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古故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详案反思《帝企鹅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详案反思《帝企鹅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故事的情节。
•学会用适当的语调、语音和语速朗读故事。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内容教材儿童文学《帝企鹅的故事》教学重点•学生可以清晰地朗读出故事中的句子。
•学生能够描述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地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理解。
•练习故事朗读时掌握正确的语调、语音和语速。
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和教具。
•教师准备好谈话题材料。
•教师准备好学生练习朗读材料。
•教师准备好问答题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或提示性语句,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是《帝企鹅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南极洲帝企鹅的困境和它所经历的挣扎。
你们能猜中这个故事的主要情况吗?”第二步:教学重点难点在这一阶段,学生会开始认真地学习故事的详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熟练地掌握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材的相关部分会通过团队辅导员、教材和教具来展示。
第三步:问答题学生将回答关于故事中人物和地点的问题,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个性和所存在的情况。
这一过程还可以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和每个人物的角色,以及它们在整个故事中的作用。
老师可以参考以下问题:•主人公是谁?•从哪里来?去哪里了?•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和动物?第四步:朗读练习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表达故事中的内容,教师将根据需要进行朗读练习。
学生还将学习正确的语调、语音和语速,以便听众易于理解。
教师可以带头朗读,并在学生模仿教师的同时作为学生们紧随其后,练习快速而准确地朗读每个句子。
第五步:谈话题材料根据故事中涉及到的主题和问题,教师将引导学生开展谈话。
在故事中,可能涉及着人与动物之间的道德问题,例如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存亡的考验以及勇气和耐心等等。
幼儿园大班教案《企鹅》

幼儿园大班教案《企鹅》教案:《企鹅》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企鹅,并了解它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提高观察、描述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游戏和互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
2.视频或音频资源:播放有关企鹅的儿童歌曲或故事。
教学过程:Step 1: 激发兴趣 (10分钟)1.老师展示一张企鹅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
2.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企鹅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喜好和观点。
Step 2: 导入新知 (15分钟)1.老师播放有关企鹅的儿童歌曲或故事,鼓励幼儿专注听取。
2.观看一段关于企鹅生活的视频,介绍它们生活的环境和特点。
Step 3: 讨论与分享 (10分钟)1.老师与幼儿一起探讨以下问题:企鹅是哪里的动物?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的体型和特征是什么?2.展示不同种类的企鹅图片或卡片,让幼儿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Step 4: 游戏与互动 (20分钟)1.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企鹅的种类,设计一个属于它们的家园。
2.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其他组展示他们设计的企鹅家园,并介绍自己选择的企鹅种类。
3.组内幼儿围绕着企鹅的生活展开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企鹅的行为和生活习性。
Step 5: 总结与评价 (10分钟)1.每组派出一位代表,总结他们在游戏中所扮演的企鹅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老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纠正错误的认知。
Step 6: 教学延伸 (15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创作关于企鹅的绘本,幼儿可以分享自己对企鹅的认识和观察,老师协助幼儿进行文字和绘画创作。
2.展示幼儿的绘本,共同阅读,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赞美。
教学资源:-企鹅的图片或卡片-视频或音频资源:有关企鹅的儿歌或故事-绘本制作材料:纸张、颜料、颜色笔等评价与反思:评价:-幼儿能够了解和认识企鹅,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幼儿能够通过游戏和互动,合作他人,共同创造属于他们的企鹅世界。
一年级推荐绘本(1)

挖鼻孔真好玩
61 糟糕,身上长条纹
别再多管闲事了,波 兹!
62
猫头鹰喔喔呼
63 今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64 小马小熊和启明星
巴特恩的裁缝梦
65 晚安,猫头鹰!
我的名字克丽桑丝 美美菊花
66
都是放屁惹的祸
67 生长在春天
安娜的新大衣
68 大家来听音乐会
小老鼠亚历山大
69 小熊孵蛋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70 小猫的嗝
鼹鼠莫迪和活动的 35
我讨厌书
36
胆小鬼威利
37 好饿的小蛇
小恩的秘密花园
38 迟到大王
月下看猫头鹰
39 我永远爱你
40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一只孤独的乌鸦
41
42 老鼠娶新娘
我们的树43我 来自44星期三书店
45 春神跳舞的森林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46 胡萝卜种子
47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第五个
48 圣诞老人的王国
不要睡觉,赛莉
9
犟龟
10 小猪闹闹
鸭子骑车记
11 失落的一角
苏菲生气了
12 三个笨学生
我好快乐
13 金老爷买钟
14
啪嗒猫第一天上学 15
胆小的老鼠
16 小熊进城
石头小猪
17
三个强盗
18 打瞌睡的房子
鼹鼠的音乐
19 出走的绒布熊
小熊不刷牙
20 鸭子农夫
根本就不脏嘛
21
你很快就会长高
22
小鼹鼠的土豆
62
63 阿秋和阿狐
63
64 妈妈心,妈妈树
64
65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奔跑的古古》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奔跑的古古》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学会用音乐表现奔跑的感觉和动作;
2.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动感;
3.提升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音乐《奔跑的古古》的原版录音;
2.音响设备;
3.舞台布置:模拟草原风光或者奔跑的场景;
4.奔跑道具:如布艺动物或者风筝等。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1.播放音乐《奔跑的古古》,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动感;
2.引导幼儿一起做简单的舞蹈动作,模拟奔跑的场景。
步骤二:学习音乐
1.介绍音乐《奔跑的古古》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分段解析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让幼儿理解音乐的结构;
3.演示奔跑的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让幼儿模仿。
步骤三:分组排练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编排一个小节目;
2.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布景和道具,进行排练;
3.引导幼儿在排练中体会音乐和动作的配合。
步骤四:联合表演
1.将各小组的表演节目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演出;
2.安排演出时间,邀请其他班级和家长观看;
3.对演出过程进行总结,分享表演心得。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教学,结合舞蹈动作和表演,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艺术的魅力。
通过分组排练和联合表演,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还提升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注重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详案反思《帝企鹅的故事》

《帝企鹅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帝企鹅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帝企鹅的可爱。
难点:帮助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图片、帝企鹅玩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之前接触过帝企鹅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帝企鹅的图片,引导他们说一说帝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注意力集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故事中帝企鹅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如何在南极生活、如何照顾宝宝等。
4. 分享讨论成果: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景扮演: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帝企鹅,体验帝企鹅的生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帝企鹅的视频或图片,了解帝企鹅更多的知识。
2.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帝企鹅,并分享给同学。
3. 家长协助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适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课件、图片和实物等,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帝企鹅的生活。
2. 运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采用家园合作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帝企鹅知识的学习情况。
3. 结合幼儿在课堂活动和家庭作业的表现,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奔跑的古古》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详案《奔跑的古古》
一、教学目标
1.帮助中班幼儿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们的节奏感和动感,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让幼儿们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和表演,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
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歌曲欣赏:《奔跑的古古》。
2.音乐节奏的感知与表达。
3.音乐舞蹈表演。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歌曲欣赏
1.教师放一段《奔跑的古古》的音乐,带领幼儿们一起听。
2.询问幼儿们对这首歌的感受和想象。
第二步:节奏感知与表达
1.教师引导幼儿们感知歌曲中的节奏。
2.教师跳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幼儿们模仿,同时配合歌曲的节奏做
动作。
第三步:音乐舞蹈表演
1.按照节奏感知和简单动作的基础上,让幼儿们分组进行音乐舞蹈表演。
2.带领幼儿们一起编排动作,形成一个小舞蹈。
3.分组进行排练,指导幼儿们注意舞蹈动作的统一和配合。
4.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反思
通过该节课,幼儿们对音乐有了更深层次的感知和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节
奏感和动感。
通过音乐舞蹈的表演,提高了幼儿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课堂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并且在表演中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幼儿对节奏的感知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进行巩固和练习。
综合来看,本次教学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还有待继续改进。
中班音乐教案详案《奔跑的古古》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并体验非洲鼓的音乐特点,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打击乐器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幼儿的自信和积极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非洲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难点:让幼儿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协同合作,保持节奏的一致性。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非洲鼓、小凳子、打击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非洲鼓的特点,播放非洲鼓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非洲鼓的魅力。
3.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非洲鼓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击鼓、揉弦等,并教授幼儿相应的动作。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 实践环节(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一套非洲鼓和其他打击乐器。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非洲鼓的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指导幼儿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展示环节(5分钟):每个小组依次进行非洲鼓演奏,其他幼儿为他们加油鼓掌。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非洲鼓的兴趣和热情。
2. 关注幼儿在演奏过程中的节奏感,评估幼儿对非洲鼓演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搜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奔跑的古古》2. 非洲鼓节奏练习3. 创意打击乐表演七、教学步骤:1. 歌曲学习:教师向幼儿介绍《奔跑的古古》这首歌曲,让幼儿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帝企鹅的故事》幼儿园大班教案

一、教案主题:《帝企鹅的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帝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帝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帝企鹅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具:帝企鹅的手偶、帝企鹅生活环境的模型等。
3.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帝企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说出帝企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手偶展示,让幼儿了解帝企鹅的生活习性,如:帝企鹅是群居动物,会在南极的寒冷环境中生活等。
3.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帝企鹅,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关爱动物的方式,如:保护动物的家园,不捕杀动物等,培养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帝企鹅的信息,增进亲子间的互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关于帝企鹅的纪录片,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帝企鹅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2. 开展帝企鹅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帝企鹅画作。
3. 组织幼儿进行帝企鹅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帝企鹅的生活,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帝企鹅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等。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关爱动物的表现。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能够准确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情况。
2. 丰富教学方法,如引入游戏、故事等,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企鹅古古乐》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朋友与帝企鹅之间浓浓的爱。
2、体会朋友之间的爱应该是平等的,和朋友相处应该相互尊重、互相关爱。
活动过程:
一、
师生共读,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1.观看ppt1,导入故事情节。
——在一个美丽的农场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小动物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会对这个蛋做些什么呢?
2.观看ppt2,引发学生讨论。
——动物朋友们在干什么?他们适合孵这个蛋吗?
——大家为什么要推选绵羊来孵蛋呢?
3.观看ppt3、4,讨论朋友对古古乐的照顾。
——蛋发生了什么变化?它是谁?
——大家是怎么照顾古古乐的?
4.观看ppt5,感受朋友间相亲相爱的感情。
——古古乐会为爱他的伙伴们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原来,与朋友在一起相亲相爱的在一起是一件非常
开心和幸福的事情。
设置悬念,引发猜想,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做好铺垫。
二、倾听理解绘本后半部分内容,感受角色的心理冲突。
1. 观看ppt6、7,寻找古古乐变化的原因。
——古古乐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知道自己是帝企鹅的古古乐是怎么想的?
——做了国王以后,古古乐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朋友们相亲相爱的在一起吗?
2.欣赏故事接下来的部分。
——大家都不理古古乐了,古古乐决定离开伙伴去哪里?
——到了南极以后,古古乐真的会快乐吗?他它过得怎么样?它会回到伙伴身边吗?
——没有古古乐的日子,伙伴们过得怎么样?
3.继续观看ppt,了解故事发展。
三、了解故事结局,感悟故事内涵。
1.呈现绘本最后部分。
——古古乐为什么不愿意做国王?
2.教师小结。
3.了解绘本名称,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