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合集下载

长度校准规范

长度校准规范

长度校准规范一、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二、千分尺校准规范1.外观及各部分的相互作用校准1.1千分尺及其校对用的量杆不应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刻线应清晰、均匀,对于数显千分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键功能正常。

1.2微分筒转动和测微螺杆的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锁紧装置的作用应切实有效。

1.3当测量下限调整正确后,微分筒锥面的端面与固定套管任意毫米刻线的右边缘应该相切。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千分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各种千分尺的受检点应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的5点上。

2.3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2.5~25)mm 10块机身编号:84310-111 技术等级:4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测量仪器内部校正规程(范本)

测量仪器内部校正规程(范本)

文件编号: 版本: 生效日期: 分发日期:
测量器具内部校准规范
(光回波损耗测试仪, 耐压测试仪, 绝缘电阻测试仪)
页码:
7. 目的 对光电性能测试仪器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8. 适用范围 适用 A19503A 型 回波损耗测试仪,TYH2681 型 绝缘电阻测试仪,MCH2672G 型 耐压测试仪的内部校准。 9. 校准用基准材料 a)经外校合格的以上型号的校准证书及检测报告 b)经外校合格的万用电表及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辅助测试的基准材料(如 5 环 100MΩ 精密电阻 20 个,1:100 的衰减器 1 支,基准跳纤 5 条等) 10.测验环境要求 室温 11.校准步骤 11.1 光回波测试仪校准步骤 a),将检测并标有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值的 5 条基准跳纤分别按 A19503A 型 回 波检测仪(具体检测顺序按产品使用说明书,测试原理如下图 1,图 2)进行检测,并 分别记录每条跳纤的实测数据,同时在跳纤上做好标识记录。 b), 将该被测数据与原回波测试仪外校时所测得数据(具体见外校检测报告) 对比,如各跳纤损耗均与原有数据几乎接近,损耗值偏差均在 0.01dB 范围内时,判定该 回波损耗测试仪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c),该回波损耗测试仪已正常使用后应定期送国家认准的计量局校正,具体时 间见《年度测量仪器校准计划》 。 插入损耗测(试图 1)
3
测量仪器校正记录表
使用部门: 序 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附:以上送校日期如逢节假日休息将往后类推一天送校
仪器编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校正 类别
校正周期
送校 日期
校正 状态判定质检主 Nhomakorabea审核日期: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量具内部校准规程

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干净、平整。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中。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扭动千分尺螺栓调校零位,使刻度对准零点。

根据不同量程的千分尺选择适宜的标准量块3~4块,(可对标准量块进行组合测量)。

每块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量具内部校验记录表》内。

允许误差范围为±。

外径千分尺的校验:任意取5-6块标准量块,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扭动螺栓使外径千分尺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游标卡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1000㎜范围、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4-1、外观:4-1-1、要求: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带表及数显卡尺表蒙不得有划伤及缺损;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游标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4-2、各部份相互作用:4-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尺身沿尺框配合应无明显晃动,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4-2-2、方法:手感4-3、零值误差:4-3-1、要求:以零刻线和尾刻线的重合度表示,零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05㎜,尾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10㎜,带表及数显卡尺零刻线离线不大于0.10mm,压线不大于0.05mm。

4-3-2、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情况下用目力观察。

4-4、圆弧内量爪的尺寸误差:4-4-1、要求: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为10㎜或20㎜整数,使用中或修理后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整数,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可为卡尺分度值的整数倍,并在校准记录上注明,圆弧内量爪尺寸偏差不超过±0.01㎜4-4-2、方法:合并两量爪,以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4-5、刀口内量爪尺寸误差4-5-1、要求:受检尺寸为1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0.01㎜4-5-2、方法:将一块为10㎜的量块长边夹持在两外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

4-6、深度尺尺寸误差4-6-1、要求:受检尺寸为2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4-6-2、方法:将2块为20㎜的量块置于一级平板上,使尺身端面与量块接触。

检测设备内校规程汇编(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检测设备内校规程汇编(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检测设备内校规程汇编(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 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第2页2 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第3页3 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第4页4 磅秤、盘秤、电子秤内部校准规程第5页5 划线尺、深度卡尺内校规程第6页6 角尺内校检验规程第7页7 百分表、百分表仔内部校准规程第9页8 游标万能角度尺内部校准规程第10页9 落锤冲击机内部校准规程第11页1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畴适用于一般游标卡尺及带表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坦、洁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取2~3块任意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面要洁净、平坦。

每块连续测量三次,每次测量值均应在承诺误差范畴内,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内。

承诺误差范畴依照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

5.4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依照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中。

5.5可依照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进行校准;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承诺误差范畴内,判校准合格;6校准周期每年一次7相关记录《检测设备校验记录表》页码:P1/12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1目的对千分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畴适用于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验基准外校合格的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室温5校验步骤5.1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坦、洁净、无污渍、锈迹,刻度是否清晰。

计量器具管理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管理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公司计量器具进行管理,确保本公司计量器具能满足产品检验的需要,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检验使用的计量器具。

(不包括送检的样尺)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外经千分尺、基准量具。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游标卡尺5.1.1检查游标卡尺的刻度是否清晰、有无机械损伤、操作旋钮是否轻便灵活、定位是否准确,否则更换。

5.1.2校准游标卡尺外尺寸时,采用外尺脚贴紧基准量具端面外尺寸,待校准的游标卡尺量值与基准量具数值进行比对。

5.1.3校准游标卡尺内尺寸时,采用内尺脚贴紧外经千分尺测量其内尺寸,待校准的游标卡尺量值与外经千分尺数值进行比对。

5.1.4依据待校尺的量程分别核对被校游标卡尺和基准量具数值,核对点分别为0 —100mm、0—500mm、0—700mm、0—1200mm任意点,游标卡尺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当核对点为0—100mm时,允许误差±0.02mm;当核对点为0—500mm、0—700mm时,允许误差±0.02mm;当核对点为0—1200mm时,允许误差±0.05mm。

5.2 深度尺5.2.1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刻度清晰,可以辨认。

5.2.2 建立基准水平面,测同一基准量具的高度将基准量具的读数与待校深度尺的读数进行比对。

5.2.3 依据深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别校对0—150mm、0—350mm任意点,连续校对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5.2.4当校对点为0—150mm、0—350mm时允许误差值为±0.02mm。

5.3钢板尺、钢卷尺5.3.1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刻度清晰,可以辨认。

5.3.2建立基准平面,钢板尺放平、钢卷尺拉平使用A1游标卡尺测量其读数与待校钢板尺、钢卷尺的读数进行比对。

5.3.3 依据钢板尺、钢卷尺的测量范围分别校对0—150mm、0—350mm任意点,连续校对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千分尺游标卡尺内校规程

千分尺游标卡尺内校规程

千分尺游标卡尺内校规程文件名称:千分尺、卡尺内校指导书文件编号:3,品管,05 制订部门:品管部制订日期:2001年月日页数:6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确保千分尺、卡尺精密度符合要求,及经常保持正常状态,以验证产品品质,使仪器能事前保养重于事后故障维修。

2.范围:本公司所有千分尺、卡尺维护与校验(含外借)均适用。

3.作业内容:3.1千分尺校验指导书3.1.1千分尺外观检验:3.1.1.1利用目视,各部的的涂层及电镀层,不得脱落及生锈。

3.1.1.2各部的形状,抛光情况,打印,分度等不得有缺点,注:分度面应施无光处理,分度打印应使用黑色。

3.1.1.3利用目视,螺纹部分应良好,全程应圆滑,而且动作应敏捷。

3.1.1.4视筒与套筒的间隙应均一,回程时套筒所生之振摆应不显明。

3.1.1.5心轴与砧座闭合误差,不得防碍使用。

3.1.1.6手动套筒之扫零调整应容易确实,视筒分度刻线应与套筒读取值一致。

3.1.1.7棘轮弹簧钮之旋转应圆滑。

3.1.1.8固定钮夹紧心轴应简单确实。

3.1.2综合经度之检验:以块规覆验校正千分尺标准10mm 20mm及块规。

3.1.3判定标准:3.1.3.1最小刻度为百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3mm内为合格。

最小刻度为千分之一公厘,其误差在?0.05mm内为合格。

3.2游标卡尺内校作业指导书3.2.1校验前:3.2.1.1以目视检视,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3.2.1.2检验游标卡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2.1.3扫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量面是否密合。

3.2.1.4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况。

3.2.1.5做好游标卡尺之积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3.2.2校验中:3.2.2.1校验时必须要戴手套(皮质).3.2.2.2游标卡尺校验点为下列几点:150mm:41.2 81.5 121.5mm200mm:20 41.2 121.5 191.8mm300mm:41.2 81.5 121.5 191.8 291.8mm 300mm以上:以上述类推3.2.3标准判定:校验结果之误差值应在附表之误差范围内方为合格。

卡尺千分尺内校操作规程

卡尺千分尺内校操作规程
3.4.3对于误差值过大,不能作限制使用及损坏的千分尺,通过修理校正后仍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给报处理,并作档案记录;
3.4.4对于新购有千分尺/卡尺必须有制造厂商的合格证并包装完善,经过计量人员计量后贴上检定合格标签后,才能交付使用,对于要外校的卡尺必须根据国家计量单位检定合格,有“检定合格证书”的卡尺由计量人员经外观检验,并贴上计量合格标签交付使工作平台;
3.3.2长度视被计量的千分尺/卡尺之长度及A.B,C三种规格的量块,(A.B.C)其中A量块长度规格选取为千分尺/卡尺最小量程,B量块长度规格选取千分尺/卡尺量程一半左右,C量块选取满量程附近;
3.3.3计量A.B.C任取一长度规格量块,将量块的标准尺寸填入《校验记录表》标准仪器设备项内,用被计量千分尺/卡尺的内、外端间三次测量任一长度规格量块,将三次实测值分别填入《校验记录表》X1-X3项目内,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千分尺/卡尺读数与标准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3.3.6卡尺外量合并间隙的检定:移动尺框,使两侧量面至手感接触,观察两测量硕间的间隙,以光隙法检定。
3.4计量结果
3.4.1对于三个计量点的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的千分尺/卡尺,签贴“合格标签”交付使用(外径千分尺允差值±0.01mm,电子千分尺允差值±0.001mm,卡尺允差值±0.02mm);
3.4.2对于个别计量点超出允许差范围的卡尺/千分尺,作限制使用,在合格标签备注栏注明“限制使用”(根据产品的公差要求定);
3.3.4卡尺内量(内径)尺寸检定:将一块为10MM的2级量块长边持于两外测量面之间,坚固螺钉,用需计量卡尺测刀口内量的尺寸,量测三次,计算出平均值x。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平均值与标准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3.3.5卡尺深度的检定:将1块为10MM的2级量块长边持于两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用需计量卡尺身端面至深度尺端面的距离,读取卡尺示值。量测三次,计算出平均值X,误差值确定方法以平均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标卡尺、千分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千分尺进引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普通及指针式游标卡尺和普通千分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
自备用不锈钢材料经铣床精加工成10mm后,用外校合格的千分尺测量其实际厚度后作为标准量块。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 检查和校零
5.1.1 游标卡尺:检查游标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

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

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1.2 千分尺:检查千分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旋钮是否灵活。

5.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 用10mm基准量块进引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 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卡尺为±0.02mm,千分尺为±0.01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千分尺)要和被测量块方向平直。

5.5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