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通常通过放射学检查,例如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

下面是一些关于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标准:1.原发性结核病(Primary Tuberculosis):•常见于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表现为肺野内病灶,可能是肺段或肺叶的结节状阴影。

•可伴有淋巴结增大,形成肺门阴影。

•在儿童中,原发性结核病可能表现为肺实质的炎症,而在成人中更常见肺间质的病变。

2.继发性结核病(Post-primary Tuberculosis):•发生在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常见的表现包括上叶尖部或肺上叶的斑点状阴影,即所谓的"Ghon结节"。

•伴随着肺门区或纵隔淋巴结的增大,形成“Ghon综合症”。

•也可以出现空洞、浸润性病变和纤维化。

3.活动性结核感染(Active Tuberculosis):•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上显示新的病变,可能伴随有炎症性改变,如浸润、结节和空洞。

•可能有局部的肺叶或段的病变,或者广泛分布的炎症。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活动性结核感染。

4.非活动性结核感染(Inactive Tuberculosis):•之前的结核感染可能形成瘢痕和纤维化,不再具有活动性。

•胸部X射线上可能表现为肺内瘢痕、钙化的淋巴结或其他非活动性的结构。

5.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tis):•胸部X射线或CT扫描显示胸腔积液,常常伴随胸膜增厚。

•胸膜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请注意,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学诊断方面,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或胸部专科医生将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以协助结核病的确诊和治疗。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在进行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影像学表现:结核性病灶在影像学上呈现为以下几种形态:
空洞型:肺内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

结节型:肺内出现大小不一的结节,边界清晰,常见于纤维
空洞性肺结核。

延展型:肺内广泛分布的小结节、结节团,常见于机化性肺
结核。

结节结节型:肺内结节与结节之间有空洞相连,形成结节结
节样改变。

混合型:以上几种形态混合出现。

2. 影像学特征:结核性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病灶位置:结核性病灶常发生于肺上叶和纵隔周围淋巴结。

形态特征:病灶边缘清晰、光滑,无明显浸润或破坏。

钙化特征:结核病灶可出现钙化,呈斑点状或弧形状。

伴随病灶:结核性病灶常伴随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鉴别诊断:结核性病灶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肺腺癌:结核性病灶常伴随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而肺腺癌往往伴随胸水或胸膜增厚。

肺转移瘤:结核性病灶边缘清晰、光滑,而肺转移瘤边缘通常不规则。

隐源性结节:隐源性结节常位于肺下叶后方,而结核性病灶常位于肺上叶和纵隔周围。

结节病:结节病病灶呈球形,而结核性病灶常呈斑点状或结节状。

以上是关于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具体判断还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摘要: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关键词: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综述1.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肺结核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进行综述。

2.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

典型肺结核的胸部X线表现包括:肺部实变、空洞形成、纤维化和胸膜增厚等。

根据病变的范围和性质,胸部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类型和活动性。

3.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胸部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范围和分布,有助于发现微小病变和隐蔽病变。

胸部CT检查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

4.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MRI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信号特点,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

MRI还可以评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胸腔积液、肺不张和淋巴结肿大等。

5.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是一种功能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检测病变部位的代谢活性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PET可以显示活动性病变的代谢增高,有助于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

然而,PET检查成本较高,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6.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定期随访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发现肺结核的并发症,如空洞、胸腔积液和肺不张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7.总结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肺结核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中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胸部X线片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判读,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肺结核的诊断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本文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供医生和医学学生参考。

影像学表现特点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是多样的,不同阶段的肺结核病变在影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根据病变的形态和分布,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渗出性病变:肺结核病初期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儿童和青年患者。

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野散在分布的小片状模糊阴影,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

2. 结节性病变:肺结核的中晚期表现之一,以结节样阴影为主。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发结节状阴影,大小均匀一致,常伴有钙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

3. 纤维空洞性病变:肺结核的后期表现之一,病灶呈纤维化,空洞形成。

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野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洞,周围常有纤维密度影。

4. 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常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大,这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影像学上表现为纵隔阴影增宽,纵隔淋巴结呈片状分布或融合成块。

影像学诊断方法影像学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扫描和MRI等。

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1. 胸部X线片:是最常用的肺结核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胸部X线片的拍摄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肺结核的病变类型和范围。

但是,胸部X线片在肺结核早期和一些局限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限制。

2. CT扫描:CT扫描是肺结核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高分辨率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对于肺结核病灶的定位、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有较高的准确性。

但是,由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不适宜作为常规筛查方法。

3. MRI:MRI对于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并不常用,其主要应用于复杂肺结核病变的鉴别诊断,如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骨髓炎等。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完整版)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1. 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组织。

其影像学诊断在肺结核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影像学表现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2.1 结核球结核球是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结核病灶,通常为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在1-3cm。

结核球的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常伴有周围纤维包膜。

结核球在平片上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密度增高的病灶。

2.2 平滑性空洞平滑性空洞是肺结核的一个典型表现,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圆形、边缘光滑的透亮区域。

空洞内可见液平面,常伴有周围粟粒状影。

2.3 粟粒状影粟粒状影是由肺内多个小型结核球或结核结节组成的影像学表现,呈点状、小片状或弥漫分布。

粟粒状影常见于结核病的播散期,表明结核病已经广泛侵犯肺组织。

2.4 纤维化改变在肺结核的晚期,由于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会出现不规则的纤维条索影,常伴有肺容积减小。

2.5 闭塞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是指由于结核球、纤维化改变等引起的血管阻塞,导致肺组织供血不足的情况。

闭塞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为肺血管树的变细或消失。

3. 影像学诊断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胸部CT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等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1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肺结核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初步观察到肺部的异常阴影,如结核球、平滑性空洞等。

但胸部X线检查对于早期和轻型肺结核的检出率较低。

3.2 胸部CT胸部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肺部影像学信息,可以观察到更小的结核球、粟粒状影和纤维化改变等。

3.3 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一种可以直接获取肺部病变组织的方法,通过活组织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肺结核。

4.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结核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肺结核的病情。

胸部X线检查、胸部CT 和影像学导向下的穿刺活检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影像学特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胸部X线片1.基本特征:肺结核在胸部X线片上表现为特定的病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灶。

1.1 原发性病灶:表现为小的均一阴影,位于肺门或双肺野中央,常伴有淋巴结增大。

1.2 继发性病灶: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

2.病灶位置特征:2.1 肺尖区:病灶常出现在上叶胸膜下或上叶尖后段。

2.2 肺门区:肺门周围淋巴结增大,病灶多见于右侧。

2.3 中央区:病灶可位于支气管旁或胸膜侧隐窝。

2.4 常见并发症:空洞性肺结核、巨大支气管侧隐窝肿块。

二、高分辨率胸部CT扫描1.优点:益于评估肺结核的分布、范围和并发症。

2.特点:2.1 病灶特征:钙化病灶、空洞性病灶、斑点状病灶等。

2.2 淋巴结特征:增大的中央区支气管旁淋巴结、钙化的肺门区淋巴结等。

三、胸部MRI扫描1.适应症:对于肺结核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有好处。

2.特点:2.1 病灶表现:MRI可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和边缘特征。

2.2 淋巴结评估:有助于评估淋巴结的增大和钙化情况。

四、胸部超声检查1.适应症:主要用于指导穿刺活检。

2.特点: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病变的内在结构和形态特征,并且能够准确评估病变和淋巴结的良恶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1.肺结核影像学示例图片。

2.结核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报告。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结核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病原体,属于革兰阳性杆菌。

2.肺尖区:指肺组织上端的部分,包括肺尖和尖后段,位于肺上叶前部和上缘的区域。

3.空洞性肺结核:指由于治疗不当或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肺结核病灶内部坏死形成的空腔。

4.斑点状病灶:指肺部影像学上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小病灶。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

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2013:8五、肺结核影像学的鉴别诊断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程中可出现不同形式的病变。

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将对肺结核的不同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进行详细介绍。

一、结核性肺炎结核性肺炎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其特点是局限或弥漫性肺实变影。

结核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包括实变病灶、肺叶或段受累、冷蔓延、透亮区的出现等。

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实变进行鉴别,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及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二、结核球结核球是一种局限性肉芽肿性病灶,常位于肺尖或上叶,影像学上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致密阴影。

结核球与其他圆形病灶如肺癌、转移瘤等进行鉴别时,需注意其位置、边缘特征、周围炎症反应等。

三、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典型表现之一,其特点是病灶中央出现液性低密度区,即空洞。

空洞的形态、边缘特征、壁厚度等可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空洞进行鉴别。

此外,结核结节的存在也是空洞性肺结核的重要影像学征象,可以通过结节大小、数目、组织结构等进行鉴别。

四、粟粒型肺结核粟粒型肺结核是指肺内多发大小均匀的小结节病灶,类似于粟粒状。

粟粒型肺结核的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多发小结节病灶,结节大小一般为1-3mm,形态规则,分布均匀。

鉴别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发小结节病变如转移瘤、淋巴瘤等进行比较。

五、干酪样肺结核干酪样肺结核是结核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常见于活动性肺结核。

干酪样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是病灶中心出现肉芽组织坏死、干酪样物质积聚,形成低密度区。

鉴别诊断时需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空洞形成进行比较,同时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

六、肺结核相关淋巴结增大肺结核引起的淋巴结增大主要表现为纵隔前、纵隔上、颈部等淋巴结明显增大。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淋巴结增大进行鉴别时,需要考虑病变的局部分布、伴随的肺实变或空洞,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概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影响广泛且危害严重。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磁共振成像和PET-CT扫描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是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

肺结核在X线上的表现主要为两种类型:原发性和继发性。

其中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斑点状阴影,多见于肺的上部或中部;继发性肺结核则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斑片状阴影,多见于肺的上叶和下叶。

同时,在肺门周围还可见到钙化的淋巴结,称为干酪样肉芽肿。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加精细的成像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肺结核在胸部CT影像中可呈现多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其中,原发型肺结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继发型肺结核则表现为多个斑片状阴影,并在一定程度上侵犯肺旁组织和胸膜。

另外,胸部CT还可以观察到钙化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信息。

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最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是目前影响较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分子获取影像,可以对肺结核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PET-CT扫描主要应用于难以诊断的肺结核病灶、复发性肺结核和感染性疾病等方面。

诊断标准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若患者在X线摄影中出现肺部阴影且同时存在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则肺结核的诊断可以得到确认。

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PET-CT扫描等能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医生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和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X线表现
发病12~24小时内,X线可无阳性发现(充血期)
肺实变:肺内呈现典型渗出性病变,形状与肺叶 的轮廓一致
不同肺叶的大叶性实变形状各不相同 1~2周后逐渐消散
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
早期: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密度略高于 正常含气肺组织
实变期: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的高密度影, 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误诊率达30%。 • 2,孤立性肺结节病灶(SPN)。 • 3,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病灶反复 • 4,合并瘢痕癌
好发于两下肺内中带。 弥散结节影,边缘较模糊,或呈分散的小片
状实变影,或融合成大片状,实变影周围可 伴发肺气肿或肺不张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典型病例用普通X线检查就能明确诊断,一 般不需要CT检查。
肺炎支原体肺炎
• 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 症状轻,体征少,冷凝集试验阳性。
• X线表现 无特征性X线表现 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网状 肺透明度不同程度增高 后期可有肺心,肺动脉高压
支气管扩张症
• 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 肺纤维化
X线表现 平片: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 造影: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管腔粗细不
均,内壁呈锯齿状,各分支相互靠拢, 或呈一串葡萄状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肺,病灶新老杂陈
• X线表现 大小不一,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或结节,
病灶分布于两肺上、中肺野,下肺较少 病灶以增殖为主,但与渗出、纤维、钙化灶并存
继发性肺结核
• 多为已静止原发灶重新活动,或为外源性再感 染。为成年人结核最常见类型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 与鉴别诊断
咸宁市结核病防治院 葛木村
肺结核的分型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分 以下五类:
1,原发性肺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气管支气管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5,肺外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一,呼吸道症状 1,咳嗽、咳痰和咯血 2,呼吸困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倦怠、无力 2,盗汗 3,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失眠 4,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 肿块型或肺炎型:通常为孤立病灶,以中下肺野和外带为多。 肺炎型病灶模糊,往往局限于一肺叶或肺段。颇似肺炎样浸润 阴影。
• 淋巴管型:淋巴管转移性肺癌的常见表现。肺门LN增大,从 肺门向肺野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影。网状结节影(HRCT)
• 粟粒播散型:两肺野无数细小结节,呈粟粒状,大小不等。
• 肺门纵隔肿块型:肺门区、纵隔肿块影。边缘光滑,可有分叶, 支气管腔通畅。
• 其他;
一,感染性疾病
1,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 肺炎、过敏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机化性 肺炎、肺霉菌肺炎等。
2,肺支气管囊肿伴感染 3,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4,肺血吸虫病 5,继发性肺脓肿 6,艾滋病
二,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恶性肿瘤 1,中央型肺癌 2,周围性肺癌 3,细支气管肺泡癌 4,肺粟粒状转移瘤
肺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1,错构瘤 2,支气管腺瘤 3,淋巴瘤 4,胸腺瘤 5,炎性假瘤 6,肺动静脉瘘
三,其他
1,囊状透亮病变:肺大泡、含气支气管囊肿、囊 柱状支气管扩张。 2,尘肺 3,含铁血黄素沉着病 4,韦格纳肉芽肿 5,结节病 6,肺泡微石症 7,肺泡蛋白沉着症
慢性支气管炎
• 病理改变可有支气管粘膜炎性改变,支气 管不完全阻塞以及肺部纤维化
• 病理
肺内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炎
• X线表现
肺内原发病灶表现为急性渗出性实变,呈边界 模糊,云絮状影
淋巴管炎呈条索状致密影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内淋巴结结核
• 肺内原发灶吸收较快,淋巴结炎愈合慢,结核 呈肺门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可分为
• 结节型:肺门旁园形或椭园形结节状影,内缘
影像学特征
• 1,双肺多发,病变复杂,片状影为主; • 2,干酪性坏死多,空洞出现率高; • 3,支气管播散; • 4,纤维性病变容易使相邻组织移位 • 5,并发症多:肺气肿、支气管肺炎。 • 6,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肿大,常伴钙化。
肺结核影像鉴别诊断
• 与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分三类:
• 感染性疾病; 肿瘤级肿瘤样病变;

外围型肺癌X线表现
• 早期:呈小片状浸润影或轮廓模糊的结节状或球形

病灶(直径<2厘米)
• 随后发展成球形肿块,密度高而均匀,边缘呈分叶, 伴细短毛剌及脐状切迹
• 中心可坏死形成癌性空洞
• 发展较快,倍增时间平均为78~88天
外围型肺癌CT线表现
大小不等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肿块内可有液化、坏死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 肿块边缘有细短毛刺 增强扫描后,肿块有强化改变
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
• 早期: 局限于粘膜内,可无异常发现 • 随后管腔变窄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甚
至阻塞性肺不张 • 病变向腔外生长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形成肺门肿块 • 体层摄影:息肉样充盈缺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中心型肺癌CT线表现
支气管管腔内软组织肿块 支气管管腔狭窄、变形或阻断 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 常伴有相应的肺叶或肺段不张,阻塞性肺
纤维化:范围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从少量纤 维索条到大片纤维化实变。
钙 化:形态多样,条状、斑块状、结节状、粟 粒状等高密度影。CT值约100~500Hu
渗出性病灶
干酪性肺炎
空洞并支气管播散
结核球周边钙化
结核球中间钙化
老年人肺结核影像表现
• 重视: • 人口老龄化:我国老龄人口过亿。 • 发病率上升:2010年流调显示,老年人患
肺结核的病理基础
一,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
二,以增值为主的病变 结核结节:类上皮细胞积聚成团,中央有朗
汉斯巨细胞,外周有较多的淋巴细胞。 三,以变质为主的病变
干酪样坏死:细胞膨胀发生脂肪变性直至碎 裂 坏死,然后释放蛋白溶解酶,使组织溶解形成凝 固性坏死。 四,纤维化和钙化
原发综合征
• X线表现 早期肺纹理增多,模糊,可呈网状改变 局限性肺内渗出性实变,密度浅淡,多在
肺门区或其下方 吸收快(1~2周内)
化脓性肺炎
• 由金葡菌通过吸入性血源性引起 • 临床:发病急、高热、寒战、咳嗽、脓痰
• X线表现 肺野呈现多个大小不一,球形渗出性实变影,
并逐步发展成脓腔 常伴发园形薄壁肺气囊,变化快 常见胸膜反应
病率比全人口患病率高4—8倍。55岁后明显 上升,75岁达到高峰。 • 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症状不典型,合并 症多。
病理特征
• 内源性发病占50%,病程长。 • 由于免疫功能减退,病变难以局限,容易
形成扩散。 • T细胞核和巨噬细胞功能减弱,导致病菌繁
殖快、毒力强,病变以干酪坏死为主。 • 支气管播散多。
支气管扩张症CT表现
柱状支气管扩张:呈管状、环状及椭圆形阴影 囊状支气管扩张: 散在或簇状分布的囊腔,腔
内可见液平,呈葡萄串样分布。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扩张的支气管呈不规
则串珠状扩张。
高分辨率CT基本上可取代支气管造影
柱状支气管扩张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大叶性肺炎
• 多由肺炎双球菌致病 • 临床:高热、寒战、胸痛、咳嗽、铁锈色痰
消散期:散在的、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规则 的斑片状阴影
支气管肺炎
• 多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致病 • 见于婴幼儿、老年人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 X线表现 两肺中、下肺野,内、中侧带大小不一,密度
不匀斑片状渗出性实变形 双侧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病变变化快
支气管肺炎的CT表现
转移性肺癌X线表现
• 原发灶常为绒癌、肝癌、骨肉瘤、肾癌、胃癌、乳癌。
• 血行转移:多发球形病变,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

廓清楚似棉球状,以二中、下肺野较多,

少数可单发
• 淋巴转移: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影,并

呈串珠状改变
转移性肺癌CT表现
• 结节型:多发或单发结节,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边缘锐利。
• 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
周围性肺癌与肺结核的CT特征表现
• 整体表现: 肺结核CT特征:“三多”“三少”:
• • 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 • • 少肿块性、少结节堆集性、少增强性。
• 周围性肺癌则相反:并有“三阻”改变。
三多
• 多灶性:肺结核的多灶性往往表现在以上叶为主,其余肺 叶肺段也出现斑点状、细结节状、索条状影,这是因为干酪 物质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播散所致,甚引起胸水、胸膜增 厚粘连。 多态性:在同一次CT片上可出现不同演变时期的多种形态: ①渗出病变表现为云雾状、棉絮状;②增殖病灶表现为结节 状;③纤维化表现为索条状;④干酪坏死表现为空洞;⑤钙 化表出为点状或斑块状致密影 ;⑥播散病灶表现为粟粒状 或细结节状。 多钙化性:钙化是结核病理演变过程中常见的结局之一, 病灶在转归过程中,往往为渗出→增殖或纤维化→钙化这样 的变化,所以在肺结核病变中,钙化是最为常见的一个特征, 往往表现多个钙化灶,球形病灶钙化往往表现在其边缘呈环 状。由于CT密度分辨率极高,所以CT能发现X线胸片上不易 发现的钙化灶,有利于鉴别诊断。

起胸膜增厚、粘连、甚至钙化
肺结核的CT表现
渗 出:病灶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模糊阴影,边缘模糊, 以两肺上叶多见。
增 殖:病灶周围渗出逐渐吸收,密度增高,边缘清 晰,代表结核性肉芽肿形成。
干酪性病变:密度不均,同一病灶内的CT值差距较 大,相差可达300Hu。个别病灶内可见斑片 状钙化或液化。
空 洞:可多发或单发,病灶内明显低密度区, CT值-800Hu以上。
与纵隔相连,外缘突出,边界清楚,多出现于 右侧气管旁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