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广场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重塑“英雄城”特色——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构思

重塑“英雄城”特色——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构思

3 八一广场改造具体构想
结合周边环境 建设 要求 ,融入社会 、文化历史 ,
交通 、 生活游 息功能于一身 的综 合性 广场 , 为 “ 成 英
雄 城” 的标 志性 区域 ,承担着城 市形象与 市 民集会
交 流 的双 重 作 用 :
c  ̄ a la m me _ s we I s co mor — a
expounds t i fcance he sgnii and exs ent it pr obl em s of r em odel i ng on N anchang bayjquar s e,alo prs t he s e en st i deol ogyofr odel em i ng。 and
维普资讯
■啊 设 C c R NI DIE A HETAD l N T R 创 作 G 计 U LE s

重 塑 “ 雄城 "特 色 一 南昌市八一广场改造构 英
R ecr eat Her i Char er t  ̄ oC t y act i i s cs t eT ou t emodeig onNan an ay S ar h h gh s R of l n ch g B i qu e
加绿化 面积。
⑥ 广场形态走 向复合化 、立体化 :
大 广场的记 录: 但随着社会 的进步 、 城市的发展 , 八

t hought s about r ecr eatng i
cha r act rs i of ” e tcs i he c r oi
广 场 已 由单 一 的 政 治 、文 化 功 能 发 展 为 集 社 会 、
tv s ie pace, s l ur ei abl s e pace an ecol cal pace. d ogi s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的批复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的批复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1.04•【字号】洪发改行设字〔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勘察设计正文关于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的批复洪发改行设字〔2017〕1号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你委报来《关于商请批复八一广场及周边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函》(洪管函字[2016]181号),以及江西瑞林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出具的评估报告等相关资料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由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建设内容与规模该项目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地处南昌市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市区主干街道的交汇处,项目范围占地面积约280000平方米。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广场景观改造工程、广场周边建筑改造及立面出新、广告整治、店面招牌规整统一、广场及周边交通设施改造工程。

二、审查优化意见1、道路交通1)本工程设计应强化广场及周边道路交通的现状调查,分析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2)应深化广场内外的交通组织设计,理清轨道交通站出入口与广场周边既有过街设施,提出行人过街(特别注意中山路与广场路交叉口、省展览馆等处)的方案设计。

3)中山路与广场路交叉路口及广场路的交通组织设计应结合省政府搬迁改造规划进行改造设计。

4)建议补充配套的交通管理设计。

2、园林景观1)设计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应成系统。

2)建议优化广场周边花岗岩的使用比例。

3)北京西路机非分隔带种植树种的选取建议优化,不宜种植垂丝海棠。

3、建筑专业1)设计总说明需补充完善建筑节能章节内容;立面改造应提供节能设计的相关要求,未对原建筑节能进行改造的部分应补充说明。

2)设计说明中应明确玻璃、石材等所有幕墙防火分区处及上下层间防火封堵要求。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要点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要点

纪念性广场的设计要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景观设计纪念性广场的设计5要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处幽雅、和谐、安静的精神空间,是人们迫切需求的.这就注定了城市广场是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纪念性广场又是城市广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广场,将在无形中为整座城市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一个部分,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部分,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是为了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注入了雕塑、喷泉、照明等艺术手法,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典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同时又是城市空间组织中最具公共性、最具艺术魅力,也是最能反映现代文明和气愤的开放空间,是具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而纪念性广场将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扮演其独特的角色.城市广场中的纪念性广场通常是指在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区,或是以历史文物、纪念碑等为主题,用以纪念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人物的广场.在这类广场中,具像雕塑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被市民认同的城市标志物,主要是以为目的.有时也与政治广场、集会广场合并设置为一体.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因此,现代的纪念性广场越来越趋向综合性、多元化发展.纪念性广场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否具有英雄事迹、是否具有丰功伟绩、是否具有值得纪念和学习的人物与事件,都将在纪念性广场中一一体现出来.纪念性广场作为城市规划中的一部分,当然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并将在无形中为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例如:1.增强了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为忙碌的市民提供一处放松精神的空间.它结合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满足他们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要求.在设计手法与美学设计思想上运用了对比与统一、变化与协调、比例与尺度、均衡与稳定、呼应与衬托、节奏与韵律等,使广场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和谐魅力、良好景观给人们以美妙的视觉艺术享受. 2.庄严、宏伟、明朗、壮丽、祥和的气氛,使人们产生积极向上、自豪、欢快和向往的情绪,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达到陶情冶性、愉悦身心的目的.3.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纪念性广场无论是纪念人物还是事件,都是值得纪念和学习的.当它与城市的大环境、小背景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时,此广场不仅实现了其凭吊、瞻仰、纪念、游览的目的,同事也为本城市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从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全国各地的人们来到本城市旅游观光.4.可以带动广场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一座好的纪念性广场当然要有好的纪念品来搭配,这就给当地的人们提供了自主创业的机会.在纪念性广场设计中主题的选择是重中之重,是整套广场设计方案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明确此广场纪念的是人还是事.如果是人物,又是哪方面的人物: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人物,是将军、文人、战士还是领袖.如果是事件:是战争事件,还是文化事件等.当这一切都确定以后,我们才能去确定此广场的地理位置的选择、元素的运用、文化的融入和设计手法的运用等等.着名城市规划学家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 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广场是城市两个文明的窗口,所以应赋予广场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主题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纪念性广场是城市广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广场,他的文化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代表的是市民的文化素养.文化环境具体表现为:文脉、传统、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尤其要注意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在纪念性广场设计中,尤其要注重挖掘广场所在城市潜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出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一)雕塑纪念性广场通常以大型纪念性雕塑为主体.一般情况下雕塑都位于主体广场的主要轴线上的重要地段或广场的几何中心,以较大的尺寸(古典广场雕塑常以较高的基座衬托)形成控制广场空间的主要焦点,使广场成为一个核心突出、脉络鲜明的空间体.雕塑是广场美化的点睛之笔,应服从于广场主题的需求,要与广场的气氛情调相一致,与周围的环境内容相符合,对整个广场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所以,雕塑本身要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美的形式.正如刘开渠在论述城市雕塑的作用时讲到:“屹立在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的硬质材料的圆雕或者浮雕不分季节,不论昼夜,总在默默地放射艺术光华.”“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的历史时代留下不易磨灭的足迹,正如我国的唐文化以及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不少东西被淹没了,而硬质材料的雕塑却能够比较长期的留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文化的对比.”雕塑的尺度大小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整个广场的尺度,二是人体的尺度.纪念性广场主体雕塑的尺寸通常以广场为尺度,以此来体现广场的宏伟壮丽.但并不是说纪念性广场就不需要以人为尺度的雕塑.恰恰相反,以与人体等大的尺度塑造极具亲和的形象,既没有雕塑基座,也没有周边围护的雕塑,以小巧的体量经常被裹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却带给观赏者特殊的惊喜和趣味,同时也拉进了广场与市民的距离.(二)水体与照明人类有着本能利用水,观赏水,亲近水的需求,借水抒情,以水传情的能力.水能降低噪音,减少空气中的尘埃,能够调节环境局部小气候,对人的身心大有裨益.水可动可静,可无声可喧闹,平静的水使环境产生宁静感,流动的水则充满生机.纪念性广场是一个比较严肃的空间,从心理上会无形的给市民以压抑感,这时就需要具有亲和力的物体来缓解此现象,而水应首当其选.它的流动性、随和性刚好与雕塑的坚实、庄严形成互补,雕塑与水体的配合堪称广场设计的完美结合.同样,从人的需求出发,照明也是广场的重要要素之一.在白天人们都忙碌在工作与生活之中,除了休息日以外,人们很少有机会来到广场休闲娱乐,所以,在白天对广场灯光的照明要求并不明显.因此,只借助阳光的照射就足够了.而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人们来到庄严、肃穆的纪念性广场时,美妙的灯光不仅可以缓解那种沉重感,还会给广场增添一种神秘的气氛.在广场的主空间,宜采用高压钠灯,给人以高亮度的感觉,在雕塑、绿化、喷泉处突出灯光产生的影响,宜多通过反射、散射或漫射,使色彩多样化,并使之交替,混合产生理想的退晕效果:喷泉在喷射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张天然的屏幕,这张屏幕在五彩灯光的照射下,瞬息万变、美轮美奂.喷泉的水花形成的雾气环绕在雕塑的周围,再加上灯光的照射为神奇的雕塑又增加了一份神秘感.同时,光源的选择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夏天宜采用高压水银荧光灯带有清凉感.冬天宜采用桔红色的光使广场带有温暖感,灯光是光明的代名词,是人们心灵的向往.水是活的,同样灯光也是活的.灯光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使人们无论在何时,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到此地,都会在这美妙的气愤中享受着每一份快乐.雕塑、水体与灯光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纪念性广场的灵魂,成为广场中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多元设计要素,体现以人为本,符合城市规划要求我们在设计纪念性广场时,要充分考虑符合城市规划的需求,几年性广场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纪念性”的体现,一些纪念性广场往往成为城市文化名人、城市历史事件、城市某些寓意、某种精神体现.其次,作为城市广场的一类,也要符合城市功能回话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各种要素,在突出广场立意、特色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与环境因素的衔接,在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活动与感受的要求,提高舒适性及和谐性.2、注重植物造景,满足总体环境气氛要求纪念性广场的景观设计,是为群众开展纪念性质的活动而服务,需要在庄严中不乏有活泼、愉悦的气氛.在纪念性广场的景观设计中,使植物造景和铺装等手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营造出符合总体环境需求.3、应注重地方性原则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的环境获得日常生活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知识和理解是场所经营的有机衍生和沉淀,所以我们在设计纪念性广场时要注重地方性原则,首先应该考虑当地人或是本土文化所给予的启迪,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尽量的就地取材.纪念性广场整体气氛要庄严肃穆但不是冷漠无情.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参与到纪念性广场中,从而实现它的价值、意义.这就要求在进行广场设计时,要注重与人的交流.纪念事件、纪念历史是一方面,启示后人,充盈心灵则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开放性、可达性、易识别性的特点使纪念性广场的施教功能得以发挥.纪念性广场的纪念性决定了自身的地理位置,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广场要求要更加严谨,需要根据所纪念的内容选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性广场,比如陵园纪念广场要求气氛严肃、深刻庄严,就应尽量远离城市商业区的喧嚣,相对而言人物纪念广场、文化纪念广场等与人们交流比较密切的一类广场则可选在城市的中心地区,或城市的繁华地带.随着市民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增加以及对人居环境要求的提高,纪念性广场的建设越来越成为一种必要,同时纪念性广场也逐渐走向多元化、综合性发展的方向.通常一提到纪念性广场,人们脑子里首先反映到的会是“伟人”、“重大历史事件”、“陵园”等等,似乎纪念性广场只能为惊天动地的人或事而建.而忽略了以“人文”为主题的纪念性广场的设计.以“风筝文化、民俗文化、人文文化”为主题规划设计的“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是我国少有的以纪念风土文化为主题内容的纪念性广场.在这里,传播文化是它的本质功能,其内容表现非常丰富.广场通过吉祥大道、鸢标广场、咏筝栈桥、芙蓉树阵、民俗长廊、儿童乐园、森林公园、风博广场、滨河景区、露天剧场十大景观,追颂历史,咏颂现在,展颂未来,更直观的为风筝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提供了多方位、多视角的场所,给潍坊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方美丽的景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全民健身强体、商业购物消费以及举办大型集会活动的城市广场.纪念性广场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人或某物的纪念意义上,要把它融入到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小环境中去.要与整个社会、世界接轨.一座好的纪念性广场不仅要起到纪念的作用,还要起到启示后人的作用,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记住其伟大,发扬其精神.与此同时,凭借此广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修养,还能带动整座城市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纪念性广场在设计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方法,中国古典元素在纪念性广场设计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元素所无法替代的.但是中国元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运用中国古典元素的同时,再融入一些东西方现代元素以及现代的设计手法,使整座广场的设计更加灵活,同时又透露着一股新的生命力.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古老的文化,但只靠古老的文化是不行的,他需要的是古于今的结合,中与外的结合.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保持城市纪念性广场文化的永久不衰.。

八一广场终

八一广场终

台一侧花池前摆设时令
花卉,还可在该区域举
办活动。
2019/11/30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LOGO
文化区
2019/11/30
LOGO
中心文化区是以下沉 式的空间来展示以“ 八一”文化为题材的 景观空间。
广场中心四周树立八 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事题材的浮雕。
升旗台南北侧各是一 块汉白玉,分别镌刻 着江泽民与毛泽东的 字。
但是由于很多设施没跟上,例如 卫生间,所以白天人还是不够多。
展览
文化展览区是供人们对历史事 件(八一起义)进行瞻仰的区域。 利用地下空间进行,很值得借鉴。
浮雕
LOGO
八一广场的喷泉很早就有了, 作为水景,很好的柔化了硬质空 间,将八一广场的景色柔化,透 过喷泉看纪念碑别有一番风味。
纪念碑
LOGO
适用,合理的经 济性,是保证方 案实现的基础。 充分利用场地条 件,减少投资, 挖掘土地价值, 充分利用现有地 形、建筑、材料 ,是尊重、理解 场地的表现,也 是体现场所经济 性,可持续性设 计理念的体现。
八一广场设计理念 LOGO
区位分析
LOGO
八一广场是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中心广场,位置在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 路、孺子路等市区主干街道的交汇处。
11/30/2019
除传统的观光游览,大型 集会,购物、餐饮及少量 的住宿等实用功能.都是 八一广场的重要补充。 主 题旅游功能:作为南昌市 特色场所,供旅游者观赏 、纪念、参与等活动。 大 型集会功能:八一广场地 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 ,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 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 ,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 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 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 和商务活动,及大型集会 。 此处添加公司信息

南昌市夜景规划设计初探

南昌市夜景规划设计初探

南昌市夜景规划设计初探作者:边江来源:《老区建设》2008年第20期[提要]本文介绍了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夜景规划的总体方案,并以赣江两岸及特色广场为重点,体现特色的灯光效果,借以探索有关夜景规划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南昌市;夜景;规划设计[作者简介]边江(1973-),男,经济师,江西省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江西南昌 330000)以城市景观为对象的夜景灯光规划在规划界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夜景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南昌市夜景建设、城市设计理论与照明技术结合起来,在南昌市夜景规划设计领域提出初步的理论构想,以促进南昌市夜景质量的提高及市民生活的方便、舒适与丰富多彩。

一、南昌市夜景规划概述(一)历史风土文化景观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中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

它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不仅是生态环境优美的“江南水乡”,还是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

多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众多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自然与环境景观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之滨,赣江、抚河尾间,全境以平原为主。

南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环水绕,风光缔丽。

西挽西山,北望梅岭,穿城而过。

(三)江河与滨水环境南昌水资源丰富,全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以赣江为代表的江河,是未来城市最优美的景观带,是城市总体形象的代表。

同时它是城市艺术文化的载体,是蓝色文明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

八一广场道路分析

八一广场道路分析

八一广场道路分析1.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休闲性为一体。

改造后的八一广场形成三个既相对区分、又相互.呼应的功能区。

一是南部的纪念区。

以八一起义纪念塔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广场,东西两侧对称种植黑松,把纪念区与周边的道路和闹市隔离开来,形成庄严肃穆的纪念氛围;二是中部的文化区。

以围合式广场来展示八一历史文化,广场内设置8块军事题材的浮雕,背面是江西8个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山水浮雕;三是北部的休闲区。

以旱喷兼水幕电影和升旗台界定,中间的硬地是市民活动区,可供观看水幕电影和举办群众性活动。

此外,广场南北两端(马路对面)还各设计了一个休闲小广场。

2.体现大气、通透、明快、开阔的要求。

经过改造,八一广场气势更恢宏,视线更通透,色彩更明快,空间更开阔。

核心区面积由原来5万平方米扩大到7.8万平方米,规划还把周边环境纳入整治和改造范围,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广场无论是景观设计、绿化美化,还是灯光夜景等,都注重色彩的和谐明快。

通过统一改造广场周边的建筑物立面,拆除周边广告,恢复展览馆原貌,兴建沃尔玛购物中心、财富广场等,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

3.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参与性活动空间。

改造后的八一广场能为市民提供系列功能活动空间,既有纪念广场、文化广场,又有休闲广场、林阴广场,还有交通厅以北的南广场和沃尔玛以南的北广场等活动区域。

人们进入八一广场,可以进行纪念性瞻仰活动,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的重要历史,了解江西的地域文化;也可以参与群众性活动,看水幕电影,观舞台演出,赏音乐喷泉。

4.广场的交通更加畅通有序。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市的核心地段,许多道路在此交会,交通环境比较复杂。

为改善八一广场的交通状况,沟通城市中环路,向东打通阳明路,改造北京路等,通过周边道路条件的改善,减少广场的交通流量。

同时拓宽广场北路,延长中山路和孺子东路,使广场周边道路形成环岛,更加畅通,更趋合理。

此外,在广场北侧设置一个有200多个泊位的地下停车场,在北京西路口修建一过街人行通道,改造百货大楼路口和邮电大楼两个过街人行通道,避免行人与机动车互相干扰。

广场设计原则

广场设计原则

广场设计原则----e483f8da-715d-11ec-86a6-7cb59b590d7d1.城市广场设计以人为本原则聚落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当时的公共空间和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一致,即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上是否与公民的活动和形式相一致。

“适合性”的个人感觉是“易于使用”,也就是说,它易于使用、饱满、舒适。

广场设计应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古典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主要是硬地或建筑;广场采用大面积绿地设计,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交通和垂直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保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共中心“场所”的精神。

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比如广场设计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广场中需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

2.城市广场设计的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的设计要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

广场设计应继承城市当地的历史文脉,适应当地的风俗和民俗文化,突出当地建筑艺术的特色,促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的发展,避免似曾相识的感觉,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其次,广场设计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

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方广场则强调遮阳。

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3.城市广场设计中兼顾效益的原则城市广场的功能向综合性和多样性衍生,现代城市广场综合利用城市空间和综合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日益显现。

因此,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有创新的理念和方法,而且还应体现出"生命至上、生态为先"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八一广场管理制度

八一广场管理制度

八一广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八一广场的管理和运营,提高广场的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广场内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八一广场内的所有活动及相关经营管理工作。

三、管理机构八一广场管理委员会是八一广场的管理机构,负责对广场内的活动和经营管理进行统一监管和协调。

管理委员会下设综合办公室、安保部、环卫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

具体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

四、管理原则1.公开透明原则:广场内的管理规定和程序都应当公开透明,让市民了解、参与和监督。

2.公平公正原则:对广场内所有相关方都应当平等对待,不得有偏袒之嫌。

3.依法管理原则:广场内的各项活动和管理都应当依法进行,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4.服务至上原则:广场内的管理工作要以服务市民、服务广场为宗旨,提供优质的服务。

五、管理内容1.日常治安维护:加强巡逻,防范扒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干预处理各类纠纷。

2.环境卫生保洁:做好广场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保持广场环境整洁干净。

3.活动管理:对广场内的各项文艺活动、商业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确保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要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

4.规范经营管理:对广场内的商户、摊贩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他们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同时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

5.宣传推广:加强对八一广场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广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管理措施1.加大巡逻力度,提高治安防控能力,保障市民在广场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制定详细的环境卫生保洁方案,加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3.设立活动报备制度,对广场内的各项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4.加强对商户、摊贩的规范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5.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提升八一广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管理监督1.管理委员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八一广场的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及时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一广场设计特色、要点原则分析
2008级英语(国际旅游)—2班严冬20080910010129
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是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八一广场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体现了更广的群众参与性,并使广场周边的交通更通畅,环境更优美。

八一广场集万宠于一身,文化、商贸、娱乐、休闲、餐饮、服务等各展魅力,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

一、功能质量原则
八一广场为市民提供了具有功能性的大量活动区域。

人们进入八一广场,可以进行纪念性瞻仰活动,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的重要历史,了解江西的地域文化;也可以参与群众性活动,看水幕电影,观舞台演出,赏音乐喷泉。

二、视觉和谐原则
广场无论是景观设计、绿化美化,还是灯光夜景等,都注重色彩的和谐明快。

通过统一改造广场周边的建筑物立面,拆除周边广告,恢复展览馆原貌,兴建沃尔玛购物中心、财富广场等,周边的环境更加协调。

三、历史延续原则
八一广场的改造,无论是整体构思还是局部设计,都紧紧扣住了八一历史文化这一主题,处处体现了八一历史,处处展示了八一文化。

四、个性表现原则
八一广场通过八一起义纪念塔、八一金水河、八一音乐喷泉、八一军史浮雕、八一升旗台、八一题词、八一军史石刻大事记等建筑深刻体现了八一广场的独特性。

五、人为主体原则
八一广场为人民群众营造了更庄严的纪念空间,营造了更舒适的休闲空间,营造了更清新的美的空间。

六、适应自然原则
八一广场通过扩大绿化面积,对于改善南昌市的城市总体环境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