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书法偏旁部首与写法、结构章法大合集
草书常用偏旁部首写法

草书常用偏旁部首写法
草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风格,其字形潦草且狂放,偏旁部首在草书中常常变形或省略。
然而,草书中一些常用偏旁部首的写法仍然可以辨认出来。
以下是一些常见偏旁部首在草书中的写法:
1. 水:草书中的水常常用简单的波浪线或多个连续的弯曲线来表示。
2. 火:草书中的火常以不规则的曲线或波浪线来表达。
3. 米:草书中的米部通常简化成一条曲线,有时还带有几个小点表示粒。
4. 木:草字的草书中,木部常常变形成曲线、弧形或竖线。
5. 土:草书中的土部常常以简化的方块或交叉的直线表示。
6. 石:草书中的石部通常以不规则的形状或几个小点
表示。
请注意,在草书中,字形的变化和写法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实际上存在许多不同的写法。
草书的风格深受书家个人风格和审美偏好的影响,因此其写法可以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创新性。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写法,具体的写法可能会因书写者的风格和技巧而有所变化。
(5)毛笔行书偏旁部首

横向取势强烈,党字头
较扁,以盖住下部结构,整
体向上斜
当
尝
四、字底
6、心字底: 左点与卧钩笔意相连,
卧钩末端顺势带入第二点。 注意卧钩中间留空。
7、走之底:
字形多取纵势,用笔轻
盈。走之底的点与下部隔较
远 平。
迁
述
五、作品中的章法
(一)成行成列式:排列 非常严整,如同排兵列阵, 纵成行,横成列。一般楷 书、隶书、小篆常常采取 这种章法。
(二)有行无列式:只有纵向的行列,左右之间错落,不形成列。 这样的章法显得轻松,上下连贯紧凑,字的大小、轻重、重心、 动势都有明显变化,因而节奏感较强。如行书、草书、大篆一般 采取这种章法。
(三)“乱石铺街”式:又称有行无列式,简单地说,就是竖成行、 横无列的布局形式。这种分布注意的是行气的贯通而有活力。
4、页字旁: 第一横露
锋入笔,下部 几横间距均 匀,笔笔势态 相连。
列
类
领
三、字头
1、人字头:
撇捺左右展开,捺画露 锋入笔,撇低捺高。内部结 构靠左。
2、草字头:
草字头 有多种 写法, 但都要注意笔画的连带关 系,且两竖向内收拢,横画 向上斜。
兰
3、宝盖头:
宝盖宜宽,点画大而 厚重,而横画较细,形成粗 细对比。
怀素 《食鱼帖》 原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四)空灵虚淡式:指章法上行列距离很开,字距较大,显得疏 朗、澹泊。是一种特殊的章法。
杨凝式 《韭花帖》
课堂练习
1.临摹《兰亭序》体会行书笔画、结构的 基本技法,要求每一名同学完成两张作业:
一张笔画练习作业、一张结构练习作业;
2. 临摹完成后,优秀作品展示,统一讲解。
毛笔书法偏旁部首及写法、结构章法大合集

偏旁部首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局部都由一些根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结构分析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根底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
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那么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上下等等,还要注意二局部的联系,要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
二、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注意上下二局部的联系,使二局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左中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局部横列,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局部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局部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上下等等区别和三局部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由于呈三局部竖列,容易写得太长,所以应该控制每局部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局部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局部与被包围局部的紧密联系,否那么容易将字写散,应该使被包围局部向包围局部靠拢。
另外由于颜体结字开张,包围局部应该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
书法入门的路径:1、择贴2、读帖3、摹帖4、临帖与校贴5、记贴6、默贴7、用贴颜体楷书根本笔法毛笔执笔方法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毛笔书法偏旁部首及写法、结构章法大合集

偏旁部首汉字的经常应用字有5000多个,如斯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根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英雄字的必经之路.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罕有的偏旁部首,包含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演习,做到闇练.熟记.(一)字头的变更构造剖析我们演习笔划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英雄字做预备,在这个基本上,要写英雄字,就必须控制字的构造.对于字的构造,前人有各类各样的阐述,这里按照简略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类字的构造,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懂得.剖析.演习.(一)独字体的变更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更十分丰硕,并且笔划少的独体字用笔平日较粗重.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别,丰硕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卖力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虑.剖析和安插好字的中间点.(一)阁下构造阁下构造的字须要留意各自和宽窄.长短.地位高下等等,还要留意二部分的接洽,要能使二者有机地同一.二.高低构造高低构造的字须留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留意高低二部分的接洽,使二部分有机地融会在一路.三.左中右构造左中右构造因为呈三部分横列,轻易写得过宽,所以应当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留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地位高下等等差别和三部分的有机接洽.四.上中下构造上中下构造因为呈三部分竖列,轻易写得太长,所以应当控制每部分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留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接洽等等.五.包抄构造包抄构造更应当留意包抄部分与被包抄部分的慎密接洽,不然轻易将字写散,应当使被包抄部分向包抄部分挨近.别的因为颜体结字开张,包抄部分应当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书法入门的路径:1.择贴2.读帖3.摹帖4.临帖与校贴5.记贴6.默贴7.用贴颜体楷书根本笔法毛笔执笔办法执笔方法,以「双钩法为最广泛」.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派为原则.严厉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成过指节,一过指节,即呆板不克不及自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宜.根本笔划之介绍(八种)1.点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下笔峻落,侧于一方,势足而收笔.2.横横划又称「勒」.勒笔劲涩,亡其流滑.逆笔藏锋,两端势起,不成顺锋平过.3.竖竖划又称「努」.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回锋收笔呈露水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4.撇长撇又称「掠」.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成半途撇出;不然无力消瘦,或犯飘扬不稳之病.短撇又称「啄」.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成滞.如之啄物,锐并且速.5.捺捺划又称「磔」.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努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6.挑挑划又称「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7.钩钩划,贵紧而圆.行笔速则掉势,迟则缓怯.驻锋尔后钩出,钩未断不成作飘势.8.厥厥划又称「趯」.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运笔办法包含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进程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无往不收.提顿。
写好书法的偏旁148个常用偏旁名称表

写好书法的偏旁148个常用偏旁名称表上一期我针对寄来的作品进行了点评,不知您是否满意,是否有了新的感悟、新的进步。
今天我想对有一些基本功的同志谈一谈关于书法的偏旁以及偏旁在复合字中如何组合。
常用汉字大约一万左右,分为两种,一种是独体字,如:月、五、天、木等;另一种是复合字。
在复合字中偏旁部首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一个汉字如果把偏旁部首写好了,这个字基本上就完成了百分之五六十了。
汉字的偏旁部首分为五大类,即:字上、字下、字左、字右、字框。
字上,即字的上面,也称字头,比如草字头“一”;文字头,“一”,人字头“人”(见图一)。
要想把字写的端正、端庄,当你把字头写好后,找一个中心点,字头下面的部分均在中心点的两侧,或对准中心点,比如:花、茶、齐、交、命、俞等字。
字左旁,比如:“彳”、“冖”、“讠”等,字左旁的字要夸张一下字左边,找齐右边(见图二)。
字右旁相反要夸张右边,找齐左边(见图三)。
我们常见王羲之兰亭序、赵孟�胆巴碑等字帖,字均潇洒飘逸,他们的字有个特点就是内紧外松。
要想做到内紧外松,使字的结构严谨,在偏旁上要下功夫研究(见图四)。
我们看图四的观字,龙字,都是偏旁紧依,处部豪放,整个字占了很大的面积,可细一看,实占的面积并不多,就是中心那一小块(见图五),其余的笔划都是单笔破空间,没有包围起来,在视觉上让您感觉不到占多了空间。
那我们下一个字框,就是全包围或半包围的(见图六),所以字框字要注意全包围或半包围的空间位置,它所占的空间位置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内紧外松的内紧那部分足以了(见图五)。
要注意,下不封口的字,比如“同”,尽量下空(见图七);上不封口的字比如“幽”,尽量上空,左右不封口的字,框内部分尽量外移(见图六)。
字下,也称字底,比如“灬”、“心”、“皿”(见图八)。
字底的字要把字底铺开来托着上面,才能让字的结构看上去很稳重(见图九)。
以上是关于结构中偏旁部首的写法,由于是“快乐书法”,所以,我很简单地、扼要地介绍了一下,望读者认真地去理解,并背下来,去实用。
(完整版)偏旁部首200法

汉字楷书偏旁部首法则(1——100法)第一法:十字在上横抗肩,竖笔上粗细下端,竖笔书写带撇意,位置写在中心线.第二法:厂字作头横抗肩,横撇不连更美观,撇如柳叶中间宽,撇笔长写字舒展.第三法:布字头部横笔长,先撇后横是传统,笔顺来自篆书意,楷书行书都响应.第四法:左字头部横笔短,横笔短了撇笔长,先横后撇不写错,笔顺和篆写法同.第五法:三框包围上横短,上横短了下横长,上横与竖不连接,竖笔垂露更健康.第六法:卜字在上点作横,竖笔垂直上端粗,在下在右点下斜,竖笔必须用垂露.第七法:立刀短横为垂露,位置写在中上部,竖钩垂直向右弯,衄挫挑钩如发弩;-第八法:冈字框部左垂露,左右两竖必垂直,左短右长分阴阳,两竖向背有弹性.第九法:八字在上要写大,撇低捺高是妙法,八字在下捺变点,撇高起笔点稍下.第十法:人字之头撇捺展,撇捺下端不水平,撇低捺高分阴阳,下部结构往里送.第十一法:单立人旁独站立,撇如牛角竖垂露,竖笔上细下端粗,竖画尖接撇之肚。
第十二法:勿字折钩向左曲,如同凳子侧腿立,凳子侧立凳不倒,衄钩斜度重心笔第十三法:儿部变化多在撇,在左在中为竖撇,儿在下部为斜撇,写好浮鹅钩笔画第十四法:几在下部横抗肩,撇为竖撇钩伸展,几在外沿如古钟,左右对称是关键第十五法: 京字之点可竖点,点笔落在中心线,侧点与横相脱离,下部窄了横笔展。
-第十六法:两点之水要呼应,中心靠拢不离散,首点起笔稍靠右,提锋遥指点右边。
-第十七法:秃宝盖点如露珠,横细抗肩钩饱满,钩锋遥指下笔首,宝盖窄了下部展。
-第十八法:硬耳旁钩不可大,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接横用垂露,和左写平如上吊。
-第十九法:左耳旁部耳廓小,耳廓上宽下边收,竖笔必须用垂露,向左稍弯为避右。
-第二十法:右耳旁部耳廓大,耳廓写3不美观,横笔宜低不宜高,竖笔垂直向下展。
第二十一法:凶字底框分阴阳,左竖稍短右竖长,横笔抗肩呈凸状,两竖下端平线上。
第二十二法:刀部在下不要宽,钩锋遥指横左端,挑钩宜短且饱满,折笔角度是关键。
这13个常用的偏旁部首的行楷写法,学会事半功倍!硬笔书法手写字帖

这13个常用的偏旁部首的行楷写法,学会事半功倍!硬笔书
法手写字帖
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偏旁部首是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偏旁部首,你的字就好看多了。
今天分享13个行楷偏旁部首的写法,分别是:
'提土旁'、'提手旁' 、'宝盖头'、'单人旁' 、'雨字头' 、'绞丝旁' 、'草字头' 、'三点水'、'四点底'、 '竖心旁'、'心字底'、 '双人旁' 、'竹字头' ,如图:
'提土旁'↑
'提手旁' ↑
'宝盖头'↑
'单人旁' ↑
'雨字头'
'绞丝旁' ↑
'草字头'↑
'三点水'↑
'四点底'↑
'竖心旁'↑
'心字底'↑
'双人旁'↑
'竹字头' ↑
以上这些偏旁部首非常常用,一定要收藏起来,把它们练好!。
书法基础【36】楷书基础--常用偏旁(17)学字头

书法基础【36】楷书基础--常用偏旁(17)学字头
2022-08-17 发表于贵州
本节内容:
楷书基础,常用偏旁部首(17):上下结构,上偏旁部首:学字头
1.学字头:
学字头,现代简写⺍,较繁体写法简单了许多。
书写要点:
上下结构的字,按照上下结构字的书写注意要点,先上下两部分位置对正:
上面学字头中间位置,对正下方的子字勾,字就平衡了站得稳。
再看,这个字横画比较多,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大致均等。
常见例字(学,觉)
新绛帖王羲之
九成宫欧阳询
⺍它的类似部首:⺌(倒小字头),例字(当,光,尚,党,赏,尝,常,堂,掌,棠等)。
党
金石集帖柳公权
皇埔诞碑欧阳询
金石集帖颜真卿
金石集帖颜真卿
-完-
下节课讲,上偏旁部首:人字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分享
献花(0)
来自: >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类似文章
•
•
•
•
•
•
•
•
•
•
•[转]
[转]
[转]
[转]
[转]
[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热门阅读
最新原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旁部首
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
结构分析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
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
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高低等等,还要注意二部分的联系,要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
二、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联系,使二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部分横列,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和三部分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由于呈三部分竖列,容易写得太长,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将字写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
另外由于颜体结字开张,包围部分应该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
书法入门的路径:
1、择贴
2、读帖
3、摹帖
4、临帖与校贴
5、记贴
6、默贴
7、用贴
颜体楷书基本笔法
毛笔执笔方法
执笔方式,以「双钩法为最普遍」。
o推-拇指由笔管内侧向外推。
o压-食指由笔管外侧向内压。
o钩-中指由笔管外侧向里钩。
o挡-无名指指甲由笔管内侧向外挡。
o托-小指抵着无名指,而衬托之。
2.执笔以指实掌虚为原则。
外实如莲花半开,内虚可容蛋。
3.笔管以正直为原则。
严格来说,应是锋正,而非管正。
4.执笔不可过指节,一过指节,即板滞不能自如。
5.用力要适度,过紧过松皆不
宜。
基本笔划之介绍(八种)
1.点
点又称「侧」,乃笔划之母也。
下笔峻落,侧于一方,势足而收笔。
2.横
横划又称「勒」。
勒笔劲涩,亡其流滑。
逆笔藏锋,两头势起,不可顺锋平过。
3.竖
竖划又称「努」。
锋逆上,向下力行,不得僵直。
回锋收笔呈露珠状,此即垂露竖;出锋收笔呈针尖状,此即悬针竖。
4.撇
长撇又称「掠」。
笔涩意畅,力到出锋处,不可半途撇出;否则无力瘦弱,或犯飘荡不稳
之病。
短撇又称「啄」。
落笔快而峻利、行笔迅疾,不可滞。
如之啄物,锐而且速。
5.捺
捺划又称「磔」。
逆锋轻落笔,行笔迟涩,尽力开展,势足而捺,重在含蓄。
6.挑
挑划又称「策」。
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笔末。
7.钩
钩划,贵紧而圆。
行笔速则失势,迟则缓怯。
驻锋而后钩出,钩未断不可作飘势。
8.厥
厥划又称「趯」。
趯须蹲锋于努划中,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运笔方法
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
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无往不收。
提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