺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应该在适当的环境和条件下使用。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过潮湿或过干燥的环境中使用数显千分尺。

9.定期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数显千分尺,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清洁仪器,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确保仪器的精度和使用寿命。

10.安全操作:在使用数显千分尺时,操作人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避免仪器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避免触摸电气部分,避免将仪器悬挂在高处,避免在有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总之,操作数显千分尺需要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及时校准仪器、准确读取测量数值、避免碰撞和过度力量、定期维护和保养仪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步骤。

通过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可以提高数显千分尺的精度和寿命。

千分尺怎么校准

千分尺怎么校准

千分尺怎么校准
千分尺(micrometer)的校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清洁千分尺:使用干净的布或棉签轻轻擦拭千分尺表面,确保上面没有灰尘或油脂。

2. 选择零位校准物:千分尺通常配有一个精确的零位校准物。

找到它并确保它没有损坏或损坏,以保证准确的校准。

3. 校准千分尺:将千分尺的测量爪完全合拢,并将零位校准物夹在测量爪之间。

确保校准物被均匀夹紧,并不会受到倾斜或损坏。

4. 调整零位:根据千分尺的使用说明,使用零位校准装置或螺旋钮调整零位指针至正确位置。

确保指针对准零位校准物而不偏离。

5. 检查准确性:校准后,使用其他标准测量物(如标准背刀或校准块)检查千分尺的准确性。

将测量爪与标准测量物接触,确保指针与标准值对齐。

如果有偏差,则可能需要重新调整零位或进行进一步校准。

6. 保持千分尺干净和安全:在使用千分尺时,请注意保持其干净,并避免碰撞或损坏。

定期进行校准可以确保千分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不同的千分尺型号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进行校准之前阅读千分尺的使用说明或联系制造商以获取准确的校准步骤。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外径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一、外径千分尺校准规范1、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至300mm外径千分尺的校准2、引用文献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JJF 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GB/T 1216-2004《外径千分尺》JJG 34-2008 指示表(指针式,数显式)检定规程JJG 21-2008 《千分尺检定规程》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概述外径千分尺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将回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一种通用长度计量器具,主要用于测量各种外尺寸。

4、计量特性4.1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测微螺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均不大于0.01mm。

4.2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该偏移量见表1表1测钻工作面与测微螺旋杆工作面的相对偏移量mm4.3测力外径千分尺工作面与球面接触时所作用的力为(5〜10)N 4.4刻线宽度及宽度差固定套管上的纵刻线和微分筒上的刻线宽度为(0.08〜0.20)mm,刻线宽度差应不大于0.03mm。

4.5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微分筒锥面的端面棱边至固定套管刻线面的距离应不大于0.4mm。

4.6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上毫米刻线的相对位置当微分筒零刻线与固定套管纵刻线对准时,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相切。

若不相切时,允许压线应不大于0.05mm,离线应不大于0.1mm。

4.7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外径千分尺和校对用量杆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0.05卩m。

4.8工作面的平面度工作面的平面度应不大于0.6卩m。

4.9两工作面的平行度两工作面的平行度应在表2规定范围内。

表2外径千分尺两工作面的平行度4.10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应在表3的规定范围内表3外径千分尺的示值误差4.11校对用的量杆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变动量在表4规定的范围内表4校对用的量杆尺寸偏差和两工作面的平行度5、校准条件5.1环境条件校准外径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在表5的规定范围内,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不少于表5 的要求,室内湿度不大于70%RH表5校准外径千分尺的室内温度和室内平衡温度时间5.2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的设备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设备的计量性能见表6表6校准用标准器及相应设备的计量性能6、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名称杠杆千分表平板扌旨示表测力仪读数显微镜或工具显微镜塞尺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平面平晶刀口尺平行平晶量块测长机计量特性分度值为0.002mm (1级)3级分度值0.01mm (1级)分度值为0.1N (2.5级)准确度w 10卩m2级误差+12%〜-17%2级1级5等首先检查外观,确定没有影响计量特性因素后再进行校准。

千分尺的校正方法

千分尺的校正方法

千分尺的校正方法千分尺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或者距离。

由于使用频繁,难免会出现误差,因此需要进行校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千分尺校正方法。

1. 零点校正法:首先,将千分尺的测量爪合拢并确保零刻度对齐,然后找到一个已知长度的物体,将其放置在爪之间,轻轻拧动定位螺杆,直到物体与爪紧密贴合。

最后,将刻度盘调至零刻度,校正完成。

2. 二点校正法:选择两个已知长度的物体,一个较短,一个较长。

将较短的物体放置在爪之间,调整定位螺杆,使其与物体紧密贴合。

然后,将刻度盘读数记录下来。

接下来,将较长的物体放置在爪之间,同样调整定位螺杆,使其与物体紧密贴合,并记录刻度盘读数。

根据这两个已知点的长度差和刻度盘读数差值,可以计算出每个刻度代表的长度,从而校正千分尺。

3. 多点校正法:与二点校正法类似,可选择更多已知长度的物体进行校正。

首先,将已知长度的物体放置在爪之间并记录刻度盘读数,将这些数据组成一个表格。

然后,根据已知长度和刻度盘读数的关系,通过线性插值或其他方法,计算出每个刻度代表的长度,并进行校正。

4. 对比校正法:该方法适用于有多个千分尺时的校正。

首先,选择一个已经校正过的千分尺作为标准尺。

将标准尺和待校正的千分尺放在一起,同时测量同一个物体,并记录下两个千分尺的刻度盘读数。

根据标准尺的刻度盘读数和实际长度的对应关系,得出待校正千分尺的刻度盘读数与实际长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进行校正。

5. 刻度尺校正法:使用精确的刻度尺作为辅助工具。

首先,将刻度尺放置在千分尺的爪之间,调整定位螺杆,使其与刻度尺刻度紧密贴合。

然后,记录刻度尺和千分尺刻度盘之间的差值。

接下来,进行测量时,将测量结果加上刻度尺和千分尺的差值,从而进行校正。

总之,千分尺的校正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常见的方法包括零点校正法、二点校正法、多点校正法、对比校正法和刻度尺校正法。

通过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千分尺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恩(江门)科技有限公司
千分尺校准规范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目的
对内部的千分尺校准,确保准确度和实用性保持完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件:
JJG 21-2008 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部分度值为0.01mm,测量上限到500mm外径机械千分尺;测量上限至25mm的板厚、壁厚千分尺;以及分辨力为0.001mm,0.0001mm,测量上限至500mm的数显千分尺校准。

4、校准条件
校准测量范围不大于100mm的外径千分尺,其室内温度和被检千分尺在室内平衡温度的时间,应符合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千分尺及其校准用的量杆不应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标尺刻线应清晰、均匀,数显外径千分
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

5.1.2千分尺应有调整零位的工具,测量上限大于或等于25mm的千分尺应附有校对用的量杆。

千分尺应具
有测力装置,隔热装置和锁紧装置。

校对量杆应有隔热装置。

5.1.3千分尺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商(或厂标)及出厂编号
5.1.4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验的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2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4.2.1微分筒传动和测微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滞现象。

4.2.2可调或可换测砧的调整和装卸应顺畅,作用要可靠,调零和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4.2.3数显外径千分尺,各工作按钮应灵活可靠。

6计量性能要求与校准方法
5.1示值误差
5.1.1外径千分尺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表-2的规定:数显外径千分尺的示值得最大允许误差不应超出
表-3的规定。

表-3数显外径千分尺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及量测量面的平行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