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探放水措施。
1、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掘进时按设计进行探水工作,回采该工作面需做好顶板的防水工作。
(2)探水时,设专职打钻工。
被选定的这些打钻工懂得探水措施,探水孔的位置、方向、角度、钻眼密度与数目,熟识附近的地理位置并且责任心强。
(3)打深水眼前,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电话要完好,提前挖好排水沟和临时水仓,布置好撤人路线,并规定撤人的报警信号。
(4)打钻时必需由安全员在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发现有害气体超过规定,立刻停电撤人,并报告调度室作出处理。
(7)探水要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探水眼布置、角度、深度,钻孔中发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
在打钻过程中,如发现煤岩变松或沿钻杆向外流水超过正常打钻供水量时,必需立刻停钻,但不得移动或拔出钻杆,派人监视水情,并报告矿调度室。
假如情况紧急,必需首先立刻通知全部受水威逼地点的人员撤离,并实行应急措施。
(8)放水时要依据矿井的排水力量,水仓容量,估量积水量,设专人监护做好记录,做到有计划的放水,遇到水量突然变大时,必需立刻报告矿调度室按时进行处理。
当发现有透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显现雾气、水响、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显现涌水,水色发浑有嗅味等异状)时,必需停止作业,实行措施。
探放水方案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方案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放水方案就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放水方案的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一、放水方案设计1.1 放水流量计算放水方案的核心就是确定放水的流量。
一般根据河流水文学资料和现场实际调查,结合灌区开发流量、湖泊水位等因素计算放水流量。
1.2 放水时间和频率放水时间应根据水位变化而定,并结合灌区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最大限度的水资源利用。
同时根据河流的流动速度、水位变化、潮汐等自然因素,确定放水频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3 放水点和灌区需求匹配灌区和放水点的位置、用水需求和放水量需相互匹配,保证灌溉需求和河流生态的平衡。
放水点应尽量靠近灌区,便于维护和调整。
1.4 不同放水方式的选择目前常见的三种放水方式分别为:自然排放、机械排放和深槽放水。
自然排放是利用河道的自然高差将水流引入灌区,适用于自然坡降比较大的流域。
机械排放依靠各种机械设备控制放水流量和方向,一般用于多条分散的支流和小型灌区。
深槽放水是在较小范围内利用深槽沟渠将水引入灌区。
二、安全技术措施2.1 放水过程中的应急处理在放水过程中,随时准备好应急预案。
如发现水位突然升高、流量异常等情况,要立即停止放水流程,并采取安全措施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
同时,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确保事故处理及时有效。
2.2 对放水设施的安全管理放水设施的安全问题是放水方案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一般开展设施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如安装防护栏、增强设施的结构安全性等。
同时要定期检修和维护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加强管辖范围内的巡查和保养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2.3 放水过后的环境治理放水过后,要及时清理和修整影响河道生态的区域,恢复生态环境。
同时,加强对灌区用水的管理,保证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
综上所述,放水方案设计的重点在于确保放水流量、时间和频率的合理性,灌区和放水点的匹配,以及选择适合的放水方式。
探放老空区积水设计

探放老空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本矿回采工作面9105、9107工作面进回风顺槽工作面东南方向存在老空区,根据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调查和我矿有关地质报告等资料考证,确定9105回采工作面和9107进回风顺槽附近有老空区距积水。
为了加强本矿9105、9107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确保9105、9107工作面回采时的安全。
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矿安全生产领导组决定在9105、9107工作面回采前,对该老空区的积水进行探放。
为确保探放水工作正常有序,特编制本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探水区地质概况1、概况本工作面所属区域位于鄂尔多斯断块、兴县~石楼南北向褶带的东侧,与离石~中阳菱形复向斜相邻,地层总体倾向南西,呈一单斜构造,由东向西出露地层依次有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碎屑岩和新生界松散岩层。
区域地貌可划分为:剥蚀构造中、低山区、剥蚀堆积黄土丘陵区和侵蚀堆积的河流谷地三种地貌形态。
区域深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属柳林泉域水文地质单元。
柳林泉出露于吕梁市柳林县城东约3km的薛家湾-寨东村三川河河谷中,为侵蚀溢流泉,泉域面积6080.54km2,其中灰岩出露面积1238km2,由大小近百个泉点组成。
泉区东西长2.4km,南北宽0.8km,分布面积约2km2,出露地层为奥陶系中统。
泉水出露标高790~801m,单泉流量最大为60L/s,小者泉流量呈流线。
群泉流量 1.27~4.69m3/s,多年平均3.19m3/s(1956~2003),20世纪90年代以后,泉水流量衰减明显,1991~2003年的年平均流量仅1.97m3/s。
泉水温度15~21℃,水质类型复杂。
溶解性总固体为370~1850mg/L。
本井田位于该泉域的径流区(见柳林泉域图)。
区域地表水属黄河流域的三川河水系,季节性沟谷地表水由南向北汇入三川河,三川河由东向西径流,于柳林城西注入黄河,年平均流量2.88亿m3。
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03
探放水工程实施
探放水工程实施的基本流程
探放水方案设计
根据矿井采掘工程布置和地质条件,设计探放水方案, 包括探水孔布置、钻孔深度、超前距离、安全距离等参 数。
探放水设备准备
根据设计方案,准备探放水设备,包括钻机、水泵、排 水管路等。
现场勘查与测量
对探放水区域进行实地勘查和测量,确定探水孔的实际 位置和角度。
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根据矿区地质报告、水文资料以及相邻矿井的开 采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探放水工程方案。包括钻孔布置、 钻孔深度、防水煤柱的留设等。
实施过程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范进行 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加强现场监管,及时发现并 处理安全隐患。
案例总结
通过科学的探放水工程设计及严格的施工管理,某矿区成 功地降低了水患风险,保障了安全生产。
综合治理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应综合考虑 设备、人员、环境等多个方面,
做到全面、系统地防范风险。
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要求
严格遵守相关法规
实施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时, 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
法规、标准及规范。
强化人员培训
对参与探放水作业的人员进行 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其安全意 识和操作技能。
进行风险评估
专人监护等。
03
案例总结
探放水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
安全意识。同时,完善现场安全设施,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安全生
产。
案例三:某矿区探放水工程的优化措施及效果
背景介绍
某矿区在探放水工程实施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了一系列的优 化措施。
优化措施
首先,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其次,严格执行设计方 案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再次,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最 后,完善安全设施,如设置钻孔防护栏、配备专职监护人员等。
探放水设计原则及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设计原则及安全技术措施放水是指将水从其中一设施中释放出来的行为,通常应用于水库、堤坝、水闸等水利工程中。
放水设计原则和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放水过程安全可靠的基础。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和安全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放水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原则:放水设计应考虑水利设施的安全及可靠性,确保放水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和损害。
2.稳定性原则:放水过程中,应保持稳定流量和水位,防止流水冲刷工程设施,确保水利设施不受损。
3.节约能源原则:放水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调整放水量,避免能源的浪费。
4.灵活性原则:根据水利设施的实际情况和放水的需要,设计放水的方式和方案,确保放水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1.坝体稳定措施:为了保证坝体的稳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坝体、排洪洞等装置的建造。
2.溢流控制措施:放水过程中,为了控制溢流流量,应设计合理的溢流闸门和溢洪道,确保溢流量不会过大。
3.强化监测措施: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旋流速度、水位、流量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可能的风险。
4.生态环保措施:在放水设计中应考虑生态环保因素,确保放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比如通过排放水质监测系统控制放水水质。
5.应急预案措施:在放水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考虑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和灾害,保障人员安全以及设备运行的正常。
6.安全警示标识:在放水设施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禁止越过警示线接近放水区域。
以上是放水设计原则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简要介绍,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使放水过程更加科学、安全和可控。
当然,具体的放水设计原则和安全技术措施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应用。
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探放水是重要的水处理工艺,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从而保证供水的安全性。
然而,探放水的设计和操作需要高度谨慎和规范,才能确保水质的安全和高效。
本文将从探放水的设计和操作两方面,介绍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2. 探放水的设计探放水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参数设计探放水时需要根据处理水的种类和水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和处理工艺。
必须了解水的来源、水质检测结果,还要确定处理水的流量和处理水的质量要求。
根据这些技术参数,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和处理方法,以确保水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2 设备选型和配置根据探放水的处理流程和设备类型,确定不同的设备选型和配置,保证单元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设备选型和配置需要充分考虑到处理量、工艺流程、设计压力和使用环境等因素,以保证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
2.3 设施安全在探放水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设施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条例》和相关安全规范,包括:设施硬件设备、生产设备和环境设备等三个方面。
硬件方面必须有多重安全保护,例如:安全阀、过渡阀、防爆保证、紧急切断装置等;生产方面必须员工操作流程和标准制度,以确保员工安全。
环境方面,必须使操作场地干净、整洁,充分考虑到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因素。
3. 探放水的操作除了设计外,探放水的操作过程也非常重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安全:3.1 工艺工序探放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操作,技术流程必须合理、可靠,严格控制工艺工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2 化学药剂的使用在探放水处理过程中,化学药剂使用是关键因素之一。
必须准确掌握药剂的摆放和使用,遵守药剂使用的标准,要求工程师严格控制浓度、用量和流量等参数,以保证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维护和保养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是确保水质安全和持续运行的关键之一。
维护和保养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也需要及时处理。
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XXXXXXXXX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强化水患管理,及时探明前方水情,避免水患威胁,本着“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探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望相关科、队严格执行。
一、探放水设计1、探孔布置:(1)单巷掘进单巷掘进时在掘进正头布置三个探水孔,一个中心孔,两个外斜孔,中心孔按巷道掘进方位布置,外斜孔与中心孔成30°夹角,钻探竖直角度同于煤层倾角。
(2)双巷平行掘进双巷平行掘进时,前后巷错距不得小于30m,前巷按单巷掘进规定进行探放水;后巷布置两个探水孔,一个中心孔,一个外斜孔,中心孔按巷道掘进方位布置,外斜孔与中心孔成30°夹角,钻探竖直角度同于煤层倾角。
(3)切眼掘进切眼掘进时,另一顺槽未掘够尺寸时,切眼按单巷掘进规定进行探放水;如另一顺槽掘够尺寸时,在切眼内布置两探水孔,一个中心孔,一个外斜孔,中心孔按切眼方位布置,外斜孔与中心孔成30°夹角(外斜孔向相邻矿井侧),钻探竖直角度同煤层倾角。
(4)联络巷掘进如两顺槽或大巷已掘出,在两顺槽或大巷中间掘进联络巷时,不再进行钻探,否则按平巷掘进规定进行探放水。
2、探水钻机使用ZDY-660型全液压坑道钻机,钻杆长度1.5m,直径42mm,使用直径为42mm高效钻头。
3、一次钻探长度不小于60m,掘进30m后进行二次钻探,特殊情况若钻探长度不小于60m时,掘进与探孔终点错距不得小于30m二、安全技术措施1、钻场应选在顶板完好处,距掘进头2m,探水点附近安设一部与生产调度室直通的专用电话。
2、钻探前测量人员必须按设计标定探水孔位置、角度。
3、钻探时,测量人员、督查人员、瓦斯检查员、班组长必须跟班作业,现场予以指导督查。
4、探水前,必须加强钻场附近的巷道支护,背好顶帮,在巷道正头打好坚固的立柱。
5、在探水巷道内低洼处安设污水源、排水管,接至水仓。
6、施工钻探前电工、施钻人员必须仔细检查钻机各位置,进行试运转,确认钻机正常后方可钻探。
探放水单孔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设计图纸与文档
探放水单孔设计图纸主要包括 1. 探放水工程平面图:表示探放水孔的布置、角度、深度等参数。
2. 探放水工程断面图:表示探放水孔在某一断面上的具体位置及相应的地质信息。
设计图纸与文档
01 02 03 04
3. 探放水记录表:记录每个探放水孔的施工时间、深度、水量等信息 。
探放水单孔设计文档主要包括
1. 设计说明书:对设计图纸的详细说明。
2.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步骤、安全技术措施等内容。
02
探放水设备与工具
钻机设备
01
02
03
轻便钻机
轻便、易搬运,适用于浅 孔和移动性强的探放水作 业。
车载钻机
钻孔深度大、钻进速度快 ,适用于深孔和固定场所 的探放水作业。
04
探放水环境保护措施
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措施
01
废弃物分类
对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分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
两类。
02 03
废弃物处理
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应进行清洗、整理、加工等处理,再利用 或出售。
废弃物管理制度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措施
土地复垦
在钻探结束后,应对受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的 原有功能。
生态恢复
在土地复垦的基础上,应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如植树种草 、恢复植被等,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
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监管
建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监管制度,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 复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土地得到有效恢复和生 态得到有效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一、探放水设计
1、探水起点的确定
为保证采掘工作和人员的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将水淹区的积水
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
出三条界线:即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1)积水线:积水边界线(小窑采空区范围、整合前矿进采区范围),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空的最深下山划定。
(2)探水线: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
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
体规定如下:
1)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时(该矿小窑开采深度小)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小于20m。
2)对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该矿缺积水区范围水量,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3)对有图纸资料的小窑,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4)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5)石门揭开含水层前,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0m。
(3)警戒线:
沿探水线外推50-150m(在上山掘进时指倾斜距离)即为警戒线。
2、探放水钻孔布置
探放水钻孔布置图见。
1)钻孔深度及超前距离
为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的一段距离,探放老空
积水的超前距不得小于20m,本设计取30m,钻孔深度本设计取50m,止水套管长度不得小于10m。
2)允许掘进距离
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长度,为每次探水钻孔施工
完毕之后,以最短的钻孔长度(水平投影长度)减去超前保护距离之后之后剩余的距离。
3)帮距
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
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与
超前距相同,有时可略比超前距小1~2m,本设计取30m。
4)钻孔密度(孔间距)
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
根据《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竖直扇形面内钻孔间的终孔垂直间距不得超过1.5m,水平扇形面内各组钻孔之间的终孔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m。
5)钻孔孔径
本设计配备YBK-132S-4探水钻,最大钻进深度75m,开孔直径89mm,终孔直径50mm。
图探水钻的超前距、帮距孔间距、允许掘进距离示意图
6)钻孔数目及布置
(1)煤层平巷钻孔布置
主要是探巷道上帮小窑老空水,钻孔呈半扇形布置在巷道上帮。
钻
孔个数以保证必要的密度为原则,一般不得少于3个。
钻孔之间的
夹角为7~15°为大夹角,1~3°为小夹角,视小窑老空的规模而定,规模大者取大夹角,规模小者取小夹角。
如平巷探水钻孔布置图
平巷探水钻孔布置图
(2)煤层上山巷道钻孔布置
钻孔呈扇形布置在巷道前方,钻孔个数以保证必要的密度为原则,一般不得少于3个,且至少有一孔见顶或底。
钻孔水平及倾斜之间的夹角要求与平巷钻孔相同。
如上山巷道探水钻孔布置图
上山巷道探水钻孔布置方式图
7)矿井探放水与掘进之间的配合
(1)双巷配合掘进交叉探放水
当掘进上山时,如果上方有积水区存在,巷道受水威胁,一般多采用双巷掘进交叉探放水,如图。
双巷配合掘进交叉探放水布置图
(2)双巷掘进单巷超前探放水
在倾斜煤层中沿走向掘进平巷时,一般是用上方巷道超前探放水,探水钻孔呈扇形布置,如图。
双巷掘进单巷超前探放水布置图
(3)平巷与开切眼相互配合探放水
探水钻孔呈扇形布置,如图。
平巷与开切眼相互配合探放水布置图
(4)隔离式探放水
巷道掘进前方的水量大、水头压力高、煤层松软和裂隙发育时,在
煤巷直接探放水很不安全,需要采取隔离式探放水。
在掘进石门时,可从石门中探放水,如图5-4-8;或在巷道掘进工作面预先砌筑隔水墙,在墙外探水,如图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