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合集下载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

游标卡尺校准规范使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1.外观及各部分相互作用1.1卡尺的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

对于数显卡尺数字显示应清晰,各按钮功能正常。

1.2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1.3移动尺框使两量爪测量面接触,对向光源观察两量爪测量面的间隙应不呈现白亮线。

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游标尾线与主尺相应刻线应该重合。

2.示值误差2.1对于数显卡尺应先进行零校正操作。

2.2对于尺寸范围在300 mm内的卡尺,受检点的分布应不少于均匀取3点。

2.3示值允许误差如下表:单位(mm)尺寸范围分度值0.02 0.05 0.10示值误差0—300 ±0.04 ±0.08±0.103.校准条件3.1环境湿度:20±5℃3.2相对湿度:≤80%4.标准器具:量块规格:(10~291.8)mm 12块机身编号:84310-115 技术等级:5等3级5.校准结果处理和校准周期:5.1 根据记录结果,误差值在误差范围内的为合格。

5.2 经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发给校准证书,并在机身上加贴校准合格证标识;校准有部分超差,给准用证,并注明准用范围;不合格的贴上“禁止使用”标识。

5.3 正常使用的游标卡尺校准周期为一年。

注:本校准规程只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计量校准工作。

游标卡尺等量轨仪器校准标准

游标卡尺等量轨仪器校准标准

第一部分卡尺第一章游标卡尺一、外校项目与工具二、内校项目.第二章带表卡尺第一节带表卡尺检定规程(JJG400-85)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度值为0.01、0.02和0.05mm、测量上限制到300mm的带表卡尺的检定。

一、概述带表卡尺外形如图1所示。

卡尺两测量爪相对移动后分隔的距离,在尺身上指示毫米示值的整数部分,在指示表上指示毫米示值的小数部分。

带表卡尺主要用于测量零件的外尺寸和内尺寸。

二、技术要求1.外观1.1带表卡尺的表面不应有锈迹﹑碰伤﹑镀层脱落及其它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

尺身及表盘刻线应清晰﹑无目力可见的断线。

1.2指示表的表蒙应透明﹐没有明显的气泡和失真现象。

指针方向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指针末端与任意刻线相重合时应无目力可见的偏斜﹐相重合的长度应为表盘短刻线全长的(30~80)%﹐指针末端上表面与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0.9mm。

指针末端宽度应在0.10~0.20mm范围内。

1.3带表卡尺上应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和分度值等标记。

1.4修理后和使用中的带表卡尺﹐应无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各部分相互作用带表卡尺的尺框相对于尺身不应有明显的晃动﹐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和松动现象﹐其移动力及移动力的变化量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指示表的表盘转动应平稳﹐指针安装应牢固可靠﹐深度尺不应有窜动﹐紧固螺钉的作用应可靠。

表15.外测量的平面度与两测量面合并后的间隙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6.刀口形内测量爪尺寸偏差和平行度应不大于表4的规定。

带表卡尺处于零位时﹐尺框基准端面与尺身零刻线右边缘应相切﹐压线不大于0.05mm﹐离线不大于0.15mm。

指示表针应位于正上方﹐对尺身导向面的垂直度应不大于2格。

8.示值变动性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5 (mm)9.示值误差位于不大于表6的规定。

表6 (mm)三、检定条件及检定项目10.带表卡尺的检定项目及检定工具列表于表7.表7注﹕表中“+”表示应检定﹔“-”表示可不检定。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1. 校验范围:游标卡尺150mm、200mm、300mm
2. 使用标准件:块规
3. 校验环境:温度20±5°,湿度: 60%±20%
4. 校验步骤:
4.1 校验前:
(1)以目测检验,外部不得有弯曲变形。

(2)检验游尺与本尺全程滑动时,是否顺畅。

(3)归零后,以目视观察内外侧之测量面是否密合。

(4)检查深度测定杆之磨损状态。

(5)做好游标卡尺之积屑清洁、上油保养等工作。

4.2 校验中:
(1)选择适当之块规尺寸,检验游标尺。

各校正件须作五种不同尺寸校验,分别为25%、50%、75%、量程,每点校正两次取其平均值。

(2)块规取用时,要戴棉手套,并小心不可掉落地上。

(3)量则时注意施力大小,并保持卡尺量测面与块规量面之垂直。

(4)将量测读数值,减去块规值,即为误差值。

4.3 校验后:
(1)游标卡尺遇有外观不良或须调整时,转校验单位判定是否暂时停
使用,并安排送校。

(2)量脚磨耗过巨,如以补正值尚不能得正确尺寸读数值时,应予以暂停使用,并送修。

如无法修护应予以报废处理。

(3)所有校验数据及结果须填入“计量器具校验报告”。

(4)校验完毕,于游标卡尺后方贴标签,并将结果登录至“计量器具履历”上。

(5)块规使用完毕,须用专用纸擦拭干净,并喷上专用油,放回固定位置。

5表单
5.1计量器具履历表
编制审核批准。

游标卡尺内校规范

游标卡尺内校规范
环境条件
室温。
校准前,应将被校卡尺及标准量块等校准用工具同时置于大理石平板上,其平衡温度的时间约1小时。
大理石平板。
受检点分布
对于尺寸范围在300内的卡尺,其受检点不少于均匀分布的3点,如下表:
测量上限
受检点
150
41.20
101.2
121.5
200
51.20
121.5/121.8
191.8
300
101.20
刀口外示值误差的校准方法同上,校准时,量块处于刀口外量爪的中间位置。
对于带有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校准时用两块20mm量块放置于大理石平板上,使尺身测量面与量块接触,伸出测量杆测量面与大理石平板接触,然后读数。
卡尺内测量爪校准,将10mm的量块卡在外径测量爪测量面锁紧尺框,然后用千分尺测量卡尺内径测量爪。
零值误差的校准
移动尺框,使卡尺量爪两外测量面接触,目视观察。
校准测量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
校准周期:见“计量器具校准、检定周期表”。
记录测量结果。
相关记录
«计量器具校准/检定记录»——仪器、仪表
191.8
291.8
示值误差
测量范围上限
分度值(分辨力)
最大允许误差计算公式
计算值
100
0.01,0.02
±(20+0.05L)µm
±0.03
200
300
±0.04
带有深度测量杆的卡尺,深度测量杆20mm点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1个分度值(分辨力)(表中单位:mm)
校准方法和步骤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

游标卡尺校验规范1. 目的确保卡尺校验的规范性及合理性。

2. 范围(0~150)mm、(0~200)mm、(0~20)cm、(0~30)cm3. 权责实验室为仪器校验的执行单位。

4. 参考文献JJG 30-2012 《通用卡尺》5. 校验条件5.1 环境条件5.1.1 温度:(15~25)℃湿度:(30%~85%)RH5.1.2 负载条件:将被检卡尺及量块等检定用设备置于平板或木桌上,其平衡温度时间见下表的5.2 校验标准件块规(10-291.8mm)6. 校验方法6.1 外观卡尺上必须有制造厂名或商标、分度值和出厂编号。

6.2 各部分相互作用尺框沿尺身移动应手感平稳,不应有阻滞或松动现象;数字显示应清晰、完整,无黑斑和闪跳现象;各按钮功能稳定、工作可靠。

6.3 各部分相对位置卡尺两外量爪合并时,应无目力可见的间隙。

6.4 示值变动性在相同条件下,移动尺框,使数显卡尺或带表卡尺量爪两外量测面接触;对于数显深度卡尺,将基准面与平板劫持,移动尺身,使测量面与平板接触,重复测量5次并读数,示值变动性以最大或最小读数的差距确定。

6.5 漂移目力观察。

在测量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紧固尺框,在1h内每隔15min观察一次,记录实测值,取最大漂移的绝对值作为测量结果。

6.6 示值误差测量点的分布:不少于均匀分布3点,(0~15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0~200)m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0~30)cm的卡尺,其测量点为10.00mm,41.20mm,81.50mm,121.50mm,181.5mm;对每一测量点均应在量爪的里端和外端两个位置分别测量。

7. 校验项目项目游标卡尺数显卡尺外观+ +各部分相互作用+ +示值变动性+ +漂移- +示值误差+ +注:“+”为需要检验项目,“-”为不需要校验项目。

游标卡尺内校规范

游标卡尺内校规范

核准: 審核:
制作: 戴琼 單位: 品管課
版次:1.0 總 2 頁第 2 頁
修訂日期: 年 月 日

文件編號 WIRQ037
游標卡尺校正规范
稱 制定日期 2003.04.01
移動尺框,使兩量爪測量面至手感接觸,兩量爪測量面之間不得有明顯的間隙,這一校正應分別在尺框緊 固和松開的兩種狀態下進行。 4.4 零值誤差 零值誤差以零刻度線和尾刻線不重和度表示,零刻線不重和應在±0.005mm范圍內,尾刻線不重和應在± 0.01mm范圍內。 移動尺框,使兩量爪測量面至手感接觸,分別在尺框緊固和松開兩種情況下觀察游標零刻線和尾刻線尺身 相應刻線的重和情況,用放大鏡觀察。 4.5 示值誤差 用3等Ⅱ級量塊比較校正外量爪的示值誤差,對于測量范圍在300mm以下(含300mm)的卡尺,至少在主尺和游 標的3個點上進行校正,示值誤應在±0.02mm內,對于測量范圍在300mm以上500mm下(含500mm)的卡尺, 進行校正時主尺不少于6點,游標不少于3點,示值誤差應在±0.04mm內,其校正點參照「計量器具校正 標准」(文號WIRQ044)辦理。 5.校正結果的處理和校正周期 5.1 凡經校正符合本規程要求的卡尺,貼綠色合格標簽,在分台帳上記錄必要的數據;不符合本規程要求的,將 進行修理,修理后重新校正,再不合格的將其報廢,並在計量器具履歷卡上注明、總台帳上銷帳,取下卡尺 上可利用之零件,其他的用鐵錘砸毀報廢。 5.2 校正周期: 四個月一次。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游标卡尺校准规程

1、目的通过对游标卡尺进行校准,执行量值传递工作,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0-1000㎜范围、分度值为0.02㎜的游标卡尺的校准指导。

3、环境要求:室内温度要求控制在20±5℃,湿度控制在60±15 RH%。

4、校准方法/步骤:4-1、外观:4-1-1、要求:卡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或其它缺陷,刻线和数字应清晰、均匀,不应有脱色现象,带表及数显卡尺表蒙不得有划伤及缺损;卡尺上应标有分度值、制造厂名、工厂标志及出厂编号,使用中及修理后的游标卡尺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4-1-2、方法:目视4-2、各部份相互作用:4-2-1、要求:尺框沿尺身移动应平稳,不应有阻滞现象,尺身沿尺框配合应无明显晃动,深度尺不允许有窜动。

4-2-2、方法:手感4-3、零值误差:4-3-1、要求:以零刻线和尾刻线的重合度表示,零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05㎜,尾刻线重合度不超过0.010㎜,带表及数显卡尺零刻线离线不大于0.10mm,压线不大于0.05mm。

4-3-2、方法:移动尺框使两测量面接触,分别在尺框紧固和松开情况下用目力观察。

4-4、圆弧内量爪的尺寸误差:4-4-1、要求:圆弧内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为10㎜或20㎜整数,使用中或修理后的基本尺寸允许为0.1㎜整数,保证使用的情况下可为卡尺分度值的整数倍,并在校准记录上注明,圆弧内量爪尺寸偏差不超过±0.01㎜4-4-2、方法:合并两量爪,以外径千分尺沿卡尺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检定。

4-5、刀口内量爪尺寸误差4-5-1、要求:受检尺寸为1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0.01㎜4-5-2、方法:将一块为10㎜的量块长边夹持在两外测量面之间,紧固螺钉,用外径千分尺沿刀口内量爪在平行于尺身方向测量。

4-6、深度尺尺寸误差4-6-1、要求:受检尺寸为20㎜时的偏差,应不超过±0.02㎜4-6-2、方法:将2块为20㎜的量块置于一级平板上,使尺身端面与量块接触。

游标卡尺内校标准

游标卡尺内校标准
上海正峰工业有限公司
标准书名称
游标卡尺内校标准
编号
SAK-158
页次
1/2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检测用之游标卡尺。
二、管理权责:工程部。
三、作业程序:
3-1依《量检具校验一览表》上所使用的外校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量块、平板,并找出《量检具设备校验履历表》及要求使用单位提供受检之设备。
3-2备妥清洁用布、治工具内校记录表。
分度值
标尺标记宽度
标尺标记宽度差
0.02
0.08~0.12
0.02
0.05
0.08~0.15
0.03
0.10
0.08~0.20
0.05
3-5零值误差,尺身和尺框测量面位于同一平面时,游标零刻线和尾刻线与尺身相应刻线的不重合度(即零值误差)应不大于下表的规定:
分度值
零刻线不重合度
尾刻线不重合度
0.02
±0.005
±0.01
0.05
±0.005
±0.02
0.1
±0.010
±0.03
(mm)
3-6示值误差检测,用标准量块(6等或以上)在平板上进行检测,检定时,量块应分别置于离尺身近端和远端两个位置上进行,检定是在尺框紧固与松开两种状态下进行的。各点示值误差以该点读数值与量块尺寸之差确定,检定结果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3-11依3-9做出标示后,归位并记录于《量检具设备校验履历表》内。
3-12校验合格后,游标卡尺校验周期为一年。
四、附表:
4-1仪器设备内校记录表
101.3
201.6
291.9
>300
一般检测分布均匀的六点
(mm)
3-7依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后呈部门主管核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
1 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带表游标卡尺及数显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 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二级量块,校准参考依据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
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目测内外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检查带电子显示器卡尺的显示器是否清晰可见,是否需更换电池。

5.3 将外校合格的量块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验,比较,长度为200—500mm的卡尺,分别取卡尺量程的20%、50%、90%作为捡点。

选择20mm深外校合格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尺进行校准(深度允许误差±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以及量测范围分如下:
测量范围上限
分度值(分辨力)
10分度(0.1)20分度(0.05)50分度(0.02)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150cm
±0.1mm ±0.05mm ±0.02mm
300cm
±0.08mm ±0.04mm
500cm ±0.05mm
5.4 选取10mm的量块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量块的尺寸,同时用外校合格的外径千分尺量测游标卡尺内量脚,将千分尺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与量块真值作比对,误差值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5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误差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中。

5.6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量块进行校准。

5.7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校准结果处置
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游标卡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7 校准周期
校验周期为1年。

8.相关记录
LYJ-Q-QCD-010-01 《仪器内部校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