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较熟悉地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直尺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求平均数

二、练习

1、练习九(1)

1)出示第1题,学生看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里平均水深110厘米是什么意思?

3)这个男孩以为自己身高415厘米,他下水不会有危险,你认为他的想法对吗?同位互相说理由。

2、练习九2

1)学生独立看每道题,初步了解每题说了什么事?

2)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三道题中哪些平均数是不合理的?

3)组织交流说说每小组的观点。

3、练习九3

1)学生看题,提问:哪位同学捐的图书本数最多?

2)“平均每位同学捐多少本图书”怎么求?

学生计算,交流时提问:为什么要用总本数除5呢?

3)你还想到了什么?可以和你的同学说一说。

4、练习九4

1)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看图。

2)你能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时提问:你是怎样算出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树的?

3)提问:哪些小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植树多?哪些小组植树棵树比平均植树少?

4)你不怎样说明三年级的植树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三年级平均生组植树的棵树在6-10棵之间。

5、练习九5

1)学生记录本周收来做家庭作业所用的时间。

2)算了本周平均每天做家庭作业用的时间,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总时间÷总天数=平均每天所用的时间)

(3)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合理安排时间的。

作业设计

一、下面是小明上学期数学测试成绩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分数96 89 91 95 94

1、小明哪次数学测试成绩最好?

2、你能算出小明上学期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