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法典简介-21 CFR结构内容

美国法典简介-21 CFR结构内容
美国法典简介-21 CFR结构内容

21 CFR结构内容

在美国,参议员或众议员每年都会提出很多议案(bill)。议案交由委员会审议修订,然后在国会议院投票,一院投票通过后,送交另一院,两院通过后交总统签署;若总统不否决,或虽否决但经两院2/3议员重新通过,即正式成为法律(law)。法律规定了基本的准则,并由联邦政府执行机构根据具体的法规(Regulation)来执行。《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Regulations, CFR)是将发表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 FR)”的一般性和永久性法规集合成册的法规典籍。CFR的法规涵盖各方面主题,其中第21篇“食品与药品”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FDA)管理食品和药品的主要法规依据。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国际药品注册,需要从其法规源头入手。本文带大家了解并熟悉CFR,尤其是第21篇“食品与药品”的结构以及内容。

1. CFR的结构与分类

CFR共50篇(title),代表联邦法规涉及的领域和调整对象,有些篇有分篇(subtitle);按前后顺序排列分别是:总则、保留、总统、会计、行政人事、保留、农业、外国人与公民、动物与动物产品、能源、联邦选举、银行金融、商业信用与资助、航空与航天、商业与外贸、商业实践、商品与证券交易、电力,水力资源保护、关税、雇员利益、食品与药品、对外关系、公路、住宅与城市发展、印第安人、国内收入、烟,酒产品与军火、司法行政、劳动、矿产资源、财政金融、国家防御、航运与可航水域、教育、巴拿马运河、公园,森林和公共财产、专利,商标与版权、抚恤金,津贴和老兵救助、邮政服务、环境保护、公共合同与财产管理、公共卫生、公共土地、抢险救灾、公共福利、航运、电讯、联邦收购规则系统、交通、野生动物与渔业。每篇分为若干章(chapter),通常以法规颁发机构的名称为标题,有的章还分为分章(subchapter);每章包含特定的法规领域的若干部分(part),有的部分由于内容多,又分为分部(subpart)。每部则由包含具体法规的若干节(section)以及段(paragraph)组成。按照内容的多少,联邦法规被整理成卷(volume)。

2. CFR的编纂与修订

1936年以前,联邦政府公报室(Office of Federal Register,OFR)会将联邦政府机构和部门当天发布的所有行政法规、会议纪要、决定、通知以及将要议定的行政法规草案等编辑册,对外公布,周一至周五每周共五册,每年200多册。然而由于法规数量增多,内容庞杂,查询不便等原因,联邦政府在1936年开始参照美国法典(United States Code,USC)的编纂方式进行CFR的编纂。根据44 USC 1510规定,CFR每年至少补充、重新核对出版一次。按季度更新不同篇章。

Title 1~Title 16 每年1月1日更新;

Title 17~Title 27每年4月1日更新;

Title 28~Title 41 每年7月1日更新;

Title 42~Title 50 每年10月1日更新。

除了每年印刷出版的纸质版以外,CFR的电子版本(e-CFR)会每天在政府出版办公室的官网上更新。我们可以在此查询到CFR中具体的内容,也可以查到CFR最新的更新和修订。

e-CFR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4545758.html,/cgi-bin/ECFR?SID=39883669cbc422eaf39a25a51116d3b7&mc=true &page=browse

3. CFR第21篇——食品与药品

CFR的第21篇主题是“食品与药品”(Title 21―Food and Drugs),该篇有9卷、3章、共1499部。其中:1到8卷都是第1章“健康与人类服务部,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第9卷包含第2章“司法部毒品强制执行局(Drug Enforcement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Justice)以及第3章“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Drug Control Policy)”。

21 CFR的电子版本除了可以在上面提到的eCFR官网查到,FDA官网上也提供了快速的查询通道。

FDA官网查询21 CFR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4545758.html,/scripts/cdrh/cfdocs/cfcfr/cfrsearch.cfm

这其中与FDA化学药品注册相关的重要章节包括:

Subchapter A ——总则

例如:受试者保护(Part 50.1~50.56);伦理审查委员会(Part 56.101~56.124);药物非临床试验良好实验室规范/GLP(Part 58.1~58.219)等。

Subchapter C ——药品:总则.

例如:药品标签(Part 201.1~201.327);药品良好生产规范/GMP(Parts 210 & 211)等。

Subchapter D ——人用药品

例如:新药(Part 310.3~310.548);调研性新药申请/IND(Part 312.1~312.320);新药上市申请/NDA&ANDA(Part 314.1~314.650);孤儿药(Part 316.1~316.52);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要求/BA&BE(Part 320.1~320.63)等。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 船舶结构与设备 特点: 1、知识点多、杂。考点知识多为书本原文,计算、思考等题目较少;

2、与货运、避碰同考,所占比例较小。其中货运160道题目,结构占20-30道题; 3、后期新题更新不多; 4、难点不多,需记忆。如船舶种类及特点、轻型吊杆、舵设备等。

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位置(前、后)

2、吃水标志:公制/英制(10cm/6英尺),★读取 3、甲板线标志:尺寸(300mm×25mm)、★位置 ★4、载重线标志:位置、堪划要求、字母涵义、丈量最小干舷 5、其他标志: 船名船籍港标志:船名字高比船首字高小10%-20%;船籍港字高为船名字高60%-70% 烟囱标志:位置 分舱与顶推位置标志:位置、形状 引航员登离船标志:上白下红 船舶识别号:100总吨及以上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货船,位置 公司名称标志: 第二节船舶尺度与船舶吨位 一、船舶尺度

分为:最大尺度、船型尺度、登记尺度 最大尺度(全部尺度/周界尺度):最大长度、宽度、高度(定义)、作用 船型尺度(计算尺度、理论尺度):型长、型宽、型深、型吃水(定义)、作用 登记尺度:登记长度、宽度、深度(定义)、作用 二、主尺度比 型长型宽比、型长型深比、型长型吃水比、型宽型吃水比、型深型吃水比:影响 三、船舶吨位 1、重量吨 分为:排水量和载重量 排水量:满载排水量、空船排水量、装载排水量(了解定义) 载重量:总载重量、净载重量(了解定义) 2、容积吨 分为:总吨位、净吨位、运河吨位 定义(了解)、★作用: ★运河吨位数值比总/净吨位数值大些 ★第三节船舶种类与特点 1、客船

浅谈美国规范标准中的钢结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4545758.html, 浅谈美国规范标准中的钢结构设计 作者:周正为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8年第11期 摘要:精研美国规范标准,使用STAAD.Pro结构设计软件,结合具体项目,优化钢结构设计,提高设计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钢结构;美国规范标准 1 前言 在以往的钢结构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研发的PKPM系列CAD软件,包括SATWE计算软件和PMCAD建模软件,基本满足所承担的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各种规则和复杂类型的框架结构、框排架结构、排架结构、剪力墙、连续梁、拱形结构、桁架结构等。但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随着近几年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同国际设计同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以美国规范为例,PKPM的模型数据并不能按美标检验杆件,因此急需我们在设计软件等方面实现同步。STAAD.Pro是 由美国世界著名的工程咨询和CAD软件开发公司—REI(Research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开发的通用有限元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已经在国际上普遍使用,本文通过国外和国内两个具体工程实例,比较美国规范和中国规范中钢结构设计的不同,为今后的海外项目设计提供借鉴。 2 工程概述 国外项目为转接机房,使用STAAD.Pro软件按美国标准进行计算,该构筑物共两层,平面尺寸为15m×12m,高度为15m;开敞结构,多层钢结构厂房。结构按IBC2012设计。场地类别:SE类场地,重要性系数1.25;基本风压49m/s(3秒最大风速),S1=0.186, Ss=0.426, Fa=1.9368,Fv=3.242,反应修正系数(R值)x=2.5,z=2.5; 国内项目同样为转接机房,使用PKPM进行计算,平面尺寸为15.5m×13.5m,高度为14.6m,多层钢结构厂房。该项目的自然条件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风压为0.45kN/m2,场地类别为三类,地面粗糙度为A 类。该工程按照国标进行设计,在该种抗震设防烈度下,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3 计算及对比分析 3.1 地震作用

船舶结构与设备知识点知识学习

船舶结构与设备 特点: 1、知识点多、杂。考点知识多为书本原文,计算、思考等题目较少; 2、与货运、避碰同考,所占比例较小。其中货运160道题目,结构占20-30道题; 3、后期新题更新不多; 4、难点不多,需记忆。如船舶种类及特点、轻型吊杆、舵设备等。

第一章船舶常识(结构货运) 第一节船舶的基本组成与主要标志 一、船舶基本组成 由主船体、上层建筑及其他各种配套设备等组成。 1、主船体 船底:分单层底、双层底。舭部 ★舷侧:首/尾部船首/尾 甲板:上甲板、平台甲板(注:强力甲板、遮蔽甲板、量吨甲板、舱壁甲板定义见“甲板结构”)、甲板命名 舱壁:按方向分横舱壁、纵舱壁(其他分类方式见“舱壁结构”)。★船底、舷侧、舭部构成船壳板 2、上层建筑 定义: 分类:长上层建筑、短上层建筑(定义) 组成:首楼、尾楼、桥楼(位置、作用)、甲板室(长甲板室、短甲板室) ★桅屋属于短甲板室 上层建筑各层甲板:艇甲板、罗经甲板 3、舱室名称 机舱、货舱、压载舱、深舱(定义)、其他舱室 ★隔离空舱(干隔舱):仅有一个肋骨间距的空舱 二、船舶主要标志

1、球鼻首和首侧推器标志:位置(前、后) 2、吃水标志:公制/英制(10cm/6英尺),★读取 3、甲板线标志:尺寸(300mm×25mm)、★位置 ★4、载重线标志:位置、堪划要求、字母涵义、丈量最小干舷 5、其他标志: 船名船籍港标志:船名字高比船首字高小10%-20%;船籍港字高为船名字高60%-70% 烟囱标志:位置 分舱与顶推位置标志:位置、形状 引航员登离船标志:上白下红 船舶识别号:100总吨及以上客船/300总吨及以上货船,位置 公司名称标志: 第二节船舶尺度与船舶吨位 一、船舶尺度 分为:最大尺度、船型尺度、登记尺度

美国混凝土结构建筑规范和注释

这份文件的规范部分包括使用在建筑上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在非建筑结构上的适用部位。 其中包括:图纸和施工说明;检验;材料;耐久性要求;混凝土质量,搅拌和浇筑;模板;内置管道;施工缝; 配筋;分析和设计;强度和适用性;弯曲和轴向荷载;剪切和扭转;钢筋的锚固和连接;楼板系统;墙;基础;预制 混凝土;组合受弯构件;预应力混凝土;壳体和折板式构件;现有结构的强度评估;抗震设计;结构素混凝土;支撑 和联系模型(附录A);替代设计(附录B);反复荷载和强度折减系数(附录C);和混凝土的锚固(附录D)。 工程使用材料的质量和检验必须参照适当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的规格。钢筋的焊接必须参照适当的美国国 家标准协会或美国焊接协会标准。 本规范作为一般建筑规范的参考,而且过去的版本已经在这一方面广泛的使用。本规范是以一种特定的格式写成 的,从而使得它参考的部分无须以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因此,这本规范没有包括任何背景的详细描述,执行规范要求 的建议以及规范的目的。而规范的注释部分则是为此目的而服务的。为了强调给出新的或者修订规定的解释,协会对 于规范的一些看法也在注释里有所讨论。而规范中引用的大多数研究数据则是为了广大使用者更详细的学习、参考之 用。同时,其他的一些关于执行规范要求的建议性文件也被引用到规范中。 关键字:外加剂;骨料;锚固(结构的);梁柱框架;横梁(支承);建筑规范 路径名/ 注释 大小压缩后压缩率日期时间属性CRC 方式版本 ------------------------------------------------------------------------------- 美国混凝土结构建筑规范和注释.pdf 3775745 3540989 93% 11-10-07 22:05 .....A 3512804F m3g 2.9 -------------------------------------------------------------------------------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精选编制: 审核: 批准:

目录 1.简介 (6) 1.1.系统简介 (6) 1.2.文档目的 (6) 1.3.范围 (6)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术语和缩写词 (6) 2.参考文档 (8) 3.系统概述 (9) 3.1.功能概述 (9) 3.2.运行环境 (9) 4.总体设计 (10) 4.1.设计原则/策略 (10) 4.2.结构设计 (10) 4.3.处理流程 (10) 4.4.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11) 5.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2) 5.1.COTS软件的识别 (12) 5.2.COTS软件的功能 (12)

5.3.COTS软件的安全性 (12) 5.4.既有软件的识别 (12) 5.5.既有软件的功能 (13) 5.6.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3) 6.可追溯性分析 (14) 7.接口设计 (15) 7.1.外部接口 (15) 7.2.内部接口 (15) 8.软件设计技术 (16) 8.1.软件模块 (16) 8.2.数据结构 (16) 8.3.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6) 9.软件故障自检 (17)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

船舶的基本知识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评估范围不断扩大;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也是复杂多样化;船舶评估也随之而来。我们知道一艘船涉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化工、轻工、建材、仪表等五十个行业,并涉及导航、通讯、光学、电子等三百多个专业学科。尽管对其不熟悉,但仍然需要评估师去面对,而且要做到快捷与准确的评估,这就是市场经济的需要。评估风险也越来越大,对资产评估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自然也越来越大。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接受评估业务时,必须考虑能否有胜任评估对象的评估力量,确保执业质量,竭诚为顾客服务。为了搞好船舶评估,笔者仅就船舶的概念、基本结构、评估方法选择、评估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谈一管之见,供业界同行讨论,起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船舶的概念 (一)船舶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3条规定“本法所称的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动式装置,但是用于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和20吨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上述船舶包括船舶属具”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所适用的船舶应符合以下条件: 1﹑可航性,即在海上及与海相通水面或水中,具有自航能力的海船或海上移动装置; 2﹑总吨位在20吨以上的船舶;总吨位是指船上所有围蔽空间以100立方英尺为一个吨位的丈量总和。 3﹑该船舶为商业或民用目的,军事的﹑政府公务的船舶不适用本法。

从以上船舶定义看,评估师所涉及的船舶评估大大超出这个范畴。笔者认为评估船舶其定义应为:凡在水上用于交通、运输、捕鱼、科研、港口码头服务和作战等的运载工具均称为船舶。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检规定标准,并取得相关证件,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二)船舶的特征 1﹑船舶的不动产性 从民法原理来看,船舶是可以移动的物,应属于动产法。商然而,由于船舶本身和航海的一些特点,船舶又具有不动产的特征法。 船舶的不动产性主要表现在船舶所有权及抵押权均以登记为对抗要件,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9条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第13条规定:“设定船舶抵押权,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抵押权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2﹑船舶是合成物 船舶是由本体﹑设备与属具等独立物结合而成的合成物。依民法中有关“主物的处分及于从物”的原则,船舶的处分也应及于船舶设备及属具,但该原则可以通过约定加以限制,如约定其处分不及于从物等3﹑船舶的人格化 船舶的人格化首先表现为船舶国籍的规定法。船舶要取得航行权,必须经过登记,并悬挂该国国旗,这样在海上航行时,便知道该船属于何国了。 船舶的人格化还体现在英美法系的对物诉讼中。船舶被认为是具有

AISC 360-05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doc

ANSI/AISC 360-05 美国国家标准 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2005年3月9日发布 本规范取代下列规范:1999年12月27日颁布的《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LRFD)、1989年6月1日颁布的《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容许应力设计法和塑性设计法》、其中包括1989年6月1日颁布的附录1《单角钢杆件的容许应力法设计规范》、2000年11月10日颁布的《单角钢杆件的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设计规范》、2000年11月10日颁布的《管截面杆件的荷载和抗力系数设计法设计规范》、以及代替上述规范的所有从前使用的相关版本。 本规范由美国钢结构协会委员会(AISC)及其理事会批准发布实施。 本规范由美国钢结构协会规范委员会(AISC)审定,由美国钢结构协会董事会出版发行。 美国钢结构学会 One East Wacker Drive,Suite 700 芝加哥,伊利诺斯州60601-1802

版权?2005 美国钢结构学会拥有版权 保留所有权利。没有出版人的书面允许,不得对本书或本书的任何部分以任何形式进行复制。 本规范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信息,基本上是根据公认的工程原理和原则进行编制的,并且只提供一般通用性的相关信息内容。虽然已经提供了这些精确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在未经许可的专业工程师、设计人员或建筑工程师对其精确性、适用性和应用范围进行专业审查和验证的情况下,不得任意使用或应用于特定的具体项目中。本规范中所包含的相关材料,并非对美国钢结构协会的部分内容进行展示或担保,或者,对其中所涉及的相关人员进行展示或担保,并且这些相关信息在适用于任何一般性的或特定的项目时,不得侵害任何相关专利权益。任何人在侵权使用这些相关信息时,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所有相关责任。 必须注意到:在使用其它机构制订的规范和标准时,以及参照相关标准制订的其它规范和标准时,可以随时对本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或修改并且随后印刷发行。本协会对未参照这些标准信息材料,以及未按照标准规定在初次出版发行时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 在美国印刷发行 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 2005年3月9日发布 美国钢结构协会

结构设计基本知识及要点

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1.结构设计基本知识简介 ?建筑结构体系及结构型式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转换层结构 2.案例分析 ?案例一地铁螳螂山 ?案例二天津某住宅 ?案例三华润酒店 ?案例四平安中心投标 ?案例五住宅设计中经常与建筑需要协调的问题?案例六世纪中心

结构设计基本知识简介 结构型式: 按结构材料划分有: ?砌体结构(包括加构造柱圈梁) ?钢筋砼结构 ?钢结构 ?混合结构(钢管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钢梁)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体系,剪力墙体系,巨型框架、框架筒体结构、筒中筒结构体系等

结构体系的定义 框架结构体系 由梁(包括桁架)、柱等杆系组成的能承受垂直和 水平力作用的空间结构(可含少量墙肢)。剪力墙结构体系 主要由双向墙肢和连梁组成的空间结构(包括短肢 剪力墙和壁式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体系由框架、剪力墙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但以剪力墙 为主承受水平力。 一般由筒和板梁组成的结构,可分为内筒外框(或 筒体结构体系 称核心筒)、筒中筒、框架-核心筒和多筒体结构。 由密排柱及楼层上的裙梁构成的筒体称为框筒。 其他结构体系 以上体系以外的体系如板柱结构体系,悬挂结构 体系,侧向支撑体系,膜结构体系、空间网架等。

结构型式选择原 则 ) a) 结构体系与结构型式的合理选择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结构选型必须在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工程特点,自然环境,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抗震设防,地质地形等情况充分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时还应做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基础上进行必要时还应做多方案比较择优选用。 b) 同结构单元中,钢筋砼结构不宜与砖砌体结构b)同一结构单元中钢筋砼结构不宜与砖砌体结构混合使用(混用是指平面方向的承力构件不同材料而言,而底层为钢筋砼框架,其上为砖砌体结构的而言而底层为钢筋砼框架其上为砖砌体结构的竖向布置不在列中)。在抗震要求时,不宜选用砌体结构 体结构。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一、章节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设计规定 3.1设计原则 3.2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3材料选用 3.4设计指标 3.5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4受弯构件的计算 4.1强度 4.2整体稳定 4.3局部稳定 4.4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5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5.1轴心受力构件 5.2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5.3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5.4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6疲劳计算 6.1一般规定 6.2疲劳计算 7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 7.2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连接 7.3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 7.4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7.5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 7.6支座

8构造要求 8.1一般规定 8.2焊缝连接 8.3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8.4结构构件 8.5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 8.6大跨度屋盖结构 8.7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 8.8制作、运输和安装 8.9防护和隔热 9塑性设计 9.1一般规定 9.2构件的计算 9.3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10钢管结构 10.1一般规定 10.2构造要求 10.3杆件和节点承载力 11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1.1一般规定 11.2组合梁设计 11.3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11.4挠度计算 11.5构造要求 附录 A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 附: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修改条文说明 其中下面打—的节为新增,下面打~~的节为有较多修改。

船舶上必须知道的常识

航行或停泊于水域的运输或作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简史 船舶从史前刳木为舟起,经历了独木舟和木板船时代,1879年世界上第一艘钢船问世后,又开始了以钢船为主的时代.船舶的推进也由19世纪的依靠人力,畜力和风力(即撑篙,划桨,摇橹,拉纤和风帆)发展到使用机器驱动(见船舶动力装置). 1807年,美国的R.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Clerment)"号,时速约8公里/小时。 1839年,第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蒸汽机船"阿基米德(Archimedes)"号问世,主机功率为58.8千瓦.这种推进器充分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被迅速推广。 1868年,中国第一艘载重600吨,功率为288千瓦的蒸汽机兵船"惠吉"号建造成功。 1894年,英国的 C.A.帕森斯用他发明的反动式汽轮机作为主机安装在快艇"透平尼亚(Turbinia)"号上,在泰晤士河上试航成功,航速达60公里/小时以上,早期汽轮机船的汽轮机与螺旋桨是同转速的,约在1910年出现了齿轮减速,电力传动减速和液力传动减速装置,在这以后,船舶汽轮机都采用减速传动方式。 1902~1903年在法国建造了一艘柴油机海峡小船。1903年,在俄国建造的柴油机船"万达尔(Βандал)"号下水.20世纪中叶,柴油机动力装置遂成为运输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 英国在1947年首先将航空用的燃气轮机改型安装在海岸快艇"加特利克(Cartaric)"号上,以代替原来的汽油机,其主机功率为1837千瓦,转速为3600转/分,经齿轮减速箱和轴系驱动螺旋桨.这种装置的单位重量仅为2.08千克/千瓦,远比其他装置轻巧.60年代先后出现了用燃气轮机蒸汽轮机联合动力装置(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的大,中型水面军舰.当代海军力量较强的国家,在大,中型船舰中,除功率很大的采用汽轮机动力装置外,几乎都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在民用船舶中,燃气轮机因效率比柴油机低,用得很少。 原子能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动力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1954年,美国建造的核潜艇"鹦鹉螺(Nautitlus)"号下水,功率为11025千瓦,航速为33公里/小时.1959年苏联建成了核动力破冰船"列宁(Ленин)"号,功率为32340千瓦.同年,美国核动力商船"萨瓦纳(Savannah)"号下水,功率为14700千瓦.现有的核动力装置都是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汽轮机动力装置,主要用在潜水艇和航空母舰上,而在民用船舶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得到发展. 70~80年代,为了节约能源,有些国家吸收机帆船的优点,研制一种以机为主,以帆助航的船舶,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联合控制,日本建造的"新爱德丸"号便是这种节能船的代表. 古代中国是当时造船和航海的先驱.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造船工场,能够制造战船.汉代已能制造 带舵的楼船.唐,宋时期,河船和海船都有突出的发展,发明了水密隔壁.明朝的郑和于1405~1433年间七次下西洋的宝船,在尺度,性能和远航范围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到了近代,中国造船业发展迟缓.1865~1866年,清政府相继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建造了"保民","建威","平海"等军舰和"江新","江华"等长江客货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船舶工业有了很大发展,50 年代建成一批沿海客货船,货船和油船. 60年代以后,中国的造船能力提高得很快,陆续建成多型海洋运输船舶,长江运输船舶,海洋石油开发船舶(平台),海洋调查船舶和军用舰艇,大型海洋船舶的吨位可达120000载重吨.除少数特殊船舶外,中国已能设计,制造各种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 构成 船舶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综合归纳为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舾

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360-05)

关于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不是《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ANSI/AISC 360-05)的一部分,而只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序言 本设计规范旨在提供完善的标准设计之用。 本条文说明是为该规范使用人员提供规范条文的编制背景、文献出处等信息帮助,以进一步加深使用人员对规范条文的基础来源、公式推导和使用限制的了解。 本设计规范和条文说明旨在供具有杰出工程能力的专业设计员使用。

术语表 本条文说明使用的下列术语不包含在设计规范的词汇表中。在本条文说明文本中首次出现的术语使用了斜体。 准线图。用于决定某些柱体计算长度系数K的列线图解。 双轴弯曲。某一构件在两垂直轴同时弯曲。 脆性断裂。在没有或是只有轻微柔性变形的情况下突然断裂。 柱体弧线。表达砥柱强度和直径长度比之间关系的弧线。 临界负荷。根据理论稳定性分析,一根笔直的构件在压力下可能弯曲,也可能保持笔直状态时的负荷;或者一根梁在压力下可能弯曲,平截面发生扭曲或者其平截面状态时的负荷。 循环负荷。重复地使用可以让结构体变得脆弱的额外负荷。 位移残损索引。用于测量由内部位移引起的潜性损坏的参变量。

有效惯性矩。构件横截面的惯性矩在该横截面发生部分逆性化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内应力 和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仍然保持其弹性。同理,基于局部歪曲构件的有效宽度的惯性矩。同理,用于设计部分组合构件的惯性矩。 有效劲度。通过构件横截面有效惯性矩计算而得的构件劲度。 疲劳界限。不计载荷循环次数,不发生疲劳断裂的压力范围。 一阶逆性分析。基于刚逆性行为假设的结构分析,而未变形结构体的平衡条件便是基于此 分析而归纳出来的——换言之,平衡是在结构体和压力等于或是低于屈服应力条件下实现的。柔性连接。连接中,允许构件末端简支梁的一部分发生旋转,而非全部。 挠曲。受压构件同时发生弯曲和扭转而没有横截面变形的弯曲状态。 非弹性作用。移除促生作用力后,材料变形仍然不消退的现象。 非弹性强度。当材料充分达到屈服应力时,结构体或是构件所具有的强度。此时,也达到 其强度极限状态。 层间位移。底盘侧挠度及与其关联的毗邻底盘侧挠度,为两底盘间的间隔所分,(δ -δn-1)/h。 n 永久负荷。超时变动极少或是微少的负荷。其他所有负荷均为变动负荷。

最清晰的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精)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20]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19] 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 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 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 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 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

美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发展概况_上_

第1期建 筑 科 学 BU ILDING SCIENCE1997年 美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发展概况(上) 黄成若 胡德斫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近十多年,随着科学与技术进步,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有了很大发展,从80年代至90年代,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的规范每隔三至五年就修订一次。90年代的规范汇集了建筑结构的最新成果。本文侧重介绍和分析美国荷载规范、混凝土规范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规范与国际规范存在的差异。同时,对美国的钢、砌体、木结构规范也作了简要介绍。 1 美国荷载规范 房屋建筑及其它结构最小设计荷载(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 s and Other Structures ASCE7-93),1993年版。 美国荷载规范以往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负责,80年代初期的编号为ANSI A58.1-1982; 80年代后期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共同负责,此时的编号为ANSI/ ASCE7-88;进入90年代后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负责,编号改为ASCE7-93。 1.1 荷载分类 美国荷载规范将荷载分为7类,即(1)恒荷载;(2)活荷载(指房屋建筑或其它结构由于使用或居住产生的荷载,不包括风、雪、雨、地震等自然荷载);(3)土及静水压力;(4)风荷载;(5)雪荷载;(6)雨荷载;(7)地震荷载。 1.2 荷载组合 结构的设计强度应大于下列6种组合中的最大者: (1) 1.4D (2) 1.2D+1.6L+0.5(L r或S或R); (3) 1.2D+1.6(L r或S或R)+(0.5R或0.8W); (4) 1.2D+1.3W+0.5L+0.5(L r或S 或R); (5) 1.2D+1.0E+0.5L+0.2S; (6)0.9D-1.3W或+1.0E。 式中,D=恒荷载;L=活荷载;L r=屋面活荷载;S=雪荷载;R=雨荷载;W=风荷载;E=地震荷载。 上述6种荷载组合及其荷载系数是根据概率理论按结构可靠指标 校正后得出的。 美国荷载规范与我国荷载规范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我国荷载规范有充分的法定效力,而美国荷载规范没有法定效力。具体来讲,我国材料规范(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设计规范)及设计工作中有关荷载组合及荷载系数必须严格按我国荷载规范执行,而美国材料规范及设计工作中有关荷载组合及荷载系数不一定按美国荷载规范执行。例如美国钢结构规范接受了上述6种组合及相应的荷载系数,美国混凝土结构规范就不接受上述6种组合,美国混凝土规范A CI318-89,以及最近新颁布的规范A CI318-95基本上都不接受上述组合。希望我国工程设计人员能注意到这一点。 1.3 地震荷载 美国荷载规范1993年版与1988年版相比, 49

船舶基础知识

一、船舶种类及其结构特点 1)干散货船——横向结构。Bulk Carrier 2)液体散货船——纵向结构。(油船)Tanker 3)集装箱船——横向结构。Container 4)杂货船——横向结构。General ship 5) 其他特种船 二、船舶基本资料Particulars 1)船名:M/V XXXX Motor vessel Merchant vessel S/S XXXX Steam ship 2)国籍:Nationality 3)船籍港: Port of registering 4)建造日期: Date of building (中国政府规定:船龄在18年以上的船舶不准进口----- 即不准悬挂中国旗.) 5)建造地点(或船厂): Place of building (or builder) 6)国际海事组织编号: IMO No (国际保安规则的要求) 7)(船舶)全长: Length over all (L .O. A) 提供给港方,作泊位安排,两柱间长: Length breadth perpendiculars (L.B.P) 用作计算船舶的拱垂度. 8)型宽: Breadth 9)型深: Depth 10)总吨(位): Gross tonnage为体积吨,1吨位=100立方英尺=2.83立方米净吨(位): Net tonnage 计算各种港口费用的依据.国际吨位证书, 巴拿马运河吨位证书,苏伊士运河吨位证书.(申办这些证书要提供船舶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 11)排水量(阿基米德定律): Displacement 12) 满载载重量: Deadweight(为重量吨)满载载重量=满载排水量-船舶自重-油,水存量-常数1立方米(淡水)=1000公斤=1吨或1立方米(标准海水)=1025公斤=1.025吨物质的比重和积载因素的概念载重线证书(Load line ),干舷(free board)的核定,剩余浮力(一舱不沉制).载重线的种类:夏季载重线,热带载重线,热带淡水载重线,冬季载重线,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国际载重线区域图顺便提一提净空高度: Air draft 13)船舶吃水(水尺): Draft 在船舶的艏,舯,艉标识了六个水尺标志.有英制和公制两种.显示船舶状态和用以计算载货量(调整船舶吃水PI\TPC,ITM\CTM) 14)浮心,漂心,船舶重心(KM)和货物重心(KG)静稳性高度=KM-KG=GM必须大于零.影响静稳性高度的因素除了货物装载状况外,液体舱室“自由液面”对静稳性高度的影响是很大的.是与液体舱室的宽度的立方成正比.(M=1/12舱长X舱宽的立方。M为横倾力矩)顺便说一说空船压载;正常天气压载量为满载装货量的1/3,长航线或恶劣天气为满载装货量的1/2.船舶风暴舱的压载一定要压满,不压满会形成巨大的自由液面和压舱水对货舱壁的巨大冲击力,非常危险. 15)货舱数和货舱的规格: holds, 长X宽X深 16)装卸设备(Cargo handling gear):有无装卸设备,设备形式、数量和安全负荷。 17)主机、发电机:铭牌、种类、功率(马力或千瓦)、转速等 18)航速(指静水中的航速)、使用的油种、耗油量。 三、国家授权颁发的国际公约要求的主

2005版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

2005版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 摘要美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于1921年,在1923年发行了第一版美国钢结构建筑设计规范.这本规范基于容许应力设计原则,长达十页,后来又发行了其他版本,一直到1989年的第九版本,但自从第八版本(1978)以后就没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了。极限状态设计,在美国又被称为荷载和抗力分项系数设计(LRFD),在第一版本的LRFD规范中被正式介绍,它基于超过15年的大量研究和改进,又被修改过两次,现在使用的是第三版本(1999)。 两本规范的同时存在对美国的设计人员和工业发展都带来了麻烦,AISC因此同意制定一部唯一并且标准统一的钢结构设计规范。这部规范直到2005年8月13日才被审核通过,介绍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包括名义强度准则的使用与适当措施结合以提高可靠性的方法。在许多其他方面的改进中,框架体系稳定性和支护设计有重大的进步,包括采用塑性准则的新设计方法。 关键词规范可靠性名义强度稳定性标准塑性连接设计组合设计论文纲要 1.介绍 2.基本设计理念 容许应力设计 荷载与阻力因素设计 2.2.1强度不足和超载 3. 2005年AISC说明书 3.1 背景 3.2 格式规范 3.3 基本设计要求 4 新规范内容布置 4.1内容概述 4.2总则 4.3设计要求 B1 总则 B3.6连接点

B3.6.1简单连接 B3.6.2弯矩连接 4.4稳定性设计分析 4.4.1稳定性设计要求 4.4.2需求强度计算 4.5 构件抗拉设计 4.6 构件抗压设计 4.7 构件抗弯设计 4.8 构件抗剪设计 4.9 构件组合受力设计和抗扭设计 4.10 组合构件设计 4.11 连接设计 4.12高速钢和箱形构件连接设计 5 注释 6 摘要 参考文献 1.介绍 1923版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制定的目的是解决那个时候设计人员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虽然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制定的钢材和其他材料性能标准是可用的,但仍然没有全国统一的建筑设计规范。因此,个别州或城市有自己的要求,并且有时候设计特定的建筑甚至有多种规则可以使用,比如,那时候建造的一些桥梁必须遵守由桥梁当局制定的详细的规定,而当局又常常和杰出的设计者或制造商勾结。总之,当时的情况是非常混乱的,有时出现问题常常引发重大的经济甚至社会稳定问题。 美国钢结构协会(AISC)成立于1921年,目标明确,统一并且领导钢结构行业,同样重要的是制定一套用于全国钢框架建筑设计的准则。这个目的达到了,建筑设计院和设计公司都很快采用了这一规范。 最初的发展中,在一些强度和性能要求上,同样在设计原理上规范都经历了很多重大的改进。从钢材的种类和数量,关于构件的知识,建筑的性能,计算的可用性和其他设计工具上,现行规范都反映了这些年取得的巨大进步。

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几点比较精

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几点比较精 1 2020年4月19日

第31卷第10期 10月 建筑技术开发 BuildingTechniqueDevelopment Vol.31,No.10 Oct. 技术开发报道 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几点比较 肖桂清 1,2 李茂华侯建国 22 (11湖北孝感学院,孝感43 ;21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以中国新修订的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 为基础,结合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LRFD2 及欧洲钢结构 设计规范EC3,对3本规范中拉、压杆的屈曲限值以及梁腹板受剪屈曲后强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比较,有关分析结论可供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国内外钢结构设计规范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动态时参考。 [关键词]屈曲限值;腹板;翼缘;屈曲后强度,张力场理论;通用高厚比 2 2020年4月19日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2523X( )10 1203 COMPARATIVELYSTUDYTHEBUCKLINGLIMITATIONS OFCOMPRESSIONORTENSILEMEMBERSANDTHECALCULATINGMETHOD OFPOST2BUCKLINGSTRENGTH OFTHESHEARWEBBEAM XiaoGui2qing LiMao2hua HouJian2guo [Abstract] OnthebasesofChinesenewnationalstandard,GB500172 ,combinedwithA mericanstructuralsteelcriterionand EuropeancriterionEC3,calculatedanalyzedandcomparedthebucklinglimit ationsofcompressionortensilemembers,andthecalculatingmethodofpost 2bucklingstrengthaboutthebeamthatsubjectedtoshearinit’sweb.Therele vantconclusionprovidedtheengineeringtechnicianwithaconferencetolea rnthedevelopmentandtheleveloftechniqueofthesteelstructurecriterions homeandaboard. [Keywords] Bucklinglimitations;Web;Flange;Post2bucklingstrength;Tensionfieldthe ory;Generalwebdepth2thicknessratio 长期以来中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完全采用国标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触较少,使得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不了解国际通用标准,也使得我们 3 2020年4月19日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模板

可编辑 软件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审核:批准:

目录 1. 简介 (6) 1.1. 系统简介 (6) 1.2. 文档目的 (6) 1.3. 范围 (6) 1.4. 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6) 1.5. 术语和缩写词 (6) 2. 参考文档 (7) 3. 系统概述 (8) 3.1. 功能概述 (8) 3.2. 运行环境 (8) 4. 总体设计 (9) 4.1. 设计原则/策略 (9) 4.2. 结构设计 (9) 4.3. 处理流程 (9) 4.4. 功能分配与软件模块识别 (9) 5. COTS及既有软件的使用 (10) 5.1. COTS软件的识别 (10) 5.2. COTS软件的功能 (10) 5.3. COTS软件的安全性 (10) 5.4. 既有软件的识别 (10) 5.5. 既有软件的功能 (11) 5.6. 既有软件的安全性 (11) 6. 可追溯性分析 (12) 7. 接口设计 (13) 7.1. 外部接口 (13) 7.2. 内部接口 (13) 8. 软件设计技术 (14) 8.1. 软件模块 (14) 8.2. 数据结构 (14) 8.3. 数据结构与模块的关系 (14)

9. 软件故障自检 (15)

1.简介 1.1.系统简介 提示:对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安全目标等。 1.2.文档目的 提示: 软件结构设计的目的是在软件需求基础上,设计出软件的总体结构框架,实现软件模块划分、各模块之间的接口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软件结构设计文件应能回答下列问题: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软件安全完整度需求; 软件框架如何实现系统结构设计; 软件框架如何处理与系统安全相关的对软/硬件交互。 1.3.范围 1.4.与其它开发任务/文档的关系 提示:如软件需求和界面设计文档的关系 1.5.术语和缩写词 提示:列出项目文档的专用术语和缩写词。以便阅读时,使读者明确,从而不产生歧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