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江保卫战》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铭记大江保卫战↓勇救群众鱼水情深英雄五、教学过程:(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
学生齐读课题。
2、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战”字,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师:同学们,是的,98年那年夏天接连不断地大暴雨使滚滚长江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
沿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让我们一起来亲身感受一下那场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吧!1、观看录像——洪涝灾害记录片。
看完学生谈感受。
(这段录像就在战马凄厉地嘶叫中结束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些什么。
(提示: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或句子形容这一场面,)2、出示对联上半部分:老师想用一副对联的上联来形容这紧张的时刻。
这真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齐读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
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多少感人的英勇事迹啊!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感人事迹有(相机板书)(三)用心灵去体会――体会英雄壮举1、师:第2到5自然段就是具体描写了这些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部分内容,把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1、七律长征

•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 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 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 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 续前进。 •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 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 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 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 “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两支军队 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 像瓢 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 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 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 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 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 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 世。他是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 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
• 红军第五次反“围 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 中央占统治地位, 抛弃了毛泽东的军 事路线,使红军处 处挨打。
•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 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 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自然环 境的险恶,又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激烈, 反衬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令敌人心惊 胆寒的英雄形象。还寄托着对死难烈 士的无限哀思。
承 上 启 下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红四方面军
大雪山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补充习题》全部参考答案作业参考资料第一部分(1-8课)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歌谣寂寞咆哮茂密蹦跳裸露荒山野岭枝繁叶茂二、拥抱果园撑起大伞结束煎熬金色的秋天茂密的树丛寂寞的荒山三、1.千年裸露浑浊咆哮寂寞多年棵棵树苗2.松鼠小鸟小猴小兔四、1.轻抚柔和的春风轻抚着迎春花儿,让她绽开了微笑的脸庞西湖抱着阮公敦,哼着摇篮曲,哄他入睡2.踏撒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五、1.太阳在笑,小鸟在叫,柳枝头的绿在闹,春天的世界多奇妙。
捉住枝头的绿色,捉住小鸟的啼叫,捉住整个春天的奇妙,春天真热闹!2.提示:看到、听到、感觉到,可以说不一样,也可以说一样,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观察。
不一样的话,因为其中有细微差别。
2暖流一、压抑仰望琼浆掠过贤能展览二、兴奋高兴曲折歌曲不禁禁止三、1.情不自禁2.抑扬顿挫3.悲欢离合四、1.高兴欢快2.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五、1.C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欢畅旺盛舒展四肢解数二、魔鬼摩托车倚靠椅子栏杆阻拦三、1.zhǐ2.rǎnɡrānɡ3.jiěxièxiè四、1.√2.×3.×五、1.成千盈百、挤、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2.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作者看到这些像天使般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感受到了孩子的可爱与顽皮。
六、1.不甘示弱愈飞愈高2.高空中,一只“老鹰”和“燕子”正在比翼高飞。
“燕子”越飞越高,马上要超过“老鹰”了。
这时,“老鹰”的主人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放着自己手中的线轴。
在它们的旁边,有几只“仙鹤”正在跳着优美的舞蹈,头上的那条“蜈蚣”扭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随风飘动。
只见“燕子”很快就飞了上去,而且越飞越高,终于超过了那只“老鹰”。
3.略。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5-埃及的金字塔

工程浩大
说
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
明
方
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
法
曝晒下干活儿。全部
:
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
列
间。
数
字
提出问题,引出下文。
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 成的呢?勤劳而又聪明的埃及人想出 了许多科学的方法。他们把石头放在 木橇上,用人或牲畜来拉。载着很重石 块的木橇在不平整的路上拉不动,于 是他们又专门修了一条石路
说明方法:列数字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 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 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 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 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 需要60万个车皮。
精巧、坚固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 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 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 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 片都插不进去。
这宏伟的建筑令人惊叹。
整体感知
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一 部分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 1 ):金字塔的概貌和 地理位置 。 第二部分(2—3):金字塔的历史、外观和 结构特点。 第三部分(4—5):金字塔是如何 建造的。
第四部分( 6 ): 金字塔 是埃及的象征。
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 来写的?
三、按要求写句子。
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是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金字塔不但是埃及的象征,而且是埃及人民智慧的 结晶。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为什么说埃及的金字塔既是埃及的象 征有时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呢?今天就让 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叙述比较平实,语言比较朴素,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课文原文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
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
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
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札记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我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作业,在上课时给学生讲解了汉朝和匈奴的关系,介绍了司马迁的生平。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秦兵马俑》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秦兵马俑》一、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状物类散文,采用总分总的思路。
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
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
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
秦兵马俑坑系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
展出的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计8000个,排列成阵,气势壮观。
俑分将军俑、铠甲俑、跪射俑等。
坑内还出土有数万件实战兵器,馆内展出秦始皇大型彩绘铜车马。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何以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资料,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解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精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知道课文是如何将观察和联想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的。
四、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二】、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条理,引导学生弄清作者介绍的思路。
2、学习课文第一、二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形式描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

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游园不值》教材分析《游园不值》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
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诗歌前两行叙述事情: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观赏,这本是扫兴之事,后两行却话锋一转,吟出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耐人寻味的诗句。
这首诗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景,有情,有理。
教学时,从文字表面挖掘开来,用朗读、吟诵、想像、谈话等方式,深入感受诗歌内涵,体会的思想感情,渗透科学自然观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城里的孩子,他们相对农村孩子来讲,可以说是"见多识广',表达欲望强。
新课标倡导,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
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三基'中的"基点生发点',"四步'中的"精读感悟'环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课文,用自己的心灵来想问题,用自己的嘴巴来做评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理解古诗,想像体会古诗的"景、情、理'。
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并通过想像说出诗歌"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这首古诗的教学,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教学时,从文字表面挖掘开来,用朗读、吟诵、想像、谈话等方式,深入感受诗歌内涵,体会的思想感情,渗透科学自然观和美的教育,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设计理念诗歌的文字很少,所描绘的画面也比较单一。
而这,只是诗歌的表象,谁都知道,诗歌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望月》课件PPT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 文,文中也有不少写月亮的诗句,请同 学们仔细读课文。
我会认
dù
yù
cānɡ
镀喻 舱
镀金 比喻 船舱
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
的轮廓。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 迅速。
片:
容作小结。在学 生
小结的
识 重 难 点 节课的知识 小结。
的归
体系,
基础上播放本节 课
的知识
体系强化巩固。 布置作业:
⒈书本 43 页 1、2
3。
⒉课后活动:课 外 开展有
机物的再利用调 查 实践活
动,写一份“有 机 物的再
利用——让生活 更 美好”为
题的倡议书进行 环 保宣传
纳能力。 加深学生
5. 乙烯:C2H4
6. 苯:
C6H6
7. 甲醛:HCHO
8. 氟氯烃(氟里昂): 破坏臭氧层
9. 乙醇(酒精):C2H5OH 10. 甲醇:CH3OH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 宁海县跃龙中学 俞玉萍 第一节 身边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能的概念和食物中的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特点及主要生 理功能和 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一些区别。 【教学器材准备】 试管、量筒、10% NaOH 溶液、5%CuSO4 溶液、10%葡萄糖溶 液、酒精灯 、火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化学能的概念。
常见的有机物
们的
距离。
衣、食、
住
、妥善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封面
目录
01 草原
02* 丝绸之路
03 白杨
0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Secord组
05 古诗词三首
06 冬阳童年骆驼队
07* 祖父的园子
08 童年的发现
09* 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之子
11 晏子使楚
12* 半截蜡烛
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14 再见了,亲人
15* 金色的鱼钩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 威尼斯的小艇
27* 与象共舞
28*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01 拉萨古城
02 故事两则
03 一件运动衫
04 丰碑
0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06 我们家的男子汉
07 孔明智退司马懿
0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0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_———01 草原———
———02 丝绸之路——————03 白杨———
———0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Secord组
———05 古诗词三首——————06 冬阳童年骆驼队——————07 祖父的园子——————08 童年的发现——————09 儿童诗两首——————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 杨氏之子——————11 晏子使楚——————12 半截蜡烛——————13 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回顾拓展三——————14 再见了,亲人———
———16 桥———
———17 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 将相和———
———19 草船借箭———
———20 景阳冈———
———21 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第七组
———22 人物描写一组———
———23 刷子李———
———24 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6 威尼斯的小艇———
———27 与象共舞———
———28 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02故事两则———
———03一件运动衫——————04丰碑———
———05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06 我们家的男子汉——————07 孔明智退司马懿——————08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09 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