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物探设计及措施样本

合集下载

3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最终_)

3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最终_)

3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最终_)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3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野川煤业有限公司2013年5月目录第一章设计依据....................................................... - 6 -第一节 3101回风顺槽掘进探水钻孔设计依据 ............................... - 6 -第二节工作面现状..................................................... - 6 -第三节水文地质特征...................................................- 15 -一、地表水系 ........................................................- 15 -二、井田主要含水层...................................................- 15 -三、井田主要隔水层...................................................- 17 -四、主要含水层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18 -五、煤层 ............................................................- 18 -六、本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特征.........................................- 20 -第二章探放水设备选择及探水钻机性能...................................- 20 -第一节 ZYJ-700/250型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技术参数........................- 20 -第二节 ZYJ-1200/130架柱式液压回转钻机技术参数.........................- 21 -第三节 YTD400(A)全方位探测仪........................................- 22 -第三章物探及钻探设计.................................................- 23 -第一节物探设计.......................................................- 23 -一、方法简介及设计...................................................- 23 -二、具体施工方法.....................................................- 24 -三、施工注意事项.....................................................- 25 -第二节钻探设计.......................................................- 25 -1、钻孔参数 .........................................................- 26 -2、钻孔布置 .........................................................- 27 -3、打眼顺序 .........................................................- 28 -4、单孔设计 .........................................................- 28 -5、孔口安全装置......................................................- 28 -6、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的确定......................................- 31 -第四章探防水施工的安全规定...........................................- 32 -第一节采掘工作面探放水施工技术要求及相关规定.........................- 32 -第二节探水前的准备工作...............................................- 33 -第三节探水钻的安装与操作.............................................- 34 -第四节放水及排水.....................................................- 36 -第五节接近积水区的安全技术措施.......................................- 37 -第五章、安全技术措施...................................................- 39 -第一节探放水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措施.............................- 39 -第二节井下发生突水事故时安全技术措施.................................- 41 -第三节打钻孔安全技术措施.............................................- 43 -第四节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44 -第五节透水事故的处理措施.............................................- 45 -第六节其它安全措施...................................................- 45 -第七节避灾路线.......................................................- 47 -第六章、应急救援预案...................................................- 47 -第一节水灾事故的撤离.................................................- 47 -第二节处理透水事故时的注意事项.......................................- 47 -签字栏3101回风顺槽掘进探放水钻孔设计会审纪要第一章设计依据第一节3101回风顺槽掘进探水钻孔设计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防治水规定》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煤矿防治水工作管理办法【晋煤销地防字(2012)126号】4、《3101回风顺槽掘进地质说明书》5、重庆研究院编制的《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会诊”报告》6、《3101回风顺槽掘进规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回顺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回顺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150101工作面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一、探放水原则: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还必须做到“有疑必停”的探放水原则。

二、水文地质及工程概况水文地质: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15号煤层,主要的充水因素为K2、K3灰岩含水层,顶板冒落后也可来自山西组砂岩含水层。

矿井井下150101回风顺槽东原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存有一定积水,是本顺槽掘进及150101工作面回采的主要影响因素。

地表水和冲积层水在构造正常地段只能进入浅部裂隙发育带,即使在有断裂构造的地段,出水点涌水量也不大,所以存在通过断层带向矿井涌水的情况,但矿井涌水量增加不大。

鉴于该工作面东部为旧采空区,采空区大多是由沿底板掘进布置的采区巷道,是由刀柱式采煤法和长壁式π型梁放顶煤形成的采空区,预计采空区水压为0.6个左右MPa,其它详细采空区及水文地质资料不是太明确,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加强回风顺槽的探放水工作,进一步摸清东采空区的情况,以便于掘进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矿井涌水量:根据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推算矿井生产能力达60万t/年时,1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00m3/d,最大涌水量800 m3/d。

但根据原有巷道掘进揭露情况,15号煤层及顶底板区域,除局部有少量淋水外,基本无水。

工作面巷道:为150101综采工作面的回风顺槽,位于采区西翼,由南向北布置,南部为回风下山,北部为煤层实体,西部为150101高抽巷,东与旧采空区间距30米,采用综掘机掘进,为矩形巷道,净高3.0米,净宽4.0米。

掘进方式沿煤层顶板掘进。

三、探掘钻孔设计:探水钻孔必须保持适当的超前距,本次探水采用短探的施工方式,第一组探孔的最远距离控制在150米左右,其余均为97米,始终保持不低于30米的超前距离,工作面采用“探水——掘进——再探水——再掘进”的循环方式进行,探水钻孔为巷道探明一段安全距离后,巷道允许掘进一段距离,然后再探再掘,确保掘进安全。

9109回风顺槽探水设计(最新版)

9109回风顺槽探水设计(最新版)

乌海市华资煤焦有限公司滴沥帮乌素煤矿119109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地测科2017年 5月19日审批意见:审批部门机电科技术科安检科地测科调度室审批人审批时间审批部门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人审批时间119109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一、矿井及119109回顺水文地质说明(一)概况本井田位于桌子山煤田中部,东为桌子山,西为岗德尔山,两山作南北向延伸,中间低平;构成两侧高山,中间宽谷洼地地形。

井田整体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矿区大面积被第四系风积沙土覆盖,沟谷不太发育。

具高原半荒漠、荒漠地貌特征,植被稀少。

区内无地表水系,区域唯一的地表水体为距矿区以西13km左右的黄河。

区内有一间歇性河谷,平时无水,唯有雨季暴雨时山洪暴发,历时短暂,雨后又呈干谷状态。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带,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无地表迳流及水体,依据原矿区详查地质报告水文地质资料对本区作出评价。

1、断层对矿床充水的影响矿井南侧发育F26、F27正断层,北边界发育F9、F10正断层,西侧发育西来峰逆断层,其它断层均在矿井边界外,对本区影响不大。

在钻探中所见的断层带漏失量小,而井田中含水带的含水性比较弱。

根据简易水文资料:421号钻孔于65m见到F10断层,H-100m,最大漏失量是0.56m3/t。

邻区白云乌素区资料,F9断层,H=85m,q=0.0000935L/s·m,K=0.00376m/d。

由上述资料来看,正断层落差一般不大,所切割都属煤系地层,孔隙裂隙虽然比较发育,其含水不均匀,在一般情况下是比较弱的。

因此正断层的导水性也是较弱的。

井田内F9、F10、F26、F27正断层,没有系统水文资料,开采其附近煤层时,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防万一,此外,间歇性沟谷在洪水期间对断层的补给量较大,补给时间又很集中,煤矿在断层附近开采时,在洪水期应提高警惕,预防断层突然涌水成灾。

西来峰逆断层和F10正断层,落差个别地段超过100m,有可能沟通下部岩溶水,煤矿今后生产中应注意观察井下涌水量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水害的发生。

xxx回风探放水措施

xxx回风探放水措施

xxxxxx有限公司xxx顺槽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目前,我矿xxx顺槽掘进至xxx米,据我矿图纸反映,巷道掘进方向xxxm处,将遇原xxx探巷空贯,预计该巷道内有积水量900m³,经矿委研究决定,该巷在掘进至1110m处,停止掘进。

由探放水队队史永亮组织人员进行探放水,直至将空巷内积水放完为止。

为确保施工安全,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探放水安全措技术施。

一、施工组织安排总指挥:xxx(矿长)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的指挥与协调工作。

副指挥:xxx(总工程师)分管科室:技术科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的技术性工作。

成员:xxx(安全副矿长)分管科室:安全科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期间的安全性工作。

xxx(生产副矿长)分管科室:调度室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期间生产人员组织安排工作。

xxx(机电副矿长)分管科室:机电科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以及排水工作。

xxx(探放水队长)分管科室:探放水队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人员组织安排工作。

xxx(通风助理)分管科室:通风科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钻场附近气体检测以及通风工作。

xxx(指挥中心主任)分管科室:督查科全面负责本次探放水期间的督查工作。

二、探放水施工地点、水源性质、钻机型号、钻具配备、排水设备选型施工地点:xxx顺槽1110米处水源性质:预计水源为老巷积水钻机型号:全液压坑道钻机ZDY-800型钻具配备:¢50mm×750mm钻杆(140根)、¢65mm合金钻头2个以及钻具一套排水设备:15KW排水泵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三、探放水钻孔参数的确定1、探放水起点的确定,在水淹区域要确定探水线xxx顺槽因其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所以,设计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米;2、钻孔布置方式布置方位:每组钻孔5个(1#、2#、3#、4#、5#)1#孔为中孔,钻孔直径:50mm。

3、允许掘进距离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距离:探水中心钻孔深度减去30米。

1501回风顺槽掘进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解读

1501回风顺槽掘进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解读

一、总则为了搞好安全生产,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结合我矿水文地质及1501回风顺槽水害实际情况编制15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要求严格执行。

编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地质报告》《地面物探报告》山西离柳鑫瑞煤业采掘工程平面图4号煤层充水性图5号煤层充水性图二、概况1501回风顺槽在上组煤回风巷中开口沿5#煤层掘进,掘进施工采用综掘机施工。

开口坐标:X=4166556.557、Y=19490913.986(54坐标系)Z=+709m,方位角90°。

设计总长788m(平距),顶板采用W钢带+锚杆+锚索+金属网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网支护,矩形断面。

巷道掘宽4.7m,沿底板掘进高不低于3.3m,掘进断面15.6m²。

附:巷道布置平面图1三、水害预测预报1501回风顺槽东、南、北侧均为实体煤,西接上组煤回风巷。

上覆4号煤层大部分为采空区,积水情况不明,巷道前方可能有断层。

上组煤辅运巷、运输巷掘进时依次接露原宇航煤业4、5号巷道,该两条巷道与1501回风顺槽基本平行,5#旧巷道与1501回风顺槽间距为186m。

接露情况为:原宇航煤业4号、5号巷道有积水且相连,巷道积水现已全部排放。

1501回风顺槽向正东上山掘进,推测上覆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会通过联络巷流入5号巷道排出。

根据上组煤运输巷掘进时探测4、5号层间距为3.3m,即使4号采空区有积水,水压不会压露5号顶板。

宇航煤业采掘资料显示,4号煤层已采,5号未采,只布置有大巷。

根据地质报告5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5.75m—46.95m,导水裂隙带高度大于5号煤层距4号煤层的距离,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会通过导水裂隙带导入5号煤层。

巷道掘进过程中顶板会出现淋水现象,掘进时要特别注意4号煤层采空区积水。

探水钻孔布置要针对上覆4号煤层采空区。

最新回风顺槽探放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最新回风顺槽探放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回风顺槽探放水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8103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章探放水工程设计内容第一节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介依据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编制的《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时间为2009年10月)和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察研究院编制的《山西柳林联盛龙门塔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制时间为2011年3月),主斜井所穿越岩性区域地质构造简单,从地表未发现较大断层、陷落柱。

一、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导水性井田内尚未发现大的构造形迹,井田南西,地一单斜构造,走北西-南东,倾向为层平缓,倾角地层总体上为向3~7°。

在井田中东部发育一背斜,轴迹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两翼产状均较平缓,倾角5°,为一宽缓的对称背斜;另在井田南部发育一向斜,轴迹总体走向为北西-南东向,两翼产状均较平缓,倾角6°,为一对称的向斜。

在原薛锄联营煤矿的北部发现有一条F1正断层,该断层走向北东—南西,落差5m,倾向东南,倾角70°,井田内延伸1000m。

在今后生产过程中应注意隐伏断层和陷落柱的线索,以防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本井田内构造为简单型。

二、主要含水层及主要隔水层分布1、主要含水层a.奥陶系碳酸盐类岩溶水含水岩组埋藏于井田深部,距地表深浅不一,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石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本组岩溶发育,富水性强,一般单井出水量小于1000m3/d。

但埋深大于390m时仅见局部小深洞。

据本井田东南方向4km的CS6钻孔以及柳林泉域水位资料,本井田奥陶系灰岩岩溶水水位标高在805.00m,5#、8#、9#、10#煤层最低底板标高分别为745m、700m、690m、680m,低于奥灰水位,故本区下部开采为承压开采,在有导水构造的情况下,对煤层开采构成威胁。

今后开采过程中,应注意奥灰水突水事故。

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碎屑岩类夹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根据资料分析主要含水层为五层灰岩,总厚度平均为19m左右。

回顺丁字口处探放水设计及措施作

回顺丁字口处探放水设计及措施作

B504回风顺槽丁字口处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地测科丰源煤矿2014年7月26日B504回风顺槽丁字口处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签审表审批单位审批意见姓名审批时间丰源煤矿地测副总通风副总机电副总生产科长技术科长机电科长地测科长安全科长调度主任运输科长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矿长学习贯彻记录贯彻时间贯彻人学习人员签名学习人员签名学习人员签名学习人员签名B504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B504回风顺槽丁字口,位于B504回风顺槽253m处,巷道底板距岩层底板约3m,净高3000mm,净宽3500mm,煤层倾角8-12°.由于上部70m处为老井采空区巷道,可能有积水存在,为进一步探明上部水文和地质情况,需在此处开一上山进行观察,开掘前应实施超前钻探作业,为此编制如下措施。

二、施工组织:1、有地测科负责编制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审签、向作业人员贯彻学习、现场标定技术参数、现场监督检查、牌板管理等项工作,责任人李富有2、有调度指挥中心负责安排专业探水队进行钻探作业,责任人张庆忠;专业探水队有袁锋、、叶正国、丁秋高、陈孝好、黄仁健等六人具体操作责任人袁锋、。

三、水患分析B煤层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中厚—薄层状构造,成分以5泥质为主,粉砂次之,岩石RQD值为25~50%、质量低劣,软弱。

在其上部为灰白色含砾中粗粒砂岩,厚层状构造、成份:石英60%±,长石20%±,岩屑少量,泥钙质胶结物20%,岩石坚硬,岩石RQD值为50~75%,质量中等。

B煤层的直接底板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结构、中厚—薄层状构造,成分5以泥质为主,粉砂质次之,炭质再次,局部具层理,厚度 1.5~5.82m,岩石RQD 值<25%,质量极劣。

根据资料显示B5煤层顶底板均为含水岩层,因此在掘进过程中应随着老窑积水区的临近,积水区的水会进入施工巷道;但老顶泥质粉砂岩含水性较弱,工作面会有滴水或淋水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探放水工作,消除水患。

51015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

51015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

第一节概况一、工作面所处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石湖矿井位于宁武煤田,宁武构造系属新华夏二级构造体系,属山地断隆大宁台陷,介于吕梁台拱东北部及偏关至神池台坪的东南端之间,受二叠系末印支运动的影响形成凹陷沼泽盆地。

区内主要有两个向斜和一个背斜,呈平行斜列展布。

三个褶曲构造为宁武-静乐向斜,盘道梁-化北屯向斜,春景尘-马岑背斜。

本井田处于盘道梁-化北屯向斜的西北翼上。

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NW转NNE,倾向SW转NWW 的单斜构造。

地层倾角一般在5度—10度之间变化,西北部受F1断层影响局部可达15度—20度。

井田西部和东部边界附近发育两条走向北东—南西向的正断层。

现叙述如下:F1正断层(贾家堡断层):位于井田西部,断层面向南东倾斜,倾角57度—60度,落差30—40m,在区内呈反“S”型延展,延长度约为2100m。

石湖矿副井在开拓至98m时遇该断层破碎带,该处断层落差35m。

由于本区为基岩大面积裸露区,断层在地表显露明显。

该断层以煤层的开采会造成一定影响。

F2下断层:位于井田东南边界处,断层走向为北东—南西向,断层面向西北方向倾斜,倾角60度,落差30m,断层沿矿界延伸约2000m,断层在地面显露较为明显。

该断层对本矿井生产不会造成影响。

井田内无陷落柱,无岩浆岩侵入,总之,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为一类。

本区域地表河流主要为恢河,由南向北经阳方口流入朔州平原,属桑干河上游支流。

本区处于宁武马家湾向斜构造的东翼,区域深层地下水属神头泉域的南部补给径流区。

神头泉在本井田东北的朔州平原排泄,出露标高为1058.2—1063.4m。

据1956年以来观测,多年平均流量为73648m3\s。

本区岩溶地下水的水位标高,由西南部的1100m左右向东北部的1058m流动变化。

本区奥灰岩溶普遍发育,富水性由弱至极强,水质优良。

其中上马家沟组厚度较薄,富水性极不均匀,下马家沟组和下奥陶统这主要岩溶含水层,含水性普遍较强。

二、工作面的位置及四邻关系,生产接替时间安排51004运输顺槽布置在5#煤层510采区右翼,北为设计的51004回顺待掘工作面,南为51004运顺,西为井田边界,东为采区三条下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业有限公司
150101回风顺槽探放水设计及技术措施
一、水文地质及工程概况
水文地质: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太原组15号煤层, 工作面的直接充水因素为K2、K3 、 K4石灰岩, 山西组地层砂岩含水层为其间接充水因素。

太原组底部15号煤层之下的泥岩和砂质泥岩是主要的隔水层, 质地致密, 隔水性较好, 与下部的本溪组泥质岩类组成了阻挡奥灰水的天然屏障。

在采矿过程中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 顶板冒落所产生的导水裂隙带能达到浅部裂隙发育带甚至地表, 有可能把地表水和浅部水导向矿井。

未封好的钻孔也可能成为矿井开采的导水通道。

矿井涌水量: 根据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推算矿井生产能力达30万t/年时, 15号煤层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0m3/d, 最大涌水量240 m3/d。

工程概况: 本巷道位于井田中部, 西靠运输顺槽, 北部、东部均为实体煤层, 上覆地表为耕地。

掘进时向东北采用综掘开拓, 方位角45°47′, 倾角+2°— +4°。

为矩形巷道, 净高2.8米, 净宽4.0米, 支护方式为锚网支护。

掘进时必须严格执行”有掘必探, 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二、探掘钻孔设计:
(一)、本巷道设计长度835m,按照先探100m,掘进70m的规定, 共需布置12组钻孔。

(二)、根据设计, 在巷道掘进时迎头必须施工探水钻孔, 每次施工一组5个孔, 并成扇形布置。

钻孔布置位置及长度:
( 1) 一号孔方位29°47′, 倾角1°30′, 位于巷道左帮, 孔口距离底板1.0米, 与巷道掘进方向呈16°夹角, 与巷道倾角成-1°30′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 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下部1.8m, 距巷道左帮26.5m。

( 2) 二号孔方位37°47′, 倾角+5°, 位于巷道左帮, 孔口距离底板1.0米, 与巷道掘进方向呈8°夹角, 与巷道倾角成+2°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 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上部1.6m, 距巷道左帮12.4m。

( 3) 三号孔方位45°47′, 倾角+3°, 位于巷道迎头中间位置, 孔口距离底板1.0米, 沿巷道掘进方向和倾向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

( 4) 四号孔方位53°47′, 倾角+5°, 位于巷道右帮, 孔口距离底板1.0米, 与巷道掘进方向呈8°夹角, 与巷道倾角成+2°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 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上部1.6m, 距巷道右帮12.4m。

( 5) 五号孔方位61°47′, 倾角1°30′, 位于巷道右帮, 孔口距离底板1.0米, 与巷道掘进方向呈16°夹角, 与巷道倾角成-1°30′夹角施工。

探孔深度不小于100m, 终孔位置位于巷道下部1.8m, 距巷道右帮26.5m。

( 6) 巷道掘进从孔口向前掘进70m, 再施工另一组钻孔, 钻孔超前距离不得低于30m。

三、钻场规格与钻机型号:
钻场规格: 宽4.0m×长6.0m×高2.8m( 工作面迎头)
钻机型号: 煤矿用全液压坑道钻机 ZDY1300
四、探掘施工要求:
( 1) 钻探时使用矿用ZDY1300全液压坑道钻机, 以Φ50mm的无岩芯钻头钻进。

( 2) 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 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的立柱和拦板。

( 3) 由于本巷道探水钻孔位于上山巷道, 施工前必须清理巷道, 挖好排水沟。

( 4) 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并与各职能科室、区队联通。

( 5) 测量和放探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 依据设计, 确定主要探水钻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钻孔数目。

( 6) 预计水压大于0.1MPa的地点, 探水钻钻探之前, 必须先安好钻口管和控制闸阀, 进行耐压试验, 达到设计承受的水压后, 方准继续钻进。

并预先开掘安全躲避硐, 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灾路线等安全措施, 并使每个作业人员了解和掌握。

( 7) 钻孔内水压大于1.5MPa时, 应采取反压和有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并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 8) 钻进时, 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 以及有顶钻等现象时, 必须停止钻进, 但不得拔除钻杆, 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
度室汇报, 并派人监测水情。

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 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 然后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 9) 钻孔放水前, 必须估计积水量, 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 控制放水流量; 放水时, 必须设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 测定水量、水压, 做好记录。

若水量突然变化, 必须及时处理, 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排水过程中, 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 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 10) 钻探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撤退路线畅通。

五、编制要求及标准
本设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八十五条第四款规定, 按照”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进行编制。

当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发生变化时, 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补充或修订探放水探水设计。

安全技术措施
( 一) 、工作面出水预兆
煤壁挂汗, 温度下降, 空气变冷, 雾气产生; 煤层发潮、暗沉沉有害气体增高, 呼吸困难, 头痛; 顶、地压加大, 底板鼓起并有渗水、淋水; 出现压力水流并有”嘶、嘶”水叫声; 巷道挂红, 有异味等出水预兆情况, 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撤出人员等候处理。

( 二) 、探水钻孔设计
1)、我矿30万吨/年生产能力设计为15#煤层, 巷道主要布置在15#煤层之中。

当预计前方有带水压的含水层时, 探水孔必须安设套管。

孔口套管必须用水泥注浆固孔, 而且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耐压试验不小于 4MPa, 稳定时间不小于30 分钟。

2)、对水压高于1 MPa 且水量较大的积水或强含水层进行探放水时, 孔口应安设防喷逆止阀。

3)、探得水压高于2MPa、水量大于60m3/h, 需长期保留时, 孔口应使用双水门, 下门备用。

( 三) 、钻机安装规定
1)、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 并在工作面迎头打好坚固立柱和挡板。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沟, 探水钻孔位于巷道低洼处时, 必须配备与探放水相适应的排水设备。

3)、在打钻地点或附近安设专用电话。

4)、测量和探放水人员必须亲临现场, 依据设计, 确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以及钻孔数目。

( 四) 、探放水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探水技术要求
1)、钻进时应准确判别煤、岩层厚度并记录换层深度。

一般每钻进 10m 或
更换钻具时, 测量一次钻杆并核实孔深。

终孔前再复核一次, 如有可能应进行孔斜测量。

2)、钻进时, 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 以及有顶钻等现象时, 必须立即停钻, 记录其孔深并同时将钻杆固定。

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处理。

3)、钻进中发现有害气体喷出时, 应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 将人员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

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采取措施。

4) 、钻孔内水压过大或喷高压水时, 应采用反压和防喷装置的方法钻进, 应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5) 、背紧工作面, 在拦板外面加设顶柱或木垛, 必要时还应在顶、底板坚固地点砌筑防水墙, 之后方可放水。

6) 、对于水压大于2MPa, 中间要穿过煤层的探断层水钻孔, 在打穿断层或含水层前, 还应下第二层孔口管并超过煤层1 m 以上。

7) 、在探水孔施工中, 见到含水层、断层、陷落柱和积水区之前, 应停止钻进, 安好水门后再继续钻进。

8) 、遇高压水顶钻杆时, 可用立轴卡瓦和逆止阀交替控制钻杆, 使其慢慢地顶出孔口, 操作时禁止人员直对钻杆站立。

9) 、应做到交接班时不停钻。

10) 、探放断层水的探水孔终孔后, 孔内有水应进行放水试验。

孔内无水时应选择一个孔进行压水试验, 检验断层隔水性能; 压力一般应略大于断层所承受的静水压力。

11) 、探放水钻孔, 完成探测任务后必须全孔注浆封闭, 并做好封孔记录。

2、放水的技术要求
1) 、钻孔探到水后, 要观测水压、水质、水量和估计积水量或补给量。

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及水仓容量, 决定是注浆堵水还是放水。

控制放水孔的流量或调整排水能力, 并清理水仓、水沟等。

2) 、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 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

当导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